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无能鼠辈还有脸回来!?这群人多半又是转投了发逆,借此想来诈我大军!大哥!这帮跳梁小丑不需你来担心,看我带了本部拿了他们为我湘军祭旗!明日一早再出兵讨伐发逆残匪洪福瑱!以雪这数日之辱!”
自打那小校禀告了关于吴人杰残部归来的消息后,这营中各个领军之将也是若有若无地将目光瞥向了曾国荃,毕竟在不久前,就闹出过吉字营将士曾经被发逆俘虏而后又被安然放归的绯闻。而对于此事作为吉字营主帅的曾国荃向来都是三缄其口,就算有人问及也多是矢口否认,此刻的吴人杰所部归来倒也恰好得给了后者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伙发逆确是喜欢没事干些放归俘虏的闲事的。
对此,曾国荃也只能报以怒目横扫,这骤然凌冽起来的言辞之中也是直接将那群归来的吴人杰降兵定位成了被洪天贵福有意派遣而来的内应,虽说就现实而论,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性,但在场所有人显然也都知道,这当中其实曾国荃也暗藏了几分为自己开脱的意思,毕竟杀几个人能为自己正名,对他曾国荃来说如同家常便饭。
不过对于这些不上台面的细节,依旧还在纠结于这各路太平军反常举动带来的真正意图的曾国藩倒也没有如何把曾国荃的话放在心上,只是挥了挥便是将他打发了出去。毕竟这群降兵归来与否对自己的手中这三万精锐大军来说,俨然不会产生丝毫战力增幅,反倒如同曾国荃所言的一般,还有几分发逆内应的嫌疑,倒不如直接除之以绝后患。
对于这种事,曾国藩也相信其弟能做得很完美!
因为湘军本就是在行军之中临时扎营休息,所以大营防备也并不如吴人杰先前建筑得那般严实坚固,最外层更是连像样的围墙都没有,不过是些平常的拒马篱笆,权当是在一大片空地中央划出数块供三万大军休息的营地而已。
而此刻那报称归来的五千手无寸铁地降兵也就站在那正门的篱笆之外,俨然与营门的守卫堪堪形成对峙,尤其这还是直接面对着湘军守卫赫然直指的枪尖刀口,一时也是让这五千人众哗然一片。
“我们要见曾大帅!让我们进去!”而最后,这股嘈杂的哗然之声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居然生生演变成了齐声的呐喊。五千人的异口同声,这场面堪称壮观,愣是让那些持枪握刀的湘军守卫面色变得极为难看,便是持械的双手也是不由得颤抖了起来,不约而同地后退了数步,由此也足见这声势压力的巨大。
“大胆!尔等安敢在此喧哗!?搅我军心者杀!”就在此时,一阵哗啦的响动之后,营内营外赫然跑出无数湘军官兵,前排刀盾,中排洋枪,后排弓箭,那矢口俨然将五千降军俨然从内到外围了个严严实实,也不等那被围之人回应,随着那领头之人的喝令,一时间愣是枪声大作,五千人的人群赫然被此削去一层。
哀号之声大起。
如此下去,只怕再是一轮,这降军五千便能立马变成鬼魂五千,顿时那哀号的人群中也是站出一人,一头跪倒在地,俨然对着大营正门苦着脸喊道:“误会!误会啊!都是自己人!我等实乃溧阳吴人杰的部下,今次冒死从发逆手中逃出,只为向曾大帅说明一事!是……”
