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过了一天,汴梁城的天气从艳阳高照一下就转为阴天,凉爽的轻风席卷着落叶盘旋而下,倒是给闷热的汴梁城增加几分凉意。
当然在大多数人眼前,汴梁城还是以前的样子,到处都是人声鼎沸,吵杂不息。河面上水波泛泛,河岸上杨柳依依,时不时微风把落叶卷起,打着旋儿飘落到水面上,惊起数只鱼儿好奇的浮到水面上一探究竟,遇到乌篷船划过,赶紧沉入水底躲避,水流平缓之处,便能看到不少女子正在浆洗衣物,时不时传来银铃一般的谈笑声,更显几分舒爽活泼。而岸边不远的街道上仍旧有贩夫走卒在高声叫卖,不远处飘来包子的香味显得极其诱人,不少腹中饥饿的行人纷纷停下,花上个几文钱安慰一下空泛的五脏庙。
大多数人还在为生活忙忙碌碌奔波着,已经成为习惯,成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了。若是有闲,去茶馆中坐一坐,听听最近最新的市井闲言,已经是难得的消遣。而这一天提及频率最高的,不过是那首水调歌头的出世,和那个凭空而来的癫狂少年。自从大唐以降,很少能看见如此风流不羁的人物与如此离奇的谈资了。
若单单是一首好词,没有经过时间的发酵也许造成的影响还没有这么迅速,可这不仅仅是这首词的风流,红袖招洛依大家轻歌曼舞,白衣少年玉树临风,南唐名家怅然而退,一人战八方,一切就像话本里述说的那么离奇有趣。
早已经听腻了好词的汴梁平民可有着挑剔的胃口,可加上这不同一般的情节故事,加上这位来自自己大赵的少年,加上那个来自一直视大赵为文学荒芜的南唐大家,这词连同那三对对子就以瘟疫般的速度在汴梁城里蔓延开来。
更有人专门去青楼茶馆里闲逛,就是为了叫上姑娘,唱一遍水调歌头,细细品味一番少年一词七步喝退南唐大家的情景,眯着眼睛幻想一翻自己就是哪个少年,该如何的意气风发。满足之后再发生什么事情就更有意境了。拜那少年所赐,今天的红袖招端时热闹非常,人声鼎沸。
至于词的作者,那个名不见经传的赢鼎,更是出了数个版本,有说是高门嫡子的,有说是寒门书生的,还有更离奇的说是山里隐士的弟子。一时间给少年披上了神秘的面纱,更显几分离奇。可谁也没有想到,也不敢想到这少年居然是来自皇宫,来自自己的六殿下。
再据红袖招内部传出来的消息,从不留宿的洛依大家香闺,那年仅十六岁的少年足足留在那个是男人就魂牵梦绕地方足足一夜,第二日下午方才离去,其中香艳怎能述说?这勾起汴梁城百姓汹汹的八卦之心。赢鼎的风头一时无两,哄传汴梁,更有人把赢鼎誉为汴梁第一词家,却遭到众人善意的取笑,毕竟这赢鼎总共就作了一首词而已,第一二字有待商榷。不过我大赵终于在文事上赢了一回不是?
若是赵铭知道也不过是飒然一笑,诗词这东西拿来用便用了,没什么大不了,赵铭又没有那些心头洁癖。只是有些可惜如此好的一手诗词就这样浪费在那个柳如诲身上,或者浪费在赢鼎身上,没有什么收益终究有些可惜了。自己所知道的那些诗词放在现在可是了不得的战略资源,若是有什么需要,想做点什么事情可以用来烘托一下气氛,带带节奏什么的,就算换回些银子都好啊。但是也仅仅如此,既然已经抛出去了,以赵铭的性格来说,也就很无所谓的接受了。
如今时代,是个读过书的就喜欢说话带点典故,拽两句文。这诗词一出,少不了以后赵铭再报赢鼎的名号会遭到那些不服气之辈的校考,这到是件头疼的事情。基础的四书五经他到是背得出,早年的皇家教育课着实是个地狱模式。四书五经在他脑海里像条件反射一般,就讲解也能从后世乱七八糟的信息中弄出不少白话文的新意,要是深究保不定就会弄出笑话。钻研故纸文章可不是他赵铭擅长的部分,难道这就要抛弃赢鼎这个身份了?那就有些可惜了,最少在搞定纳银捐爵这件事情之前,赢鼎还是有存在的必要的。管他呢,问题不大,剑走偏锋,刀劈正道,解决的方法千千万万,不过飒然。
而在汴梁城的一个小院内,气氛就不如外面那么欢快了,微凉的清风卷着落叶甚至给小院众人带来几分薄暮的凄凉感,没有阳光的小院阴凉又有点寒幽。
脸色苍白,头绑布带的柳如诲坐在正堂的椅子上。几口老血还不足以废掉自己的老命,但那充斥着胸腔的郁郁感一直盘旋不去。外面流传的市井闲言更让他生不如死。文人活一辈子也不过那身前身后名,如今毁于一旦怎肯就这样善罢甘休!赢鼎小儿,从那冒出来的一小儿辈啊!
