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瑜先行遣快马回来通报后,鲁肃就已命人准备酒宴。这时将周瑜、华佗、许氏兄弟四人迎进县衙大堂后厅,先命侍者用铜盆盛了清水送上,请几人洗手净面后,便即命人开宴,上酒上菜。
周瑜、华佗、许定、许褚四个都是一路舟车旅途劳顿,即便四人的身体素质都很好,就是华佗这年纪最大的也比寻常人要强上不少,但出行在外,每晚又差不多都是宿营野外,条件自然比不得家中,还是吃了不少辛苦。
周瑜自己知自家事,一路跋涉,这一到达目的地心理一放松,便觉浑身的疲乏泛起袭来。虽然身体上也未必有多么疲累,但更有一种心理上的疲惫,让人只想好生休息,没有多少精力。
以己度人,他想华佗、许定、许褚三个也都差不多。因此,这一番酒宴并没拖到太晚,只待酒足饭饱后,周瑜便命散去,请三人自去休息。周瑜亲送出门,鲁肃则亲自领三人前往各自的居处。刘晔也在县衙大门口告辞,先行回鲁肃家中。
周瑜目送着几人的身影都消失于视线内,这才回返。一回到后院,雨荷立即欢喜地迎了上来,叫道:“公子!”
“嗯!”周瑜微笑点点头,将旁边院口站守的一名护卫招过来,吩咐他去请孙策的信使过来。这却是鲁肃之前一路将他迎进县衙时寻了个空儿说的,原来他离开居巢的第八日上,便有孙策的信使前来,为孙策传信于他。
周瑜不在,鲁肃问过那信使,知道只是寻常信件,不是有什么特别要紧加急的事情,便说了周瑜离巢有事,十几日后便归来,请他在居巢耐心等候。那信使闻知原因后也并不着急,便就此耐心等候。
周瑜从鲁肃处得知并非急信后,便也不着急。直等到宴后各人散去,他这才命人去请那信使过来。护卫自去传命,周瑜则带着雨荷径往书房。
坐定后,雨荷一杯茶奉上没多见,那名护卫便带着孙策的信使前来覆命。周瑜命请信使进来,信使进来拜见,然后便从身上取出孙策的信双手奉上。不需周瑜吩咐,雨荷便过去从信使手中接过信,转呈给周瑜。
孙策的信自还是现在的主流书写载体,一册竹木简,外以锦囊装之。周瑜打开锦囊,取出里面卷作一卷的信简来。先看封泥,尚还完好,上面孙策的印鉴也醒然在目,显然自孙策封好盖印之后,至此都一直还未开封过。
周瑜先请信使入座,这才揭破封印,展信阅览。孙策与周瑜通信,向都是亲手所书,这次也自不例外。孙策用得是章草体,甚至草得有些今草之势,显然不是个肯耐着性子一笔一划写隶书的。而据原本的周瑜对这位好友的了解,孙策有时确实是缺少耐性。
孙策的一手书法也颇为不错,虽然比不得书法大家,但胜在气势雄然。
看完孙策的信后,周瑜现信中确实并无要事,仍是如前一般先问侯了周瑜近况如何,然后说些自己这边近况,政事、军事、民事、自家事,都有所说,甚至还谈论些用兵方略,又请教周瑜的看法以及见解。
两人虽相隔两地,但一直书信来往不断。历史上,从兴平二年到建安三年,周瑜正式投奔孙策之前,这三年的时间,孙策开创江东基业时,周瑜虽未亲身参与,但通过书信的方式,周瑜在背后也一直为孙策出谋划策。对于打下江东基业,周瑜这三年看似是空白期,寸功未建,但周瑜究竟有没有功、给与了他多大的帮助,孙策心里是心知肚明、一清二楚的。
这也是为何后来周瑜一过江东,孙策便亲自相迎,并实授周瑜为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骑五十。五十骑、两千兵,这看似并不多,但这却都是孙策拨与周瑜直领的亲军,可说就是送与周瑜的私兵。
