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后院起火
“……我盖子英若想占领河内郡,他王公节能活着跑到大兄这里告我的状?”说道最后,盖俊言辞激烈,目放毫光,气势逼人,尽显一方诸侯之威风。(手打小说)
袁绍提杯饮酒,不做表态,许攸一旁连劝道:“子英,别激动、别激动……大家都是十几年的朋友,又没有什么化解不开的矛盾,莫为了小事生气……”
许攸不说还好,一说盖俊更怒了,大声道:“正因为是十几年的朋友我才生气,他拿我盖子英当什么人了?我将兵入河内是为自己吗?我在河东和国贼董卓血战连天,他却在斤斤计较这些小事,岂不让人寒心?”
许攸转着眼睛说道:“说到底还是韩文节、刘公山暂停供给并州钱粮引发这些事。关东起兵,会盟酸枣,聚众十数万,刘公山其中多出力焉,对子英真是爱莫能助,然冀州富庶强盛,府库钱粮堆积如山,韩文节任凭钱烂谷陈也不给子英,实是不该……”
由于两人关系亲密,许攸直截了当的挑拨离间,盖俊点点头,扭头对袁绍说道:“大兄当初之举太欠妥当,韩馥卑鄙无耻,龌龊小人,如何能掌光武旧地?”
盖俊不言冀州,独言光武旧地,显然是意有所指,许攸目光一凝,笑容微收,袁绍则深深地看了盖俊一眼。
盖俊眼神如剑,与袁绍对视,一字一句道:“能掌光武旧地者,当今天下,惟大兄一人。大兄,只要你点头同意,我这就带兵打进去,杀死韩馥,有何后果,我一力承担。”
袁绍、许攸纵横京中数十载,一看盖俊神态、语言就知他是认真的,绝非玩笑之语。袁绍失笑,令人如沐春风,举杯邀饮美酒,说道:“子英之心为兄甚明,不过当今国贼乃是董卓,万万不可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盖俊失望地叹了一口气,他确实是想帮助袁绍占据冀州,没有想过据为己有,充气量也就是想在后面捞点好处。
对袁绍,盖俊的心思很复杂,由于前世的记忆以及内心野心,一直视袁绍为自己前路最大的竞争对手,曹操只能屈居第二,然而自两人在京师相识,袁绍对他颇多照顾,如父如兄,自己欠下累累人情,这辈子都未必还得清……
房间顿时寂静下来,惟有三人淡淡的呼吸声,看着盖俊、袁绍各自陷入沉思,素来自称活跃气氛高手的许攸几次张嘴欲言,都不知该说些什么。
最终还是袁绍率先开口:“子英,我初来河内,不知详细,河东那边是何情况?”
盖俊简单的为两人讲解战事经过及成果,当然了,自己兵力、伤亡数字被他无限扩大,直言出兵五万死伤一半,说得跟真事儿似的。袁绍、许攸不疑有他,盖俊固然是天下第一骁将,董卓掌兵数十年,亦非泛泛之流,这个伤亡数字在他们看来很正常。实际呢?实际盖俊借助马镫之威,以极其微弱的伤亡大胜董卓数万众,割裂河东半壁江山。
盖俊最后言道:“我原本是想一鼓作气拿下河东全境,截断董卓归路,同关东联军东西夹攻,一战灭国贼……可惜啊,打到安邑时大军已是强弩之末,兵不满两万,兼杨奉在背虎视眈眈,董卓援军又至,只好止步于安邑,形成僵局。”
许攸看了袁绍一眼,问盖俊道:“最近本初在策划一次攻势,子英可否予以配合?”
盖俊点头道:“没问题。非我自夸,董卓至少要在河东留下五万精锐才放心,我再亲率大军进驻河阳、温县二地河津港口,摆出渡河进攻雒阳架势,两者相加,可牵扯董卓十万兵。且董卓还要费心关中诸事,能投入的兵力不超过五万众。”
许攸干笑道:“只是试探之,非决一死战。”
谈完正事,接下来就轻松的多了,三人话些家常,得知盖俊第三个孩子大概三月就会出生,袁绍许攸道喜。许攸道:“本初三子皆在左右,子英要不要看一看?”
