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被封讨详将军、爵吴侯,众是去年生的事门写信飘口洲北去年腊月,但凉州距江东实在太远,周瑜却是直到现在才收到孙策的这封信。
今日是建安二年的二月初二,正是“龙抬头。的日子,又有叫做,“青龙节”的。不过这时还并无这个节日与说法,但周瑜的灵魂是自后世而来,自然知道。
想起这一日是龙抬头,周瑜觉着这是一个好的兆头。孙策的这封信,他早不收晚不收,却恰巧是这一天收到,并从中知道了孙策被封讨逆将与吴侯的消息。当然,这实际上只是个巧合,周瑜也并不是个迷信的人,但这时他得信高兴,却愿意把这再者联系起来,附会上去。
龙在古代,常用来喻指天子、诸侯、领或有非凡本领之人。现在的诸方豪雄亦可用龙来指,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便是“群龙并起这正是一个群龙并起、诸龙争雄的时代,孙策也是这群龙中的一条龙,他已崛起于江东,是一条年青、强壮而又勇猛的龙。
被封讨逆将军、爵吴侯,代表了孙策的正式崛起,加入了诸龙争雄的战场。现在汉室朝廷的策封是名大于实,但孙策已然据有江东之实,他正缺的就是这个名。有了名就抬寄了他的名份与地位,拉平了与其他豪雄间的差距,有了加入的资格。
孙策这条龙已然抬起了头,正要腾空而起,睥睨天下。壮大稳固了自身后,他则要猛龙过江,争霸天下。
周瑜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孙策也是被封为讨逆将军与吴侯的。不过他并不知道孙策被封这个职位与爵位的确切年份,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比现在晚。
看罢了信,周瑜即命雨荷磨墨,开始给孙策写回信。写完了信,封装好,周瑜将信压在书几上的一策竹简下,便去沐浴休息。第二日一早起来,洗漱过后,周瑜即命人将信交付于秋毫送出去。
被派去寻访蔡文姬的那十人仍是未有消息传回,周瑜在姑盛又再停留了三日后,便辞别了徐晃,继续启程上路。他要前往匈奴所居的河套地区,亲自去主持处理这件事。匈奴是汉王朝的老对头,自汉立国之始,匈奴便一直是汉的大敌。直至汉武帝时期,举倾国之力,费文、景两代之积蓄,方才大破匈奴,将匈奴远逐漠北。自此之后,匈奴实力大减,从武帝时的伊稚斜单于及其后所历任的十八位单于,都一直处于衰落时期,无力扰汉。
汉宣帝时期,匈奴又生内乱,五单于争立。直至汉元帝时,匈奴呼韩邪单于朝汉,提出愿婿汉以自亲,娶王昭君与汉修好。自此后。两方相安无事,局势安定小匈奴也得到了恢复,人口增加。呼韩邪死后,其后裔遵从他的遗嘱,与汉朝保持友好关系达三十多年,直到王莽专政时为止。
王莽代汉后,企图用武力树立威信,分匈奴居地为十五部,强立呼韩邪子孙十五人俱为单于,以削弱匈奴的势力。但此举激起了匈奴的不满,连年侵扰北方边塞。西域诸国先后沦入匈奴势力范围。
东汉立国之初,因大乱初治,国力未复,光武帝不愿再树强敌,遂与匈奴通好,多次派遣使者前往修好,又赐财物。但匈奴单于却骄倨益横,汉匈关系未有得到改善。建武九年,匈奴还曾扶植卢芳为汉帝,割据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等五郡,都九原。后卢芳降汉,被封代王,后又复叛,逃归匈奴。
建武二十二年前后,匈奴国内生严重的自然灾害,人畜饥瘦,死亡大半。而天灾又引**,统治阶级生争执,争权夺利,互相攻打,以致最后产生分裂。建武二十四年,匈奴八部族人共立呼韩邪单于之孙日逐王比为单于,与蒲奴单于分庭抗礼,匈奴分裂为两部。后日逐王比率四子多人南下附汉称臣,此部匈奴便被称为南匈奴,被汉朝安置在河套地区;而留居漠北的匈奴便称为北匈奴。
两部分裂之后,北匈奴仍是连年遭受严重天灾,又受到南匈奴、乌桓、鲜卑的攻击,社会经济极度萎缩,力量大大削弱,多次遣使向东汉请求和亲,但东汉政府皆未予答应,北匈奴也一直扰边不断。