“柳兄莫需心灰,不过一时不甚行差,无损柳兄词家威名。”另一位布衣蓝掛的壮年男子在平几上安坐如山,凉风吹来弄乱了平几上的白纸,蓝衣男子皱皱眉头重新抚平,用镇纸压好,举手抬足之间到见几分风流。口中安慰手上也没闲着,对着堂外景色沉思片刻之后,挥手提笔于桌上白纸寥寥数笔,一副夏日院景图便赫然于纸上。
“韦兄这画技越来越纯熟了,不比我朝大家差,弄得小弟手也痒痒。”平几旁看着蓝衣男子作画的是名手持折扇,衣着纯白的男子。最显眼的不过是男子身上的白衣,竟然写这一副草书,谈笑行走之间衣玦飞扬更让衣上的草书增上几分洒脱,“不若柳前辈作词一首,让在下草书于上,不算辱没韦兄这幅夏日院景图吧。”
韦启言放下手中毛笔,起身让座含笑说道:“杨贤弟说笑了,世传杨兄行草皆得法。弘农杨氏耕读传家,杨贤弟的字可是这北赵众人难求之物,一字可值千金。能看愚兄的拙作是愚兄的荣幸啊。就不知道柳兄…柳兄?”
韦启言的询问倒是惊起了一直在沉思的柳如诲,闻言不由苦笑地说道:“韦贤弟,杨贤弟。如今在下那还有什么脸再提诗词。二位贤弟的厚意在下心领了。作词?去休,去休。”
“哎,柳前辈不必如此。”杨南安一展手中折扇,背手临风带起几缕鬓角,扇面无图无画,正草背楷,无一不是精品,“只不过一词之败,怎能让前辈心灰至此。那赢鼎不过强于遣词造句,从那首无人可破的对子就能看出。柳前辈一时轻敌,马前失蹄罢了。柳前辈虽以诗词闻名,经学功夫亦是拿手功夫。左右不过是那小儿趁人不备,以强凌弱而已。”
“杨贤弟说得对。”韦启言也在一旁附和,伸手替杨南安添水磨墨,浓淡相宜才满意的罢手,“绝世好词那有那么容易出世?不过十六七的少年,名不见经传,要是真有煌煌大才,恐怕其名早就响彻了这北赵土地。那词想必也是家中长者好不容易得到的,赐予那小儿撑其脸面。不然少年家家那有那么绝顶的胸怀气魄。再比一次余绝不认为柳兄会败!小儿气运而已。柳兄莫过在意。再遇上绝对能夺回柳兄词坛英名!”
“唉,谢谢韦贤弟好意。”柳如诲眼睛一亮,萎缩的精神也随之一振,这韦启言所说有几分道理,如此能让人不敢轻易咏月的绝世好词真不像这个年纪能写出来的,这意境,这格局让人惊叹,是如此涉世未深的少年人能写出来的吗?最大的一点疑问还真如韦启言所言,若是真为那少年所作,为什么一点没听到过这少年的名字?文人谁还怕自己的名声不够遐迩的?只怕真被韦启言说中了,这词不过那少年机缘巧合所得,自己刚好撞上去了!
柳如诲心底无由来的一松,在椅子上闭上眼睛,谁也不知道他在心底想些什么,心里计算了久久,才开口出言,表情看起来有些遗憾:“些许名气对余来说不过浮云。能提携后辈一臂之力,老夫甘之如饴。词坛有新人出老夫只有心喜的份,只是…君子不背后言人。罢了吧。”
“君子亦无所不能言,胸怀坦荡荡。”杨南安一收折扇,提笔想了一想,既然无词就抄首古词上去吧,略微一沾墨,运笔如飞,龙飞凤舞的草书落于纸上,“柳前辈请直言。”
“那…罢了。就说于诸位贤弟听听吧,切不可外传。”柳如诲睁开眼睛,谁也没发现他眼底深处那份窃喜,语气还充满着惋惜和痛心,“昔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出,老夫本来是心怀大慰。喜之我词坛后继有人,吾道不孤。老夫能助其成名亦是词坛一乐事。只可惜此子…”
柳如诲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态可急坏了本来性子就急躁的杨南安,掷笔问道:“此子如何?竟让柳前辈如此痛惜?”
