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绥靖的颠峰
因普拉亚事件而生的葡阿局部战争,以出人意料的度迅结束,仅仅五天时间,阿拉斯加完成了对葡属佛得角和几内亚的占领,因此此次战争便被称为五日战争。
五日战争的双方在战后并没有出现宣战进入全面战争的局面。反而在战争结束后,以英法美德意各国瞠目结舌的方式迅平息下去,其处理方法便是葡阿两国国内民众都有些意外。
1938年6月23日,阿拉斯加国务卿勒布雷受总统叶枫全权委托和葡萄牙总理萨拉查在大西洋中心的葡属亚尔群岛特拉塞岛英雄港紧急会晤,仅仅经过两轮会谈,当天下午,两人便代表葡阿两国签订了《关于佛得角和几亚内主权归属及普拉亚事件谅解协议》,简称特塞拉协议。
根据这份协议,葡萄牙就普拉亚事件向阿拉斯加进行不公开道歉,并承诺原佛得角总督特谢拉和副总督埃尔瓦尔多做为普拉亚事件的责任人交由阿拉斯加方面全权处置。
当然协议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葡阿双方达佛得角和葡属几内亚的主权转让,即日起葡属佛得角和葡属几内亚两块原葡萄牙殖民地所有权益转让予阿拉斯加,阿拉斯加为此将付给葡萄牙三十万阿元补偿金,并在三年内提供六百万阿元低息贷款给葡萄牙政府用于恢复振兴国内经济。且阿拉斯加承诺,凡属阿拉斯加有限出口商品限制以下的所有商品,如葡萄牙人有购买需求,阿拉斯加方面都将保证给予市场价格的九折优惠。葡萄牙对阿出口商品也将获得阿拉斯加单方面减除2o%关税的待遇。
这份协议,不管怎么样看去,都颇有些怪异,几、佛两地在事实上已经控制在阿拉斯加手里,且普拉亚事件的责任方在于葡萄牙,但谁也没有料到在战后,双方居然会以这种方式来结束五日战争。
不过有了这份协议,阿拉斯加夺取几、佛两地的主权便成了名正言顺的事情,而萨拉查凭借象征意义的三十万阿元补偿多及六百万贷款也算是保住了一些面子,而且进口阿拉斯加商品有优惠,这也算是一个收获,毕竟阿拉斯加商品抢手,九折优惠看似不多,但国家间的贸易数量不小,积少成多,也能节省一笔可观的资金。倒是最后一条葡萄牙向阿拉斯加出口商品将获得阿拉斯加单位减除2o%的关税意义并不大,以葡萄牙的实力,其向阿拉斯加每年出口的商品实在有限,当然,获得这个条款,对于葡萄牙国内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多少也算是一个进一步保证葡萄牙和萨拉查面子的遮羞布,证明转让几、佛两地主权,葡萄牙还是有一定收获的,不算是白白的送给阿拉斯加。
萨拉查有台阶下,阿拉斯加也名正言顺的取得了几、佛两地毫无争议的主权归属,双方各取所需,正所谓皆大欢喜,一场眼看着就要爆的葡阿全面战争在双方颇为理智的处理下,消于无形。
葡阿战争消于无形,对于不愿意看到欧洲爆大规模战火以免bo及自身的英法两国来说,这也算是他们一个乐见其成的结果,虽然对于阿拉斯加再一次凭借卑鄙的手段夺取了两块重要殖民地有些上火,但在苏台德事件正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普拉亚事件在葡阿两国自行平息后,英法也不用再分散精力去关注此事了。有助于他们全力解除苏台德的德捷危机。
当然阿拉斯加选择如此处理普拉亚事件,还有一个让英法稍为放心,让德国人有些吃味的效果,普拉亚事件不会像上一次的德奥合并及西北非转让一样再与苏台德事件形成呼应效果了。德国人指望阿拉斯加在普拉亚事件中展开更大行动以分散英法精力的企图就此破灭。
特塞拉协议签订次日,阿拉斯加总统叶枫在费城布总统令,宣布佛得角和几内亚合并为几佛大区,归属西北非领地总督府管辖,设几佛特别警备区,与直布罗陀特别警备区一样隶属西北非联合指挥司令部直接管辖,调第五集团军副参谋长博斯科夫少将为西北非联指副参谋长兼几佛特别警备区司令。
至此几佛普拉亚事件彻底消弥,战争警报彻底解除,阿拉斯加拿到几、佛大区后也算是彻底完成了环非岛链的战略xing布局。
在此之后,阿拉斯加迅蛰伏起来,在非洲大陆开始变得极为安分,并且在两个月后即8月15日,西北非联指和西非联指正式完成几佛特别警备区的防务交接后,叶枫再次布总统令,宣布暂时撤消非洲最高司令部,最高司令朗.帕多大将返回北方军区司令任上,并免去其第九集团军司令职务,由西非联指司令刘颂亭兼第九集团军司令,其他最高司成员职务也相继免去,各回任原联指或集团军、军种、兵种内职务。
非洲最高司的撤消,进一步减轻了英法等国对阿拉斯加在非洲进一步挑事的担心,最高司这个协调统筹非洲各军区联指行动的最高军事机构一直就像是一座压在英法等国心头的大山,这个最高司一日存在,英法对阿拉斯加在非洲的野心就时刻不敢放松警惕,而最高司的撤消,虽不说让他们完全放松对阿拉斯加野心的警惕,至少表明阿拉斯加在非洲暂时不会再有重大行动。
在这种算是利好消息的刺ji下,追求“和平”的英国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大受鼓舞,认为非洲和平已经降临,欧洲和平也将同样降临,葡阿解决普拉亚事件的处理方法值得肯定,同时也能为英法德意捷五国解决苏台德危机提供参考。
在苏台德,几乎与普拉亚事件前后生生的德捷危机,其调解进程极为缓慢,自五月份阿道夫?希特勒在德捷边境集结兵力,以战争相威胁。捷克斯洛伐克政也已经进行战争动员,德捷边境局势紧张,被称为“五月危机”。
但苏台德事件不像普拉亚事件,普拉亚事件基本上只集中在葡阿两国之间的矛盾,在苏台德,却有英法意三国在此有利益的外国插入,而希特勒的本意其实也并非就此展开一场大规模战争,他的战争动员更多的是一种军事讹诈。
因此这个在普拉亚事件前就爆的五月危机其进程完全不同,在阿拉斯加已经迅通过五日战争迅解除葡阿之间的战争警报,平息普拉亚事件,并消弥葡阿两国冲突后,苏台德危机却仍然被战争yin云笼罩。
战,战不得,和,和不成,参与进来的五国始终在那里不断的扯皮,把英法两国弄得颇的些焦头烂额。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捷克斯洛伐克是在英法两国保护下恢复主权,而且法国与捷克斯洛伐克签订有互助条约,因此这次苏台德危机处理结果,将严重影响到英法两国特别是法国的声誉及利益。
在葡阿战争警报解除后,英法等国得以全身心投入到苏台德事件的处理当中。
9月13日,法国内阁召开会议寻求对策。当晚,总理达拉第决定请英国相内维尔?张伯伦出面调解。
9月13日晚,张伯伦给希特勒出加急电报,希望双方通过会面方式“和平解决”苏台德问题。此前参与五方多半是电报来往或者一些低级外交人员的磋商,其实就是口头上扯皮打架,自然扯不出什么结果。只有像葡阿双方那样双方有决定权的脑正式会面才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次乘飞机前往德国。经过3小时的会谈,他从希特勒那里得到一项“保证”,即在几天内两人再次会晤之前,德国不采取任何军事行动。会面结束后,张伯伦连夜赶回伦敦,与法国一起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施压,要求捷政府根据“民族自决”原则解决苏台德问题。