当然,如果此刻洪天贵福在场倒也不难认出,这站出身子之人,俨然正是之前在中军帐中对自己反复申明忠诚不二的降军将领,可此刻这幅端容却又一次在湘军面前出现。只可惜此刻也再没有人愿意听其废话,又是一阵连环枪响,那人也是直接仰面倒地,额头上的弹孔赫然在目,略微折腾一阵便再没有了生机。
至于说吴人杰?也是早在处理这五千降兵之前,曾国荃便已然送他归西,这等全然无用之人对他来说杀之与猪狗没什么两样。也自此这溧阳的叛军便彻底覆没,倒也算是阴错阳差地为洪天贵福报了那溧阳之战兵分十路后被围稻田险象环生之仇。
“嗯?这尸首怎么会这么多?难不成那发逆头子当真又是把所有降军给放了回来!?”等到曾国荃脸带血渍,心情大爽得回到大营中时,曾国藩却是因此而变了脸色,原本他之所以默认了前者的屠杀,也不过认为这被放回的降卒应该不足四位之数,用之无用,留之不安。可如今等到清点尸首后,这才确认这被放归的降卒居然已然达到五千之众,这让曾国藩对洪天贵福的一系列古怪意图更加不解:
其实自古这放降也是有放降的说法的。往往作为对垒双方在交战伊始都会做些释放被俘敌军的手段,其意要么如同当年刘邦的四面楚歌一般是用以化解敌军的抵抗之心;要么如同水浒之中的智取大名府一般设以为攻城内应,里应外合而破城。但不管怎么说,这放降也不过都是意思意思的旁门左道,素来不会超过百人之数,更不会如同此刻一般直接将五千人整军放回。发逆此举实在是亘古未见!
换句话说,这放出如此庞大的降军对于释放者自身来说,已然不是破敌诡计,而是资敌之用!难不成这发逆头子当真是一酒囊饭袋!?所以这一路怪招频频?这疑问实在不容易解答,关于这伪朝廷幼主洪天贵福的材料当真太少太少了,而且不知为何,自打从安庆赶来,曾国藩的心中总会回荡着一股异样的感觉,让他并不想如此定位自己的忘年对手。
“这洪福瑱到底何许人也?素来传闻这尚不及弱冠的幼天王喏喏无能,整日只知与宫娥美女为伴,出门便是连鹿马都辨认不清,如今这一系列的举动到底是如何意图?”
此刻曾国藩当真觉得自己的整个脑袋都有炸开的危险,可不知为何,这突然间脑中无端闪过一道灵光,好似让他找到了什么信息,也不管其他人古怪的目光,俨然取了纸笔,便是在案几上一阵挥毫,等到笔停神熄,赫然上书了一排初看并没有任何关联的事物:从火烧雨花台再到小土屯清营的哗变,再然后是宝华山俘虏朱洪章,而后又是下蜀镇悄无声息地全歼钦差别驾,结合如今这兵不血刃地放归五千降兵。
曾国藩似乎觉得自己抓住了什么,可这念想一愣神的工夫也就如同来时那般悄无声息地消散而去,一瞬间却又将曾国藩打回了原型。
曾国藩的皱眉,让在座的幕僚和将帅多有不解,但始终都不曾有人发问,直到赵烈文走至案几,拿起那纸张,口中轻咦一声之后,其他人也才围了上来。
“大人!这……”
“但说无妨!”
“这洪逆!只怕没有我们先前预料那般简单啊!”
“何以见得?”
“强突太平门取道雨花台,致我屯驻江宁府之湘军精锐军粮尽数毁于一役,半月之内再无力对这江宁之地实行有效掌控。而后伺机引动各个分属军营监牢被俘发逆军民参与哗变,结党占山!而后奇袭钦差别驾,此人所图只怕……”
赵烈文目光炯炯,面对这一列湘军在江宁一地的“辉煌”战绩还当真看出点别样的东西,不愧为湘营首席幕僚,只是越是言及洪天贵福举止的深意,前者心中惊骇亦是加深几分,尤其是提及那钦差遭袭之事时,骤然脸色大变不说,原本连贯的解意也是戛然而止,只是一副古怪得表情看着面前的曾国藩。
“继续说!”
“学生愚钝,觉得大帅此书当少了两个事件!”