“好啊。”盖俊含笑点头。他记得上次看到袁谭、袁熙、袁尚三兄弟还是五年前在京中任羽林中郎将时,那时袁谭、袁熙已经是翩翩少年郎了,现在应该成年了吧……
袁绍微微一笑,招来一名侯立门外的苍头,叫他带三子前来。
果然不出盖俊所料,袁谭、袁熙一身宽袍,头竖进贤冠,表明二人成年,不过与少年时代的清秀相比,年成后的二人虽然不能说其貌不扬,但也和俊朗不沾边,被身旁束发之年的三弟袁尚狠狠比了下去。袁尚身材修长健壮,模样异常秀美,很有几分其父袁本初昔年风采。
袁谭、袁熙之母是士人领袖“天下楷模李元礼”之女,党锢之祸时病故,袁尚之母则是兖州刺史刘岱之妹。
盖俊并未过多注意三子袁尚,袁尚空得袁绍之型,而未得其神,得其神的是袁谭,由于他乃袁绍长子,又为党人领袖李膺外孙,易得党人欢心,从十岁起就开始协助袁绍接待宾客,小小年纪饱经历练,曾给盖俊留下深刻的印象。五载再见,盖俊发觉他更加沉静了。次子袁熙也不差,亦为佳儿,只是稍逊袁谭一筹。
袁谭字显思、袁熙字显奕,两人并不比盖俊小多少,却因父亲的关系口呼盖俊世叔,态度恭敬。盖俊高坐蒲席,轻轻颔首,也没觉得异样,他被长其三岁的盖胤叫了十几年小族叔,早就习惯了。
三位长辈闲聊家事国事天下事,袁谭很少开口,但每次开口都直指关键处,屡屡让人眼前一亮,袁熙却是从不开口,一直安静的坐在一旁听大家谈话。三子中袁尚最放得开,言谈无忌,显然平日很受袁绍宠爱。老子历来喜欢酷似自己的儿子,人之常情。
盖俊酒量确实远远比不上从前,才喝下半石多酒就感头晕目眩,袁绍、许攸好一番嘲笑,尤以后者为最,以前在京师的时候,被盖俊灌醉的次数没有一百也有五十次。今日两人掉转,许攸开始灌得盖俊苦不堪言。
期间袁尚、袁熙先后离开,前者年纪小,后者不善饮酒,只有长子袁谭留下作陪。
袁绍也有些小醉,拉着袁谭的手道:“显思,国贼董卓杀我京中袁氏一脉,你从父绝嗣,我想把你过继给他,可乎?”袁谭从父即袁逢长子、袁术长兄太仆袁基。
此事连外人盖俊、许攸都觉愕然,何况当事人袁谭,他脸上努力的维持着镇定,可是脸色惨白,呼吸沉重等等出卖了他内心真实想法。过了良久,袁谭深深吸了一口气,平复汹涌澎湃的心绪,恭敬道:“此事何须儿子意见?全凭父亲做主。”
“嗯。”袁绍拍拍儿子的手,道:“你下去吧。”
望着袁谭略显失神的背影,袁绍目光深邃到了极点。
盖俊本来心里有些怪异,一见袁绍模样,心里顿时明悟过来,说道:“大兄对显思期望很深呐”
袁绍乃是袁逢庶长子,出生后过继给死去的伯父袁成,幼年饱经磨练的袁绍,一步一个脚印,终成士人领袖。现今袁绍把长子袁谭过继给从兄袁基,就是希望儿子像自己一样,凭借着自己的才华打出一片天地,而不是混吃等死的二世祖。比如袁术,这厮依旧窝在南阳,兵不满万,什么忙也帮不上,太让人失望了。
“就是不知他能不能理解我心?”袁绍收回目光,默默饮下美酒——
