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考察上述问题我们有必要暂时先将眼光投射到一千七百六十一年之后即公元一五二四年。这一年朝代为明年号为嘉靖皇帝姓朱名厚熜。工龄:四年。这一年爆了著名的大礼仪之争。伴随这场争论而至的同样是一次大规模的群臣死谏事件。

    事情起因很简单:朱厚熜是前任皇帝朱厚照的堂弟前前任皇帝朱祐樘的侄子。大臣们以为朱厚熜既然登上了皇位就算是过继给前前任皇帝朱祐樘当儿子了因此应该称朱祐樘为皇考生父朱祐杬则只能称为皇叔父。

    即位之初根基未稳的朱厚熜面对大臣们的理论强势和道德压力屈服了。这一年羽翼渐丰的朱厚熜终于开始了他的反抗他悍然下令:称其生父朱祐杬尊号为“皇考恭穆献皇帝”朱祐樘则只被称为皇伯考。诏书即下立即招致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弹满朝大哗群情汹汹。以吏部左侍朗何孟春与翰林杨慎(宰相杨廷和之子)为朝中大小官员共二百余人自辰至午跪于左顺门前吁请朱厚熜收回成命。

    朱厚熜大怒派锦衣卫逮捕了学士丰熙、给事中张翀等八人。杨慎等人不仅不散反而撼门大哭声震阙廷。杨慎疾呼曰:“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大臣王元正也慷慨言道:“万世瞻仰在此一举。”也就是说为了让皇帝朱厚熜改变两个称呼以维护他们眼中的伦理朝纲和国家命脉他们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

    十八岁的朱厚熜正是逆反心理的年龄闻言愈怒。这哪里是请愿更像是造反嘛。汝等不畏死朕偏要以死惧汝等。朱厚熜下令逮捕一百三十四人下狱令其余八十四人姑且待罪。次日一百八十余人受杖编修王相等十八人被杖死。大礼仪之争就此划上了句号。

    虽说在大礼仪之争中死亡的人数要少上九人但重伤号却数以百计而且全部集中在短短一天之内震慑效果无疑更为骇人。于是我们有了同样的疑问:是谁给了杨慎等人胆子让他们将朝中二百余名官员一起拖下水让他们不仅漠视自己的生命也漠视着同僚的生命并以此为武器向当朝皇帝公开叫板?

    以上疑问的答案有很多在此不能一一列举。但在这些答案中鲜有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的。反正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且让我们尝试以心理学为切入从当事人的心理出深入一切行为的源头从而绕开文化差异的暗礁跨越岁月变迁的鸿沟来分析和比较这两个前后相差近两千年的事件。

    我们很容易可以现无论陈忠还是杨慎他都不是一个人在和嬴政或朱厚熜战斗而是作为一个集团中的一员在战斗。决定他们行为的不是他们的个人心理而是整个集团的心理。在集团心理的支配下他们已经不再拥有自主权他们的行为很多时候连自己也无法控制而是听命于他所服膺的那个集团的同一心理。

    那么集团心理又是怎样的一种心理它对身处集团中的个人又将施加以怎样的影响?

    如弗洛伊德所言集团心理是最古老的人类心理所谓的个体心理则是从集团心理中慢慢地、渐进式地分化而出。纵然在追求个性解放、独立自主的今天作为个人与生俱来的群居本能依然无法泯灭。人总是渴望着组成集团成为某个集体中的一份子。这种本能的渴望从生物学上说是一切高级有机体的多细胞特性的延续。而人之所以会时常感觉孤独则是因为群居本能未能得到满足。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短短二十二字却直击要害犀利无比。触动了此情此感不独陈子昂要怆然涕下读者也当为之惆怅同哭。孤独的上帝孤独的星辰孤独的地球孤独的生命孤独的人类孤独的人……或许只有孤独这种感觉是不孤独的。

    好吧。要减轻自身的孤独感(孤独感是无法根除的)加入某个集团不失为一个办法。当然也不排除出于其他目的而加入。这时你就不免要想了世界上集团那么多参加哪个才好呢?如果你报名参加人家又会不会容纳你呢?没关系麦克杜格尔已经在他的《集团心理》一书中为你准备好了这样的报名指南:“要形成一个集团则集团的个人之间必须有某种共同的东西如对某个对象有共同的兴趣或在某种场合有相同的情感倾向并可以对彼此产生某种程度的交互影响这种心理同质性的程度愈高这些个人就愈容易组成一个集团而集团心理的特征也就愈明显。”

    于是不管走的是前门还是后门反正你最终成功地加入到了某个集团之中但是或许有悖于你初衷的是你身上将会从此产生各种奇怪的变化。

    (注:以下有关集团心理的论述主要参考自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邦(1841-1931)的《集体心理学》一书。在该书中勒邦对集体心理作了天才而令人信服的描述。)

    先你会现在集团中事情往往径直走向极端:如果对某事有一点点疑问这种疑问就立即转变成一种毫无争辩余地的确定;如果对某事有一丝嫌忌这种嫌忌就会变成强烈的憎恶。当你以前孤身独处之时你个人的利益几乎是你唯一的动力;而当你处在集团中时你会开始觉得这种个人利益简直是不起眼的。于是你会强迫自己去做和他人一样的事去和众人保持和谐。

