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重巡克星
在警备司令部出具了证明之后,林海疆才得以跨过警戒线进入海口要塞基地的第一道门岗,对此林海疆非但不生气,反而还大力的奖赏了这名铁面无私的少尉,对于林海疆来说高官被哨兵拦截的老桥段实在有些俗气,在资讯爆发的后世更多的就属于做秀,毕竟高级长官不会单独一个人下来,哨兵不认识高级军官还能不认识随行的各级自己的长官?要知道这类固定警戒哨位的哨兵都是长期执勤的,很少进行抽调和大换岗,同样,也不是每一个长官被哨兵拦截后能能表扬哨兵的尽忠职守,很可能会把这种行为当成对自己侮辱或者刁难。(手打小说)
所以说今天拦截林海疆的少尉是幸运的,因为他的严格盘查和对火车货物认真检查的态度让林海疆十分满意,因此林海疆也记住了少尉的名字左柯
海南造船厂可以说是帝国修建最晚但是设施配套最齐全,技术力量最为强大的造船厂,其全部的船坞与码头厂房设施都在海口要塞的警备区内,安保的程度可以说与马尾造船厂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在科研总署的副总工程师王德辉、海口造船厂的厂长胡军、海军部军代表杜明、海口要塞警备司令胡可风等人陪同下,林海疆详尽的检查了海口造船厂的三座万吨船坞以及一座在港的漂浮式船坞,林海疆参观了镇远级战列舰的建造施工现场,对于海南造船厂严格的管理制度提出了表扬
通过对海南造船厂的检查,林海疆之前的担忧可以说逐步的放下了一些,在对海南行省的守备部队与预备役部队的抽检后,林海疆决定把海南行省立为帝国模范行省,对于模范行省帝国要加大投入力度,政策上要给予倾斜,对于福建行省这样管理混乱不堪的,则要集中进行大规模的彻底整治,包括换掉大批不适合缺乏能力的军政体系官员在内的多项政策。
对于帝国科研总署海南行省的分支机构进行的多极复式蒸汽轮机的现场试验,林海疆亲自核对试验过程,以防下面弄虚作假,经过严格的核算和测评,林海疆认为多极复式蒸汽轮机已经具备了上舰安装调试的基本要求,但是仍然要求科研总署的副总工程师王德辉与海口造船厂的厂长胡军等人要通力配合,将多极复式蒸汽轮机的不断改进提供热利用效率作为一项长期的科研实践课题。
由于之前林海疆处理了船舶署的正副署长,可以说对海南造船厂方面触动极大,也使得海南造船厂方面不得不积极的与海军方面进行联系配合,此番受到了元首的肯定,胡军也是捏着一把汗啊
元首的马尾视察几乎拿下了福建整整一个省的军政官员,下面据说各地的军政官员均不得在原籍上任,要进行大调换和大换血,原本以为船舶署的事情自己肯定吃瓜落铁定没跑的胡军此刻有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当天,林海疆可谓马不停蹄的视察了帝国最大的火炮、舰炮生产厂的帝国海南军工第一分厂,在这里林海疆见到了两位他的老朋友,帕丁诺与阿莱姆,林海疆自然非常清楚,在帝国科研战线、军工战线、冶金制造行业之内大概有三千多名优秀的拥有中华帝国国籍的老外在从事技术指导和研究工作,帕丁诺与阿莱姆无疑是在火炮专业内的佼佼者。
两人正在研究的课题也吓了林海疆一大跳,那就是液压制身管火炮制退器和四十倍口径三百二十毫米新型大口径舰炮林海疆知道这种四十倍口径三百二十毫米舰炮的总重量要远远超过帝国海军现在装备的三十倍口径的三百八十毫米舰炮,尤其是所谓的三联装炮塔的设计,完全是为了帝国级战列舰在做技术储备,令得林海疆十分惊喜的是帕丁诺与阿莱姆竟然已经能够讲一口不算流量的汉语了,与其之间的交流让林海疆十分舒心。
帕丁诺则也趁机向林海疆提出,既然军人有勋章可以拿,为什么不给他们这些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尤其是这些外来入籍的老外以荣誉那?这样会让他们更加产生归属感。
林海疆犹豫了一下,他认为帕丁诺这个提议可谓非常之好,是不是可以相仿西方国家授予一些在科研、技术领域表现突出的人才以特殊的荣誉?比如说称号或者勋章奖章?
