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西米连-奥古斯特-西庇阿-冯-巴兰德男爵,在1861年就来到了东亚,起初是做为德意志关税同盟各个邦国的共同商业代表,在大清的广州处理关税同盟与东亚(清、日、朝)的商务关系。

    到了1871年德意志关税同盟变成了德意志第二帝国之后,巴兰德男爵从一个商业联盟的商业代表,终于升格为德意志帝国驻清、日两国的全权公使,人也从广州搬到了北京,全权处理包括朝鲜在内的所有东亚国家事务。

    在1875年,巴兰德公使在西方各国驻东亚的外交使团中,因为资历最老,经验最丰富且与清日两国政府关系最好,被西方外交使团共同拥戴为各国驻北京公使团团长。

    在东亚生活了近二十年,巴兰德公使早就变成了东亚通,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清国通,自从来的北京,他就立刻喜欢上了这个地方,要不是高鼻梁蓝眼睛和脑后没有辫子,单从生活习惯上来看,他更像是个地道的北京人,尤其是饮食习惯上,已经完全不像一个普鲁士的贵族。

    一大早,巴兰德公使从东交民巷出发,沿着北京高大的内城墙先向南,穿过广渠门后朝西,直接进了北京的外城,也就是老北京人俗称的南城儿。

    而巴兰德公使大早上要去的这个地方,是被北京人称为花市火神庙,一处叫做“豆汁丁”的粉店。

    五月初北京城的天气,已经开始燥了起来,巴兰德公使也跟老北京人一样,让掌柜的将热豆汁换成了一碗冰镇豆汁,就着焦圈儿和辣咸菜丝,巴兰德公使也呼噜呼噜的吃了起来。用巴兰德公使地道的北京话来说,就是“自己就得意这一口儿!”

    别说,儿化音还倍标准。

    从背影来看,要不是巴兰德公使那头金黄色头发出卖了他,单从一身的长袍马褂,外加身上挂着的杂七杂八的各式小零碎来看,活脱脱的就是满清的贵族打扮。

    如果说在北京贵族和老百姓一起吃什么不被耻笑,那也只有是喝豆汁吃焦圈这一件事了。

    经常来“豆汁丁”粉房喝豆汁吃焦圈的老北京们,对巴兰德公使早就见怪不怪了,日久天长的知道公使大人汉语讲的好,还能说口地道的北京话,所以也都能熟络的打两声招呼。

    但是初次来京城的外地人那见过这个,一个人高马大,全身中式打扮的洋人坐在店里吃豆汁焦圈,这绝对是件稀罕事,尤其是一对坐在巴兰德隔壁的承德马商,自打进店那一刻起,眼睛就没离开过巴兰德。

    巴兰德公使将最后一口焦圈,用筷子放进嘴里后,朝着“豆汁丁”当家的丁掌柜的高喊了一句,“掌柜的,会钞!”

    “豆汁丁”的丁掌柜的,忙不迭的将一个包好的油纸包和一个瓷罐送到巴兰德的面前,“巴老爷,老样儿子,四个焦圈儿,一份打走的豆汁儿,您受累,5文钱了您哪。”

    巴兰德将十文钱放在放在桌上,一拱手,“掌柜的辛苦,走嘞!”

    “巴老爷,您走好,慢走了您哪!”

    丁掌柜的送走的巴兰德,刚要转身进柜台,却被身边的承德马商,忽一把抓住。丁掌柜一惊,转头看着这位客人,急忙问道,“呦,这位爷,您这是做什么?”

    “干什么!你个大清人居然这么低三下四的招待洋人,你忘了洋人烧了咱皇上的园子了,你居然敢卖给洋人吃喝,你这是要造反是不是!”承德的马商怒斥道。

    丁掌柜的一听就不干了,一甩手将马商的手打落,双手一抄,瞪着眼睛怒斥道,“姥姥!你知道爷刚才招待的是那国洋人吗!德国人!你丫挺知道烧皇上园子的是那国人,那叫英国人、法国人!”

    “俗话说的好,冤有头债有主,英国人、法国人办的破事儿,你丫的怪到巴老爷头上,这算那门子的事儿?!北京人办事讲究,是谁的就是谁的!”丁掌柜的一怒之下,把老北京骂人丫头养的脏字都带了出来。

    “再说了,爷们也是在旗的人,告诉你丫的,爷儿正经的镶蓝旗,我们家旗主老爷恭亲王,可是跟巴老爷一起到我这喝过豆汁的人。能来喝这口南城便宜的豆汁儿,就说明巴老爷这洋人瞧得起咱北京爷们!”

    “明白的儿告诉你,巴老爷刚才带的打走的豆汁和焦圈,就是带给我们家旗主老爷的。你,给我麻溜的喝完豆汁走人,那凉快给我那待着去!爷不伺候你!”说完丁掌柜的用毛巾一掸袖口,直接进后屋去了。

    “好!老丁这话,说的仗义!”

    “北京四九城的爷们都在,报仇也是我们爷们的事,你们几个找个凉快地待着去!”

    “冤有头债有主,办事要讲究!”

    “喝完了麻溜走人,甭在这丢人现眼的!”

