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一下江南
七月初五,立秋。
俗话说的好,早立秋冷飕飕。头一日还是炎热难耐,到了第二天一进入立秋,天气立刻可以看出变化。中午时分,依然是烈日炎炎,但是到了有树荫的地方,立刻可以感觉到一丝凉爽,而不像前一日那种不管躲在那里都是燥热的让人难以忍受。
辽王府花园内的凉亭中,李恪正坐在琴旁不停地在其中的几个音阶中弹奏,一旦感觉到满意便立即在一旁的纸张之上记录下来。汗水不知不觉中顺着两腮流下,滴落在石桌上记录乐谱的纸张之上。伸出左手,准备用衣袖去擦拭头上的汗水的时候,一方丝质手帕递到了他的面前。下意识的伸手接过手帕,在脸上胡乱擦了一把的同时,随口说了一句:“谢谢。”然后头也不抬的继续创作。
“殿下,请恕怞云多嘴。这作曲需要的是灵感,是心中偶有所感,并借此予以延伸开来才可以做出好的曲子。像殿下现在这般,明明心中没有却非要写出琴曲,即便是最终写出来殿下自己也不会满意的。与其在这里冥思苦想,莫如暂且放下,待得心中有所感悟的时候再去编写也不迟啊!”
知道对方开口,李恪这才反应过来。放下手中的笔,叹了口气说道:“嗨!我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算了,还是听你的,先不写了,不然的话还真的如你所说,连自己都不会满意的。对了,怞云。你怎么自己来了?如果有什么事的话,找个人来交代一声便可以了,大热的天儿,何苦自己亲自跑过来呢!”
“我的好殿下,您也不看看现在都什么时辰了?从早上到现在了,您是谁也不喝、饭也不吃,您不心疼自己我们还心疼呢。”
李恪歪着头向亭外看了看,太阳已经开始微微的偏西。自我解嘲的笑了笑说道:“呵呵……好久没有这么专注的干一件事了,没想到这时间过的还真快。还别说,这一停下来,立马就感觉到饿了。”
李恪的就餐习惯和这个时代都不一样,他喜欢一家人坐在一起一同吃饭,饭间还可以随便聊聊家常,既增进一下家庭成员间的情分,又可以避免相互间的争斗。
坐在饭桌之上,现格根塔娜没有在座,便问道:“娜娜呢?怎么没有过来一同就餐?”
杨怞云和云儿闻后都用略带幽怨的眼神看了他一眼,没有开口回答他。倒是武约吃吃的笑着说道:“还不是因为殿下你!”
“我?”李恪有些摸不到头脑。“我怎么了,没做过什么啊?”
武约白了他一眼,说道:“殿下前些天忙着军校的事情,连家也顾不上回,昨日好不容易回来了,今日却又一大早便在凉亭中弹琴。娜娜妹子想去讨好你,便亲自给你去送茶,谁知没到你近前,便回来了,说你弹奏的琴声里杀气太重,怕惊动了腹中的胎儿。此刻只怕还在房中静卧修养呢吧。”
“噢……”李恪听后随口应了一句,也没往心里去。但是马上又反应了过来,有些惊诧的说道:“你的……你的意思是说,娜娜已经有身孕在身了?啊!……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们怎么也不早一点告诉我一声!”
面对李恪略带指责的语气,三女不由得同时的用幽怨的眼神望向他。这也不能怪她们用这种眼神去看他,三女几乎同时进门,都要比格根塔娜要早了近一年的时间,结果到现在她们还没有任何动静,倒是这个只是跟了他还不到半年的小丫头,倒是先拔得头筹,这又怎么能不让她们的心里不痛快呢。
看到三女的眼神,李恪也意识到自己的话说得有问题,连忙又解释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情急之下他也不知道该怎样说才好,只觉得这个时候越描越黑,正能更进一步的加深三女心中的幽怨,索性也不再解释,直接低下头吃饭。
饭桌之上,谁都没有心思再说一句话。又因为所有人心中都装着事,所以吃了半天,桌上的饭菜也没有见少。
就在这时,门外有下人来报:皇宫内来人,让殿下进宫。
李恪听到后,如同遇到大赦一般,连话也来不及说一句便急匆匆的起身去换衣服,然后和前来传话的人一同前往皇宫。
御书房内,李恪给李世民见过礼后问道:“不知父皇把儿臣找来,有何吩咐?”
李世民没有说话,只是指了指桌子上的一摞奏折。李恪按照他的指示,走向前去随手拿起一本打开观看。洋洋洒洒的上千字的奏折,实际上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江南大水了,殃及到几乎整个江南道而且损失惨重,希望朝廷能够予以施救。再拿起一本,除了用词有些差异,但是内容却完全一样。又看了几本,觉没有区别以后也就不再去看,问道:“父皇让儿臣看这些奏章,一定是有事情要儿臣做吧?”