袁绍来到河内郡,头顶关东联军盟主头衔,急需发出自己的声音,首先以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的身份承制(所谓承制,即秉承天子旨意随意行事,说白了就是让大家不听天子、董卓而听他的命令。西汉末窦融曾干过这事。)拜关东诸侯为杂号将军,如骁骑校尉曹操为奋武将军,济北相鲍信为破虏将军,鲍信弟鲍韬为裨将军等等,连冀州牧韩馥都没放过……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将众人置于自己车骑将军之下,方便指挥。
其次袁绍组织联军,准备向董卓发动一次试探性进攻,预期目标是攻克成皋、旋门关(虎牢关?),只是谁为统帅有些不太好选。目前正在京中卧底的尚书郑泰年初为了使酸枣盟军站稳脚跟,阻止董卓发动进攻,曾说陈留太守张邈东平长者,坐不窥堂;豫州刺史孔伷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兖州刺史刘岱宗室子弟,刚愎自用……把关东诸侯骂了一个遍,虽不乏劝阻董卓的意思,但所说确为实情,关东诸侯皆不知兵。
袁绍看来看去挑中济北相、破虏将军鲍信。鲍信是关东州郡里面难得有武才的人,前为骑都尉,受大将军之命回乡募兵,归来时正好碰到董卓进京,曾建议袁绍杀之,这表明他敢于和董卓对抗,而且正月关东联军起兵时,他募兵两万,骑七百,辎重五千馀乘,实力出众。副帅当仁不让指派奋武将军曹操担任。
说心里话其实袁绍更中意曹操,毕竟后者参与过平定黄巾之乱,比鲍信适合做一军统帅,可惜的是他目前处境不怎么样,仅为陈留太守张邈麾下将,袁绍怕众人不服。
鲍信很欣赏曹操的才能,心甘情愿让出主帅位置,听其指挥,终于皆大欢喜。
鲍信出兵两万,盟主袁绍支援一万,曹操战兵五千,陈留太守张邈给卒三千,以孝廉卫兹统领,其余州郡大致如此,东拼西凑,合计五万整,骑两千。
这边曹操等人定下三日后,即大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三月十日誓师西征,盖俊也准备起程离开朝歌,回到野王,然而就在这时他接到一封来自并州的急信,看过后当即目瞪口呆,并州朔方诸胡聚集数万骑,突然冲出,直入五原、西河二郡。
见袁绍充满狐疑的目光,许攸也是一脸诧异,盖俊露出一个苦笑,他发誓,这绝对不是他糊弄袁绍故意玩出的把戏。
盖俊忧心忡忡,使匈奴中郎将马腾是今年才上任的,并且手下只有三千骑,至于度辽将军耿祉虽然有五千兵,但他纯粹就是一个废物,马腾独木难支啊,莫说打击诸胡,能不能压住桀骜不驯的匈奴还是两说。
诸胡一定是得知他大举南下,使匈奴中郎将部兵力严重不足才趁机杀出来,是谁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他们的?
