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章收尾
秦桧死了,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大宋的疆域,甚至也飞到了北面的金国西夏去。
听了那几个孩子临死前,高呼什么大宋万岁,加之事后赵构的手段极其狠辣,一面用杨存中抓捕了秦禧,一面启用了宁国节度使,御前都统制李显忠,这两人就如两根镇海的神针一般,帮助赵构牢牢的控制朝中局势和行在附近的禁军,令那些秦桧一党不敢有丝毫异动,赵构才有时间,从容的清理秦桧党羽。
如此手腕和应对,让许多人在心中暗自打鼓,这个刺杀秦桧的动作,是不是就出自那位九五至尊?虽然赵构几次下旨,要求彻查秦桧之死,追查凶手究竟何人,还是有知情的大员偷偷怀疑,这是赵构贼喊抓贼的手法。
赵瑗相信赵构的清白,因为,那几个孩子临死前,还喊过什么“慈父领袖万岁,主体思想万岁”。虽然听到这话的人,都不大明白这些话的究竟含义是什么,甚至有些人因为惊吓,已经记不清这两句话是否真的就是这些东西,可赵瑗明白啊。
洪过用洪家商号派人在南宋搞情报,赵瑗自己手里也有细作,虽然人很少,可是不耽误他派人去高丽,从这个细作回报的情形看,洪过就在高丽大搞宣传,不正是宣传什么主体思想么,在很多地方,高丽人避洪过名讳不称呼,而是用“慈父领袖”代替。
洪过为什么要杀秦桧,赵瑗.能明白一二,毕竟,连洪过都猜出了秦桧搞政治清场的目的,赵瑗这个从小被当作未来皇帝培养起来的皇子,还会看不出来么?他只是心悸于洪过的手腕太过毒辣,政治斗争虽然是你死我活,可还真很少有人用最直接的手段清场,暗杀是柄双刃剑,今天能用来对付别人,明日别人也可以用来对付自己。
看起来,洪过也是明白暗杀的厉.害之处,这才下了决心掩盖自己的行藏,若非是那三个孩子临死前的狂热,赵瑗还真无从认定,策划者竟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洪过。
再想想三个狂热到了可以忽.视生命的孩子,赵瑗就是一阵哆嗦,洪过的主体思想他看过了,根本就是胡说八道,当时他根本不信,这等胡扯的东西,还会有人相信,更不要说是有人狂信了,所以,那份细作抄下来的主体思想讲义文本,被他扫了几眼,就扔进了书柜,现在想想,还真要找出来再看看了。
重新翻了不到五页,赵瑗又一次扔掉,这些东西看.着看着,就会让他感觉呕吐,更不要说仔细研究了。想来想去,赵瑗决定还是给洪过一点点警告,要让那个小子有些忌惮,日后做事别再肆无忌惮才好。
所以,赵瑗写了一封书信,看似闲谈别后的情状,最.末尾写了一句“改之剑锋之利世所罕见,近日听闻改之习剑有成,深为改之忧思”。
书信就大大方方的送去了洪家商号,现在这种.时候,朝中的官自顾不暇呢,谁还有心思来找洪家商号的茬了。
当书信送到洪.过面前,洪过惟有苦笑以对,看得出赵瑗是认定了洪过就是凶手,若是放在刚刚穿越时候,干了就干了,大大方方承认就是,洪过才不会在乎呢。现在,经历了这么事情后,洪过心里知道,有些事干得说不得,他必须咬死了不承认是自己策划的。
