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皇帝是个有理想的皇帝,他目睹了神策军和宦官在宫中制造的一起又一起的灾难,是以从被扶上帝位那天开始便一直琢磨如何破解宦官专权的局面。
可是他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
如今能与神策军抗衡的力量只有金吾卫了,但金吾卫一分为三,左金吾卫大将军崔鄯虽然忠心,但被王守澄盯得死死的,现今还被王守澄借机降了职位。
右金吾卫大将军陈君赏是个儒将,似乎从来都不关心朝廷之事,对谁都客客气气,只一门心思治理右街各门各坊的治安,文宗皇帝不了解他,也不敢委以重任,况且右金吾卫的确离大明宫远了点。
所以他只能依靠殿中金吾卫的力量。
金吾卫与神策军以宣政门为界划分南北守卫大明宫,南面为金吾卫的势力范围,除过左右金吾仗院之外,殿中金吾卫更是常驻含元殿的守卫力量。
殿中金吾卫历来都掌握在郭家手里,如今殿中金吾卫的大将军是郭旼(in),这郭旼是郭子仪的侄子,懿安太后郭氏也要称其一声叔叔。倘若没有殿中金吾卫的支持,恐怕任何计划都将付诸流水。
退回紫宸殿的文宗皇帝仍旧思考着这些问题,为了不将郭家推向王守澄,一方面要尽量消减李荣光的影响,另一方面恐怕就是要让两位老王爷闭口不提李荣光杀人之事了。
文宗皇帝就算再笨也能猜出此事背后必有隐情,更何况郭贵妃也的确不是个聪明人,基本上不知不觉便将这些屁事透露个一清二楚。
想到此处,文宗皇帝在纸上写了三个字吩咐康约言送到政事堂去。
康约言走后,文宗皇帝又令小黄门速去宣徽南院传了宣徽南院副使刘弘逸过来。
刘弘逸与文宗皇帝密谈片刻之后便跪谢离开,仔细看他行去的方向,却似乎是十六宅北面的小儿坊,那里有一个文宗皇帝潜邸时的心腹宦官,名叫仇士良,如今实官为五坊使。
李荣光是光王的嫡长子,现在封他个嗣王爵也不过是借花献佛,虽然他年岁不到,但可因此免了他的实封,就少了不少非议,所谓实封,就是食邑多少多少户,这才是爵位的关键所在。
至于上柱国和开府仪同三司这样的荣誉官衔也不过是朝廷每年多发了一份宰相的俸禄罢了,朝廷如今养活着整整一个十六宅和百孙院,额外挑出一个也不会引起多大反响,皇弟颖王李瀍就额外领着俸禄。与那些还兼着三品四品职事官的老王爷相比,李荣光的事更是不值一提,恐怕他王守澄也没有什么阻挠的理由。
为了更好地消减李荣光封赏带来的影响,那自然要在爵位名称上动动脑子。不给他一个与任何地域有关联的封号,自然就减少了与任何势力之间的利益冲突。
所以文宗皇帝令康约言将“逍遥王”三个字送到了政事堂。
李德裕、王涯和路随三人此次也是一道回了政事堂,临进政事堂的时候李德裕竟然破天荒地谦让了一下,王涯虽然如今能与李德裕平起平坐了,也终究改不了平日的谦恭,仍旧让李德裕走先。
三人在紫宸殿没有吃好,又命人准备了些糕点茶水,趁着召集两省官员的空当草草吃过之后这才着手起草诏命。
这诏命别的都好说,唯有一处不好权衡,那便是封号。几人带着两省官员把登记在册的爵位仔细翻查一遍,始终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恰在这时,康约言急匆匆赶了过来。
“吆,康公公怎么过来了,有失远迎,有失远迎。”王涯哈哈笑着说道,他是门下侍郎,大可等着李德裕带着中书省的官员拟好诏再去挑刺,虽然平时他并不敢擅自改动李德裕认可的诏书。
“几位相公都在呢啊。”康约言也不客气,端起桌上一杯茶水喝完说道:“陛下让咱家带这个过来。”
康约言拿出了文宗皇帝给的那张御笔文书,王涯正欲相接便随即意识到不妥,又笑呵呵地将之递给李德裕。
李德裕旁若无人地接过,信手翻开念道:“逍遥王!”
“逍遥王?”整个政事堂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之声。
李德裕捋着自己的下巴沉思一会说道:“好,好,好。圣上这个封号绝了!”
