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伯的来意却不只是祭祀而已,进入大帐以后,盈伯直截了当地提出来,在之前的大雨中,少昊族受灾严重,希望得到太昊族的支援。
我看着这个长得一脸纯朴的白眼狼愣住了。
少昊受灾,那我太昊就没受灾了?
现在的太昊也是灾区人民啊!
这两天来的兄弟式情谊,这家伙一点口风没有漏,直到认祖归宗以后,才以少昊族族长的身份提出来,这也太……
对了!他不是在打太昊的主意,而是在打大元三城的主意!
去年的秋收以后,大元三城足足收获了超过4000吨粮食,按三城现有的人口,到今年秋收以前至少还能剩下不少于1500吨。
莒族、皋陶族、郏族那些长老见少昊宗族受灾,多半早已经将大元出卖了。
这些少昊部族今年也积极参加了春播工作,但远水救不了近火,皋陶族仓中的分成粮食也仅够本族使用,想援助给少昊一点也是力所不能及。
我看了一眼木驼,他也是愁云满布——如果这趟救灾工作做下来,他的贸易城就得大出血,而骑兵们也得为这几十万斤粮食跑断腿。
但刚才还笑脸称兄弟,伸手不打笑脸人,现在翻脸也太过份了吧。
我只得咬咬牙:“没——问题!”
盈伯听到第一个字。脸色立即晴转多云,三个字一起听完,云开见月明。
“好!我就知道太昊族长不会弃少昊不顾!“
由在旁边也“呵呵”傻笑。
但我紧接着就提出条件:“太昊族今年也深受洪水之苦,粟地收成肯定不高,现在少昊不妨从大元城粮仓中借出一些粮食使用。但明年得还给大元城,所以少昊明年也得种上粟种,有需要地话,可以由大元提供技术。”
盈伯脸红了一下。原来他们今年也学着种了1000多亩粟,却在洪水中损失得干干净净。主要的原因是种植的地方不对,全种在低洼平地上。大水一来就不见影了。
太昊的灾情也不轻,但支撑目前还没有问题,木驼之前运过来的粟米在洪水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神山只有少量的牲畜,1000多没有上山避洪的族人无法渔猎,却没有人饿肚子,就是靠播种剩余的那6万多斤粟米。
七月开始,牲畜全部回到了神山下地草原,猎手们也可以在草原上射箭撒网,应该不会有太严重的食物短缺。
但木驼的骑兵们也还得继续加大对太昊地粮食运输量,不是为救灾。而是为太昊的劳动力可以抽出来,从事太昊的建设。
盈伯和少昊的的代表团在太昊小住了一段时间,这是我强烈挽留的结果,除了祭祀太昊神山之外,我也大力在向少昊族所有的长老们推销粟米饭,并带他们到粟地里。介绍这片粟地到了秋天的可能的收成情况。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由看上去很粗犷,却对我所讲地农业知识特别在意,并多次在我讲后就要求我给他“开小灶”单独辅导。这个不像是一名优秀猎手的行为,我对此留上了意,但有人肯学大元的农业技术。我是求之不得,又怎么会反对?
另外这个家伙在骑术上也是一个天才。
木驼早就对由的力量和搏击能力五体投地。唯一能让由也佩服一把的就是木器厂驼引以为自豪的骑射技术,在跟由打成一片以后,木驼毫无保留地在由面前炫耀他地骑兵技术,没想到由很快在极短的时间内和木驼的战马成了好朋友,而且轻易地能从地面一跃而上从身边缓缓经过的战马!