盖俊首先想到了匈奴呼厨泉单于,盖俊和他有害兄之仇,其次是董卓,但盖俊很快把他排除脑海,时间对不上。还有谁值得怀疑呢?度辽将军耿祉?也不像。盐利受到损害的并州豪族?胡类四下劫掠,对他们有什么好处?盖俊摇摇头,再次否决。
盖俊想来想去,以匈奴呼厨泉单于的嫌疑最大。如果是他,马腾就危险了。希望他能够挺到上郡都尉鲍出、西河都尉卞秉的援军,不过盖俊对此不抱太大希望。
后院起火,盖俊作为并州牧,无论如何也不能再留在河内,必须尽快赶回去主持大局。袁绍对此不便明言,许攸却没有这方面的顾忌,对盖俊的离开表示担心。
盖俊冷静下来后已经想好对策,他带两万人马回返,典军中郎将黄忠、厉锋校尉张杨率一万步骑留于野王,这样做既安了袁绍之心,又保住他在河内取得的利益,两全其美。另外河东盖胤、关羽数万大军不动,持续对董卓施加压力。
许攸闻言松了一口气,知道这是盖俊能够做到的极限,袁绍亦觉满意。
分手当日,满怀伤感,盖俊别过陈琳、逢纪等人,捉着袁绍之手说道:“大兄放心,弟平息叛乱后,必会再度南下,配合大兄除去董卓。”
“我等候子英归来的一日。”袁绍淡笑说道,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
许攸难得收起嬉皮笑脸,郑重道:“子英,保重。”
盖俊愕然道:“你这是什么表情?又非生离死别,我很快就会回来的。”说罢抱拳转圈,礼别送行诸人,飞身上马,在百余精锐骑士的护卫下扬尘而去——
过四千字了,吐吐槽。
历史记载关东诸侯不敢打董卓,曹操独自攻击,在荥阳被徐荣击败,但《九州春秋》记载:“未久而袁、曹二公与卓将战于荥阳,败绩,”显示袁绍是参加了此战的。史书一直极力告诉大家,曹操和袁绍没关系,事实呢?在曹操挟天子前,一直算作袁绍手下,这是怎么掩也掩不住的。
另外兵力也是个问题,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一文中说当时仅有数千人参战,然而历史明确记载曹操有兵五千,陈留太守张邈给兵三千,参与此战的鲍信有两万兵,七百骑,五千余辆车,加一起快三万人了。
所以根据我的推测,即正月关东酸枣会盟,二月董卓迁都,三月袁绍漳水会盟,被韩馥放鸽子,继而进驻河内,组织关东联军进行一次试探性进攻。
韩馥这个人,真的是既无能又无耻,没有办法形容这个人。真的。依我看,他在厕所用刻刀自杀实在太便宜他了。
写书也是要发泄的,不知道吐槽影不影响大家的心情。
“……我盖子英若想占领河内郡,他王公节能活着跑到大兄这里告我的状?”说道最后,盖俊言辞激烈,目放毫光,气势逼人,尽显一方诸侯之威风。(手打小说)
袁绍提杯饮酒,不做表态,许攸一旁连劝道:“子英,别激动、别激动……大家都是十几年的朋友,又没有什么化解不开的矛盾,莫为了小事生气……”
许攸不说还好,一说盖俊更怒了,大声道:“正因为是十几年的朋友我才生气,他拿我盖子英当什么人了?我将兵入河内是为自己吗?我在河东和国贼董卓血战连天,他却在斤斤计较这些小事,岂不让人寒心?”
许攸转着眼睛说道:“说到底还是韩文节、刘公山暂停供给并州钱粮引发这些事。关东起兵,会盟酸枣,聚众十数万,刘公山其中多出力焉,对子英真是爱莫能助,然冀州富庶强盛,府库钱粮堆积如山,韩文节任凭钱烂谷陈也不给子英,实是不该……”
由于两人关系亲密,许攸直截了当的挑拨离间,盖俊点点头,扭头对袁绍说道:“大兄当初之举太欠妥当,韩馥卑鄙无耻,龌龊小人,如何能掌光武旧地?”
