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封赏,赐宴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求收藏订阅了!!)
“这次卢爱卿亲自领兵鏖战鞑子,九死一生,劳苦功高,李爱卿忠贞报国,血战疆场,朕心甚慰,上前听封!”
说着,崇祯把手一挥,后面一名手捧圣旨的太监,就走了出来。
“哗啦啦……”
这时,卢象升和众将也赶紧跪了下来,李子霄当然也紧跟着跪拜下去。
很快,大殿上就响起了,这名太监尖锐的声音:“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卢象升精忠报国,不负朕望,特加封太子少保衔,赏纹银五百两,锦缎五匹。
永城屯军游击李子霄,功勋显赫,国之栋梁,升授平远将军衔,徐州都指挥使并镇守海州,淮安,扬州江北防务,赏赐纹银三百两,锦缎三匹。”
听完这个太监所念后,李子霄内心早已陷入到了狂喜。
他升任为参将,封平远将军衔,而且任徐州都指挥使,并镇守海州淮安和杨州的江北。
李子霄此时恨不得仰天大笑,这下可是发达了,没白瞎他送出去的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卢象升果然说动崇祯,满足了他的要求。
之前,李子霄最担心的,就是崇祯会在心里起了,防备、削弱他手中实力的心思,将他发配北方边境,或是陕西,河南西部一带驻防。
那李子霄可就欲哭无泪了,他要是真去了北面边境,以此时鞑子对他的痛恨,估计过不了两天,多尔衮就会率大军前来剿灭他。
而如果崇祯将他封到河南西部,甚至是陕西,那里现在是赤地千里,流民遍地,根本不是作为根基之地。
而且到时候,他还要直面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两大股乱军,这两个家伙可都不是善类,到时候看到李子霄手下这些人,保准会将其吞并。
所以,李子霄早就入京之前,就跟卢象升通过气了,希望卢象升在崇祯面前美言,将其他封到山东,江北一道任职。
现在看来,卢象升没有辜负李子霄的厚望,也主要李子霄献出的一百四十万两银子,实在是让崇祯激动。
崇祯心情一好,对卢象升的话,也不好意思拒绝,索性就答应下来。
在明朝,参将可是仅仅小于总兵的军职,参将负责为朝廷镇守各地,手里掌握兵马。
这次李子霄确实立下不少战功,但是实在是因为李子霄出身的缘故,以及他年纪的问题,让他绝不可能做到总兵之位。
这点从一开始,李子霄就已经想到了,要是崇祯真敢给李子霄一个总兵之位,估计满朝的大臣也不会答应。
而升任参将,确实最为合适的,果然最后事情和李子霄预计的一样。
而平远将军衔,这个头衔其实是虚衔,但毕竟是一个正牌将军,要是换做其他人,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但对于李子霄来说,这个对他没什么用处,他看重的还是实权。
而这个徐州都指挥使,就是让他最看重的,因为那可是实职了。
再加上,他还总领海州淮安和扬州的防务。
也就是说,崇祯已经把江北的军事力量,都交归他管了,这才是真正让李子霄激动的。
当然,李子霄也知道,其实此时江北一带,近两年来倭寇屡屡犯边,掠夺沿海城池,崇祯早就收到无数次汇报了。
但是,这个时候江北一带的明军卫军,早已就糜烂到极点,让他们对付那些穷凶极恶的倭寇,绝不可能取胜。
既然卢象升提议让李子霄去山东,或是江北,崇祯就索性顺水推舟,就将李子霄调任到了江北,防备对付倭寇去。
对于李子霄来说,比起对付鞑子和乱军们来说,他当然更乐意对付倭寇了,而江北更是李子霄最理想的根基之地。
这次,他得到崇祯的任命,接下来他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入主江北,打造他的根据地。
徐州府,淮安府,再加上一个扬州府,整整江北三府之地,都算是毕竟富裕的地区,足有供养起一支人数庞大的军队。
毕竟,接下来李子霄要扩充部队,就得有地盘,有人口,才能供养的起,万不可坐吃山空。
“谢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完封赏后,高兴得几乎要手舞足蹈的李子霄,也随着前面的卢象升,再次跪拜了下去。
崇祯皇帝坐在高处,李子霄那狂喜的神情,清楚的映入了他的眼里,他心里也起了将李子霄收为己用的想法。
待到众人谢恩后,崇祯才和蔼的说道:“李爱卿,雷霆雨露皆为君恩,望尔等今后,能倍加努力报效朝廷,勿负朕之厚望!”