木驼地骑术还是经典的“学院派”,按我的示范动作,每一次都是踩蹬上马。像由那样翻身一跃而上,对他而言实在高难了一点——当然也由于木驼地高度比由低了七八厘米。
而且由的上马动作很有特点,除了不需要用马蹬以外。
我有几次看他上马,抓住马鞍轻轻一跃,如同一只滑翔地鹰,绝对没有对马形成撞击,就像贴着马背滑上去的一样,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所以最后木驼红着脸告诉我,想要送一匹给由,我也没有表示反对。
除了好朋友惺惺相惜,还有就是对由的上马动作映象深刻。
教由射箭也是木驼的主意,在“骑”这个项目上由于上马动作败得很彻底,木驼自然而然地就想从“射”这个项目上挽回一点面子。
但这一次他败得更快,也更惨。
骑兵队里没有人能找出一张合适的弓给由使用,因为这些弓一拉就断了。
我的弓也借给由使用过,却因为太长,不适合由使用。
最后勉强在弓箭中找到一张加固过的绞弦弓给由,他射出来的箭差不多能达到我的射程。木驼瞠目结舌,要不是由的射击准确度实在差劲,他真怀疑由是不是以前学过使用弓箭。
木驼唯一能做的就是给由指点一些射击的技巧,但从我的观察来看。由对这些技巧的兴趣远不如对我的农业兴趣大。
有一天晚上,由走进我的大帐,红着脸,搓着手。
“由,请坐!”我连忙招呼。
由扭捏了半天以后才在虎皮上跪坐下来。
“有什么事找我?”我很好奇地问。
“族长……有一件事情……在西边很远地地方。也有人在……在地里种东西……”
“什么?!”我手里的几份“病历”掉在了地上。
靠!哪位同志干的?
从哪一年穿越过来的捏?
怎么没早点过来打个招呼呢?
穿越了一万年还遇到后来人了,多不容易啊!
农业萌芽看来就不是我元齐的功劳了。
等由给我解释了一番“西方的农业”,我开始有点明白过来。
我引入的最多只能是“后世的农业”,在这个世界,早已经有了“原始农业”!
由所说地西边的那个部族,直接将种子撒在山坡上,就去打猎去了,等到秋天再来采摘。但现在他们已经很少畜牧,而是用采得的种子和打猎所得供养族人。
我问了一下由,那个部族有多少人。他也说不上来,但总地来说“很多很多,比太昊族和少昊族都多。”
我不知道由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件事,但从他认真学习农业知识来看,他对那个部族是很佩服的。
我估计了一下,那种粗放型的农业,一亩地能收获50斤就不错了。
难怪由看到太昊的粟米地两眼放光。
我心里面一阵激动——如果这样的部族能和我的农业技术结合起来,那将是怎么的一个天地!
由却看不出我的内心所想,接着又告诉我,他们族人迁过来的路上。看到过几次我们所骑的这种马,而且是很大地野马群。
我不由莞尔,这个消息上木驼知道比让我知道更好。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木驼就要由带路,前去寻找那几个野马群。
可是这一天是盈伯率团回少昊的日子,我制止了木驼的冲动行为。并在临行时悄悄地对由说:“下一个春天,我会让由族种上很多的粟!”
由满面红光地跟着盈伯走了,有了马,估计他再回来的机会会很多。
短短几天。连我都对这个粗犷的战士有些不舍了,木驼却由于有护送少昊族人回去地任务,路上还有几天时间跟由好好交流。所以不是很难过。
盈伯走后,太昊族的建设进入**。灾后余生的1万多亩粟苗长势喜人。预计今年的收成不会少于2000吨,光是粮仓地建设就是一个不轻的任务,伐木、采石、筑墙都需要不少的人手,木驼地骑兵既然负责从大元三城运输粮食过来,还得伐木运输,人力已经有点捉襟见肘,但还是跟提了两次要到西边的草原上去寻找马匹。
实在拗不过,我让他派遣两小队骑兵去了一趟,跑了近20天,搜索了大量地森林和草原,也没有见到半根马毛。
木驼无奈,加上建设工作比较紧张,只得先放下找马的念头,全力投入太昊的建设,少昊那边也差不多占用了近150匹马,运了一个月的粮食,才送去了70吨粟米,解了盈伯的燃眉之急。
太昊神山上,人喊马嘶,一派繁忙景象,太昊各部族的长老们在洪水中体会到了农业的重要性。要是在往年,这样的洪水铁定会导致大量的族人死亡,今年新族长刚上任,就遇上大灾,本以为与天意不合,或祖神降罪,却终于渡险如夷,合族平安,不由对这个新族长刮目相看。
所以族长提出要各族提供人手建设粮仓的时候,没有一个部族表示反对,全都鼎力。
但现在族长的大帐内,空气却比较紧张。
太昊族长要建设太昊城,秋收之后就动工,这是早就为族人所熟知的。风余亲自到过有穷城,风氏一族对建设新城当然是举双手甚至双脚赞成。
但现在族长提出要远离太昊神山,在靠近森林的山地上建设新的太昊城,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同意,还是不同意,这是个问题。
所有的长老,都低下了头,在心中盘算起来。
我看着这个长得一脸纯朴的白眼狼愣住了。
少昊受灾,那我太昊就没受灾了?