此言一出,政事堂众人才豁然开朗。康约言也不久留,回去复命去了,李德裕则挥笔疾书,一份诏书瞬间完成了大半。
然而就当众人以为大功告成的时候,又有一处难事难住了政事堂诸人。
文宗皇帝说给李荣光赐一座宅院,可如今挂在朝廷名下的宅院所剩无几,仅有的几处不是规模寒碜,就是破败不堪,该怎么赐?
李德裕与中书舍人、知制诰、监察御史李正封及集贤殿众学士商议很久也没有眉目,最后还是右拾遗魏谟想出一个地方,说来庭坊有一处极宽敞的府邸,地理位置也好,布局也好,空了好久,历来都是官宅,可是赏不出去,赏了也没人住,后来也就被渐渐遗忘了。
李德裕一听还有这事,好奇问道:“怎么回事?”
魏谟答道:“听说那宅子闹鬼,是处凶宅,玄宗时期高力士曾短暂住过,后来连连受挫,他特地在坊内捐建了宝善寺,可如今连寺庙也破落了。”
“凶宅?哈哈哈哈!妙极了。”李德裕大笑几声,似乎觉得今日所受的气一下子就消了,还有比这更妙的吗?
连他李德裕都不知道的事情,想必文宗皇帝恐怕也不会在意到,而那宅子单从位置、大小、豪华程度来说绝对是上佳之选,既如此,那就这么办吧。
王涯与路随这是第二次与中书省众位官员一起起草诏书,他们有封驳之权,可对于此事,他们也觉得心里痛快,于是乎一份关于封赏李荣光的诏命就这样呈给了文宗皇帝。
第二天,文宗皇帝向全天下颁发“罪己大赦诏”,诏中称“朕以凉德,承嗣丕基,因循悠乎,苟且目前,行政用人,法度德化不能效法祖风,见贤不举,见不贤不退,厚己薄人,益上损下,不自省察,罔体民艰,终至苍天震怒,天狗吞日,朕罪深矣。朕既知有罪,则每刻反省,特敕大赦天下,见禁囚徒,罪无轻重,一切释放……”云云。
至此御史台狱关押的一众犯人全部释放,也没有人追查石火胡越狱逃走的事情。
可是他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
如今能与神策军抗衡的力量只有金吾卫了,但金吾卫一分为三,左金吾卫大将军崔鄯虽然忠心,但被王守澄盯得死死的,现今还被王守澄借机降了职位。
右金吾卫大将军陈君赏是个儒将,似乎从来都不关心朝廷之事,对谁都客客气气,只一门心思治理右街各门各坊的治安,文宗皇帝不了解他,也不敢委以重任,况且右金吾卫的确离大明宫远了点。
所以他只能依靠殿中金吾卫的力量。
金吾卫与神策军以宣政门为界划分南北守卫大明宫,南面为金吾卫的势力范围,除过左右金吾仗院之外,殿中金吾卫更是常驻含元殿的守卫力量。
殿中金吾卫历来都掌握在郭家手里,如今殿中金吾卫的大将军是郭旼(in),这郭旼是郭子仪的侄子,懿安太后郭氏也要称其一声叔叔。倘若没有殿中金吾卫的支持,恐怕任何计划都将付诸流水。
退回紫宸殿的文宗皇帝仍旧思考着这些问题,为了不将郭家推向王守澄,一方面要尽量消减李荣光的影响,另一方面恐怕就是要让两位老王爷闭口不提李荣光杀人之事了。
文宗皇帝就算再笨也能猜出此事背后必有隐情,更何况郭贵妃也的确不是个聪明人,基本上不知不觉便将这些屁事透露个一清二楚。
想到此处,文宗皇帝在纸上写了三个字吩咐康约言送到政事堂去。
康约言走后,文宗皇帝又令小黄门速去宣徽南院传了宣徽南院副使刘弘逸过来。
刘弘逸与文宗皇帝密谈片刻之后便跪谢离开,仔细看他行去的方向,却似乎是十六宅北面的小儿坊,那里有一个文宗皇帝潜邸时的心腹宦官,名叫仇士良,如今实官为五坊使。
李荣光是光王的嫡长子,现在封他个嗣王爵也不过是借花献佛,虽然他年岁不到,但可因此免了他的实封,就少了不少非议,所谓实封,就是食邑多少多少户,这才是爵位的关键所在。
