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战阵地进攻不是那么个打法

    这一类的错误在许多影片中都存在,不过以《集结号》中的**对共军汶河防御阵地的进攻战斗一场戏表现最详,因而露窃也最过,故仅以此例从进攻一方的角度来说事。

    其一,他的步炮协同基本是错误的。步炮协同这个词,在解放战争时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了。早在一战时,便有“徐进弹幕射击”战法的应用,就是随着冲击步兵的前进,炮火弹幕在步兵队形之前徐徐向前移动的射击方式。后来这一战法传入中国,北洋陆军时期,步炮协同的理念即已普及。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步炮协同进攻的理论与实践已经相当成熟。可影片中看到的,当防御的共军九连在敌人炮火准备结束(并未看到延伸)后进入表面阵地时,**冲击的步兵距离他们防御的前沿还老远老远的,这便给了他们以充分的时间组织防御。这与当年**的步炮协同水平是相差太远的。按理,当他的炮火急袭时,准备冲击的步兵应该在共军防御前沿200米左右占领冲击出发阵地,做好冲击准备。太近了不行,太近了有可能遭遇已方炮火的误射;太远了也不行,太远了势必拉长步兵冲入敌防御前沿的时间,增大体力消耗不说,也给敌以防御准备时间,炮兵掩护步兵的作用就降低了。当炮火准备结束开始延伸时,冲击之步兵应充分利用炮火准备的效果,迅速在障碍物中开辟通路,接近对方的防御工事,在防御之敌刚刚跃出进入表面阵地而尚未完全做好战斗准备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突破敌前沿。当然这有一定的难度,即冲击的步兵跃起的时间与炮火开始延伸的时间应恰好一致才行,早半分钟不行,晚半分钟也不行。以**当时的情况来说,他应具备这样的能力。但影片表现的令人失望。因为当防御方负责监视敌军炮火的观察哨判断敌人炮火急袭结束后,传递口令给指挥员,指挥员下达命令并率坑道(或猫耳洞)内官兵跃出进入表面阵地这个过程,怎么说也要一分钟左右,如果攻击方步兵从前沿前200米处发起冲击的话,对于九连这样单薄的防御体系来说,一分钟的时间应该已经逼近防御前沿甚至已经跃入一线堑壕短兵相接了,怎么可能会象影片中表现的还有那么慢长的距离给你从容的准备。这未免太过份地贬低了**的步炮协同能力。

    还有一个更不可能的错误,即当步兵已经发起冲锋后,其已经结束攻前火力准备的**炮火又重新开火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火力急袭,这是古往今来极其罕见的打法。因为这样的话,受到打击的,将不仅仅是防御的一方,正在发起冲击的步兵也可能面临同样打击。这便不是一个步炮协同的动作成熟与不成熟的问题,而是一支军队的战场伦理问题了。一般来说,如果进攻一方的指挥员没有得精神病,战斗又不是对于攻方来说到了非要鱼死网破同归于尽的地步,是不可能采取此一缺德的战法的,**同样也不可能。

    其二,他的步坦协同基本也是错误的。相对于步炮协同来说,步坦协同对**也是一个新鲜的东西。不过步坦协同比较简单,即使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反复演练,出于本能,也足可达成差不多的协同动作。该片中,**曾出现坦克冲击的场面。先不说攻击这么一个小小的阵地有没有必要搞这么大的动静,也不管影片中出现那种坦克(看不清型号,但可以肯定不是解放战争时期**能够装备的)有没有可能,就说他的协同动作吧。片中的坦克是孤立前出的,这完全不可能。在解放战争中,**的坦克还极少,是宝贝疙瘩,一般是不用的,即使用,也会十分的谨慎。虽然他那时还不太懂得步坦协同,但出于对坦克保护的本能,他是绝对不敢甩开步兵开足马力孤立前出的。因为坦克的视界极其有限,观察死角很大,其乘员难以全面掌握战场情况,一旦失去了步兵的掩护,极易遭受敌人步兵的打击。**没那么傻,不会干这亏本的买卖的。实际的情况是,受步兵机动能力与坦克数量的限制,**坦克战术的应用,基本还停留在西方一战时的水平,即辅助步兵攻击的水平上。退一万步说,即使坦克手想冒进,也不该前出到敌方步兵反坦克火力打击的距离之内,而应该停止在步兵能够打击的距离以外,然后用坦克自身的火炮、机枪对防御之敌进行打击。那时的共军没有直射火力,如果这样,就造成了我打得着你你打不着我的有利态势。可惜,他愣是孤立地冲入共军炸药包、燃烧瓶的攻击距离之内,这不是送死是什么,影片中所表现的这样的冲击法,在当时的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影片中还有一辆坦克被共军山炮击毁的戏,这就只能惊叹共军实在太强了。山炮是典型的曲射火炮,是面杀伤兵器,是非要骡马挽曳或驮载才能机动的笨家伙。以山炮对决坦克,二者的机动性能、弹道系数等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而坦克居然败给了山炮,除了怪坦克孤军冒进和低能外,还不得不赞佩谷子地或冯小刚的超级神勇。