9月21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接受了法国和英国的一个建议,根据这个建议在苏台德地区凡德国人在居民中占5o%以上的地区将交给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在英法这种有强烈倾向的重压下终于次选择了退让。
9月22日,张伯伦再次飞往德国,在哥德斯堡与希特勒进行会谈。希特勒却拒绝了英法提出的方案,又提出必须将捷境内其他操德语的地区统统划归德国,并对归并领土实行军事占领,限定1o月1日之前解决问题。
张伯伦和达第没有料到希特勒会如此得寸进尺,在得知希特勒拒绝英法提出的计划后,次日,即9月23日捷克斯洛伐克进行军队总动员。
德国针锋相对,紧接着希特勒宣布从9月28日起实行德军总动员,命令部队在9月3o日以前作好战争准备。对此,捷克斯洛伐克总统爱德华?贝奈斯也断然拒绝了德国的所有要求,同时宣布全国进入战争总动员。
而事实上在希特勒宣布德军总动员前一天,9月27日,希特勒已经下令德军7个师进入德、捷边界前沿阵地,战争有一触即之势。这场战争爆,可不是因普拉亚事件那样马上爆的只是葡阿局部战争,德捷战争爆,就将是一场全面战争,且战火将极有可能因此漫延至整个欧洲。
这是张伯伦和达拉第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他们希望看到的是普拉亚事件那样的结果,哪怕是战争,也仅仅是一场不会影响世界大局的局部冲突,而不是一场德捷式的全面战争。当然德捷两国领土相隔,苏台德横亘中间,指望德捷双方以小规模局部战争来解决冲突的可能xing从来就不存在,在苏台德,要不就是一方退让到底,彻底消弥这场战争,不能冒出一点火星,要不就是大家一拍两散,由得德捷两国之间就此一决死战。
第三次飞往德国,同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一起,直接抛开了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在慕尼黑举行英、法、德、意四国脑会议。
会议从29日12时45分开始,至次日凌晨1时半即正式结束,其度一点也不比葡阿两国在特塞拉英雄港进行的会商慢到哪里。
此次会议四国正式签署了将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直到此时,一直在隔壁房间里等候的捷克斯洛伐克的两名代表被带进会议厅,告之协定的内容。迫于英法两国的压力,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在德国限定的6小时内接受了《慕尼黑协定》。同日,英德两国还签署了一项共同宣言,表明决心用协商办法处理两国关系的一切问题,“永远不再投入彼此间的战争”。(同年12月6日,法德两国也签署了一个内容类似的宣言。)
《慕尼黑协定》包括8条正文、1个附件和3项声明。主要内容是:1.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德军于1938年1o月1日~1o日分阶段完成对上述地区及其他日耳曼人占居民多数地区的占领,这些地区存在的任何设备必须完好地交给德国;2.对尚不能确定日耳曼人是否占居民多数的捷其他地区,应暂由英、法、德、意、捷代表组成的国际委员会占领,于11月底前举行公民投票,以确定其归属,并划定最后边界;3.捷政府应在4周内释放正在服刑的苏台德政治犯;4.有关政府须在3个月内解决捷境内的bo兰和匈牙利少数民族问题,否则,德、英、法、意脑将再次开会讨论;5.英、法保证捷新边界不受侵略;6.当捷境内少数民族问题已告解决时,德、意也将对捷提供不侵略新边界的保证。
英、法用出卖捷克斯洛伐克换来了有希特勒共同签字的四国所谓“再也不想彼此交战”的宣言书。在张伯伦和达拉第看来,让德国进捷克斯洛伐克,就为德国打开了东进的大门,把祸水泼向苏联的勾当告成了。
所以,当9月3o日张伯伦回到伦敦时,竟得意忘形地挥舞着那张有希特勒签字的纸片,对那些欢迎他的政府要员和社会名流们说道:“我的好朋友,这是我们的一个时代的和平!”
而事实上呢?
“在普拉亚事件中,仅仅我一封严正的警告,就让英法退缩,在苏台德事件中,英法则直接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sè。《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其实就标志着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协定使捷克斯洛伐克丧失了1.1万平方英里的领土、36o万居民和1/2以上的经济资源,丧失了捷作为边境地区安全屏障的防御要塞,破坏了英、法在东欧的同盟体系,加强了纳粹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将助长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气焰。这是一个极为严重的后果,英法的这次不光彩作为,永远了也不可能达到张伯伦所宣扬的所谓“一代人的和平”目的,只会让他们进一步丧失其他盟友的支持,他们所有的盟友都将对他们保持怀疑。这就是一个顶峰,此后再生任何一次此类事件,都不再可能出现慕尼黑协定这样妥协的结局了。颠峰过后就是滑落的开始,绥靖政策的颠峰滑落,就将代表着另一个相对的强硬政策的开端,哪怕他们不想强硬,也由不得他们。”
叶枫手里玩儿着由情报局长史密斯带来的慕尼黑会议始末及那份协定内容文本,摇头冷笑道。
“也许只有张伯伦和达拉第那两个蠢货才会相信德国人的保证,他们的退让所换来的只会是德国人和意大利人以及所有对扩张有所企图的国家的得寸进尺,他们越退让,就越不可能让人缩手。因为所有人都看得出他们的软弱。这个后果将会很严重,这是毫无疑问的。”勒布雷也摇头叹道。
他甚至很不明白,葡阿事件中,英法退让还可以理解为几、佛对英法的影响相对要低得多,但苏台德呢,他们可是直接出卖了一个盟友,且不管其他,至少这么做,已经足以让英法的声誉一落千丈,谁也不敢轻易的相信他们,谁不担心会成为英法下一个出卖对像。
“以我看,他们已经没有再出卖下一个盟友的机会了,英法以为他们出卖捷克斯洛伐克,打开德国向东的大门,会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让德国人向东与苏联去纠缠,但事实上我认为,德国人最终的目的其实还是英法,此前所有的一切都只是试探,希特勒虽然狂妄,但不否认他其实是一个出sè的政治家,他不可能看不到英法的企图,弄不好德国人是在玩声东击西那一套呢。”副总统高尔察克也大摇其头。就像勒布雷一样,没有几个人可以理解英法在苏台德事件中的做法对英法到底有多大的好处。