时将军领兵作战,皆战时朝廷调派军队,然后给予将领统带辖制,战后这领军之权则又收回,复归朝廷。将领平时并没有直属领兵之权,能直领并始终带领的只有自己的亲军私兵,而这亲军的数目,都是有定额的,且非常苛刻。这是为防将领拥兵自重所定的制度,按制所有的军队都是属于朝廷的,将领无令符印信,不得私自统带。魏蜀吴三国,甚至前期的各大割据势力,也基本都是承此制。
二千兵加五十骑的亲军规模,那已算是很大了。尤其江东缺战马,骑兵稀少,孙策能拨给周瑜五十骑,可见亲厚与重视了。孙策还亲自为周瑜鼓欢,给周瑜宣传造势,让人都知道周瑜的声名。
孙策给予周瑜的这些,除了两人从少年时建立起的非常好的私人友情以及孙策初伐江东时周瑜对其提供了兵马粮草并带军协同作战外,与这三年的书信往来中周瑜背后为孙策出了许多谋划也大有关系。只是周瑜这些暗里的功劳,孙策并未向人明言罢了。或是告知他人多有不便,或是什么其它原因,但反正这些功劳孙策都是一一记在心里的。到周瑜正式来投,他便把这些功劳全部化为奖赏。
(史载,孙策对周瑜“赐赠莫以为比”,也就是没人能比,连孙坚的老部下也没这般殊荣,搞得许多老将都很是不服。)
孙策的信仍是如前一般,却倒是有一件事十分惹周瑜注意,便是孙策的信中言及许劭死了。这个许劭正是那位著名的人物评论家,作“月旦评”,评过曹操,评过刘晔的那一位。
许劭是刘繇的幕僚,孙策正赶着刘繇打,非常关注对手的情况,因此许劭的死讯孙策也很快得知。
不得不说,许劭看人的眼光那是相当准,但选主公的眼光就有点那个了。不过人不是神,也有走眼的时候,或者其中有些什么曲折的因由。人在乱世,身不由己,要投靠谁并非随时地能自主选择,有时也是迫不得已的。就像徐庶,便是一个典例。
当然,许劭应该不是也因为这个。不过具体什么缘由,周瑜就不得而知了,反正许劭是投了刘繇。再且选择主公,也有一个个人喜好的问题,不是看谁有前途就一定要去投谁的。如果主公的理念与观点上与己不同,做不到统一的认知,那投过去做什么。主公做的不是你想做的,你想做的也不是主公想做的,这就很难相容。既知不容,那又何必去投。就像诸葛亮,以他的眼光与才智,难道看不出曹操比刘备更有前途,但他却选择投了刘备。
在选择主公上面,并非只是单纯的前途考虑,还有许多复杂的个人因素与考虑。比如家族、喜好、志向、主公的品德与性格、投过去是否便能得重用等等。这些种种,因人而异,不一而足。
君择臣,臣亦择君。
周瑜不知道许劭是因为什么选择了刘繇,但看到这位著名评论家的死讯,不禁十分感叹。孙策在信中对许劭之死,亦是颇为叹惜。
周瑜看完了信,略略消化了信中所提及的一些消息,然后放下信,向那信使又略问了几句孙策那边的情况。这些,自然多是孙策信中未有提及的。有提及的他也有问了几句,不同的人、不同的位置,对事物的看法也是不同的。要了解没有亲眼见到的事情,自然是要向不同的人多加打听,最后综合,才更有助于了解这件事情的本质与详细。
问完话后,周瑜向信使道:“你且先去休息吧,明日我把回信交付于你!”
信使应诺,拜辞而去。
周瑜、华佗、许定、许褚四个都是一路舟车旅途劳顿,即便四人的身体素质都很好,就是华佗这年纪最大的也比寻常人要强上不少,但出行在外,每晚又差不多都是宿营野外,条件自然比不得家中,还是吃了不少辛苦。
周瑜自己知自家事,一路跋涉,这一到达目的地心理一放松,便觉浑身的疲乏泛起袭来。虽然身体上也未必有多么疲累,但更有一种心理上的疲惫,让人只想好生休息,没有多少精力。
以己度人,他想华佗、许定、许褚三个也都差不多。因此,这一番酒宴并没拖到太晚,只待酒足饭饱后,周瑜便命散去,请三人自去休息。周瑜亲送出门,鲁肃则亲自领三人前往各自的居处。刘晔也在县衙大门口告辞,先行回鲁肃家中。
周瑜目送着几人的身影都消失于视线内,这才回返。一回到后院,雨荷立即欢喜地迎了上来,叫道:“公子!”
