另外就是阿拉斯加另一支主力军队——国民卫队,成为一个特殊的军种,严格来说,也算是第五大军种,只是他在跨度上包含了海陆空军装甲炮兵等所有范畴,看上去更像国家的第二支武装力量,而不是一个军种或兵种。(手打小说)
根据这个法案,未来的国民卫队将取消原来的司令制度,即国民卫队不再设国民卫队司令之职,原司令部的大部分职权都将分解到国防部和各所属大军区和联指司令部,原来的省(直辖市)级军区及市县分军区倒是被保留,只是成为了大军区下属的下一级协调机构,在没有了对国民卫队的直接管辖权后,却要比原来多了一些对其他兵种和军种部队的协调功能。其功能,指挥机构组成方式与他的上级大军区或联指基本相同。直接受大军区或联指管辖。
新的国民卫队将分成三个部分,即陆地警卫队(包括消防,边防),海上警卫队,空中警卫队,以省为单位设总队,以市县为单位设大队,下面依次会有支队,中队,分队,小队,对应师团营连排班。若在战时,同一个军区甚至可能数个军区内的国民卫队将会根据战争需要,被编成临时性的联队,联队的规模和数量并不一定会被固定,是个灵活性的临时编制,就像国家法案中同样做出了规定的方面军一面。都是临时性的,只有涉及到多个同等级却不同军区、联指防区部队时才会有国民卫队联队和野战军的方面军一样的临时大编制。
海上警卫队和空中警卫队只是一个名词,他们并不会是一个国民卫队内部的单独兵种,而是根据情况而定,可能会是某个总队或大队内设立一个单独性质的下级编制。像在位于沿海的比如南卑诗省总队下单独设立一个直归总队管辖的海上警卫大队。其他空中警卫队,甚至装甲,炮兵等等都是如此。反正都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比如边境省市的总队以下肯定都会有一个不属任何市县的边防大队,可能有些大队,中队下会有搜救中队,搜救小队,当然支队以上都会有一个消防部队是肯定的。
数大军、兵种当中,只有空军没有变动,仍然保留七个联队的编制,倒是阿拉斯加海军这次变动不小,也是最受人关注的一个变动,这直接与多伦多会议的海军军备问题有了关联。
根据这个国家防御法案,阿拉斯加海军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比陆军的调整幅度还要大。
跟原来的中太平洋联指一样,中太平洋舰队也被取消,与原来的东太平洋舰队合并组成新的东太平洋舰队,舰队母港为珍珠港,还拥有克利帕顿基地,马克萨斯克基地,巴拿马新港基地,中途岛基地,夏威夷岛,威克岛,约翰斯顿岛等七个基地港。
南太平洋舰队得以保留,舰队母港在关岛,还拥有莱城,塞班,硫磺岛,马朱罗,帕劳,瑙鲁,所罗门七个基地港。
同样得以保留的还有北太平洋舰队,舰队母港在科里亚克岛,还拥有维多利亚,夏洛特皇后,阿留申,千岛,诺姆堡及华侨城,库页岛上的多个基地,守护着国家大陆太平洋门户,良港很多,自然也拥着非常多的基地。
增设西太平洋舰队,舰队母港在冲绳,还拥有济州岛及对马岛,高雄,种子岛,佐世保,舞鹤,横须贺,吴,室兰,海参崴,仁川十大基地,论固定基地数量,雄居各大舰队之首,当然,这与该地区掌控着无数良港有关。
原大西洋舰队改称北大西洋舰队,舰队母港在哈城,还拥有雷索卢申,魁北克,圣约翰斯顿,爱德华王子岛,弗雷德德里克顿(新不伦瑞克省中南部与美国缅因州东北交界芬迪湾左岸)五个基地。
撤消远征舰队编制,在地中海设地中海舰队,舰队母港在塞浦路斯的利马索尔,还拥有伊斯肯德伦,拉塔基亚,贝鲁特,罗德岛,塞萨洛尼基,希俄斯(爱琴海),梅利利亚七个基地。
在坦噶尼喀设西印度洋舰队,航队母港在和平港(达累斯萨拉姆),还拥有坦噶,姆特瓦拉两个基地。
在加蓬设南大西洋舰队,舰队母港在自由城(利伯维尔),还拥有让蒂尔港,登迪,翁布埃三个基地。
十四个一级军事单位划分之后的,从次日起,阿拉斯加国家军事委员会,国防部,总参谋部相断下达了一系列部队调动,整编,组建,裁减命令,当然也有一系列的人事调动、任免命令下达。
根据这些命令,从1922年7月份起,持续到年底,阿拉斯加军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变化。动作之大颇有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感觉。
各军种,兵种整编命令当然是首要的,首先阿拉斯加十四个陆军集团军都将立即开始恢复常设编制,即撤消旅一级编制,恢复到一师六团加部分直辖部队一万五千人左右的正规编制,但集团军直属的旅团部队不做缩减,这样一来,一个集团军实际上将保留八万人左右。这个工作预计直到年底才全面完成。
装甲,炮兵部队,海军陆战队的整编新组工作也同期开始,同样将在年底才能完成。
接着就是对各大军事主官的任命和各相关军队的调动。
宣布开始从地中海撤军,撤消远征军司令部,陆军第七集团军将撤回加拿大军区驻守,同时集团军司令尼尔.弗莱彻大将被任命为加拿大军区司令。
陆军第十集团军则撤回中南军区驻守,第十集团军司令安古洛大将被任命为中南军区司令。
现驻守中南军区的第九集团军将在第七、十集团军撤回后全部调往北方军区,但第九集团军司令库巴鲁上将并未被任命为北方军区司令,北方军区的司令是炮兵部队司令尼古拉斯.霍夫曼元帅兼任,库巴鲁以上将衔兼任北方军方参谋长。
现驻加蓬的第四集团军部队全部调回地中海,而现驻地中海的第二集团军余部则将全部调往坦喀尼喀,同时第四集团军司令将改由参谋长谭重德大将担任,原司令官宋智周元帅被免去远征军司令和第四集团军司令的职务,受命回国组建第十五集团军,并驻中央军区,宋智周元帅也顺理成章的被任命为中央军区司令。
东俄方面军第十一师接管现由第八集团军驻守的阿尔泰省和唐努乌梁海省,第八集团军调往贝加尔军区驻防,同时第八集团军司令朗.帕多大将也被任命为贝加尔军区司令。
东俄方面军第十三集团军接管现由第三集团军驻守的鄂毕省和额尔齐斯省,第三集团军则全军调往河东驻防,同时第三集团军司令朗多.查克大将被任命为河东军区司令。
原驻新西伯利亚一带的第十四集团军则被调往远东驻防,第十四集团军司令严石大将被任命为远东军区司令并兼朝鲜驻军司令。
