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登隆顿时愕然,吃惊的说道:“什么?五十万石?”
邓林永也吃了一惊,狐疑的说道:“五万石?还是五十万石?”
他们两个都是种田的好手,都深知五十万石意味着什么。五十万石,那绝对不是小数字啊!没错,徐兴夏管辖的区域,的确是前所未有的大。可是,这个五十万石的数字,也的确是太大了一点。按照一石相当于188.8斤计算,五十万石,那就是接近一亿斤了!一亿斤的粮食啊!只怕一般人,都根本无法想象到底有多少!
在当年宁夏镇最鼎盛的时候,每年也不过是上缴四十万石的粮食而已。而现在,朝廷每年拨付给宁夏镇的全部粮食,估计也就是五十万石左右。换言之,如果徐兴夏能够每年上缴五十万石粮食,就等于是宁夏镇不再需要上头拨付的钱粮,可以自给自足了。三边总督大人,是不是疯掉了,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徐兴夏轻轻的敲了敲桌子,让大家安静下来,缓缓的说道:“各位放心,只要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完成这个任务,应该是难度不大的。只要将三关封住,鞑子骑兵无法进入,我们就可以全力耕种了。平整土地,开挖沟渠,深挖水井,打造农具,积累农家肥,这些活计都是我们干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刚开始的时候,徐兴夏对于黄克缵的要求,也是觉得有点过分的。只有三年的时间准备,的确是太苛刻了。但是现在,他冷静下来以后,对这个数字,就不太敏感了。没错,这个数字,的确是离谱。但是,就是因为离谱,机遇才会落到他的头上。如果他真的可以完成这个任务,估计升迁的速度,要比杀鞑子还快。
大明朝是皇权至上的国度,皇帝的权力,始终是最大的。文官集团的权力,无论怎么大,和皇权争执起来,还是落败的次数居多。当今的万历皇帝,骨子里,还是很强权的一个人,没有哪个文官是他的对手。由于少年时候被张居正压制的阴影,万历皇帝很注意避免第二个张居正的出现。因此,无论是叶向高,还是方从哲,在面对万历皇帝的时候,都是无法取胜的。
对于卫所军,万历皇帝的期望是什么?当然不是打仗!三大征以后,万历皇帝已经不想再大动干戈了。准确来说,不是不想,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没钱没粮,打个屁的仗。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卫所军的欠账,都全部抹平。每次看到朝廷拖欠卫所军的庞大的钱粮,万历皇帝恐怕喘气都有困难。
老实说,徐兴夏交上几百个几千个鞑子的首级,估计万历皇帝是不太喜欢的。上了年纪的他,对于动刀动枪,已经兴趣不大了。但是,如果你突然上缴五十万石粮食,估计他老人家一定会蹦起来的。没错,就是蹦起来。在明朝后期,估计没有哪个皇帝,要比万历更加的喜欢往自己的内帑里积撰钱粮了。
大明后期,国库空虚,三大征消耗的,其实都是内帑的钱粮,也就是万历皇帝自己的私房钱。三大征结束以后,万历皇帝看着空荡荡的的内帑,估计内心都在滴血了。他想方设法的想要充实自己的内帑,变着法子聚敛一切可以聚敛的钱财。这才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如果宁夏镇可以实现钱粮自给自足,万历皇帝绝对不会吝啬自己的赏赐。弄不好,封个总兵官都是有可能的。
万历皇帝对于各镇总兵官的期望是什么?当然是你们自己搞定自己,不需要我出钱。本来,朱元璋设立的卫所制度,就是内部自给自足的,“不费国家的丝毫钱粮养百万兵”。但是,到后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百万兵的钱粮重担,都落在了国家的头上,以致朝廷不堪重负,连气都喘不过来。
如果九边重镇,每个镇都能自行负担自己的钱粮,估计万历皇帝做梦都会笑的。朝廷没有九边重镇的负担,做什么事都要轻松很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必须树立榜样。如果徐兴夏真的可以上缴五十万石粮食,万历皇帝一定会大力嘉奖,大力提拔的。估计,同样被钱粮困扰的文官集团,也会积极赞成的。