德国自从崛起统一以来,所作所为都可以看以来,对德国人来说,欧洲大陆霸权是他的目标,想要达到这个目标,法国始终是德国人最大最直接的对手,不管中欧,还是东欧都没有可以威胁他们的对手,苏联也许是,但法国却是在德国的卧榻之侧,不管谁去琢磨,也能琢磨出德国人要动手,肯定先要解除这个卧榻之旁的威胁。
“这是可以肯定的,据我们的情报反映,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议当天还曾对盟友墨索里尼说过“总有一天我们将并肩对英国和法国作战。”由此可见希特勒最终的目标是谁。”这次说话的却是情报局长史密斯。
叶枫沉吟片刻,微微点头,又笑道:“其实这次英法还犯一个大错误,就是他们将自己的意图表现的太明显了,明显到他们的意图很容易就能让人明白,就说苏联,哪怕英法想祸水东引,让德国人向东去与苏联人冲突,也不应该直接在处理苏台德问题时故意忽视苏联,苏联本来是参与欧洲安全讨论的,这一次有意忽视,苏联政府很容易能从中得出结论,苏联人既然能明白英法的企图,他们会坐以待毙吗,哪怕德国人确实想把向东攻击做为第一步,苏联人也一定要想办法化解,反过来先安下德国人的心,甚至与德国人握手言和,把德国人的刀锋先引向西面的英法。”
勒布雷也马上点头道:“这应该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苏联的处境其实本就很尴尬,看似强大,但因为社会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在外交上的空间本就相对较小,甚至大有英法这样的意识上严重敌对的国家,而德国呢,虽然事实上都是一种**统治,但却是两个极端,希特勒本人更是极端仇视**,现在德国向东展,不管德国是声东击西也好,是真要要先东后西也好,总之苏德大有可能一战,在东面呢,因为领土争端,与我们也是必有一战,可说是四面受敌,四面皆有可能生战争。这种情况下,不管他们是否能够化解,是否愿意化解,但至少他们需要小心应对,至少不能让冲突直接爆,犹其对西的德国和对东的我们阿拉斯加,他头一个要避免的就是德阿结盟,共同向苏联起夹击。相对来说,与我们是必战,不可能避得了,与德国人呢不涉及领土,主要是在意识形态上的冲突,相对来说是容易化解仇怨的,至少相对要容易许多,所以若是苏德能够先和平共处,对苏联来说是具有极为重要意义的。现在英法已经直接抛弃他们,那他们会更愿意与德国人和平共处,甚至结盟,以稳住他西面的局势,解除西面的战争威胁。既将德国人的注意力转移到西面的英法,又能为苏联消除未来遭受两面夹击的威胁。”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苏阿两国之间的战争只怕会越来越近。”高尔察克微叹了一口气道。
叶枫看了高尔察克一眼,才道:“这是不可避免的,不管这场战争是远还是近,总之是要生死一战的。因为苏阿矛盾不经过一场战争是永远也化解不了的。这与苏德之间的矛盾,与苏英法美之间的矛盾都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高尔察克虽然始终对苏阿之间进行战争有些遗憾,但这却是事实,他也无可奈何。好在苏联这个政权,高尔察克有着切身仇恨,苏阿之间进行一场战争,高尔察克倒也不至于直接反对。推翻gc主义政权,是他直到现在还希望做的事情。特别是在他知道大饥荒的事实以及苏联内部进行惨无人道的大清洗后,推翻这个在他看来极为残暴,缺少人xing的政权更是他想要看到的事情。遗憾的只是两国一战,不知道多少俄罗斯同胞要倒在血泊之中。
看到高尔察克的神sè,勒布雷转移了一下话题:“不知道德国人下一步会干什么,只要密切关注德国人下一步举动,就能知道他们到底是打算先东后西,还是打算声东击西。”
叶枫却站了起来呵呵笑道:“不可能马上看出来的,但只要苏德能缔造暂时的和平,那就肯定会是声东击西,不过不管是否声东击西,接下来,至少我可以肯定一点,捷克斯洛伐要保不住了。”
“总统认为,德国人接下来还会进一步入侵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这不太可能吧,至少短期内不太可能,慕尼黑协定可是白纸黑字写明了,英法德意都要保证捷克斯洛伐克新边境的安全。”高尔察克勒、布雷对叶枫的这个判断都有些意外。
叶枫呵呵冷笑道:“保证,如果保证有用的话,德人现在连手都伸出不出来,凡尔赛条约现在都基本上扔进了垃圾堆,这样一个保证就能让德国人收手吗?再说既然要将德国这个祸水东引,英法又怎么可能真的去阻止德国的继续入侵,想要让德国人去找苏联人的麻烦,至少也要让两国边境连在一起才有可能吧。捷克斯洛伐克的崩溃是注定的,也是英法德意事实上都希望看到的结果。”
对叶枫的这个分析,他们实在是有些吃惊,不过他们毕竟不是普通人,他们也是政坛老手了,仔细考虑叶枫的话,却不无道理,现在苏德两国看似矛盾很深,事实上两国基本上没有陆地边境接壤,想要苏德大战,那横亘在苏德中间的国家就只能成为牺牲品,也许这正是英法在苏台德事件中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真正原因吧。
勒布雷考虑了一下,最后还是摇了摇头:“只是德国重新武备也不到十年,论军事实力来说,事实上我并不认为现在的德国强过捷克斯洛伐克多少,前次动员,捷军可是达到一百二十多万,而且一战过后,就跟法国修建马其诺防备一样,在东线,捷克方面也修建了一条号称仅次于马其诺防线的防御要塞,德捷真要进行全面战争,德方还不定有获胜的把握,而且捷方还有一个盟友bo兰,同样有着强大的军队,实在不行,捷方也肯定会转过去直接向苏联求援,而苏联肯定会答应,只要有捷克存在,苏德之间就还有缓冲,就还有机会让矛盾不能直接暴甚至化解。”
应该说勒布雷的分析也许是目前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得到人认同的看法,德捷之战也好,德苏之战也好,德国现在的实力看上去并不足以让他们横扫欧洲,而捷克斯洛伐克事实上实力并不弱,甚至表面上还要稍强于德国现有军队,还有一个net亡齿寒的盟友bo兰,危急关头还可以直接抛弃曾经出卖过他们的英法,转投苏联怀抱,向苏联求援。
种种因素结合来看,希特勒想强吞下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几乎没有多少成功的希望。
当然认同这个看法的占绝大多数,但不包括叶枫,想起后世1939年生的连串事情。叶枫只是微笑着摇了摇头。最后笑道:“政治上,什么都不可靠,敌人不可靠,盟友更不可靠,你们看着好了,什么net亡齿寒都会是笑话。”
高尔察克却是悚然一惊,想到了什么似的,惊道:“总统难道认为,bo兰会背叛捷克斯洛伐克,还是苏联根本不会出兵援助?”
