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马超自打退曹军进攻后,便留庞德镇守潼关,阎行守御蒲阪据点,成公英坐镇长安处理雍州繁杂政务,他自己则回狄道骠骑大将军府。
一日,凉州羌族首领送来一批良马,这批良马个个膘肥体健,行走如风,马超有心训练一批重甲骑兵,便命马岱负责此事。
约莫半月后,马超来到马场,此时,场地上每百人为一小队正不断演练着阵型,说来,骑兵阵型与步兵颇为不同,步兵中,人毕竟听得懂口令,只要时间久了,自能形成条件反射。
可是骑兵不行,因为他们胯下多了一匹马,战马要经过专门的驯马师傅进行训练,等其对简单的手势口令熟悉了后,骑兵才能进行马上训练。
只有马和人都有了统一的手势口令,这骑兵训练才算入了门,每百人为一队,也是有着特殊原因的,骑兵不可能单独作战,骑兵的威力就在于阵势,若是单打独头,那骑兵就失去了强大的冲击力。
百人为一队,既有冲击力,又不失灵活性,战场之上,一个千人队,一旦需要分割包抄时,就能瞬间分出十个百人队。
永远不要小瞧分兵的速度,因为战场之上,每领先一步,往往就能占据主动。
马超来到马场将台,只见那儿有一个小木桶,木桶之中放着十几支颜色不一的小旗子,马岱低头取出一支红色小旗,暴喝一声,举手挥了挥旗子,就见分散在马场四周的各小队骑兵全部向东面聚集,仅仅一盏茶的功夫,三千骑兵便已经聚拢在一起。
最让人吃惊的是,马队横竖成线,阵列整齐,马上骑士全都手握马缰,挺身目视前方,唯有战马不时地发出一点鼻息声。
随后便见马岱将旗子丢入桶中,紧走几步翻身上了一匹黑马,打马向前,面对三千骑兵,他抽出腰间佩刀,剑目圆睁,厉声喝道,“全军听令,分,左右为翼,中路重骑冲锋!”
马超新建的重甲骑兵,装备配搭相当完善,每人一把在汉制军刀基础上改良的马刀,马背上放一杆重枪。
这种重枪枪头并不锐利,钝而粗大,完全是为冲锋分割阵型所打造的,为了携带方便,枪杆分为两部分,每部分约有三尺(合起来,近两米)。
随着马岱一声令下,大队人马立刻左右分出两支千人队,而中间的千人队则调转马头,前后拉开距离,形成了十个百人队,这些士兵将马刀入鞘,从马背上取出重枪部件,对准接口用力一拧,变成了一把完整的重枪。
身子前倾,右臂夹住重枪,双手紧握枪柄,随后各小队队头抽出马刀大喝道,“前队,冲!”
“杀!”众骑兵齐声大喝,双目圆睁,一声呐喊,震彻寰宇,杀意腾腾,一抖马缰,前头一个百人队犹如一个龙头,瞬间冲出,身后百人队也紧随着冲锋起来。
整齐地马蹄声,狂猛的重骑枪,一时间竟震得大地颤抖,十个百人队,每小队之间却留着一定的空隙,这段空隙约有十几丈,如此,既能保持冲锋的连贯性,也可预防意外。
一旦前头人马遭受不可预测的阻拦后,后边的人马也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当然这需要熟悉的操练,否则的话,十几丈距离,转眼就能冲到。
中路重骑冲锋,当两个百人队冲出后,护卫两翼的骑兵才高举马刀,包抄过去,骑兵掠过,犹如战车碾压,这股狂暴的气息,当真算得上马如龙人如虎了。
骑兵冲至马场尽头,返过身来,这次马岱又抽出一面旗子,连挥三下,这时中间最前头的百人队将重枪收起,从马褡子里掏出一条锁链。
百人队拉开距离,组成一个方阵,每两匹战马之间前后相距一丈有余,中间有一条铁链紧紧相连。
至于为何铁链能够连起来,是因为战马马鞍是特殊打造的,没个马鞍上都有一个挂钩,需要时只要将铁链挂在钩上即可。
前后一共三个百人队铁锁相连,而身后几个百人队则收起长枪,拔出马刀,左右两翼打马向前,与中路前头平齐。
这次同样是冲锋,可气势已经完全不一样了,骑兵所过之处,马场上立着的靶子全被铁链扫倒在地,有站着的,也被身后骑兵挥刀砍断。
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铁马连环,又称铁锁拐子马,铁马连环的威力自不用提,到时骑兵战马上了甲,那就是刀枪不入,当然,也可以去砍马腿,但在威猛的重骑冲锋下,谁愿意用命去换一条马腿?