林海疆当场宣布决定采纳帕丁诺的这个建议,不仅仅针对外来入籍的科研技术人员,其面对整个帝国各个行业产业的科研技术人群体,在年底之前进行第一批的表彰,对于有着重大发明和突出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将授予荣誉称号和勋章奖章等以兹鼓励,而且随后还会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科研发明创造和重大技术攻关改造。
傍晚,略感疲劳的林海疆回到了海口要塞内的海南造船厂的主会议室内召开秘密会议,与会的人员都在吃着食堂配送的工作餐,研究着海军部根据未来海上绞杀作战需要一种火力和防护力要强于巡洋舰,而速度要远远快于战列舰的新舰种的讨论。
对于海军部提出的这个所谓需求的新舰种,林海疆一下就想到了昙花一现的战列巡洋舰
战列巡洋舰与装甲巡洋舰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武装,战列巡洋舰的主炮口径比装甲巡洋舰大,从主炮口径大小和威力方面战列巡洋舰都是参考战列舰来设计的,但防护装甲比战列舰薄,装甲方面省下来的重量则用来安装更强大的驱动装置上,这为战列巡洋舰提供了远高于战列舰的速度,以便追得上装甲巡洋舰。
设计战列巡洋舰的主导思想其可以轻而易举地猎杀巡洋舰的,因为其主炮使它在进入巡洋舰的射程内之前就已经可以对敌舰发起进攻,而它的高航速使它既可以追杀普通巡洋舰,也可以逃避它的克星战列舰,或在海战中袭击对方已经被损坏的战列舰。
但是林海疆知道在历史上战列巡洋舰基本就没什么辉煌的战绩,无论是历史上英国的、法国的、德国的战列巡洋舰几乎都难逃被击沉的厄运,因为战列巡洋舰单纯的追求速度与火力,就好像一个薄皮铁罐头一样,一捅就漏随着后期战列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战列巡洋舰自然而然的退出了舞台。
不过现在是1862年,战列舰对于世界各大海权强国来说还都是个稀罕玩意,在航空技术未得到大发展之前,各国决战于大洋之上的主力还是战列舰,但是作为各国维系其海洋利益权益的却是数量最多的各种级别的装甲巡洋舰,所以针对这一情况,帝国是否可以停造重型巡洋舰,而改以战列巡洋舰代替轻、重装甲巡洋舰?
对于这个计划是否可行,林海疆没有做过相对的研究,不过海军部所做的调研和数据不是特别的详细,按照海军部提出的技术参数,南海级战列巡洋舰可以轻易的摧毁光荣级的重型装甲防护巡洋舰,其主要部位的装甲可以抵御三百毫米以下口径火炮的射击,而世界各国的装甲防护巡洋舰的主炮均在一百五十毫米至二百四十毫米口径上下,这就意味着当帝国的战列巡洋舰编队遭遇敌对国的巡洋舰编队的时候,将会造成一种压倒性的优势。
林海疆询问了科研总署的副总工程师王德辉、海口造船厂的厂长胡军、海军部军代表杜明等三人,这个计划是三个月前海军部进行草拟的,因为海军部清楚帝国不会永无休止的跟欧洲进行造舰的军备竞赛,以帝国的经济整体状况,能够维持一支十二艘战列舰、五十五艘巡洋舰、六十艘驱逐舰以及八十艘内河炮艇组成的帝国海军主力已经是勉为其难了,说是穷兵黩武真是一点也不过分。
要知道一艘战舰完成了建造装备海试移交海军这才仅仅是一个开始,日后漫长的训练、保养、维护、更换零部件,更换锅炉和新式火炮,进行局部改造等等的日常费用才是真正的大头。
所以海军部希望在帝国海军能够保持的战舰数量中减少重型装甲防护巡洋舰的数量,以所谓的战列巡洋舰代替,以便在日后的海战中可以稳稳的占据绝对优势,不过这个前提是多极复式蒸汽轮机能否成功的上舰进行安装。
如果没有出色的动力系统,那么战列巡洋舰就只能是一个纸上谈兵的设想,林海疆知道德国人与英国人在多极复式蒸汽轮机方面也取得一定的成功,如何能够借鉴两国的成功经验来改进自己的多极复式蒸汽轮机?一时间林海疆也有些束手无策
林海疆粗略的算了一下,如果要一艘一万二千吨左右标准排水量的战列巡洋舰达到三十节的航速,至少得按照四十台的锅炉,林海疆也被自己的设想吓了一跳