洪过的书信里说的非常坚决,坚决的若非赵瑗对他知根知底,或者说是对什么主体思想知道的明明白白,说不定就真的推翻了以前的判断。只可惜,既然有了自己的答案,现在洪过否认的越坚决,就越是在赵瑗心中加深既有想法来。
将洪过的信点燃,赵瑗一边看着书信化成灰烬,一边低头思量,要如何摆平现在的局势。
秦桧意外身故,彻底打乱了秦家对未来朝政的布局:虽然秦桧一直谋求让秦禧接替自己,出任未来大宋的首相,可是,赵构或者顾左右而言他,或者是推脱说秦禧还年轻,总之就是不肯让秦禧继位。赵构的态度令病床上的秦桧大为忧虑,这才有了秦桧下辣手整理大宋官场,试图为秦禧打造出一个安稳的政治局面,以方便他对秦禧进行权力交接。
秦桧的整顿和布局才进行一半,就被人收拾了,一下令被压抑很久的赵构抓住机会,动用两位军中老将,首先压制了行在临安府的禁军,然后在禁军的弹压下清理朝廷,撤换那些早被赵构记在心上的秦桧党羽。
虽然赵构对秦家的党羽狠辣无比,可他又要表现出对秦桧的追思,毕竟秦桧是大宋十八年的权相,是写在了与金国和约上,双方可以共同接受的人选,即便死了也不能就此打倒在地最后再踏上一脚。
秦桧死后第二天,赵构就下旨为“蜀王行国丧”,随后的半月内,南宋朝廷一面撤换秦桧党羽,一面按部就班的进行丧礼。待到半月后,已经基本撤换掉四品以上秦桧的徒子徒孙后,按照礼部和太常寺商定的结果,赵构下旨,向天下宣布了秦桧的谥号为忠献,同时进秦桧之子秦禧为少师,令秦禧致仕,也就是退休回家,同时将秦禧的两个儿子,秦埙和秦堪,封为提举江州太平观,这等于是把两人的仕途彻底绝死,与退休回家无异了。
这份诏书既对秦桧用了忠献的谥号,却又一同将秦桧的子孙都打发回家,彻底收拾掉秦家在政治上的势力,等同在肯定了秦桧的一部分行为的同时,又向天下宣示了皇帝对秦桧把持朝政的不满。
就在秦桧的葬礼大张旗鼓的举办的同时,对秦家势力的清理还在继续,那秦禧虽然是被封为少师并致仕回家,实则一早没了踪迹,甚至连秦桧的葬礼上都没看到秦禧的身影。有消息灵通的官私下议论,秦禧早被打入大理寺的天牢,能不能活着出来都是两回事呢。
虽然赵构已经下了决心收拾秦家,可对秦桧的死不能没有个交代,尤其是这种暗杀的手段太过激烈,简直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也不过分,秦桧一人死,却是让南宋满朝文武一起心惊肉跳。
连身居显位有禁军保护的权相都能轻易杀死,这大宋的朝廷里,还有谁是能够挡住那位暗杀者脚步的?
这个问题几乎同时出现在每一个南宋朝臣的脑海中,自然也出现在了赵构这位皇帝的头脑中,无论是要对臣民有个交代,还是要应对金国派来的使臣,抑或是稳住自己的住所,他都非常迫切的要找出那个胆大妄为的家伙。
事实上,要说抓人,临安府比谁都积极,毕竟秦桧挂掉了,临安府吃的挂落最大。在秦桧死后当天,临安知府曹泳就好像疯了一样,撒出手下各班衙役捕快,满临安城的抓人逮人问案子。待到他看见赵构对秦桧一党下手后,就更加卖力了,原因很简单,作为秦桧一党的干将和秦桧的姻亲,如果再不表现突出些,怕是很快就会被吏部打发回家吃老米饭。