不过,重甲骑兵虽然威猛,但也是吃金大户,以雍凉二州之财力,马超也只能勉强编练三千重骑。
一轮训练结束后,马岱兴致冲冲地拉着马超来到一处马厩,原来从羌人得到的几千匹战马中,其中还有着一匹性格暴躁的马王。
这马王至今无人驯服,听马岱说,为了驯服这匹马已经伤了好几个马夫了,而且这匹马眼界甚高,只要谁进入他的领地,人来踢人,马来踹马。
“兄长,你是不知道,这匹烈马恼人的很,你瞧瞧吧,要是还不能驯服,我就让人宰了他,奶奶个熊的,一匹破马,竟跟个天王老子似的!”
对马岱这话,马超相当无语,不过能将脾性温和的马岱,整的如此暴躁的马,一定很少见。
这个马场,除了骑兵训练场,就是五十个马圈,马圈放在训练场南边,中间隔着大量的草料。
五十个马圈,最南面靠东的第一个,留给了那匹恼人的烈马,跟着马岱,来到马圈前,就看到方圆几十丈的空地上趴着一匹马,那马耳小鼻宽,蹄如碗口。
更让人诧异的是,此马全身毛发通红,犹如染了血一般,两只眼睛眯着,时而打着响鼻,趴在太阳底下,一副懒洋洋的模样。
马岱用脚踢了踢栅门,那马听到响声,耳朵一竖,立刻警觉起来,它腾地站起身,直勾勾地看着栅门前的几个人,一对马眼里竟然露出几分鄙视的眼神。
一日,凉州羌族首领送来一批良马,这批良马个个膘肥体健,行走如风,马超有心训练一批重甲骑兵,便命马岱负责此事。
约莫半月后,马超来到马场,此时,场地上每百人为一小队正不断演练着阵型,说来,骑兵阵型与步兵颇为不同,步兵中,人毕竟听得懂口令,只要时间久了,自能形成条件反射。
可是骑兵不行,因为他们胯下多了一匹马,战马要经过专门的驯马师傅进行训练,等其对简单的手势口令熟悉了后,骑兵才能进行马上训练。
只有马和人都有了统一的手势口令,这骑兵训练才算入了门,每百人为一队,也是有着特殊原因的,骑兵不可能单独作战,骑兵的威力就在于阵势,若是单打独头,那骑兵就失去了强大的冲击力。
百人为一队,既有冲击力,又不失灵活性,战场之上,一个千人队,一旦需要分割包抄时,就能瞬间分出十个百人队。
永远不要小瞧分兵的速度,因为战场之上,每领先一步,往往就能占据主动。
马超来到马场将台,只见那儿有一个小木桶,木桶之中放着十几支颜色不一的小旗子,马岱低头取出一支红色小旗,暴喝一声,举手挥了挥旗子,就见分散在马场四周的各小队骑兵全部向东面聚集,仅仅一盏茶的功夫,三千骑兵便已经聚拢在一起。
最让人吃惊的是,马队横竖成线,阵列整齐,马上骑士全都手握马缰,挺身目视前方,唯有战马不时地发出一点鼻息声。
随后便见马岱将旗子丢入桶中,紧走几步翻身上了一匹黑马,打马向前,面对三千骑兵,他抽出腰间佩刀,剑目圆睁,厉声喝道,“全军听令,分,左右为翼,中路重骑冲锋!”
