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俊所救婴儿终究没有送人,谁让祖母一眼就喜欢上他,并决定留于身边收为养孙。因在白水捡到之故,老人给孩子取小字“白水”。
还有,盖俊把阿白许给盖胤的决定告知了父母,夫妇二人同意了,只说等几年。
与最近生的那件大事相比,这些都是芝麻小事。
皇甫规、大汉柱石于京都雒阳近郊的谷城病卒,终年七十一。
这个消息宛如晴天霹雳般轰在凉州百姓的心头,以致如丧父母,不分汉胡。
威震天下的凉州三明,今皇甫规卒死,张奂遭党锢,余下段颎,曲意宦官,一世英名毁于一旦,怎不叫人唏嘘感慨。
可以说,大汉边境至此再无赫赫名将。
伯父盖冲与父亲盖勋决定前往安定郡朝那奔丧,这在盖俊的意料之中,他准备随同,盖母马昭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因此他一早就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父亲身上,眼见口水都说干了父亲还是不肯松口,一急下蹦出一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父亲盖勋闻听此句倒也痛快,当即拍板同意,只是说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不可偏废。”
汉代出行是一件大事,不是你想走就能走,手中要持‘传’。‘传’即符信,又叫过行,是行人的身份证明和通行证书,以缯帛制成,上书行人姓名、年岁及所携物品等等。
第二天盖勋、盖冲于县中得了通关之传,告别腿脚不便的母亲,准备起程。
起程也有说法,要拜行神,也就是护佑行旅者的神。在汉代民间神仙的庞杂体系中,行神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大概在洪荒时代有为旅人提供引导和护佑的部族领,后来被人们尊崇为行神,现今名字已不可考,正因为如此,说明行神由来已久。
行神也称作‘祖神’。行神祭祀又称作‘祖道’。
祖道仪式十分繁琐,先选定‘几个’良辰吉日,然后卜得吉兆,最近的出行之日一旦碰上坏天气,比如刮风、下雨等便要重新选,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选定‘几个‘吉日的原因。出行前马匹、车厢需干净无尘,并以清水洒道清除污垢。如此,旅途方能吉星高照。
待祖道仪式完毕,盖俊来到母亲身前,大礼拜别,“阿母且宽心,儿定早去早回。”
盖母马昭故意板着脸道:“需坐马车行进,不可任性妄为。”
“诺。”盖俊一口答应下来,决定起行时乘车,离远了再骑马不迟,好让母亲安心。
盖母马昭叹了一口气,知子莫若母,儿子心里所想她哪会不知,便道:“定要小心。”
“诺。”盖俊这次回应语气明显凝重得多。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啊。
“阿兄。”眼见离别在即,盖缭一把环住兄长的腰,泪崩而出,直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盖俊任她抱了一会,才哭笑不得道:“阿兄很快就会回来的,你哭什么?”
“很快是多久?”盖缭仰起头,泪眼盈盈地问。
“二十天左右吧。”
“真地?”
“真的。”实际上盖俊撒谎了。敦煌、安定两郡虽同处凉州,却相隔数千里路,二十天是否能够抵达安定郡都不好说,更别提往返了。
巳时三刻,盖冲、盖勋兄弟,盖俊,盖胤及两名家仆,共六人终于出了。
盖俊对于皇甫规的人生经历相当陌生,前世根本不知有这号人,今世也只知他享有盛名,具体如何就不得而知了。经过父亲一番讲解,他也不由暗暗佩服起其人来,直斥外戚、举荐贤能、自请禁锢、封侯不受,哪一件事不值得大说特说?最另他感到惊奇的一件事是他有次领军讨伐叛乱,军中蓦然爆大疫,死者十之三四,营地未乱且无一逃兵,对手见此哪还敢抵抗,主动请降。要知道冷兵器时代损失过一成随时都有可能使军心崩溃。
“古之名将,亦不过如此。”对于父亲的评价,盖俊深以为然。
一行人途经冥安县未作停留,过了冥水,直入酒泉郡境内。
“这就是匈奴人哀叹“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的祁连山?太美了。”盖俊策马眺望远方连绵不绝的大雪山,心头震撼无以复加,整个身体不由自主的战栗起来。
盖胤也看傻了眼。
盖勋轻笑,想他初次见到祁连山时和儿子如今的反应一样,没有人能对雄浑壮阔的祁连山无动于衷。
众人傍晚到达干齐县过夜,第二天继续行进。
盖俊本以为酒泉郡和家乡敦煌紧邻,人口应该相差不多,没想到抵达酒泉郡治所禄福县一带后,现这里城市林立,繁华异常,不由感到一丝诧异。父亲盖勋解释道别看这处平原不大,但水源充足、气候宜人、土地肥沃,附近仅汉人居民便有五万以上,是河西四郡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也是河西四郡的粮仓。