现同驻鄂木斯克和西伯利亚地区的第五集团军不做调动,但其司令官王永胜元帅调到费城,担任了国防部副部长兼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主要负责国民卫队和预备役部队的管理工作,虽然国民卫队司令部被撤消,但仍有相当大一部的职权分解到了国防部和总参,实际上王永胜也可以看成为国民卫队和预备役部队的最高负责人,只是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协调上面,而不是直接的管辖权了。
第五集团军司令由蔡锷元帅接任,其早已经名不符实的第一集团军司令职务由韦尔贝克上将接任。
这样调动之后,西伯利亚就只余东俄方面军的十一,十二、十三三个集团军和直属骑兵师及由蔡锷亲领的第五集团军,整编后,西伯利亚陆军将只余三十多万人,同时西伯利亚最高司令部被取消,而东俄方面军总司令兼第五集团军司令蔡锷元帅自然也被任命为西伯利亚军区司令,不过这仍然是目前阿拉斯加各大军区和联指着中所辖野战部队最多的大军区。蔡锷三个司令头衔也是最多的。
而原驻远东的第六集团军则将在第十四集团军到来后全军调往日本,与第一集团军共同负责驻日事务,其中第一集团军驻关东平原以南直到九州岛,第六集团军驻关东平原以北直到北海道,而第六集团军司令马功成元帅则被任命为驻日军队司令,第一集团军司令韦尔贝克上将为驻日军队参谋长和副司令。
与此同时,马功成还被任命为西太平洋联合指挥司令部的司令官,是目前头衔数量和质量唯一可与蔡锷比肩的将领了。
而合并之后的东太平洋联合指挥司令部司令将由原中太平洋联指司令刘颂亭上将担任,原东太平洋联指司令冯可齐将率领三个新组建的海军陆战队师前往加蓬接防第四集团军韦分田部撤回地中海后的防务空缺,同时冯可齐也在被任命为新的加蓬驻军司令时还被任命为西非联合指挥司令部的司令。
接任了第四集团军司令的谭重德也顺理成章的被任命为东非联合指挥司令部的司令。
留驻地中海的第二集团军司令吉姆.梅森元帅自然也成了地中海联指司令。
原太平洋各大联指司令中只有南洋联指司令梁忠诚维持不变,算是一个少有的特例了,算起来梁忠诚镇军南洋已经足有七八年之久,这在目前阿拉斯加各大将帅中都可称为独一份。
除此之外,北方军区司令尼古拉斯.霍夫曼元帅仍然兼任炮兵部队司令,其新组建的五个炮兵师有三个布置在北方军区,至于为何布置这么多的炮兵在北方军区这个基本上不太可能成为前线的军区很不人都不明白。另外两个炮兵师一个布置在西伯利亚军区,一个布置在远东军区。而炮兵部队司令部也放在了马更些首府,北方军区司令部所在的耶洛奈夫。
原装甲师师长顾项鹏上将仍任扩编后的装甲部队司令,不过五个甲师比较分散,西伯利亚军区,远东军区,中南军区,加拿大军队和中央军区各部署一个师,奇怪的是装甲部队司令部也放在了北方军区境内,设在了该地区最大城市道森直辖市。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是,自从首都卫戍部队扩编为第十集团军后,首都费城曾经一度唱了空城计,原由中央警卫师看守的王子湾基地等重要单位也变成了由国民卫队看守,因此此次整编,成立了一个中央警卫部队的编制,为副集团军级编制,共辖三个警卫师,同属中央军区协调,不过这只是名义上,这支部队很特殊,在国家防御法案当中,这支部队并不存在于任何一个军种,兵种当中,其三个师的番号也很特别,对内不以警卫一、二,三师相称,而是分别被命名为1895部队、1904部队、1922部队,正好对应国家元首叶文德等人踏上阿拉斯加土地、阿拉斯加宣布独立,中央警卫部队成立三个年份。
而且这支部队的直接管辖单位也不属军总部,而是阿拉斯加中央警卫局,其职责功能也很特殊,除了负责首都费城的防务外,这支部队还肩负着保卫国家重要人物、建筑、外宾,外国来访团安全,国旗守护,及重要的关系国家安危的基地,科研机构等等。
看上去,他们除了国防最重要的是保卫,保卫人,保卫物,这支部队成立之后不久,就有一个团重新接过了王子湾基地的保卫工作,还有一支不少于两个团的兵力则去了北洋省西部,还有一些在编制内有名册,但却一天都没有看到的部队也不知道在哪里,总之最后真正留在费城保卫首都的最多也就是一个师的兵力了。好在费城地处内陆,有一个师的部队驻守也可称固若金汤了。
不过这支副集团军级部队的司令倒是身份非常高,原本以为被免去了第五集团军司令,貌似被打入冷宫、被调到国防部和总参谋部负责已经实权大不如前的国民卫队和预备役部队工作的王永胜元帅又一次出山了,兼任了中央警卫局局长兼中央警卫部队的司令,论实际地位比以前只强不弱,要名有名,要实权有实权,何况中央警卫局这个单位可不是简单的以集团军来衡量,这带有一定的政治性质,中央警卫局可是算入了国家政府内阁部门的,与中情局这样的特殊内阁单位非常类似,只是功能不同罢了。
除了这支特殊部队,还有一支特殊部队,即工程兵部队,在这一次也被赋予了一定的作战功能,但只是协助作战功能,原各部队和后勤装备部所辖的工兵部队在这次整军中与原本独立的只负责民用建设和公铁路建设功能的工程兵部队合并,人数整编为二十万人,除了仍然负责重大建设工程任务外,在必要时还将参与军事建设,并在战时负责为军事提供、参与辅助战斗功能。
合并后新的工程兵部队司令部设在了安克雷奇市,司令仍由原工程兵部队司令杰弗斯上将担任。
至1922年年底时,阿拉斯加此次大整军工作中最后一项工作也全部完成,即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部署。
此番布署后,由远征舰队改编成的地中海舰队实力大降,哈城号舰母被调往南大西洋舰队,卡尔加里号超级战列舰被调回太平洋,魁北克号战列舰则被调往西印度洋舰队,苏厄德号战列舰则面临解体。最后地中海舰队只余埃德蒙顿号超级战列舰这一艘主力舰,当然加上巡洋舰,驱逐舰,潜艇等,地中海舰队在数量上还是拥有着二十多艘战舰。加上35000吨的埃德蒙顿号的威慑力,在地中海,这仍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强大海军力量。
地中海舰队的司令官由欧战斯间担任远征舰队副司令并一直坐镇直布罗陀保障补给,欧战后又担任梅利利亚特别行政区驻军司令的原大西洋舰队参谋长柯旭文中将担任,旗舰自然是埃德蒙顿号。
新设的西印洋舰队,则迎来了年底刚刚服役的37500吨的渥太华号战列舰为旗舰,加上魁北克号,有两舰主力舰,西印度洋舰队加巡洋舰等战舰一起也有近二十艘大小战舰,虽然远不能和印度洋的英国海军相提并论,但渥太华号的存在就是力量的保证。在印度洋来说,没有航母,这也是仅次于英国皇家海军的存在。
西印度洋舰队的司令由原阿尼亚克号舰长何长胜中将担任。
