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荀彧献策
东风拂面,大河滔滔,奔流向东,气势磅礴,荀彧将宗族数百口一路风尘仆仆,终于抵达黄河岸边。(手打小说)
起程前,同郡韩融将宗亲千余家躲在密西山中,曾邀他入山躲藏,此韩融即党人领袖陈寔的学生,故冀州牧韩馥族叔,前九卿之大鸿胪。去年其为董卓所遣,招降关东州郡,同行者少府阴修、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修、越骑校尉王瑰皆死,惟有他因为名气太大幸免于难。韩融本就没有为董卓卖命的想法,趁机回到颍川老家。年初袁术、孙坚同董卓全面开战,颍川诸士皆不看好此战,兼且厌恶袁术为人,纷纷躲进山中。
对于韩融的邀请,荀彧想也没想拒绝了,去年冬开始,四兄荀谌屡次给他来信,邀他来冀,同时隐约透露豫州将有变动。荀彧目光敏锐,断定颍川四战之地,必有兵祸,乃反邀韩融去冀,后者就如同颍川荀氏其他宗姓那般,顾恋乡土,不愿离开。
荀彧唯有遗憾告辞,当他走到陈留的时候,突然接到孙坚大胜董卓的消息,顿时为之一惊。在关东人眼中,董卓可是强悍得可怕,手下拥有凉、并十数万善战虎狼之士,非集天下之力讨伐不可。然而事实证明,董卓似乎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强大,颇有外强中干的意思。
袁术声望如日中天,又离颍川很近,但荀彧却从来没想过投靠袁术,一是袁术固然得势,但荀彧认为他才干不足,仍然不看好他的未来。更为重要的是袁术杀死了他的故主,九卿少府、前颖川太守阴修。
荀彧尚幼时,中常侍唐衡慕颍川荀氏书香门第,人杰频出,欲与之联姻,荀彧父亲、荀氏八龙荀绲畏惧其势,不敢拒绝,遂以幼子荀彧配之。荀绲这个决定害苦了荀彧,为了弥补亏污,从小发奋、潜学、养名,直至南阳名士何顒批其为“王佐之才”,又和时为天下第一少年郎的“射虎灭蝗盖子英”相交,才算彻底摆脱了亏名。
荀彧若敢投靠杀故主之袁术,苦养近三十载的名声立刻就会化为乌有。
荀彧入东郡后已经从太守王肱那里得知袁绍继任冀州牧,他认为当今董卓乱政,致使天下大乱,有倾覆之危,但未如周室陵迟、秦失其政那般不可逆转,只要拨平凶逆、匡翼天子,则汉室仍可复兴。
而袁绍先图别立帝王,分裂九州,拒不承认当今天子,次图光武旧地,并插手关东诸州政事,怎么看都不像有拯救汉室之意,实与他的理想背道而驰。
荀彧凝望大河,心里默默道:“二袁皆非救世之人,余者似幽州牧刘(虞)伯安,身份敏感,内有公孙掣肘,力所不及。青州刺史焦(和)公宰一介文人,面对黄巾一败再败,据说积病难返。豫州刺史孙(坚)文台匹夫之勇,徐州刺史陶(谦)恭祖奸猾老吏、兖州刺史刘(岱)公山争权夺利,扬州刺史陈(温)元悌才智平庸,益州牧刘(焉)君郎闭门自守,凉州穷困混乱、交州偏远弱小……”
大汉十三州,除去董卓盘踞的司隶,只剩下一州还未评价,即盖俊所领并州。
盖俊手握并州九郡、凉州北地、司隶河东、河内共计十二郡,人口数百万,带甲十余万,实力雄厚。而盖俊少有盛名,天下共称,长有战功,横行西北,董卓素所畏惧。荀彧和他相识十二载,多年来一直书信不断,其一举一动皆有关注,可是荀彧却还是看不透对方。
“天下间能够知道他心意的人,恐怕也只有他自己了。”
良久,荀彧发出一声长叹。
“文若,该过河了……”一名荀彧的远房族兄轻声唤道。
荀彧点点头,行到渡口,同族已开始携老扶幼登船,汉代造船业发达,素有北东莱、南豫章之说,两地并驰名于大汉国,此船即为东莱船,乃是东郡太守王肱提供,足以将荀氏数百口一次送过去。
黄河水面并不宽,没过多久便到达北岸,让荀彧吃惊的是,盖俊竟然站在渡口迎接他的到来。两人最后一次见面还是六年前,即中平二年(公元185年)盖俊在京中任羽林中郎将时。六载过去了,盖俊已是而立之年,容貌不改,气质却大变,威严奇重。汉代豪族子弟多不虑出仕,然而少有所成者则不多,似盖俊这般年仅三十便是持使节、骠骑将军领并州牧、美阳万户侯,实在过于骇人听闻,若非乱世,岂能至此?
