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外援
未央宫,某殿,韩遂坐于主位,神sè淡然,底下洋洋洒洒数十人列坐,却是各个凝神静气,殿内气氛沉闷,同时漂浮着一股诡异之气。
如今,大兵压境,长安面临一场生死攸关的大战,对手非常非常强大,盖俊自统兵以来,纵横天下,所向无敌,未尝一败,是世人公认的大汉国第一良将,在场无论是韩遂一方,抑或董军一方,都曾惨败于盖俊之手。今盖俊将大军十余万众,bi近长安,己方必须同舟共济,精诚团结,方可有一线生机。
然而,韩遂、董军双方毕竟只是盟友关系,不可能完全摒弃si心,比如,盖俊大军分为东、北两个方向,东强北弱,谁守东方,对抗盖俊主力,谁守北方,对抗盖俊偏师?这可是一个大学问,说到底,谁也不愿意损害自己的利益而成全他人。
事态危急至此,韩遂犹能面如平湖,不慌不忙,单以养气功夫而论,便非常人所能及,他能在大汉国升平之际崛起,成为一方之主,雄霸西凉,号令汉胡,不是没有道理。韩遂目光平静地望着董军众将,眼带深意,直令董越、牛辅等人若有如芒在背。
牛辅、董越下意识避开韩遂目光,相顾而视,他们受阻郑县城下时,盖俊便屡屡抛来橄榄枝,时大军困顿,前途晦暗,面对河朔霸主的招揽,诸将不是没有动摇过,提议归降者亦不在少数,但最终,两人还是咬牙拒绝,坚持进京。而今,于公,牛辅、董越官至将军之位,同韩遂共秉国政,于si,略得财货无数,称得上富可敌国,他们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若投盖俊,绝无可能获得这么多好处。
为了守住既得利益,两人也要拼上一拼。似下定了决心,两人同时点点头。董越深深吸了一口气,起身抱拳一礼,大声谓韩遂道:“韩公,盖俊炰烋河朔,自恃强盛,生有祸心,今举兵而南,放毒关中,威胁社稷,我等yu与争衡,非齐心协力不能敌也。”
牛辅亦起身说道:“韩公为国家元首,我等愿受驱使,共破顽敌……”
韩遂尚未有所表示,董越却皱起眉头,看了牛辅一眼,双方只是同盟,而非从属,牛辅此言未免过于卑微,把己方放到一个极为不利的位置,这可不是好现象。
韩遂高居其上,诸人表情,尽收眼底,乃展颜笑道:“诸位有此心意,则盖俊无足虑也。”
接下来,韩遂开始针对盖俊,与众人商讨应敌之策。
长安内外,韩军有兵八万余众,步骑各约半数,董军则有兵四万余不到五万,其中骑兵约一万五六千人,步卒三万出头,兵马超过十三万。长安联军的优势在于,占据地利之便,骑兵众多,至于什么朝廷大义,不提也罢。劣势在于,兵员素质上,稍逊盖军,是以,过河决战为下下之策,不足取也。最佳之法是北守渭水,东屯霸水,即使防守不住,亦可放任盖军渡河,而后借由铁骑突之。
具体布置如下,北方战线,韩军、董军各遣军一万,以韩遂部将、扬武将军杨秋为北方督,董军大将、奋威将军胡轸为副,下辖将军、中郎将梁兴、张横、麴演,董基、郭汜等十数人,守虎圈、渭桥等地,抵御渭水以北的左冯翊高陵盖军。
东方战线,全面弃守霸陵等地,退回霸水以西。霸水西有支流长水,民间俗称浐水,沟通不便,韩遂乃一分为二,划分两大战区:南方战区,即浐、霸二水间,韩、董二军亦各出兵一万五千,总计步骑三万人马,董军以左将军牛辅为首,韩军则以扬威将军程宜为首,分屯霸上、蓝田。
霸水对岸的霸陵和渭水北方的高陵相距非常近,东、北两支盖军随时有可能合兵一处,因此霸水北方战区不仅需要承受来自东方的压力,还要随时应援渭水一带的杨秋、胡轸部。韩遂对此路最为重视,不惜血本,出兵多达五万之巨,其中韩军三万,董军两万,韩、董大军的主帅分别是前将军董越、杨烈将军麴胜,驻枳道、长门等地。
最后,韩遂则自将大军三万有余,坐镇京师,统摄全局。
