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没有嫡系长辈可以拜访的何咸,拿上了礼物步行前往水镜庄,给老师拜年。

    司马徽正待在书院,右手一把紫砂流茶壶,左手一卷竹简,正在品茶看书。

    现如今,颍川、南阳等地,直接把着一把紫砂茶壶喝茶已经成为名士身份和品位的象征。

    司马徽显然不会是为了附庸风雅,但用紫砂壶喝茶确是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飘飘欲仙的优雅感,让名士如他这样的人也欲罢不能。

    看到何咸来了,司马徽路出了极为愉悦的神色。看的出来,他现在水镜书院待得很是顺心。

    行了叩拜礼,问了新年祝福之后,何咸快步把自己准备的礼物给司马徽双手进献了上去。

    打开上面包裹的蓝色绸布,里面是一本用用丝线装订成册的纸质书籍。书皮封面写着《水镜先生语集》,里面的内容则是何咸记录司马徽近小半年来传道授业的经典言论,其中不乏解释《论语》、《诗经》等著作的精辟论述。

    司马徽放在了手中的紫砂壶和竹简,站起身来,整理仪容,双手接过了何咸递过来的《水镜先生语集》,翻看了几页,合上,郑重朝向何咸作了作一揖。

    著书立言在古代都是读书人头等的大事,司马徽这一揖是为了表达心中那份激动。

    何咸当然是侧身避开了,不论是从哪个角度出发,他现在都不敢受此大礼。

    “这就是你之前提到的可以用来著书的纸张吧?太精美了!比蔡侯纸精美太多了!怪不得你有自信可以著书!你又给为师创造了一个大惊喜!”司马徽爱不释手地翻着那洁白的纸张说道。

    二十一世纪,凡是学过书画的人,都不会不知道宣纸。书法和写意画用生宣,工笔画用熟宣。简直就是书画界不二的选择。

    生宣,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以之行泼墨法、积墨法,能收水晕墨、达到水走墨留之艺术效果。写意山水多用它。生宣作画追求的便是这种“多变”的墨趣,落笔即定,水墨渗沁迅速,非熟练者不易掌握,也正是这种神奇的多变性,吸引了自古至今无数的名人巨匠在追求墨韵、变化的方面付诸了不懈的探索,至今未间断……

    熟宣是加工时用明矾等涂过,故纸质较生宣为硬,吸水能力弱,使得使用时墨和色不会洇散开来。因此特性,使得熟宣宜于绘工笔画而非水墨写意画。其缺点是久藏会出现“漏矾”或脆裂。熟宣可再加工,珊瑚、云母笺、冷金、洒金、蜡生金花罗纹、桃红虎皮等皆为由熟宣再加工的花色纸。生宣则吸水力强。用淡墨水写时,墨水容易渗入,化开。用浓墨水写则相对容易。故创作书画时,需要掌握好墨的浓淡程度,方可得心应手。

    宣纸的这些特点主要是因为其原料的特殊,也就是宣城出产的一种青檀树的树皮加上优质的沙田长秆籼稻草,才能得到宣纸洁白如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诸多优点。后世的安徽宣城,也就是汉代扬州的某郡,具体是哪里,何咸现在还没有查清楚,现在的工艺想要制作出宣纸肯定是痴人说梦。但这并不妨碍何咸按照宣纸的制作工艺和选材特点去制造属于宛城的纸张。

    第一是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

    第二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

    第三是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第四是干燥,即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桑皮、藤皮、檀皮、麦杆、稻杆、竹等各种原料进行试验,这本书是用桑皮和稻杆按照一定比例制作而成的,在何咸看来也就是能够勉强用来书写。纤维还是比较粗,纸张表面经常会出现凹凸状,但好处是韧性不错,不会轻易被撕烂,且入墨不晕,勉强能够达到用来写书的要求。

    继何氏紫砂居、商队之后,何氏造纸坊也开始运营。当然现在纸的产量还远远不足以投放市场,但胜在何家庄劳动力充沛,何咸现在将纸张作为物资进行囤积。

    有了纸张,印刷术自然被提上了日程。按照印刷术的发展进程,雕版印刷应该是印刷术的老大。但有了2000多年知识积累的何咸,显然直接把这位印刷界的老大抛弃了。在何咸看来,活字印刷才是省时省力,经济高效且技术难度也不是很大的第一选择!有了更好的选择之后,谁还会抱着陈旧的技术不放呢?

    何咸在考虑良久之后,还是决定将印刷术毫无保留地说给了司马徽听。

    一方面自然是出于师徒关系考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司马徽是金石方面的高手。

    为了这项事业的发展,活字印刷交给司马徽来负责钻研和摸索最是恰当不过!因为,何咸打从心底就没有借此牟利的打算。

    听完何咸关于印刷术的描述,结果手中的白纸,司马徽立刻就意识到这两项技术对于读书人的重要性。一旦如何咸说描述的那样,将来书籍可以一页一页进行印刷的话,书籍再也不将世家大族垄断的资源,读书人将越来越多,华夏文明自然将更上层楼。对于秉持发扬民族文化,不注重狭义学派之争的司马徽来说,何咸但是印刷术一举就将名扬千古。

    就在司马徽沉浸在重现华夏文明辉煌的情绪中时,何咸已经悄悄退了出去。造纸术和印刷术只是何咸将来想要普及教育,开启民智的第一步而已。这中间有多少的利润可图,何咸不是不知道,但他并不打算以此牟利,将来成册书籍印刷出来之后,他也不会高价卖。

    现在的他想要获取钱财已经易如反掌,相比于这些,打造一个自己理想中的大汉才是更有趣的事情。何咸现在也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章节目录

汉末屠家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马服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四十二章 改进造纸术-t,汉末屠家子,笔趣阁并收藏汉末屠家子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