    其三,他的炮兵兵器的使用就更是错误的。解放战争时期,**装备的火炮情况,是大口径压制火炮少而步兵随伴火炮多。在**嫡系部队中的王牌师一级,一般最多只有12门制75口径山炮一个营,在少数嫡系的军一级,一般最多才配有1第八军、新七军这样的嫡系部队,还没能达到这样的水平,至于杂牌军,有的师一门炮也没有,有的军也只有一个营的山炮而已。但此时**团以下步兵部队中,不管是美械、半美械、国械还是日械装备的,多数步兵团都辖有战防炮一个连,迫击炮一个连(6门,有的分辖到营),火箭筒6具则分辖到营,60炮则每连6门或分辖到排。可见其步兵直接支援火力相对于军、师属压制火炮来说,是足够强了。可影片中所表现的,却正好相反。我们看到**在对九连阵地进攻前的炮火准备时,有好多门美制105毫米榴弹炮放列射击,可从头到尾,却连一门迫击炮战防炮火箭筒也看不到,这就显的荒唐了。

    象仅有四十多人的九连防御的阵地,从其防御的正面和暴露的火力上,是极易判断其兵力兵器配备情况的,**的侦察能力就是再差,也不至于将他们误当成一个团甚至一个旅吧。压制这样一个连的防御阵地,犯得着召唤军属炮兵(105榴弹炮)来打击吗?他一个军长(还得是嫡系)就那么12门(有的仅8门)美式105榴,打这么半个连就配属这么多,他的作战任务就只是这半个连吗?那要是在别的方向遇到共军一个营怎么办?要是遇到共军一个团、一个旅、一个纵队呢?还有一个极其可笑的是,打击了半天,这么一个小小的连级规模的野战防御阵地,却并没有受到多么严重的破坏和人员杀伤,就让人无法理解了,这堂堂**的军一级的炮兵到底是打的礼炮呢还是根本就没装引信的臭弹呢。

    甭管进攻一方的**是什么级的单位,只要他对敌情判断的差不太多,别说不会召唤军属炮兵,就连师属炮兵(75口径山炮)都用不着,只凭团营炮就足够了。按当时的情况,如果将一个团不同口径的迫击炮编成临时轻便炮兵群采取齐射的方式进行压制,是足可以让防御的九连难以支撑的。而当时的**步兵,即有此炮战的经验与能力,也完全具备这样打的条件。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整个影片中,我们却并未看到**当时普遍装备的步兵随伴火炮的应用。九连阵地上,有两挺配置的极其错误的重机枪(当时,国共两军特别是共军用于防御的重机枪阵地一般隐蔽配置在两翼或反斜面,而不是象影片中那样暴露地配置在正面),这正好是**战防炮与火箭筒最佳的打击目标,可防御方就那么将重机枪完全暴露地在正面射击,也并不按要求经常地变换阵地,而**就愣是任其发挥,这就太让人感觉是在演戏了,而这戏也演的太假了。