盖俊不言冀州,独言光武旧地,显然是意有所指,许攸目光一凝,笑容微收,袁绍则深深地看了盖俊一眼。
盖俊眼神如剑,与袁绍对视,一字一句道:“能掌光武旧地者,当今天下,惟大兄一人。大兄,只要你点头同意,我这就带兵打进去,杀死韩馥,有何后果,我一力承担。”
袁绍、许攸纵横京中数十载,一看盖俊神态、语言就知他是认真的,绝非玩笑之语。袁绍失笑,令人如沐春风,举杯邀饮美酒,说道:“子英之心为兄甚明,不过当今国贼乃是董卓,万万不可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盖俊失望地叹了一口气,他确实是想帮助袁绍占据冀州,没有想过据为己有,充气量也就是想在后面捞点好处。
对袁绍,盖俊的心思很复杂,由于前世的记忆以及内心野心,一直视袁绍为自己前路最大的竞争对手,曹操只能屈居第二,然而自两人在京师相识,袁绍对他颇多照顾,如父如兄,自己欠下累累人情,这辈子都未必还得清……
房间顿时寂静下来,惟有三人淡淡的呼吸声,看着盖俊、袁绍各自陷入沉思,素来自称活跃气氛高手的许攸几次张嘴欲言,都不知该说些什么。
最终还是袁绍率先开口:“子英,我初来河内,不知详细,河东那边是何情况?”
盖俊简单的为两人讲解战事经过及成果,当然了,自己兵力、伤亡数字被他无限扩大,直言出兵五万死伤一半,说得跟真事儿似的。袁绍、许攸不疑有他,盖俊固然是天下第一骁将,董卓掌兵数十年,亦非泛泛之流,这个伤亡数字在他们看来很正常。实际呢?实际盖俊借助马镫之威,以极其微弱的伤亡大胜董卓数万众,割裂河东半壁江山。
盖俊最后言道:“我原本是想一鼓作气拿下河东全境,截断董卓归路,同关东联军东西夹攻,一战灭国贼……可惜啊,打到安邑时大军已是强弩之末,兵不满两万,兼杨奉在背虎视眈眈,董卓援军又至,只好止步于安邑,形成僵局。”
许攸看了袁绍一眼,问盖俊道:“最近本初在策划一次攻势,子英可否予以配合?”
盖俊点头道:“没问题。非我自夸,董卓至少要在河东留下五万精锐才放心,我再亲率大军进驻河阳、温县二地河津港口,摆出渡河进攻雒阳架势,两者相加,可牵扯董卓十万兵。且董卓还要费心关中诸事,能投入的兵力不超过五万众。”
许攸干笑道:“只是试探之,非决一死战。”
谈完正事,接下来就轻松的多了,三人话些家常,得知盖俊第三个孩子大概三月就会出生,袁绍许攸道喜。许攸道:“本初三子皆在左右,子英要不要看一看?”
“好啊。”盖俊含笑点头。他记得上次看到袁谭、袁熙、袁尚三兄弟还是五年前在京中任羽林中郎将时,那时袁谭、袁熙已经是翩翩少年郎了,现在应该成年了吧……
袁绍微微一笑,招来一名侯立门外的苍头,叫他带三子前来。
果然不出盖俊所料,袁谭、袁熙一身宽袍,头竖进贤冠,表明二人成年,不过与少年时代的清秀相比,年成后的二人虽然不能说其貌不扬,但也和俊朗不沾边,被身旁束发之年的三弟袁尚狠狠比了下去。袁尚身材修长健壮,模样异常秀美,很有几分其父袁本初昔年风采。
袁谭、袁熙之母是士人领袖“天下楷模李元礼”之女,党锢之祸时病故,袁尚之母则是兖州刺史刘岱之妹。
盖俊并未过多注意三子袁尚,袁尚空得袁绍之型,而未得其神,得其神的是袁谭,由于他乃袁绍长子,又为党人领袖李膺外孙,易得党人欢心,从十岁起就开始协助袁绍接待宾客,小小年纪饱经历练,曾给盖俊留下深刻的印象。五载再见,盖俊发觉他更加沉静了。次子袁熙也不差,亦为佳儿,只是稍逊袁谭一筹。
袁谭字显思、袁熙字显奕,两人并不比盖俊小多少,却因父亲的关系口呼盖俊世叔,态度恭敬。盖俊高坐蒲席,轻轻颔首,也没觉得异样,他被长其三岁的盖胤叫了十几年小族叔,早就习惯了。
三位长辈闲聊家事国事天下事,袁谭很少开口,但每次开口都直指关键处,屡屡让人眼前一亮,袁熙却是从不开口,一直安静的坐在一旁听大家谈话。三子中袁尚最放得开,言谈无忌,显然平日很受袁绍宠爱。老子历来喜欢酷似自己的儿子,人之常情。
盖俊酒量确实远远比不上从前,才喝下半石多酒就感头晕目眩,袁绍、许攸好一番嘲笑,尤以后者为最,以前在京师的时候,被盖俊灌醉的次数没有一百也有五十次。今日两人掉转,许攸开始灌得盖俊苦不堪言。