“补上”此刻的曾国藩依旧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言简意赅,但从他眼神中,他似乎也有些明白了赵烈文所指的意思,那股悄然消失的灵光也开始慢慢在他的心头重现,只是这展现出的真相似乎并不代表着什么良辰美景。
而赵烈文口中所言的那所缺的两个事件,其实曾国藩一想之余,倒也心底明知:便是下蜀镇突然传出发逆圣库宝藏之传闻以及这两日在江宁已然开始盛传的湘匪串通的流言了。
“学生以为,此人只怕是想借着这江宁的变故引来朝廷对大人的怀疑的,甚至引得朝廷与湘军决裂,从而渔翁得利!而且如果学生预料不差的话,估计这两日,徽州之围必解,溧阳发逆也必然再次南返!所图只有一个,让所有人认为这发逆幼主此刻在这江宁之地即便是与大人同榻而眠也照样无事!”
“你是说自打半月前我强攻太平门,破城而入时就已然被那个不上台面的纨绔小子算计在内了!?”赵烈文如此解说,周围将官也都不是寻常莽夫,如何听不出这话语之中暗藏的杀机,顷刻间也是醍醐灌顶一般让所有人大惊,同时,确也是让这所书所有事件的亲历者曾国荃不由得怒意升腾了几分,这一路都在说发逆的诡计,不等于是在变相得嘲笑自己这个十余日的无能吗?不过,曾国藩在此,他也不好因此发飙,可那语气中也是带着满满的质疑,“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他是什么东西,一个连鹿马都分不出来的狗东西!我堂堂浙江巡抚,南征北战十数年,怎会被他戏弄!?”
“就目前这时局看来,这洪逆的意图理应如此,我想恐怕是我等都小看了这从未现世的天国幼主了!此人韬略不在学生之下!”
“那接下来,惠甫以为,本帅应当如何应对?”比起曾国荃,曾国藩显然对整个大局或者说是对这湘军未来的命运看得更重,其实听着赵烈文的解读,他已然明白,这朝廷对自己的怀疑只怕必成定局,如果此刻再不做些什么补救措施,只怕到时候再想挽回也是无用了。
“学生以为,为大人计,倒不如立刻请辞所有官职,告老还乡,这洪逆之计自破!只是如此一来,这江南湘军便势必会成散沙之兵,依发逆如今之势,极可能死灰复燃,届时大人失势,恐怕会因此而引来朝廷迁怒,但总说罪不至迁怒全族。”
赵烈文所言其实也都在常理,毕竟这北京的朝廷如今对造反之事噤若寒蝉,一旦有此细碎风声必能生出惊天一般的大动作,更不用说,自打克复安庆之后,这朝廷对曾国藩便已然有所提防,唯独自解兵权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这生机也只是维持在举国安定的情况这下,倘若此刻曾国藩卸职,而洪天贵福重占江南,这讨逆不力的黑锅朝廷必然是要找人来背的,而已然无兵无权却有隐患的曾国藩却成了最好的应景之人。
“姓赵的!你说话能不那么大嘴巴吗!?要我大哥卸职这等于找死!给我来个干脆的!就说怎么样才能全身而退!?”看样子曾国藩的话也是让曾国荃敲了一记响钟,不过此刻在他看来倒也是一实行劝进的最好时机,既然发逆都已然将宾客邀尽,这问鼎之事如何还要让人失望?此刻这看似怒意十足的喝问,其实也是在暗示赵烈文说些靠谱的话。
至于什么话靠谱?在场的都是聪明人,如何还会不知?
而对于曾国荃的怒喝,赵烈文也并没有太当一回事,只是瞥了他一眼,好似大叹了一口粗气后方才对曾国藩拱了拱手:“如今为时局计,学生以为大人应当找李秀成谈谈!毕竟先皇有言:先入金陵者王!”
而此刻这赵烈文之所言就不像刚才那般容易理解了,充满了酸文人的拐弯抹角,一时也是让满堂的将军各个听着一头雾水:“找李秀成这发逆降将谈谈?跟朝廷封不封王又有什么关系?”
