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人心目种属意的人选是哪位啊?”徐登瀛最先问道,说着一笑,又道:“能被大人看上可是天大的造化,不知谁这么幸运啊?”
这马屁拍的……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其实不能怪众人变脸太快,有句话叫无欲则刚,还有一个词儿叫做贼心虚,杨巍和王遴为什么敢转身就走?他们怎么不走呢?想清楚这个问题,大家态度的转变就容易理解了。
除非马上给王华和陈虎来个斩立决,否则的话,众人是没法彻底放下心来的。
人在心虚的时候,往往都会通过这种刻意讨好的方法来为自己安心,所以无需诟病,这本就是件十分正常的事情。
“老徐,咱俩可是一个衙门的,你怎么也拿我开起涮来了?”张佑笑着道,接着神色一正:“其实也不是外人,正是我五弟允修,他虽未经科举,不过职位已经是尚宝司少卿了,如今造船厂选在了崇明县,具体事务大多由他负责,暂代一下知县的位置,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吧?”
“原来是五少爷啊,正所谓内举不避亲,大人大公无私,下官佩服。”徐登瀛又拍了一记马屁,转而望向王承勋,笑着道:“不过就是个七品知县,伯爵爷就能打主意了,对吧?”
别看张佑嘴里说着暂代,真要让张允修当上崇明知县,求个朝廷正式的任命还不简单?如此一来,再想打造船厂的主意可就困难的多了。
王承勋满心的不情愿,脸上却堆满了笑:“好说好说,回头跟吏部商量一下……”
“新建伯不会是搪塞小弟吧?”张佑笑眯眯的打断了王承勋,悠悠说道:“也罢,那就等审过王华之后再说吧,反正也不是着急的事儿。”
这是公然要挟啊!
王承勋暗暗叫苦,赔笑道:“确实不是着急的事儿,不过大人刚才说的也没错儿,国不可一日无主,落到一县之地也是如此,这样吧,就让五少爷暂时行使知县之权,等咱们回了南京跟吏部报备一声,想来也没有多大问题。”说着一顿,又追加了一句:“大不了我多担点干系也就是了。”
“如此,小弟可就代表允修先谢谢伯爵爷了……诸位大人,让允修暂代知县没问题吧?”
“没问题没问题,正所谓英雄出少年,五少爷年少高才,只做个知县还有点屈才呢。”
“就是就是,确实有点儿屈才了。”
“下官相信,在五少爷的治理下,崇明县很快就会大变模样,成为一个路不拾遗的首善之地。”
……
一场异常凶险的民变终于在一众官员绞尽脑汁的恭维当中落下了帷幕,原本徐阶想要张佑折戟崇明,最终却赔了夫人又折兵,再次以失败收场。
这已经是两人第二次较量了,头一次辽东事变,张佑略施小计,利用朱翊钧的好面子心理,不但救下了戚继光,甚至还将他运作到了杭州做总兵,可谓大获全胜。
这一次,徐阶原本以为万无一失的计策从张佑出现在崇明县那一刻开始就遇到了挫折,最后虽然官民通力配合,仍旧无法挽回失败的下场,不但损失了忠心的手下,还被张佑生生从手里抢走了崇明县的控制权——即使最终张允修无法成为正式的崇明知县,一直极度渴望插手海外贸易的朱翊钧也肯定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断然不会再将崇明知县的任命权交给江南。
第一次争斗只涉高层,百姓所知不多,第二次却因为匪夷所思的审案手段被众多百姓亲耳旁听而散播甚广,最后甚至还登上了《江南日报》和《明报》两份报纸的头条,张佑的名气再次被推到了顶峰,原本铁板一块的江南外表风平浪静,底下却涌现了无数的暗涌。
正月十一,京城终于传来的对陈虎和王华的最终审判:罪大恶极,其心可诛,斩立决!经过上次柳传芳被判斩立决之事,众人对此宣判已经不再感到惊异,斩首那天,除了陈家镇的村民悉数到场之外,真正赶去看热闹的人并不算太多。
当然了,与宣判一同到来的还有张允修出任崇明知县的正式任命,另外,还有兵部的一纸公文:崇明县建卫,原宁波卫指挥使赵永杰改任崇明卫指挥使,允许其带走五百宁波卫军士,其余缺额由当地及其周边募集。所留宁波卫指挥使一职,由南京吏部兵部会同杭州总兵戚继光共同推荐。
这一道命令表面上看着简单,却隐藏着很多深意在内,耐人寻味。
首先说崇明建卫,不过就是个小小的县城,抗倭时都没建卫,如今四海呈平,建的哪家子卫?