几乎将整个临安城翻个底朝天,还是没有找出丝毫线索,临安知府曹泳现在每天最头痛的,就是从府衙回到家宅,去应对那位等待许久的中官,从中官越来越不耐烦的口气中,他可以感觉到皇帝的焦躁和愤怒。当然作为秦桧的姻亲,曹泳本来是以户部侍郎本职兼知临安府,现在他的本职早已停职了,若非是要调查秦桧被刺,估计这个临安知府也会被剥掉。
早就窥破了赵构的心思,知道皇帝迫切需要得到一个结果,所以曹泳已经将自己的仕途命运,完全赌在查案上面,只要他能查出这件谋刺案真相,说不定就不会被夺职发配编管,只要身上还有个实质官职,日后就不愁没有复起的一天。
不单单是临安府在查,刑部的老捕快们早就插手调查,两浙提刑司更是落力搜捕,三方的进度齐头并进——都没结果,知道这种结果,曹泳也不知是应该哭还是笑。
不过,似乎命运之神真的对曹泳睁开眼了,几番清查后,在他的鼓动下,临安府的衙役偷偷窜入两浙路的地界查案,而且还真抓住了一个知情人:那艘运送次郎三个孩子来到临安的海船,上面的一个水手。
经过一番严刑逼供,这个水手吃刑不过,终于招供,按照他的说辞,他们不是从日本来大宋,而是从南面两广过来,船老大得了好大一笔赏钱,这才冒充成倭人干这笔营生。待到将三个小孩子卖掉后,那个人蛇立即带着海船扬帆出来,到了福建地面上,人蛇上岸离去,临行前给了他们一笔重赏,然后让船老大带人去一趟麻逸或者渤泥,躲上个一两年,风头过了自然就能回来大宋继续跑船。这个水手实则因为家中没有积蓄,半路下船回来安顿家小,不成想被认了出来。
得到这个水手,曹泳大喜过望,这一次他有了依仗,索性豁了出去,将手下的衙役捕快尽数撒出去,顾不得什么地域和职权的划分,拼着最后一点时间搏上一搏。
也别说,曹泳的垂死一搏似乎有些效果,很快从福建与广南东路传来消息,在一处小岛上面发现一堆尸体和半沉的破船,经过那个水手辨认,果然就是送人蛇的船老大等人。
找到船也找到了水手,曹泳愈加疯狂了,海捕文书撒的遍地都是,赏格已经窜到上千贯,这还不够,曹泳自己掏腰包贴钱,又补上了三千多贯,最终定格在五千贯的高位上,让无数人为之疯狂。
终于,那个人蛇在广州被人抓住,让曹泳感觉万幸的是,人蛇是被从一条海船上拎出来的,再过两日,这个人蛇就会扬帆离开广州,前往天竺去了。
不用打骂刑讯,人蛇很痛快的认了,这一切都是他策划的,至于他的身份么,这人姓刘名叫允其,乃是当年进义副尉刘允中亲弟,而部署下手的三个孩子更不是什么倭人,那三个孩子不是姓刘就是姓施,乃是刘允中和施全的子嗣。
刘允中,施全!
曹泳全身一阵哆嗦,几乎当场尿出来。
也难怪曹泳如此不堪,绍兴十九年,殿前司小校施全当街刺杀秦桧失败,被千刀万剐处死,而后几个月里,秦桧神经兮兮的怀疑朝臣对他不满,利用爪牙诬陷诽谤多名在朝在野的士人,其中被杀的就有义副尉刘允中。
谁能想到,待到五年后,这两家人竟然合谋一起做掉了秦桧,岂能不让当年同为爪牙之一的曹泳感觉心颤?