    嗯干得不坏现在你已经融入集团中了。但是当你在集团中再活动了一段时间之后很快就会现自己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之中而这种状态酷似那种被催眠者现自己完全受催眠师控制的“着迷”状态。

    你可能认为自己并没有改变什么但旁观者(比如邻居、居委会大妈甚至可能是你养的猫或狗)却能察觉到你已经不再是你自己而是仿佛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似的。变成怎样的一个人呢?变成了一个不由自己的意志来指导的机器人在感情、思维以及行动上你都变得和以前孤身独处时截然不同。这时你已经被集团心理俘获你的所作所为开始服从于集团的冲动。

    你可能会觉得诧异为什么会这样呢?然而其实也没什么好诧异的。在一个集团中个人特殊的后天习性会被抹杀个性也会消失。处在集团中的个人将表现出一种均有的性格种族的无意识东西会冒出来同质的东西淹没了异质的东西。几乎可以说心理的上层结构——它在个人身上的展显示出如此多的差别——将不复存在而在每个人身上都相同的无意识的基础则显露出来。(这种无意识的基质主要是由遗传影响在心理中形成的它由无数代代相传的共同特征所组成这些特征便形成了一个种族的天赋。)

    不过也有好消息值得庆贺。当你身处集团之中仅仅从数量的因素中你就将获得一种力量不可战胜的感觉在你的心目中不可能性这个观念已经荡然无存你感觉到可以无所不能。也正是在这种感觉、或者说是错觉的指使下三个臭皮匠加在一块就自以为抵得上诸葛亮了。一群原始人聚集在一起了就敢拿砖当石头拿石漆当灰泥要建造出一个在建筑理论上根本不可能实现的通天塔来。

    另外一方面你会变得亢奋情绪会高涨到你在其他场合很少能达到或从未有过的程度。对你来说完全任自己受情感的摆布跟随着集团一起冲动因而彻底被集团所吞没直至失去自己的个性局限感乃是一件快事。你会以不可遏制的冲动来完成某些行动而你之所以要完成这些行动不是因为他们是正确的或者是有益的而是这样作符合了集团的暗示和期望。与此同时这种冲动也会通过集团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而被大大地加强。

    现在你已经完全被集团所左右了。但是这个集团要将你带向何方呢?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鉴于此阶段的你有意识的人格已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主导地位。因此以下关于集团的描述你是听不进去的就算听进去了其力量也不足以让你警醒。

    集团并不渴求真理它们需要的是错觉而且没有这些错觉就无法存在。集团的表现是务虚而不务实它们始终认为虚假的东西比真实的东西更优越。理性和论证敌不过某些词语和公式。这些词语和公式在众人面前被庄重无比地诵念出来人们一听到这些脸上便会显露出无限崇敬的神情接着就是顶礼膜拜。正因为一个集团对构成真理或构成错误的东西不置疑问而且又意识到自己的强大力量所以它一方面顺从权威一方面又非常偏狭、不容人。它崇拜暴力极少被仁慈感化。仁慈在它眼里只是懦弱的一种表现。

    集团的冲动虽然是依情况而定有时慷慨有时残忍有时勇敢有时懦弱。但不管怎样它们始终是专横的。任何个人的利益甚至连自我保存的利益也无法从中得到表现。对此集团中的个人已完全丧失了他的批判能力而是和自己的同伴们一起陷入到服从于这种冲动的快感之中。而一旦这种冲动作起来对集团中的个人而言则不管他们捍卫的思想或追求的目标多么荒谬他们对所有的理智都充耳不闻。嘲笑和迫害只能使他们的决心更加坚定。他们可以牺牲一切包括个人利益和家庭甚至连自我保护的本能也消失了他们所求的惟一回报常常是牺牲。

    至此我们或许多少可以从心理层面上理解陈忠和杨慎等人的壮烈行为了。假如陈忠和杨慎都是无派无系之人他们未必会作出这样的选择。但当他们作为集团中的一员之时他们已经是身不由己他们的选择便成为某种必然。

    集团心理也在其它诸多方面得以体现。譬如一个人是条龙一群人是条虫。其原因在于:集团中智力功能遭到集团抑制而情感性得到增强。譬如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其原因在于:在集团中的个人看来一个集团是无名的所以不必负什么责任于是不再过多地检点自己的行为责任感普遍下降。再譬如古人所谓的官官相护也是由于在他们看来集团的利益甚至高于道德和法律。尤其是考虑到自唐以降仕进之路越单一为官者的人生轨迹大抵皆为寒窗苦读——科举中选——授官领职——宦海沉浮这种人生轨迹的雷同使得心理同质性的程度大大增强也使得官僚集团的心理特征越明显越强大。龚自珍之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可谓是切中当时朝政之弊切中集体心理之弊。

章节目录

李斯与秦王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雨中辰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百六十章 真有不怕死的?-李斯用什么说服秦王,李斯与秦王朝,笔趣阁并收藏李斯与秦王朝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