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寺庙之中议对策 佛祖面前诚心拜(下)-大唐战将王玄策
第四十五回:寺庙之中议对策 佛祖面前诚心拜(下)-大唐战将王玄策-大唐战将王玄策-笔趣阁
大唐战将王玄策
作者:涅阳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打仗,打的就是国力,打的就是粮草,就是后勤补给。虽说经过这一段的出使过程,游走在五印度的山川大地,了解五印度的市井境况;他们也发现大唐的国力,要远胜于五印度列国。但是面对如此劳师远征之举,李世民是否会同意?即使同意是否可以一击必中,克敌制胜?
如果不同意,这些兄弟岂不是白白的殒命异国他乡?如果不同意,自己生死是小,但是他们还有何面目,回归大唐?有何面目面对这些,依旧在危难之中的兄弟?
听到王玄策如此精准的分析,陈茂材、周曾和小六虽说感觉他说的甚是在理,可是面对这太多的未知,一切都进入了难以自拔的死循环!
“大哥,既然回归大唐,有这么一丝生的希望,我感觉我们就应该回去争取一下。如果陛下同意出兵那是最好,如果不同意,我就以死谢罪!否则也无脸面见兄弟们了,也算是对他们有一个交代”周曾思考再三之后,斩钉截铁的说到!
这份浩然正气的想法,不仅仅是周曾,还映衬在小六的心头。但见他义愤填膺的说道:“对,我也是这样感觉的,能够帮助咱们的,也就只有咱们的祖国了。虽说明面上,这五印度的国家是一个国家,但是,哪一个的国家不是受着阿罗那顺的控制,他们怕他,我小六可是不怕,就算陛下不同意出兵,我也要只身一人前来,能够杀死一个算一个,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救出这些兄弟们!”
而陈茂材,看到周曾与小六如此坚定的神情,再望了望王玄策,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于是就略有思索的说道:“大哥说的对!我们不能够从咱们大唐调兵,况且咱们大唐离此足足有上万里,如果派兵,这一来一回也得大半年的光景,风险实在是太大。
刚才小六有一点说的不错,这五印度的国家,明面上是一个国家,暗地里却不一定信服这阿罗那顺。这些国王,以前接受戒日王的领导,完全是因为戒日王秉承正义,心怀善念,以仁者之心治理国家,才有了三十年之安定。
而如今这阿罗那顺刚刚继承王位,就听说他要毁掉佛寺,改为婆罗门教神庙。就凭这一点他都不得人心,更何况以前他的种种劣行,早已让一些国家欲诛之而后快。我看,我们似乎能够借助这些间隙,是不是联络一些想反抗他的国家,共同起兵反抗这阿罗那顺,顺带营救出咱们的弟兄们!”
经过陈茂材这么一分析,王玄策脑海一闪,似乎若有所悟。稍加思索之后就对他们说到:“茂材所述甚善,目前这五印度虽说明面上是铁板一块,但是依我看要不了多久,必定战乱丛生,就拿这东印度王拘摩罗王来说,他就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凭借他的雄才伟略,他怎可能听命于阿罗那顺呢?
况且这戒日王不明不败的就溺水而亡,我也感觉此事甚为蹊跷。利罗阇王子自小就被戒日王养育宫中,王位不仅没有传给他,反倒传给了阿罗那顺;我感觉这事情不应该这么简单,况且在女王相救我们之时,利罗阇兄弟二人也未曾出现,定是按照女王的安排做什么事情去了。
毕竟我们对这五印度之事,了解的不甚明了,但是看目前之状况,只是少了一颗点燃的火星罢了”说着就拿起了刚才周曾,放在一边的火镰端详这,沉思这。
“大哥说的对,既如此,我们就暂且先联络几个国家,看看情况再说”陈茂材根据王玄策的思路顺势说到。
王玄策端详着这把火镰,思索着这颗火星该从何处燃起,脑海又是这么一闪,随即冷静的给他们说道:“不,我等先联络的不应该是五印度的国家,而是北方的两个国家:泥婆罗和吐蕃。对就是这泥婆罗和吐蕃!”
“这是为何”周曾带着几分诧异随口问道!