过于惊吓,曹泳没有继续亲自审问下去,只是命令临安府的通判继续审理,随后他草草翻了下供词,就将那人蛇刘允其押在大牢,自己连夜将供词送入临安大内。
报复杀人,血亲复仇。
曹泳直到走出大内,还能想起,赵构看供词时候那好似随意暼过来的眼神,那种眼神之中,有嘲弄,有讥讽,还有警告和欣慰,这么多的情绪夹在一起,也不知会为曹泳带来怎样的后果。
过去不久,从大内传出旨意,基本是认可了曹泳的结论,下令将刘允其在临安府大牢内秘秘密处决,而后追封了刘允中和施全的官职,并且将这个结果宣告天下。
至于曹泳,他还是被剥了知府的官,一路贬到广南西路当了一名县衙主薄,正九品,要想在有生之年重回临安,这个家伙也有的玩命了。
看到这个结果,赵瑗只是冷笑一声,却对重新回到临安的洪遵笑笑:“这曹泳也算落个好下场,便宜了他。”
洪遵没有赵瑗那般豁达,当初迫害洪皓,到后来对洪皓以及洪家三兄弟一路政治追杀,这位曹泳曹大人都有份参与,现在秦桧一党倒霉,曹泳竟然能以秦桧姻亲的关系落个实职,真真让他不忿。
见着自己的亲信不忿,赵瑗笑着劝慰了一句:“只希望这位曹大人,能有命履任就好。”见着洪遵投来疑惑的目光,自知有些失言的他便不再继续言语,而是转过话题,让洪遵去干一件隐秘的事情。
听完赵瑗的指令,洪遵当时就愣住了,这件事太过诡异,而且过于不可思议和肮脏,为什么普安郡王会想到让他一个读书人去做?但是,怀疑归怀疑,既然已经投效在普安郡王门下,洪遵只有硬着头皮答应下来,随后就去了临安府大牢。
原来,在临安府大牢内,至今关押了十几名秦家的仆妇丫鬟佣人。这些人都是当初秦桧的贴身仆妇,亲眼目睹了三个孩子炸死秦桧全过程的,能在那场爆炸中保住性命,不能不说他们这些人命很大,也正是他们,对官府说出了三个孩子临死前的一幕,自然包括了小孩子临死前高呼的那三句话。
洪遵今天就是来秘密收拾掉这些人的。
有洪遵上下打点,另外还有大理寺和刑部一些郎官的命令,临安府大牢的牢头虽然狡黠,也很快低头服从,任由洪遵带了一群人悄悄进入大牢。第二天,一份囚犯病重而死的报告送去临安府,自有那司法参军看过报告后,不动声色的压下来。
当远在高丽的洪过听到这些报告后,不禁苦笑起来,从开始策划整件事开始,他就分派了两路人马,一路负责执行,一路则是负责扫清所有痕迹,并将整件事引向歧途。
可是,无论洪过如何算计,都没想到三个孩子临死前闹出那么一出,这让他分外棘手,虽然现在南宋只有几个人知道,主体思想和慈父领袖是个虾米玩意,毕竟这事不能永远包裹下去,总有它们面对天下的一天,那个时候,怕是整个南宋朝廷都知道了,秦桧到底死于谁手。
现在好了,赵瑗下手帮助洪过清理了最后一点尾巴,让整件事天衣无缝的指向血亲复仇,也令洪过有了一个把柄掐在赵瑗手里,日后洪过再想与赵瑗,保持以前那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就再不可能喽。
秦桧的死还有南宋的调查结果,也通过宋国的使臣很快让金国知道,尤其是秦桧死于非命的下场,着实让金国朝廷上下错愕,完颜亮甚至在朝堂上发问:“这南朝竟险恶至如斯?”
金国朝臣们一个个对视下,也无从回答,只是李通站出来奏对说,这是秦桧多年来咎由自取,想想这些年秦桧的作为,完全就是把持朝纲一手遮天,今日这等下场,也算是上天报复。
完颜亮摇头不同意,他认为,南宋竟然连朝中重臣都无法保全,可见朝纲混乱君昏臣碌,如此之国怕是灭亡只在旦夕。
皇帝这个话,下面没一个敢出来接茬的,就连李通都感觉站出来后,退也不是,进也不是,站在那里浑身不自在。是啊,既然宋国灭亡只在旦夕,那灭亡宋国的会是谁,怕只有堂堂大金了,可金国现在正与草原鞑子交战,刚刚还吃了一个大亏,难道在这种时候,皇帝还在惦记南面的宋国?