同样新设的南大西洋舰队的实力就比较雄厚了,拥有哈城号航母、同样年底才服役的圣约翰斯顿号战列舰及近三十舰巡洋舰,潜艇等大小战舰,在南大西洋,这是仅次于美国人的存在。要知道美国三分之一的海军都在加勒比及以南的拉丁美洲沿岸。
南大西洋舰队司令由原独立号航母编队参谋长,后来的费城号航母舰长鲁运杰中将担任,同时他还兼任旗舰哈城号航母的舰长。
守护阿拉斯加东大门的北大西洋舰队则拥有蒙特利尔号航母,不过北大西洋舰队除此之外,只从太平洋调来了一般最小的主力舰库克号(原来比他吨位小的苏厄德、基奈,西海湾,斯卡圭四舰按多伦多海军条约规定都将废弃解体,目前原在建新舰都已服役,因此这四舰都已经先宣布退役,只等待一两年内拆成废铁了,当然也有可能做为训练靶舰被击沉),倒是巡洋舰、驱逐舰,潜艇等中小型战舰数量较多,论总数量也有三十余艘,不过这仍然比以前实力无比雄厚的大西洋舰队弱了不少。
舰队旗舰为蒙特利尔号,原卡尔加里号舰长洛克斯中将担任北大西洋舰队司令,洛克斯也是上次的军衔晋衔仪式中破格跳级跃升的海军将领之一,原本他还只是一名上校,但因为当初在拦截日本舰队时贡献很大,才在1919年被破格提拔,晋升为中将并担任蒙特利尔号航母的舰长,现在又担任北大西洋舰队司令,算是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除了这四支舰队,其他四支在太平洋的舰队则实力都比较雄厚,毕竟太平洋利益是阿拉斯加目前最为看重的,也是关系最为复杂的地区。
实力最为雄厚,可冠绝八大舰队的是南太平洋舰队,此次整军后,南太平洋舰队拥有旗舰安克雷奇号航母和朱诺号超级战列舰,河北号(日本伊势号)战列舰、德尔塔号战列巡洋舰(日本比睿号)三大主力舰,还拥有着多达五十多艘的巡洋舰,潜艇,驱逐舰,护卫舰等大小战舰,舰队司令为道森.查理上将。
新成立的西太平洋舰队可名列第二,拥有旗舰费城号航母和阿尼亚克号超级战列舰,河南号战列舰(美国内华达)两大主力舰,还拥有多达四十余艘的巡洋舰等大小战舰,舰队司令由原自由号编队司令出身,战功卓著的邓远强上将担任。
排在第三的是合并后的东太平洋舰队,拥有独立号航母,从欧洲返回的卡尔加里号超级战列舰,还的服役不久的魁北克级第三舰白马城号战列舰(第二舰为南大西洋舰队的圣约翰斯顿号),此外还拥有三十多艘其他大小战舰,旗舰为独立号航母,舰队司令为从欧洲调回的原远征舰队司令,独立号编队司令出身的范.德维克上将。
而北太平洋舰队因为实际上已经处于内陆,论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比不上其他任何一支舰队,但因为扼守大陆门户,又便于支援其他三支太平洋舰队,所以北太平洋舰队原来的航母费城号虽然调往西太平洋,但原中太平洋舰队的自由号却调到了北太平洋,且刚刚服役的重达第二舰诺姆堡号也加入了北太平洋舰队,严格来说,有了这艘全球第二吨位的主力舰存在,北太平洋舰队的实力比起原来并不弱,而且不为人知的是这支舰队还拥有着八大舰队当中数量最多的潜艇,所以从事实上来说,比以前只强不弱。
北太平洋舰队的司令由现自由号航母舰长卡尔.沃顿中将担任。
值得关注的是,此番调整之后,不经意的,除了相对较为年轻的道森.查理上将,海军各舰队指挥官已经全部换上了太平洋海战后的新人担任,原来老派的,崇尚大炮巨舰思想的指挥官都已经离开了海军指挥第一线,当然这些人毕竟都是海军功臣,不可能就此打入冷宫,加上阿拉斯加的观念从一开始还是深受叶枫的思想影响,崇尚技术,航母潜艇作用会越来越大这些观念,阿拉斯加海军军官都是接触很深的,在阿拉斯加,大炮巨舰观念影响还是相对较轻的。这些海军功臣的作用也还不能完全忽视。
像比较有名的德尼罗上将已经于年中退役,现在担任私立的由贝拉斯克斯财团投资的阿拉斯加海洋工程大学的校长。而钟永诚上将则调任了海军参谋长兼副司令。其他人也大多如此,这部分人当中除了退役的,大部分都被调到各大海军院校担任校长或总教官,也有一部分去了军属船厂担任工程师之类的,有些则调到海军司令部任职。
海军当中真正的不倒翁只有一个,那就是一手奠定了阿拉斯加海军辉煌的阿隆索元帅,在很多人看来,也许这一次的调整,也到了阿隆索退位让贤的时候了,毕竟阿隆索是目前为止,在一个职位上呆了最久的阿拉斯加高层将领,从来没有移动过哪怕半个位置,就连同样奠定空军领先地位的谢缵泰元帅都早已经离开空军司令的位置,阿隆索不可能一直呆下去吧,话说唐人的性格,对功高震主,山头主义是很忌讳的。其实不止唐人,国外又何尝不是这样,只是现在看来,似乎阿拉斯加高层对于阿隆索还是极为信任的。
同样看上去极得信任的一个还有炮兵司令霍夫曼,霍夫曼可说从一开始就是阿拉斯加炮兵的掌舵人,这一点从来没有一点变化,不过他的职位,及他所率领的部队却常有变化,毕竟炮兵是陆军兵种,在陆军内部很多集团军都有炮兵直属单位,这些单位与炮兵部队的官兵交流是很频繁的,可说现在霍夫曼所辖的炮兵部队官兵中,真正一直从一开始就一直呆在这支部队的人已十不足一了。不像海军那样,基本上除了退役的以及和空军有一定交流的海军航空兵,其他的不管是调到巡洋舰,潜艇、战列舰还是舰母,转来转去总脱不了海军这个范畴,始终都在阿隆索的部下。若说山头主义,海军就是一个最大的山头。
不过这一次将海军陆战队从海军剥离,实际上海军管辖的兵力要少了许多,真正处于阿隆索管辖下的官兵也只有十万人左右了。论兵力,这在阿拉斯加也不过就是一个集团军的数量,当然论战力还是大为不同,但陆战队的剥离,不可避免的使得海军的势力要下降了许多。
海军陆战队现在作为阿拉斯加第四大军种,至年底扩大到了二十个师,这时也已经完成了部署,有五个师部署到了南洋,其中两个师在密克罗尼西亚,三个师在南洋省。
三个师部署到了东太平洋,其中至少有一个师常驻巴拿马运河区。
两个师部署到了西太平洋,主要在台湾省,毕竟日本岛上有着二十万陆军呢,济州岛和对马岛又不太,还有西太平洋海军舰队的一支分舰队驻扎在此。驻一个海军陆战团控制这个黄海到日本海的关口就行。
另外十个师,三个师部署在加蓬,这也是现在加蓬全部的陆上武装力量,不过加蓬人口不多,地域面积也不是很大,有三个师,还有南大西洋舰队,还有一支空军队,保证加蓬领地的安全足够用了。
另外部署了一个师在坦噶尼喀,坦噶尼喀现在有第二集团军一个整集团军十万人,本来也不需要驻扎海军陆战队,但考虑到此地面向印度洋,加上坦噶尼喀面积较大,人口较多,一千几百万人呢,海面百余公里外就是英国人控制的桑给巴尔岛和奔巴岛,驻一个海军陆战队尖刀部队以备不时之需也很有必要。