马超新建的重甲骑兵,装备配搭相当完善,每人一把在汉制军刀基础上改良的马刀,马背上放一杆重枪。
这种重枪枪头并不锐利,钝而粗大,完全是为冲锋分割阵型所打造的,为了携带方便,枪杆分为两部分,每部分约有三尺(合起来,近两米)。
随着马岱一声令下,大队人马立刻左右分出两支千人队,而中间的千人队则调转马头,前后拉开距离,形成了十个百人队,这些士兵将马刀入鞘,从马背上取出重枪部件,对准接口用力一拧,变成了一把完整的重枪。
身子前倾,右臂夹住重枪,双手紧握枪柄,随后各小队队头抽出马刀大喝道,“前队,冲!”
“杀!”众骑兵齐声大喝,双目圆睁,一声呐喊,震彻寰宇,杀意腾腾,一抖马缰,前头一个百人队犹如一个龙头,瞬间冲出,身后百人队也紧随着冲锋起来。
整齐地马蹄声,狂猛的重骑枪,一时间竟震得大地颤抖,十个百人队,每小队之间却留着一定的空隙,这段空隙约有十几丈,如此,既能保持冲锋的连贯性,也可预防意外。
一旦前头人马遭受不可预测的阻拦后,后边的人马也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当然这需要熟悉的操练,否则的话,十几丈距离,转眼就能冲到。
中路重骑冲锋,当两个百人队冲出后,护卫两翼的骑兵才高举马刀,包抄过去,骑兵掠过,犹如战车碾压,这股狂暴的气息,当真算得上马如龙人如虎了。
骑兵冲至马场尽头,返过身来,这次马岱又抽出一面旗子,连挥三下,这时中间最前头的百人队将重枪收起,从马褡子里掏出一条锁链。
百人队拉开距离,组成一个方阵,每两匹战马之间前后相距一丈有余,中间有一条铁链紧紧相连。
至于为何铁链能够连起来,是因为战马马鞍是特殊打造的,没个马鞍上都有一个挂钩,需要时只要将铁链挂在钩上即可。
前后一共三个百人队铁锁相连,而身后几个百人队则收起长枪,拔出马刀,左右两翼打马向前,与中路前头平齐。
这次同样是冲锋,可气势已经完全不一样了,骑兵所过之处,马场上立着的靶子全被铁链扫倒在地,有站着的,也被身后骑兵挥刀砍断。
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铁马连环,又称铁锁拐子马,铁马连环的威力自不用提,到时骑兵战马上了甲,那就是刀枪不入,当然,也可以去砍马腿,但在威猛的重骑冲锋下,谁愿意用命去换一条马腿?
不过,重甲骑兵虽然威猛,但也是吃金大户,以雍凉二州之财力,马超也只能勉强编练三千重骑。
一轮训练结束后,马岱兴致冲冲地拉着马超来到一处马厩,原来从羌人得到的几千匹战马中,其中还有着一匹性格暴躁的马王。
这马王至今无人驯服,听马岱说,为了驯服这匹马已经伤了好几个马夫了,而且这匹马眼界甚高,只要谁进入他的领地,人来踢人,马来踹马。
“兄长,你是不知道,这匹烈马恼人的很,你瞧瞧吧,要是还不能驯服,我就让人宰了他,奶奶个熊的,一匹破马,竟跟个天王老子似的!”
对马岱这话,马超相当无语,不过能将脾性温和的马岱,整的如此暴躁的马,一定很少见。
这个马场,除了骑兵训练场,就是五十个马圈,马圈放在训练场南边,中间隔着大量的草料。
五十个马圈,最南面靠东的第一个,留给了那匹恼人的烈马,跟着马岱,来到马圈前,就看到方圆几十丈的空地上趴着一匹马,那马耳小鼻宽,蹄如碗口。
更让人诧异的是,此马全身毛发通红,犹如染了血一般,两只眼睛眯着,时而打着响鼻,趴在太阳底下,一副懒洋洋的模样。
马岱用脚踢了踢栅门,那马听到响声,耳朵一竖,立刻警觉起来,它腾地站起身,直勾勾地看着栅门前的几个人,一对马眼里竟然露出几分鄙视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