一团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钻入鼻孔,沁人心脾。盖俊含笑看着荀彧,后者比他小一岁,今年二十九岁,一如以前,衣冠楚楚,面如冠玉,天质自然,虽有意蓄起淡须,依然帅得一塌糊涂,令盖俊不由自惭形秽。这种感觉他只在妹夫杨阿若身上体验过,杨阿若有一种阴柔之美,而荀彧则是君子之风。
荀彧一脸讶色的行礼,而后问道:“将军何以在此?”
“不如此,何年才能见到你?”盖俊迫不及待的上前抓住他的手,一副怕对方逃跑的样子,笑着说道:“自从乃兄(荀谌)友若那里得知文若欲来冀州,我可是盼星星盼月亮,苦等三日,终于逮住你,快随我走吧。”
“走?去哪?”荀彧一头雾水。
“河内。”
“……”荀彧闻言微微眯起眼睛。“将军欲入雒阳?”
盖俊笑而不语,转为荀彧介绍起长史贾诩、主薄杨俊、傅干三人。
荀彧无奈与三人见礼,贾诩闻于西疆,关东则不太听说其名,不过看其任骠骑将军府长史,可知盖俊对他的信任。杨俊也只是知名河内一郡之地,直至成为并州刺史部主薄,才为天下所知,最轰动的事莫过于河内人与并州人的纷争。至于傅干,年才十七,尚未立冠,荀彧只知道他乃已故汉阳太守、壮节侯傅燮独子,其他一概不知。
贾诩打量着对面的青年,盖俊几日来的行为举止明显有异,贾诩很惊讶盖俊居然会流露出躁动之意。这种躁动绝不是两人少年相识,即将重逢之故,而是一位君主对大才的渴求。是的,大才,普通人才还不至于令盖俊变得这般躁动。
大才想到这个词,贾诩微微皱起眉头,荀彧虽然被何顒誉为“王佐之才”,毕竟尚不满三旬,未经世事磨练,盖俊的表现是不是太过了?亦或是,其天纵奇才?
“文若,任我骠骑将军府司马如何?”盖俊笑问道。此司马非军中成建制的别部司马、军司马之流,虽然仅仅六百石,却与长史贾诩平齐,位次稍逊。如果说并州刺史部别驾、治中乃是盖俊文事上的左膀右臂,骠骑将军府长史、司马则为武事上的左膀右臂。
贾诩讶然,骠骑将军府按制有长史一人,司马一人,从事中郎二人,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御属三十一人,长史、从事皆齐备,掾属、令史御亦召数十人,惟独空缺司马一职,并州真的没有人可以担当司马?当然不是,难道盖俊专门为其所留?
对一个新人来讲,骠骑将军府司马这个位置不可谓不高,权势不可谓不厚,只要荀彧点头,他立刻就可以协助骠骑将军盖俊管理麾下十数万人马的所有事宜。
荀彧沉默良久,抬首遥望北方,他和袁绍志向不合,去邺城也是枉然。虽然他至今看不出盖俊的志向,但他却是自己心中目前为止最符合拯救社稷的人。
荀彧乃躬身道:“将军亲至邀请,岂敢不从?”