李子霄听完崇祯的话后,立即恭敬的说道:“末将谨遵圣令,吾皇万岁万万岁!”
但李子霄此时在心里却,这样想到:崇祯啊崇祯,要不是老子知道你以后注定要做亡国之君。
就凭今日的封赏,说不得我还真会对你生出效忠之心,生出匡扶大明社稷的想法,但现在我却不会。
我注定要走上一条争霸之路,但我可以保证,在你不死之前,我尽量不会公然举起反明大旗。
日后我会杀光鞑子,平顶乱军的叛乱,让大明百姓脱离火海,不会让汉家江山,落入鞑子手里。
崇祯当然也不知道此时李子霄心中所想,点头微笑道:“好了,卢爱卿,李爱卿,你们退下吧!”
“是,谢皇上!”
卢象升和李子霄退了下去,随后过了不久,就退朝了。
卢象升这个时候,有凑到李子霄跟前,对他嘀咕了几声,便提前离开,他要处理孔有德凌迟之事。
后面,随着退朝声响起,大殿中的官员们散开后,三三两两的向大殿外走。
有不少朝廷官员,过来恭喜他,但也有不少官员,懒得搭理李子霄,很显然那些官员都是杨嗣昌一派的。
李子霄等那些官员快走完后,正要迈步向外出去时,一名小太监匆匆从里面,走到李子霄身前。
小太监低声,说道:“平远将军,请留步,皇上有旨,请将军往御花园一行,皇上吩咐,今日要在御花园与将军赐宴!”
“赐宴?”李子霄不由得吃了一惊。
皇帝赐宴,这可是臣子难得的殊荣,此时李子霄不由的在心里,揣测崇祯给他赐宴,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难道真的是为了拉拢我?”李子霄在心里想道。
看到李子霄脸上,有些惊疑不定的神情,这名小太监只是微笑不语。
然后,李子霄就偷偷从衣袖里,掏出了一锭银子,悄悄塞到了这名小太监的手里,轻声问道:“敢问这位公公,皇上因何要赐宴给李某?”
小太监颠了颠手中,沉甸甸的银子,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心道:刘公公说得真没错,这位李将军可真大方,这次宣诏可真是赚到了。
于是,小太监便笑呵呵的,对李子霄说道:“平远将军勿怪,天威难测,咱家也不知道,皇上为何要赐宴。
但刚刚咱家观皇上面色,并无不愉之色,想必不是什么坏事,将军尽管放心前往,不过将军面圣也要注意一些忌讳,比如……”
这名小太监边走,边对李子霄耳提面命,说了宫里的一些忌讳,这也让李子霄觉得这锭银子花得太值了。
李子霄跟着小太监,慢步行走在御花园中,李子霄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那就是,他们这一路走过来,沿途看到的太监宫女很少,李子霄看着周围一栋栋古老的建筑,竟然在感觉到了一丝空荡荡的感觉。
李子霄心下感到奇怪,不由问道:“敢问这位公公,本官这一路行来,发现这御花园里许多地方,竟然无人打扫。
难道管事的公公,就不派人过来打扫一下吗?你们也不怕圣上看到了,责罚你们啊!”
这个小太监闻言后,苦笑道:“李大人有所不知,当今圣上乃是一位勤勉节俭的天子,为了筹措边军的粮饷,圣上连头发都急白了。
近些年来,圣上一再消减宫中的开支,现在宫里的奴才,已经不足千人。
这么点人手,也只能放在一些要紧的地方听差,像这些不重要的地方,也就顾不过来了。”
李子霄闻言后点点头,心里叹息一声,是为崇祯叹的,皇帝做到他这个份上,也真够可怜的。
看来,后世传闻崇祯乃有明一朝,最为节俭的天子,并不是虚言,从他削减宫中的开支,大量撤裁太监宫女,就可以看得出来。
当然,这主要也是因为,崇祯手里实在是没有银子了,这些年来,朝廷户部年年缺钱,崇祯屡屡从自己的内帑中调钱,填补窟窿。
到了今天,崇祯自己的小金库,也比较被压榨干净了,要不是实在是逼的没办法,崇祯也绝不愿意这样做。
正在说话间,小太监领着李子霄已经来到了,御花园里一个小亭子旁,崇祯就坐在一张石凳上。
小太监领着李子霄走到小亭旁,恭声说道:“启禀皇上,奴才奉命,领平远将军李子霄前来见驾!”
