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术的横空出世,牵动了天下人的神经。



    每当有圣术的消息传下,皆会在短时间内传遍天下,成为读书人争相讨论的热点……



    “请问先生,吾等何时才能够修炼?”



    有学子无比期待道。



    唰唰——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在老教谕身上。



    从圣术《坐而论道》的横空出世,到现在,不过是短短的两天而已,但是已经成为天下最热门的圣术,也是最受大儒之下读书人的追捧和喜爱术法……



    天下谁人不想学?



    恨不得立即飞身云台上。



    “这个圣殿自有安排,诸生莫要急。”



    老教谕笑了笑道,也不太清楚圣殿何时安葬山书院上云台,但肯定不会太远。



    圣术,需要亲自感应到圣碑,方可参悟和修炼。



    无法述于口与文字。



    待经课过后,封青岩就来到藏书楼,翻阅地图方面的书籍,以及一些风俗人情的游记,为去幽都作准备。



    “虽然有传言,幽都位于巴蜀两国,但具体是在哪?”



    封青岩蹙起眉头,书上并没有记载。



    虽然他已经查过了不少书籍,但皆没有具体的记载,都只是大概提到巴蜀两国而已。接着,他翻看周天下的地图,打算制定前往巴蜀的路线。



    “可以走水路,也可以走陆路。”



    封青岩翻看着地图自语,“走水路,由灵水河入上河向东,再经运河入大江往西。虽然路途远了不止一倍,但胜在平稳……”



    不过走陆路会快上一些。



    午后,他便前往百花谷,和子雅琴商议前往巴蜀的路线,最终选择了陆路。



    在他回到甲字院时,发现九歌神情有些不对。



    “九歌,怎么了?”



    封青岩迟疑一下就开口询问。



    “先生,好像有人来到我神庙,让我去一趟。”九歌有些六神无主道,明显是被幽都鬼差惊吓到还没有回神过来。



    “谁?”



    封青岩皱了皱眉头,难道又是幽都鬼差?



    不应该啊。



    况且,现在天色还没有黑。



    “九歌不知。”九歌摇摇头,手足无措看着封青岩,似乎希望先生陪她走一趟。



    “我陪你去一趟。”



    封青岩想了想道,也有些好奇。



    他们出了书院,就直奔山神庙,远远就看到山神庙前,站着一个青衣身影。但是,那个青衣身影似乎融入天地般,让人感觉不到他的存。



    看到却感觉不到,让封青岩心中惊讶。



    这,有可能是大儒级别。



    封青岩心中暗暗警惕起来,立即掏出老师给的“铜山铁壁”印章,以防不测。



    “先生,他对九歌没有恶意。”



    九歌扭头道,接着皱了争巧小的鼻子又言,“我好像感觉到他,有些亲切……”



    “亲切?”



    封青岩诧异,九歌无亲无戚,何来亲近?



    他们慢慢走近,来到山神庙前。



    “你名叫九歌?”



    青衣人转身,看了一眼封青岩,就看着九歌道。



    他身材高大,面容俊郎而儒雅,身上散发着一股高贵而威严的气息,如若天上的神明般,给人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威严。



    九歌紧张地点了点头。



    似乎想要亲近,却又有些害怕和担心。



    “不用害怕,吾与汝也算是同族。”青衣中年人说,眼里竟然多了一分溺爱,“吾听闻汝诞生了,便来看看。”



    “前辈也是山神?”



    九歌一喜道,显得满脸的高兴。



    青衣中年人点点头后,便有些诧异看着封青岩,想不到一名小小的学子,居然能在他的气息下安然无恙,道:“汝是葬山书院的学子?”



    “敢问尊上名讳?”



    封青岩点点头,直接无视了什么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威严。



    不过,倒是有些惊讶,想不到还真是九歌同族啊。



    “吾与九歌说几句话。”



    青衣中年人没有回答封青岩,一挥手,便与九歌一同不见了,让封青岩皱了皱眉头,好奇是哪个山头的山神。



    希望不是老乡见老乡,背后一枪。



    不过两刻钟左右,青衣中年人和九歌便出现了。



    九歌满脸喜欢的样子。



    “汝能与九歌同来,说明汝在九歌心中值得信赖与依托……”青衣中年人再次打量封青岩,便掏出一枚令牌,道:“此令牌,便赐予汝吧。”



    令牌化为飞光落在封青岩手中。



    在封青岩接过令牌时,青衣中年人便消失不见了。



    这时,封青岩有些好奇打量令牌,正面刻有三个篆字“东山令”和神秘的纹理,背面隐藏有一串串的小字。



    “天地无私,神明鉴察。不为享祭而降福,不为失礼而降祸。凡人有势不可使尽,有福不可享尽,贫穷不可欺尽。”



    封青岩一边看,一边念出来。



    “此三者,乃天运循环,周而复始。故一日行善,福虽未至,祸自远矣。一日行恶,祸虽未至,福自远矣。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作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损人利己,切宜戒之。”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人莫做。衣食随缘,自然快乐。”



    “算什么命,问什么卜,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天网恢恢,报应自速,谛听吾言,神人监服。”



    “这劝戒倒是有些意思。”



    封青岩念完笑了笑说,接着愣了一下,等等,东山令?刚才的青衣中年人,难道是传说中的东君?



    东君乃是与儒教教主平起平坐之神。



    有天下第一神之称。



    “九歌,刚才那位是东君?”封青岩连忙问。



    “啊?九歌不知道,前辈也没有说。”



    九歌一脸茫然摇头说,接着兴奋掏出一枚令牌,道:“先生,前辈也给了九歌一枚令牌,说这枚令牌可保九歌不会被人欺负……”



    “是吗,给我看看。”



    封青岩见九歌的令牌,有些不一样便好奇接过。



    九歌的令牌,正面为篆字“东山安”,背面为篆“四海皆安”。



    封青岩不知道令牌有何用,看了看便还给九歌,也没有询问东君说了什么。



    不过,东君的到来,还是让他有些意外。



    他迟疑一下,便来到书院的后殿。



    “老师,这可是东君的令牌?不知有何用?”封青岩拜见老师后,就掏出那枚令牌道。



    安修接过看了看,便道:“这的确是东君的宝训令,你是从何处得来?”



    “东君送的。”



    封青岩道,就把东君见九歌的事说了说。



    “原来如此。”



    安修点点头,沉吟一下便道:“有了这枚宝训令牌,就可以前往东山秘境,参悟种种神迹。”



    “神迹?”



    封青岩有些好奇,问:“何种神迹?”



    “如夏后登天留下的脚印,商帝悟道残留的梦境,人王平定天下的血书,以及诸圣追本溯源的碎片……”安修笑了笑说,“汝运气不错,能拿到一枚宝训令牌,不要错过参悟神迹的机会,这连老师亦没有去过。”



    “可有期限?”



    “没有期限,何时皆可去。”



    “老师,令牌可指定人?”



    “只问令牌,不问人。”



    “东君给九歌的令牌是‘东山安,四海皆安’,敢问老师此是何令牌,何作用?”



    封青岩问。



    “东山安,四海皆安?”



    安修有些惊讶,沉吟一下便了然,道:“此乃东山的安字令,持此令牌者,有如东山君亲临。”



    ……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章节目录

拜见君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连山易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14章宝训令牌-君子之谋TXT百度云下载,拜见君子,笔趣阁并收藏拜见君子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