叶枫哈哈一笑道:“猜测,现在一切都是猜测,bo兰其实也是一个侵略成xing的国家,谁能保证他会怎么做呢而且你们忽略了一点,慕尼黑协定到还提到了关于捷境内bo兰和匈牙利少数民族的问题,不要小看了这一条,弄不好就会出大事,我刚说了,政治上没有什么可靠不可靠的,只有利益最可靠。只是有人看不清什么才是现实利益,什么才是长远利益罢了。”
说到这里,叶枫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对着勒布雷道:“不过雅克,我们的盟友可一定要选择可靠的啊。不可靠的盟友,绝不能轻易的拉进盟约。你要牢记一点,什么样的盟友,也要用利益拴牢他,拴不牢的就得小心他。但切记不可单方面的只予不求。只予不求,最后只会让那些盟友认为给是理所当然,回报却与他无关。所以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
盟友想后世天朝,援助这个,援助那个,结果呢,他们却是得寸进尺,甚至转过身去,忘因负义者大有人在。盟友应该是互相有取有求,有帮有助,但不听话的却绝不能一味的迁就。否则一个个养大了全是白眼狼。想想自己前世穿越过来前,那祖国南海边就有一头大大的白眼狼。
勒布雷郑重的点了点头,表示记下了,叶枫这才摆了摆手,勒布雷和高尔察克离开了,不过叶枫却单独留下了很少说话的中情局长史密斯。
叶枫从抽屉里拿出一包烟自己抽出一根,然后整包烟扔给了史密斯,史密斯抽出一根,然后毫不客气的直接把烟塞口袋里了,叶枫望见史密斯的动作也只是笑了笑,不以为意,史密斯做这种事不是第一次了,哪次来不是抽不完兜着走的。
“杰斐逊,说说情况吧,苏联的大清洗到了什么程度了。”叶枫慢慢的吸了几口烟后问道。史密斯来这里,就是叶枫要问询苏联大清洗的事情。
史密斯也是吞云吐雾,苏联一直是中情局关注的重点,犹其是完成营救红蝶的事情之后,阿拉斯加在苏联的高层情报基本也就没有了,这让阿拉斯加对苏情报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这两年来,史密斯为了重新铺开在苏联的高级情报,费尽了心力,人也瘦了一大圈,虽然在朱加什维利高压统治下,很难再铺下像以前那样的密集且有高级别情报员存在的情报了,但对于搜集几乎已经bo及到苏联各个层次、方方面面的大清洗情报,新建的情报基本上可以满足需要了。
大清洗是目前苏联的大事,自然也是史密斯关注的重心,对这方面的情报他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所以叶枫起来,史密斯几乎都不用看资料的,张口就来。
“比我想像的要彻底,这已经是真正的清洗了,短短几年时间,党、政、经、军等没有一个层面可以逃过这场清洗,据我们了解的就已经有上百万人死于大清洗,上十万是被直接枪毙,上百万人被迫迁居,被关押、拷打或者送入劳改营的我相信他们自己都很难具体统计清楚了,因为由于饥饿、疾病、恶劣的环境条件和沉重的劳工许多人死在劳改营中。”
“耶卓夫已经被免职了?”
苏联对反对阶层的镇压早在掌握政权时就开始了,大规模镇压则是在1934年列宁格勒省委书基洛夫遇刺身亡之后时,在根里克?雅戈达任秘密警察长官时开始的,但是其顶峰则在1936年9月到1938年8月之间,这个时间才可以被称之时真正的大清洗,几乎是杀了个血流成河。
这一段时间的秘密警察脑是尼古拉?耶卓夫,这段时间有时也被称为“耶卓夫时期”。
史密斯点了点头笑道:“是的,似乎现在朱加什维利和他的那些亲信们也意识到了大清洗已经过头了。所以在8月份秘密免去了耶卓夫的职务,不过依然是水上运输委员长,但实权相去甚远,算是贬职了。
叶枫冷笑道:“贬职?若只是贬职就好了,整个大清洗耶卓夫只是个执行者罢了,说到底还是以斯大林为的苏联**政治局领导的,有些命令甚至直接是由政治局布的。真的认识到不对,就不只是处理一个耶卓夫,而且你看吧,耶卓夫只是一个替罪羊,但这个替罪羊要把所有罪名都背了,最后的办法就是把他也直接清洗掉。”
史密斯也微微一笑,这件事是相当明显的,之所以现在不清洗,不过是不想予人话柄罢了。耶卓夫知道的太多了,他活着政治局就没有人会安心,朱加什维利也睡不着觉。所以耶卓夫的下场是显而易见的。不是不死,时候一到,上帝下来也保不住他。
“现在上台的秘密警察脑的是朱加什维利的同乡拉夫连季?巴夫洛维奇?贝利亚,可说是他的绝对亲信。就在这个月即11月17日苏联行政委员会和苏联**中央委员会共同表了《关于关押、检举审问和考问的法令》,而贝利亚领导的秘密警察布的命令也开始取消了一部分秘密警察大规模活动,并准备放弃死刑的应用。估计这场大清洗是要真正结束了。”史密斯道。
叶枫却冷笑着摇了摇头:“那可不一定,现在是杀的差不多了,杀无可杀了,朱加什维利的对手也基本上都被镇压了,再杀,他们杀谁?总不能把人都杀光,让他们当光杆司令吧,所以暂停的只会是对一般人,但任何人如果对朱加什维利的统治地位产生哪怕一丝威胁,秘密警察就仍然会找上门去。所以只能这样理解,以前是全面清洗,而以后则将变成针对xing的清洗,这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任何一个有可能威胁朱加什维利地位的人头上,让所有人只能团结在朱加什维利的身边,而不敢有所异动。否则真要取消大清洗,那就不应该是取消秘密警察的一些活动,而是直接解散整个秘密警察队伍了。”
史密斯想了一下,也认同叶枫的看法,点了点头道:“现在确实已经杀无可杀了,从第一次莫斯科公审开始,先后有三次公审,加上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审判,最后除了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这几个好命的家伙被我们救了出来,其他的包括卡尔.狄拉克,布哈林,原总理阿列克塞.李克夫,赖可夫斯基,最开始掀起清洗的前秘密警察头子雅戈达等人全部被直接处死,或大部已经死于劳改营中。在1917年十月**时期中的六位政治局成员中只有斯大林本人幸存,另外五位中四人被处死,只有列夫?托洛茨基被开除党籍后流亡墨西哥。从十月**到1924年乌里扬诺夫逝世期间被选入政治局的七人中除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外剩余五人中二人被处死,米哈伊尔?汤姆斯基自杀,只有朱加什维利的亲信莫洛托夫和年纪太大基本上无yu无求的加里宁两人幸存。从第17届**代表大会的1966名代表中11o8人被捕,几乎所有这些人都已经死于狱中。当然,即便如此恐怖的清洗也不是全部,事实上对前党领导人的审判和处死只不过是大清洗的一小部分,另外对富农,少数族,宗教的清洗,死得人还要更多,毕竟基本数要大得多。其中不说其他,光说宗教,本来取缔东正教就是乌里扬诺夫的遗愿,朱加什维利实际上早在三十年代初就完成了对东正教的系统摧毁,但仍有宗教势力暗中活动,而这次大清洗中,又有16.5万名神父因传教被捕,其中1o.6万人被枪决。从被杀的人数就可以看出苏联大清洗简直是前所未有的一种暴行。不怪副总统只要一提起苏共政权就咬牙切齿了。”