其次,是“其余缺额由当地及其周边募集”这句话,虽然没有明说,却透露出要在崇明卫实行募兵制的意图,而这种军事方面的变革,一直是戚继光引文官集团不满的重要原因。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道命令是以兵部的名义下发的,而非圣旨,说明什么?说明兵部已经完全被朱翊钧掌控在手中了。
说明他已经彻底摆脱了张居正柄国的影响,表现出了超越先祖的卓绝政治手段。
不管江南官员愿不愿意承认,远在京师的那个众人眼中的愣头青皇帝,已经羽翼渐丰了。
随之而来,面对他最信任的年轻臣子,大家该何去何从便成了每一位江南官员富绅们共同开始慎重考虑的问题。
身处风口浪尖的张佑却无暇理会这一切,他甚至根本就没有等到朝廷的这些政令,因为早在正月初十,他便已经带着李妍兰琪二女,在不留行客,刘向东和陈顺的护卫下出发去往了苏州,一路同行的,尚有一位金发碧眼的美女,正是玛丽。
钱倭瓜已经回了京师,不过家里来信,李海龙已经出发,估计用不了两天也就到了。
听兰琪说,李老实他们贪污修路银子的事情果然被张佑料中了,张佳琳没给他们留客气的,直接抓进大牢关了好多天,再放出来后,已经老实多了,再未结队去京师打过秋风。倒是李海龙回家之后,领着父母特意去府里探望,带了不少平谷的特产,显然这几个月张佑没白调*教。
“那孩子其实本性不坏,不过是被惯坏了吧……玛丽,你选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啊?进入苏州走的工夫可不短了,怎么还没到啊?”初春的微风已经有了些许的暖意,坐在马车车辕上,张佑陪众人闲扯了半天,忍不住望向另外一辆车辕上的玛丽。
这马屁拍的……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其实不能怪众人变脸太快,有句话叫无欲则刚,还有一个词儿叫做贼心虚,杨巍和王遴为什么敢转身就走?他们怎么不走呢?想清楚这个问题,大家态度的转变就容易理解了。
除非马上给王华和陈虎来个斩立决,否则的话,众人是没法彻底放下心来的。
人在心虚的时候,往往都会通过这种刻意讨好的方法来为自己安心,所以无需诟病,这本就是件十分正常的事情。
“老徐,咱俩可是一个衙门的,你怎么也拿我开起涮来了?”张佑笑着道,接着神色一正:“其实也不是外人,正是我五弟允修,他虽未经科举,不过职位已经是尚宝司少卿了,如今造船厂选在了崇明县,具体事务大多由他负责,暂代一下知县的位置,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吧?”
“原来是五少爷啊,正所谓内举不避亲,大人大公无私,下官佩服。”徐登瀛又拍了一记马屁,转而望向王承勋,笑着道:“不过就是个七品知县,伯爵爷就能打主意了,对吧?”
别看张佑嘴里说着暂代,真要让张允修当上崇明知县,求个朝廷正式的任命还不简单?如此一来,再想打造船厂的主意可就困难的多了。
王承勋满心的不情愿,脸上却堆满了笑:“好说好说,回头跟吏部商量一下……”
“新建伯不会是搪塞小弟吧?”张佑笑眯眯的打断了王承勋,悠悠说道:“也罢,那就等审过王华之后再说吧,反正也不是着急的事儿。”
这是公然要挟啊!
王承勋暗暗叫苦,赔笑道:“确实不是着急的事儿,不过大人刚才说的也没错儿,国不可一日无主,落到一县之地也是如此,这样吧,就让五少爷暂时行使知县之权,等咱们回了南京跟吏部报备一声,想来也没有多大问题。”说着一顿,又追加了一句:“大不了我多担点干系也就是了。”
“如此,小弟可就代表允修先谢谢伯爵爷了……诸位大人,让允修暂代知县没问题吧?”