    其四,他不该第一次冲击便使用那么多那么密集的兵力。一般来说,在解放战争时期,不论国共哪个军队,对于野战阵地的进攻,在炮火准备后,都先要采取小群多路并分成多个波次的试探性攻击,一是进行侦察,二是消耗疲惫防守之敌,待敌情基本明了,守敌受逐次消耗袭扰战力疲惫时,再以主力发起猛烈冲锋,一鼓作气解决战斗。可奇怪的是**没这么做,而是只在进行一次炮火急袭准备后,便发起大规模集团冲锋。这样做的不利之处是显而易见的。一个是守敌的阵地构成、火力配系、障碍物设置等要素你可能还基本没掌握或掌握的不确实,其攻击便显的盲目;一个是守敌未经消耗与疲惫,锐气正盛,以逸待劳,势必增大攻击的难度;还有一个是攻击的后劲小,一旦攻击受挫,势必造成攻击行动一波不如一波,对军心士气的影响必然利于敌而不利于我。除此之外,进攻方步炮协同又没循常规进行,有直瞄的也有曲射的团营属炮兵又不用,冲锋时又不懂得散开不懂得跃进,就那么慢慢悠悠地排成威武整齐的象是接受检阅一样的队形前进,能不败给谷子地们吗。要不怎么说配属了军炮的**也打不过半个连的共军呢,导演非要让他打不过,他能打得过吗?

    其五,他不该采用夜袭这一以短击长的打法。影片中,**在大白天动用了军属火炮和统帅部直属的坦克进行多次冲击,都没能攻克谷子地们半个连的阵地,于是采取了夜袭的行动,这当然不用打也知道结果了,肯定失败吗。

    夜战、近战、打乱建制的混战、白刃战,可以有效迫使敌优势装备失去用武之地,变成只靠刺刀就可以分出高下的决斗,就成为共军长期以来以劣势装备克敌制胜的一套绝招。看一百米内硬功夫,看敢不敢刺刀见红,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每一名党员每一名战士能否经受住考验和是否受到尊重与提拨重用的标准。其中的夜战,早在红军时期就被成功运用,在几十年的战争状态中,早已养成一整套的成功经验与传统,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与**战,仍然屡屡得手,一直是**无法与之争夺的高地。按说这并不是多么难的事,可**为什么就不能也用夜战近战针锋相对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是一个单纯的战术或技术问题了。夜战,其最难把握的不是战斗中的识别、联络、组织、协同,而是每一名战斗员高度自觉的主动攻击精神和上级组织对所属官兵超强的组织控制能力。这超强的攻击精神与控制能力,是由**军队的性质所决定,是与长期坚持的坚强有效的思想发动密切相关的,他们的对,是不具备的。**在抗战时,基于民族大义和对日本侵略军的深仇大恨,上下级之间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强烈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在这极强的力量作用下,每一名参战士兵高度自觉的主动攻击精神便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因而夜袭在**抗战时也不乏成功的例子。但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特别是到了一九四八年以后,**的士气与共军已经毫无可比之处。从这个时候起,除极个别部队外,对于**绝大多数部队来说,将部队集中起来进行较大规模的防御作战,还能将就,但其主动的攻击精神已经基本丧失,又缺乏象共军那种在思想上或者说在精神上超强的控制力,所以如果采取主动出击的战法,则极易使部队失去掌控。特别是夜战,就更容易造成建制上的混乱,造成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也不想找到官的局面。而只要你当官的在夜色中看不到他,指望他能够玩命地主动寻敌作战,作梦吧!他不缴枪投降不扔下枪跑回老家去就不错了。

    基于这个差别,所以**在三年解放战争时期,都尽量避免与共军夜战,倒是共军,却时时处处钻着空子地变着法地寻找**夜战。象影片中那样让**送上门来夜战的事,不把共军乐坏了才怪。在大白天都不能取胜的**,竟然使出夜战这一招,真怀疑这**指挥员是不是共军卧底了。

    街市巷战和室内搜剿是不一样的

    看《集结号》开头九连城市巷战那场戏,场面很震憾,特别是战士们那沿着街道勇猛攻击的惨烈和那超级时髦的手语,就更是赢得多数人的赞叹。可我看了别扭,怎么看怎么别扭,怎么看也不像是解放战争中的我军对城市的进攻作战,而象是今天经常看到的特警对藏身于某个建筑物内的持枪犯罪嫌疑人的搜捕,或者美军对阿富汗伊拉克等个别抵抗力量的清剿。

