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诺以破釜沉舟之一击,先是以火牛群冲营,接着则让赵雪领敢死之士每人手捏大刀身披重铠跟上牛群冲入敌阵厮杀,又派了潘璋以三百骑尾随冲击,给予了敌人一重又一重的打击。
但这些远远不够,敌人太多,就算他们前军大营被冲乱了,后面还有连绵无数的蛾贼营寨。更何况,这尚只是东门外的黄巾,其他三门还有黄巾呢。
东门外所驻扎的黄巾最多,所以必须先将这根钉子拔了,方能震慑其他。也只有这伙黄巾先散了,其余黄巾也就不足为惧了。
陈诺亲自擂鼓,为众将士助威。
那鼓声重重传到,震慑了黄巾之心,振奋了自己将士的胆。
东门外,火光连营,喊杀冲天,的确是够雄壮的。
要知道,他虽然曾指挥了阳城大战和轘辕关一战,但那些皆都不能跟眼下的局势相提并论。当时的阳城外一战,他是借助了周昂的兵力,伏击了公孙越的幽州铁骑,而入城之战,则是趁着孙坚与胡轸火并的时候,渔人取利;至于轘辕关一战,那就更不用提了,则是借助胡轸所部降兵的力量骗开的城门。
这些,当然都不足以与此战相提并论。
此一战,东门外黄巾少说有三万之众,而他倾全城之力,不过两千人马。而这两千人马,其实只要一千多是惯战之士,而余者则因为城战的缘故,不得不临时在城内征集的壮丁,算不得是官军,最多也只能充当义勇兵。
也就是说,贼众三万多,而他这边勉强拼凑起来的也不过两千人马,而这些人马还不能全都拿出来,起码还得留下一些来守城,而真正能够进入战场的,不过千余人而已。
以区区千人以抗三万黄巾,可想而知,这压力到底有多大了。
这可是他生平以来第一次指挥的最大一场以少敌多的大战,而且相差如此之悬殊。这一战,如同一场豪赌,赌成了,也就可以从此扭转逆势;而若是败了……
没有败!
所以此一战,唯有以胜,不能以败!
咚咚咚,鼓声不停,催人奋杀。
突然脚步声响,典韦奔上前来,向陈诺一拱手:“主公,都准备好了,我们什么时候杀出去?”
陈诺手执鼓槌仍是击打着,听典韦一说,也就说道:“不急,再等!”
“可是……”
典韦看着远处冲杀的战场,耳听着战场上传来的厮杀之声,手痒难耐:“可是赵雪、潘璋二将手上带出去的兵马不足五六百人,如今他们深入敌腹,只怕难以久持。”
陈诺将鼓槌一扔丢给旁边力士,转而手扶着女墙,仔细的观察了一眼战场。
东门外,冬日的寒风吹着,刮起了漫天的大火,连营被染得更加赤了。冲入敌阵的赵雪所部大刀兵,手持火炬,往来点火;而在外游走冲撞的骑兵,则在潘璋的带领下,截断各营的联系,以制造更大的混乱;火牛群,则仍是肆无忌惮的奔驰着,早已经不辨方向的乱撞,让黄巾军陷入更大的混乱和恐惧之中。
陈诺看到这里,方才缓缓说道:“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若诸军都依赖着城内派兵接应,那还有谁去奋力厮杀?更何况,是如今这种状况。现在他们二人对付的尚是东门外的黄巾,要是其他三路人马都来接应,到时候我拿什么去应战?”
一直杀了数个时辰,陈诺派出去侦查的人马也都回来了。
其他三门看到东门外火光冲天,也都是各自不安,但他们都不敢轻易发兵接应,只是观望着动静。陈诺也知道机会到了,如今东门外黄巾没有其他人马支援,已成疲惫之师;而潘璋和赵雪两部虽然仍是力撑着,但因为耗战多时,已不能对黄巾构成威胁,双方也就进入疲战阶段。
现在,正是他出战的最佳时机。
东门再次打开,陈诺亲自披挂,手执长枪而出,他身后则是典韦等数百人。
这数百人,可以说是陈诺最后的本钱,除了留守城池的,他全都带了出来。
此一战,没有退路!