因普拉亚事件而生的葡阿局部战争,以出人意料的度迅结束,仅仅五天时间,阿拉斯加完成了对葡属佛得角和几内亚的占领,因此此次战争便被称为五日战争。
五日战争的双方在战后并没有出现宣战进入全面战争的局面。反而在战争结束后,以英法美德意各国瞠目结舌的方式迅平息下去,其处理方法便是葡阿两国国内民众都有些意外。
1938年6月23日,阿拉斯加国务卿勒布雷受总统叶枫全权委托和葡萄牙总理萨拉查在大西洋中心的葡属亚尔群岛特拉塞岛英雄港紧急会晤,仅仅经过两轮会谈,当天下午,两人便代表葡阿两国签订了《关于佛得角和几亚内主权归属及普拉亚事件谅解协议》,简称特塞拉协议。
根据这份协议,葡萄牙就普拉亚事件向阿拉斯加进行不公开道歉,并承诺原佛得角总督特谢拉和副总督埃尔瓦尔多做为普拉亚事件的责任人交由阿拉斯加方面全权处置。
当然协议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葡阿双方达佛得角和葡属几内亚的主权转让,即日起葡属佛得角和葡属几内亚两块原葡萄牙殖民地所有权益转让予阿拉斯加,阿拉斯加为此将付给葡萄牙三十万阿元补偿金,并在三年内提供六百万阿元低息贷款给葡萄牙政府用于恢复振兴国内经济。且阿拉斯加承诺,凡属阿拉斯加有限出口商品限制以下的所有商品,如葡萄牙人有购买需求,阿拉斯加方面都将保证给予市场价格的九折优惠。葡萄牙对阿出口商品也将获得阿拉斯加单方面减除2o%关税的待遇。
这份协议,不管怎么样看去,都颇有些怪异,几、佛两地在事实上已经控制在阿拉斯加手里,且普拉亚事件的责任方在于葡萄牙,但谁也没有料到在战后,双方居然会以这种方式来结束五日战争。
不过有了这份协议,阿拉斯加夺取几、佛两地的主权便成了名正言顺的事情,而萨拉查凭借象征意义的三十万阿元补偿多及六百万贷款也算是保住了一些面子,而且进口阿拉斯加商品有优惠,这也算是一个收获,毕竟阿拉斯加商品抢手,九折优惠看似不多,但国家间的贸易数量不小,积少成多,也能节省一笔可观的资金。倒是最后一条葡萄牙向阿拉斯加出口商品将获得阿拉斯加单位减除2o%的关税意义并不大,以葡萄牙的实力,其向阿拉斯加每年出口的商品实在有限,当然,获得这个条款,对于葡萄牙国内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多少也算是一个进一步保证葡萄牙和萨拉查面子的遮羞布,证明转让几、佛两地主权,葡萄牙还是有一定收获的,不算是白白的送给阿拉斯加。
萨拉查有台阶下,阿拉斯加也名正言顺的取得了几、佛两地毫无争议的主权归属,双方各取所需,正所谓皆大欢喜,一场眼看着就要爆的葡阿全面战争在双方颇为理智的处理下,消于无形。
葡阿战争消于无形,对于不愿意看到欧洲爆大规模战火以免bo及自身的英法两国来说,这也算是他们一个乐见其成的结果,虽然对于阿拉斯加再一次凭借卑鄙的手段夺取了两块重要殖民地有些上火,但在苏台德事件正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普拉亚事件在葡阿两国自行平息后,英法也不用再分散精力去关注此事了。有助于他们全力解除苏台德的德捷危机。
当然阿拉斯加选择如此处理普拉亚事件,还有一个让英法稍为放心,让德国人有些吃味的效果,普拉亚事件不会像上一次的德奥合并及西北非转让一样再与苏台德事件形成呼应效果了。德国人指望阿拉斯加在普拉亚事件中展开更大行动以分散英法精力的企图就此破灭。
特塞拉协议签订次日,阿拉斯加总统叶枫在费城布总统令,宣布佛得角和几内亚合并为几佛大区,归属西北非领地总督府管辖,设几佛特别警备区,与直布罗陀特别警备区一样隶属西北非联合指挥司令部直接管辖,调第五集团军副参谋长博斯科夫少将为西北非联指副参谋长兼几佛特别警备区司令。
至此几佛普拉亚事件彻底消弥,战争警报彻底解除,阿拉斯加拿到几、佛大区后也算是彻底完成了环非岛链的战略xing布局。
在此之后,阿拉斯加迅蛰伏起来,在非洲大陆开始变得极为安分,并且在两个月后即8月15日,西北非联指和西非联指正式完成几佛特别警备区的防务交接后,叶枫再次布总统令,宣布暂时撤消非洲最高司令部,最高司令朗.帕多大将返回北方军区司令任上,并免去其第九集团军司令职务,由西非联指司令刘颂亭兼第九集团军司令,其他最高司成员职务也相继免去,各回任原联指或集团军、军种、兵种内职务。
非洲最高司的撤消,进一步减轻了英法等国对阿拉斯加在非洲进一步挑事的担心,最高司这个协调统筹非洲各军区联指行动的最高军事机构一直就像是一座压在英法等国心头的大山,这个最高司一日存在,英法对阿拉斯加在非洲的野心就时刻不敢放松警惕,而最高司的撤消,虽不说让他们完全放松对阿拉斯加野心的警惕,至少表明阿拉斯加在非洲暂时不会再有重大行动。
在这种算是利好消息的刺ji下,追求“和平”的英国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大受鼓舞,认为非洲和平已经降临,欧洲和平也将同样降临,葡阿解决普拉亚事件的处理方法值得肯定,同时也能为英法德意捷五国解决苏台德危机提供参考。
在苏台德,几乎与普拉亚事件前后生生的德捷危机,其调解进程极为缓慢,自五月份阿道夫?希特勒在德捷边境集结兵力,以战争相威胁。捷克斯洛伐克政也已经进行战争动员,德捷边境局势紧张,被称为“五月危机”。
但苏台德事件不像普拉亚事件,普拉亚事件基本上只集中在葡阿两国之间的矛盾,在苏台德,却有英法意三国在此有利益的外国插入,而希特勒的本意其实也并非就此展开一场大规模战争,他的战争动员更多的是一种军事讹诈。
因此这个在普拉亚事件前就爆的五月危机其进程完全不同,在阿拉斯加已经迅通过五日战争迅解除葡阿之间的战争警报,平息普拉亚事件,并消弥葡阿两国冲突后,苏台德危机却仍然被战争yin云笼罩。
战,战不得,和,和不成,参与进来的五国始终在那里不断的扯皮,把英法两国弄得颇的些焦头烂额。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捷克斯洛伐克是在英法两国保护下恢复主权,而且法国与捷克斯洛伐克签订有互助条约,因此这次苏台德危机处理结果,将严重影响到英法两国特别是法国的声誉及利益。
在葡阿战争警报解除后,英法等国得以全身心投入到苏台德事件的处理当中。
9月13日,法国内阁召开会议寻求对策。当晚,总理达拉第决定请英国相内维尔?张伯伦出面调解。
9月13日晚,张伯伦给希特勒出加急电报,希望双方通过会面方式“和平解决”苏台德问题。此前参与五方多半是电报来往或者一些低级外交人员的磋商,其实就是口头上扯皮打架,自然扯不出什么结果。只有像葡阿双方那样双方有决定权的脑正式会面才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次乘飞机前往德国。经过3小时的会谈,他从希特勒那里得到一项“保证”,即在几天内两人再次会晤之前,德国不采取任何军事行动。会面结束后,张伯伦连夜赶回伦敦,与法国一起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施压,要求捷政府根据“民族自决”原则解决苏台德问题。