现在的太昊也是灾区人民啊!
这两天来的兄弟式情谊,这家伙一点口风没有漏,直到认祖归宗以后,才以少昊族族长的身份提出来,这也太……
对了!他不是在打太昊的主意,而是在打大元三城的主意!
去年的秋收以后,大元三城足足收获了超过4000吨粮食,按三城现有的人口,到今年秋收以前至少还能剩下不少于1500吨。
莒族、皋陶族、郏族那些长老见少昊宗族受灾,多半早已经将大元出卖了。
这些少昊部族今年也积极参加了春播工作,但远水救不了近火,皋陶族仓中的分成粮食也仅够本族使用,想援助给少昊一点也是力所不能及。
我看了一眼木驼,他也是愁云满布——如果这趟救灾工作做下来,他的贸易城就得大出血,而骑兵们也得为这几十万斤粮食跑断腿。
但刚才还笑脸称兄弟,伸手不打笑脸人,现在翻脸也太过份了吧。
我只得咬咬牙:“没——问题!”
盈伯听到第一个字。脸色立即晴转多云,三个字一起听完,云开见月明。
“好!我就知道太昊族长不会弃少昊不顾!“
由在旁边也“呵呵”傻笑。
但我紧接着就提出条件:“太昊族今年也深受洪水之苦,粟地收成肯定不高,现在少昊不妨从大元城粮仓中借出一些粮食使用。但明年得还给大元城,所以少昊明年也得种上粟种,有需要地话,可以由大元提供技术。”
盈伯脸红了一下。原来他们今年也学着种了1000多亩粟,却在洪水中损失得干干净净。主要的原因是种植的地方不对,全种在低洼平地上。大水一来就不见影了。
太昊的灾情也不轻,但支撑目前还没有问题,木驼之前运过来的粟米在洪水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神山只有少量的牲畜,1000多没有上山避洪的族人无法渔猎,却没有人饿肚子,就是靠播种剩余的那6万多斤粟米。
七月开始,牲畜全部回到了神山下地草原,猎手们也可以在草原上射箭撒网,应该不会有太严重的食物短缺。
但木驼的骑兵们也还得继续加大对太昊地粮食运输量,不是为救灾。而是为太昊的劳动力可以抽出来,从事太昊的建设。
盈伯和少昊的的代表团在太昊小住了一段时间,这是我强烈挽留的结果,除了祭祀太昊神山之外,我也大力在向少昊族所有的长老们推销粟米饭,并带他们到粟地里。介绍这片粟地到了秋天的可能的收成情况。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由看上去很粗犷,却对我所讲地农业知识特别在意,并多次在我讲后就要求我给他“开小灶”单独辅导。这个不像是一名优秀猎手的行为,我对此留上了意,但有人肯学大元的农业技术。我是求之不得,又怎么会反对?
另外这个家伙在骑术上也是一个天才。
木驼早就对由的力量和搏击能力五体投地。唯一能让由也佩服一把的就是木器厂驼引以为自豪的骑射技术,在跟由打成一片以后,木驼毫无保留地在由面前炫耀他地骑兵技术,没想到由很快在极短的时间内和木驼的战马成了好朋友,而且轻易地能从地面一跃而上从身边缓缓经过的战马!