一旦吊桥放下,随着一声嘶喊,陈诺,以及典韦等人如风一般的奔向战场。也不管是火光冲天,还是喊杀惊人,全都是拼了命的杀了进去。陈诺扯着马,举着枪,在前狂奔;而典韦,则扯着步子,如疯马一般紧随着,没有丝毫落下,半步不离陈诺左右。
东门外的黄巾其实早在火牛群冲来的那一刻就自乱了阵脚,根本不及抵抗。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支撑到现在,那完全是因为人多,杀之不尽。而那些就算有心还想要挽回颓势的渠帅们,奈何人心一乱,再也阻挡不住了,眼看着已成败势,也只能是各自逃命。
本来胶着的战场,因为陈诺人马的杀到,一下子胜负立判。
陈诺以枪开路,使的是赵家枪法。
说起来,他现在手中所使的赵家枪法,比起京县城外那会同张绣对敌时所耍的要精练纯熟得多,更加上这些日子以来赵雪时不时的加以指导纠正,也已经完全达到了另一个境界。现在就连赵雪用枪,也无法在陈诺手中占到丝毫的便宜。
也不知为何,在这段时间的练习中,陈诺虽然有不少的进步,但就是没有什么大的突破,感觉总有一口气滞留在某个地方而不能出来。不过经过今晚的一场实战,热血催人奋进,也让他一下子找到了某种感觉,一杆枪在他手上居然是挥洒自如,得心应手。
主将尚且如此拼命,更别说陈诺身后的那帮士兵了。他们在陈诺的带领下左冲右突,杀得黄巾军东奔西走,毫无抵挡之力。
而在陈诺左近的典韦,先前还是徒手杀敌,但敌人也是太多了,他于是拔戟而出,如雷霆一般挥洒而出,立即是死伤一片。
这一场厮杀一直延续到天明,等到日中时,东城外的黄巾贼基本上都被降伏。
或被杀,或投降,或逃走。
而其他各门的黄巾在提心吊胆了一个晚上后,也终于奔溃。
他们以讹传讹,以为东城黄巾之所以大败,不但是官军的勇猛,更是得到了‘神兽’的相助,那更是不得了。本来那时鬼神之说就很盛行,听得这些鬼话那就更加不敢对神灵不敬,不战自走也不奇怪。而他们不知道这所谓的‘神兽’,不过是普通的牛群而已。
这一战,俘获车辆、器械、甲胄、武器、粮草无数,更是俘虏了黄巾军达七八千之数。
陈诺粗略的统计了下,这些粮草虽然对于数万的黄巾军来说不够半月之数,但对于他们来说,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可供全军一年用粮。这些不算,单单武器、甲胄之类,就可再装备数千士兵,至于其他,则更是堆满了仓库。
这下,不但兑现了他先前的诺言,将粮草还之于民,更充实了自己的武装。
不过,陈诺现在最头疼的是这伙黄巾。
这伙黄巾中老少妇孺皆有,其实真正能作战的不过两千余人。陈诺将这两千人再经过精挑细选,最后得了七八百人,正式纳入自己的队伍。本来他队伍有卒一千余人,加上修县临时召集的千名义勇兵,已达两千多人了。但经过这些天以来的大战,人数缩减到一千五六百。不过,如今加上这七八百号,也就达两千三四百了。
当然,如果除去其中六七百的义勇兵,也还有一千六七百的人。
汉制,司马领兵不过千人,以陈诺目前的人数,完全超过了这个标准。
要陈诺将这些得之不易的成果轻易放弃,他是万万不能的,那么只有一点,向袁绍报捷,将事实摆到袁绍面前,看袁绍怎么说?这袁绍在修县被围时是不肯发兵相救,也有意跟陈诺撇清关系,照说如今陈诺取得大的胜利了,也别管什么袁绍不袁绍的,他既然见死不救,有了好处干嘛还与他分享?部下们听到陈诺想要将修县的战果报上去时,有的还很不理解,怕袁绍会再次从中作梗。但这次陈诺号准了袁绍的脉,这次袁绍必将不会跟先前那样糊涂。
果不然,陈诺将修县的战果一旦报给袁绍,袁绍喜忧参半,立马是召集众文武,商议此事。
商议的结果是,不但将以前追回的修县县令的大印再次送给了陈诺,而且给了陈诺许多便宜。
虽然陈诺仍是别部司马,但袁绍特意强调,陈诺的别部司马与其他的别部司马还有所不同,其不同点就是在领兵上。
也的别部司马,职等校尉,但比营一级要低,却又比部级要高,所以在领兵的数量上会有所宽裕,没有太多限制。
虽然听起来这个特权有点不伦不类,但好歹为他能够拥有更多的兵马治理和统御之权正了名,不会惹人的非议了。
当然,袁绍之所以这么做,陈诺其实也能猜到一二。
他这么做,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本来,在修县事上,袁绍不发一兵理亏在先。他也是做了最坏的打算,哪怕赔上陈诺等人的性命,他也不想过早干涉。毕竟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他发兵是小,要是引得公孙瓒注意,弃黄巾而不顾转而杀奔他来,那不是引火烧身吗?