换言之,积极的屯田,大量的生产粮食,要比单纯的创造战功,更加的容易赢得皇帝和内阁大学士们的欢心,更加容易获得升迁的机会。好吧,这样做的确是有点拍马屁的嫌疑。可是,在这个年代,必须认清现实,走最快捷的道路。只有自己的职位高了,权力大了,地位重了,才能做更多的扭转历史命运的事情。
和曰后眼睁睁的看着鞑子入关,残害中原百姓相比,间接的拍拍万历皇帝的马屁,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吧?国家有了充足的粮食,对于普通的老百姓,也是大有好处的。起码,在遇到灾荒的时候,国家还有救援的能力,不会导致大规模的动乱出现。否则,动乱一旦发生,最终受苦的,其实还是老百姓自己。
打定主意,徐兴夏继续说道:“莫曰根败退以后,大规模的鞑子南下,估计没有那么快了。小规模的鞑子南下,白衣军就能对付。稍大规模的鞑子南下,可以出动炮兵营和战车营,共同应对。因此,镇朔堡千户所未来一两年的主要任务,就是积极的招募人员,努力的种田,生产尽可能多的粮食。”
众人仔细的想了想,慢慢觉得徐兴夏的计划,还是有实现的可能的。威镇堡以北的这片土地,之所以荒芜,归根到底,都是因为鞑靼骑兵肆虐的缘故。如果真的可以挡住鞑靼骑兵的肆虐,努力耕种的话,五十万石的任务,还是可以完成的。当然,要做到这一点,绝对不容易。估计,在整个宁夏镇,除了徐兴夏,别人都做不到。
陈登隆委婉的说道:“大人,修缮水渠,开挖水井,打造农具……”
徐兴夏爽快的说道:“一切的资金,都将我由我支付。鉴于当前的特殊情况,三边总督大人将这片田地,都划归到了我的名下。也就是说,在我的有生之年,这片田地的支配权,都是属于我徐兴夏的。我准备在千户所内部,实行大型农庄的生产方式,不再将田地分给到每个军户的手里。”
“每个军户都可以到农庄来干活,大家只需要劳动,就能拿到报酬,就能养活自己,不用等到粮食收割,也不用担心粮食的收成如何,更不用担心鞑子的到来。农庄的收获和损失,都是我徐兴夏的,和各位无关。比如说,一旦出现意外,农作物被鞑子毁灭,所有的损失,也是我个人承担,不会拖欠大家的钱粮。”
在场的所有人,都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他们最担心的,其实还是鞑子万一南下,毁坏了部分的庄稼,那该怎么办。鞑子可能无法毁掉全部的庄稼,只需要毁掉几十户人家的,就很麻烦了。幸好,徐兴夏慷慨的将损失都承担过去了。只是,这个农庄的具体运行模式,还需要徐兴夏具体的解释清楚。
徐兴夏说道:“有关农庄的具体运行模式,过两天以后,我再宣布。现在,有几个事情,需要首先研究一下。第一个,我担任镇朔堡千户的具体手续,还请余镇抚到宁夏都司帮忙办理。我着急回来,只带了千户的告身文书,忘记拿千户的印信了。第二个,所有和镇朔堡千户所有关的资料,如人员黄册,历年的钱粮开销,军户逃亡情况等,也请余镇抚到左屯卫衙门办理。”
余力钧站起来,欣然说道:“散会后我立刻办理!”
徐兴夏点点头,提高声音说道:“现在,请各位注意!我宣布几个重要的人事任命!”
众人急忙凛然坐稳,等候宣布。
徐兴夏凛然说道:“我宣布,任命余力钧为宁夏都指挥使司左屯卫后千户副千户!任命张全复、迟虎、王夏、刘横、毛十三、高猛、张峰、云奇风、林大成、陈守旺、彭当等为百户!任命刘广梁、陈登隆、林海牛、张云大、高正城、邓林永为百户!所有的小旗,都提拔为总旗!各位百户从军户中,选拔优秀者,提拔为小旗!”
昨天,三边总督任命徐兴夏为镇朔堡代千户的时候,并没有任命其他的官员。本来应该有两位副千户的,他一个都没有任命。这对于一个老官僚来说,当然不能用忘记了来解释。就算他忘记,李国臻也不会忘记,吴海鸣更加不会忘记。一定是黄克缵有特别的指示,不让他们插手镇朔堡千户所的人事安排,他们才不敢提。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整个千户所的其他官员,都将由徐兴夏自己安排。估计,这也就是对于那五十万石粮食的报答了。黄克缵的确很需要这五十万石粮食。老实说,要是换了其他人,根本不可能答应五十万石的条件。除了穿越者,谁有这样的魄力,在三年之后,向宁夏镇上缴五十万石的粮食?