    那这二者之间有区别吗?当然有区别,区别大了去了。

    因为二者所要对付的对象不同,就决定了其采取的行动方式的不同。

    首先,街市巷战不可能象建筑物内搜剿那样使用手语。特警或负有清剿残匪的分队之所以用手语,是为了隐蔽已方的信息与口令。这是因为,其一,对于搜剿者来说,他们的攻击对象往往被困在某一狭小建筑物内,以藏为主,其人数一般也并不太多,守东就守不了西,顾南就顾不了北,其观察攻方的视角极其有限,攻击一方的许多人许多动作包括你打什么手势他们是看不到的。其二,搜捕行动中,一方是以搜为主,另一方是以藏为主,在发生接触之前,双方都不会轻易开枪,整个环境是静悄悄的,而且攻守双方往往只是一墙之隔,所以你要是大声地呼喊传递信息或口令,则很有可能被躲藏在墙壁另一侧的犯罪嫌疑人侦听,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抵抗,增加进攻的难度。基于以上两点,即防守者容易听到对方却不容易看到对方这一特点,攻方用手语传递命令和信息以隐蔽行动企图就很有必要。而解放战争时期的街市巷战就不同了。最大的不同是攻守双方都是明火直仗,到了能够用耳朵听到对方讲话声音的距离时,一方的战术企图不用说对方也能判断的一清二楚,也就已经失去了隐蔽战术动作的意义。第二个不同是,城市巷战中,枪炮声、喊杀声震耳欲聋,你就是大声叫喊,敌人也未必能够听到,所以也就用不着闭着嘴巴在那瞎比划。第三个不同,是防御的一方往往在主要的街道建有多层次的防御与观察体系,进攻者要是按照影片中那样沿着城市街道强攻的话,其一举一动就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监视之下,此时你用手语,可能自己人还没看清楚敌人就先看清楚了。第四个不同,是打仗主要用长枪,对于特别讲求四快一慢的我军来说,面对巷战这样极其激烈的战场环境,任何一名战士都必须双手紧握手中枪随时准备射击或拚刺,就是哪怕零点几秒的闪失也是不允许的,哪能容许腾出一支手来作无谓的手势呢。再者说了,我军打仗,事先都已明确好各班组的任务,而且战前训练中都经过反复演练,哪个组哪个队遇到什么情况采取什么预案都有明确,其互相之间的协同动作往往都在演练与实战中达到了十分的默契,也用不着到打仗时再比比划划。

    所以说,解放战争时期的街市巷战,根本就没有使用手语的必要。而实际上,那时的解放军中,也根本就没有谁听说过这半个世纪后才变的时髦的手语。

    其次,巷战不能象搜捕那样仅靠轻武器。军警搜剿行动中,因对方的装备远远弱于已方,所以攻击者只用冲锋枪狙击步枪也就足能够给予压制了。而且考虑到犯罪公子藏身的建筑物往往可能就是民居,作为如今各种社会矛盾风口浪尖上的公安部门一般都不愿惹上官司,故而不到万不得已时,都基本不会对其进行破坏,再加上搜捕现场或附近可能就有大量的市民在围观,甚至犯罪分子的身边就有被劫持的人质,因而一般都不会使用重武器,以免伤及无辜。但打仗不一样,在对敌坚固设防的城市的进攻作战中,最大限度地破坏其赖以据守的建筑物,是任何进攻的一方都想方设法努力实现的。那么如何实现呢?在当时,除了影片中表现的用炸药包爆破外,上级还会尽可能地对攻坚分队给予火力加强。因为攻打象影片中那样有楼房的中原城市,显然不是一个连的行为,而至少应是一个团的行为。在当时的中原我军,平射炮火箭筒等直瞄火力可能没有或少有,但迫击炮掷弹筒等曲射火力还是能凑点出来集中使用于攻坚的。反正无论如何不能只靠步枪冲锋枪炸药包去打这样的坚固据点的。因为光靠步枪冲锋枪炸药包去进攻敌预有准备的街垒据点,那无异于白白送死。步枪冲锋枪对砖石甚至水泥结构的楼房毫不起任何作用,在敌方射界十分开阔的街道上,连一点用于隐蔽的地形地物都找不到,你炸药包也根本就送不上去。