剩下的六个师则全部部署在地中海,地中海经过海、陆、空、装甲、炮兵部队的撤军后,现在这里整个地区只有第四集团军一个整集团军,一支相对其他舰队实力较弱的地中海舰队,一个空军联队,装甲,炮兵部队则都已经撤回国内,全部兵力只有十三多人,却要负责叙利亚,萨洛尼卡,塞浦路斯三个看似面积不大,但所处地方关系极为复杂,民族纠纷极多,宗教矛盾极深的地方安危,显然力量太弱。
当初叶枫在多伦多做出的承诺可不是十三万人,而是不多于二十万人,现在加上六个海军陆战队师,也不到二十万人,并没有违背与英法等国的协议,英法等国明知道这种从各兵种,军种精选出来的精锐部队比原来的野战军还要强大,但也无话可说。
这六个海军陆战队师加入地中海防区,让地中海联指司令梅森元帅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这样塞浦路斯小岛有海军地中海舰队坐镇,放上一个海军陆军战队师足够了,还能分出一个团到地中海入口的梅利利亚特别行政区防守。其他五个师放到面积同样不大,人口不过数百万的萨洛尼卡也够用了。这样他的第四集团军就可以全部集中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形势最复杂,反抗运动最激烈,宗教矛盾最深的叙利亚领地。十万大军,不出大乱子足够威慑那些成天包着黑袍的穆斯林了。
……
安克雷奇,这座当年的小渔村,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早已经找不到当年的一点影子,现在的安克雷奇是一个流光溢彩,透露出浓厚商业港市气息的现代化大都市,全市人口两百万,含苏厄德,基奈,西海湾在内的大都会区人口达近四百万,若再加上隔邻的瓦尔迪兹,科尔多瓦在内,这个中南经济带总人口近六百万,是阿拉斯加最大的都会区,也是阿拉斯加最大的经济带,连美国人都曾经感叹安克雷奇大都会区几乎可与美国经济象征的纽约相比了。
当然,阿拉斯加历史毕竟太短,毕竟只有二十多年的发展,若不算大都会区,光以安克雷奇一城与纽约相比还相差甚远,以人口而论,纽约现在有第二大城,世界第一大城伦敦有着七八百万人口,伦敦几十年前的人口都要远超过现在的安克雷奇,当然外国的大城市划分与阿拉斯加有些许不同,严格来说,这些城市也是含着都会区的,但他们的都会区是紧密相连,通常所说的纽约,伦敦,都是指的大纽约,大伦敦。
现在的安克雷奇市本身只是阿拉斯加第三大城市,仅次于蒙特利尔和首都费城,三城差距都不大,总人口预计都将在今年真正突破两百万大关,以阿拉斯加高达90%以上的城镇化率来说,三城中心城区起码有一百四五十万人口,光在阿拉斯加国内而论,这个数量,这个发展速度都是极为惊人,但放在全世界范围内来看,阿拉斯加三大城没有一个可以排到世界前十。
现在的世界第一大城伦敦几乎比阿拉斯加三大城相加还大,人口破八百万,而第二大城纽约则基本等于三大城相加,即便不与这两个怪物城市相比,便是与美国的芝加哥,法国的巴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俄国的圣彼得堡,莫斯科这些城市相比也远远不如,甚至战后的柏林,东京,也比三大城任何一城要大,甚至中国的上海也要比现在安克雷奇更大,虽然现代化程度上比不上,但论人口,上海城区的人口几乎可以与两个安克雷奇相比。所以严格来说,现在的阿拉斯加三大城市论人口不说前十,放在全世界,前二十也很勉强。论城市人口,美国的那些布法罗,克利夫兰等新兴工业城市也可与安克雷奇相提并论了。
当然这与阿拉斯加本身人口全靠移民有关,且大多数城市相对其他国家城市要寒冷荒僻不少,降低了其吸引力,所以城市人口增长再快,现在也很难与其他人口较多的国家相比。
只看看阿拉斯加所属殖民地的朝鲜就可以看出,一个汉城差不多就可以与经历了二十年高速发展的安克雷奇相比了,论人口还比安克雷奇多。因为什么,因为朝鲜人多,一个朝鲜的总人口几乎比阿拉斯加现在亚洲省市的总人口还多,这种地方或经济发展带动起来,很快就可能形成一个超级大城,就像后世的中国城市一样,个个城市叫嚣着超百万,超两百万,叫嚣着要建成特大城市,底气自然来源其人口,后世天朝一个城市所辖的人口(当然含受苦受难的打工仔,农民)可能比阿拉斯加现在人口最多的河南省还多得多,想要建成超级大城市,只要经济发展够快,当然都有可能。
不过比人口,阿拉斯加本身有劣势,但论经济,论现代化程度,论集群规模,阿拉斯加足以与美国,英国,法国这些国家相比,甚至比英法等国还要牛气。
因为现在的阿拉斯加城市发展注重均衡,对移民的自由流动也有一动的限制,不是你想迁移到哪个城市就到哪个城市的,所以在阿拉斯加现在并没有一个像英国伦敦,法国巴黎,美国的纽约、芝加哥,俄国的圣彼得堡、莫斯科、中国的上海那样独袖风骚,一骑绝尘,一家独大的城市。
蒙特利尔,费城,安克雷奇虽然在阿拉斯加排名前三,但他们的位置也并不稳当,在他们后面跟着一长串的诸如温哥华,温尼伯,华侨城,朱诺,多伦多,埃德蒙顿这样的城市,相差都不过二三十万之间,一个不小心,排名第一的蒙特利尔就有可能排到五名开外。
而且阿拉斯加现在人口超百万的城市还有瓦尔迪兹,阿尼亚克,卡尔加里,魁北克,阿留申,哈城,密克罗尼西亚等十几座,还有阿瓦琴、新西伯利亚,伯力,伊尔库茨克等基础还算好,现在得到国家大力扶持,正上满发条,快速发展,不出几年就可能直过百万的城市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规模优势可算是出来了,而且阿拉斯加几乎所有城市都是发展时间不长的新城,论现代化程度在全球都算有名,论经济实力,自然也是非常雄厚。特别是后世流行的花园式宜居城市建设方式,便得阿拉斯加所有城市看上去都是那么的美,那么的令人流连,可能最让人无奈的就是雪,每到冬天,就要将这些花园美景覆盖几年月,把花园草木弄得支离破碎的白雪。
李达生转动着手里的咖啡杯,眼神看着窗外白雪覆盖的那个巨大的安克雷奇中心花园广场,被厚厚白雪覆盖的花园现在看到的几乎除了白色还是白色,夏季百花齐放,香气迷人,五顔六色,游人如织的美丽景况消失无踪。
“看什么呢,达生你这四年都在瓦尔迪兹,到安克雷奇不过两三个小时,这个城市我不相信你还没有看够。”
李达生正神游物外时,肩膀被一只大手重重的拍了一下。