盖俊笑而扶之,他自不会说出“吾之子房”这等无脑的话,也不认为招揽到荀彧,就可以马上收得大批青史垂名的颍川贤才,他没有袁绍那么大的影响力,曹操也是按照荀彧规划,成功挟天子以令诸侯,才使颍川俊杰归心。
宗族自有四兄荀谌接应,荀彧离开大队,随盖俊而走,其很快进入角色,坐在马车上便开始向盖俊进言,“将军幼有盛名,孝勇闻于天下,弱冠出仕,在朝,则名士倾心;在边,则羌胡拜服。中平黄巾卒起,将军奋勇争先,数斩贼帅,功高封首,旋师西北,所在皆平,威震天下。”
“将军据龙潜之地,控带云朔戎狄,英才毕集,带甲百万,今董卓乱政,世道纷乱,苍生所望者,将军与袁氏耳。二袁之间,权力相并,各自树党,兄弟尚不相容,能容天下事乎?依彧之见,天下走势,惟在将军。”所谓龙潜之地,是指太原郡晋阳,并州刺史部治所。昔年汉文帝八岁为代王,二十四岁才登基,龙潜晋阳十六载。
盖俊说道:“未知前路也。”
荀彧道:“将军欲所施展,则必扫司、凉。董卓废立、韩遂叛逆,此等国贼,破之不难。”
盖俊似笑非笑道:“二人各拥兵十数万,谋士如云,猛将如雨,岂能卒除?”
“不然。古往今来,暴逆不臣,贪残酷烈,无过董卓。将军高举义旗,跨河而南,克复雒阳,自抵函、桃,会河东之众,勤王长安,枭董卓,抚三辅,鼓行而西,韩遂小丑,抗拒即亡,传书河西,四郡必安。届时拥三州之地,立不败之基,缮宫室,纳贤才,复威信,不出数年,天下可传檄而定也。”函即函谷关,桃即桃林塞,皆在河南尹(雒阳)与京兆尹(长安)之间的弘农郡。河西四郡则是凉州黄河以西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盖俊家乡。
天下事绝不会像荀彧说得这么容易,他只是给出一个宏伟的战略蓝图,即先除董卓,拥戴天子,再平韩遂,成强秦之势,而后东出旋门关(虎牢关),奉国家以征天下。
可以说这是目前盖俊最佳战略路线,没有之一。
问题是,他对是否勤王抱有疑虑。
挟天子优势当然很多,比如收揽人心,天下才士皆愿效命,走到哪都有人拥护,比如能够插手诸侯尚未形成绝对统治的地区,收买势力较小的割据者,无往不利。比如师出有名,以大义压之,震慑宵小……
但它的缺点也不少,天子就是天下之主,有事经过他否?经过,则其名正言顺收权,不经,则遭到世人斥骂。而且在外征战,还要提防政变,董卓自入京后,阴谋就一直笼罩在头上,最后千提防万提防,还是被骗入宫中,照头一刀。除非效法曹操,几十年都不进宫,可是曹操一生也没少经历政变,把三辅旧勋杀得元气大伤才消停。
更让盖俊顾忌的是,他的老子盖勋、老师马日磾堪称铁杆保汉派。自他东入冀州,盖勋是三天一小书,五天一长信,使者不断,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欺骗自己讨董,至今两年,雷声大雨点小,如今更是跑到冀州争权夺利,甚至说出敦煌盖氏没有他这个人。
盖俊心里非常郁闷,心道我可是你唯一的儿子,把我踢出门,你不是绝后了吗。都五十多岁的人了,还这么大的火气,至于吗,消消停停和阿母过美满小日子多好……
盖俊若入主长安,必要重用二人,这是lun理,说不得二老胳膊肘向外拐。
而且,在打不打董卓的问题上,他也是顾虑重重,他既想趁着马镫尚未被人发现,一战解决董卓,顺势扫平韩馥,整合关西,又怕打之不死,董卓转为死守,到时他有多少人也不够填。
何况,历史上董卓好像就死于今、明两年,自己究竟有没有必要改变历史?他同时又担心由于自己的存在,使得历史本来的轨道发生扭曲,董卓未必会与历史一样结局……
盖俊脑海里纠缠着无数的疑问,这是熟知此段历史的人所独有,旁人无法理解。
贾诩虽然理解不了,却能猜透他复杂的心思。这就是其人可怕之处,就像你肚子里的蛔虫,透视你的思维,揣摩你的心理,然后认为合适就说,不合适就装聋作哑。
“下官倒是与荀司马有些不同的见解……”