随着东汉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生产得到恢复展,国力增强,在汉明帝之时,东汉王朝联合南匈奴开始了征伐北匈奴的战争。永平十六年,汉明帝派寰固、耿忠等四路大军进攻北匈奴。于同年,又派班出使西域,其后的两年间,汉匈之间对西域展开了一场争夺战。永平十八年,汉明帝驾崩,又逢中原大旱,心。难以为继支撑大战。汉遂暂停用兵。匈奴也趁机纣山,门
这场大战,使北匈奴的情况更加恶化。不但损兵折将,人口锐减,国力也是大耗,汉宣帝当政后,北匈奴不断有人南下附汉,元和元年前后,就有七十三批南下归附,再加上南匈奴的攻击,北匈奴的力量更是大为削弱。章和元年,鲜卑又从东部猛攻北匈奴,杀死了当时的优留单于。
优留单于死后,北匈奴大乱,漠北又生蝗灾,人民饥谨,内部冲突不断,实力更是大弱。东汉乘此时机,于汉和帝永元元年又开始与南匈奴联合夹击北匈奴。永元元年,寰宪、耿秉率军于稽落山大败北匈奴,北单于逃走,汉军追击,俘杀一万三千余人,北匈奴先后有二十余万人归附。寰宪、耿秉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二年,再出击北的奴,北单于受伤逃走。
三年,汉军又出击金微山大败北匈奴军,北单于率残部西逃手乌孙小与康居,被迫西迁。
逃至乌孙立足后,北匈奴仍然出没于天山南北,实施掠夺。为了对付西域的北匈奴,汉廷任命班勇为西域长史,班勇于汉安帝延光二年及汉顺帝永健元年先后两次击败北匈奴。顺帝永和二年,汉将斐举率军击毙北匈奴呼衍王于巴里坤;桓帝元嘉元年,司马达率汉军出击蒲类海,击败北匈奴新的呼衍王,呼衍王率北匈奴又向西撤逃。
至此,北匈奴已无法再在西域立足,对汉廷也再构不成威胁。狂帝末年,北匈奴的一部分又再次西迁,其后便无北匈奴的消息了。
其实自永元三年,北匈奴西迁之后,便已对汉廷构不成什么威胁了。其后的抢掠搔扰,也只是在西域,对中原可说无任何影响。到桓帝时,北匈奴再西迁,中原都不闻其消息了。所以,这时的汉末时期,说匈奴便主要是指内附归汉被安置在河套地区的南匈奴。但南匈奴虽说是归附,其实仍是相当自治。其间与汉朝政府也是时战时和,反复无常。再加其部因借着汉朝的军力多次大败北匈奴,接纳了大量的降众,虽使势力大增小但也因此部族成分复杂,难以驾驻控制,造成内部不隐,时有叛乱,多位南单于都被叛军所杀。
曾经强大的匈奴,至此时已是非常的衰败。在漠北已无立足之地,北匈奴被迫一再西迁,世居的草原被鲜卑所占领,其统治也被鲜卑逐渐取代。南匈奴虽在接收了北匈奴的大量降众后势力大增,但在永元六年,其部又生了一次大变小使得匈奴又再次分裂。
永元六年,南单于师子立。但新降的北匈奴部众却对师子不服十五部二十几万人皆叛变,胁迫前单于屯屠何之子奥键日逐王逢侯为单于,匈奴再次分裂。东汉派大军以及乌框、鲜卑兵共四万人大败逢侯,逢侯遂率众出塞,汉军追赶不及,使其逃走。
汉安帝永初元年,逢侯趁东汉放弃西域之际,控制西域,胁迫诸国共同搔扰东汉边疆十几年。安帝元初六年,逢侯被鲜卑击败。遂率领百余人投降汉朝。这一次的大变与逢侯率部出逃使得南匈奴的实力一下子便大为削弱,东汉朝廷也因此对南匈奴的管理越加严厉。在东汉中期及以后一再生南单于被汉朝官员拘补、更换、逼死甚至杀害。
黄巾起义、董卓专权之际,南匈奴又再次生内乱,族人杀死单于羌渠,其子左贤王於夫罗即位。而参与者恐被报复不认可新单于,又另行拥立一位新单于须卜骨都侯,於夫罗势弱,遂率部前往汉廷求助。抵达长安之时,正值董卓新死,李、郭反攻长安之际。李、郭因怕不能攻下长安,联合一切可联合的人,於夫罗正于此时而来,也被李、郭所联合。
於夫罗见汉廷大乱,李、郭势大,也便答应了协同二人,李、郭等人攻下长安之际,於夫罗趁机率部进长安城中抢掠一番,蔡文姬便是在南匈奴的这番抢掠之中被匈奴人所掳。
李、郭掌控朝廷之后,於夫罗得了二人当初答应的赏赐,又闻留于河套的族人拥立的另一单于须卜骨都侯已死,便率众而返。兴平二年至河东时,於夫罗死,其弟呼厨泉立。呼厨泉在平阳停驻一段时间后,又继续率众归返河套,至去年已还河套。
须卜骨都侯死后,河套的匈奴人未再立单于,而由各族领、长老联合议政,权行南庭之事。呼厨泉斑返河套,答应不追究当年之事,各族领也便答应拥立他为南单于。