不用回头,他也知道,他正在等待的好朋友陈建民到了。
根据这个法案,未来的国民卫队将取消原来的司令制度,即国民卫队不再设国民卫队司令之职,原司令部的大部分职权都将分解到国防部和各所属大军区和联指司令部,原来的省(直辖市)级军区及市县分军区倒是被保留,只是成为了大军区下属的下一级协调机构,在没有了对国民卫队的直接管辖权后,却要比原来多了一些对其他兵种和军种部队的协调功能。其功能,指挥机构组成方式与他的上级大军区或联指基本相同。直接受大军区或联指管辖。
新的国民卫队将分成三个部分,即陆地警卫队(包括消防,边防),海上警卫队,空中警卫队,以省为单位设总队,以市县为单位设大队,下面依次会有支队,中队,分队,小队,对应师团营连排班。若在战时,同一个军区甚至可能数个军区内的国民卫队将会根据战争需要,被编成临时性的联队,联队的规模和数量并不一定会被固定,是个灵活性的临时编制,就像国家法案中同样做出了规定的方面军一面。都是临时性的,只有涉及到多个同等级却不同军区、联指防区部队时才会有国民卫队联队和野战军的方面军一样的临时大编制。
海上警卫队和空中警卫队只是一个名词,他们并不会是一个国民卫队内部的单独兵种,而是根据情况而定,可能会是某个总队或大队内设立一个单独性质的下级编制。像在位于沿海的比如南卑诗省总队下单独设立一个直归总队管辖的海上警卫大队。其他空中警卫队,甚至装甲,炮兵等等都是如此。反正都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比如边境省市的总队以下肯定都会有一个不属任何市县的边防大队,可能有些大队,中队下会有搜救中队,搜救小队,当然支队以上都会有一个消防部队是肯定的。
数大军、兵种当中,只有空军没有变动,仍然保留七个联队的编制,倒是阿拉斯加海军这次变动不小,也是最受人关注的一个变动,这直接与多伦多会议的海军军备问题有了关联。
根据这个国家防御法案,阿拉斯加海军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比陆军的调整幅度还要大。
跟原来的中太平洋联指一样,中太平洋舰队也被取消,与原来的东太平洋舰队合并组成新的东太平洋舰队,舰队母港为珍珠港,还拥有克利帕顿基地,马克萨斯克基地,巴拿马新港基地,中途岛基地,夏威夷岛,威克岛,约翰斯顿岛等七个基地港。
南太平洋舰队得以保留,舰队母港在关岛,还拥有莱城,塞班,硫磺岛,马朱罗,帕劳,瑙鲁,所罗门七个基地港。
同样得以保留的还有北太平洋舰队,舰队母港在科里亚克岛,还拥有维多利亚,夏洛特皇后,阿留申,千岛,诺姆堡及华侨城,库页岛上的多个基地,守护着国家大陆太平洋门户,良港很多,自然也拥着非常多的基地。
增设西太平洋舰队,舰队母港在冲绳,还拥有济州岛及对马岛,高雄,种子岛,佐世保,舞鹤,横须贺,吴,室兰,海参崴,仁川十大基地,论固定基地数量,雄居各大舰队之首,当然,这与该地区掌控着无数良港有关。
原大西洋舰队改称北大西洋舰队,舰队母港在哈城,还拥有雷索卢申,魁北克,圣约翰斯顿,爱德华王子岛,弗雷德德里克顿(新不伦瑞克省中南部与美国缅因州东北交界芬迪湾左岸)五个基地。
撤消远征舰队编制,在地中海设地中海舰队,舰队母港在塞浦路斯的利马索尔,还拥有伊斯肯德伦,拉塔基亚,贝鲁特,罗德岛,塞萨洛尼基,希俄斯(爱琴海),梅利利亚七个基地。
在坦噶尼喀设西印度洋舰队,航队母港在和平港(达累斯萨拉姆),还拥有坦噶,姆特瓦拉两个基地。
在加蓬设南大西洋舰队,舰队母港在自由城(利伯维尔),还拥有让蒂尔港,登迪,翁布埃三个基地。
十四个一级军事单位划分之后的,从次日起,阿拉斯加国家军事委员会,国防部,总参谋部相断下达了一系列部队调动,整编,组建,裁减命令,当然也有一系列的人事调动、任免命令下达。
根据这些命令,从1922年7月份起,持续到年底,阿拉斯加军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变化。动作之大颇有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感觉。
各军种,兵种整编命令当然是首要的,首先阿拉斯加十四个陆军集团军都将立即开始恢复常设编制,即撤消旅一级编制,恢复到一师六团加部分直辖部队一万五千人左右的正规编制,但集团军直属的旅团部队不做缩减,这样一来,一个集团军实际上将保留八万人左右。这个工作预计直到年底才全面完成。
装甲,炮兵部队,海军陆战队的整编新组工作也同期开始,同样将在年底才能完成。
接着就是对各大军事主官的任命和各相关军队的调动。
宣布开始从地中海撤军,撤消远征军司令部,陆军第七集团军将撤回加拿大军区驻守,同时集团军司令尼尔.弗莱彻大将被任命为加拿大军区司令。
陆军第十集团军则撤回中南军区驻守,第十集团军司令安古洛大将被任命为中南军区司令。
现驻守中南军区的第九集团军将在第七、十集团军撤回后全部调往北方军区,但第九集团军司令库巴鲁上将并未被任命为北方军区司令,北方军区的司令是炮兵部队司令尼古拉斯.霍夫曼元帅兼任,库巴鲁以上将衔兼任北方军方参谋长。
现驻加蓬的第四集团军部队全部调回地中海,而现驻地中海的第二集团军余部则将全部调往坦喀尼喀,同时第四集团军司令将改由参谋长谭重德大将担任,原司令官宋智周元帅被免去远征军司令和第四集团军司令的职务,受命回国组建第十五集团军,并驻中央军区,宋智周元帅也顺理成章的被任命为中央军区司令。
东俄方面军第十一师接管现由第八集团军驻守的阿尔泰省和唐努乌梁海省,第八集团军调往贝加尔军区驻防,同时第八集团军司令朗.帕多大将也被任命为贝加尔军区司令。
东俄方面军第十三集团军接管现由第三集团军驻守的鄂毕省和额尔齐斯省,第三集团军则全军调往河东驻防,同时第三集团军司令朗多.查克大将被任命为河东军区司令。
原驻新西伯利亚一带的第十四集团军则被调往远东驻防,第十四集团军司令严石大将被任命为远东军区司令并兼朝鲜驻军司令。
现同驻鄂木斯克和西伯利亚地区的第五集团军不做调动,但其司令官王永胜元帅调到费城,担任了国防部副部长兼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主要负责国民卫队和预备役部队的管理工作,虽然国民卫队司令部被撤消,但仍有相当大一部的职权分解到了国防部和总参,实际上王永胜也可以看成为国民卫队和预备役部队的最高负责人,只是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协调上面,而不是直接的管辖权了。
