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村民的反应,赵翔就知道,人不可貌相这话放在许三德身上绝对合适了。于是手把手教两人使用冲击电钻。
这东西并不难使用,关键在于要熟悉一下。两人倒也卖力,在柏树下将一块四五百斤重的杂石打得遍体是孔的时候,这才请求赵翔让他们正式上手。
先在临崖边的巨石上打三个相隔一米直径约四厘米的孔,孔的方向是横向而略向上倾斜,将略粗一点点的钢栓砸入石孔之中,一米长的粗钢栓只留了个十厘米长的头孔在外面。
同样的孔在巨石的侧面也打了两个,用来装上钢缆,分散力道。
如果是石灰岩或者砂岩这类的岩石,赵翔当然不敢动手了,但要知道,整座小芝山就是一块巨大的花岗岩,钢栓被砸入石孔中时,上面的螺纹也就被石材挤压变形,逆刺一样勾在石孔之中,想再拿出来是断不可能了。
有了这两个着力点,众人又将穿上吊装的两人放到崖壁上。赵翔一再交待,一定要以斜向下四十五度角从突出位置打入崖壁。
一部分村民帮忙拉着安全绳,一部分则拿着木盆跑出山门下打水——一米深的孔洞需要大量的水来降温,不然估计崖壁没开裂,钻头先报废了。
再就是一部分人将大殿里的东西先搬出来。
至于赵翔,变成了一个闲人,站在边上看风景。
等四个支撑孔打好了,便是砸钢栓,打孔工作已经耗尽了黑牛和许三德两人的力气,换了两个精壮的男子下去,大铁锤一下一下将钢栓砸进崖壁。待两人上来的时候,也是筋疲力尽了。
将钢组件一件件组装起来,那些都是工字型钢梁,不仅有效地将重量降低,而且还能提供更高的支撑力。很快一个光看着就觉得坚不可摧的升降机就完成了。
升降机用的是力电驱动,2*2米大小的升降平台上就有控制器,许三德和黑牛自告奋勇先上了升降平台,再上来的时候,只有许三德——黑牛留在崖下开路去了。毕竟石崖之下灌木丛生,不先开出一片空地来是没办法着地的。
黑牛拿的砍刀并不是什么高级货,但在这个时代一样绝非凡品了。用大卡车的减震钢板打制而成,一把单刀身的长度就有半米,不敢说削铁如泥,却也绝对削木如泥了。
赵翔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愿意打制这批砍刀的作坊,一把刀的工钱就是两百块钱,要知道那就是一个老工匠在锤锻压机上二三十分钟的事情,原料还是赵翔自己带过去的。但事实证明,很值。
国内对刀具的管制很严,更别说这种“大杀伤力”的砍刀了。
五十把砍刀,作坊老板收了一万块钱,一分不少,却也担了不少风险——天知道和平年代你要五十把砍刀干嘛去。
村民看到这些砍刀,一个个两眼发绿。事实上,他们知道黑牛有一把宝弓,就是赵先生送的。他们不敢奢望赵翔能送他们一把宝弓,但是看赵翔用麻袋装着这些宝刀随意地丢在墙角,就知道赵先生是看不上这些外表纯朴到有些简陋的宝刀……也就是说……多花点力气好好表现,也许赵先生也就送一把宝刀给自己了。
基于对宝刀的渴望——而且这种渴望是莫名其妙一群人一起产生的——村民们坐着升降机下到崖下之后,都异常地卖命。
赵翔实在看不下去了,中午的时候让何德芳无论如何要把那群不要命的村民拉上来吃饭。
虽然,午饭对于五田村的村民极其陌生。
院场中间搭了个大阳篷,篷下摆着三张折叠方桌,还有一圈塑料椅子。桌上摆着的是赵翔抽空跑回现代打包来的饭菜。
为此赵翔把那家店面里的猪脚和米饭都包圆了。
每人两截卤猪脚,两大盆子菜就那么摆在桌子上,菜里还有三层肉!
