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权充天策长官府的学堂教室里,火把通明。
天策府的规制是不小,但目前还是军政小组的几个人为主,至于罗隐前几个月招纳的夫子,目前还全部摁在学堂里培养后续人才呢。
除此之外,也就没人可加了,挑来挑去,无论李煜怎么看,能进府的人也没几个。什么叫人才缺乏,你打起架子,准备挽袖子大干的的,发现你的架子怎么也填不满,那就是人才缺乏。设想的是挺好,但滥竽充数就没必要了,再说,天策庄也养不起。二是有句话说的好,虚位以待,这中枢的位置,好歹也要给将来投靠的留下一些,也好招纳贤才。所以,这堂堂的尚书令、天策长官就同时还兼任了天策府的n个大大小小的职务。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人,李煜是打死也不肯放过的,那就是华家大公子华安。
华安断了一臂,是华家唯一成了残疾的。
华安醒过来以后,一直是不言不语。他的心冷透了。
华家从一个高官大家,直接沦落到满门远配。被仇家追杀,这么大的落差,没击倒华安。
因为他知道,他是华家的顶梁柱。上有老母,下有幼弟,他华安,就是他们今后唯一的希望和依靠。
但醒来,看到自己残缺的左臂,他心冷透了。因为他这个以风度翩翩、聪慧有才的贵家公子,已经成了一个残废。
一个失了势的大家,想要重新崛起,只要有机缘并不是难事。
但是一个失了势的大家,如果没了支撑门户的男人,那也就没了希望。而他华安的残疾,对于华家的重新崛起来说,和他死了并没什么两样。
醒来后看到的一切,让他知道,母亲和幼弟,日后的生活该当是无忧。
所以,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吗?难道就是作为家人的负担,饱食终日,坐等老死吗?
与其这样,还不如早死早投生的好。
看着醒来后,一直不言不语的大儿子,张氏的心就像针扎的一样。
可是,不管怎样的开解,儿子最多也就是笑笑而已。就连告诉儿子,他的两个弟弟被汉王收为弟子,华安也是无动于衷。
直到有一天,李煜知道了这一切。
李煜很生气,一个大男人,不过是少了一只手臂而已,就这么颓废,怎么得了!身残志不残,这都不知道?
再说了,我这争霸天下的大业,还需要你华家出力呢,想偷懒,门都没有!
于是李煜怒冲冲的来到了画家的小院。当着所有人的面,大骂华安:
“男子汉顶天立地,靠的是不屈不挠斗志”
“勇绝天下,一刀一枪,是可以搏个封妻荫子。但诸葛武侯文弱书生同样是名满天下。”
“你是少了一个手臂,不是少了一个脑袋”
“华洪东征西讨,英名满三蜀,你要是想丢他老人家的脸,你就在床上躺着等死,看你两个弟弟建功立业。”
“天策府缺人,想通了你来找我,想不通,你还不如现在抹脖子算了。”
嚷嚷完了这一通,也不管满院子惊诧莫名的眼光。李煜转身就走。一边走一边想:“奶奶地,骂人也是很痛快地!只是又忘了说孤,还是说我顺当点”
幸亏,华安没拿刀抹脖子。
第二天,华安晃晃悠悠的跟着张果来拜见李煜。
李煜看华安虽然还是虚弱,但眼神清明,透露出一份坚定和果决。心想自己没有白费功夫,赶紧搀扶起来,好言抚慰,道是伤刚好,身体虚弱,无须多礼,还要多多将养。
华安又再三谢了。李煜知他来意,笑道:“我天策府初创,如今昭文院内书房并无一人,不知华公子可愿屈就?”
华安当即又是大礼参拜,道:“主公大恩,不弃华安残躯。哪怕粉身碎骨,肝脑涂地,安不敢辞也!”
李煜哈哈大笑:“有华卿相助,孤之福也!”
自此以后,华安进入内书房办事,协助李煜办理文书章程之类文务。
罗隐和周辉带来华家一案的消息,下午李煜就告诉了华安。
华安听了,泪流满面,道:“我父天大冤案,始作俑者,乃贼子王宗诘。此仇不报,枉为人子,只恨华安不过一废人,还望汉王为臣做主。”
李煜想着着罗隐的推断,道:“华卿切莫如此悲伤,报仇之日,就在眼前。只是细细思之。除了王宗诘之外,残害你华家的定还有一人!”
