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纪泽方哄夫人入睡,下人便来报,言唐廷枢已经在客堂中恭候多时,曾纪泽便出去相见。@@@
唐廷枢,字建时,广东珠海人,少年时曾在香港马礼逊教堂接受6年殖民地教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离校之后,做过拍卖行助手,当过翻译,最后充当了买办,并自己投资开办设商业机构,从事棉茶生意。
此人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买办,又是清末洋务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他的一生,对创办近代民族实业,推动民族经济发展,有过重要的贡献。
曾纪泽在这个时候召他前来,是有一件极为重要的差事委托于他,而这件事办的顺利与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军工生产的独立自主性。
客堂中的唐廷枢正是饮茶,曾纪泽之前也见过他几次,这人其貌不扬,但言谈举止却十分稳托,简简单单几句话便能切中要害,颇有几分西人在商者的风范。
“廷枢见过大人。”唐廷枢一见曾纪泽前来,忙不迭放下茶杯,起身作礼。
“建时不必客气,快坐,快坐。”曾纪泽一如既往的以亲切的笑容对待下属,他的这点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往往能不经意间高他的个人魅力。
唐廷枢知他们的这位巡抚大人处事简约果断,决不无缘无故的召他前来闲扯家常,此番必有重要之事,故几番家常话之后,便主动问道:“大人,廷枢入幕已久,却一直闲置无事,心中实在是急切不已,不知大人可有让廷枢效力之处吗?”
曾纪泽也不拐弯抹角,便将谈话转入正题:“建时,你可知道大冶矿务局吧?”
大冶矿务局乃中外合资,是清国第一家使用机器设备的近代化矿山,这么具有象征意义之事,唐廷枢这样买办中的精英怎么不关注呢,他一听曾纪泽这口气,便隐约觉得有重大的机来了。
“大冶矿务局和冶炼厂为咱们的上海武器制造局铜铁材料,那边的商总徐润与我也是商界的旧识,大冶的事,廷枢也略知一二。”
曾纪泽点了点头,接着道:“咱们上海武器制造局使用大冶的铜铁,虽说比从欧美进口的要便宜许多,但这其中仍有不少弊端,你能试着说说看吗?”
唐廷枢沉吟了片刻,道:“我以为不利者有二,其一:大冶到上海虽有江运之利,但毕竟也有数千里之遥,且其间要经过发匪控制的金陵一带,运输途中必须要以水师护航,这无疑大大加重了成本。”
“徐商总虽是大人你选拔,大冶矿务局也是你一手创建,但实质上却归属湖北衙门管。目前因为只有咱们制造局一家需要大量的铜铁,所以大冶那边自全力给咱们。但各地建立武器局的趋势已是不可逆转,将来更多的工厂创立,对材料的需求量必成倍增长,那时湖北方面便不见得优先卖给我们,即使优先,那价格也一定跟着增长,这是其二。”
唐廷枢的回答曾纪泽部分满意,第一条很对,第二条却未切中他的心思。太平天国的覆灭已成定局,曾纪泽自立之心也已确立,而到时能响应者,无非湘军曾国藩嫡系之营,以及他手下的淮军,至于胡林翼、左宗棠等人,站在哪一边还真不好说。而到那时,胡林翼的立场又直接决定着大冶矿务局是否继续为淮军铜铁材料。
武器制造局的正常运转,可以说是直接关乎到淮军能否保持强大的火力优势,这般关乎全局的要害,岂能令其操之于他人之手。曾纪泽固然对胡林翼十分钦佩,也确认他是一个开明之士,但却不能将赌注就这样尽押在他站在自己这边上。
所以,他必须为上海武器制造局寻找新的材料应源,这也是他这番召唐廷枢前来的主要目的。
曾纪泽也不再多拐弯抹角,遂道:“建时你说得很对,所以我已经决定,在徐州建立一个矿务局,开办采矿、冶炼等厂,专门为咱们的武器制造局材料。我的意思是让你全权负责筹建矿务局的事宜,你可愿担当此大任吗?”