李世民看了看他,突然间叹了口气说道:“唉……原本这些事由那些个臣工们去做就可以。不成想承乾和泰儿各有保举前往赈灾之人选,为此还在大殿之上争执不下。他二人所保举之人都是朝中干练之人,原本用谁去朕都可以放心。只不过……朝中的那些事不说也罢!最后僵持不下,中书令房玄龄提议由你作为此次江南赈灾的安抚使,这样一来既可以显示朝廷对于地方灾情的重视,又可以避开太子与魏王之争,可谓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只不过这一次又要让你辛苦一趟了。
这一次让你回京,朕的本意是让你好好休整一番的,没曾想反倒让你更加的忙碌……唉,朕心难安啊!“
“父皇,您千万不必如此。为我大唐尽力,本就是儿臣应尽的职责。不知父皇准备让儿臣何时启程,儿臣也好做一下准备,把手头上的事都给安排妥当。”
“此事当越快越好,只不过现在洪水未退,前往江南的道路不好行走。还有就是这场洪水是必要影响秋收,朝廷目前正在紧急调拨粮食以及粮种,只怕也耽误一些时间。”
“父皇,不如这样。儿臣准备一下,两日后先行了解当地灾情。朝廷这里先做好准备,等到儿臣把当地的灾情汇报上来,朝廷再针对当地情况调拨粮食如何?”
李世民略作沉思后,摇了摇头说道:“这样做不妥,依现在的状况,你的奏章一个来回至少要一个月,如果有什么意外情况生,很可能会耽误更多时间。不如这样吧,朕把准备好的赈灾粮草沿长江两岸的重镇予以囤积,届时你可以临机处理。这一次灾情严重,你一定要尽心办理好这件事。还有就是,路途遥远,朕赐你临机处断的权利,所有在赈灾过程中有不轨之心的官员,你都可以先行处置,然后再上报朝廷。”
“是,儿臣遵旨。还有,此次江南遭遇大灾,儿臣愿意捐献粮食一万担以及白银二十万两,以为朝廷赈灾之用。白银儿臣明日会交到户部,粮食也会在户部备案,然后儿臣亲自押运前往江南。”
李世民的脸上流露出诧异的神情,紧跟着又流露出释怀的笑容。“恪儿,只有在大唐有难之时,方可见到人之本性。你能如此,朕心甚感宽慰!”
七月初五,立秋。
俗话说的好,早立秋冷飕飕。头一日还是炎热难耐,到了第二天一进入立秋,天气立刻可以看出变化。中午时分,依然是烈日炎炎,但是到了有树荫的地方,立刻可以感觉到一丝凉爽,而不像前一日那种不管躲在那里都是燥热的让人难以忍受。
辽王府花园内的凉亭中,李恪正坐在琴旁不停地在其中的几个音阶中弹奏,一旦感觉到满意便立即在一旁的纸张之上记录下来。汗水不知不觉中顺着两腮流下,滴落在石桌上记录乐谱的纸张之上。伸出左手,准备用衣袖去擦拭头上的汗水的时候,一方丝质手帕递到了他的面前。下意识的伸手接过手帕,在脸上胡乱擦了一把的同时,随口说了一句:“谢谢。”然后头也不抬的继续创作。
“殿下,请恕怞云多嘴。这作曲需要的是灵感,是心中偶有所感,并借此予以延伸开来才可以做出好的曲子。像殿下现在这般,明明心中没有却非要写出琴曲,即便是最终写出来殿下自己也不会满意的。与其在这里冥思苦想,莫如暂且放下,待得心中有所感悟的时候再去编写也不迟啊!”
知道对方开口,李恪这才反应过来。放下手中的笔,叹了口气说道:“嗨!我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算了,还是听你的,先不写了,不然的话还真的如你所说,连自己都不会满意的。对了,怞云。你怎么自己来了?如果有什么事的话,找个人来交代一声便可以了,大热的天儿,何苦自己亲自跑过来呢!”
“我的好殿下,您也不看看现在都什么时辰了?从早上到现在了,您是谁也不喝、饭也不吃,您不心疼自己我们还心疼呢。”
李恪歪着头向亭外看了看,太阳已经开始微微的偏西。自我解嘲的笑了笑说道:“呵呵……好久没有这么专注的干一件事了,没想到这时间过的还真快。还别说,这一停下来,立马就感觉到饿了。”
李恪的就餐习惯和这个时代都不一样,他喜欢一家人坐在一起一同吃饭,饭间还可以随便聊聊家常,既增进一下家庭成员间的情分,又可以避免相互间的争斗。
坐在饭桌之上,现格根塔娜没有在座,便问道:“娜娜呢?怎么没有过来一同就餐?”