第五集团军司令由蔡锷元帅接任,其早已经名不符实的第一集团军司令职务由韦尔贝克上将接任。
这样调动之后,西伯利亚就只余东俄方面军的十一,十二、十三三个集团军和直属骑兵师及由蔡锷亲领的第五集团军,整编后,西伯利亚陆军将只余三十多万人,同时西伯利亚最高司令部被取消,而东俄方面军总司令兼第五集团军司令蔡锷元帅自然也被任命为西伯利亚军区司令,不过这仍然是目前阿拉斯加各大军区和联指着中所辖野战部队最多的大军区。蔡锷三个司令头衔也是最多的。
而原驻远东的第六集团军则将在第十四集团军到来后全军调往日本,与第一集团军共同负责驻日事务,其中第一集团军驻关东平原以南直到九州岛,第六集团军驻关东平原以北直到北海道,而第六集团军司令马功成元帅则被任命为驻日军队司令,第一集团军司令韦尔贝克上将为驻日军队参谋长和副司令。
与此同时,马功成还被任命为西太平洋联合指挥司令部的司令官,是目前头衔数量和质量唯一可与蔡锷比肩的将领了。
而合并之后的东太平洋联合指挥司令部司令将由原中太平洋联指司令刘颂亭上将担任,原东太平洋联指司令冯可齐将率领三个新组建的海军陆战队师前往加蓬接防第四集团军韦分田部撤回地中海后的防务空缺,同时冯可齐也在被任命为新的加蓬驻军司令时还被任命为西非联合指挥司令部的司令。
接任了第四集团军司令的谭重德也顺理成章的被任命为东非联合指挥司令部的司令。
留驻地中海的第二集团军司令吉姆.梅森元帅自然也成了地中海联指司令。
原太平洋各大联指司令中只有南洋联指司令梁忠诚维持不变,算是一个少有的特例了,算起来梁忠诚镇军南洋已经足有七八年之久,这在目前阿拉斯加各大将帅中都可称为独一份。
除此之外,北方军区司令尼古拉斯.霍夫曼元帅仍然兼任炮兵部队司令,其新组建的五个炮兵师有三个布置在北方军区,至于为何布置这么多的炮兵在北方军区这个基本上不太可能成为前线的军区很不人都不明白。另外两个炮兵师一个布置在西伯利亚军区,一个布置在远东军区。而炮兵部队司令部也放在了马更些首府,北方军区司令部所在的耶洛奈夫。
原装甲师师长顾项鹏上将仍任扩编后的装甲部队司令,不过五个甲师比较分散,西伯利亚军区,远东军区,中南军区,加拿大军队和中央军区各部署一个师,奇怪的是装甲部队司令部也放在了北方军区境内,设在了该地区最大城市道森直辖市。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是,自从首都卫戍部队扩编为第十集团军后,首都费城曾经一度唱了空城计,原由中央警卫师看守的王子湾基地等重要单位也变成了由国民卫队看守,因此此次整编,成立了一个中央警卫部队的编制,为副集团军级编制,共辖三个警卫师,同属中央军区协调,不过这只是名义上,这支部队很特殊,在国家防御法案当中,这支部队并不存在于任何一个军种,兵种当中,其三个师的番号也很特别,对内不以警卫一、二,三师相称,而是分别被命名为1895部队、1904部队、1922部队,正好对应国家元首叶文德等人踏上阿拉斯加土地、阿拉斯加宣布独立,中央警卫部队成立三个年份。
而且这支部队的直接管辖单位也不属军总部,而是阿拉斯加中央警卫局,其职责功能也很特殊,除了负责首都费城的防务外,这支部队还肩负着保卫国家重要人物、建筑、外宾,外国来访团安全,国旗守护,及重要的关系国家安危的基地,科研机构等等。
看上去,他们除了国防最重要的是保卫,保卫人,保卫物,这支部队成立之后不久,就有一个团重新接过了王子湾基地的保卫工作,还有一支不少于两个团的兵力则去了北洋省西部,还有一些在编制内有名册,但却一天都没有看到的部队也不知道在哪里,总之最后真正留在费城保卫首都的最多也就是一个师的兵力了。好在费城地处内陆,有一个师的部队驻守也可称固若金汤了。
不过这支副集团军级部队的司令倒是身份非常高,原本以为被免去了第五集团军司令,貌似被打入冷宫、被调到国防部和总参谋部负责已经实权大不如前的国民卫队和预备役部队工作的王永胜元帅又一次出山了,兼任了中央警卫局局长兼中央警卫部队的司令,论实际地位比以前只强不弱,要名有名,要实权有实权,何况中央警卫局这个单位可不是简单的以集团军来衡量,这带有一定的政治性质,中央警卫局可是算入了国家政府内阁部门的,与中情局这样的特殊内阁单位非常类似,只是功能不同罢了。
除了这支特殊部队,还有一支特殊部队,即工程兵部队,在这一次也被赋予了一定的作战功能,但只是协助作战功能,原各部队和后勤装备部所辖的工兵部队在这次整军中与原本独立的只负责民用建设和公铁路建设功能的工程兵部队合并,人数整编为二十万人,除了仍然负责重大建设工程任务外,在必要时还将参与军事建设,并在战时负责为军事提供、参与辅助战斗功能。
合并后新的工程兵部队司令部设在了安克雷奇市,司令仍由原工程兵部队司令杰弗斯上将担任。
至1922年年底时,阿拉斯加此次大整军工作中最后一项工作也全部完成,即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部署。
此番布署后,由远征舰队改编成的地中海舰队实力大降,哈城号舰母被调往南大西洋舰队,卡尔加里号超级战列舰被调回太平洋,魁北克号战列舰则被调往西印度洋舰队,苏厄德号战列舰则面临解体。最后地中海舰队只余埃德蒙顿号超级战列舰这一艘主力舰,当然加上巡洋舰,驱逐舰,潜艇等,地中海舰队在数量上还是拥有着二十多艘战舰。加上35000吨的埃德蒙顿号的威慑力,在地中海,这仍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强大海军力量。
地中海舰队的司令官由欧战斯间担任远征舰队副司令并一直坐镇直布罗陀保障补给,欧战后又担任梅利利亚特别行政区驻军司令的原大西洋舰队参谋长柯旭文中将担任,旗舰自然是埃德蒙顿号。
新设的西印洋舰队,则迎来了年底刚刚服役的37500吨的渥太华号战列舰为旗舰,加上魁北克号,有两舰主力舰,西印度洋舰队加巡洋舰等战舰一起也有近二十艘大小战舰,虽然远不能和印度洋的英国海军相提并论,但渥太华号的存在就是力量的保证。在印度洋来说,没有航母,这也是仅次于英国皇家海军的存在。
西印度洋舰队的司令由原阿尼亚克号舰长何长胜中将担任。
同样新设的南大西洋舰队的实力就比较雄厚了,拥有哈城号航母、同样年底才服役的圣约翰斯顿号战列舰及近三十舰巡洋舰,潜艇等大小战舰,在南大西洋,这是仅次于美国人的存在。要知道美国三分之一的海军都在加勒比及以南的拉丁美洲沿岸。