众人疑惑,却不代表曾氏兄弟同样满脑子浆糊,赵烈文此言一出,这两人也是脸色迥异,其意自现:这赵烈文果然上道,其实此言中这“王”倒也并非清廷之“王”了。
自打那小校禀告了关于吴人杰残部归来的消息后,这营中各个领军之将也是若有若无地将目光瞥向了曾国荃,毕竟在不久前,就闹出过吉字营将士曾经被发逆俘虏而后又被安然放归的绯闻。而对于此事作为吉字营主帅的曾国荃向来都是三缄其口,就算有人问及也多是矢口否认,此刻的吴人杰所部归来倒也恰好得给了后者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伙发逆确是喜欢没事干些放归俘虏的闲事的。
对此,曾国荃也只能报以怒目横扫,这骤然凌冽起来的言辞之中也是直接将那群归来的吴人杰降兵定位成了被洪天贵福有意派遣而来的内应,虽说就现实而论,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性,但在场所有人显然也都知道,这当中其实曾国荃也暗藏了几分为自己开脱的意思,毕竟杀几个人能为自己正名,对他曾国荃来说如同家常便饭。
不过对于这些不上台面的细节,依旧还在纠结于这各路太平军反常举动带来的真正意图的曾国藩倒也没有如何把曾国荃的话放在心上,只是挥了挥便是将他打发了出去。毕竟这群降兵归来与否对自己的手中这三万精锐大军来说,俨然不会产生丝毫战力增幅,反倒如同曾国荃所言的一般,还有几分发逆内应的嫌疑,倒不如直接除之以绝后患。
对于这种事,曾国藩也相信其弟能做得很完美!
因为湘军本就是在行军之中临时扎营休息,所以大营防备也并不如吴人杰先前建筑得那般严实坚固,最外层更是连像样的围墙都没有,不过是些平常的拒马篱笆,权当是在一大片空地中央划出数块供三万大军休息的营地而已。
而此刻那报称归来的五千手无寸铁地降兵也就站在那正门的篱笆之外,俨然与营门的守卫堪堪形成对峙,尤其这还是直接面对着湘军守卫赫然直指的枪尖刀口,一时也是让这五千人众哗然一片。
“我们要见曾大帅!让我们进去!”而最后,这股嘈杂的哗然之声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居然生生演变成了齐声的呐喊。五千人的异口同声,这场面堪称壮观,愣是让那些持枪握刀的湘军守卫面色变得极为难看,便是持械的双手也是不由得颤抖了起来,不约而同地后退了数步,由此也足见这声势压力的巨大。
“大胆!尔等安敢在此喧哗!?搅我军心者杀!”就在此时,一阵哗啦的响动之后,营内营外赫然跑出无数湘军官兵,前排刀盾,中排洋枪,后排弓箭,那矢口俨然将五千降军俨然从内到外围了个严严实实,也不等那被围之人回应,随着那领头之人的喝令,一时间愣是枪声大作,五千人的人群赫然被此削去一层。
哀号之声大起。
如此下去,只怕再是一轮,这降军五千便能立马变成鬼魂五千,顿时那哀号的人群中也是站出一人,一头跪倒在地,俨然对着大营正门苦着脸喊道:“误会!误会啊!都是自己人!我等实乃溧阳吴人杰的部下,今次冒死从发逆手中逃出,只为向曾大帅说明一事!是……”
当然,如果此刻洪天贵福在场倒也不难认出,这站出身子之人,俨然正是之前在中军帐中对自己反复申明忠诚不二的降军将领,可此刻这幅端容却又一次在湘军面前出现。只可惜此刻也再没有人愿意听其废话,又是一阵连环枪响,那人也是直接仰面倒地,额头上的弹孔赫然在目,略微折腾一阵便再没有了生机。
至于说吴人杰?也是早在处理这五千降兵之前,曾国荃便已然送他归西,这等全然无用之人对他来说杀之与猪狗没什么两样。也自此这溧阳的叛军便彻底覆没,倒也算是阴错阳差地为洪天贵福报了那溧阳之战兵分十路后被围稻田险象环生之仇。
“嗯?这尸首怎么会这么多?难不成那发逆头子当真又是把所有降军给放了回来!?”等到曾国荃脸带血渍,心情大爽得回到大营中时,曾国藩却是因此而变了脸色,原本他之所以默认了前者的屠杀,也不过认为这被放回的降卒应该不足四位之数,用之无用,留之不安。可如今等到清点尸首后,这才确认这被放归的降卒居然已然达到五千之众,这让曾国藩对洪天贵福的一系列古怪意图更加不解:
其实自古这放降也是有放降的说法的。往往作为对垒双方在交战伊始都会做些释放被俘敌军的手段,其意要么如同当年刘邦的四面楚歌一般是用以化解敌军的抵抗之心;要么如同水浒之中的智取大名府一般设以为攻城内应,里应外合而破城。但不管怎么说,这放降也不过都是意思意思的旁门左道,素来不会超过百人之数,更不会如同此刻一般直接将五千人整军放回。发逆此举实在是亘古未见!