9月21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接受了法国和英国的一个建议,根据这个建议在苏台德地区凡德国人在居民中占5o%以上的地区将交给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在英法这种有强烈倾向的重压下终于次选择了退让。
9月22日,张伯伦再次飞往德国,在哥德斯堡与希特勒进行会谈。希特勒却拒绝了英法提出的方案,又提出必须将捷境内其他操德语的地区统统划归德国,并对归并领土实行军事占领,限定1o月1日之前解决问题。
张伯伦和达第没有料到希特勒会如此得寸进尺,在得知希特勒拒绝英法提出的计划后,次日,即9月23日捷克斯洛伐克进行军队总动员。
德国针锋相对,紧接着希特勒宣布从9月28日起实行德军总动员,命令部队在9月3o日以前作好战争准备。对此,捷克斯洛伐克总统爱德华?贝奈斯也断然拒绝了德国的所有要求,同时宣布全国进入战争总动员。
而事实上在希特勒宣布德军总动员前一天,9月27日,希特勒已经下令德军7个师进入德、捷边界前沿阵地,战争有一触即之势。这场战争爆,可不是因普拉亚事件那样马上爆的只是葡阿局部战争,德捷战争爆,就将是一场全面战争,且战火将极有可能因此漫延至整个欧洲。
这是张伯伦和达拉第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他们希望看到的是普拉亚事件那样的结果,哪怕是战争,也仅仅是一场不会影响世界大局的局部冲突,而不是一场德捷式的全面战争。当然德捷两国领土相隔,苏台德横亘中间,指望德捷双方以小规模局部战争来解决冲突的可能xing从来就不存在,在苏台德,要不就是一方退让到底,彻底消弥这场战争,不能冒出一点火星,要不就是大家一拍两散,由得德捷两国之间就此一决死战。
第三次飞往德国,同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一起,直接抛开了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在慕尼黑举行英、法、德、意四国脑会议。
会议从29日12时45分开始,至次日凌晨1时半即正式结束,其度一点也不比葡阿两国在特塞拉英雄港进行的会商慢到哪里。
此次会议四国正式签署了将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直到此时,一直在隔壁房间里等候的捷克斯洛伐克的两名代表被带进会议厅,告之协定的内容。迫于英法两国的压力,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在德国限定的6小时内接受了《慕尼黑协定》。同日,英德两国还签署了一项共同宣言,表明决心用协商办法处理两国关系的一切问题,“永远不再投入彼此间的战争”。(同年12月6日,法德两国也签署了一个内容类似的宣言。)
《慕尼黑协定》包括8条正文、1个附件和3项声明。主要内容是:1.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德军于1938年1o月1日~1o日分阶段完成对上述地区及其他日耳曼人占居民多数地区的占领,这些地区存在的任何设备必须完好地交给德国;2.对尚不能确定日耳曼人是否占居民多数的捷其他地区,应暂由英、法、德、意、捷代表组成的国际委员会占领,于11月底前举行公民投票,以确定其归属,并划定最后边界;3.捷政府应在4周内释放正在服刑的苏台德政治犯;4.有关政府须在3个月内解决捷境内的bo兰和匈牙利少数民族问题,否则,德、英、法、意脑将再次开会讨论;5.英、法保证捷新边界不受侵略;6.当捷境内少数民族问题已告解决时,德、意也将对捷提供不侵略新边界的保证。
英、法用出卖捷克斯洛伐克换来了有希特勒共同签字的四国所谓“再也不想彼此交战”的宣言书。在张伯伦和达拉第看来,让德国进捷克斯洛伐克,就为德国打开了东进的大门,把祸水泼向苏联的勾当告成了。
所以,当9月3o日张伯伦回到伦敦时,竟得意忘形地挥舞着那张有希特勒签字的纸片,对那些欢迎他的政府要员和社会名流们说道:“我的好朋友,这是我们的一个时代的和平!”
而事实上呢?
“在普拉亚事件中,仅仅我一封严正的警告,就让英法退缩,在苏台德事件中,英法则直接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sè。《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其实就标志着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协定使捷克斯洛伐克丧失了1.1万平方英里的领土、36o万居民和1/2以上的经济资源,丧失了捷作为边境地区安全屏障的防御要塞,破坏了英、法在东欧的同盟体系,加强了纳粹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将助长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气焰。这是一个极为严重的后果,英法的这次不光彩作为,永远了也不可能达到张伯伦所宣扬的所谓“一代人的和平”目的,只会让他们进一步丧失其他盟友的支持,他们所有的盟友都将对他们保持怀疑。这就是一个顶峰,此后再生任何一次此类事件,都不再可能出现慕尼黑协定这样妥协的结局了。颠峰过后就是滑落的开始,绥靖政策的颠峰滑落,就将代表着另一个相对的强硬政策的开端,哪怕他们不想强硬,也由不得他们。”
叶枫手里玩儿着由情报局长史密斯带来的慕尼黑会议始末及那份协定内容文本,摇头冷笑道。
“也许只有张伯伦和达拉第那两个蠢货才会相信德国人的保证,他们的退让所换来的只会是德国人和意大利人以及所有对扩张有所企图的国家的得寸进尺,他们越退让,就越不可能让人缩手。因为所有人都看得出他们的软弱。这个后果将会很严重,这是毫无疑问的。”勒布雷也摇头叹道。
他甚至很不明白,葡阿事件中,英法退让还可以理解为几、佛对英法的影响相对要低得多,但苏台德呢,他们可是直接出卖了一个盟友,且不管其他,至少这么做,已经足以让英法的声誉一落千丈,谁也不敢轻易的相信他们,谁不担心会成为英法下一个出卖对像。
“以我看,他们已经没有再出卖下一个盟友的机会了,英法以为他们出卖捷克斯洛伐克,打开德国向东的大门,会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让德国人向东与苏联去纠缠,但事实上我认为,德国人最终的目的其实还是英法,此前所有的一切都只是试探,希特勒虽然狂妄,但不否认他其实是一个出sè的政治家,他不可能看不到英法的企图,弄不好德国人是在玩声东击西那一套呢。”副总统高尔察克也大摇其头。就像勒布雷一样,没有几个人可以理解英法在苏台德事件中的做法对英法到底有多大的好处。