完颜亮回到了后宫,将南宋的行文仔细看了几次,又取来金国在南宋的细作的报告,反复翻看后,一个疑窦在他脑海中逐渐生成。
[奉献]
秦桧死了,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大宋的疆域,甚至也飞到了北面的金国西夏去。
听了那几个孩子临死前,高呼什么大宋万岁,加之事后赵构的手段极其狠辣,一面用杨存中抓捕了秦禧,一面启用了宁国节度使,御前都统制李显忠,这两人就如两根镇海的神针一般,帮助赵构牢牢的控制朝中局势和行在附近的禁军,令那些秦桧一党不敢有丝毫异动,赵构才有时间,从容的清理秦桧党羽。
如此手腕和应对,让许多人在心中暗自打鼓,这个刺杀秦桧的动作,是不是就出自那位九五至尊?虽然赵构几次下旨,要求彻查秦桧之死,追查凶手究竟何人,还是有知情的大员偷偷怀疑,这是赵构贼喊抓贼的手法。
赵瑗相信赵构的清白,因为,那几个孩子临死前,还喊过什么“慈父领袖万岁,主体思想万岁”。虽然听到这话的人,都不大明白这些话的究竟含义是什么,甚至有些人因为惊吓,已经记不清这两句话是否真的就是这些东西,可赵瑗明白啊。
洪过用洪家商号派人在南宋搞情报,赵瑗自己手里也有细作,虽然人很少,可是不耽误他派人去高丽,从这个细作回报的情形看,洪过就在高丽大搞宣传,不正是宣传什么主体思想么,在很多地方,高丽人避洪过名讳不称呼,而是用“慈父领袖”代替。
洪过为什么要杀秦桧,赵瑗.能明白一二,毕竟,连洪过都猜出了秦桧搞政治清场的目的,赵瑗这个从小被当作未来皇帝培养起来的皇子,还会看不出来么?他只是心悸于洪过的手腕太过毒辣,政治斗争虽然是你死我活,可还真很少有人用最直接的手段清场,暗杀是柄双刃剑,今天能用来对付别人,明日别人也可以用来对付自己。
看起来,洪过也是明白暗杀的厉.害之处,这才下了决心掩盖自己的行藏,若非是那三个孩子临死前的狂热,赵瑗还真无从认定,策划者竟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洪过。
再想想三个狂热到了可以忽.视生命的孩子,赵瑗就是一阵哆嗦,洪过的主体思想他看过了,根本就是胡说八道,当时他根本不信,这等胡扯的东西,还会有人相信,更不要说是有人狂信了,所以,那份细作抄下来的主体思想讲义文本,被他扫了几眼,就扔进了书柜,现在想想,还真要找出来再看看了。
重新翻了不到五页,赵瑗又一次扔掉,这些东西看.着看着,就会让他感觉呕吐,更不要说仔细研究了。想来想去,赵瑗决定还是给洪过一点点警告,要让那个小子有些忌惮,日后做事别再肆无忌惮才好。
所以,赵瑗写了一封书信,看似闲谈别后的情状,最.末尾写了一句“改之剑锋之利世所罕见,近日听闻改之习剑有成,深为改之忧思”。
书信就大大方方的送去了洪家商号,现在这种.时候,朝中的官自顾不暇呢,谁还有心思来找洪家商号的茬了。
当书信送到洪.过面前,洪过惟有苦笑以对,看得出赵瑗是认定了洪过就是凶手,若是放在刚刚穿越时候,干了就干了,大大方方承认就是,洪过才不会在乎呢。现在,经历了这么事情后,洪过心里知道,有些事干得说不得,他必须咬死了不承认是自己策划的。