换句话说,这放出如此庞大的降军对于释放者自身来说,已然不是破敌诡计,而是资敌之用!难不成这发逆头子当真是一酒囊饭袋!?所以这一路怪招频频?这疑问实在不容易解答,关于这伪朝廷幼主洪天贵福的材料当真太少太少了,而且不知为何,自打从安庆赶来,曾国藩的心中总会回荡着一股异样的感觉,让他并不想如此定位自己的忘年对手。
“这洪福瑱到底何许人也?素来传闻这尚不及弱冠的幼天王喏喏无能,整日只知与宫娥美女为伴,出门便是连鹿马都辨认不清,如今这一系列的举动到底是如何意图?”
此刻曾国藩当真觉得自己的整个脑袋都有炸开的危险,可不知为何,这突然间脑中无端闪过一道灵光,好似让他找到了什么信息,也不管其他人古怪的目光,俨然取了纸笔,便是在案几上一阵挥毫,等到笔停神熄,赫然上书了一排初看并没有任何关联的事物:从火烧雨花台再到小土屯清营的哗变,再然后是宝华山俘虏朱洪章,而后又是下蜀镇悄无声息地全歼钦差别驾,结合如今这兵不血刃地放归五千降兵。
曾国藩似乎觉得自己抓住了什么,可这念想一愣神的工夫也就如同来时那般悄无声息地消散而去,一瞬间却又将曾国藩打回了原型。
曾国藩的皱眉,让在座的幕僚和将帅多有不解,但始终都不曾有人发问,直到赵烈文走至案几,拿起那纸张,口中轻咦一声之后,其他人也才围了上来。
“大人!这……”
“但说无妨!”
“这洪逆!只怕没有我们先前预料那般简单啊!”
“何以见得?”
“强突太平门取道雨花台,致我屯驻江宁府之湘军精锐军粮尽数毁于一役,半月之内再无力对这江宁之地实行有效掌控。而后伺机引动各个分属军营监牢被俘发逆军民参与哗变,结党占山!而后奇袭钦差别驾,此人所图只怕……”
赵烈文目光炯炯,面对这一列湘军在江宁一地的“辉煌”战绩还当真看出点别样的东西,不愧为湘营首席幕僚,只是越是言及洪天贵福举止的深意,前者心中惊骇亦是加深几分,尤其是提及那钦差遭袭之事时,骤然脸色大变不说,原本连贯的解意也是戛然而止,只是一副古怪得表情看着面前的曾国藩。
“继续说!”
“学生愚钝,觉得大帅此书当少了两个事件!”