南大西洋舰队司令由原独立号航母编队参谋长,后来的费城号航母舰长鲁运杰中将担任,同时他还兼任旗舰哈城号航母的舰长。
守护阿拉斯加东大门的北大西洋舰队则拥有蒙特利尔号航母,不过北大西洋舰队除此之外,只从太平洋调来了一般最小的主力舰库克号(原来比他吨位小的苏厄德、基奈,西海湾,斯卡圭四舰按多伦多海军条约规定都将废弃解体,目前原在建新舰都已服役,因此这四舰都已经先宣布退役,只等待一两年内拆成废铁了,当然也有可能做为训练靶舰被击沉),倒是巡洋舰、驱逐舰,潜艇等中小型战舰数量较多,论总数量也有三十余艘,不过这仍然比以前实力无比雄厚的大西洋舰队弱了不少。
舰队旗舰为蒙特利尔号,原卡尔加里号舰长洛克斯中将担任北大西洋舰队司令,洛克斯也是上次的军衔晋衔仪式中破格跳级跃升的海军将领之一,原本他还只是一名上校,但因为当初在拦截日本舰队时贡献很大,才在1919年被破格提拔,晋升为中将并担任蒙特利尔号航母的舰长,现在又担任北大西洋舰队司令,算是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除了这四支舰队,其他四支在太平洋的舰队则实力都比较雄厚,毕竟太平洋利益是阿拉斯加目前最为看重的,也是关系最为复杂的地区。
实力最为雄厚,可冠绝八大舰队的是南太平洋舰队,此次整军后,南太平洋舰队拥有旗舰安克雷奇号航母和朱诺号超级战列舰,河北号(日本伊势号)战列舰、德尔塔号战列巡洋舰(日本比睿号)三大主力舰,还拥有着多达五十多艘的巡洋舰,潜艇,驱逐舰,护卫舰等大小战舰,舰队司令为道森.查理上将。
新成立的西太平洋舰队可名列第二,拥有旗舰费城号航母和阿尼亚克号超级战列舰,河南号战列舰(美国内华达)两大主力舰,还拥有多达四十余艘的巡洋舰等大小战舰,舰队司令由原自由号编队司令出身,战功卓著的邓远强上将担任。
排在第三的是合并后的东太平洋舰队,拥有独立号航母,从欧洲返回的卡尔加里号超级战列舰,还的服役不久的魁北克级第三舰白马城号战列舰(第二舰为南大西洋舰队的圣约翰斯顿号),此外还拥有三十多艘其他大小战舰,旗舰为独立号航母,舰队司令为从欧洲调回的原远征舰队司令,独立号编队司令出身的范.德维克上将。
而北太平洋舰队因为实际上已经处于内陆,论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比不上其他任何一支舰队,但因为扼守大陆门户,又便于支援其他三支太平洋舰队,所以北太平洋舰队原来的航母费城号虽然调往西太平洋,但原中太平洋舰队的自由号却调到了北太平洋,且刚刚服役的重达第二舰诺姆堡号也加入了北太平洋舰队,严格来说,有了这艘全球第二吨位的主力舰存在,北太平洋舰队的实力比起原来并不弱,而且不为人知的是这支舰队还拥有着八大舰队当中数量最多的潜艇,所以从事实上来说,比以前只强不弱。
北太平洋舰队的司令由现自由号航母舰长卡尔.沃顿中将担任。
值得关注的是,此番调整之后,不经意的,除了相对较为年轻的道森.查理上将,海军各舰队指挥官已经全部换上了太平洋海战后的新人担任,原来老派的,崇尚大炮巨舰思想的指挥官都已经离开了海军指挥第一线,当然这些人毕竟都是海军功臣,不可能就此打入冷宫,加上阿拉斯加的观念从一开始还是深受叶枫的思想影响,崇尚技术,航母潜艇作用会越来越大这些观念,阿拉斯加海军军官都是接触很深的,在阿拉斯加,大炮巨舰观念影响还是相对较轻的。这些海军功臣的作用也还不能完全忽视。
像比较有名的德尼罗上将已经于年中退役,现在担任私立的由贝拉斯克斯财团投资的阿拉斯加海洋工程大学的校长。而钟永诚上将则调任了海军参谋长兼副司令。其他人也大多如此,这部分人当中除了退役的,大部分都被调到各大海军院校担任校长或总教官,也有一部分去了军属船厂担任工程师之类的,有些则调到海军司令部任职。
海军当中真正的不倒翁只有一个,那就是一手奠定了阿拉斯加海军辉煌的阿隆索元帅,在很多人看来,也许这一次的调整,也到了阿隆索退位让贤的时候了,毕竟阿隆索是目前为止,在一个职位上呆了最久的阿拉斯加高层将领,从来没有移动过哪怕半个位置,就连同样奠定空军领先地位的谢缵泰元帅都早已经离开空军司令的位置,阿隆索不可能一直呆下去吧,话说唐人的性格,对功高震主,山头主义是很忌讳的。其实不止唐人,国外又何尝不是这样,只是现在看来,似乎阿拉斯加高层对于阿隆索还是极为信任的。
同样看上去极得信任的一个还有炮兵司令霍夫曼,霍夫曼可说从一开始就是阿拉斯加炮兵的掌舵人,这一点从来没有一点变化,不过他的职位,及他所率领的部队却常有变化,毕竟炮兵是陆军兵种,在陆军内部很多集团军都有炮兵直属单位,这些单位与炮兵部队的官兵交流是很频繁的,可说现在霍夫曼所辖的炮兵部队官兵中,真正一直从一开始就一直呆在这支部队的人已十不足一了。不像海军那样,基本上除了退役的以及和空军有一定交流的海军航空兵,其他的不管是调到巡洋舰,潜艇、战列舰还是舰母,转来转去总脱不了海军这个范畴,始终都在阿隆索的部下。若说山头主义,海军就是一个最大的山头。
不过这一次将海军陆战队从海军剥离,实际上海军管辖的兵力要少了许多,真正处于阿隆索管辖下的官兵也只有十万人左右了。论兵力,这在阿拉斯加也不过就是一个集团军的数量,当然论战力还是大为不同,但陆战队的剥离,不可避免的使得海军的势力要下降了许多。
海军陆战队现在作为阿拉斯加第四大军种,至年底扩大到了二十个师,这时也已经完成了部署,有五个师部署到了南洋,其中两个师在密克罗尼西亚,三个师在南洋省。
三个师部署到了东太平洋,其中至少有一个师常驻巴拿马运河区。
两个师部署到了西太平洋,主要在台湾省,毕竟日本岛上有着二十万陆军呢,济州岛和对马岛又不太,还有西太平洋海军舰队的一支分舰队驻扎在此。驻一个海军陆战团控制这个黄海到日本海的关口就行。
另外十个师,三个师部署在加蓬,这也是现在加蓬全部的陆上武装力量,不过加蓬人口不多,地域面积也不是很大,有三个师,还有南大西洋舰队,还有一支空军队,保证加蓬领地的安全足够用了。
另外部署了一个师在坦噶尼喀,坦噶尼喀现在有第二集团军一个整集团军十万人,本来也不需要驻扎海军陆战队,但考虑到此地面向印度洋,加上坦噶尼喀面积较大,人口较多,一千几百万人呢,海面百余公里外就是英国人控制的桑给巴尔岛和奔巴岛,驻一个海军陆战队尖刀部队以备不时之需也很有必要。