以买办之出身加入曾纪泽的幕府,要成就一番事宜,只有像徐润那样替官府从事商业活动,唐廷枢等了好久,现在他终于等到了这个机,喜出望外才对,又岂不愿意呢。
“多谢大人器重,唐枢必竭心尽力,必不辜负大人一番信任。”唐廷枢跪拜感恩,就差山呼万岁了。
曾纪泽要的不是只磕头的奴才,而是能替他办事的人才,他将唐廷枢扶起,郑重其事的说道:“我当然是信任你才委以重任,不过这件事关乎我淮军发展大计,万不可出差错,你有什么法和要求,就尽管先出来,只要合情合,我一定全力支持。”
唐廷枢细半天,出了数项要求:
首先,他希望新建的大冶矿务局,在运行方面,能彻底改变官督商办的旧有模式,完全由商人出资筹办,人事的任免皆由董事决定。官府只在税务申核、矿产开采申批以及买卖的合法性加以监督。
其次,避免洋人的参股,完全由本国商人投资,官府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应当适当投入低息,甚至是无息贷款。至于技术方面,江苏衙门应当联络大冶矿务局,力邀其为新建矿业技术人材。
第三,官府应当对新建矿业降低钱税,在其营销上采取保护政策,优先购买。
最后,应当立即着手建立一家专家经营水运的船运公司,以便在矿业正式投入生产后,由京杭大运河运输材料前往上海。
唐廷枢所的要求可以说是完全合乎道,对于第二、三条,曾纪泽可以无条的同意,因为这本来就是他的法。而对于第一条,唐廷枢要完全摆脱官督商办的模式,这固然可以促进企业良性运营,也是市场自由经济的必备条件,但曾纪泽却无法全盘接受。
如果曾纪泽是一国的领袖,他自然可以选择商业市场化,但现在的情况是,他所建立的每一家企业,目的无非就是为他的淮军服务。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这些企业都或多或少贴在他曾纪泽的私人所有标签,他既是国家的封疆大吏,又是一名商人。
说白了,那些企业就是他自己的,他就是大老板,自己监督掌握自己的企业,这与所谓的“官督商办”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所以曾纪泽果断的拒绝了唐廷枢的第二条,并明确表示,企业可以建立股东大,资金也可以完全由私人出资,而官府的投资也可以算作是无偿的投资,企业可以自行推选商总、完全掌握人事任免权。
但是,官府必须在股东大中占有一席,并且拥有独一无二的一票否决权。
当然,曾纪泽也承诺,他不到万不得已,决不干涉股事的任何决策,官府在董事的席位,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
对于在清国目前恶劣的从商环境,曾纪泽的承诺已是重大的让步,唐廷枢也清楚他的难处,所以也只好表示同意。
唐廷枢,字建时,广东珠海人,少年时曾在香港马礼逊教堂接受6年殖民地教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离校之后,做过拍卖行助手,当过翻译,最后充当了买办,并自己投资开办设商业机构,从事棉茶生意。
此人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买办,又是清末洋务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他的一生,对创办近代民族实业,推动民族经济发展,有过重要的贡献。
曾纪泽在这个时候召他前来,是有一件极为重要的差事委托于他,而这件事办的顺利与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军工生产的独立自主性。
客堂中的唐廷枢正是饮茶,曾纪泽之前也见过他几次,这人其貌不扬,但言谈举止却十分稳托,简简单单几句话便能切中要害,颇有几分西人在商者的风范。
“廷枢见过大人。”唐廷枢一见曾纪泽前来,忙不迭放下茶杯,起身作礼。
“建时不必客气,快坐,快坐。”曾纪泽一如既往的以亲切的笑容对待下属,他的这点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往往能不经意间高他的个人魅力。
唐廷枢知他们的这位巡抚大人处事简约果断,决不无缘无故的召他前来闲扯家常,此番必有重要之事,故几番家常话之后,便主动问道:“大人,廷枢入幕已久,却一直闲置无事,心中实在是急切不已,不知大人可有让廷枢效力之处吗?”
曾纪泽也不拐弯抹角,便将谈话转入正题:“建时,你可知道大冶矿务局吧?”
大冶矿务局乃中外合资,是清国第一家使用机器设备的近代化矿山,这么具有象征意义之事,唐廷枢这样买办中的精英怎么不关注呢,他一听曾纪泽这口气,便隐约觉得有重大的机来了。
“大冶矿务局和冶炼厂为咱们的上海武器制造局铜铁材料,那边的商总徐润与我也是商界的旧识,大冶的事,廷枢也略知一二。”
曾纪泽点了点头,接着道:“咱们上海武器制造局使用大冶的铜铁,虽说比从欧美进口的要便宜许多,但这其中仍有不少弊端,你能试着说说看吗?”