在警备司令部出具了证明之后,林海疆才得以跨过警戒线进入海口要塞基地的第一道门岗,对此林海疆非但不生气,反而还大力的奖赏了这名铁面无私的少尉,对于林海疆来说高官被哨兵拦截的老桥段实在有些俗气,在资讯爆发的后世更多的就属于做秀,毕竟高级长官不会单独一个人下来,哨兵不认识高级军官还能不认识随行的各级自己的长官?要知道这类固定警戒哨位的哨兵都是长期执勤的,很少进行抽调和大换岗,同样,也不是每一个长官被哨兵拦截后能能表扬哨兵的尽忠职守,很可能会把这种行为当成对自己侮辱或者刁难。(手打小说)
所以说今天拦截林海疆的少尉是幸运的,因为他的严格盘查和对火车货物认真检查的态度让林海疆十分满意,因此林海疆也记住了少尉的名字左柯
海南造船厂可以说是帝国修建最晚但是设施配套最齐全,技术力量最为强大的造船厂,其全部的船坞与码头厂房设施都在海口要塞的警备区内,安保的程度可以说与马尾造船厂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在科研总署的副总工程师王德辉、海口造船厂的厂长胡军、海军部军代表杜明、海口要塞警备司令胡可风等人陪同下,林海疆详尽的检查了海口造船厂的三座万吨船坞以及一座在港的漂浮式船坞,林海疆参观了镇远级战列舰的建造施工现场,对于海南造船厂严格的管理制度提出了表扬
通过对海南造船厂的检查,林海疆之前的担忧可以说逐步的放下了一些,在对海南行省的守备部队与预备役部队的抽检后,林海疆决定把海南行省立为帝国模范行省,对于模范行省帝国要加大投入力度,政策上要给予倾斜,对于福建行省这样管理混乱不堪的,则要集中进行大规模的彻底整治,包括换掉大批不适合缺乏能力的军政体系官员在内的多项政策。
对于帝国科研总署海南行省的分支机构进行的多极复式蒸汽轮机的现场试验,林海疆亲自核对试验过程,以防下面弄虚作假,经过严格的核算和测评,林海疆认为多极复式蒸汽轮机已经具备了上舰安装调试的基本要求,但是仍然要求科研总署的副总工程师王德辉与海口造船厂的厂长胡军等人要通力配合,将多极复式蒸汽轮机的不断改进提供热利用效率作为一项长期的科研实践课题。
由于之前林海疆处理了船舶署的正副署长,可以说对海南造船厂方面触动极大,也使得海南造船厂方面不得不积极的与海军方面进行联系配合,此番受到了元首的肯定,胡军也是捏着一把汗啊
元首的马尾视察几乎拿下了福建整整一个省的军政官员,下面据说各地的军政官员均不得在原籍上任,要进行大调换和大换血,原本以为船舶署的事情自己肯定吃瓜落铁定没跑的胡军此刻有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当天,林海疆可谓马不停蹄的视察了帝国最大的火炮、舰炮生产厂的帝国海南军工第一分厂,在这里林海疆见到了两位他的老朋友,帕丁诺与阿莱姆,林海疆自然非常清楚,在帝国科研战线、军工战线、冶金制造行业之内大概有三千多名优秀的拥有中华帝国国籍的老外在从事技术指导和研究工作,帕丁诺与阿莱姆无疑是在火炮专业内的佼佼者。
两人正在研究的课题也吓了林海疆一大跳,那就是液压制身管火炮制退器和四十倍口径三百二十毫米新型大口径舰炮林海疆知道这种四十倍口径三百二十毫米舰炮的总重量要远远超过帝国海军现在装备的三十倍口径的三百八十毫米舰炮,尤其是所谓的三联装炮塔的设计,完全是为了帝国级战列舰在做技术储备,令得林海疆十分惊喜的是帕丁诺与阿莱姆竟然已经能够讲一口不算流量的汉语了,与其之间的交流让林海疆十分舒心。
帕丁诺则也趁机向林海疆提出,既然军人有勋章可以拿,为什么不给他们这些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尤其是这些外来入籍的老外以荣誉那?这样会让他们更加产生归属感。
林海疆犹豫了一下,他认为帕丁诺这个提议可谓非常之好,是不是可以相仿西方国家授予一些在科研、技术领域表现突出的人才以特殊的荣誉?比如说称号或者勋章奖章?