本来,他还以为修县城小,陈诺部下人马也及其有限,怕陈诺是不可能抵挡多长时间的,所以对于他,他已经决定完全弃之不顾了。
可他哪里想到,如今陈诺不但保住了修县,击退了黄巾,还因此势力一下子壮大了起来。
既然情况变了,他应付的策略自然跟着要变。
随着陈诺修县一战的胜利,已经不是袁绍用不用他,而是他该怎么用他。像陈诺这样的人,并没有因为他先前的一时糊涂而记恨于他,反而将修县的战果都报给了他,这完全说明陈诺还是以他袁绍马首是瞻的。
而袁绍,此刻还能说什么,如他不承认陈诺,那么陈诺这股不小的势力若是因此自立或者转而投奔公孙瓒,这都不是没有可能的。
在公孙瓒未铲除,河北未平之际,袁绍当然不想树立太多的敌人,也不想看到这些。更何况,从陈诺的表现看来,他不但没因修县一战而自满得意,还仍是能够谦恭有礼,没有忘记他这个‘上司’,那么这一切也都好说了。
当然,陈诺将战果呈报给袁绍,让袁绍处理,其实大家都是心照不宣,这所做的不过是表面文章罢了。
‘战果’就在陈诺手中,他要怎么处理袁绍也根本插不了手,甚至连看都看不到,更别说处理了。陈诺让袁绍‘处理’,袁绍也就顺水推舟,将此一战所有获利的东西都交由陈诺,任凭陈诺主张了。
这些还不够,他为了拉拢陈诺,弥补先前所犯下的过失,又是加陈诺县令,又是为陈诺拥有更多的兵马找到依据。
当然,陈诺的别部司马在任还不到几个月时间,要是现在就升什么校尉、中郎将之类的未免太快,不但引起其他将领不满,也是他自己很不愿意看到的。但陈诺的功劳就在哪里,要是独独给他个修县令未免太亏待于他,更怕寒了陈诺的心。袁绍思来想去,也就只好在别部司马上动歪主意,做做文章,这些都是袁绍迫不得已而为之的。
不过不管怎样,如今陈诺不但拥有了理民之权,且可以名正言顺的扩充兵马,倒是方便了许多。
既然一切任凭陈诺处理,也当然包括了他手头上所俘虏的这批黄巾军。
陈诺虽然从这批黄巾军里已经挑选出了六七百的精锐之士纳入自己所部人马,也才不过是所俘虏黄巾的十分之一,而所剩下的那些黄巾军,他既用不上,又怕浪费粮草,自然有些头痛。
对于如何处理这批黄巾军,陈诺一时犯难。
如果将这伙黄巾军驱散,恐怕又要跟其他黄巾再次同流合污,说不定还会转过头来对付他;而如果将他们遣送回青州,却又是根本不现实。不说自己的兵力有限,无法分兵出来,就是如今的大冬天里,路也不是好走的。
是留也不得,驱散也不得,陈诺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古来许多将军在胜战后会不惜杀害那些投降的士卒了。
杀降不祥,陈诺自然不能这么做。
也正是陈诺犯难的时候,孙轻的出现一下子解了陈诺的燃眉之急。
孙轻这次来,却是另有目的。
青州黄巾军北上,欲跟河北的黑山军会合,这是如今天下皆知的事情。在黑山间有许多部的人马,他们各称大小帅,互不干涉,但他们同出于黄巾,说起来跟黄巾军是一家子。这次,青州的黄巾军北上会合黑山军,却是他们双方有意为之,欲要联合两家之力壮大声势。
只是黄巾虽然顺利北上了,却不幸遇到了公孙瓒大军,双方也就打了起来。这边一打开,那些本来在黑山间等待会合的各部人马得到消息后,也是着了急,也就纷纷派出人马前来接应。
孙轻现在已经是张燕所部的小帅了,他这次突然过来,就是受了大帅张燕的命令前来接应青州这批黄巾。
只是,他这次过来,先还在东光一带帮助黄巾军对付公孙瓒的人马,多日大战下来,互有胜负。
