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也随着他的话语,望向了这个香炉道:“虽说如此,可惜这环境,实在是让人颇为感慨呀”。话语之间,转身就从陈茂材手中接过了三炷清香,小心的点燃之后,诚心实意的做了一番礼敬后,就将这三炷清香也插在了这香炉之中。
待众人礼敬完毕,他们才顾得上细细的揣摩这佛陀塑像,虽说精舍不大,引起这塑像不大,但是这佛陀塑像以卧姿的形式展现,也是慈眉善目,让人心生欢喜。尽管这精舍仅仅就是一个三面有围墙的小房子,但是这佛陀塑像却是一尘不染,不由得,让人再次回味起周曾刚才的那句话语。这里应该还经常有信众前来擦拭……
按照惯例,在这如此之圣地,是应该敬献袈裟和七宝戒刀的。于是,王玄策和周陈二人小声的一番嘀咕之后,这二人就转身取来了这两件至宝。
待王玄策正准备将这两件至宝,敬献在这涅槃像跟前之时,只见伴随着一声“阿弥陀佛”。一五十来岁的僧人,就从这精舍附近的婆娑林中走了出来,款步来到了他们跟前。
王玄策观此一幕,现实一愣,接着又款款有礼的对着僧人,双手合十施了一礼,微笑着问到:“不知大师从何处而来,是否经常守护这一片婆娑林?”
“阿弥陀佛,的确如此,老僧在此已经有三十多个年头了,不知各位是?”这老僧也是颇为有礼的回问到。
“实不相瞒,我等是来自东土大唐国的使节,这次前往这婆娑林正是为了礼敬佛陀,感念佛陀遗迹,观瞻当年遗留的功绩”王玄策就随着老僧的话语,说出了这番话语……
“哦,还记得二十来年前,有一位东土的僧人,法号玄奘,也曾来到这婆罗林礼敬了一番”
“玄奘法师,正是我大唐国的高僧,如今在大唐一切安好,不知大师可是玄奘法师的故友”王玄策面带笑意的向着慈祥的老僧问到。
“谈不上故友,因为老僧一直驻守这婆娑林,基本上未曾离开此地,所以当年也仅仅只是一面之缘,但是他的修为,却让老僧印象深刻呀。”
“原来如此,不知大师法号如何?”王玄策又一次开问到。
“法号,仅仅只是一个名字罢了,既代表不了什么,也展示不了甚。若要问起法号,当年师父也没有法号,所以也未曾给我起一个法号,因此你们就称呼我为老僧吧。”这老僧依旧是谦谦有礼的说道。
听闻这老僧如此之答复,王玄策细细一番揣摩,也是感觉这老僧颇为有意思,于是就面带笑意的说道:“既然大师一直驻守这婆娑林,按照我大唐国皇帝陛下的旨意,我等来到这里之后,是要赠予紫衣袈裟和七宝戒刀,恳请大师有劳,代为收下”说着,就示意这周陈二人,呈上了这紫衣袈裟和七宝戒刀。
刚开始,这老僧以为是一件普通的东西,随即就面带欣喜之色。当发现这紫衣袈裟乃用上等丝绸以及金线缝制而成,而这七宝戒刀乃是用精钢锻造,且镶嵌有宝石之时。顿时微微一愣,接着就听他这样说道:“老僧感谢这上国使节,以及贵国的陛下能有这番的厚意,尽管这婆娑林乃是佛陀涅槃的圣地,但是如此珍贵的宝物,老僧不仅不能代为手下,也不希望将这贵重物品敬献在这佛陀涅槃塑像跟前”
听得这番话语,王玄策等人顿时愣住了。要明白,这两件至宝可是大唐皇帝亲赐,并且在这五印度,面对如此之殊荣,断然没有一个高僧大德亲自拒绝的,不由得就萌生了诧异之色,于是与周陈二人相识一看之后,就问到:“这的确是我陛下与皇后娘娘的一片至诚旨意,还恳请大师手下,以表达我大唐皇室对佛陀的敬意与尊重”
这老僧听得王玄策如此恭敬的说道,赶忙双手合十施了一礼之后说道:“这佛陀塑像,也是当年老僧看着破败,就四处化缘而建造的,自从建成之后,就一直在这里守候,也别无诉求。我五印度向来并不太平,如此贵重的宝物,放在我这简陋的婆娑林中,如若遭遇盗匪或者强盗而遗失,不仅对不起贵国之皇帝陛下,更对比不起佛陀;既然不能够妥善保存,还不如有请上国使节,将其赠送于妥善之地,既然你们有这片意,就足矣说明这对佛陀的诚心,这已足矣。”
听得老僧的这番话语,王玄策等人不仅释然了,更为老僧的这深谋远虑的思想所深深的感动,不经意的就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因此,也让周陈二人收起了这两件至宝。
看着王玄策等人不在为难自己强行收下这赠送的两件至宝,老僧不由得欣喜了不少。于是就面带喜色的对他们说道:“既然你们不远万里,前来我五天竺诚信礼佛,足矣看出你们的一片志诚之心,既如此,那不妨就有老僧带着你们观瞻一番这婆娑林可好?”