木驼地骑术还是经典的“学院派”,按我的示范动作,每一次都是踩蹬上马。像由那样翻身一跃而上,对他而言实在高难了一点——当然也由于木驼地高度比由低了七八厘米。
而且由的上马动作很有特点,除了不需要用马蹬以外。
我有几次看他上马,抓住马鞍轻轻一跃,如同一只滑翔地鹰,绝对没有对马形成撞击,就像贴着马背滑上去的一样,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所以最后木驼红着脸告诉我,想要送一匹给由,我也没有表示反对。
除了好朋友惺惺相惜,还有就是对由的上马动作映象深刻。
教由射箭也是木驼的主意,在“骑”这个项目上由于上马动作败得很彻底,木驼自然而然地就想从“射”这个项目上挽回一点面子。
但这一次他败得更快,也更惨。
骑兵队里没有人能找出一张合适的弓给由使用,因为这些弓一拉就断了。
我的弓也借给由使用过,却因为太长,不适合由使用。
最后勉强在弓箭中找到一张加固过的绞弦弓给由,他射出来的箭差不多能达到我的射程。木驼瞠目结舌,要不是由的射击准确度实在差劲,他真怀疑由是不是以前学过使用弓箭。
木驼唯一能做的就是给由指点一些射击的技巧,但从我的观察来看。由对这些技巧的兴趣远不如对我的农业兴趣大。
有一天晚上,由走进我的大帐,红着脸,搓着手。
“由,请坐!”我连忙招呼。
由扭捏了半天以后才在虎皮上跪坐下来。
“有什么事找我?”我很好奇地问。
“族长……有一件事情……在西边很远地地方。也有人在……在地里种东西……”
“什么?!”我手里的几份“病历”掉在了地上。
靠!哪位同志干的?
从哪一年穿越过来的捏?
怎么没早点过来打个招呼呢?
穿越了一万年还遇到后来人了,多不容易啊!
农业萌芽看来就不是我元齐的功劳了。
等由给我解释了一番“西方的农业”,我开始有点明白过来。
我引入的最多只能是“后世的农业”,在这个世界,早已经有了“原始农业”!
由所说地西边的那个部族,直接将种子撒在山坡上,就去打猎去了,等到秋天再来采摘。但现在他们已经很少畜牧,而是用采得的种子和打猎所得供养族人。
我问了一下由,那个部族有多少人。他也说不上来,但总地来说“很多很多,比太昊族和少昊族都多。”
我不知道由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件事,但从他认真学习农业知识来看,他对那个部族是很佩服的。
我估计了一下,那种粗放型的农业,一亩地能收获50斤就不错了。
难怪由看到太昊的粟米地两眼放光。
我心里面一阵激动——如果这样的部族能和我的农业技术结合起来,那将是怎么的一个天地!
由却看不出我的内心所想,接着又告诉我,他们族人迁过来的路上。看到过几次我们所骑的这种马,而且是很大地野马群。
我不由莞尔,这个消息上木驼知道比让我知道更好。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木驼就要由带路,前去寻找那几个野马群。
可是这一天是盈伯率团回少昊的日子,我制止了木驼的冲动行为。并在临行时悄悄地对由说:“下一个春天,我会让由族种上很多的粟!”
由满面红光地跟着盈伯走了,有了马,估计他再回来的机会会很多。
短短几天。连我都对这个粗犷的战士有些不舍了,木驼却由于有护送少昊族人回去地任务,路上还有几天时间跟由好好交流。所以不是很难过。
盈伯走后,太昊族的建设进入**。灾后余生的1万多亩粟苗长势喜人。预计今年的收成不会少于2000吨,光是粮仓地建设就是一个不轻的任务,伐木、采石、筑墙都需要不少的人手,木驼地骑兵既然负责从大元三城运输粮食过来,还得伐木运输,人力已经有点捉襟见肘,但还是跟提了两次要到西边的草原上去寻找马匹。
实在拗不过,我让他派遣两小队骑兵去了一趟,跑了近20天,搜索了大量地森林和草原,也没有见到半根马毛。
木驼无奈,加上建设工作比较紧张,只得先放下找马的念头,全力投入太昊的建设,少昊那边也差不多占用了近150匹马,运了一个月的粮食,才送去了70吨粟米,解了盈伯的燃眉之急。
太昊神山上,人喊马嘶,一派繁忙景象,太昊各部族的长老们在洪水中体会到了农业的重要性。要是在往年,这样的洪水铁定会导致大量的族人死亡,今年新族长刚上任,就遇上大灾,本以为与天意不合,或祖神降罪,却终于渡险如夷,合族平安,不由对这个新族长刮目相看。
所以族长提出要各族提供人手建设粮仓的时候,没有一个部族表示反对,全都鼎力。
但现在族长的大帐内,空气却比较紧张。
太昊族长要建设太昊城,秋收之后就动工,这是早就为族人所熟知的。风余亲自到过有穷城,风氏一族对建设新城当然是举双手甚至双脚赞成。
但现在族长提出要远离太昊神山,在靠近森林的山地上建设新的太昊城,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同意,还是不同意,这是个问题。
所有的长老,都低下了头,在心中盘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