林海疆当场宣布决定采纳帕丁诺的这个建议,不仅仅针对外来入籍的科研技术人员,其面对整个帝国各个行业产业的科研技术人群体,在年底之前进行第一批的表彰,对于有着重大发明和突出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将授予荣誉称号和勋章奖章等以兹鼓励,而且随后还会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科研发明创造和重大技术攻关改造。
傍晚,略感疲劳的林海疆回到了海口要塞内的海南造船厂的主会议室内召开秘密会议,与会的人员都在吃着食堂配送的工作餐,研究着海军部根据未来海上绞杀作战需要一种火力和防护力要强于巡洋舰,而速度要远远快于战列舰的新舰种的讨论。
对于海军部提出的这个所谓需求的新舰种,林海疆一下就想到了昙花一现的战列巡洋舰
战列巡洋舰与装甲巡洋舰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武装,战列巡洋舰的主炮口径比装甲巡洋舰大,从主炮口径大小和威力方面战列巡洋舰都是参考战列舰来设计的,但防护装甲比战列舰薄,装甲方面省下来的重量则用来安装更强大的驱动装置上,这为战列巡洋舰提供了远高于战列舰的速度,以便追得上装甲巡洋舰。
设计战列巡洋舰的主导思想其可以轻而易举地猎杀巡洋舰的,因为其主炮使它在进入巡洋舰的射程内之前就已经可以对敌舰发起进攻,而它的高航速使它既可以追杀普通巡洋舰,也可以逃避它的克星战列舰,或在海战中袭击对方已经被损坏的战列舰。
但是林海疆知道在历史上战列巡洋舰基本就没什么辉煌的战绩,无论是历史上英国的、法国的、德国的战列巡洋舰几乎都难逃被击沉的厄运,因为战列巡洋舰单纯的追求速度与火力,就好像一个薄皮铁罐头一样,一捅就漏随着后期战列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战列巡洋舰自然而然的退出了舞台。
不过现在是1862年,战列舰对于世界各大海权强国来说还都是个稀罕玩意,在航空技术未得到大发展之前,各国决战于大洋之上的主力还是战列舰,但是作为各国维系其海洋利益权益的却是数量最多的各种级别的装甲巡洋舰,所以针对这一情况,帝国是否可以停造重型巡洋舰,而改以战列巡洋舰代替轻、重装甲巡洋舰?
对于这个计划是否可行,林海疆没有做过相对的研究,不过海军部所做的调研和数据不是特别的详细,按照海军部提出的技术参数,南海级战列巡洋舰可以轻易的摧毁光荣级的重型装甲防护巡洋舰,其主要部位的装甲可以抵御三百毫米以下口径火炮的射击,而世界各国的装甲防护巡洋舰的主炮均在一百五十毫米至二百四十毫米口径上下,这就意味着当帝国的战列巡洋舰编队遭遇敌对国的巡洋舰编队的时候,将会造成一种压倒性的优势。
林海疆询问了科研总署的副总工程师王德辉、海口造船厂的厂长胡军、海军部军代表杜明等三人,这个计划是三个月前海军部进行草拟的,因为海军部清楚帝国不会永无休止的跟欧洲进行造舰的军备竞赛,以帝国的经济整体状况,能够维持一支十二艘战列舰、五十五艘巡洋舰、六十艘驱逐舰以及八十艘内河炮艇组成的帝国海军主力已经是勉为其难了,说是穷兵黩武真是一点也不过分。
要知道一艘战舰完成了建造装备海试移交海军这才仅仅是一个开始,日后漫长的训练、保养、维护、更换零部件,更换锅炉和新式火炮,进行局部改造等等的日常费用才是真正的大头。
所以海军部希望在帝国海军能够保持的战舰数量中减少重型装甲防护巡洋舰的数量,以所谓的战列巡洋舰代替,以便在日后的海战中可以稳稳的占据绝对优势,不过这个前提是多极复式蒸汽轮机能否成功的上舰进行安装。
如果没有出色的动力系统,那么战列巡洋舰就只能是一个纸上谈兵的设想,林海疆知道德国人与英国人在多极复式蒸汽轮机方面也取得一定的成功,如何能够借鉴两国的成功经验来改进自己的多极复式蒸汽轮机?一时间林海疆也有些束手无策
林海疆粗略的算了一下,如果要一艘一万二千吨左右标准排水量的战列巡洋舰达到三十节的航速,至少得按照四十台的锅炉,林海疆也被自己的设想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