一路上,盖俊觉自己越来越佩服父亲的学识,简直快到崇拜的地步了。各种地方典故、城郭出处信手拈来,这且不提,于兵事也是了如指掌,哪里可伏兵,哪里需严守,行军路线,兵力人口,娓娓道来,令他涨了不少见识,这可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宝贵财富。
出了酒泉便是张掖郡地界。
这一天,盖俊突然想起了一句很著名、却有些泛酸的话。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六月的弱水岸边,桃红柳绿,麦苗青青,梨花飞白,宛如置身于南国之中。
张掖郡什么都好,就是汉人太少了。不算两个属国,凉州十郡张掖排倒数第三,人口仅三万余,连敦煌郡都在它之前,盖俊想不通,明明这里土地肥沃,不比酒泉平原差,为什么仅有这么丁点口数?更糟糕的是境内羌胡多过汉人,用父亲的话来说:“一旦有变,必出祸端。”这八个字是无数汉人用生命总结出来的,偏朝廷看不到。
看过了“使我六畜不蕃息”的祁连山,自然不会放过“使我嫁妇无颜色”的燕支山。
伯父盖冲也来了兴致,在弟弟盖勋及两名家仆的陪同下一边欣赏云杉古柏、烂漫野花,一边沿着崎岖的山路缓缓攀登,当四人还在半山腰的时候,盖俊、盖胤已一口气爬上顶峰。
举目望去,一片红蓝,竞相怒放,争奇斗妍。
这种红蓝花,匈奴人常取其花朵染衣服,取其英鲜者作胭脂,因此又名胭脂山。所以匈奴人丢了燕支山,会哀叹:“使我嫁妇无颜色”。
盖俊站在山顶有小半时辰了,还不见伯父、父亲二人前来会合,便叫盖胤下山去接,不一会他领着一个家仆返回,原来盖冲身体不舒服先回去了。他也没在意,以为是累了,又游览几处风景,猎得三、两只野雉,尽兴而归。
不想第二日伯父竟起不得床,请来的医匠说是染了风寒。
近日怕是走不上了,盖俊又不愿呆在城中,便拉着盖胤外出游荡。
&1t;ahref=.>.
还有,盖俊把阿白许给盖胤的决定告知了父母,夫妇二人同意了,只说等几年。
与最近生的那件大事相比,这些都是芝麻小事。
皇甫规、大汉柱石于京都雒阳近郊的谷城病卒,终年七十一。
这个消息宛如晴天霹雳般轰在凉州百姓的心头,以致如丧父母,不分汉胡。
威震天下的凉州三明,今皇甫规卒死,张奂遭党锢,余下段颎,曲意宦官,一世英名毁于一旦,怎不叫人唏嘘感慨。
可以说,大汉边境至此再无赫赫名将。
伯父盖冲与父亲盖勋决定前往安定郡朝那奔丧,这在盖俊的意料之中,他准备随同,盖母马昭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因此他一早就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父亲身上,眼见口水都说干了父亲还是不肯松口,一急下蹦出一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父亲盖勋闻听此句倒也痛快,当即拍板同意,只是说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不可偏废。”
汉代出行是一件大事,不是你想走就能走,手中要持‘传’。‘传’即符信,又叫过行,是行人的身份证明和通行证书,以缯帛制成,上书行人姓名、年岁及所携物品等等。
第二天盖勋、盖冲于县中得了通关之传,告别腿脚不便的母亲,准备起程。
起程也有说法,要拜行神,也就是护佑行旅者的神。在汉代民间神仙的庞杂体系中,行神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大概在洪荒时代有为旅人提供引导和护佑的部族领,后来被人们尊崇为行神,现今名字已不可考,正因为如此,说明行神由来已久。
行神也称作‘祖神’。行神祭祀又称作‘祖道’。
祖道仪式十分繁琐,先选定‘几个’良辰吉日,然后卜得吉兆,最近的出行之日一旦碰上坏天气,比如刮风、下雨等便要重新选,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选定‘几个‘吉日的原因。出行前马匹、车厢需干净无尘,并以清水洒道清除污垢。如此,旅途方能吉星高照。
待祖道仪式完毕,盖俊来到母亲身前,大礼拜别,“阿母且宽心,儿定早去早回。”
盖母马昭故意板着脸道:“需坐马车行进,不可任性妄为。”
“诺。”盖俊一口答应下来,决定起行时乘车,离远了再骑马不迟,好让母亲安心。
盖母马昭叹了一口气,知子莫若母,儿子心里所想她哪会不知,便道:“定要小心。”
“诺。”盖俊这次回应语气明显凝重得多。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啊。
“阿兄。”眼见离别在即,盖缭一把环住兄长的腰,泪崩而出,直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盖俊任她抱了一会,才哭笑不得道:“阿兄很快就会回来的,你哭什么?”