唐廷枢沉吟了片刻,道:“我以为不利者有二,其一:大冶到上海虽有江运之利,但毕竟也有数千里之遥,且其间要经过发匪控制的金陵一带,运输途中必须要以水师护航,这无疑大大加重了成本。”
“徐商总虽是大人你选拔,大冶矿务局也是你一手创建,但实质上却归属湖北衙门管。目前因为只有咱们制造局一家需要大量的铜铁,所以大冶那边自全力给咱们。但各地建立武器局的趋势已是不可逆转,将来更多的工厂创立,对材料的需求量必成倍增长,那时湖北方面便不见得优先卖给我们,即使优先,那价格也一定跟着增长,这是其二。”
唐廷枢的回答曾纪泽部分满意,第一条很对,第二条却未切中他的心思。太平天国的覆灭已成定局,曾纪泽自立之心也已确立,而到时能响应者,无非湘军曾国藩嫡系之营,以及他手下的淮军,至于胡林翼、左宗棠等人,站在哪一边还真不好说。而到那时,胡林翼的立场又直接决定着大冶矿务局是否继续为淮军铜铁材料。
武器制造局的正常运转,可以说是直接关乎到淮军能否保持强大的火力优势,这般关乎全局的要害,岂能令其操之于他人之手。曾纪泽固然对胡林翼十分钦佩,也确认他是一个开明之士,但却不能将赌注就这样尽押在他站在自己这边上。
所以,他必须为上海武器制造局寻找新的材料应源,这也是他这番召唐廷枢前来的主要目的。
曾纪泽也不再多拐弯抹角,遂道:“建时你说得很对,所以我已经决定,在徐州建立一个矿务局,开办采矿、冶炼等厂,专门为咱们的武器制造局材料。我的意思是让你全权负责筹建矿务局的事宜,你可愿担当此大任吗?”
以买办之出身加入曾纪泽的幕府,要成就一番事宜,只有像徐润那样替官府从事商业活动,唐廷枢等了好久,现在他终于等到了这个机,喜出望外才对,又岂不愿意呢。
“多谢大人器重,唐枢必竭心尽力,必不辜负大人一番信任。”唐廷枢跪拜感恩,就差山呼万岁了。
曾纪泽要的不是只磕头的奴才,而是能替他办事的人才,他将唐廷枢扶起,郑重其事的说道:“我当然是信任你才委以重任,不过这件事关乎我淮军发展大计,万不可出差错,你有什么法和要求,就尽管先出来,只要合情合,我一定全力支持。”
唐廷枢细半天,出了数项要求:
首先,他希望新建的大冶矿务局,在运行方面,能彻底改变官督商办的旧有模式,完全由商人出资筹办,人事的任免皆由董事决定。官府只在税务申核、矿产开采申批以及买卖的合法性加以监督。
其次,避免洋人的参股,完全由本国商人投资,官府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应当适当投入低息,甚至是无息贷款。至于技术方面,江苏衙门应当联络大冶矿务局,力邀其为新建矿业技术人材。
第三,官府应当对新建矿业降低钱税,在其营销上采取保护政策,优先购买。
最后,应当立即着手建立一家专家经营水运的船运公司,以便在矿业正式投入生产后,由京杭大运河运输材料前往上海。
唐廷枢所的要求可以说是完全合乎道,对于第二、三条,曾纪泽可以无条的同意,因为这本来就是他的法。而对于第一条,唐廷枢要完全摆脱官督商办的模式,这固然可以促进企业良性运营,也是市场自由经济的必备条件,但曾纪泽却无法全盘接受。
如果曾纪泽是一国的领袖,他自然可以选择商业市场化,但现在的情况是,他所建立的每一家企业,目的无非就是为他的淮军服务。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这些企业都或多或少贴在他曾纪泽的私人所有标签,他既是国家的封疆大吏,又是一名商人。
说白了,那些企业就是他自己的,他就是大老板,自己监督掌握自己的企业,这与所谓的“官督商办”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所以曾纪泽果断的拒绝了唐廷枢的第二条,并明确表示,企业可以建立股东大,资金也可以完全由私人出资,而官府的投资也可以算作是无偿的投资,企业可以自行推选商总、完全掌握人事任免权。
但是,官府必须在股东大中占有一席,并且拥有独一无二的一票否决权。
当然,曾纪泽也承诺,他不到万不得已,决不干涉股事的任何决策,官府在董事的席位,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
对于在清国目前恶劣的从商环境,曾纪泽的承诺已是重大的让步,唐廷枢也清楚他的难处,所以也只好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