    第三,巷战不能象搜剿那样的打法。对于负有搜剿任务的军警来说,都是以绝对强势打击弱势,一旦政治瓦解无效而不得不采取强攻时,则强攻也不是不可以的。但对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我军来说,其所面对的城市守敌,一般都构筑有坚固的永备工事,形成多层次的防御体系,特别是主要的街道,往往都在其交叉火力的覆盖之下,几乎没有死角。我军在突破外围进入街区后,往往会受到上下前后左右的环形攻击,敌情顾虑颇大,在无法给敌以有效火力压制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沿大街展开强攻。象影片中所表现的那样敢于只用轻武器便可以向敌据守的楼房工事发起强攻的场面,绝对不是可以称道的光荣,而是应该给予抨击的十足的愚蠢。很难想象,到了我军的军事思想已经基本成熟的解放战争时期,还会出现这样的蠢事。

    当时解放军中,任何一名指挥员,甚至任何一名士兵,只要他不是白痴级别的弱智,那么他就应该懂得,象影片中那样的楼房工事是不能硬碰硬地强攻的,是百分百要绕开它的。

    绕开它怎么办?当时的我军面对城市守敌该怎么打呢?

    普遍的打法,是寻找一些敌未设防或设防比较薄弱的房屋,分多路采取一连串的爆破并辅以锹镐作业的方式,逐个房屋逐个墙壁地打通通道,充分发扬我军近战与小分队独立作战特长,向预定方向和目标穿插攻击,最后达成战斗目的。

    为什么呢?一个是这样做能有效避开敌交叉火力的打击。那时的我军,象什么反坦克炮呀平射炮呀火箭筒呀无后座力炮呀等直瞄火器还基本没有,对于敌人为封锁主要街道构筑的砖石或者钢筋水泥结构的永备工事还基本没法对付。我军有靠爆破队逐次爆破开路的经验,但在敌人交叉火力封锁的城区街道上,你很难找到可供隐蔽的地形地物避开敌机枪火力,你再怎么勇敢也无济于事,根本上不了前。李天佑算是能打的吧,东野一纵(也就是后来的三十八军)不是吃素的吧,但第一次打四平突破外围后进入街区,打了个几进几出,就是打不下来,最后还是退了出来。可城镇密集错落的房屋,则恰恰限制了敌人机枪火力的发挥,通过逐个房屋逐个墙壁的凿墙打洞,就可以有效地避开敌人的机枪火力,达成预定的穿插任务。

    再一个是能快速将敌人整个的防御体系割裂开来,加速其崩溃。巷战这样只能以分队为单位组织防御的特殊战场,本来就不利挥其长。而一旦被我用凿墙打洞的方式迂回包抄,其整个的防御体系便被破坏,形成分散的孤立单位。在当时,**基层连队的通信指挥手段也极其落后,往往也是靠口令或简易信号进行指挥。而这种原始的通信方式在其整个防御体系被割裂成多个孤立的小块后,就完全失灵从而造成指挥与控制的断档。失去了指挥,重武器用不上,短兵相接又不是我军对手,其士兵的斗志很快便会瓦解。指望他们能象我军那样或者能象他们当年对日作战那样各自为战打到最后一个人,是根本不可能的。实际上到了解放战争的第三个年头,**士气已经十分低落,加上我军优待俘虏的政策已经为**士兵所深知,所以只要将其指挥体系打掉,没有了官长的控制,当兵的很快就会放下武器停止抵抗。后来再打四平时,就摸索出了这一套打法,四平就攻克了。再后来,天津这样的大城市,也用这套打法很快地攻克了。

    这是一条由东野六纵十七师创造的城市攻坚经验,后很快在全军推广,中原部队按说也应该普及到了。或者还没有学到手。但不管学到没学到,打不了宁肯不打,也不会象影片中那样的打法,不然他要么就不是解放军,要么就是解放军中的白痴。

    驳壳枪不是那么个背法

    电视剧《井冈山》中,有大量贺子珍背驳壳枪的戏。片中的贺子珍左肩右斜地挎着一支驳壳枪,一条皮腰带,紧紧地扎住那好看的细腰,也紧紧地将枪的背带前后全部扎在其中。那枪背带调整的很短,被牢牢捆扎住的驳壳枪的枪盒几乎挨到了腰带上,人看上去很干练。还有最近让许多人爱的流口水的《狼毒花》,那片中的主人公(叫什么我忘记了)也是一样,那把盒子炮竟然被九龙带(驳壳枪子弹带)给完全地箍在了里面。男女演员的身材都不错,配以这样的捆扎法,甚是好看。可我不明白的是,这枪到底是用来打仗的呢?还是作为一件饰品供他们臭美的呢?要是为了臭美,那我就不敢多管闲事了;可要是为了打仗的话,我可就为他们捏了一大把汗了,因为他们这样的捆法,要是遇到紧急情况,可怎么能够迅速地把枪抽出来呢?