崇祯点点头,这名小太监见状,立刻对李子霄做了个请的手势。
李子霄大步走进小亭后,一撩官服单膝下跪,行礼道:“微臣平远将军、徐州指挥使李子霄,参见皇上!”
崇祯把手虚抬,轻声道:“爱卿平身!”
“谢皇上!”
看着恭敬的站在一旁的李子霄,崇祯指了指身边的石凳,开口说道:“李爱卿,陪朕坐坐吧!”
李子霄躬身行了一礼后,坐在了身边的石凳上,此时的他终于有机会,仔细打量这位大明的末代君王了。
此时的崇祯,已经没有了早上上朝时的威严,一张苍白而的面孔上,满是疲惫之色。
很快,就有两名宫女带来了两个食篮,里面是饭菜。
片刻之后,石桌上就放上了四菜一汤,两人的面前也各摆放了一碗白米饭和一副碗筷。
崇祯拿起了筷子,对李子霄说道:“朕听闻爱卿在永城,安置收留灾民,开垦荒地上颇有建树。
昨日朕又听卢爱卿讲了爱卿奋勇杀敌,朕心甚慰,今日特设宴款待,以示褒奖。”
李子霄听完崇祯这番话,心里反而忐忑起来,看样子崇祯已经派人,将他在永城县的所作所为,都了解清楚了。
如此一来,他在永城县执行的很多政策,完全就是大明祖制想未必,按说崇祯知道了,应该生气才对。
但李子霄此时确实看得出来,崇祯的心情不错,并没有要责怪他的意思。
其实李子霄不知道的是,崇祯早就有改变大明祖制的想法,有很多政策,此时大明早就不宜施行了。
例如,那个最可恶的,不能向士大夫、商贾收税,崇祯知道李子霄在永城,可是人人都要收税的。
其实每人收取的税赋,并不是很多,不会影响百姓的生活,但聚少成多,就能为朝着积攒下一笔不小的财富。
崇祯不是李子霄,整个大明也不是区区一个小永城,李子霄此时能在永城推行的税收政策,崇祯要想在整个大明实行,难如登天。
听完崇祯的话,李子霄回过神来,看着面前两荤两素一汤,不禁摇头,说道:“皇上,您真是太节俭了,臣汗颜!”
崇祯苦笑道:“没法子,现在各处都要用银子,九边一年就要军饷五百万两,而朝廷一年的赋税也不过四百万。
朕要是不省着点,哪还有银子支付给九边的将士啊!还有陕西,湖广一带的叛乱。
洪承畴他们,也需要朕拨银子给他,才能继续围剿那个叫李自成的乱军头子,一日不除他,朕一天不安心的。”
李子霄听后,默然无语,现在的大明不是没钱,而是非常有钱。
只是那些钱,全都在那些富户士绅的地窖里,藏着呢,特别是此时的江南一带的有钱人,简直就是过着奢靡的生活。
在明朝,尤其是明朝末期,江南的工商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的雏形。
那时候,稍有身家的商贾士绅家产,全都是以数十万,上百万计。
可是,这个时候明朝的户部,每年为什么还是这么穷呢?
那是因为,在明朝后期,大明朝廷内出现有一个“怪现象”。
任何国家加强,对私人经济活动控制的政策,任何国家试图增加,工商业税收的行为。
这些行为都必然遭到,商贾在朝廷的利益代言人,也就是东林党人,坚决一致的抵制排斥。
这也就是此时崇祯同样面临的难题。
而且,这些抵制行动,几乎无一例外的,全都获得了成功。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求收藏订阅了!!)