“很快是多久?”盖缭仰起头,泪眼盈盈地问。
“二十天左右吧。”
“真地?”
“真的。”实际上盖俊撒谎了。敦煌、安定两郡虽同处凉州,却相隔数千里路,二十天是否能够抵达安定郡都不好说,更别提往返了。
巳时三刻,盖冲、盖勋兄弟,盖俊,盖胤及两名家仆,共六人终于出了。
盖俊对于皇甫规的人生经历相当陌生,前世根本不知有这号人,今世也只知他享有盛名,具体如何就不得而知了。经过父亲一番讲解,他也不由暗暗佩服起其人来,直斥外戚、举荐贤能、自请禁锢、封侯不受,哪一件事不值得大说特说?最另他感到惊奇的一件事是他有次领军讨伐叛乱,军中蓦然爆大疫,死者十之三四,营地未乱且无一逃兵,对手见此哪还敢抵抗,主动请降。要知道冷兵器时代损失过一成随时都有可能使军心崩溃。
“古之名将,亦不过如此。”对于父亲的评价,盖俊深以为然。
一行人途经冥安县未作停留,过了冥水,直入酒泉郡境内。
“这就是匈奴人哀叹“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的祁连山?太美了。”盖俊策马眺望远方连绵不绝的大雪山,心头震撼无以复加,整个身体不由自主的战栗起来。
盖胤也看傻了眼。
盖勋轻笑,想他初次见到祁连山时和儿子如今的反应一样,没有人能对雄浑壮阔的祁连山无动于衷。
众人傍晚到达干齐县过夜,第二天继续行进。
盖俊本以为酒泉郡和家乡敦煌紧邻,人口应该相差不多,没想到抵达酒泉郡治所禄福县一带后,现这里城市林立,繁华异常,不由感到一丝诧异。父亲盖勋解释道别看这处平原不大,但水源充足、气候宜人、土地肥沃,附近仅汉人居民便有五万以上,是河西四郡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也是河西四郡的粮仓。
一路上,盖俊觉自己越来越佩服父亲的学识,简直快到崇拜的地步了。各种地方典故、城郭出处信手拈来,这且不提,于兵事也是了如指掌,哪里可伏兵,哪里需严守,行军路线,兵力人口,娓娓道来,令他涨了不少见识,这可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宝贵财富。
出了酒泉便是张掖郡地界。
这一天,盖俊突然想起了一句很著名、却有些泛酸的话。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六月的弱水岸边,桃红柳绿,麦苗青青,梨花飞白,宛如置身于南国之中。
张掖郡什么都好,就是汉人太少了。不算两个属国,凉州十郡张掖排倒数第三,人口仅三万余,连敦煌郡都在它之前,盖俊想不通,明明这里土地肥沃,不比酒泉平原差,为什么仅有这么丁点口数?更糟糕的是境内羌胡多过汉人,用父亲的话来说:“一旦有变,必出祸端。”这八个字是无数汉人用生命总结出来的,偏朝廷看不到。
看过了“使我六畜不蕃息”的祁连山,自然不会放过“使我嫁妇无颜色”的燕支山。
伯父盖冲也来了兴致,在弟弟盖勋及两名家仆的陪同下一边欣赏云杉古柏、烂漫野花,一边沿着崎岖的山路缓缓攀登,当四人还在半山腰的时候,盖俊、盖胤已一口气爬上顶峰。
举目望去,一片红蓝,竞相怒放,争奇斗妍。
这种红蓝花,匈奴人常取其花朵染衣服,取其英鲜者作胭脂,因此又名胭脂山。所以匈奴人丢了燕支山,会哀叹:“使我嫁妇无颜色”。
盖俊站在山顶有小半时辰了,还不见伯父、父亲二人前来会合,便叫盖胤下山去接,不一会他领着一个家仆返回,原来盖冲身体不舒服先回去了。他也没在意,以为是累了,又游览几处风景,猎得三、两只野雉,尽兴而归。
不想第二日伯父竟起不得床,请来的医匠说是染了风寒。
近日怕是走不上了,盖俊又不愿呆在城中,便拉着盖胤外出游荡。
&1t;ah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