今日是建安二年的二月初二,正是“龙抬头。的日子,又有叫做,“青龙节”的。不过这时还并无这个节日与说法,但周瑜的灵魂是自后世而来,自然知道。
想起这一日是龙抬头,周瑜觉着这是一个好的兆头。孙策的这封信,他早不收晚不收,却恰巧是这一天收到,并从中知道了孙策被封讨逆将与吴侯的消息。当然,这实际上只是个巧合,周瑜也并不是个迷信的人,但这时他得信高兴,却愿意把这再者联系起来,附会上去。
龙在古代,常用来喻指天子、诸侯、领或有非凡本领之人。现在的诸方豪雄亦可用龙来指,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便是“群龙并起这正是一个群龙并起、诸龙争雄的时代,孙策也是这群龙中的一条龙,他已崛起于江东,是一条年青、强壮而又勇猛的龙。
被封讨逆将军、爵吴侯,代表了孙策的正式崛起,加入了诸龙争雄的战场。现在汉室朝廷的策封是名大于实,但孙策已然据有江东之实,他正缺的就是这个名。有了名就抬寄了他的名份与地位,拉平了与其他豪雄间的差距,有了加入的资格。
孙策这条龙已然抬起了头,正要腾空而起,睥睨天下。壮大稳固了自身后,他则要猛龙过江,争霸天下。
周瑜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孙策也是被封为讨逆将军与吴侯的。不过他并不知道孙策被封这个职位与爵位的确切年份,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比现在晚。
看罢了信,周瑜即命雨荷磨墨,开始给孙策写回信。写完了信,封装好,周瑜将信压在书几上的一策竹简下,便去沐浴休息。第二日一早起来,洗漱过后,周瑜即命人将信交付于秋毫送出去。
被派去寻访蔡文姬的那十人仍是未有消息传回,周瑜在姑盛又再停留了三日后,便辞别了徐晃,继续启程上路。他要前往匈奴所居的河套地区,亲自去主持处理这件事。匈奴是汉王朝的老对头,自汉立国之始,匈奴便一直是汉的大敌。直至汉武帝时期,举倾国之力,费文、景两代之积蓄,方才大破匈奴,将匈奴远逐漠北。自此之后,匈奴实力大减,从武帝时的伊稚斜单于及其后所历任的十八位单于,都一直处于衰落时期,无力扰汉。
汉宣帝时期,匈奴又生内乱,五单于争立。直至汉元帝时,匈奴呼韩邪单于朝汉,提出愿婿汉以自亲,娶王昭君与汉修好。自此后。两方相安无事,局势安定小匈奴也得到了恢复,人口增加。呼韩邪死后,其后裔遵从他的遗嘱,与汉朝保持友好关系达三十多年,直到王莽专政时为止。
王莽代汉后,企图用武力树立威信,分匈奴居地为十五部,强立呼韩邪子孙十五人俱为单于,以削弱匈奴的势力。但此举激起了匈奴的不满,连年侵扰北方边塞。西域诸国先后沦入匈奴势力范围。
东汉立国之初,因大乱初治,国力未复,光武帝不愿再树强敌,遂与匈奴通好,多次派遣使者前往修好,又赐财物。但匈奴单于却骄倨益横,汉匈关系未有得到改善。建武九年,匈奴还曾扶植卢芳为汉帝,割据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等五郡,都九原。后卢芳降汉,被封代王,后又复叛,逃归匈奴。
建武二十二年前后,匈奴国内生严重的自然灾害,人畜饥瘦,死亡大半。而天灾又引**,统治阶级生争执,争权夺利,互相攻打,以致最后产生分裂。建武二十四年,匈奴八部族人共立呼韩邪单于之孙日逐王比为单于,与蒲奴单于分庭抗礼,匈奴分裂为两部。后日逐王比率四子多人南下附汉称臣,此部匈奴便被称为南匈奴,被汉朝安置在河套地区;而留居漠北的匈奴便称为北匈奴。
两部分裂之后,北匈奴仍是连年遭受严重天灾,又受到南匈奴、乌桓、鲜卑的攻击,社会经济极度萎缩,力量大大削弱,多次遣使向东汉请求和亲,但东汉政府皆未予答应,北匈奴也一直扰边不断。
随着东汉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生产得到恢复展,国力增强,在汉明帝之时,东汉王朝联合南匈奴开始了征伐北匈奴的战争。永平十六年,汉明帝派寰固、耿忠等四路大军进攻北匈奴。于同年,又派班出使西域,其后的两年间,汉匈之间对西域展开了一场争夺战。永平十八年,汉明帝驾崩,又逢中原大旱,心。难以为继支撑大战。汉遂暂停用兵。匈奴也趁机纣山,门