(未完待续)
邓林永也吃了一惊,狐疑的说道:“五万石?还是五十万石?”
他们两个都是种田的好手,都深知五十万石意味着什么。五十万石,那绝对不是小数字啊!没错,徐兴夏管辖的区域,的确是前所未有的大。可是,这个五十万石的数字,也的确是太大了一点。按照一石相当于188.8斤计算,五十万石,那就是接近一亿斤了!一亿斤的粮食啊!只怕一般人,都根本无法想象到底有多少!
在当年宁夏镇最鼎盛的时候,每年也不过是上缴四十万石的粮食而已。而现在,朝廷每年拨付给宁夏镇的全部粮食,估计也就是五十万石左右。换言之,如果徐兴夏能够每年上缴五十万石粮食,就等于是宁夏镇不再需要上头拨付的钱粮,可以自给自足了。三边总督大人,是不是疯掉了,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徐兴夏轻轻的敲了敲桌子,让大家安静下来,缓缓的说道:“各位放心,只要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完成这个任务,应该是难度不大的。只要将三关封住,鞑子骑兵无法进入,我们就可以全力耕种了。平整土地,开挖沟渠,深挖水井,打造农具,积累农家肥,这些活计都是我们干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刚开始的时候,徐兴夏对于黄克缵的要求,也是觉得有点过分的。只有三年的时间准备,的确是太苛刻了。但是现在,他冷静下来以后,对这个数字,就不太敏感了。没错,这个数字,的确是离谱。但是,就是因为离谱,机遇才会落到他的头上。如果他真的可以完成这个任务,估计升迁的速度,要比杀鞑子还快。
大明朝是皇权至上的国度,皇帝的权力,始终是最大的。文官集团的权力,无论怎么大,和皇权争执起来,还是落败的次数居多。当今的万历皇帝,骨子里,还是很强权的一个人,没有哪个文官是他的对手。由于少年时候被张居正压制的阴影,万历皇帝很注意避免第二个张居正的出现。因此,无论是叶向高,还是方从哲,在面对万历皇帝的时候,都是无法取胜的。
对于卫所军,万历皇帝的期望是什么?当然不是打仗!三大征以后,万历皇帝已经不想再大动干戈了。准确来说,不是不想,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没钱没粮,打个屁的仗。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卫所军的欠账,都全部抹平。每次看到朝廷拖欠卫所军的庞大的钱粮,万历皇帝恐怕喘气都有困难。
老实说,徐兴夏交上几百个几千个鞑子的首级,估计万历皇帝是不太喜欢的。上了年纪的他,对于动刀动枪,已经兴趣不大了。但是,如果你突然上缴五十万石粮食,估计他老人家一定会蹦起来的。没错,就是蹦起来。在明朝后期,估计没有哪个皇帝,要比万历更加的喜欢往自己的内帑里积撰钱粮了。
大明后期,国库空虚,三大征消耗的,其实都是内帑的钱粮,也就是万历皇帝自己的私房钱。三大征结束以后,万历皇帝看着空荡荡的的内帑,估计内心都在滴血了。他想方设法的想要充实自己的内帑,变着法子聚敛一切可以聚敛的钱财。这才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如果宁夏镇可以实现钱粮自给自足,万历皇帝绝对不会吝啬自己的赏赐。弄不好,封个总兵官都是有可能的。
万历皇帝对于各镇总兵官的期望是什么?当然是你们自己搞定自己,不需要我出钱。本来,朱元璋设立的卫所制度,就是内部自给自足的,“不费国家的丝毫钱粮养百万兵”。但是,到后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百万兵的钱粮重担,都落在了国家的头上,以致朝廷不堪重负,连气都喘不过来。
如果九边重镇,每个镇都能自行负担自己的钱粮,估计万历皇帝做梦都会笑的。朝廷没有九边重镇的负担,做什么事都要轻松很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必须树立榜样。如果徐兴夏真的可以上缴五十万石粮食,万历皇帝一定会大力嘉奖,大力提拔的。估计,同样被钱粮困扰的文官集团,也会积极赞成的。