这连日来的大战,也让孙轻见识了公孙瓒所部幽州骑兵的厉害,更是认识了青州黄巾的无能,怕这一战打下去最后可能是没有个好结果。他正自担忧着,突然听到一些小道消息,说是此去不远处有一支袁绍的人马,据守修县,如今被大批黄巾围打着。
孙轻先前还没有在意,但当他听说修县的守将不是别人,正是于他有恩的陈诺时,他立即撇下了公孙瓒,急速向陈诺这边赶来,欲要帮助陈诺脱困。毕竟以他跟黄巾军的关系,这事情好办。
只是等到他赶到,修县之围已解,陈诺已经退去了数万的黄巾。
当孙轻入城来,看到陈诺毫发无损,他也就放心了。
陈诺留孙轻在修县住了两天,孙轻因为有任务在身,也就没有多留。不过陈诺临走之际倒是将他所俘虏的这批黄巾都交给了他,任他带走。这样一来不但给了孙轻一个面子,二来则正是趁此难得的机会抛开了这个沉重的包袱。
至于他事先收编的那些青州黄巾,陈诺既然吞进了肚子里,岂能再轻易随便的吐出来?那孙轻虽然知道,也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过,说起来,孙轻这次本来是来救陈诺的,却没有想到反而得了陈诺的好处,倒是有点不好意思了。
陈诺倒是干脆,拍着他的肩膀笑道:“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也不好意思让你难为情。这样吧,临走之际我再麻烦你去替我办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办成了,大家也就扯平,你看怎么样?”
别说是以黄巾来相换了,只要陈诺有吩咐,孙轻还有不听之理?他立即走上前去,拱手说道:“大哥有话请吩咐!”
但这些远远不够,敌人太多,就算他们前军大营被冲乱了,后面还有连绵无数的蛾贼营寨。更何况,这尚只是东门外的黄巾,其他三门还有黄巾呢。
东门外所驻扎的黄巾最多,所以必须先将这根钉子拔了,方能震慑其他。也只有这伙黄巾先散了,其余黄巾也就不足为惧了。
陈诺亲自擂鼓,为众将士助威。
那鼓声重重传到,震慑了黄巾之心,振奋了自己将士的胆。
东门外,火光连营,喊杀冲天,的确是够雄壮的。
要知道,他虽然曾指挥了阳城大战和轘辕关一战,但那些皆都不能跟眼下的局势相提并论。当时的阳城外一战,他是借助了周昂的兵力,伏击了公孙越的幽州铁骑,而入城之战,则是趁着孙坚与胡轸火并的时候,渔人取利;至于轘辕关一战,那就更不用提了,则是借助胡轸所部降兵的力量骗开的城门。
这些,当然都不足以与此战相提并论。
此一战,东门外黄巾少说有三万之众,而他倾全城之力,不过两千人马。而这两千人马,其实只要一千多是惯战之士,而余者则因为城战的缘故,不得不临时在城内征集的壮丁,算不得是官军,最多也只能充当义勇兵。
也就是说,贼众三万多,而他这边勉强拼凑起来的也不过两千人马,而这些人马还不能全都拿出来,起码还得留下一些来守城,而真正能够进入战场的,不过千余人而已。
以区区千人以抗三万黄巾,可想而知,这压力到底有多大了。
这可是他生平以来第一次指挥的最大一场以少敌多的大战,而且相差如此之悬殊。这一战,如同一场豪赌,赌成了,也就可以从此扭转逆势;而若是败了……
没有败!
所以此一战,唯有以胜,不能以败!
咚咚咚,鼓声不停,催人奋杀。
突然脚步声响,典韦奔上前来,向陈诺一拱手:“主公,都准备好了,我们什么时候杀出去?”