董军虽然名归韩遂之下,实则自有系统,且双方曾经乃是生死大敌,于沙场之上,数翻恶斗,皆伤亡惨重,积怨甚深,而今韩遂采用hun编之法,颇有不妥之处,一个不好,便有阋墙之祸。然而韩遂也是没办法,不得不如此安排。如果双方泾渭分明,盖俊很有可能无视董军,而猛攻韩军,削弱他的力量,改变韩、董实力对比,届时盖俊就算没有取胜,也可暂时退走,挑拨韩、董关系,坐收渔翁之利。
“……”董越、牛辅面面相觑,韩遂这么布置,对双方一视同仁,似乎很公平,实际呢?董军尽数开赴前线,且被打luàn,这场恶战下来,纵然取胜,也很难再有作为。不过谁让韩遂实力过于雄厚呢,事实上他出的兵甚至比董军还多,可谓公允,让董军诸将说不出一个不是来。
策略既定,诸将各自散去,返回营中,准备开赴前线,房间内只剩下韩遂、阎忠、李相如、成公英四人。
韩遂右手食指富有节奏的敲击着书案,默默思量着诸事,半晌,回过神来,谓结拜义弟李相如道:“先前派出的使者,算算时间,也该快到武威了吧……”
“多半已经过河,入武威境……”李相如点头答道。继而眉峰一蹙,提出心中所忧之事:“卢水胡虽曾同我等合作,共破赵岐,然其目的乃是自立,如今盘踞武威、张掖,自成一国,不与我等往来,不比湟中羌人,他们当真会应我等所请?”
原来,韩遂早虑盖俊之事,心知长安一下,双方必然爆发大战,说实话,他没有信心独自应对盖俊,便提前做了准备,派使者赶赴武威,yu游说卢水胡,让其配合河西四郡韩军,从背后偷袭北地郡。北地郡乃是盖俊起家之地,经历甚久,盖俊若闻北地失陷,必定会派兵回援,如此一来,可大大缓解长安的压力。
成公英代韩遂回道:“北地富庶,卢水胡窥之久矣,只是盖俊素来强势,北地兵强马壮,诸胡首不敢生贪婪之心。今盖俊举兵南来,可谓倾巢而出,北地兵力空虚,卢水胡看在眼中,岂能不动心?”
“这些我又何尝不知?”李相如不以为然,说道:“武威、张掖之卢水胡,进兵北地郡之路,无非三条,一是往南渡黄河,经安定,进抵北地,但走这条路,必然会被北地盖军事先察觉,失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效,不足取也。”
“第二条路是北上出塞,迂回到北地郡之北。然塞外茫茫,荒无人烟,极有可能失方向,耽误大事。”
“第三条路是往东南,逆行当年霍骠骑进军河西之路,横穿两千里沙漠,入先零羌居地,翻shè姑山、渡泥水河,进入北地郡。此路……”说到这里,李相如摇了摇头,霍去病乃是一代军事奇才,又甚得汉武帝喜爱,其所部兵马,都是经过挑选的精兵强将,其余汉将,只能分到霍去病挑剩下的,是以,霍军精锐程度,冠于诸军。李相如显然不认为河西郡兵和卢水胡组成的乌合之众可以比肩霍军。
成公英道:“北地郡如今兵微将寡,一旦杀入其境,必定顺遂。北地素以富庶闻于西北,钱粮之巨,何止亿万?面对这么大的youhuo,足以使诸胡首甘冒风险……”
韩遂轻轻拍打书案,打断两人争论,开口说道:“好了,话就到此为止吧,再辩下去也是无益。我们虽可借助外力对抗盖俊,但不可过分期待,主要还是得靠我们自己。”韩遂当然不会像口中说的那般不在意,相反,他比任何人都要重视,麾下文武只知他派人游说卢水胡,至于其中细节,则不甚清楚。
韩遂为了bi卢水胡出兵,除了答应对方,北地钱粮己军分文不取外,还答应割让武威全境,及张掖东部,并正式承认卢水胡政权。近年来崛起的卢水胡首领沮渠元安,为人野心勃勃,颇有建立一番事业的意图,韩遂相信对方闻之,必然就范。
韩遂出手看似“慷慨”,但其实并没有损失多少,像北地钱粮,原本就不是他的,像承认卢水胡政权,一句话而已。至于割让土地,卢水胡原本就占据着武威北方、张掖东部,韩遂以武威以南数县为代价,you卢水胡出兵,怎么看都是一件划算的事情。
韩遂丝毫不担心卢水胡尾大不掉,就算让它得到北地,又能如何?在韩遂眼中,蛮胡就是蛮胡,永远上不得台面。方今四海虽luàn,犹是汉人天下,待日后稳定社稷,腾出手来,遣一支偏军就足以灭之。