杨怞云和云儿闻后都用略带幽怨的眼神看了他一眼,没有开口回答他。倒是武约吃吃的笑着说道:“还不是因为殿下你!”
“我?”李恪有些摸不到头脑。“我怎么了,没做过什么啊?”
武约白了他一眼,说道:“殿下前些天忙着军校的事情,连家也顾不上回,昨日好不容易回来了,今日却又一大早便在凉亭中弹琴。娜娜妹子想去讨好你,便亲自给你去送茶,谁知没到你近前,便回来了,说你弹奏的琴声里杀气太重,怕惊动了腹中的胎儿。此刻只怕还在房中静卧修养呢吧。”
“噢……”李恪听后随口应了一句,也没往心里去。但是马上又反应了过来,有些惊诧的说道:“你的……你的意思是说,娜娜已经有身孕在身了?啊!……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们怎么也不早一点告诉我一声!”
面对李恪略带指责的语气,三女不由得同时的用幽怨的眼神望向他。这也不能怪她们用这种眼神去看他,三女几乎同时进门,都要比格根塔娜要早了近一年的时间,结果到现在她们还没有任何动静,倒是这个只是跟了他还不到半年的小丫头,倒是先拔得头筹,这又怎么能不让她们的心里不痛快呢。
看到三女的眼神,李恪也意识到自己的话说得有问题,连忙又解释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情急之下他也不知道该怎样说才好,只觉得这个时候越描越黑,正能更进一步的加深三女心中的幽怨,索性也不再解释,直接低下头吃饭。
饭桌之上,谁都没有心思再说一句话。又因为所有人心中都装着事,所以吃了半天,桌上的饭菜也没有见少。
就在这时,门外有下人来报:皇宫内来人,让殿下进宫。
李恪听到后,如同遇到大赦一般,连话也来不及说一句便急匆匆的起身去换衣服,然后和前来传话的人一同前往皇宫。
御书房内,李恪给李世民见过礼后问道:“不知父皇把儿臣找来,有何吩咐?”
李世民没有说话,只是指了指桌子上的一摞奏折。李恪按照他的指示,走向前去随手拿起一本打开观看。洋洋洒洒的上千字的奏折,实际上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江南大水了,殃及到几乎整个江南道而且损失惨重,希望朝廷能够予以施救。再拿起一本,除了用词有些差异,但是内容却完全一样。又看了几本,觉没有区别以后也就不再去看,问道:“父皇让儿臣看这些奏章,一定是有事情要儿臣做吧?”
李世民看了看他,突然间叹了口气说道:“唉……原本这些事由那些个臣工们去做就可以。不成想承乾和泰儿各有保举前往赈灾之人选,为此还在大殿之上争执不下。他二人所保举之人都是朝中干练之人,原本用谁去朕都可以放心。只不过……朝中的那些事不说也罢!最后僵持不下,中书令房玄龄提议由你作为此次江南赈灾的安抚使,这样一来既可以显示朝廷对于地方灾情的重视,又可以避开太子与魏王之争,可谓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只不过这一次又要让你辛苦一趟了。
这一次让你回京,朕的本意是让你好好休整一番的,没曾想反倒让你更加的忙碌……唉,朕心难安啊!“
“父皇,您千万不必如此。为我大唐尽力,本就是儿臣应尽的职责。不知父皇准备让儿臣何时启程,儿臣也好做一下准备,把手头上的事都给安排妥当。”
“此事当越快越好,只不过现在洪水未退,前往江南的道路不好行走。还有就是这场洪水是必要影响秋收,朝廷目前正在紧急调拨粮食以及粮种,只怕也耽误一些时间。”
“父皇,不如这样。儿臣准备一下,两日后先行了解当地灾情。朝廷这里先做好准备,等到儿臣把当地的灾情汇报上来,朝廷再针对当地情况调拨粮食如何?”
李世民略作沉思后,摇了摇头说道:“这样做不妥,依现在的状况,你的奏章一个来回至少要一个月,如果有什么意外情况生,很可能会耽误更多时间。不如这样吧,朕把准备好的赈灾粮草沿长江两岸的重镇予以囤积,届时你可以临机处理。这一次灾情严重,你一定要尽心办理好这件事。还有就是,路途遥远,朕赐你临机处断的权利,所有在赈灾过程中有不轨之心的官员,你都可以先行处置,然后再上报朝廷。”
“是,儿臣遵旨。还有,此次江南遭遇大灾,儿臣愿意捐献粮食一万担以及白银二十万两,以为朝廷赈灾之用。白银儿臣明日会交到户部,粮食也会在户部备案,然后儿臣亲自押运前往江南。”
李世民的脸上流露出诧异的神情,紧跟着又流露出释怀的笑容。“恪儿,只有在大唐有难之时,方可见到人之本性。你能如此,朕心甚感宽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