这场大战,使北匈奴的情况更加恶化。不但损兵折将,人口锐减,国力也是大耗,汉宣帝当政后,北匈奴不断有人南下附汉,元和元年前后,就有七十三批南下归附,再加上南匈奴的攻击,北匈奴的力量更是大为削弱。章和元年,鲜卑又从东部猛攻北匈奴,杀死了当时的优留单于。
优留单于死后,北匈奴大乱,漠北又生蝗灾,人民饥谨,内部冲突不断,实力更是大弱。东汉乘此时机,于汉和帝永元元年又开始与南匈奴联合夹击北匈奴。永元元年,寰宪、耿秉率军于稽落山大败北匈奴,北单于逃走,汉军追击,俘杀一万三千余人,北匈奴先后有二十余万人归附。寰宪、耿秉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二年,再出击北的奴,北单于受伤逃走。
三年,汉军又出击金微山大败北匈奴军,北单于率残部西逃手乌孙小与康居,被迫西迁。
逃至乌孙立足后,北匈奴仍然出没于天山南北,实施掠夺。为了对付西域的北匈奴,汉廷任命班勇为西域长史,班勇于汉安帝延光二年及汉顺帝永健元年先后两次击败北匈奴。顺帝永和二年,汉将斐举率军击毙北匈奴呼衍王于巴里坤;桓帝元嘉元年,司马达率汉军出击蒲类海,击败北匈奴新的呼衍王,呼衍王率北匈奴又向西撤逃。
至此,北匈奴已无法再在西域立足,对汉廷也再构不成威胁。狂帝末年,北匈奴的一部分又再次西迁,其后便无北匈奴的消息了。
其实自永元三年,北匈奴西迁之后,便已对汉廷构不成什么威胁了。其后的抢掠搔扰,也只是在西域,对中原可说无任何影响。到桓帝时,北匈奴再西迁,中原都不闻其消息了。所以,这时的汉末时期,说匈奴便主要是指内附归汉被安置在河套地区的南匈奴。但南匈奴虽说是归附,其实仍是相当自治。其间与汉朝政府也是时战时和,反复无常。再加其部因借着汉朝的军力多次大败北匈奴,接纳了大量的降众,虽使势力大增小但也因此部族成分复杂,难以驾驻控制,造成内部不隐,时有叛乱,多位南单于都被叛军所杀。
曾经强大的匈奴,至此时已是非常的衰败。在漠北已无立足之地,北匈奴被迫一再西迁,世居的草原被鲜卑所占领,其统治也被鲜卑逐渐取代。南匈奴虽在接收了北匈奴的大量降众后势力大增,但在永元六年,其部又生了一次大变小使得匈奴又再次分裂。
永元六年,南单于师子立。但新降的北匈奴部众却对师子不服十五部二十几万人皆叛变,胁迫前单于屯屠何之子奥键日逐王逢侯为单于,匈奴再次分裂。东汉派大军以及乌框、鲜卑兵共四万人大败逢侯,逢侯遂率众出塞,汉军追赶不及,使其逃走。
汉安帝永初元年,逢侯趁东汉放弃西域之际,控制西域,胁迫诸国共同搔扰东汉边疆十几年。安帝元初六年,逢侯被鲜卑击败。遂率领百余人投降汉朝。这一次的大变与逢侯率部出逃使得南匈奴的实力一下子便大为削弱,东汉朝廷也因此对南匈奴的管理越加严厉。在东汉中期及以后一再生南单于被汉朝官员拘补、更换、逼死甚至杀害。
黄巾起义、董卓专权之际,南匈奴又再次生内乱,族人杀死单于羌渠,其子左贤王於夫罗即位。而参与者恐被报复不认可新单于,又另行拥立一位新单于须卜骨都侯,於夫罗势弱,遂率部前往汉廷求助。抵达长安之时,正值董卓新死,李、郭反攻长安之际。李、郭因怕不能攻下长安,联合一切可联合的人,於夫罗正于此时而来,也被李、郭所联合。
於夫罗见汉廷大乱,李、郭势大,也便答应了协同二人,李、郭等人攻下长安之际,於夫罗趁机率部进长安城中抢掠一番,蔡文姬便是在南匈奴的这番抢掠之中被匈奴人所掳。
李、郭掌控朝廷之后,於夫罗得了二人当初答应的赏赐,又闻留于河套的族人拥立的另一单于须卜骨都侯已死,便率众而返。兴平二年至河东时,於夫罗死,其弟呼厨泉立。呼厨泉在平阳停驻一段时间后,又继续率众归返河套,至去年已还河套。
须卜骨都侯死后,河套的匈奴人未再立单于,而由各族领、长老联合议政,权行南庭之事。呼厨泉斑返河套,答应不追究当年之事,各族领也便答应拥立他为南单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