但见这王玄策,巡视了一番三人疑惑的表情,随即又冷静的对他们分析道:“如果先联络五印度的国家,取胜自是最好。如果失败,必会起到连带效应,让其他国家不敢再信服我等,也让阿罗那顺士气更旺。
但是,如若联络这吐蕃和泥婆罗就不同了,这两个国家不仅紧邻这五印度,更和咱们大唐关系融洽,如若能借得精兵数千,再配合咱们大唐行军布阵之法,加以锤炼,以战养战,必定能够克敌制胜。
我等率领这些大军,入了这五印度,也就有了最基本的实力与资本。到这时候和这些五印度不想继续臣服于阿罗那顺的国家,自然有了更好的谈判资源,岂不更加便于行事。”
“大哥此计甚善”陈茂材连呼痛哉!
随着周曾与小六的点头同意。于是,一个圆满的方案,就此迎上众人心头。
抬起头看着慈眉善目的释迦摩尼佛像,似乎也是在支持这,这四个年轻人。他们也有刚开始的不信佛教,继而决定在这佛祖面前拜上这么一拜。
因此四人在王玄策的提议之下,尽数起身,端端正正的跪在佛祖面前祈求这一切顺利。这一拜,拜天拜地拜父母;这一拜,拜大唐拜兄弟;这一拜,拜正义拜善念;这一拜,更是拜尊严拜正气……
任何社会,任何组织,任何团体都需要一种力量的平衡,只有这种平衡才能让社会、组织、团体维持更久的生命力。如若这种平衡被打破,必将貌合神离,四分五裂。优秀的驾驭者正是玩弄平衡的好手,他不求你能够做多大贡献,只求将这个社会、组织、团体的最大能量展现出来。而戒日王就是五印度最好的一把驭手,很可惜,随着驭手的消亡,新的驭手阿罗那顺似乎甚欠火候……
事情正如王玄策等人预料的那样。虽说如今,这明面上五印度看起来铁板一块,但是一个个反对阿罗那顺当权执政的国家,已经绷紧了神经,只等待着一颗火星的点燃……
编者说: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看起来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但是细致的一分析,弊端和问题就不经意的展现了,就如王玄策分析的这般,在古代的社会,则是时常出现的问题……
亲们,如若您还在追这本书,请多多支持,多多关注,留个言,投个票,就是对我最大的鼓舞,感谢……
感谢网友啊啊啊啊啊砰这些日子以来的鼎力支持……
(本章完)
如果不同意,这些兄弟岂不是白白的殒命异国他乡?如果不同意,自己生死是小,但是他们还有何面目,回归大唐?有何面目面对这些,依旧在危难之中的兄弟?
听到王玄策如此精准的分析,陈茂材、周曾和小六虽说感觉他说的甚是在理,可是面对这太多的未知,一切都进入了难以自拔的死循环!
“大哥,既然回归大唐,有这么一丝生的希望,我感觉我们就应该回去争取一下。如果陛下同意出兵那是最好,如果不同意,我就以死谢罪!否则也无脸面见兄弟们了,也算是对他们有一个交代”周曾思考再三之后,斩钉截铁的说到!
这份浩然正气的想法,不仅仅是周曾,还映衬在小六的心头。但见他义愤填膺的说道:“对,我也是这样感觉的,能够帮助咱们的,也就只有咱们的祖国了。虽说明面上,这五印度的国家是一个国家,但是,哪一个的国家不是受着阿罗那顺的控制,他们怕他,我小六可是不怕,就算陛下不同意出兵,我也要只身一人前来,能够杀死一个算一个,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救出这些兄弟们!”
而陈茂材,看到周曾与小六如此坚定的神情,再望了望王玄策,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于是就略有思索的说道:“大哥说的对!我们不能够从咱们大唐调兵,况且咱们大唐离此足足有上万里,如果派兵,这一来一回也得大半年的光景,风险实在是太大。
刚才小六有一点说的不错,这五印度的国家,明面上是一个国家,暗地里却不一定信服这阿罗那顺。这些国王,以前接受戒日王的领导,完全是因为戒日王秉承正义,心怀善念,以仁者之心治理国家,才有了三十年之安定。
而如今这阿罗那顺刚刚继承王位,就听说他要毁掉佛寺,改为婆罗门教神庙。就凭这一点他都不得人心,更何况以前他的种种劣行,早已让一些国家欲诛之而后快。我看,我们似乎能够借助这些间隙,是不是联络一些想反抗他的国家,共同起兵反抗这阿罗那顺,顺带营救出咱们的弟兄们!”