“补上”此刻的曾国藩依旧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言简意赅,但从他眼神中,他似乎也有些明白了赵烈文所指的意思,那股悄然消失的灵光也开始慢慢在他的心头重现,只是这展现出的真相似乎并不代表着什么良辰美景。
而赵烈文口中所言的那所缺的两个事件,其实曾国藩一想之余,倒也心底明知:便是下蜀镇突然传出发逆圣库宝藏之传闻以及这两日在江宁已然开始盛传的湘匪串通的流言了。
“学生以为,此人只怕是想借着这江宁的变故引来朝廷对大人的怀疑的,甚至引得朝廷与湘军决裂,从而渔翁得利!而且如果学生预料不差的话,估计这两日,徽州之围必解,溧阳发逆也必然再次南返!所图只有一个,让所有人认为这发逆幼主此刻在这江宁之地即便是与大人同榻而眠也照样无事!”
“你是说自打半月前我强攻太平门,破城而入时就已然被那个不上台面的纨绔小子算计在内了!?”赵烈文如此解说,周围将官也都不是寻常莽夫,如何听不出这话语之中暗藏的杀机,顷刻间也是醍醐灌顶一般让所有人大惊,同时,确也是让这所书所有事件的亲历者曾国荃不由得怒意升腾了几分,这一路都在说发逆的诡计,不等于是在变相得嘲笑自己这个十余日的无能吗?不过,曾国藩在此,他也不好因此发飙,可那语气中也是带着满满的质疑,“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他是什么东西,一个连鹿马都分不出来的狗东西!我堂堂浙江巡抚,南征北战十数年,怎会被他戏弄!?”
“就目前这时局看来,这洪逆的意图理应如此,我想恐怕是我等都小看了这从未现世的天国幼主了!此人韬略不在学生之下!”
“那接下来,惠甫以为,本帅应当如何应对?”比起曾国荃,曾国藩显然对整个大局或者说是对这湘军未来的命运看得更重,其实听着赵烈文的解读,他已然明白,这朝廷对自己的怀疑只怕必成定局,如果此刻再不做些什么补救措施,只怕到时候再想挽回也是无用了。
“学生以为,为大人计,倒不如立刻请辞所有官职,告老还乡,这洪逆之计自破!只是如此一来,这江南湘军便势必会成散沙之兵,依发逆如今之势,极可能死灰复燃,届时大人失势,恐怕会因此而引来朝廷迁怒,但总说罪不至迁怒全族。”
赵烈文所言其实也都在常理,毕竟这北京的朝廷如今对造反之事噤若寒蝉,一旦有此细碎风声必能生出惊天一般的大动作,更不用说,自打克复安庆之后,这朝廷对曾国藩便已然有所提防,唯独自解兵权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这生机也只是维持在举国安定的情况这下,倘若此刻曾国藩卸职,而洪天贵福重占江南,这讨逆不力的黑锅朝廷必然是要找人来背的,而已然无兵无权却有隐患的曾国藩却成了最好的应景之人。
“姓赵的!你说话能不那么大嘴巴吗!?要我大哥卸职这等于找死!给我来个干脆的!就说怎么样才能全身而退!?”看样子曾国藩的话也是让曾国荃敲了一记响钟,不过此刻在他看来倒也是一实行劝进的最好时机,既然发逆都已然将宾客邀尽,这问鼎之事如何还要让人失望?此刻这看似怒意十足的喝问,其实也是在暗示赵烈文说些靠谱的话。
至于什么话靠谱?在场的都是聪明人,如何还会不知?
而对于曾国荃的怒喝,赵烈文也并没有太当一回事,只是瞥了他一眼,好似大叹了一口粗气后方才对曾国藩拱了拱手:“如今为时局计,学生以为大人应当找李秀成谈谈!毕竟先皇有言:先入金陵者王!”
而此刻这赵烈文之所言就不像刚才那般容易理解了,充满了酸文人的拐弯抹角,一时也是让满堂的将军各个听着一头雾水:“找李秀成这发逆降将谈谈?跟朝廷封不封王又有什么关系?”
众人疑惑,却不代表曾氏兄弟同样满脑子浆糊,赵烈文此言一出,这两人也是脸色迥异,其意自现:这赵烈文果然上道,其实此言中这“王”倒也并非清廷之“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