期间袁尚、袁熙先后离开,前者年纪小,后者不善饮酒,只有长子袁谭留下作陪。
袁绍也有些小醉,拉着袁谭的手道:“显思,国贼董卓杀我京中袁氏一脉,你从父绝嗣,我想把你过继给他,可乎?”袁谭从父即袁逢长子、袁术长兄太仆袁基。
此事连外人盖俊、许攸都觉愕然,何况当事人袁谭,他脸上努力的维持着镇定,可是脸色惨白,呼吸沉重等等出卖了他内心真实想法。过了良久,袁谭深深吸了一口气,平复汹涌澎湃的心绪,恭敬道:“此事何须儿子意见?全凭父亲做主。”
“嗯。”袁绍拍拍儿子的手,道:“你下去吧。”
望着袁谭略显失神的背影,袁绍目光深邃到了极点。
盖俊本来心里有些怪异,一见袁绍模样,心里顿时明悟过来,说道:“大兄对显思期望很深呐”
袁绍乃是袁逢庶长子,出生后过继给死去的伯父袁成,幼年饱经磨练的袁绍,一步一个脚印,终成士人领袖。现今袁绍把长子袁谭过继给从兄袁基,就是希望儿子像自己一样,凭借着自己的才华打出一片天地,而不是混吃等死的二世祖。比如袁术,这厮依旧窝在南阳,兵不满万,什么忙也帮不上,太让人失望了。
“就是不知他能不能理解我心?”袁绍收回目光,默默饮下美酒——
袁绍来到河内郡,头顶关东联军盟主头衔,急需发出自己的声音,首先以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的身份承制(所谓承制,即秉承天子旨意随意行事,说白了就是让大家不听天子、董卓而听他的命令。西汉末窦融曾干过这事。)拜关东诸侯为杂号将军,如骁骑校尉曹操为奋武将军,济北相鲍信为破虏将军,鲍信弟鲍韬为裨将军等等,连冀州牧韩馥都没放过……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将众人置于自己车骑将军之下,方便指挥。
其次袁绍组织联军,准备向董卓发动一次试探性进攻,预期目标是攻克成皋、旋门关(虎牢关?),只是谁为统帅有些不太好选。目前正在京中卧底的尚书郑泰年初为了使酸枣盟军站稳脚跟,阻止董卓发动进攻,曾说陈留太守张邈东平长者,坐不窥堂;豫州刺史孔伷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兖州刺史刘岱宗室子弟,刚愎自用……把关东诸侯骂了一个遍,虽不乏劝阻董卓的意思,但所说确为实情,关东诸侯皆不知兵。
袁绍看来看去挑中济北相、破虏将军鲍信。鲍信是关东州郡里面难得有武才的人,前为骑都尉,受大将军之命回乡募兵,归来时正好碰到董卓进京,曾建议袁绍杀之,这表明他敢于和董卓对抗,而且正月关东联军起兵时,他募兵两万,骑七百,辎重五千馀乘,实力出众。副帅当仁不让指派奋武将军曹操担任。
说心里话其实袁绍更中意曹操,毕竟后者参与过平定黄巾之乱,比鲍信适合做一军统帅,可惜的是他目前处境不怎么样,仅为陈留太守张邈麾下将,袁绍怕众人不服。
鲍信很欣赏曹操的才能,心甘情愿让出主帅位置,听其指挥,终于皆大欢喜。
鲍信出兵两万,盟主袁绍支援一万,曹操战兵五千,陈留太守张邈给卒三千,以孝廉卫兹统领,其余州郡大致如此,东拼西凑,合计五万整,骑两千。
这边曹操等人定下三日后,即大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三月十日誓师西征,盖俊也准备起程离开朝歌,回到野王,然而就在这时他接到一封来自并州的急信,看过后当即目瞪口呆,并州朔方诸胡聚集数万骑,突然冲出,直入五原、西河二郡。
见袁绍充满狐疑的目光,许攸也是一脸诧异,盖俊露出一个苦笑,他发誓,这绝对不是他糊弄袁绍故意玩出的把戏。
盖俊忧心忡忡,使匈奴中郎将马腾是今年才上任的,并且手下只有三千骑,至于度辽将军耿祉虽然有五千兵,但他纯粹就是一个废物,马腾独木难支啊,莫说打击诸胡,能不能压住桀骜不驯的匈奴还是两说。
诸胡一定是得知他大举南下,使匈奴中郎将部兵力严重不足才趁机杀出来,是谁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他们的?