经过陈茂材这么一分析,王玄策脑海一闪,似乎若有所悟。稍加思索之后就对他们说到:“茂材所述甚善,目前这五印度虽说明面上是铁板一块,但是依我看要不了多久,必定战乱丛生,就拿这东印度王拘摩罗王来说,他就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凭借他的雄才伟略,他怎可能听命于阿罗那顺呢?
况且这戒日王不明不败的就溺水而亡,我也感觉此事甚为蹊跷。利罗阇王子自小就被戒日王养育宫中,王位不仅没有传给他,反倒传给了阿罗那顺;我感觉这事情不应该这么简单,况且在女王相救我们之时,利罗阇兄弟二人也未曾出现,定是按照女王的安排做什么事情去了。
毕竟我们对这五印度之事,了解的不甚明了,但是看目前之状况,只是少了一颗点燃的火星罢了”说着就拿起了刚才周曾,放在一边的火镰端详这,沉思这。
“大哥说的对,既如此,我们就暂且先联络几个国家,看看情况再说”陈茂材根据王玄策的思路顺势说到。
王玄策端详着这把火镰,思索着这颗火星该从何处燃起,脑海又是这么一闪,随即冷静的给他们说道:“不,我等先联络的不应该是五印度的国家,而是北方的两个国家:泥婆罗和吐蕃。对就是这泥婆罗和吐蕃!”
“这是为何”周曾带着几分诧异随口问道!
但见这王玄策,巡视了一番三人疑惑的表情,随即又冷静的对他们分析道:“如果先联络五印度的国家,取胜自是最好。如果失败,必会起到连带效应,让其他国家不敢再信服我等,也让阿罗那顺士气更旺。
但是,如若联络这吐蕃和泥婆罗就不同了,这两个国家不仅紧邻这五印度,更和咱们大唐关系融洽,如若能借得精兵数千,再配合咱们大唐行军布阵之法,加以锤炼,以战养战,必定能够克敌制胜。
我等率领这些大军,入了这五印度,也就有了最基本的实力与资本。到这时候和这些五印度不想继续臣服于阿罗那顺的国家,自然有了更好的谈判资源,岂不更加便于行事。”
“大哥此计甚善”陈茂材连呼痛哉!
随着周曾与小六的点头同意。于是,一个圆满的方案,就此迎上众人心头。
抬起头看着慈眉善目的释迦摩尼佛像,似乎也是在支持这,这四个年轻人。他们也有刚开始的不信佛教,继而决定在这佛祖面前拜上这么一拜。
因此四人在王玄策的提议之下,尽数起身,端端正正的跪在佛祖面前祈求这一切顺利。这一拜,拜天拜地拜父母;这一拜,拜大唐拜兄弟;这一拜,拜正义拜善念;这一拜,更是拜尊严拜正气……
任何社会,任何组织,任何团体都需要一种力量的平衡,只有这种平衡才能让社会、组织、团体维持更久的生命力。如若这种平衡被打破,必将貌合神离,四分五裂。优秀的驾驭者正是玩弄平衡的好手,他不求你能够做多大贡献,只求将这个社会、组织、团体的最大能量展现出来。而戒日王就是五印度最好的一把驭手,很可惜,随着驭手的消亡,新的驭手阿罗那顺似乎甚欠火候……
事情正如王玄策等人预料的那样。虽说如今,这明面上五印度看起来铁板一块,但是一个个反对阿罗那顺当权执政的国家,已经绷紧了神经,只等待着一颗火星的点燃……
编者说: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看起来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但是细致的一分析,弊端和问题就不经意的展现了,就如王玄策分析的这般,在古代的社会,则是时常出现的问题……
亲们,如若您还在追这本书,请多多支持,多多关注,留个言,投个票,就是对我最大的鼓舞,感谢……
感谢网友啊啊啊啊啊砰这些日子以来的鼎力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