    我们在一些旧的文献照片和一些特殊时期前老电影中,看到人们背驳壳枪时,都是将枪背带置于腰带也包括身上的所有带子之外的,都是将枪的背带放的很长从而使那长长的木盒子吊到屁股下面的,同时,更多的人都是采用右肩左斜的方式背挎的。为什么呢?这是有道理的。

    其一,作为随时准备抽出来应付突然情况的手枪来说,它背在身上,不能被任何的其他的带子所束缚,而只能置于其他带子的外面。这是一条铁律,任何国家任何时期的军队都必须遵守的铁律,谁不遵守,谁就是找死呐。

    其二,驳壳枪枪身特别长,一般都在300毫米以上,所以,枪背带的长度应调整到当右大臂伸直或略弯曲时刚好方便地握住枪把,这样才能把那长达300多毫米的毛瑟手枪从盒套中抽出来。二战时德军一般将手枪置于腰带左前侧,美国人习惯将左轮斜挎到屁股上或固定在右大退部而且一般都放置的偏下,也都是为了右大臂伸直时方便地握住枪把抽枪的。

    再来看中男女演员的背枪法。他们要想抽枪,势必得将右大臂使劲地弯曲才能握住枪把,而要再将那300多毫米的枪身完全地抽出盒套,大臂就还得再使劲地弯曲。可人的大臂就那么个构造,你再怎么弯曲,又能有多大的活动范围呢,尤其象剧中贺子珍那样娇小的女人,她要想握住紧挨着腰带的枪把,大臂就已经得弯到差不多极限了,她要怎么弯曲大臂才能将那300多毫米的驳壳枪从木盒子里抽出来呢,而且那枪背带又让皮带给紧紧地束缚住纹丝动不了。我真是为她担心,这要是遇到白狗子,人家哪怕就是远在一百米以外冲过来活捉了她,她的枪也未必能抽的出来。

    实际训练与作战中,驳壳枪抽枪的要领大致是这样的,如果是右肩左斜的背法,是用左手握住枪盒下部,将枪体送至身体的左前侧,右手握住枪把,同时用拇指按压盒盖卡扭开启盒盖,双手合力将枪抽出;如果是左肩右斜的背法,则先用右手抓握枪把及枪盒上部,将其送到身体前侧或左前侧,左手接住,下面的步骤与右肩左斜的背法相同。当然,因为驳壳枪的木制枪套较重,向下的垂力较大,单手操作也并不困难,但要是皮制枪套,单手操作就明显困难了。

    显然,上述两部片的导演和演员,是一丁丁点也没练习过抽枪的动作,因为只要他们练习一回抽枪的动作,哪怕就练那么一回,他就知道这样的携枪法要想抽出枪来有多么的困难了,遗憾的是……人家没这个空。

    驳壳枪不是那么个打法

    我称得上超级枪迷。特别是对民国时的老枪,就更是迷恋。但生不逢时,那些随伴了民国史走过去了的毛瑟、鲁格、盖德、期登,就跟我无缘了,倘若要是有机会,一定会把玩个够的。实际只要是男人,大概从小时起,就与生俱来的有一种对枪与车的好感。但也有例外,即近些年来国内的演艺界明星大腕们。按说他们经常扮演英雄豪杰或是特工大盗什么的,是有太多的机会玩这些老枪的,再说这又是他们的职业,就更应该玩的十分的精通才是。你看西方或是香港的枪战片中,演员们就把枪玩的特别的精练老道,看上去不由你不赞佩人家的功夫。但我国的情况却正相反,我们看近些年的许多影视中,那些长的一个个跟蔡国庆一样靓丽的明星们,却似乎对枪特别的不屑,别说精熟了,甚至连最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懂。就说这毛瑟手枪的使用吧,就存在着太多太明显的错误。