洪过的书信里说的非常坚决,坚决的若非赵瑗对他知根知底,或者说是对什么主体思想知道的明明白白,说不定就真的推翻了以前的判断。只可惜,既然有了自己的答案,现在洪过否认的越坚决,就越是在赵瑗心中加深既有想法来。
将洪过的信点燃,赵瑗一边看着书信化成灰烬,一边低头思量,要如何摆平现在的局势。
秦桧意外身故,彻底打乱了秦家对未来朝政的布局:虽然秦桧一直谋求让秦禧接替自己,出任未来大宋的首相,可是,赵构或者顾左右而言他,或者是推脱说秦禧还年轻,总之就是不肯让秦禧继位。赵构的态度令病床上的秦桧大为忧虑,这才有了秦桧下辣手整理大宋官场,试图为秦禧打造出一个安稳的政治局面,以方便他对秦禧进行权力交接。
秦桧的整顿和布局才进行一半,就被人收拾了,一下令被压抑很久的赵构抓住机会,动用两位军中老将,首先压制了行在临安府的禁军,然后在禁军的弹压下清理朝廷,撤换那些早被赵构记在心上的秦桧党羽。
虽然赵构对秦家的党羽狠辣无比,可他又要表现出对秦桧的追思,毕竟秦桧是大宋十八年的权相,是写在了与金国和约上,双方可以共同接受的人选,即便死了也不能就此打倒在地最后再踏上一脚。
秦桧死后第二天,赵构就下旨为“蜀王行国丧”,随后的半月内,南宋朝廷一面撤换秦桧党羽,一面按部就班的进行丧礼。待到半月后,已经基本撤换掉四品以上秦桧的徒子徒孙后,按照礼部和太常寺商定的结果,赵构下旨,向天下宣布了秦桧的谥号为忠献,同时进秦桧之子秦禧为少师,令秦禧致仕,也就是退休回家,同时将秦禧的两个儿子,秦埙和秦堪,封为提举江州太平观,这等于是把两人的仕途彻底绝死,与退休回家无异了。
这份诏书既对秦桧用了忠献的谥号,却又一同将秦桧的子孙都打发回家,彻底收拾掉秦家在政治上的势力,等同在肯定了秦桧的一部分行为的同时,又向天下宣示了皇帝对秦桧把持朝政的不满。
就在秦桧的葬礼大张旗鼓的举办的同时,对秦家势力的清理还在继续,那秦禧虽然是被封为少师并致仕回家,实则一早没了踪迹,甚至连秦桧的葬礼上都没看到秦禧的身影。有消息灵通的官私下议论,秦禧早被打入大理寺的天牢,能不能活着出来都是两回事呢。
虽然赵构已经下了决心收拾秦家,可对秦桧的死不能没有个交代,尤其是这种暗杀的手段太过激烈,简直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也不过分,秦桧一人死,却是让南宋满朝文武一起心惊肉跳。
连身居显位有禁军保护的权相都能轻易杀死,这大宋的朝廷里,还有谁是能够挡住那位暗杀者脚步的?
这个问题几乎同时出现在每一个南宋朝臣的脑海中,自然也出现在了赵构这位皇帝的头脑中,无论是要对臣民有个交代,还是要应对金国派来的使臣,抑或是稳住自己的住所,他都非常迫切的要找出那个胆大妄为的家伙。
事实上,要说抓人,临安府比谁都积极,毕竟秦桧挂掉了,临安府吃的挂落最大。在秦桧死后当天,临安知府曹泳就好像疯了一样,撒出手下各班衙役捕快,满临安城的抓人逮人问案子。待到他看见赵构对秦桧一党下手后,就更加卖力了,原因很简单,作为秦桧一党的干将和秦桧的姻亲,如果再不表现突出些,怕是很快就会被吏部打发回家吃老米饭。