至于上柱国和开府仪同三司这样的荣誉官衔也不过是朝廷每年多发了一份宰相的俸禄罢了,朝廷如今养活着整整一个十六宅和百孙院,额外挑出一个也不会引起多大反响,皇弟颖王李瀍就额外领着俸禄。与那些还兼着三品四品职事官的老王爷相比,李荣光的事更是不值一提,恐怕他王守澄也没有什么阻挠的理由。
为了更好地消减李荣光封赏带来的影响,那自然要在爵位名称上动动脑子。不给他一个与任何地域有关联的封号,自然就减少了与任何势力之间的利益冲突。
所以文宗皇帝令康约言将“逍遥王”三个字送到了政事堂。
李德裕、王涯和路随三人此次也是一道回了政事堂,临进政事堂的时候李德裕竟然破天荒地谦让了一下,王涯虽然如今能与李德裕平起平坐了,也终究改不了平日的谦恭,仍旧让李德裕走先。
三人在紫宸殿没有吃好,又命人准备了些糕点茶水,趁着召集两省官员的空当草草吃过之后这才着手起草诏命。
这诏命别的都好说,唯有一处不好权衡,那便是封号。几人带着两省官员把登记在册的爵位仔细翻查一遍,始终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恰在这时,康约言急匆匆赶了过来。
“吆,康公公怎么过来了,有失远迎,有失远迎。”王涯哈哈笑着说道,他是门下侍郎,大可等着李德裕带着中书省的官员拟好诏再去挑刺,虽然平时他并不敢擅自改动李德裕认可的诏书。
“几位相公都在呢啊。”康约言也不客气,端起桌上一杯茶水喝完说道:“陛下让咱家带这个过来。”
康约言拿出了文宗皇帝给的那张御笔文书,王涯正欲相接便随即意识到不妥,又笑呵呵地将之递给李德裕。
李德裕旁若无人地接过,信手翻开念道:“逍遥王!”
“逍遥王?”整个政事堂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之声。
李德裕捋着自己的下巴沉思一会说道:“好,好,好。圣上这个封号绝了!”
此言一出,政事堂众人才豁然开朗。康约言也不久留,回去复命去了,李德裕则挥笔疾书,一份诏书瞬间完成了大半。
然而就当众人以为大功告成的时候,又有一处难事难住了政事堂诸人。
文宗皇帝说给李荣光赐一座宅院,可如今挂在朝廷名下的宅院所剩无几,仅有的几处不是规模寒碜,就是破败不堪,该怎么赐?
李德裕与中书舍人、知制诰、监察御史李正封及集贤殿众学士商议很久也没有眉目,最后还是右拾遗魏谟想出一个地方,说来庭坊有一处极宽敞的府邸,地理位置也好,布局也好,空了好久,历来都是官宅,可是赏不出去,赏了也没人住,后来也就被渐渐遗忘了。
李德裕一听还有这事,好奇问道:“怎么回事?”
魏谟答道:“听说那宅子闹鬼,是处凶宅,玄宗时期高力士曾短暂住过,后来连连受挫,他特地在坊内捐建了宝善寺,可如今连寺庙也破落了。”
“凶宅?哈哈哈哈!妙极了。”李德裕大笑几声,似乎觉得今日所受的气一下子就消了,还有比这更妙的吗?
连他李德裕都不知道的事情,想必文宗皇帝恐怕也不会在意到,而那宅子单从位置、大小、豪华程度来说绝对是上佳之选,既如此,那就这么办吧。
王涯与路随这是第二次与中书省众位官员一起起草诏书,他们有封驳之权,可对于此事,他们也觉得心里痛快,于是乎一份关于封赏李荣光的诏命就这样呈给了文宗皇帝。
第二天,文宗皇帝向全天下颁发“罪己大赦诏”,诏中称“朕以凉德,承嗣丕基,因循悠乎,苟且目前,行政用人,法度德化不能效法祖风,见贤不举,见不贤不退,厚己薄人,益上损下,不自省察,罔体民艰,终至苍天震怒,天狗吞日,朕罪深矣。朕既知有罪,则每刻反省,特敕大赦天下,见禁囚徒,罪无轻重,一切释放……”云云。
至此御史台狱关押的一众犯人全部释放,也没有人追查石火胡越狱逃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