    一个最明显最常见的错误是,片中角色手持毛瑟手枪,近距离地对着敌人的脑袋大喊“再动我就开枪了”。可你再看那特写镜头中的盒子炮,大机头关闭着,小机头也关闭着,可见他们对此物是十分的没兴趣了。不仅是演员,包括摄影、导演在内,都混蛋到一块去了。因为只要他们稍稍地对枪有那么一丁丁点的兴趣,或者只要他们对拍枪战片有那么一丁丁点的敬业,也不会犯下如此错误的。

    再一个是动不动就连发,且实施长点射,就跟打重机枪似的。这一点集中体现在电影《飞虎队》中。因为大概年代久远的原因,我们极少能够在影视中看到毛瑟手枪连发射击的,只有《飞虎队》中例外,动辄连发。这其实是不合适的。因为毛瑟手枪是冲锋手枪,不是微型冲锋枪,和后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主要是作为手枪设计的,只有在少数极端特殊情况下,比如近距离的遭遇战、室内突袭等场合才实施连发射击,一般情况下都是用作半自动射击的。其实,就是冲锋枪,这种长点射的射击方式也不是经常使用的。当然,作为娱乐观众的影视节目,这样打好看,刺激。说到这想起一部外国片《逃亡雅典娜》。片中男主角将一支毛瑟手枪递给一个对打仗并不在行的魔术师,并对他说,“一枪一枪的打,别象电影中那样哒哒哒、哒哒哒的”,联想到我们国内相关的影视,心中不知什么滋味。

    还有一个是持枪的姿势不对。《飞虎队毛瑟手枪,角色都是将枪身竖直了,就象我们平常射击教学中打半自动连发,这是与史实不符也是与冲锋手枪的发射特点相悖的。受后坐力的作用,手枪射击时,枪管会有一个向上的跳动,而且这跳动的力很大,单手是很难控制得住的,毛瑟手枪也不例外。如果是半自动射击,每射击一次重复瞄准一次,那么这跳动也没什么大的影响,但要是实施点射就不行了。点射时,如果按射击教范的动作,即将枪身直立,缺口准星水平朝上,则除第一发外,其余的子弹都将越来越高地打到天上,这也正是外国人不愿意使用毛瑟手枪,特别是不愿意用其进行连发射击的主要原因。中国人使用毛瑟手枪进行连发射击时,是将枪身翻转90度,水平放置,这样连发射击的枪弹,就会借着枪管沿枪身轴线的上跳,很自然地成一个扇面横扫出去。因为长期这样的射击,以至于用惯了毛瑟手枪的枪手们,在进行半自动射击时,也往往采取同样的姿势。在这点上,仍然是特殊时期前的老电影比较忠实于历史,也与当年的战术动作相一致。比如《南岛风云》中由仲星火饰演的张强这一角色,在掩护炊事员抢粮这场戏中,就曾使用二十响与敌对战。该片对毛瑟手枪使用上的处理是,在远距离上,是将木制的盒套配接于枪把上,卧姿,抵肩,左手握住弹匣,行短点射;当敌人逼近时,则一边向后撤,一边单手持枪并将枪身放平向敌横扫。导演处理的妥贴,演员表演的精练,每看到此,对老影人的敬业精神便生起一种由衷的敬佩。这种将枪身翻转90度的打法,在毛瑟手枪大红大紫的年代,是任何一个使用过此枪的人都掌握的一个最最基本的要领。但这种射击法,却从任何的射击教范上都找不到,是国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的一个奇迹。无怪那些老外们惊呼:这么一个伤透了脑筋也没有解决的难题,被中国人轻轻地动了一下手腕,就解决了。

    毛瑟手枪已经退役几十年,今天的导演呀演员呀军事顾问呀什么的,不知道该枪这种独特的射击方式也可以原谅;至于该不该打连发都要打连发的处理方式,为了好看,也是个理由;可你拿枪比划着,却连大小机头都不打开,作为一部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来说,就实在讲不通了。

章节目录

神风之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caler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民**史中的以讹传讹5(作者:牛戈)-神风刀怎么样,神风之后,笔趣阁并收藏神风之后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