陈诺手执鼓槌仍是击打着,听典韦一说,也就说道:“不急,再等!”
“可是……”
典韦看着远处冲杀的战场,耳听着战场上传来的厮杀之声,手痒难耐:“可是赵雪、潘璋二将手上带出去的兵马不足五六百人,如今他们深入敌腹,只怕难以久持。”
陈诺将鼓槌一扔丢给旁边力士,转而手扶着女墙,仔细的观察了一眼战场。
东门外,冬日的寒风吹着,刮起了漫天的大火,连营被染得更加赤了。冲入敌阵的赵雪所部大刀兵,手持火炬,往来点火;而在外游走冲撞的骑兵,则在潘璋的带领下,截断各营的联系,以制造更大的混乱;火牛群,则仍是肆无忌惮的奔驰着,早已经不辨方向的乱撞,让黄巾军陷入更大的混乱和恐惧之中。
陈诺看到这里,方才缓缓说道:“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若诸军都依赖着城内派兵接应,那还有谁去奋力厮杀?更何况,是如今这种状况。现在他们二人对付的尚是东门外的黄巾,要是其他三路人马都来接应,到时候我拿什么去应战?”
一直杀了数个时辰,陈诺派出去侦查的人马也都回来了。
其他三门看到东门外火光冲天,也都是各自不安,但他们都不敢轻易发兵接应,只是观望着动静。陈诺也知道机会到了,如今东门外黄巾没有其他人马支援,已成疲惫之师;而潘璋和赵雪两部虽然仍是力撑着,但因为耗战多时,已不能对黄巾构成威胁,双方也就进入疲战阶段。
现在,正是他出战的最佳时机。
东门再次打开,陈诺亲自披挂,手执长枪而出,他身后则是典韦等数百人。
这数百人,可以说是陈诺最后的本钱,除了留守城池的,他全都带了出来。
此一战,没有退路!
一旦吊桥放下,随着一声嘶喊,陈诺,以及典韦等人如风一般的奔向战场。也不管是火光冲天,还是喊杀惊人,全都是拼了命的杀了进去。陈诺扯着马,举着枪,在前狂奔;而典韦,则扯着步子,如疯马一般紧随着,没有丝毫落下,半步不离陈诺左右。
东门外的黄巾其实早在火牛群冲来的那一刻就自乱了阵脚,根本不及抵抗。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支撑到现在,那完全是因为人多,杀之不尽。而那些就算有心还想要挽回颓势的渠帅们,奈何人心一乱,再也阻挡不住了,眼看着已成败势,也只能是各自逃命。
本来胶着的战场,因为陈诺人马的杀到,一下子胜负立判。
陈诺以枪开路,使的是赵家枪法。
说起来,他现在手中所使的赵家枪法,比起京县城外那会同张绣对敌时所耍的要精练纯熟得多,更加上这些日子以来赵雪时不时的加以指导纠正,也已经完全达到了另一个境界。现在就连赵雪用枪,也无法在陈诺手中占到丝毫的便宜。
也不知为何,在这段时间的练习中,陈诺虽然有不少的进步,但就是没有什么大的突破,感觉总有一口气滞留在某个地方而不能出来。不过经过今晚的一场实战,热血催人奋进,也让他一下子找到了某种感觉,一杆枪在他手上居然是挥洒自如,得心应手。
主将尚且如此拼命,更别说陈诺身后的那帮士兵了。他们在陈诺的带领下左冲右突,杀得黄巾军东奔西走,毫无抵挡之力。
而在陈诺左近的典韦,先前还是徒手杀敌,但敌人也是太多了,他于是拔戟而出,如雷霆一般挥洒而出,立即是死伤一片。
这一场厮杀一直延续到天明,等到日中时,东城外的黄巾贼基本上都被降伏。
或被杀,或投降,或逃走。
而其他各门的黄巾在提心吊胆了一个晚上后,也终于奔溃。
他们以讹传讹,以为东城黄巾之所以大败,不但是官军的勇猛,更是得到了‘神兽’的相助,那更是不得了。本来那时鬼神之说就很盛行,听得这些鬼话那就更加不敢对神灵不敬,不战自走也不奇怪。而他们不知道这所谓的‘神兽’,不过是普通的牛群而已。
这一战,俘获车辆、器械、甲胄、武器、粮草无数,更是俘虏了黄巾军达七八千之数。