东风拂面,大河滔滔,奔流向东,气势磅礴,荀彧将宗族数百口一路风尘仆仆,终于抵达黄河岸边。(手打小说)
起程前,同郡韩融将宗亲千余家躲在密西山中,曾邀他入山躲藏,此韩融即党人领袖陈寔的学生,故冀州牧韩馥族叔,前九卿之大鸿胪。去年其为董卓所遣,招降关东州郡,同行者少府阴修、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修、越骑校尉王瑰皆死,惟有他因为名气太大幸免于难。韩融本就没有为董卓卖命的想法,趁机回到颍川老家。年初袁术、孙坚同董卓全面开战,颍川诸士皆不看好此战,兼且厌恶袁术为人,纷纷躲进山中。
对于韩融的邀请,荀彧想也没想拒绝了,去年冬开始,四兄荀谌屡次给他来信,邀他来冀,同时隐约透露豫州将有变动。荀彧目光敏锐,断定颍川四战之地,必有兵祸,乃反邀韩融去冀,后者就如同颍川荀氏其他宗姓那般,顾恋乡土,不愿离开。
荀彧唯有遗憾告辞,当他走到陈留的时候,突然接到孙坚大胜董卓的消息,顿时为之一惊。在关东人眼中,董卓可是强悍得可怕,手下拥有凉、并十数万善战虎狼之士,非集天下之力讨伐不可。然而事实证明,董卓似乎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强大,颇有外强中干的意思。
袁术声望如日中天,又离颍川很近,但荀彧却从来没想过投靠袁术,一是袁术固然得势,但荀彧认为他才干不足,仍然不看好他的未来。更为重要的是袁术杀死了他的故主,九卿少府、前颖川太守阴修。
荀彧尚幼时,中常侍唐衡慕颍川荀氏书香门第,人杰频出,欲与之联姻,荀彧父亲、荀氏八龙荀绲畏惧其势,不敢拒绝,遂以幼子荀彧配之。荀绲这个决定害苦了荀彧,为了弥补亏污,从小发奋、潜学、养名,直至南阳名士何顒批其为“王佐之才”,又和时为天下第一少年郎的“射虎灭蝗盖子英”相交,才算彻底摆脱了亏名。
荀彧若敢投靠杀故主之袁术,苦养近三十载的名声立刻就会化为乌有。
荀彧入东郡后已经从太守王肱那里得知袁绍继任冀州牧,他认为当今董卓乱政,致使天下大乱,有倾覆之危,但未如周室陵迟、秦失其政那般不可逆转,只要拨平凶逆、匡翼天子,则汉室仍可复兴。
而袁绍先图别立帝王,分裂九州,拒不承认当今天子,次图光武旧地,并插手关东诸州政事,怎么看都不像有拯救汉室之意,实与他的理想背道而驰。
荀彧凝望大河,心里默默道:“二袁皆非救世之人,余者似幽州牧刘(虞)伯安,身份敏感,内有公孙掣肘,力所不及。青州刺史焦(和)公宰一介文人,面对黄巾一败再败,据说积病难返。豫州刺史孙(坚)文台匹夫之勇,徐州刺史陶(谦)恭祖奸猾老吏、兖州刺史刘(岱)公山争权夺利,扬州刺史陈(温)元悌才智平庸,益州牧刘(焉)君郎闭门自守,凉州穷困混乱、交州偏远弱小……”
大汉十三州,除去董卓盘踞的司隶,只剩下一州还未评价,即盖俊所领并州。
盖俊手握并州九郡、凉州北地、司隶河东、河内共计十二郡,人口数百万,带甲十余万,实力雄厚。而盖俊少有盛名,天下共称,长有战功,横行西北,董卓素所畏惧。荀彧和他相识十二载,多年来一直书信不断,其一举一动皆有关注,可是荀彧却还是看不透对方。
“天下间能够知道他心意的人,恐怕也只有他自己了。”
良久,荀彧发出一声长叹。
“文若,该过河了……”一名荀彧的远房族兄轻声唤道。
荀彧点点头,行到渡口,同族已开始携老扶幼登船,汉代造船业发达,素有北东莱、南豫章之说,两地并驰名于大汉国,此船即为东莱船,乃是东郡太守王肱提供,足以将荀氏数百口一次送过去。
黄河水面并不宽,没过多久便到达北岸,让荀彧吃惊的是,盖俊竟然站在渡口迎接他的到来。两人最后一次见面还是六年前,即中平二年(公元185年)盖俊在京中任羽林中郎将时。六载过去了,盖俊已是而立之年,容貌不改,气质却大变,威严奇重。汉代豪族子弟多不虑出仕,然而少有所成者则不多,似盖俊这般年仅三十便是持使节、骠骑将军领并州牧、美阳万户侯,实在过于骇人听闻,若非乱世,岂能至此?