德国自从崛起统一以来,所作所为都可以看以来,对德国人来说,欧洲大陆霸权是他的目标,想要达到这个目标,法国始终是德国人最大最直接的对手,不管中欧,还是东欧都没有可以威胁他们的对手,苏联也许是,但法国却是在德国的卧榻之侧,不管谁去琢磨,也能琢磨出德国人要动手,肯定先要解除这个卧榻之旁的威胁。
“这是可以肯定的,据我们的情报反映,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议当天还曾对盟友墨索里尼说过“总有一天我们将并肩对英国和法国作战。”由此可见希特勒最终的目标是谁。”这次说话的却是情报局长史密斯。
叶枫沉吟片刻,微微点头,又笑道:“其实这次英法还犯一个大错误,就是他们将自己的意图表现的太明显了,明显到他们的意图很容易就能让人明白,就说苏联,哪怕英法想祸水东引,让德国人向东去与苏联人冲突,也不应该直接在处理苏台德问题时故意忽视苏联,苏联本来是参与欧洲安全讨论的,这一次有意忽视,苏联政府很容易能从中得出结论,苏联人既然能明白英法的企图,他们会坐以待毙吗,哪怕德国人确实想把向东攻击做为第一步,苏联人也一定要想办法化解,反过来先安下德国人的心,甚至与德国人握手言和,把德国人的刀锋先引向西面的英法。”
勒布雷也马上点头道:“这应该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苏联的处境其实本就很尴尬,看似强大,但因为社会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在外交上的空间本就相对较小,甚至大有英法这样的意识上严重敌对的国家,而德国呢,虽然事实上都是一种**统治,但却是两个极端,希特勒本人更是极端仇视**,现在德国向东展,不管德国是声东击西也好,是真要要先东后西也好,总之苏德大有可能一战,在东面呢,因为领土争端,与我们也是必有一战,可说是四面受敌,四面皆有可能生战争。这种情况下,不管他们是否能够化解,是否愿意化解,但至少他们需要小心应对,至少不能让冲突直接爆,犹其对西的德国和对东的我们阿拉斯加,他头一个要避免的就是德阿结盟,共同向苏联起夹击。相对来说,与我们是必战,不可能避得了,与德国人呢不涉及领土,主要是在意识形态上的冲突,相对来说是容易化解仇怨的,至少相对要容易许多,所以若是苏德能够先和平共处,对苏联来说是具有极为重要意义的。现在英法已经直接抛弃他们,那他们会更愿意与德国人和平共处,甚至结盟,以稳住他西面的局势,解除西面的战争威胁。既将德国人的注意力转移到西面的英法,又能为苏联消除未来遭受两面夹击的威胁。”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苏阿两国之间的战争只怕会越来越近。”高尔察克微叹了一口气道。
叶枫看了高尔察克一眼,才道:“这是不可避免的,不管这场战争是远还是近,总之是要生死一战的。因为苏阿矛盾不经过一场战争是永远也化解不了的。这与苏德之间的矛盾,与苏英法美之间的矛盾都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高尔察克虽然始终对苏阿之间进行战争有些遗憾,但这却是事实,他也无可奈何。好在苏联这个政权,高尔察克有着切身仇恨,苏阿之间进行一场战争,高尔察克倒也不至于直接反对。推翻gc主义政权,是他直到现在还希望做的事情。特别是在他知道大饥荒的事实以及苏联内部进行惨无人道的大清洗后,推翻这个在他看来极为残暴,缺少人xing的政权更是他想要看到的事情。遗憾的只是两国一战,不知道多少俄罗斯同胞要倒在血泊之中。
看到高尔察克的神sè,勒布雷转移了一下话题:“不知道德国人下一步会干什么,只要密切关注德国人下一步举动,就能知道他们到底是打算先东后西,还是打算声东击西。”
叶枫却站了起来呵呵笑道:“不可能马上看出来的,但只要苏德能缔造暂时的和平,那就肯定会是声东击西,不过不管是否声东击西,接下来,至少我可以肯定一点,捷克斯洛伐要保不住了。”
“总统认为,德国人接下来还会进一步入侵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这不太可能吧,至少短期内不太可能,慕尼黑协定可是白纸黑字写明了,英法德意都要保证捷克斯洛伐克新边境的安全。”高尔察克勒、布雷对叶枫的这个判断都有些意外。
叶枫呵呵冷笑道:“保证,如果保证有用的话,德人现在连手都伸出不出来,凡尔赛条约现在都基本上扔进了垃圾堆,这样一个保证就能让德国人收手吗?再说既然要将德国这个祸水东引,英法又怎么可能真的去阻止德国的继续入侵,想要让德国人去找苏联人的麻烦,至少也要让两国边境连在一起才有可能吧。捷克斯洛伐克的崩溃是注定的,也是英法德意事实上都希望看到的结果。”
对叶枫的这个分析,他们实在是有些吃惊,不过他们毕竟不是普通人,他们也是政坛老手了,仔细考虑叶枫的话,却不无道理,现在苏德两国看似矛盾很深,事实上两国基本上没有陆地边境接壤,想要苏德大战,那横亘在苏德中间的国家就只能成为牺牲品,也许这正是英法在苏台德事件中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真正原因吧。
勒布雷考虑了一下,最后还是摇了摇头:“只是德国重新武备也不到十年,论军事实力来说,事实上我并不认为现在的德国强过捷克斯洛伐克多少,前次动员,捷军可是达到一百二十多万,而且一战过后,就跟法国修建马其诺防备一样,在东线,捷克方面也修建了一条号称仅次于马其诺防线的防御要塞,德捷真要进行全面战争,德方还不定有获胜的把握,而且捷方还有一个盟友bo兰,同样有着强大的军队,实在不行,捷方也肯定会转过去直接向苏联求援,而苏联肯定会答应,只要有捷克存在,苏德之间就还有缓冲,就还有机会让矛盾不能直接暴甚至化解。”
应该说勒布雷的分析也许是目前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得到人认同的看法,德捷之战也好,德苏之战也好,德国现在的实力看上去并不足以让他们横扫欧洲,而捷克斯洛伐克事实上实力并不弱,甚至表面上还要稍强于德国现有军队,还有一个net亡齿寒的盟友bo兰,危急关头还可以直接抛弃曾经出卖过他们的英法,转投苏联怀抱,向苏联求援。
种种因素结合来看,希特勒想强吞下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几乎没有多少成功的希望。
当然认同这个看法的占绝大多数,但不包括叶枫,想起后世1939年生的连串事情。叶枫只是微笑着摇了摇头。最后笑道:“政治上,什么都不可靠,敌人不可靠,盟友更不可靠,你们看着好了,什么net亡齿寒都会是笑话。”
高尔察克却是悚然一惊,想到了什么似的,惊道:“总统难道认为,bo兰会背叛捷克斯洛伐克,还是苏联根本不会出兵援助?”