华安脸涨的通红,咬牙切齿,骂道:“定是王宗弼那狗贼。华安但有一口气在,绝不与三贼罢休!”
李煜叹口气,拍拍华安的肩膀,道:“华卿之痛,孤王深知。大业成就之日,孤定当让卿快意恩仇!”
华安哽咽着谢了,自去办理公务。草草吃完晚饭,就来参加会议。
汉王,尚书令、天策长官李煜端坐正中大位。没错,确实是中间位置上的一个大木墩。
前面粗木的桌子,罗隐、周宝、周仲、周灿、王通、黄石、分坐在桌子边上。
其中:罗隐为天策长官府枢密司枢密长史
周宝为天策长官府参军司参军长史
周仲为天策长官府庶政司庶政长史
周灿则为天策长官府侍卫司侍卫司马兼参军司军情处督办
王通为留守指挥使并兼任侍卫司侍卫郎中王通
黄石为教导营指挥使
侍卫亲军都正张果、昭文院通政司学士华安和天策庄保正、元老、各营的哨都督以上将领、李煜五个大弟子均列席参加,坐在众人的身后。
这许多人参加会议,李煜可不是为了搞啥声势,这又不是动员会。只是李煜觉得,将来无论如何,自己的班底主干,尤其是统兵带队的大将肯定来自于这些人,为了将来少在战场上吃亏,那就要抓紧一切机会,让自己的人马提高各种统筹作战的能力。这种能力,一是要在实战中学,这是肯定的,闭门造车的培养,出不来好将军。但光凭实战吃亏之后再学习,那代价也就实在太高了。
在还没上战场之前,让他们旁听战役计划思路的制定过程,无疑会提高他们将来对命*的理解程度,而且,聪明些的人,能在将来打完之后,悟到当时为什么那么打,当时那些判断是正确的,哪些措施是有效地。这对手下将领的战斗素养的提高,对将来这些将领的成长,作用肯定是巨大的。
看看人已到齐,李煜宣布会议开始。
天策府的规制是不小,但目前还是军政小组的几个人为主,至于罗隐前几个月招纳的夫子,目前还全部摁在学堂里培养后续人才呢。
除此之外,也就没人可加了,挑来挑去,无论李煜怎么看,能进府的人也没几个。什么叫人才缺乏,你打起架子,准备挽袖子大干的的,发现你的架子怎么也填不满,那就是人才缺乏。设想的是挺好,但滥竽充数就没必要了,再说,天策庄也养不起。二是有句话说的好,虚位以待,这中枢的位置,好歹也要给将来投靠的留下一些,也好招纳贤才。所以,这堂堂的尚书令、天策长官就同时还兼任了天策府的n个大大小小的职务。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人,李煜是打死也不肯放过的,那就是华家大公子华安。
华安断了一臂,是华家唯一成了残疾的。
华安醒过来以后,一直是不言不语。他的心冷透了。
华家从一个高官大家,直接沦落到满门远配。被仇家追杀,这么大的落差,没击倒华安。
因为他知道,他是华家的顶梁柱。上有老母,下有幼弟,他华安,就是他们今后唯一的希望和依靠。
但醒来,看到自己残缺的左臂,他心冷透了。因为他这个以风度翩翩、聪慧有才的贵家公子,已经成了一个残废。
一个失了势的大家,想要重新崛起,只要有机缘并不是难事。
但是一个失了势的大家,如果没了支撑门户的男人,那也就没了希望。而他华安的残疾,对于华家的重新崛起来说,和他死了并没什么两样。
醒来后看到的一切,让他知道,母亲和幼弟,日后的生活该当是无忧。
所以,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吗?难道就是作为家人的负担,饱食终日,坐等老死吗?
与其这样,还不如早死早投生的好。
看着醒来后,一直不言不语的大儿子,张氏的心就像针扎的一样。
可是,不管怎样的开解,儿子最多也就是笑笑而已。就连告诉儿子,他的两个弟弟被汉王收为弟子,华安也是无动于衷。
直到有一天,李煜知道了这一切。
李煜很生气,一个大男人,不过是少了一只手臂而已,就这么颓废,怎么得了!身残志不残,这都不知道?