陈诺粗略的统计了下,这些粮草虽然对于数万的黄巾军来说不够半月之数,但对于他们来说,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可供全军一年用粮。这些不算,单单武器、甲胄之类,就可再装备数千士兵,至于其他,则更是堆满了仓库。
这下,不但兑现了他先前的诺言,将粮草还之于民,更充实了自己的武装。
不过,陈诺现在最头疼的是这伙黄巾。
这伙黄巾中老少妇孺皆有,其实真正能作战的不过两千余人。陈诺将这两千人再经过精挑细选,最后得了七八百人,正式纳入自己的队伍。本来他队伍有卒一千余人,加上修县临时召集的千名义勇兵,已达两千多人了。但经过这些天以来的大战,人数缩减到一千五六百。不过,如今加上这七八百号,也就达两千三四百了。
当然,如果除去其中六七百的义勇兵,也还有一千六七百的人。
汉制,司马领兵不过千人,以陈诺目前的人数,完全超过了这个标准。
要陈诺将这些得之不易的成果轻易放弃,他是万万不能的,那么只有一点,向袁绍报捷,将事实摆到袁绍面前,看袁绍怎么说?这袁绍在修县被围时是不肯发兵相救,也有意跟陈诺撇清关系,照说如今陈诺取得大的胜利了,也别管什么袁绍不袁绍的,他既然见死不救,有了好处干嘛还与他分享?部下们听到陈诺想要将修县的战果报上去时,有的还很不理解,怕袁绍会再次从中作梗。但这次陈诺号准了袁绍的脉,这次袁绍必将不会跟先前那样糊涂。
果不然,陈诺将修县的战果一旦报给袁绍,袁绍喜忧参半,立马是召集众文武,商议此事。
商议的结果是,不但将以前追回的修县县令的大印再次送给了陈诺,而且给了陈诺许多便宜。
虽然陈诺仍是别部司马,但袁绍特意强调,陈诺的别部司马与其他的别部司马还有所不同,其不同点就是在领兵上。
也的别部司马,职等校尉,但比营一级要低,却又比部级要高,所以在领兵的数量上会有所宽裕,没有太多限制。
虽然听起来这个特权有点不伦不类,但好歹为他能够拥有更多的兵马治理和统御之权正了名,不会惹人的非议了。
当然,袁绍之所以这么做,陈诺其实也能猜到一二。
他这么做,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本来,在修县事上,袁绍不发一兵理亏在先。他也是做了最坏的打算,哪怕赔上陈诺等人的性命,他也不想过早干涉。毕竟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他发兵是小,要是引得公孙瓒注意,弃黄巾而不顾转而杀奔他来,那不是引火烧身吗?
本来,他还以为修县城小,陈诺部下人马也及其有限,怕陈诺是不可能抵挡多长时间的,所以对于他,他已经决定完全弃之不顾了。
可他哪里想到,如今陈诺不但保住了修县,击退了黄巾,还因此势力一下子壮大了起来。
既然情况变了,他应付的策略自然跟着要变。
随着陈诺修县一战的胜利,已经不是袁绍用不用他,而是他该怎么用他。像陈诺这样的人,并没有因为他先前的一时糊涂而记恨于他,反而将修县的战果都报给了他,这完全说明陈诺还是以他袁绍马首是瞻的。
而袁绍,此刻还能说什么,如他不承认陈诺,那么陈诺这股不小的势力若是因此自立或者转而投奔公孙瓒,这都不是没有可能的。
在公孙瓒未铲除,河北未平之际,袁绍当然不想树立太多的敌人,也不想看到这些。更何况,从陈诺的表现看来,他不但没因修县一战而自满得意,还仍是能够谦恭有礼,没有忘记他这个‘上司’,那么这一切也都好说了。
当然,陈诺将战果呈报给袁绍,让袁绍处理,其实大家都是心照不宣,这所做的不过是表面文章罢了。
‘战果’就在陈诺手中,他要怎么处理袁绍也根本插不了手,甚至连看都看不到,更别说处理了。陈诺让袁绍‘处理’,袁绍也就顺水推舟,将此一战所有获利的东西都交由陈诺,任凭陈诺主张了。
这些还不够,他为了拉拢陈诺,弥补先前所犯下的过失,又是加陈诺县令,又是为陈诺拥有更多的兵马找到依据。