“这次卢爱卿亲自领兵鏖战鞑子,九死一生,劳苦功高,李爱卿忠贞报国,血战疆场,朕心甚慰,上前听封!”
说着,崇祯把手一挥,后面一名手捧圣旨的太监,就走了出来。
“哗啦啦……”
这时,卢象升和众将也赶紧跪了下来,李子霄当然也紧跟着跪拜下去。
很快,大殿上就响起了,这名太监尖锐的声音:“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卢象升精忠报国,不负朕望,特加封太子少保衔,赏纹银五百两,锦缎五匹。
永城屯军游击李子霄,功勋显赫,国之栋梁,升授平远将军衔,徐州都指挥使并镇守海州,淮安,扬州江北防务,赏赐纹银三百两,锦缎三匹。”
听完这个太监所念后,李子霄内心早已陷入到了狂喜。
他升任为参将,封平远将军衔,而且任徐州都指挥使,并镇守海州淮安和杨州的江北。
李子霄此时恨不得仰天大笑,这下可是发达了,没白瞎他送出去的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卢象升果然说动崇祯,满足了他的要求。
之前,李子霄最担心的,就是崇祯会在心里起了,防备、削弱他手中实力的心思,将他发配北方边境,或是陕西,河南西部一带驻防。
那李子霄可就欲哭无泪了,他要是真去了北面边境,以此时鞑子对他的痛恨,估计过不了两天,多尔衮就会率大军前来剿灭他。
而如果崇祯将他封到河南西部,甚至是陕西,那里现在是赤地千里,流民遍地,根本不是作为根基之地。
而且到时候,他还要直面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两大股乱军,这两个家伙可都不是善类,到时候看到李子霄手下这些人,保准会将其吞并。
所以,李子霄早就入京之前,就跟卢象升通过气了,希望卢象升在崇祯面前美言,将其他封到山东,江北一道任职。
现在看来,卢象升没有辜负李子霄的厚望,也主要李子霄献出的一百四十万两银子,实在是让崇祯激动。
崇祯心情一好,对卢象升的话,也不好意思拒绝,索性就答应下来。
在明朝,参将可是仅仅小于总兵的军职,参将负责为朝廷镇守各地,手里掌握兵马。
这次李子霄确实立下不少战功,但是实在是因为李子霄出身的缘故,以及他年纪的问题,让他绝不可能做到总兵之位。
这点从一开始,李子霄就已经想到了,要是崇祯真敢给李子霄一个总兵之位,估计满朝的大臣也不会答应。
而升任参将,确实最为合适的,果然最后事情和李子霄预计的一样。
而平远将军衔,这个头衔其实是虚衔,但毕竟是一个正牌将军,要是换做其他人,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但对于李子霄来说,这个对他没什么用处,他看重的还是实权。
而这个徐州都指挥使,就是让他最看重的,因为那可是实职了。
再加上,他还总领海州淮安和扬州的防务。
也就是说,崇祯已经把江北的军事力量,都交归他管了,这才是真正让李子霄激动的。
当然,李子霄也知道,其实此时江北一带,近两年来倭寇屡屡犯边,掠夺沿海城池,崇祯早就收到无数次汇报了。
但是,这个时候江北一带的明军卫军,早已就糜烂到极点,让他们对付那些穷凶极恶的倭寇,绝不可能取胜。
既然卢象升提议让李子霄去山东,或是江北,崇祯就索性顺水推舟,就将李子霄调任到了江北,防备对付倭寇去。
对于李子霄来说,比起对付鞑子和乱军们来说,他当然更乐意对付倭寇了,而江北更是李子霄最理想的根基之地。
这次,他得到崇祯的任命,接下来他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入主江北,打造他的根据地。
徐州府,淮安府,再加上一个扬州府,整整江北三府之地,都算是毕竟富裕的地区,足有供养起一支人数庞大的军队。
毕竟,接下来李子霄要扩充部队,就得有地盘,有人口,才能供养的起,万不可坐吃山空。
“谢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完封赏后,高兴得几乎要手舞足蹈的李子霄,也随着前面的卢象升,再次跪拜了下去。
崇祯皇帝坐在高处,李子霄那狂喜的神情,清楚的映入了他的眼里,他心里也起了将李子霄收为己用的想法。
待到众人谢恩后,崇祯才和蔼的说道:“李爱卿,雷霆雨露皆为君恩,望尔等今后,能倍加努力报效朝廷,勿负朕之厚望!”