再说了,我这争霸天下的大业,还需要你华家出力呢,想偷懒,门都没有!
于是李煜怒冲冲的来到了画家的小院。当着所有人的面,大骂华安:
“男子汉顶天立地,靠的是不屈不挠斗志”
“勇绝天下,一刀一枪,是可以搏个封妻荫子。但诸葛武侯文弱书生同样是名满天下。”
“你是少了一个手臂,不是少了一个脑袋”
“华洪东征西讨,英名满三蜀,你要是想丢他老人家的脸,你就在床上躺着等死,看你两个弟弟建功立业。”
“天策府缺人,想通了你来找我,想不通,你还不如现在抹脖子算了。”
嚷嚷完了这一通,也不管满院子惊诧莫名的眼光。李煜转身就走。一边走一边想:“奶奶地,骂人也是很痛快地!只是又忘了说孤,还是说我顺当点”
幸亏,华安没拿刀抹脖子。
第二天,华安晃晃悠悠的跟着张果来拜见李煜。
李煜看华安虽然还是虚弱,但眼神清明,透露出一份坚定和果决。心想自己没有白费功夫,赶紧搀扶起来,好言抚慰,道是伤刚好,身体虚弱,无须多礼,还要多多将养。
华安又再三谢了。李煜知他来意,笑道:“我天策府初创,如今昭文院内书房并无一人,不知华公子可愿屈就?”
华安当即又是大礼参拜,道:“主公大恩,不弃华安残躯。哪怕粉身碎骨,肝脑涂地,安不敢辞也!”
李煜哈哈大笑:“有华卿相助,孤之福也!”
自此以后,华安进入内书房办事,协助李煜办理文书章程之类文务。
罗隐和周辉带来华家一案的消息,下午李煜就告诉了华安。
华安听了,泪流满面,道:“我父天大冤案,始作俑者,乃贼子王宗诘。此仇不报,枉为人子,只恨华安不过一废人,还望汉王为臣做主。”
李煜想着着罗隐的推断,道:“华卿切莫如此悲伤,报仇之日,就在眼前。只是细细思之。除了王宗诘之外,残害你华家的定还有一人!”
华安脸涨的通红,咬牙切齿,骂道:“定是王宗弼那狗贼。华安但有一口气在,绝不与三贼罢休!”
李煜叹口气,拍拍华安的肩膀,道:“华卿之痛,孤王深知。大业成就之日,孤定当让卿快意恩仇!”
华安哽咽着谢了,自去办理公务。草草吃完晚饭,就来参加会议。
汉王,尚书令、天策长官李煜端坐正中大位。没错,确实是中间位置上的一个大木墩。
前面粗木的桌子,罗隐、周宝、周仲、周灿、王通、黄石、分坐在桌子边上。
其中:罗隐为天策长官府枢密司枢密长史
周宝为天策长官府参军司参军长史
周仲为天策长官府庶政司庶政长史
周灿则为天策长官府侍卫司侍卫司马兼参军司军情处督办
王通为留守指挥使并兼任侍卫司侍卫郎中王通
黄石为教导营指挥使
侍卫亲军都正张果、昭文院通政司学士华安和天策庄保正、元老、各营的哨都督以上将领、李煜五个大弟子均列席参加,坐在众人的身后。
这许多人参加会议,李煜可不是为了搞啥声势,这又不是动员会。只是李煜觉得,将来无论如何,自己的班底主干,尤其是统兵带队的大将肯定来自于这些人,为了将来少在战场上吃亏,那就要抓紧一切机会,让自己的人马提高各种统筹作战的能力。这种能力,一是要在实战中学,这是肯定的,闭门造车的培养,出不来好将军。但光凭实战吃亏之后再学习,那代价也就实在太高了。
在还没上战场之前,让他们旁听战役计划思路的制定过程,无疑会提高他们将来对命*的理解程度,而且,聪明些的人,能在将来打完之后,悟到当时为什么那么打,当时那些判断是正确的,哪些措施是有效地。这对手下将领的战斗素养的提高,对将来这些将领的成长,作用肯定是巨大的。
看看人已到齐,李煜宣布会议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