换言之,积极的屯田,大量的生产粮食,要比单纯的创造战功,更加的容易赢得皇帝和内阁大学士们的欢心,更加容易获得升迁的机会。好吧,这样做的确是有点拍马屁的嫌疑。可是,在这个年代,必须认清现实,走最快捷的道路。只有自己的职位高了,权力大了,地位重了,才能做更多的扭转历史命运的事情。
和曰后眼睁睁的看着鞑子入关,残害中原百姓相比,间接的拍拍万历皇帝的马屁,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吧?国家有了充足的粮食,对于普通的老百姓,也是大有好处的。起码,在遇到灾荒的时候,国家还有救援的能力,不会导致大规模的动乱出现。否则,动乱一旦发生,最终受苦的,其实还是老百姓自己。
打定主意,徐兴夏继续说道:“莫曰根败退以后,大规模的鞑子南下,估计没有那么快了。小规模的鞑子南下,白衣军就能对付。稍大规模的鞑子南下,可以出动炮兵营和战车营,共同应对。因此,镇朔堡千户所未来一两年的主要任务,就是积极的招募人员,努力的种田,生产尽可能多的粮食。”
众人仔细的想了想,慢慢觉得徐兴夏的计划,还是有实现的可能的。威镇堡以北的这片土地,之所以荒芜,归根到底,都是因为鞑靼骑兵肆虐的缘故。如果真的可以挡住鞑靼骑兵的肆虐,努力耕种的话,五十万石的任务,还是可以完成的。当然,要做到这一点,绝对不容易。估计,在整个宁夏镇,除了徐兴夏,别人都做不到。
陈登隆委婉的说道:“大人,修缮水渠,开挖水井,打造农具……”
徐兴夏爽快的说道:“一切的资金,都将我由我支付。鉴于当前的特殊情况,三边总督大人将这片田地,都划归到了我的名下。也就是说,在我的有生之年,这片田地的支配权,都是属于我徐兴夏的。我准备在千户所内部,实行大型农庄的生产方式,不再将田地分给到每个军户的手里。”
“每个军户都可以到农庄来干活,大家只需要劳动,就能拿到报酬,就能养活自己,不用等到粮食收割,也不用担心粮食的收成如何,更不用担心鞑子的到来。农庄的收获和损失,都是我徐兴夏的,和各位无关。比如说,一旦出现意外,农作物被鞑子毁灭,所有的损失,也是我个人承担,不会拖欠大家的钱粮。”
在场的所有人,都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他们最担心的,其实还是鞑子万一南下,毁坏了部分的庄稼,那该怎么办。鞑子可能无法毁掉全部的庄稼,只需要毁掉几十户人家的,就很麻烦了。幸好,徐兴夏慷慨的将损失都承担过去了。只是,这个农庄的具体运行模式,还需要徐兴夏具体的解释清楚。
徐兴夏说道:“有关农庄的具体运行模式,过两天以后,我再宣布。现在,有几个事情,需要首先研究一下。第一个,我担任镇朔堡千户的具体手续,还请余镇抚到宁夏都司帮忙办理。我着急回来,只带了千户的告身文书,忘记拿千户的印信了。第二个,所有和镇朔堡千户所有关的资料,如人员黄册,历年的钱粮开销,军户逃亡情况等,也请余镇抚到左屯卫衙门办理。”
余力钧站起来,欣然说道:“散会后我立刻办理!”
徐兴夏点点头,提高声音说道:“现在,请各位注意!我宣布几个重要的人事任命!”
众人急忙凛然坐稳,等候宣布。
徐兴夏凛然说道:“我宣布,任命余力钧为宁夏都指挥使司左屯卫后千户副千户!任命张全复、迟虎、王夏、刘横、毛十三、高猛、张峰、云奇风、林大成、陈守旺、彭当等为百户!任命刘广梁、陈登隆、林海牛、张云大、高正城、邓林永为百户!所有的小旗,都提拔为总旗!各位百户从军户中,选拔优秀者,提拔为小旗!”
昨天,三边总督任命徐兴夏为镇朔堡代千户的时候,并没有任命其他的官员。本来应该有两位副千户的,他一个都没有任命。这对于一个老官僚来说,当然不能用忘记了来解释。就算他忘记,李国臻也不会忘记,吴海鸣更加不会忘记。一定是黄克缵有特别的指示,不让他们插手镇朔堡千户所的人事安排,他们才不敢提。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整个千户所的其他官员,都将由徐兴夏自己安排。估计,这也就是对于那五十万石粮食的报答了。黄克缵的确很需要这五十万石粮食。老实说,要是换了其他人,根本不可能答应五十万石的条件。除了穿越者,谁有这样的魄力,在三年之后,向宁夏镇上缴五十万石的粮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