李子霄听完崇祯的话后,立即恭敬的说道:“末将谨遵圣令,吾皇万岁万万岁!”
但李子霄此时在心里却,这样想到:崇祯啊崇祯,要不是老子知道你以后注定要做亡国之君。
就凭今日的封赏,说不得我还真会对你生出效忠之心,生出匡扶大明社稷的想法,但现在我却不会。
我注定要走上一条争霸之路,但我可以保证,在你不死之前,我尽量不会公然举起反明大旗。
日后我会杀光鞑子,平顶乱军的叛乱,让大明百姓脱离火海,不会让汉家江山,落入鞑子手里。
崇祯当然也不知道此时李子霄心中所想,点头微笑道:“好了,卢爱卿,李爱卿,你们退下吧!”
“是,谢皇上!”
卢象升和李子霄退了下去,随后过了不久,就退朝了。
卢象升这个时候,有凑到李子霄跟前,对他嘀咕了几声,便提前离开,他要处理孔有德凌迟之事。
后面,随着退朝声响起,大殿中的官员们散开后,三三两两的向大殿外走。
有不少朝廷官员,过来恭喜他,但也有不少官员,懒得搭理李子霄,很显然那些官员都是杨嗣昌一派的。
李子霄等那些官员快走完后,正要迈步向外出去时,一名小太监匆匆从里面,走到李子霄身前。
小太监低声,说道:“平远将军,请留步,皇上有旨,请将军往御花园一行,皇上吩咐,今日要在御花园与将军赐宴!”
“赐宴?”李子霄不由得吃了一惊。
皇帝赐宴,这可是臣子难得的殊荣,此时李子霄不由的在心里,揣测崇祯给他赐宴,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难道真的是为了拉拢我?”李子霄在心里想道。
看到李子霄脸上,有些惊疑不定的神情,这名小太监只是微笑不语。
然后,李子霄就偷偷从衣袖里,掏出了一锭银子,悄悄塞到了这名小太监的手里,轻声问道:“敢问这位公公,皇上因何要赐宴给李某?”
小太监颠了颠手中,沉甸甸的银子,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心道:刘公公说得真没错,这位李将军可真大方,这次宣诏可真是赚到了。
于是,小太监便笑呵呵的,对李子霄说道:“平远将军勿怪,天威难测,咱家也不知道,皇上为何要赐宴。
但刚刚咱家观皇上面色,并无不愉之色,想必不是什么坏事,将军尽管放心前往,不过将军面圣也要注意一些忌讳,比如……”
这名小太监边走,边对李子霄耳提面命,说了宫里的一些忌讳,这也让李子霄觉得这锭银子花得太值了。
李子霄跟着小太监,慢步行走在御花园中,李子霄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那就是,他们这一路走过来,沿途看到的太监宫女很少,李子霄看着周围一栋栋古老的建筑,竟然在感觉到了一丝空荡荡的感觉。
李子霄心下感到奇怪,不由问道:“敢问这位公公,本官这一路行来,发现这御花园里许多地方,竟然无人打扫。
难道管事的公公,就不派人过来打扫一下吗?你们也不怕圣上看到了,责罚你们啊!”
这个小太监闻言后,苦笑道:“李大人有所不知,当今圣上乃是一位勤勉节俭的天子,为了筹措边军的粮饷,圣上连头发都急白了。
近些年来,圣上一再消减宫中的开支,现在宫里的奴才,已经不足千人。
这么点人手,也只能放在一些要紧的地方听差,像这些不重要的地方,也就顾不过来了。”
李子霄闻言后点点头,心里叹息一声,是为崇祯叹的,皇帝做到他这个份上,也真够可怜的。
看来,后世传闻崇祯乃有明一朝,最为节俭的天子,并不是虚言,从他削减宫中的开支,大量撤裁太监宫女,就可以看得出来。
当然,这主要也是因为,崇祯手里实在是没有银子了,这些年来,朝廷户部年年缺钱,崇祯屡屡从自己的内帑中调钱,填补窟窿。
到了今天,崇祯自己的小金库,也比较被压榨干净了,要不是实在是逼的没办法,崇祯也绝不愿意这样做。
正在说话间,小太监领着李子霄已经来到了,御花园里一个小亭子旁,崇祯就坐在一张石凳上。
小太监领着李子霄走到小亭旁,恭声说道:“启禀皇上,奴才奉命,领平远将军李子霄前来见驾!”