听得老僧如此实心实意的言语,王玄策等人也是满心欢喜,随即又是双手合十施了一下礼到:“如此甚好,多谢大师的一番美意”。
“使节过奖了,这也是老僧的职责所在,使节请?”老僧说着就摆出了一个邀请的动作。
“这你们也看到了,以前正是一座佛塔,后来老僧就在此处建了这所精舍,虽说佛塔已经毁掉,但是这的一根石柱却是未曾被毁。而这石柱记载的正是当年这佛陀涅槃之事”话语之间,老僧就将他们引向了这精舍附近的石柱跟前。
只见这石柱,高约经半丈,乃是六面的结构,每一面上均有不少字迹。虽说文字甚多,但是经过这千百年的风吹日晒,已经风化了不少,上面的字迹也已模糊不清。
通过这依稀可辨的梵文字迹,陈茂材这样读到:“佛陀背疾复发,自知将要谢世,便来到拘尸那揭罗国,阿恃多伐底河河边,在这婆娑林中,待弟子阿难系好这绳床之后,佛陀头朝北,面朝西,侧卧与绳床之上,他的右手支着头,左手放在身旁,双足并拢,进入“涅槃”……”
这段文字,又能说明什么呢?请看下回……
(本章完)
待众人礼敬完毕,他们才顾得上细细的揣摩这佛陀塑像,虽说精舍不大,引起这塑像不大,但是这佛陀塑像以卧姿的形式展现,也是慈眉善目,让人心生欢喜。尽管这精舍仅仅就是一个三面有围墙的小房子,但是这佛陀塑像却是一尘不染,不由得,让人再次回味起周曾刚才的那句话语。这里应该还经常有信众前来擦拭……
按照惯例,在这如此之圣地,是应该敬献袈裟和七宝戒刀的。于是,王玄策和周陈二人小声的一番嘀咕之后,这二人就转身取来了这两件至宝。
待王玄策正准备将这两件至宝,敬献在这涅槃像跟前之时,只见伴随着一声“阿弥陀佛”。一五十来岁的僧人,就从这精舍附近的婆娑林中走了出来,款步来到了他们跟前。
王玄策观此一幕,现实一愣,接着又款款有礼的对着僧人,双手合十施了一礼,微笑着问到:“不知大师从何处而来,是否经常守护这一片婆娑林?”
