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翼深以为然,遂在第二天接见了英国参赞巴夏礼。这是英国人数天以来,第一次能够见到湖北能说得上话的大,巴夏礼将早说拟好的申请递交给胡林翼过目,并督促胡林翼尽快为他们在汉口开埠批复相关手续。

    胡林翼仔仔细细的把申请看了一遍,与其说那是一份申请,倒不如说是裸的抢掠。英国人的苛刻条件让他这位大清封疆大吏感到颜面无光,古往今来,丧权辱国莫国如此,但他又很清楚,北京的朝廷已经答应了洋人的所有要求,他这个地方大是无能为力的。

    胡林翼合上了申请副本,很郑重的说:“按照我大清与贵国签订的《北京条约》,贵国的这份申请是符命我大清的律法的。但这等大事,非我一个小小巡抚就可以做主的,我必须把贵国的意向上奏朝廷,得我大清皇上恩准方能回复。”

    巴夏礼长居中国,算是半个中国通,他知道胡林翼这是在打太极,脸上顿现不悦:“这份申请是条约中的既定协议,贵国的皇帝陛下是不可能拒绝的,我看巡抚大人就不必多费一道手续了。”

    胡林翼笑得轻松,道:“我大清办事,向来是有规矩,有法的,这等大事,上奏朝廷乃是必经的手续,怎能含糊。我听说贵国崇尚依法治国,我大清又何尝不是,这一节,还请参赞阁下能够体谅。”

    第二次鸦片战争将大清国羸弱本质完美的展现给了西方列强,各国都把中国看成一块任人宰割的羔羊,他们争先恐后的要瓜分这块诱人的肥肉,所以,继英法之后,诸国纷纷效访,要求在中国内陆地区开阜。毫地疑问,谁能抢先在内陆地区建立贸易基地,谁就能在未来的时间时,在中国获得更多的利益。

    英国人作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以及胜利者,当然不甘心被别国抢了先机,所以他们才在中国南方的内战仍然如火如荼,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要求在汉口开埠。对于他们而言,每浪费一天的时间,就意味着大把大把的白银在流失。

    巴夏礼深知大清国的政府机构办事效率奇差,再加上中国的交通极度不发达,胡林翼的奏章送往承德的皇帝手中,最起码也得一个多月,中间再经过各个官僚部门的审阅、商讨,等到皇上的回复下来,还不知是猴年马月。

    英国政府给巴夏礼的期限可没那么久,于是他思索了片刻,道:“我听说贵国有句俗语,叫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巡抚大人作为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或许可以些办法,通融一下。我听说太平军英王的大军正在逼近武汉,如果我国能尽早在汉口建立商埠,大英帝国为了保护本国的利益,我们获许帮助贵国,向太平军出交涉,我这对贵我两国都是有利的。”

    巴夏礼并非全无准备,他也有谈判的筹码。胡林翼却表现的相当不以为然,哈哈大笑,说道:“粤匪虽然猖狂,不过黄州一役后,已是强弩之末,我各路大军正四面汇集武汉,那陈贼若然识相,退却则罢。不然,湖北就是他的葬身之地。至于武汉的安危,我就不劳阁下操心了。”

    所谓谈判,就是比谁的筹码更重,最怕的就是别人不把你的筹码当回事。胡林翼的自信让巴夏礼颇感沮丧,他不悦的说道:“巡抚大人似乎有点太过自信的了吧,前不久的,你的属下曾纪泽还曾私下向国出,请我大英帝国出面向太平军出交涉,阻止他们继续进攻黄州。”

    这时,早站在门外的曾纪泽走了进来,向胡林翼行过礼,转眼看见了巴夏礼,立刻表现出惊讶的样子,说道:“参赞阁下,你也来拜胡大人啊,看来我来的不是时候。”

    曾纪泽说着就要告辞,胡林翼道:“我和参赞阁下只是在闲聊,贤侄如果有什么要事,就在这里说了吧。”

    “是这样的,我接到属下的来信,骆秉章骆大人的八千精兵很快就赶到黄州协防,有了这股强援,黄州定能安如泰山。侄儿此来就是把这个好消息报知大人,好叫大人放心。”

    巴夏礼一听就傻了眼了,很是不满的盯着曾纪泽,一脸的埋怨之色。曾纪泽假做不知,问道:“胡大人,参赞此来,不知是为了什么事?”

    胡林翼便装模作样的复述了一遍,曾纪泽听罢叹了一声,道:“参赞阁下,这件事我可以作证,绝不是胡大人故意为难贵国,只是我大清律法如此,他也很无奈。不过……这事倒不是没有转还的余地。”

    巴夏礼听他的口气似乎是有办法,忙问怎么回事。曾纪泽道:“胡大人若是破例,先于朝廷批复而同意贵国开埠的申请,那就必须给朝廷一个合的解释。我是这样认为的,目前,我湘军的剿匪战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正是需要大量兵器时候,而湖北作为湘军的大后方,胡大人一直建几座兵器厂,给湘军更多更好,包括枪炮在内的武器。参赞阁下也知道,造兵器,最基本的原料就是铜铁,咱们大冶这边的金属矿资源很丰富,胡大人一直开几座矿山以军需,只是苦于一来资金不够,二来没有更先进机器和技术,开采效率低下。我,如果贵国能安排几家相关的企业与我们合作,合资开矿,那无论对湘军,还是对朝廷的财政收入,都将是十分有利的。到时胡大人以这样的由回复朝廷的质疑,那我他就不很为难了,不知阁下意下如何?”

    巴夏礼确实没有料到曾纪泽出这样的建议,这对于大清与大英之间的贸易水平而言,无疑是一个全新的台阶。随着英帝国的工业的发展与殖民扩张,对原料的需求在日益增长,在远东方面,他们对煤、橡胶、金属矿石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如果能在中国开展采矿生意,无论是对本国的冶炼行业,或是对他国的矿石出口,这其中利益都将十分可观。

    然而对于清国在合资采矿的企图,巴夏礼也是十分清楚的,这个国家的采矿业仍处于原始的徒手作业,机器的使用率几乎为零,而他们日益严重的国防形势,迫使他们不得不考虑如何增加金属矿石的产量,用以制造原始的冷兵器,以及部分落后的枪炮。

    西方列强从不认为大清国以“自强”为名的工业运动对他们构成威胁,否则他们也就不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不断的对华出售各式武器,输出军事技术,包括后来的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七”的北洋舰队,以及分布于中队各阶层中,接受过西式培训的军官和士兵。

    巴夏礼很快意识到,他与这两个中国官吏所谈论的,很可能将是开启两国贸易及商业合作新纪元的一件大事。

章节目录

一八六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玉葬沉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二十一章 谈判-一八六一年改革的目的,一八六一,笔趣阁并收藏一八六一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