一团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钻入鼻孔,沁人心脾。盖俊含笑看着荀彧,后者比他小一岁,今年二十九岁,一如以前,衣冠楚楚,面如冠玉,天质自然,虽有意蓄起淡须,依然帅得一塌糊涂,令盖俊不由自惭形秽。这种感觉他只在妹夫杨阿若身上体验过,杨阿若有一种阴柔之美,而荀彧则是君子之风。
荀彧一脸讶色的行礼,而后问道:“将军何以在此?”
“不如此,何年才能见到你?”盖俊迫不及待的上前抓住他的手,一副怕对方逃跑的样子,笑着说道:“自从乃兄(荀谌)友若那里得知文若欲来冀州,我可是盼星星盼月亮,苦等三日,终于逮住你,快随我走吧。”
“走?去哪?”荀彧一头雾水。
“河内。”
“……”荀彧闻言微微眯起眼睛。“将军欲入雒阳?”
盖俊笑而不语,转为荀彧介绍起长史贾诩、主薄杨俊、傅干三人。
荀彧无奈与三人见礼,贾诩闻于西疆,关东则不太听说其名,不过看其任骠骑将军府长史,可知盖俊对他的信任。杨俊也只是知名河内一郡之地,直至成为并州刺史部主薄,才为天下所知,最轰动的事莫过于河内人与并州人的纷争。至于傅干,年才十七,尚未立冠,荀彧只知道他乃已故汉阳太守、壮节侯傅燮独子,其他一概不知。
贾诩打量着对面的青年,盖俊几日来的行为举止明显有异,贾诩很惊讶盖俊居然会流露出躁动之意。这种躁动绝不是两人少年相识,即将重逢之故,而是一位君主对大才的渴求。是的,大才,普通人才还不至于令盖俊变得这般躁动。
大才想到这个词,贾诩微微皱起眉头,荀彧虽然被何顒誉为“王佐之才”,毕竟尚不满三旬,未经世事磨练,盖俊的表现是不是太过了?亦或是,其天纵奇才?
“文若,任我骠骑将军府司马如何?”盖俊笑问道。此司马非军中成建制的别部司马、军司马之流,虽然仅仅六百石,却与长史贾诩平齐,位次稍逊。如果说并州刺史部别驾、治中乃是盖俊文事上的左膀右臂,骠骑将军府长史、司马则为武事上的左膀右臂。
贾诩讶然,骠骑将军府按制有长史一人,司马一人,从事中郎二人,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御属三十一人,长史、从事皆齐备,掾属、令史御亦召数十人,惟独空缺司马一职,并州真的没有人可以担当司马?当然不是,难道盖俊专门为其所留?
对一个新人来讲,骠骑将军府司马这个位置不可谓不高,权势不可谓不厚,只要荀彧点头,他立刻就可以协助骠骑将军盖俊管理麾下十数万人马的所有事宜。
荀彧沉默良久,抬首遥望北方,他和袁绍志向不合,去邺城也是枉然。虽然他至今看不出盖俊的志向,但他却是自己心中目前为止最符合拯救社稷的人。
荀彧乃躬身道:“将军亲至邀请,岂敢不从?”