“没问题没问题,正所谓英雄出少年,五少爷年少高才,只做个知县还有点屈才呢。”
“就是就是,确实有点儿屈才了。”
“下官相信,在五少爷的治理下,崇明县很快就会大变模样,成为一个路不拾遗的首善之地。”
……
一场异常凶险的民变终于在一众官员绞尽脑汁的恭维当中落下了帷幕,原本徐阶想要张佑折戟崇明,最终却赔了夫人又折兵,再次以失败收场。
这已经是两人第二次较量了,头一次辽东事变,张佑略施小计,利用朱翊钧的好面子心理,不但救下了戚继光,甚至还将他运作到了杭州做总兵,可谓大获全胜。
这一次,徐阶原本以为万无一失的计策从张佑出现在崇明县那一刻开始就遇到了挫折,最后虽然官民通力配合,仍旧无法挽回失败的下场,不但损失了忠心的手下,还被张佑生生从手里抢走了崇明县的控制权——即使最终张允修无法成为正式的崇明知县,一直极度渴望插手海外贸易的朱翊钧也肯定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断然不会再将崇明知县的任命权交给江南。
第一次争斗只涉高层,百姓所知不多,第二次却因为匪夷所思的审案手段被众多百姓亲耳旁听而散播甚广,最后甚至还登上了《江南日报》和《明报》两份报纸的头条,张佑的名气再次被推到了顶峰,原本铁板一块的江南外表风平浪静,底下却涌现了无数的暗涌。
正月十一,京城终于传来的对陈虎和王华的最终审判:罪大恶极,其心可诛,斩立决!经过上次柳传芳被判斩立决之事,众人对此宣判已经不再感到惊异,斩首那天,除了陈家镇的村民悉数到场之外,真正赶去看热闹的人并不算太多。
当然了,与宣判一同到来的还有张允修出任崇明知县的正式任命,另外,还有兵部的一纸公文:崇明县建卫,原宁波卫指挥使赵永杰改任崇明卫指挥使,允许其带走五百宁波卫军士,其余缺额由当地及其周边募集。所留宁波卫指挥使一职,由南京吏部兵部会同杭州总兵戚继光共同推荐。
这一道命令表面上看着简单,却隐藏着很多深意在内,耐人寻味。
首先说崇明建卫,不过就是个小小的县城,抗倭时都没建卫,如今四海呈平,建的哪家子卫?
其次,是“其余缺额由当地及其周边募集”这句话,虽然没有明说,却透露出要在崇明卫实行募兵制的意图,而这种军事方面的变革,一直是戚继光引文官集团不满的重要原因。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道命令是以兵部的名义下发的,而非圣旨,说明什么?说明兵部已经完全被朱翊钧掌控在手中了。
说明他已经彻底摆脱了张居正柄国的影响,表现出了超越先祖的卓绝政治手段。
不管江南官员愿不愿意承认,远在京师的那个众人眼中的愣头青皇帝,已经羽翼渐丰了。
随之而来,面对他最信任的年轻臣子,大家该何去何从便成了每一位江南官员富绅们共同开始慎重考虑的问题。
身处风口浪尖的张佑却无暇理会这一切,他甚至根本就没有等到朝廷的这些政令,因为早在正月初十,他便已经带着李妍兰琪二女,在不留行客,刘向东和陈顺的护卫下出发去往了苏州,一路同行的,尚有一位金发碧眼的美女,正是玛丽。
钱倭瓜已经回了京师,不过家里来信,李海龙已经出发,估计用不了两天也就到了。
听兰琪说,李老实他们贪污修路银子的事情果然被张佑料中了,张佳琳没给他们留客气的,直接抓进大牢关了好多天,再放出来后,已经老实多了,再未结队去京师打过秋风。倒是李海龙回家之后,领着父母特意去府里探望,带了不少平谷的特产,显然这几个月张佑没白调*教。
“那孩子其实本性不坏,不过是被惯坏了吧……玛丽,你选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啊?进入苏州走的工夫可不短了,怎么还没到啊?”初春的微风已经有了些许的暖意,坐在马车车辕上,张佑陪众人闲扯了半天,忍不住望向另外一辆车辕上的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