未央宫,某殿,韩遂坐于主位,神sè淡然,底下洋洋洒洒数十人列坐,却是各个凝神静气,殿内气氛沉闷,同时漂浮着一股诡异之气。
如今,大兵压境,长安面临一场生死攸关的大战,对手非常非常强大,盖俊自统兵以来,纵横天下,所向无敌,未尝一败,是世人公认的大汉国第一良将,在场无论是韩遂一方,抑或董军一方,都曾惨败于盖俊之手。今盖俊将大军十余万众,bi近长安,己方必须同舟共济,精诚团结,方可有一线生机。
然而,韩遂、董军双方毕竟只是盟友关系,不可能完全摒弃si心,比如,盖俊大军分为东、北两个方向,东强北弱,谁守东方,对抗盖俊主力,谁守北方,对抗盖俊偏师?这可是一个大学问,说到底,谁也不愿意损害自己的利益而成全他人。
事态危急至此,韩遂犹能面如平湖,不慌不忙,单以养气功夫而论,便非常人所能及,他能在大汉国升平之际崛起,成为一方之主,雄霸西凉,号令汉胡,不是没有道理。韩遂目光平静地望着董军众将,眼带深意,直令董越、牛辅等人若有如芒在背。
牛辅、董越下意识避开韩遂目光,相顾而视,他们受阻郑县城下时,盖俊便屡屡抛来橄榄枝,时大军困顿,前途晦暗,面对河朔霸主的招揽,诸将不是没有动摇过,提议归降者亦不在少数,但最终,两人还是咬牙拒绝,坚持进京。而今,于公,牛辅、董越官至将军之位,同韩遂共秉国政,于si,略得财货无数,称得上富可敌国,他们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若投盖俊,绝无可能获得这么多好处。
为了守住既得利益,两人也要拼上一拼。似下定了决心,两人同时点点头。董越深深吸了一口气,起身抱拳一礼,大声谓韩遂道:“韩公,盖俊炰烋河朔,自恃强盛,生有祸心,今举兵而南,放毒关中,威胁社稷,我等yu与争衡,非齐心协力不能敌也。”
牛辅亦起身说道:“韩公为国家元首,我等愿受驱使,共破顽敌……”
韩遂尚未有所表示,董越却皱起眉头,看了牛辅一眼,双方只是同盟,而非从属,牛辅此言未免过于卑微,把己方放到一个极为不利的位置,这可不是好现象。
韩遂高居其上,诸人表情,尽收眼底,乃展颜笑道:“诸位有此心意,则盖俊无足虑也。”
接下来,韩遂开始针对盖俊,与众人商讨应敌之策。
长安内外,韩军有兵八万余众,步骑各约半数,董军则有兵四万余不到五万,其中骑兵约一万五六千人,步卒三万出头,兵马超过十三万。长安联军的优势在于,占据地利之便,骑兵众多,至于什么朝廷大义,不提也罢。劣势在于,兵员素质上,稍逊盖军,是以,过河决战为下下之策,不足取也。最佳之法是北守渭水,东屯霸水,即使防守不住,亦可放任盖军渡河,而后借由铁骑突之。
具体布置如下,北方战线,韩军、董军各遣军一万,以韩遂部将、扬武将军杨秋为北方督,董军大将、奋威将军胡轸为副,下辖将军、中郎将梁兴、张横、麴演,董基、郭汜等十数人,守虎圈、渭桥等地,抵御渭水以北的左冯翊高陵盖军。
东方战线,全面弃守霸陵等地,退回霸水以西。霸水西有支流长水,民间俗称浐水,沟通不便,韩遂乃一分为二,划分两大战区:南方战区,即浐、霸二水间,韩、董二军亦各出兵一万五千,总计步骑三万人马,董军以左将军牛辅为首,韩军则以扬威将军程宜为首,分屯霸上、蓝田。
霸水对岸的霸陵和渭水北方的高陵相距非常近,东、北两支盖军随时有可能合兵一处,因此霸水北方战区不仅需要承受来自东方的压力,还要随时应援渭水一带的杨秋、胡轸部。韩遂对此路最为重视,不惜血本,出兵多达五万之巨,其中韩军三万,董军两万,韩、董大军的主帅分别是前将军董越、杨烈将军麴胜,驻枳道、长门等地。
最后,韩遂则自将大军三万有余,坐镇京师,统摄全局。
董军虽然名归韩遂之下,实则自有系统,且双方曾经乃是生死大敌,于沙场之上,数翻恶斗,皆伤亡惨重,积怨甚深,而今韩遂采用hun编之法,颇有不妥之处,一个不好,便有阋墙之祸。然而韩遂也是没办法,不得不如此安排。如果双方泾渭分明,盖俊很有可能无视董军,而猛攻韩军,削弱他的力量,改变韩、董实力对比,届时盖俊就算没有取胜,也可暂时退走,挑拨韩、董关系,坐收渔翁之利。