对于花四百块钱就解决了二十几个卖命干活的村民的午饭,赵翔内心是惭愧的,但是看到村民们吃得满嘴流油一个劲夸奖赵翔大方的时候,他仿佛又觉得自己真的是挺大方的。
特别是吃完饭后,每个人都留下一个猪脚,让张文跑腿到村里面给家里人送去——村民吃不了还打包给家里人吃的良好习惯,让赵翔觉得似乎自己以后招工的时候就可以按这个标准来做了。当然前提是他得先在古代这里找个猪肉贩子和做饭的厨子,他可不愿意天天饭点前往现代穿越就为了给大家买饭。好在这次过去正好是饭点,如果不是就没法供应了。
午饭之后,纯阳没有再出来晒太阳打五禽戏。事实上之前那么做纯粹是因为地穴里面过于阴湿,现在换成在密室里面了,外面虽然热点,但四口大缸却神奇地将温度降了下来,倒也不热,索性连午饭都不吃了。
赵翔想去午休,却没能睡着,年少时的他并不知道什么是午休,直到上一份工作,他进了一家午休两个小时的神奇公司……
睡不着的赵翔决定起床坐着升降机下到南崖底下,既然精力充沛,那就直接挥霍掉便是了。
升降机很平稳,看到钢梁与石壁的完全结合,赵翔丝毫不怀疑供货的那个家伙拍胸膛说的话:只要支撑点没问题,十吨负荷轻而易举。这可太重要了,建房子少不得要从崖下拉材料上来,全靠着人力搬的话自己估计会忍不住给劳力们加工资吧。
崖下众人用乱石搭一个平台,赵翔下来的时候,村里已经来了不少人了。村民的想法是纯朴的:既然吃了别人的猪脚,那就去出点力气,搞不好还有猪脚可以吃呢?
而且农闲的时候村民确实没什么事情可做,正好南崖底下出去不到一百米就是五田村所在,杂林被开出一条道来,许多老幼正拿着木杵砸地。鲁迅说过:走的多了也便有了路。
其实不是有了路,而是那块地被轧实之后长不出草来。用木杵砸地也是一个道理,并不需要太大的力气,只要地表上结成一层硬壳即可。
赵翔搬了一会儿石头,发现自己似乎很多余——连张文和招娣都很清楚自己搬的石头要放在哪个位置,而赵翔却做不到。每一次他将石头放好之后总会发现,那块石头太突兀,而过一会儿他就会发现刚才自己搬的石头不知道被谁偷偷放到别的地方去了。
门外汉太过于热心无异于给专业人士麻烦,于是赵翔明智地洗了手当起了甩手掌柜,反正有何德芳这个总工在,似乎自己连指挥的作用都发挥不了。
“黑牛!”赵翔叫了一声,才转过身,黑牛壮硕的身躯已经出身在跟前了,他憨憨地笑道:“赵先生找我什么事?”
“你带我去看看开元寺送来的那些木料。”
这东西并不难使用,关键在于要熟悉一下。两人倒也卖力,在柏树下将一块四五百斤重的杂石打得遍体是孔的时候,这才请求赵翔让他们正式上手。
先在临崖边的巨石上打三个相隔一米直径约四厘米的孔,孔的方向是横向而略向上倾斜,将略粗一点点的钢栓砸入石孔之中,一米长的粗钢栓只留了个十厘米长的头孔在外面。
同样的孔在巨石的侧面也打了两个,用来装上钢缆,分散力道。
如果是石灰岩或者砂岩这类的岩石,赵翔当然不敢动手了,但要知道,整座小芝山就是一块巨大的花岗岩,钢栓被砸入石孔中时,上面的螺纹也就被石材挤压变形,逆刺一样勾在石孔之中,想再拿出来是断不可能了。
有了这两个着力点,众人又将穿上吊装的两人放到崖壁上。赵翔一再交待,一定要以斜向下四十五度角从突出位置打入崖壁。
一部分村民帮忙拉着安全绳,一部分则拿着木盆跑出山门下打水——一米深的孔洞需要大量的水来降温,不然估计崖壁没开裂,钻头先报废了。
再就是一部分人将大殿里的东西先搬出来。
至于赵翔,变成了一个闲人,站在边上看风景。
等四个支撑孔打好了,便是砸钢栓,打孔工作已经耗尽了黑牛和许三德两人的力气,换了两个精壮的男子下去,大铁锤一下一下将钢栓砸进崖壁。待两人上来的时候,也是筋疲力尽了。
将钢组件一件件组装起来,那些都是工字型钢梁,不仅有效地将重量降低,而且还能提供更高的支撑力。很快一个光看着就觉得坚不可摧的升降机就完成了。
升降机用的是力电驱动,2*2米大小的升降平台上就有控制器,许三德和黑牛自告奋勇先上了升降平台,再上来的时候,只有许三德——黑牛留在崖下开路去了。毕竟石崖之下灌木丛生,不先开出一片空地来是没办法着地的。
