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锐接到家里的来信,已是十一月底。来信让他大吃一惊,二哥居然被父亲和董小意联手软禁了!后来转念一想,还真得这么办才行!只有把二哥软禁,父亲才能重新执掌胡公家的大权。

    二哥是合法继承胡公家主之位的。他的身份经过了朝廷和皇帝的认可,所以即使是父亲——已经退隐的前任家主,也不能轻易取代他的位置。这也是父亲要董小意出手相助的原因。胡公家族的人即使全部都反对二哥的出兵行为,也不能公然违抗他的意志。因为一旦同室操戈,就如同反叛,不仅名声全毁,今后也无法在胡公家安身立命。在注重三纲五常的世道里,如果背负了忤逆的名声,甚至即使离开本家,也很难找到一个愿意收留的家族。

    而用自己家里的护卫对二哥动手,则不会产生这些问题。开远候府的护卫只对本家负责,只要下命令让他们行动,他们是不会考虑对方是何种身份的。

    只不过这样一来,二哥肯定会记恨在心,恐怕今后自家无法再在安江容身。董小意在信也透露出这样的担忧,她建议最好在这两年里,把家族人员和产业逐渐转移到开远去。

    全家人能在自己的领地生活固然很好,只是开远是刚刚开发出来的殖民地,不仅缺乏各种物资,也缺少必要的生活基础设施,如学校、医馆等等。没有这些必要的设施,谁愿意搬到此地居住?

    于是张锐在回信中,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董小意。建议这两年内。家族暂时不急于搬迁去开远。

    首先要大力开发开远的农业和商业。开远港地建设不能停止,家族要对前来开远投资、做生意的人给予数年的免税政策。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把途经开远的货物转送出去,从而打响开远港的名声,让越来越多的人到开远来。而后这两年要倾尽全力把通往率宾府的水渠挖好,把湄沱湖水引来。有了水才能开垦农田,为保证今后开远地粮食需求自给自足,打下坚实的基础。他在信强调。一定不要怕花钱,如果能把水渠挖通。即使把家族这些年地积蓄耗尽也是值得的。

    其次,一定要高薪聘请一些先生和医师去开远办学、开医馆,以便让生活在开远的人能安居乐业。

    最后。如果家族还有一部分闲余资金,就多开办一些工房,这样不仅能让家族拥有一些实业。也能提供不少就业机会,解决一部分来开远讨生活人地生计问题。

    当然他提出的只是一个大概的方向。许多具体问题他一时也无法考虑得很周全。因此,他在信建议董小意,最好把和鄯派去开远,专门负责处理那边地事物。他充分相信和鄯的能力,相信他能够妥善解决各种问题。有了和鄯,再加已在开远地卫子益、张忠等家臣以及贺长盛、何稠等人的相助,也许过不了几年。开远就会变成一个繁华之地。

    到了那时。家族再搬迁过去也不迟。而这两年,只要父亲还在。二哥即使恼恨我们,也得顾及老爷子的面子,不会马施加报复手段。

    刚派人把家信送出,许旺来报西平郡守叶和求见。张锐一面出门迎接,一面想,这位老同学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的来意定是因为钱立本之事。

    他的猜测果然不错,叶和进屋没有寒暄几句,便把话题转到了钱立本的问题:“殿下,叛军如今已全被我军压缩到且未郡内,士气已到崩溃的边缘。现在是不是可以和钱立本接触一下?”

    九月时,钱立本地一部分军队,想趁着朝廷动荡,汉军地军心士气都很低迷之时,对青海郡的黑马河一线发起进攻。结果反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不仅领兵将领龚朝明被生擒,数万人几乎悉数被擒,逃回去地没几个。

    这场败仗对叛军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此后不但不敢再引兵东进,还放弃了围困了数月之久的都兰城。

    到了十月,在所属各部整编完毕后,张锐便下令开始执行当初李宽定下的剿匪之策。各部在当地预备役的配合下,向叛军控制区发起进攻。钱立本不敢迎战,带着余部和支持者朝西退去。

    汉军推进的速度缓慢,因此数万叛军及其家眷,都安全地撤到且未郡。西退来的一路,叛军不是没有想过逃往其他地方,但是这几个月来,汉军在南北所有的通道设立了重重关隘,除了往西就无路可逃。到了且未郡,他们才发现,目前再无任何退路,身后是追兵,前面是浩瀚的海西沙漠,他们已经陷入了绝境。