叶枫哈哈一笑道:“猜测,现在一切都是猜测,bo兰其实也是一个侵略成xing的国家,谁能保证他会怎么做呢而且你们忽略了一点,慕尼黑协定到还提到了关于捷境内bo兰和匈牙利少数民族的问题,不要小看了这一条,弄不好就会出大事,我刚说了,政治上没有什么可靠不可靠的,只有利益最可靠。只是有人看不清什么才是现实利益,什么才是长远利益罢了。”
说到这里,叶枫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对着勒布雷道:“不过雅克,我们的盟友可一定要选择可靠的啊。不可靠的盟友,绝不能轻易的拉进盟约。你要牢记一点,什么样的盟友,也要用利益拴牢他,拴不牢的就得小心他。但切记不可单方面的只予不求。只予不求,最后只会让那些盟友认为给是理所当然,回报却与他无关。所以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
盟友想后世天朝,援助这个,援助那个,结果呢,他们却是得寸进尺,甚至转过身去,忘因负义者大有人在。盟友应该是互相有取有求,有帮有助,但不听话的却绝不能一味的迁就。否则一个个养大了全是白眼狼。想想自己前世穿越过来前,那祖国南海边就有一头大大的白眼狼。
勒布雷郑重的点了点头,表示记下了,叶枫这才摆了摆手,勒布雷和高尔察克离开了,不过叶枫却单独留下了很少说话的中情局长史密斯。
叶枫从抽屉里拿出一包烟自己抽出一根,然后整包烟扔给了史密斯,史密斯抽出一根,然后毫不客气的直接把烟塞口袋里了,叶枫望见史密斯的动作也只是笑了笑,不以为意,史密斯做这种事不是第一次了,哪次来不是抽不完兜着走的。
“杰斐逊,说说情况吧,苏联的大清洗到了什么程度了。”叶枫慢慢的吸了几口烟后问道。史密斯来这里,就是叶枫要问询苏联大清洗的事情。
史密斯也是吞云吐雾,苏联一直是中情局关注的重点,犹其是完成营救红蝶的事情之后,阿拉斯加在苏联的高层情报基本也就没有了,这让阿拉斯加对苏情报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这两年来,史密斯为了重新铺开在苏联的高级情报,费尽了心力,人也瘦了一大圈,虽然在朱加什维利高压统治下,很难再铺下像以前那样的密集且有高级别情报员存在的情报了,但对于搜集几乎已经bo及到苏联各个层次、方方面面的大清洗情报,新建的情报基本上可以满足需要了。
大清洗是目前苏联的大事,自然也是史密斯关注的重心,对这方面的情报他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所以叶枫起来,史密斯几乎都不用看资料的,张口就来。
“比我想像的要彻底,这已经是真正的清洗了,短短几年时间,党、政、经、军等没有一个层面可以逃过这场清洗,据我们了解的就已经有上百万人死于大清洗,上十万是被直接枪毙,上百万人被迫迁居,被关押、拷打或者送入劳改营的我相信他们自己都很难具体统计清楚了,因为由于饥饿、疾病、恶劣的环境条件和沉重的劳工许多人死在劳改营中。”
“耶卓夫已经被免职了?”
苏联对反对阶层的镇压早在掌握政权时就开始了,大规模镇压则是在1934年列宁格勒省委书基洛夫遇刺身亡之后时,在根里克?雅戈达任秘密警察长官时开始的,但是其顶峰则在1936年9月到1938年8月之间,这个时间才可以被称之时真正的大清洗,几乎是杀了个血流成河。
这一段时间的秘密警察脑是尼古拉?耶卓夫,这段时间有时也被称为“耶卓夫时期”。
史密斯点了点头笑道:“是的,似乎现在朱加什维利和他的那些亲信们也意识到了大清洗已经过头了。所以在8月份秘密免去了耶卓夫的职务,不过依然是水上运输委员长,但实权相去甚远,算是贬职了。
叶枫冷笑道:“贬职?若只是贬职就好了,整个大清洗耶卓夫只是个执行者罢了,说到底还是以斯大林为的苏联**政治局领导的,有些命令甚至直接是由政治局布的。真的认识到不对,就不只是处理一个耶卓夫,而且你看吧,耶卓夫只是一个替罪羊,但这个替罪羊要把所有罪名都背了,最后的办法就是把他也直接清洗掉。”
史密斯也微微一笑,这件事是相当明显的,之所以现在不清洗,不过是不想予人话柄罢了。耶卓夫知道的太多了,他活着政治局就没有人会安心,朱加什维利也睡不着觉。所以耶卓夫的下场是显而易见的。不是不死,时候一到,上帝下来也保不住他。
“现在上台的秘密警察脑的是朱加什维利的同乡拉夫连季?巴夫洛维奇?贝利亚,可说是他的绝对亲信。就在这个月即11月17日苏联行政委员会和苏联**中央委员会共同表了《关于关押、检举审问和考问的法令》,而贝利亚领导的秘密警察布的命令也开始取消了一部分秘密警察大规模活动,并准备放弃死刑的应用。估计这场大清洗是要真正结束了。”史密斯道。
叶枫却冷笑着摇了摇头:“那可不一定,现在是杀的差不多了,杀无可杀了,朱加什维利的对手也基本上都被镇压了,再杀,他们杀谁?总不能把人都杀光,让他们当光杆司令吧,所以暂停的只会是对一般人,但任何人如果对朱加什维利的统治地位产生哪怕一丝威胁,秘密警察就仍然会找上门去。所以只能这样理解,以前是全面清洗,而以后则将变成针对xing的清洗,这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任何一个有可能威胁朱加什维利地位的人头上,让所有人只能团结在朱加什维利的身边,而不敢有所异动。否则真要取消大清洗,那就不应该是取消秘密警察的一些活动,而是直接解散整个秘密警察队伍了。”
史密斯想了一下,也认同叶枫的看法,点了点头道:“现在确实已经杀无可杀了,从第一次莫斯科公审开始,先后有三次公审,加上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审判,最后除了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这几个好命的家伙被我们救了出来,其他的包括卡尔.狄拉克,布哈林,原总理阿列克塞.李克夫,赖可夫斯基,最开始掀起清洗的前秘密警察头子雅戈达等人全部被直接处死,或大部已经死于劳改营中。在1917年十月**时期中的六位政治局成员中只有斯大林本人幸存,另外五位中四人被处死,只有列夫?托洛茨基被开除党籍后流亡墨西哥。从十月**到1924年乌里扬诺夫逝世期间被选入政治局的七人中除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外剩余五人中二人被处死,米哈伊尔?汤姆斯基自杀,只有朱加什维利的亲信莫洛托夫和年纪太大基本上无yu无求的加里宁两人幸存。从第17届**代表大会的1966名代表中11o8人被捕,几乎所有这些人都已经死于狱中。当然,即便如此恐怖的清洗也不是全部,事实上对前党领导人的审判和处死只不过是大清洗的一小部分,另外对富农,少数族,宗教的清洗,死得人还要更多,毕竟基本数要大得多。其中不说其他,光说宗教,本来取缔东正教就是乌里扬诺夫的遗愿,朱加什维利实际上早在三十年代初就完成了对东正教的系统摧毁,但仍有宗教势力暗中活动,而这次大清洗中,又有16.5万名神父因传教被捕,其中1o.6万人被枪决。从被杀的人数就可以看出苏联大清洗简直是前所未有的一种暴行。不怪副总统只要一提起苏共政权就咬牙切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