当然在大多数人眼前,汴梁城还是以前的样子,到处都是人声鼎沸,吵杂不息。河面上水波泛泛,河岸上杨柳依依,时不时微风把落叶卷起,打着旋儿飘落到水面上,惊起数只鱼儿好奇的浮到水面上一探究竟,遇到乌篷船划过,赶紧沉入水底躲避,水流平缓之处,便能看到不少女子正在浆洗衣物,时不时传来银铃一般的谈笑声,更显几分舒爽活泼。而岸边不远的街道上仍旧有贩夫走卒在高声叫卖,不远处飘来包子的香味显得极其诱人,不少腹中饥饿的行人纷纷停下,花上个几文钱安慰一下空泛的五脏庙。
大多数人还在为生活忙忙碌碌奔波着,已经成为习惯,成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了。若是有闲,去茶馆中坐一坐,听听最近最新的市井闲言,已经是难得的消遣。而这一天提及频率最高的,不过是那首水调歌头的出世,和那个凭空而来的癫狂少年。自从大唐以降,很少能看见如此风流不羁的人物与如此离奇的谈资了。
若单单是一首好词,没有经过时间的发酵也许造成的影响还没有这么迅速,可这不仅仅是这首词的风流,红袖招洛依大家轻歌曼舞,白衣少年玉树临风,南唐名家怅然而退,一人战八方,一切就像话本里述说的那么离奇有趣。
早已经听腻了好词的汴梁平民可有着挑剔的胃口,可加上这不同一般的情节故事,加上这位来自自己大赵的少年,加上那个来自一直视大赵为文学荒芜的南唐大家,这词连同那三对对子就以瘟疫般的速度在汴梁城里蔓延开来。
更有人专门去青楼茶馆里闲逛,就是为了叫上姑娘,唱一遍水调歌头,细细品味一番少年一词七步喝退南唐大家的情景,眯着眼睛幻想一翻自己就是哪个少年,该如何的意气风发。满足之后再发生什么事情就更有意境了。拜那少年所赐,今天的红袖招端时热闹非常,人声鼎沸。
至于词的作者,那个名不见经传的赢鼎,更是出了数个版本,有说是高门嫡子的,有说是寒门书生的,还有更离奇的说是山里隐士的弟子。一时间给少年披上了神秘的面纱,更显几分离奇。可谁也没有想到,也不敢想到这少年居然是来自皇宫,来自自己的六殿下。
再据红袖招内部传出来的消息,从不留宿的洛依大家香闺,那年仅十六岁的少年足足留在那个是男人就魂牵梦绕地方足足一夜,第二日下午方才离去,其中香艳怎能述说?这勾起汴梁城百姓汹汹的八卦之心。赢鼎的风头一时无两,哄传汴梁,更有人把赢鼎誉为汴梁第一词家,却遭到众人善意的取笑,毕竟这赢鼎总共就作了一首词而已,第一二字有待商榷。不过我大赵终于在文事上赢了一回不是?
若是赵铭知道也不过是飒然一笑,诗词这东西拿来用便用了,没什么大不了,赵铭又没有那些心头洁癖。只是有些可惜如此好的一手诗词就这样浪费在那个柳如诲身上,或者浪费在赢鼎身上,没有什么收益终究有些可惜了。自己所知道的那些诗词放在现在可是了不得的战略资源,若是有什么需要,想做点什么事情可以用来烘托一下气氛,带带节奏什么的,就算换回些银子都好啊。但是也仅仅如此,既然已经抛出去了,以赵铭的性格来说,也就很无所谓的接受了。
如今时代,是个读过书的就喜欢说话带点典故,拽两句文。这诗词一出,少不了以后赵铭再报赢鼎的名号会遭到那些不服气之辈的校考,这到是件头疼的事情。基础的四书五经他到是背得出,早年的皇家教育课着实是个地狱模式。四书五经在他脑海里像条件反射一般,就讲解也能从后世乱七八糟的信息中弄出不少白话文的新意,要是深究保不定就会弄出笑话。钻研故纸文章可不是他赵铭擅长的部分,难道这就要抛弃赢鼎这个身份了?那就有些可惜了,最少在搞定纳银捐爵这件事情之前,赢鼎还是有存在的必要的。管他呢,问题不大,剑走偏锋,刀劈正道,解决的方法千千万万,不过飒然。
而在汴梁城的一个小院内,气氛就不如外面那么欢快了,微凉的清风卷着落叶甚至给小院众人带来几分薄暮的凄凉感,没有阳光的小院阴凉又有点寒幽。
脸色苍白,头绑布带的柳如诲坐在正堂的椅子上。几口老血还不足以废掉自己的老命,但那充斥着胸腔的郁郁感一直盘旋不去。外面流传的市井闲言更让他生不如死。文人活一辈子也不过那身前身后名,如今毁于一旦怎肯就这样善罢甘休!赢鼎小儿,从那冒出来的一小儿辈啊!