    在老北京街坊们一阵起哄声中,两个马商狼狈扔下几个铜板,就准备离开。

    却不想被“豆汁丁”伙计拦了下来,伙计笑嘻嘻的说道,“几位爷,在京城里,店里喝豆汁不要钱,刚才的巴老爷,咱都没要钱,您的更不能要,记住喽,免得说我们爷们欺负您。”

    轰笑再次响起。

    巴兰德公使可没听到身后的这些议论,早就上了马车离去。

    而丁掌柜到底是个伶俐的生意人,一眼就看出巴兰德这是带着豆汁和焦圈,要去拜访自家的旗主恭亲王。

    巴兰德公使是恭亲王奕訢面前,最能说的上话的两位洋人之一。

    除了巴兰德公使,另一位洋人就是英国人赫德。单论私交,其实巴兰德公使更胜赫德一筹,毕竟不能那个洋人都能喜好恭亲王得意的豆汁的,偏偏巴兰德公使也好这一口。

    当然英国人赫德也有他的优势,尤其是在公事上,做为一个清帝国的外聘的高级经理人,在清国政务上的发言权却是巴兰德公使所不能比拟的。

    可是今天,巴兰德公使就要在赫德所擅长的领域,要跟英国人做一番的较量,力图影响清国的政务方向。

    这场较量不但是巴兰德公使自己挑起的,更是柏林指派的重要的任务,任务的起因就是巴兰德公使在四月第三周发回国内的那封电报,关于清国人购买快枪、铁甲舰、铁路和有特使出使俄国。

    最初按照巴兰德公使的意思,想为自己的救命恩人腓特烈皇储送上一份经济情报,以支持皇储工作,在清国的三项采购意向中,巴兰德公使认为快枪的生意德国的把握最大,其次是铁路,至于铁甲舰...巴兰德个人认为机会为零。

    巴兰德却不曾想到,皇储隔天就立即回复了自己一封电报,电报里的意思是务必要自己去详细了解,清国对这三项采购的意向到底有多强烈,巴兰德对这封电报的解读就是,德国似乎要将清国所有的询盘全部吃下。

    这封充满着野心的电报,着实让巴兰德吓了一跳,什么时候帝国的经济野心如此的强烈了?!

    既然是自己挑的事,再辛苦也要做完,巴兰德公使花了整整一周时间,在北京总理衙门与直隶总督天津行馆之间往返了多次,最终将一份详细情况的汇报发回了国内。

    还没过两天,一封由宰相俾斯麦,外交国务卿布洛伯爵,以及经济部长腓特烈皇储联合署名的,内容出奇的长的外交电报,再次摆在了巴兰德公使的书桌上。

    看完这封电报后,巴兰德公使思索了良久,将柏林方面的要求简单归纳为如下:

    1、积极介入清日调解,原则上立场需要偏向清方。(注.除非日方的提供的利益远大于清方,或在双方利益相同时,可采取适当偏清中立。)

    2、全力挑起清日、清法、清俄之间的矛盾。(注.上述矛盾必须服务于帝国的对清与对日贸易,以全力扩大对清和对日军火出口为目的;另清法矛盾是重点,帝国急需减轻法国军事压力;对于清俄矛盾,外交部授权自己,可以联络英国驻华公使共同推进。)

    3、基于上述矛盾,全力推进工业品销售,减少纺织品和初级加工品的对清销售局面,全力与其他列强们做到差异化商品竞争。(注.例如英法现在对清日倾销纺织品,那么巴兰德公使的工作重点,就是帮清日两国建立纺织厂对抗英法倾销,顺便再向清国,大力推荐德国的化工染料和纺织新技术。)

    4、恩斯特-奥托-冯-迪特里希海军少将的大舰队将为你的清日外交斡旋,而停留在亚洲,迪特里希海军少将将服从于你的指派,望你妥善利用好这支海军力量。(注.只威慑,不参战。)

    5、与大舰队随行的阿尔贝特-威廉-海因里希王子,将代表霍亨索伦王室拜访清国皇室,望巴兰德公使安排好一切外交事宜。(注.海因里希王子此行,将代表德国皇室与高层的善意与亲善态度,将正式的支持,清国为维护自身皇权所做的一切努力。)

    6、向清国人展示德意志的造舰水平和力量,基于清日、清法矛盾,为清国制造没有海军就没有和平的焦虑感,务必将清国购买军舰的订单拿下。(注.海因里希王子的皇室拜访,也将服务于此目标。)

    7、基于清俄矛盾,务必拿下清国的快枪订单。(注.海因里希王子同样服务于此目标。)

    8、已了解清国关于铁路问题的争论,请务必与清国李大臣建立良好私人关系,务必关注清国滦平煤矿与相关的铁路建设。(注.海因里希王子同样服务于此目标。)

    有着八点繁琐要求的这封电报,让巴兰德又惊又喜。

    惊的是,没想到帝国上下的野心是如此的大,居然准备将清国的所有询盘都吃下,甚至不惜制造国家间矛盾,派遣皇孙出使为清国撑腰,最后还派环球航行的大舰队做自己的后盾;

    喜的是,自己这件事如果办好了,意味着自己不但成为德国经济界在清国的重要人物,而且在他回柏林外交部的时候,这也绝对是外交履历上精彩的一页。

    金钱与荣誉,权力与理想交织在巴兰德公使的心中。

    马车很快离开了花市,向北穿过崇文门进入了北京的内城。

    一过崇文门,外城的喧闹一下子被内城的安静所代替,巴兰德公使也得以静下心来,仔细的回想了过去几天自己的外交行程,以及与恭亲王奕訢即将发生的见面。

章节目录

阳光下的德意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奥总的马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九十八章 巴兰德公使 上-德意志的另一行泪 TXT,阳光下的德意志,笔趣阁并收藏阳光下的德意志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