“嗯!”周瑜微笑点点头,将旁边院口站守的一名护卫招过来,吩咐他去请孙策的信使过来。这却是鲁肃之前一路将他迎进县衙时寻了个空儿说的,原来他离开居巢的第八日上,便有孙策的信使前来,为孙策传信于他。
周瑜不在,鲁肃问过那信使,知道只是寻常信件,不是有什么特别要紧加急的事情,便说了周瑜离巢有事,十几日后便归来,请他在居巢耐心等候。那信使闻知原因后也并不着急,便就此耐心等候。
周瑜从鲁肃处得知并非急信后,便也不着急。直等到宴后各人散去,他这才命人去请那信使过来。护卫自去传命,周瑜则带着雨荷径往书房。
坐定后,雨荷一杯茶奉上没多见,那名护卫便带着孙策的信使前来覆命。周瑜命请信使进来,信使进来拜见,然后便从身上取出孙策的信双手奉上。不需周瑜吩咐,雨荷便过去从信使手中接过信,转呈给周瑜。
孙策的信自还是现在的主流书写载体,一册竹木简,外以锦囊装之。周瑜打开锦囊,取出里面卷作一卷的信简来。先看封泥,尚还完好,上面孙策的印鉴也醒然在目,显然自孙策封好盖印之后,至此都一直还未开封过。
周瑜先请信使入座,这才揭破封印,展信阅览。孙策与周瑜通信,向都是亲手所书,这次也自不例外。孙策用得是章草体,甚至草得有些今草之势,显然不是个肯耐着性子一笔一划写隶书的。而据原本的周瑜对这位好友的了解,孙策有时确实是缺少耐性。
孙策的一手书法也颇为不错,虽然比不得书法大家,但胜在气势雄然。
看完孙策的信后,周瑜现信中确实并无要事,仍是如前一般先问侯了周瑜近况如何,然后说些自己这边近况,政事、军事、民事、自家事,都有所说,甚至还谈论些用兵方略,又请教周瑜的看法以及见解。
两人虽相隔两地,但一直书信来往不断。历史上,从兴平二年到建安三年,周瑜正式投奔孙策之前,这三年的时间,孙策开创江东基业时,周瑜虽未亲身参与,但通过书信的方式,周瑜在背后也一直为孙策出谋划策。对于打下江东基业,周瑜这三年看似是空白期,寸功未建,但周瑜究竟有没有功、给与了他多大的帮助,孙策心里是心知肚明、一清二楚的。
这也是为何后来周瑜一过江东,孙策便亲自相迎,并实授周瑜为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骑五十。五十骑、两千兵,这看似并不多,但这却都是孙策拨与周瑜直领的亲军,可说就是送与周瑜的私兵。
时将军领兵作战,皆战时朝廷调派军队,然后给予将领统带辖制,战后这领军之权则又收回,复归朝廷。将领平时并没有直属领兵之权,能直领并始终带领的只有自己的亲军私兵,而这亲军的数目,都是有定额的,且非常苛刻。这是为防将领拥兵自重所定的制度,按制所有的军队都是属于朝廷的,将领无令符印信,不得私自统带。魏蜀吴三国,甚至前期的各大割据势力,也基本都是承此制。
二千兵加五十骑的亲军规模,那已算是很大了。尤其江东缺战马,骑兵稀少,孙策能拨给周瑜五十骑,可见亲厚与重视了。孙策还亲自为周瑜鼓欢,给周瑜宣传造势,让人都知道周瑜的声名。
孙策给予周瑜的这些,除了两人从少年时建立起的非常好的私人友情以及孙策初伐江东时周瑜对其提供了兵马粮草并带军协同作战外,与这三年的书信往来中周瑜背后为孙策出了许多谋划也大有关系。只是周瑜这些暗里的功劳,孙策并未向人明言罢了。或是告知他人多有不便,或是什么其它原因,但反正这些功劳孙策都是一一记在心里的。到周瑜正式来投,他便把这些功劳全部化为奖赏。
(史载,孙策对周瑜“赐赠莫以为比”,也就是没人能比,连孙坚的老部下也没这般殊荣,搞得许多老将都很是不服。)
孙策的信仍是如前一般,却倒是有一件事十分惹周瑜注意,便是孙策的信中言及许劭死了。这个许劭正是那位著名的人物评论家,作“月旦评”,评过曹操,评过刘晔的那一位。
许劭是刘繇的幕僚,孙策正赶着刘繇打,非常关注对手的情况,因此许劭的死讯孙策也很快得知。
不得不说,许劭看人的眼光那是相当准,但选主公的眼光就有点那个了。不过人不是神,也有走眼的时候,或者其中有些什么曲折的因由。人在乱世,身不由己,要投靠谁并非随时地能自主选择,有时也是迫不得已的。就像徐庶,便是一个典例。
当然,许劭应该不是也因为这个。不过具体什么缘由,周瑜就不得而知了,反正许劭是投了刘繇。再且选择主公,也有一个个人喜好的问题,不是看谁有前途就一定要去投谁的。如果主公的理念与观点上与己不同,做不到统一的认知,那投过去做什么。主公做的不是你想做的,你想做的也不是主公想做的,这就很难相容。既知不容,那又何必去投。就像诸葛亮,以他的眼光与才智,难道看不出曹操比刘备更有前途,但他却选择投了刘备。
在选择主公上面,并非只是单纯的前途考虑,还有许多复杂的个人因素与考虑。比如家族、喜好、志向、主公的品德与性格、投过去是否便能得重用等等。这些种种,因人而异,不一而足。
君择臣,臣亦择君。
周瑜不知道许劭是因为什么选择了刘繇,但看到这位著名评论家的死讯,不禁十分感叹。孙策在信中对许劭之死,亦是颇为叹惜。
周瑜看完了信,略略消化了信中所提及的一些消息,然后放下信,向那信使又略问了几句孙策那边的情况。这些,自然多是孙策信中未有提及的。有提及的他也有问了几句,不同的人、不同的位置,对事物的看法也是不同的。要了解没有亲眼见到的事情,自然是要向不同的人多加打听,最后综合,才更有助于了解这件事情的本质与详细。
问完话后,周瑜向信使道:“你且先去休息吧,明日我把回信交付于你!”
信使应诺,拜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