黑牛拿的砍刀并不是什么高级货,但在这个时代一样绝非凡品了。用大卡车的减震钢板打制而成,一把单刀身的长度就有半米,不敢说削铁如泥,却也绝对削木如泥了。
赵翔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愿意打制这批砍刀的作坊,一把刀的工钱就是两百块钱,要知道那就是一个老工匠在锤锻压机上二三十分钟的事情,原料还是赵翔自己带过去的。但事实证明,很值。
国内对刀具的管制很严,更别说这种“大杀伤力”的砍刀了。
五十把砍刀,作坊老板收了一万块钱,一分不少,却也担了不少风险——天知道和平年代你要五十把砍刀干嘛去。
村民看到这些砍刀,一个个两眼发绿。事实上,他们知道黑牛有一把宝弓,就是赵先生送的。他们不敢奢望赵翔能送他们一把宝弓,但是看赵翔用麻袋装着这些宝刀随意地丢在墙角,就知道赵先生是看不上这些外表纯朴到有些简陋的宝刀……也就是说……多花点力气好好表现,也许赵先生也就送一把宝刀给自己了。
基于对宝刀的渴望——而且这种渴望是莫名其妙一群人一起产生的——村民们坐着升降机下到崖下之后,都异常地卖命。
赵翔实在看不下去了,中午的时候让何德芳无论如何要把那群不要命的村民拉上来吃饭。
虽然,午饭对于五田村的村民极其陌生。
院场中间搭了个大阳篷,篷下摆着三张折叠方桌,还有一圈塑料椅子。桌上摆着的是赵翔抽空跑回现代打包来的饭菜。
为此赵翔把那家店面里的猪脚和米饭都包圆了。
每人两截卤猪脚,两大盆子菜就那么摆在桌子上,菜里还有三层肉!
对于花四百块钱就解决了二十几个卖命干活的村民的午饭,赵翔内心是惭愧的,但是看到村民们吃得满嘴流油一个劲夸奖赵翔大方的时候,他仿佛又觉得自己真的是挺大方的。
特别是吃完饭后,每个人都留下一个猪脚,让张文跑腿到村里面给家里人送去——村民吃不了还打包给家里人吃的良好习惯,让赵翔觉得似乎自己以后招工的时候就可以按这个标准来做了。当然前提是他得先在古代这里找个猪肉贩子和做饭的厨子,他可不愿意天天饭点前往现代穿越就为了给大家买饭。好在这次过去正好是饭点,如果不是就没法供应了。
午饭之后,纯阳没有再出来晒太阳打五禽戏。事实上之前那么做纯粹是因为地穴里面过于阴湿,现在换成在密室里面了,外面虽然热点,但四口大缸却神奇地将温度降了下来,倒也不热,索性连午饭都不吃了。
赵翔想去午休,却没能睡着,年少时的他并不知道什么是午休,直到上一份工作,他进了一家午休两个小时的神奇公司……
睡不着的赵翔决定起床坐着升降机下到南崖底下,既然精力充沛,那就直接挥霍掉便是了。
升降机很平稳,看到钢梁与石壁的完全结合,赵翔丝毫不怀疑供货的那个家伙拍胸膛说的话:只要支撑点没问题,十吨负荷轻而易举。这可太重要了,建房子少不得要从崖下拉材料上来,全靠着人力搬的话自己估计会忍不住给劳力们加工资吧。
崖下众人用乱石搭一个平台,赵翔下来的时候,村里已经来了不少人了。村民的想法是纯朴的:既然吃了别人的猪脚,那就去出点力气,搞不好还有猪脚可以吃呢?
而且农闲的时候村民确实没什么事情可做,正好南崖底下出去不到一百米就是五田村所在,杂林被开出一条道来,许多老幼正拿着木杵砸地。鲁迅说过:走的多了也便有了路。
其实不是有了路,而是那块地被轧实之后长不出草来。用木杵砸地也是一个道理,并不需要太大的力气,只要地表上结成一层硬壳即可。
赵翔搬了一会儿石头,发现自己似乎很多余——连张文和招娣都很清楚自己搬的石头要放在哪个位置,而赵翔却做不到。每一次他将石头放好之后总会发现,那块石头太突兀,而过一会儿他就会发现刚才自己搬的石头不知道被谁偷偷放到别的地方去了。
门外汉太过于热心无异于给专业人士麻烦,于是赵翔明智地洗了手当起了甩手掌柜,反正有何德芳这个总工在,似乎自己连指挥的作用都发挥不了。
“黑牛!”赵翔叫了一声,才转过身,黑牛壮硕的身躯已经出身在跟前了,他憨憨地笑道:“赵先生找我什么事?”
“你带我去看看开元寺送来的那些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