“……”董越、牛辅面面相觑,韩遂这么布置,对双方一视同仁,似乎很公平,实际呢?董军尽数开赴前线,且被打luàn,这场恶战下来,纵然取胜,也很难再有作为。不过谁让韩遂实力过于雄厚呢,事实上他出的兵甚至比董军还多,可谓公允,让董军诸将说不出一个不是来。
策略既定,诸将各自散去,返回营中,准备开赴前线,房间内只剩下韩遂、阎忠、李相如、成公英四人。
韩遂右手食指富有节奏的敲击着书案,默默思量着诸事,半晌,回过神来,谓结拜义弟李相如道:“先前派出的使者,算算时间,也该快到武威了吧……”
“多半已经过河,入武威境……”李相如点头答道。继而眉峰一蹙,提出心中所忧之事:“卢水胡虽曾同我等合作,共破赵岐,然其目的乃是自立,如今盘踞武威、张掖,自成一国,不与我等往来,不比湟中羌人,他们当真会应我等所请?”
原来,韩遂早虑盖俊之事,心知长安一下,双方必然爆发大战,说实话,他没有信心独自应对盖俊,便提前做了准备,派使者赶赴武威,yu游说卢水胡,让其配合河西四郡韩军,从背后偷袭北地郡。北地郡乃是盖俊起家之地,经历甚久,盖俊若闻北地失陷,必定会派兵回援,如此一来,可大大缓解长安的压力。
成公英代韩遂回道:“北地富庶,卢水胡窥之久矣,只是盖俊素来强势,北地兵强马壮,诸胡首不敢生贪婪之心。今盖俊举兵南来,可谓倾巢而出,北地兵力空虚,卢水胡看在眼中,岂能不动心?”
“这些我又何尝不知?”李相如不以为然,说道:“武威、张掖之卢水胡,进兵北地郡之路,无非三条,一是往南渡黄河,经安定,进抵北地,但走这条路,必然会被北地盖军事先察觉,失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效,不足取也。”
“第二条路是北上出塞,迂回到北地郡之北。然塞外茫茫,荒无人烟,极有可能失方向,耽误大事。”
“第三条路是往东南,逆行当年霍骠骑进军河西之路,横穿两千里沙漠,入先零羌居地,翻shè姑山、渡泥水河,进入北地郡。此路……”说到这里,李相如摇了摇头,霍去病乃是一代军事奇才,又甚得汉武帝喜爱,其所部兵马,都是经过挑选的精兵强将,其余汉将,只能分到霍去病挑剩下的,是以,霍军精锐程度,冠于诸军。李相如显然不认为河西郡兵和卢水胡组成的乌合之众可以比肩霍军。
成公英道:“北地郡如今兵微将寡,一旦杀入其境,必定顺遂。北地素以富庶闻于西北,钱粮之巨,何止亿万?面对这么大的youhuo,足以使诸胡首甘冒风险……”
韩遂轻轻拍打书案,打断两人争论,开口说道:“好了,话就到此为止吧,再辩下去也是无益。我们虽可借助外力对抗盖俊,但不可过分期待,主要还是得靠我们自己。”韩遂当然不会像口中说的那般不在意,相反,他比任何人都要重视,麾下文武只知他派人游说卢水胡,至于其中细节,则不甚清楚。
韩遂为了bi卢水胡出兵,除了答应对方,北地钱粮己军分文不取外,还答应割让武威全境,及张掖东部,并正式承认卢水胡政权。近年来崛起的卢水胡首领沮渠元安,为人野心勃勃,颇有建立一番事业的意图,韩遂相信对方闻之,必然就范。
韩遂出手看似“慷慨”,但其实并没有损失多少,像北地钱粮,原本就不是他的,像承认卢水胡政权,一句话而已。至于割让土地,卢水胡原本就占据着武威北方、张掖东部,韩遂以武威以南数县为代价,you卢水胡出兵,怎么看都是一件划算的事情。
韩遂丝毫不担心卢水胡尾大不掉,就算让它得到北地,又能如何?在韩遂眼中,蛮胡就是蛮胡,永远上不得台面。方今四海虽luàn,犹是汉人天下,待日后稳定社稷,腾出手来,遣一支偏军就足以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