盖俊笑而扶之,他自不会说出“吾之子房”这等无脑的话,也不认为招揽到荀彧,就可以马上收得大批青史垂名的颍川贤才,他没有袁绍那么大的影响力,曹操也是按照荀彧规划,成功挟天子以令诸侯,才使颍川俊杰归心。
宗族自有四兄荀谌接应,荀彧离开大队,随盖俊而走,其很快进入角色,坐在马车上便开始向盖俊进言,“将军幼有盛名,孝勇闻于天下,弱冠出仕,在朝,则名士倾心;在边,则羌胡拜服。中平黄巾卒起,将军奋勇争先,数斩贼帅,功高封首,旋师西北,所在皆平,威震天下。”
“将军据龙潜之地,控带云朔戎狄,英才毕集,带甲百万,今董卓乱政,世道纷乱,苍生所望者,将军与袁氏耳。二袁之间,权力相并,各自树党,兄弟尚不相容,能容天下事乎?依彧之见,天下走势,惟在将军。”所谓龙潜之地,是指太原郡晋阳,并州刺史部治所。昔年汉文帝八岁为代王,二十四岁才登基,龙潜晋阳十六载。
盖俊说道:“未知前路也。”
荀彧道:“将军欲所施展,则必扫司、凉。董卓废立、韩遂叛逆,此等国贼,破之不难。”
盖俊似笑非笑道:“二人各拥兵十数万,谋士如云,猛将如雨,岂能卒除?”
“不然。古往今来,暴逆不臣,贪残酷烈,无过董卓。将军高举义旗,跨河而南,克复雒阳,自抵函、桃,会河东之众,勤王长安,枭董卓,抚三辅,鼓行而西,韩遂小丑,抗拒即亡,传书河西,四郡必安。届时拥三州之地,立不败之基,缮宫室,纳贤才,复威信,不出数年,天下可传檄而定也。”函即函谷关,桃即桃林塞,皆在河南尹(雒阳)与京兆尹(长安)之间的弘农郡。河西四郡则是凉州黄河以西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盖俊家乡。
天下事绝不会像荀彧说得这么容易,他只是给出一个宏伟的战略蓝图,即先除董卓,拥戴天子,再平韩遂,成强秦之势,而后东出旋门关(虎牢关),奉国家以征天下。
可以说这是目前盖俊最佳战略路线,没有之一。
问题是,他对是否勤王抱有疑虑。
挟天子优势当然很多,比如收揽人心,天下才士皆愿效命,走到哪都有人拥护,比如能够插手诸侯尚未形成绝对统治的地区,收买势力较小的割据者,无往不利。比如师出有名,以大义压之,震慑宵小……
但它的缺点也不少,天子就是天下之主,有事经过他否?经过,则其名正言顺收权,不经,则遭到世人斥骂。而且在外征战,还要提防政变,董卓自入京后,阴谋就一直笼罩在头上,最后千提防万提防,还是被骗入宫中,照头一刀。除非效法曹操,几十年都不进宫,可是曹操一生也没少经历政变,把三辅旧勋杀得元气大伤才消停。
更让盖俊顾忌的是,他的老子盖勋、老师马日磾堪称铁杆保汉派。自他东入冀州,盖勋是三天一小书,五天一长信,使者不断,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欺骗自己讨董,至今两年,雷声大雨点小,如今更是跑到冀州争权夺利,甚至说出敦煌盖氏没有他这个人。
盖俊心里非常郁闷,心道我可是你唯一的儿子,把我踢出门,你不是绝后了吗。都五十多岁的人了,还这么大的火气,至于吗,消消停停和阿母过美满小日子多好……
盖俊若入主长安,必要重用二人,这是lun理,说不得二老胳膊肘向外拐。
而且,在打不打董卓的问题上,他也是顾虑重重,他既想趁着马镫尚未被人发现,一战解决董卓,顺势扫平韩馥,整合关西,又怕打之不死,董卓转为死守,到时他有多少人也不够填。
何况,历史上董卓好像就死于今、明两年,自己究竟有没有必要改变历史?他同时又担心由于自己的存在,使得历史本来的轨道发生扭曲,董卓未必会与历史一样结局……
盖俊脑海里纠缠着无数的疑问,这是熟知此段历史的人所独有,旁人无法理解。
贾诩虽然理解不了,却能猜透他复杂的心思。这就是其人可怕之处,就像你肚子里的蛔虫,透视你的思维,揣摩你的心理,然后认为合适就说,不合适就装聋作哑。
“下官倒是与荀司马有些不同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