崇祯点点头,这名小太监见状,立刻对李子霄做了个请的手势。
李子霄大步走进小亭后,一撩官服单膝下跪,行礼道:“微臣平远将军、徐州指挥使李子霄,参见皇上!”
崇祯把手虚抬,轻声道:“爱卿平身!”
“谢皇上!”
看着恭敬的站在一旁的李子霄,崇祯指了指身边的石凳,开口说道:“李爱卿,陪朕坐坐吧!”
李子霄躬身行了一礼后,坐在了身边的石凳上,此时的他终于有机会,仔细打量这位大明的末代君王了。
此时的崇祯,已经没有了早上上朝时的威严,一张苍白而的面孔上,满是疲惫之色。
很快,就有两名宫女带来了两个食篮,里面是饭菜。
片刻之后,石桌上就放上了四菜一汤,两人的面前也各摆放了一碗白米饭和一副碗筷。
崇祯拿起了筷子,对李子霄说道:“朕听闻爱卿在永城,安置收留灾民,开垦荒地上颇有建树。
昨日朕又听卢爱卿讲了爱卿奋勇杀敌,朕心甚慰,今日特设宴款待,以示褒奖。”
李子霄听完崇祯这番话,心里反而忐忑起来,看样子崇祯已经派人,将他在永城县的所作所为,都了解清楚了。
如此一来,他在永城县执行的很多政策,完全就是大明祖制想未必,按说崇祯知道了,应该生气才对。
但李子霄此时确实看得出来,崇祯的心情不错,并没有要责怪他的意思。
其实李子霄不知道的是,崇祯早就有改变大明祖制的想法,有很多政策,此时大明早就不宜施行了。
例如,那个最可恶的,不能向士大夫、商贾收税,崇祯知道李子霄在永城,可是人人都要收税的。
其实每人收取的税赋,并不是很多,不会影响百姓的生活,但聚少成多,就能为朝着积攒下一笔不小的财富。
崇祯不是李子霄,整个大明也不是区区一个小永城,李子霄此时能在永城推行的税收政策,崇祯要想在整个大明实行,难如登天。
听完崇祯的话,李子霄回过神来,看着面前两荤两素一汤,不禁摇头,说道:“皇上,您真是太节俭了,臣汗颜!”
崇祯苦笑道:“没法子,现在各处都要用银子,九边一年就要军饷五百万两,而朝廷一年的赋税也不过四百万。
朕要是不省着点,哪还有银子支付给九边的将士啊!还有陕西,湖广一带的叛乱。
洪承畴他们,也需要朕拨银子给他,才能继续围剿那个叫李自成的乱军头子,一日不除他,朕一天不安心的。”
李子霄听后,默然无语,现在的大明不是没钱,而是非常有钱。
只是那些钱,全都在那些富户士绅的地窖里,藏着呢,特别是此时的江南一带的有钱人,简直就是过着奢靡的生活。
在明朝,尤其是明朝末期,江南的工商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的雏形。
那时候,稍有身家的商贾士绅家产,全都是以数十万,上百万计。
可是,这个时候明朝的户部,每年为什么还是这么穷呢?
那是因为,在明朝后期,大明朝廷内出现有一个“怪现象”。
任何国家加强,对私人经济活动控制的政策,任何国家试图增加,工商业税收的行为。
这些行为都必然遭到,商贾在朝廷的利益代言人,也就是东林党人,坚决一致的抵制排斥。
这也就是此时崇祯同样面临的难题。
而且,这些抵制行动,几乎无一例外的,全都获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