盖俊首先想到了匈奴呼厨泉单于,盖俊和他有害兄之仇,其次是董卓,但盖俊很快把他排除脑海,时间对不上。还有谁值得怀疑呢?度辽将军耿祉?也不像。盐利受到损害的并州豪族?胡类四下劫掠,对他们有什么好处?盖俊摇摇头,再次否决。
盖俊想来想去,以匈奴呼厨泉单于的嫌疑最大。如果是他,马腾就危险了。希望他能够挺到上郡都尉鲍出、西河都尉卞秉的援军,不过盖俊对此不抱太大希望。
后院起火,盖俊作为并州牧,无论如何也不能再留在河内,必须尽快赶回去主持大局。袁绍对此不便明言,许攸却没有这方面的顾忌,对盖俊的离开表示担心。
盖俊冷静下来后已经想好对策,他带两万人马回返,典军中郎将黄忠、厉锋校尉张杨率一万步骑留于野王,这样做既安了袁绍之心,又保住他在河内取得的利益,两全其美。另外河东盖胤、关羽数万大军不动,持续对董卓施加压力。
许攸闻言松了一口气,知道这是盖俊能够做到的极限,袁绍亦觉满意。
分手当日,满怀伤感,盖俊别过陈琳、逢纪等人,捉着袁绍之手说道:“大兄放心,弟平息叛乱后,必会再度南下,配合大兄除去董卓。”
“我等候子英归来的一日。”袁绍淡笑说道,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
许攸难得收起嬉皮笑脸,郑重道:“子英,保重。”
盖俊愕然道:“你这是什么表情?又非生离死别,我很快就会回来的。”说罢抱拳转圈,礼别送行诸人,飞身上马,在百余精锐骑士的护卫下扬尘而去——
过四千字了,吐吐槽。
历史记载关东诸侯不敢打董卓,曹操独自攻击,在荥阳被徐荣击败,但《九州春秋》记载:“未久而袁、曹二公与卓将战于荥阳,败绩,”显示袁绍是参加了此战的。史书一直极力告诉大家,曹操和袁绍没关系,事实呢?在曹操挟天子前,一直算作袁绍手下,这是怎么掩也掩不住的。
另外兵力也是个问题,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一文中说当时仅有数千人参战,然而历史明确记载曹操有兵五千,陈留太守张邈给兵三千,参与此战的鲍信有两万兵,七百骑,五千余辆车,加一起快三万人了。
所以根据我的推测,即正月关东酸枣会盟,二月董卓迁都,三月袁绍漳水会盟,被韩馥放鸽子,继而进驻河内,组织关东联军进行一次试探性进攻。
韩馥这个人,真的是既无能又无耻,没有办法形容这个人。真的。依我看,他在厕所用刻刀自杀实在太便宜他了。
写书也是要发泄的,不知道吐槽影不影响大家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