“阿弥陀佛,的确如此,老僧在此已经有三十多个年头了,不知各位是?”这老僧也是颇为有礼的回问到。
“实不相瞒,我等是来自东土大唐国的使节,这次前往这婆娑林正是为了礼敬佛陀,感念佛陀遗迹,观瞻当年遗留的功绩”王玄策就随着老僧的话语,说出了这番话语……
“哦,还记得二十来年前,有一位东土的僧人,法号玄奘,也曾来到这婆罗林礼敬了一番”
“玄奘法师,正是我大唐国的高僧,如今在大唐一切安好,不知大师可是玄奘法师的故友”王玄策面带笑意的向着慈祥的老僧问到。
“谈不上故友,因为老僧一直驻守这婆娑林,基本上未曾离开此地,所以当年也仅仅只是一面之缘,但是他的修为,却让老僧印象深刻呀。”
“原来如此,不知大师法号如何?”王玄策又一次开问到。
“法号,仅仅只是一个名字罢了,既代表不了什么,也展示不了甚。若要问起法号,当年师父也没有法号,所以也未曾给我起一个法号,因此你们就称呼我为老僧吧。”这老僧依旧是谦谦有礼的说道。
听闻这老僧如此之答复,王玄策细细一番揣摩,也是感觉这老僧颇为有意思,于是就面带笑意的说道:“既然大师一直驻守这婆娑林,按照我大唐国皇帝陛下的旨意,我等来到这里之后,是要赠予紫衣袈裟和七宝戒刀,恳请大师有劳,代为收下”说着,就示意这周陈二人,呈上了这紫衣袈裟和七宝戒刀。
刚开始,这老僧以为是一件普通的东西,随即就面带欣喜之色。当发现这紫衣袈裟乃用上等丝绸以及金线缝制而成,而这七宝戒刀乃是用精钢锻造,且镶嵌有宝石之时。顿时微微一愣,接着就听他这样说道:“老僧感谢这上国使节,以及贵国的陛下能有这番的厚意,尽管这婆娑林乃是佛陀涅槃的圣地,但是如此珍贵的宝物,老僧不仅不能代为手下,也不希望将这贵重物品敬献在这佛陀涅槃塑像跟前”
听得这番话语,王玄策等人顿时愣住了。要明白,这两件至宝可是大唐皇帝亲赐,并且在这五印度,面对如此之殊荣,断然没有一个高僧大德亲自拒绝的,不由得就萌生了诧异之色,于是与周陈二人相识一看之后,就问到:“这的确是我陛下与皇后娘娘的一片至诚旨意,还恳请大师手下,以表达我大唐皇室对佛陀的敬意与尊重”
这老僧听得王玄策如此恭敬的说道,赶忙双手合十施了一礼之后说道:“这佛陀塑像,也是当年老僧看着破败,就四处化缘而建造的,自从建成之后,就一直在这里守候,也别无诉求。我五印度向来并不太平,如此贵重的宝物,放在我这简陋的婆娑林中,如若遭遇盗匪或者强盗而遗失,不仅对不起贵国之皇帝陛下,更对比不起佛陀;既然不能够妥善保存,还不如有请上国使节,将其赠送于妥善之地,既然你们有这片意,就足矣说明这对佛陀的诚心,这已足矣。”
听得老僧的这番话语,王玄策等人不仅释然了,更为老僧的这深谋远虑的思想所深深的感动,不经意的就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因此,也让周陈二人收起了这两件至宝。
看着王玄策等人不在为难自己强行收下这赠送的两件至宝,老僧不由得欣喜了不少。于是就面带喜色的对他们说道:“既然你们不远万里,前来我五天竺诚信礼佛,足矣看出你们的一片志诚之心,既如此,那不妨就有老僧带着你们观瞻一番这婆娑林可好?”
听得老僧如此实心实意的言语,王玄策等人也是满心欢喜,随即又是双手合十施了一下礼到:“如此甚好,多谢大师的一番美意”。
“使节过奖了,这也是老僧的职责所在,使节请?”老僧说着就摆出了一个邀请的动作。
“这你们也看到了,以前正是一座佛塔,后来老僧就在此处建了这所精舍,虽说佛塔已经毁掉,但是这的一根石柱却是未曾被毁。而这石柱记载的正是当年这佛陀涅槃之事”话语之间,老僧就将他们引向了这精舍附近的石柱跟前。
只见这石柱,高约经半丈,乃是六面的结构,每一面上均有不少字迹。虽说文字甚多,但是经过这千百年的风吹日晒,已经风化了不少,上面的字迹也已模糊不清。
通过这依稀可辨的梵文字迹,陈茂材这样读到:“佛陀背疾复发,自知将要谢世,便来到拘尸那揭罗国,阿恃多伐底河河边,在这婆娑林中,待弟子阿难系好这绳床之后,佛陀头朝北,面朝西,侧卧与绳床之上,他的右手支着头,左手放在身旁,双足并拢,进入“涅槃”……”
这段文字,又能说明什么呢?请看下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