“柳兄莫需心灰,不过一时不甚行差,无损柳兄词家威名。”另一位布衣蓝掛的壮年男子在平几上安坐如山,凉风吹来弄乱了平几上的白纸,蓝衣男子皱皱眉头重新抚平,用镇纸压好,举手抬足之间到见几分风流。口中安慰手上也没闲着,对着堂外景色沉思片刻之后,挥手提笔于桌上白纸寥寥数笔,一副夏日院景图便赫然于纸上。
“韦兄这画技越来越纯熟了,不比我朝大家差,弄得小弟手也痒痒。”平几旁看着蓝衣男子作画的是名手持折扇,衣着纯白的男子。最显眼的不过是男子身上的白衣,竟然写这一副草书,谈笑行走之间衣玦飞扬更让衣上的草书增上几分洒脱,“不若柳前辈作词一首,让在下草书于上,不算辱没韦兄这幅夏日院景图吧。”
韦启言放下手中毛笔,起身让座含笑说道:“杨贤弟说笑了,世传杨兄行草皆得法。弘农杨氏耕读传家,杨贤弟的字可是这北赵众人难求之物,一字可值千金。能看愚兄的拙作是愚兄的荣幸啊。就不知道柳兄…柳兄?”
韦启言的询问倒是惊起了一直在沉思的柳如诲,闻言不由苦笑地说道:“韦贤弟,杨贤弟。如今在下那还有什么脸再提诗词。二位贤弟的厚意在下心领了。作词?去休,去休。”
“哎,柳前辈不必如此。”杨南安一展手中折扇,背手临风带起几缕鬓角,扇面无图无画,正草背楷,无一不是精品,“只不过一词之败,怎能让前辈心灰至此。那赢鼎不过强于遣词造句,从那首无人可破的对子就能看出。柳前辈一时轻敌,马前失蹄罢了。柳前辈虽以诗词闻名,经学功夫亦是拿手功夫。左右不过是那小儿趁人不备,以强凌弱而已。”
“杨贤弟说得对。”韦启言也在一旁附和,伸手替杨南安添水磨墨,浓淡相宜才满意的罢手,“绝世好词那有那么容易出世?不过十六七的少年,名不见经传,要是真有煌煌大才,恐怕其名早就响彻了这北赵土地。那词想必也是家中长者好不容易得到的,赐予那小儿撑其脸面。不然少年家家那有那么绝顶的胸怀气魄。再比一次余绝不认为柳兄会败!小儿气运而已。柳兄莫过在意。再遇上绝对能夺回柳兄词坛英名!”
“唉,谢谢韦贤弟好意。”柳如诲眼睛一亮,萎缩的精神也随之一振,这韦启言所说有几分道理,如此能让人不敢轻易咏月的绝世好词真不像这个年纪能写出来的,这意境,这格局让人惊叹,是如此涉世未深的少年人能写出来的吗?最大的一点疑问还真如韦启言所言,若是真为那少年所作,为什么一点没听到过这少年的名字?文人谁还怕自己的名声不够遐迩的?只怕真被韦启言说中了,这词不过那少年机缘巧合所得,自己刚好撞上去了!
柳如诲心底无由来的一松,在椅子上闭上眼睛,谁也不知道他在心底想些什么,心里计算了久久,才开口出言,表情看起来有些遗憾:“些许名气对余来说不过浮云。能提携后辈一臂之力,老夫甘之如饴。词坛有新人出老夫只有心喜的份,只是…君子不背后言人。罢了吧。”
“君子亦无所不能言,胸怀坦荡荡。”杨南安一收折扇,提笔想了一想,既然无词就抄首古词上去吧,略微一沾墨,运笔如飞,龙飞凤舞的草书落于纸上,“柳前辈请直言。”
“那…罢了。就说于诸位贤弟听听吧,切不可外传。”柳如诲睁开眼睛,谁也没发现他眼底深处那份窃喜,语气还充满着惋惜和痛心,“昔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出,老夫本来是心怀大慰。喜之我词坛后继有人,吾道不孤。老夫能助其成名亦是词坛一乐事。只可惜此子…”
柳如诲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态可急坏了本来性子就急躁的杨南安,掷笔问道:“此子如何?竟让柳前辈如此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