当然,陈诺的别部司马在任还不到几个月时间,要是现在就升什么校尉、中郎将之类的未免太快,不但引起其他将领不满,也是他自己很不愿意看到的。但陈诺的功劳就在哪里,要是独独给他个修县令未免太亏待于他,更怕寒了陈诺的心。袁绍思来想去,也就只好在别部司马上动歪主意,做做文章,这些都是袁绍迫不得已而为之的。
不过不管怎样,如今陈诺不但拥有了理民之权,且可以名正言顺的扩充兵马,倒是方便了许多。
既然一切任凭陈诺处理,也当然包括了他手头上所俘虏的这批黄巾军。
陈诺虽然从这批黄巾军里已经挑选出了六七百的精锐之士纳入自己所部人马,也才不过是所俘虏黄巾的十分之一,而所剩下的那些黄巾军,他既用不上,又怕浪费粮草,自然有些头痛。
对于如何处理这批黄巾军,陈诺一时犯难。
如果将这伙黄巾军驱散,恐怕又要跟其他黄巾再次同流合污,说不定还会转过头来对付他;而如果将他们遣送回青州,却又是根本不现实。不说自己的兵力有限,无法分兵出来,就是如今的大冬天里,路也不是好走的。
是留也不得,驱散也不得,陈诺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古来许多将军在胜战后会不惜杀害那些投降的士卒了。
杀降不祥,陈诺自然不能这么做。
也正是陈诺犯难的时候,孙轻的出现一下子解了陈诺的燃眉之急。
孙轻这次来,却是另有目的。
青州黄巾军北上,欲跟河北的黑山军会合,这是如今天下皆知的事情。在黑山间有许多部的人马,他们各称大小帅,互不干涉,但他们同出于黄巾,说起来跟黄巾军是一家子。这次,青州的黄巾军北上会合黑山军,却是他们双方有意为之,欲要联合两家之力壮大声势。
只是黄巾虽然顺利北上了,却不幸遇到了公孙瓒大军,双方也就打了起来。这边一打开,那些本来在黑山间等待会合的各部人马得到消息后,也是着了急,也就纷纷派出人马前来接应。
孙轻现在已经是张燕所部的小帅了,他这次突然过来,就是受了大帅张燕的命令前来接应青州这批黄巾。
只是,他这次过来,先还在东光一带帮助黄巾军对付公孙瓒的人马,多日大战下来,互有胜负。
这连日来的大战,也让孙轻见识了公孙瓒所部幽州骑兵的厉害,更是认识了青州黄巾的无能,怕这一战打下去最后可能是没有个好结果。他正自担忧着,突然听到一些小道消息,说是此去不远处有一支袁绍的人马,据守修县,如今被大批黄巾围打着。
孙轻先前还没有在意,但当他听说修县的守将不是别人,正是于他有恩的陈诺时,他立即撇下了公孙瓒,急速向陈诺这边赶来,欲要帮助陈诺脱困。毕竟以他跟黄巾军的关系,这事情好办。
只是等到他赶到,修县之围已解,陈诺已经退去了数万的黄巾。
当孙轻入城来,看到陈诺毫发无损,他也就放心了。
陈诺留孙轻在修县住了两天,孙轻因为有任务在身,也就没有多留。不过陈诺临走之际倒是将他所俘虏的这批黄巾都交给了他,任他带走。这样一来不但给了孙轻一个面子,二来则正是趁此难得的机会抛开了这个沉重的包袱。
至于他事先收编的那些青州黄巾,陈诺既然吞进了肚子里,岂能再轻易随便的吐出来?那孙轻虽然知道,也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过,说起来,孙轻这次本来是来救陈诺的,却没有想到反而得了陈诺的好处,倒是有点不好意思了。
陈诺倒是干脆,拍着他的肩膀笑道:“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也不好意思让你难为情。这样吧,临走之际我再麻烦你去替我办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办成了,大家也就扯平,你看怎么样?”
别说是以黄巾来相换了,只要陈诺有吩咐,孙轻还有不听之理?他立即走上前去,拱手说道:“大哥有话请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