    胜利在望,张锐高兴之余,也深为李宽的离去感到遗憾。在他的周围,几乎都是善于战术的将领,向李宽这种精于战略的将领实在太少了。有李宽在,能为自己出谋划策、雪中送炭。不像现在,战略的问题都得自己仔细斟酌,目前范明的大局观还有待提高。

    整个十一月,张锐并没有下达进攻命令,只是命令各部严守自己的防区,把叛军控制在且未郡内。不进攻并非是因为张锐没有一举击溃叛军的必胜信念,而是因为他在按计划拖延时间。

    当初他是用剿匪的名目敷衍都和洛阳两边,如果这个名目没了,他又得面临两难的选择问题。为了避开这个难题,他不得不拖延剿匪日程。只要后勤给养能维持,他就尽可能拖延彻底剿灭钱立本的日期。

    叶和没有看出他的用意,此时又不识时务地提出劝降钱立本的建议,让张锐感觉有些为难。他当然不能跟叶和直说自己的想法,于是皱起眉头找理由反对:“我觉得钱立本投降的可能性很小,去劝降他恐怕是白费口舌。”

    听到张锐一口回绝自己劝降的主张,叶和还是没有死心,又说道:“数月前,下官就曾建议过对钱立本招降。但殿下说,那时我军还没有占据优势,所以成功的可能性不大。而现在,我军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叛军灭亡已成了早晚间的定局。此时,去劝降钱立本,下官觉得有胜算很大。殿下,番州百姓这几年受灾害之苦已到了濒死之地,所以他们跟随钱立本造反也是无奈之举,希望殿下能泯怀百姓们的疾苦,给他们一条生路。”

    叶和披肝沥胆地又陈述了诸多理由,到后来眼圈都有些发红,让张锐很难拒绝。张锐故意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开口道:“劝降钱立本也行,不过我这里有两个条件,只要他答应,我便同意他投降。”

    叶和大喜,问道:“殿下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

    张锐伸出一个手指,对叶和说道:“第一,我不能确保钱立本投降后性命无忧。”

    叶和黯然地点点头,他心里知道,张锐说的是实话。钱立本是朝廷点名的匪首,他的生死只有朝廷和皇帝有权决定,不是张锐说了算。此时朝廷正处动荡之际,可能暂时没空来理会这个小小的叛匪头子。但朝廷的纷争结束后,怎样处置钱立本的问题还是由朝廷决定。

    张锐又伸出第二根手指,继续说道:“第二,钱立本投降后,他仍需率部呆在且未郡一段时间,等待我的受降通知。”

    叶和不解地问道:“这是为何?”在他看来,钱立本越快投降当地的百姓就能越快得到解脱,番州也越快得到恢复。他百思不得其解,张锐为何要拖延钱立本受降时间?

    张锐说道:“这是因为,我们现在没有能力接受近十万人的投降。他们的衣食住行,都需要考虑周全才行。不然要贸然接受了他们的投降,而又没有东西给他们吃,没有地方安置他们,他们不是又得造反吗?”

    “是,是。还是殿下考虑得周全,下官佩服。”叶和之前只顾着想着怎样招降钱立本,的确没有考虑过张锐所说的这些事情。被张锐这么一提醒,才恍然大悟。一边连声称道张锐考虑周详,一边心里暗叹,真是看不出来,这位以勇猛著称的猛将,居然还考虑得到如此细节的问题。

    张锐微微一笑,这虽然也是其中的原因,但不是最根本的。他的本意还是不愿意在朝廷纷争结束前,结束番州这边的剿匪事务。

    这个两个要求在叶和看来并不过分,他信心十足地向张锐请缨要去劝降钱立本。张锐知道他与钱立本的私交不错,但由于各为其主,对方心意不明,还是劝他谨慎从事:“我可以授权你全权处理劝降一事,但我不同意你一开始就过去去见钱立本。在见他之前,你必须要摸清楚他的想法!如果你同意我这个要求,我就派你去劝降他。”

    叶和没想到张锐答应自己劝降对方的前提条件还不少,略微有些失望。不过反过来想想,还是很感激张锐为自己安全着想。只是稍稍犹豫了片刻,他便答应了张锐提出的要求。

    叶和心满意足地告辞回家,然后立即修一封,派心腹家丁送往且未郡。钱立本接到这份信之时,也正是他走投无路之时。看了叶和的来信,他又燃起了一线希望,同时,也有一些担心。他决定派人去把高先生请来,打算与他商议商议,再做最后的决定。

章节目录

大汉骑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风似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百零五章 信-大汉骑军为什么不写了,大汉骑军,笔趣阁并收藏大汉骑军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