剩下的六个师则全部部署在地中海,地中海经过海、陆、空、装甲、炮兵部队的撤军后,现在这里整个地区只有第四集团军一个整集团军,一支相对其他舰队实力较弱的地中海舰队,一个空军联队,装甲,炮兵部队则都已经撤回国内,全部兵力只有十三多人,却要负责叙利亚,萨洛尼卡,塞浦路斯三个看似面积不大,但所处地方关系极为复杂,民族纠纷极多,宗教矛盾极深的地方安危,显然力量太弱。
当初叶枫在多伦多做出的承诺可不是十三万人,而是不多于二十万人,现在加上六个海军陆战队师,也不到二十万人,并没有违背与英法等国的协议,英法等国明知道这种从各兵种,军种精选出来的精锐部队比原来的野战军还要强大,但也无话可说。
这六个海军陆战队师加入地中海防区,让地中海联指司令梅森元帅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这样塞浦路斯小岛有海军地中海舰队坐镇,放上一个海军陆军战队师足够了,还能分出一个团到地中海入口的梅利利亚特别行政区防守。其他五个师放到面积同样不大,人口不过数百万的萨洛尼卡也够用了。这样他的第四集团军就可以全部集中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形势最复杂,反抗运动最激烈,宗教矛盾最深的叙利亚领地。十万大军,不出大乱子足够威慑那些成天包着黑袍的穆斯林了。
……
安克雷奇,这座当年的小渔村,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早已经找不到当年的一点影子,现在的安克雷奇是一个流光溢彩,透露出浓厚商业港市气息的现代化大都市,全市人口两百万,含苏厄德,基奈,西海湾在内的大都会区人口达近四百万,若再加上隔邻的瓦尔迪兹,科尔多瓦在内,这个中南经济带总人口近六百万,是阿拉斯加最大的都会区,也是阿拉斯加最大的经济带,连美国人都曾经感叹安克雷奇大都会区几乎可与美国经济象征的纽约相比了。
当然,阿拉斯加历史毕竟太短,毕竟只有二十多年的发展,若不算大都会区,光以安克雷奇一城与纽约相比还相差甚远,以人口而论,纽约现在有第二大城,世界第一大城伦敦有着七八百万人口,伦敦几十年前的人口都要远超过现在的安克雷奇,当然外国的大城市划分与阿拉斯加有些许不同,严格来说,这些城市也是含着都会区的,但他们的都会区是紧密相连,通常所说的纽约,伦敦,都是指的大纽约,大伦敦。
现在的安克雷奇市本身只是阿拉斯加第三大城市,仅次于蒙特利尔和首都费城,三城差距都不大,总人口预计都将在今年真正突破两百万大关,以阿拉斯加高达90%以上的城镇化率来说,三城中心城区起码有一百四五十万人口,光在阿拉斯加国内而论,这个数量,这个发展速度都是极为惊人,但放在全世界范围内来看,阿拉斯加三大城没有一个可以排到世界前十。
现在的世界第一大城伦敦几乎比阿拉斯加三大城相加还大,人口破八百万,而第二大城纽约则基本等于三大城相加,即便不与这两个怪物城市相比,便是与美国的芝加哥,法国的巴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俄国的圣彼得堡,莫斯科这些城市相比也远远不如,甚至战后的柏林,东京,也比三大城任何一城要大,甚至中国的上海也要比现在安克雷奇更大,虽然现代化程度上比不上,但论人口,上海城区的人口几乎可以与两个安克雷奇相比。所以严格来说,现在的阿拉斯加三大城市论人口不说前十,放在全世界,前二十也很勉强。论城市人口,美国的那些布法罗,克利夫兰等新兴工业城市也可与安克雷奇相提并论了。
当然这与阿拉斯加本身人口全靠移民有关,且大多数城市相对其他国家城市要寒冷荒僻不少,降低了其吸引力,所以城市人口增长再快,现在也很难与其他人口较多的国家相比。
只看看阿拉斯加所属殖民地的朝鲜就可以看出,一个汉城差不多就可以与经历了二十年高速发展的安克雷奇相比了,论人口还比安克雷奇多。因为什么,因为朝鲜人多,一个朝鲜的总人口几乎比阿拉斯加现在亚洲省市的总人口还多,这种地方或经济发展带动起来,很快就可能形成一个超级大城,就像后世的中国城市一样,个个城市叫嚣着超百万,超两百万,叫嚣着要建成特大城市,底气自然来源其人口,后世天朝一个城市所辖的人口(当然含受苦受难的打工仔,农民)可能比阿拉斯加现在人口最多的河南省还多得多,想要建成超级大城市,只要经济发展够快,当然都有可能。
不过比人口,阿拉斯加本身有劣势,但论经济,论现代化程度,论集群规模,阿拉斯加足以与美国,英国,法国这些国家相比,甚至比英法等国还要牛气。
因为现在的阿拉斯加城市发展注重均衡,对移民的自由流动也有一动的限制,不是你想迁移到哪个城市就到哪个城市的,所以在阿拉斯加现在并没有一个像英国伦敦,法国巴黎,美国的纽约、芝加哥,俄国的圣彼得堡、莫斯科、中国的上海那样独袖风骚,一骑绝尘,一家独大的城市。
蒙特利尔,费城,安克雷奇虽然在阿拉斯加排名前三,但他们的位置也并不稳当,在他们后面跟着一长串的诸如温哥华,温尼伯,华侨城,朱诺,多伦多,埃德蒙顿这样的城市,相差都不过二三十万之间,一个不小心,排名第一的蒙特利尔就有可能排到五名开外。
而且阿拉斯加现在人口超百万的城市还有瓦尔迪兹,阿尼亚克,卡尔加里,魁北克,阿留申,哈城,密克罗尼西亚等十几座,还有阿瓦琴、新西伯利亚,伯力,伊尔库茨克等基础还算好,现在得到国家大力扶持,正上满发条,快速发展,不出几年就可能直过百万的城市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规模优势可算是出来了,而且阿拉斯加几乎所有城市都是发展时间不长的新城,论现代化程度在全球都算有名,论经济实力,自然也是非常雄厚。特别是后世流行的花园式宜居城市建设方式,便得阿拉斯加所有城市看上去都是那么的美,那么的令人流连,可能最让人无奈的就是雪,每到冬天,就要将这些花园美景覆盖几年月,把花园草木弄得支离破碎的白雪。
李达生转动着手里的咖啡杯,眼神看着窗外白雪覆盖的那个巨大的安克雷奇中心花园广场,被厚厚白雪覆盖的花园现在看到的几乎除了白色还是白色,夏季百花齐放,香气迷人,五顔六色,游人如织的美丽景况消失无踪。
“看什么呢,达生你这四年都在瓦尔迪兹,到安克雷奇不过两三个小时,这个城市我不相信你还没有看够。”
李达生正神游物外时,肩膀被一只大手重重的拍了一下。
不用回头,他也知道,他正在等待的好朋友陈建民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