几乎将整个临安城翻个底朝天,还是没有找出丝毫线索,临安知府曹泳现在每天最头痛的,就是从府衙回到家宅,去应对那位等待许久的中官,从中官越来越不耐烦的口气中,他可以感觉到皇帝的焦躁和愤怒。当然作为秦桧的姻亲,曹泳本来是以户部侍郎本职兼知临安府,现在他的本职早已停职了,若非是要调查秦桧被刺,估计这个临安知府也会被剥掉。
早就窥破了赵构的心思,知道皇帝迫切需要得到一个结果,所以曹泳已经将自己的仕途命运,完全赌在查案上面,只要他能查出这件谋刺案真相,说不定就不会被夺职发配编管,只要身上还有个实质官职,日后就不愁没有复起的一天。
不单单是临安府在查,刑部的老捕快们早就插手调查,两浙提刑司更是落力搜捕,三方的进度齐头并进——都没结果,知道这种结果,曹泳也不知是应该哭还是笑。
不过,似乎命运之神真的对曹泳睁开眼了,几番清查后,在他的鼓动下,临安府的衙役偷偷窜入两浙路的地界查案,而且还真抓住了一个知情人:那艘运送次郎三个孩子来到临安的海船,上面的一个水手。
经过一番严刑逼供,这个水手吃刑不过,终于招供,按照他的说辞,他们不是从日本来大宋,而是从南面两广过来,船老大得了好大一笔赏钱,这才冒充成倭人干这笔营生。待到将三个小孩子卖掉后,那个人蛇立即带着海船扬帆出来,到了福建地面上,人蛇上岸离去,临行前给了他们一笔重赏,然后让船老大带人去一趟麻逸或者渤泥,躲上个一两年,风头过了自然就能回来大宋继续跑船。这个水手实则因为家中没有积蓄,半路下船回来安顿家小,不成想被认了出来。
得到这个水手,曹泳大喜过望,这一次他有了依仗,索性豁了出去,将手下的衙役捕快尽数撒出去,顾不得什么地域和职权的划分,拼着最后一点时间搏上一搏。
也别说,曹泳的垂死一搏似乎有些效果,很快从福建与广南东路传来消息,在一处小岛上面发现一堆尸体和半沉的破船,经过那个水手辨认,果然就是送人蛇的船老大等人。
找到船也找到了水手,曹泳愈加疯狂了,海捕文书撒的遍地都是,赏格已经窜到上千贯,这还不够,曹泳自己掏腰包贴钱,又补上了三千多贯,最终定格在五千贯的高位上,让无数人为之疯狂。
终于,那个人蛇在广州被人抓住,让曹泳感觉万幸的是,人蛇是被从一条海船上拎出来的,再过两日,这个人蛇就会扬帆离开广州,前往天竺去了。
不用打骂刑讯,人蛇很痛快的认了,这一切都是他策划的,至于他的身份么,这人姓刘名叫允其,乃是当年进义副尉刘允中亲弟,而部署下手的三个孩子更不是什么倭人,那三个孩子不是姓刘就是姓施,乃是刘允中和施全的子嗣。
刘允中,施全!
曹泳全身一阵哆嗦,几乎当场尿出来。
也难怪曹泳如此不堪,绍兴十九年,殿前司小校施全当街刺杀秦桧失败,被千刀万剐处死,而后几个月里,秦桧神经兮兮的怀疑朝臣对他不满,利用爪牙诬陷诽谤多名在朝在野的士人,其中被杀的就有义副尉刘允中。
谁能想到,待到五年后,这两家人竟然合谋一起做掉了秦桧,岂能不让当年同为爪牙之一的曹泳感觉心颤?
过于惊吓,曹泳没有继续亲自审问下去,只是命令临安府的通判继续审理,随后他草草翻了下供词,就将那人蛇刘允其押在大牢,自己连夜将供词送入临安大内。
报复杀人,血亲复仇。
曹泳直到走出大内,还能想起,赵构看供词时候那好似随意暼过来的眼神,那种眼神之中,有嘲弄,有讥讽,还有警告和欣慰,这么多的情绪夹在一起,也不知会为曹泳带来怎样的后果。
过去不久,从大内传出旨意,基本是认可了曹泳的结论,下令将刘允其在临安府大牢内秘秘密处决,而后追封了刘允中和施全的官职,并且将这个结果宣告天下。
至于曹泳,他还是被剥了知府的官,一路贬到广南西路当了一名县衙主薄,正九品,要想在有生之年重回临安,这个家伙也有的玩命了。
看到这个结果,赵瑗只是冷笑一声,却对重新回到临安的洪遵笑笑:“这曹泳也算落个好下场,便宜了他。”
洪遵没有赵瑗那般豁达,当初迫害洪皓,到后来对洪皓以及洪家三兄弟一路政治追杀,这位曹泳曹大人都有份参与,现在秦桧一党倒霉,曹泳竟然能以秦桧姻亲的关系落个实职,真真让他不忿。
见着自己的亲信不忿,赵瑗笑着劝慰了一句:“只希望这位曹大人,能有命履任就好。”见着洪遵投来疑惑的目光,自知有些失言的他便不再继续言语,而是转过话题,让洪遵去干一件隐秘的事情。
听完赵瑗的指令,洪遵当时就愣住了,这件事太过诡异,而且过于不可思议和肮脏,为什么普安郡王会想到让他一个读书人去做?但是,怀疑归怀疑,既然已经投效在普安郡王门下,洪遵只有硬着头皮答应下来,随后就去了临安府大牢。
原来,在临安府大牢内,至今关押了十几名秦家的仆妇丫鬟佣人。这些人都是当初秦桧的贴身仆妇,亲眼目睹了三个孩子炸死秦桧全过程的,能在那场爆炸中保住性命,不能不说他们这些人命很大,也正是他们,对官府说出了三个孩子临死前的一幕,自然包括了小孩子临死前高呼的那三句话。
洪遵今天就是来秘密收拾掉这些人的。
有洪遵上下打点,另外还有大理寺和刑部一些郎官的命令,临安府大牢的牢头虽然狡黠,也很快低头服从,任由洪遵带了一群人悄悄进入大牢。第二天,一份囚犯病重而死的报告送去临安府,自有那司法参军看过报告后,不动声色的压下来。
当远在高丽的洪过听到这些报告后,不禁苦笑起来,从开始策划整件事开始,他就分派了两路人马,一路负责执行,一路则是负责扫清所有痕迹,并将整件事引向歧途。
可是,无论洪过如何算计,都没想到三个孩子临死前闹出那么一出,这让他分外棘手,虽然现在南宋只有几个人知道,主体思想和慈父领袖是个虾米玩意,毕竟这事不能永远包裹下去,总有它们面对天下的一天,那个时候,怕是整个南宋朝廷都知道了,秦桧到底死于谁手。
现在好了,赵瑗下手帮助洪过清理了最后一点尾巴,让整件事天衣无缝的指向血亲复仇,也令洪过有了一个把柄掐在赵瑗手里,日后洪过再想与赵瑗,保持以前那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就再不可能喽。
秦桧的死还有南宋的调查结果,也通过宋国的使臣很快让金国知道,尤其是秦桧死于非命的下场,着实让金国朝廷上下错愕,完颜亮甚至在朝堂上发问:“这南朝竟险恶至如斯?”
金国朝臣们一个个对视下,也无从回答,只是李通站出来奏对说,这是秦桧多年来咎由自取,想想这些年秦桧的作为,完全就是把持朝纲一手遮天,今日这等下场,也算是上天报复。
完颜亮摇头不同意,他认为,南宋竟然连朝中重臣都无法保全,可见朝纲混乱君昏臣碌,如此之国怕是灭亡只在旦夕。
皇帝这个话,下面没一个敢出来接茬的,就连李通都感觉站出来后,退也不是,进也不是,站在那里浑身不自在。是啊,既然宋国灭亡只在旦夕,那灭亡宋国的会是谁,怕只有堂堂大金了,可金国现在正与草原鞑子交战,刚刚还吃了一个大亏,难道在这种时候,皇帝还在惦记南面的宋国?
完颜亮回到了后宫,将南宋的行文仔细看了几次,又取来金国在南宋的细作的报告,反复翻看后,一个疑窦在他脑海中逐渐生成。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