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一年后的准备
一九四八年二月,南洋联邦援建的琉球电台开始广播,书店里抢购着一本叫《冲绳(琉球)独立日》的历史书,鼓动人们争取独立,它用历史向人们诉说“我们不是日本人——琉球国的历史”。
一种潜藏已久的反日情绪逐渐高涨起来。历史的真实记录无法篡改,在琉球人内心深处,被日本武力掠夺、吞并的惨痛记忆犹新,已振荡了多次的“琉球独立”运动又成为热点,在街头巷尾热烈讨论。
琉球独立联盟成立起来,在南洋联邦驻军的纵容和暗中支持下,同明朝时的做法类似,一批批中国大陆闽南人被移民至琉球诸岛,潜移默化地增加着琉球人的实力。
中国大陆内战正酣,但琉球已经有了后盾,南洋联邦琉球驻军已经达到了五千多人,依靠屯垦和政府挤出来的资金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由于政府和军队上层的默许,一些士兵复员转业,与琉球人通婚,成了琉球人的一分子。无形中,也将军事技能和武器装备留在了琉球。
润物细无声,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不管琉球给国共哪一方,哪怕是独立,也绝不给小日本。
黄历不知道如何起草对一整个民族的起诉书。而且,历史上许多帝国包括大英帝国都犯下过暴行,但是他绝不宽恕日本人。尽管日本多次提出尽快遣返战俘的请求,并搬出山姆大叔,但南洋联邦毫不示弱,将调查得清清楚楚的婆罗洲在抗日期间所受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公之于众,义正辞严地要求日本如数赔偿。否则就将永远扣押二十多万日本战俘,甚至威胁要对在马六甲海峡通过的船只进行严格检查,凡是目的地和初发地为日本的船只都要客以重税。
一九四八年二月,南洋联邦合众国邀请泰国、菲律宾、缅甸外长,在坤甸进行了会议,对组建一个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组织“东南亚联盟”的可能性进行蹉商。事实上,这也是向世界各国放出的信号,说明南洋联邦在东南亚已经具有盟主之姿,绝不可轻侮。
一九四八年四月,荷兰扶植起十二个邦,成立了“东印度联邦共和国”,其中爪哇岛被一分为三。这样,荷兰在剩余的东印度领土上将继续行使主权,并成立了印度尼西亚——荷兰临时联邦政府。南洋联邦政府不温不火地对此表示了谨慎的欢迎,并由衷地希望从此东印度群岛将获得永久和平。但据国际观察家分析,荷兰与南洋联邦已经达成了默契,并得到了南洋联邦合众国的某些实质性支持。
虽然荷兰迫于国际压力释放了印尼共和国的正副总统苏加诺和哈达,但其军事力量依然占有优势,印尼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在受到荷兰与南洋联邦的联合打击后,又由于封锁,实力损失很大,也不得不同意加入“东印度联邦共和国”。
至此,荷兰与南洋联邦才放宽了海上封锁,但主要港口已经在荷兰人控制之下,印尼共和国想偷运走私武器,已经变得很困难。而苏联在丢了一次脸后,也意识到在东南亚还鞭长莫及,悄然收回手去。
一九四八年四月中旬,南洋联邦合众国的坤甸造船厂制造出了第一艘万吨轮,标志着其造船的技术和能力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九四八年五月中旬,当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时,黄历作为南洋联邦合众国的总统,正在发起反对随地吐痰、禁止乱扔垃圾、禁止在公共场所说粗话脏话等行为的提高民众素质运动。显然,他对遥远的战争并不是特别感兴趣,因为南洋联邦国实力有限,话语权不强,只能搞些小动作,以冷眼旁观为主。
战争初期,由埃及、外约旦、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国组成了阿拉伯联军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以色列军队节节败退。以军的将领惊呼,以色列军队无法抵挡阿拉伯国家军队的进攻,全军已处于崩溃边缘。为扭转战局,以色列总理急电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埃班说:“以色列急需几周的时间来重新组织和装备军队”,“以色列需要立即停火”。
美国代表立刻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安理会命令战争双方在三十六小时内停火。苏联代表也要求安理会立即表决,并指责阿拉伯国家发动进攻,要求它们停止行动。英国因为财政上有求于美国,迫于美国的压力,撤走了阿拉伯军团的英**官,停止向埃及、伊拉克、外约旦提供武器。
停火了,终于还是停火了。黄历将情报扔到了桌子上,带着嘲讽的笑连连摇头。真是愚蠢啊,难怪阿拉伯国家那么多,包围着以色列,却被人家打得落花流水。自己不争气,还有什么可说的,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总统,陈议长来了。”桌上的传声器响起了秘书的声音。
“马上请陈老先生进来。”黄历整衣站起,迎向门口。
门一开,上议会议长陈jg老先生迈步走了进来,笑道:“陈老先生,嗯,总统是嫌我老了。”
“呵呵,我可没这个意思。”黄历伸手扶了一把,让陈老先生坐在沙发上,亲手倒上杯茶水,解释道:“本来我是想亲自拜访的,但有些事情要保密,我想还是在这里比较安全。”
“哦,保密的事情啊”陈jg脸色郑重起来。
“您先看看这些计划,如果觉得不合适,就当什么也没发生。”黄历从桌上拿起一份还未完全定稿,上面勾勾抹抹的文件。
陈jg点了点头,接过文件,掏出眼镜戴上,仔细看了起来,文件很长,陈老先生的脸色在变幻,然后缓缓放下,沉思了一会儿,说道:“嗯,总统的目光很长远,也很实际。看来,这个南洋华人总商业协会会长的职务是非我莫属了。”
黄历有些抱歉地苦笑了一下,说道:“我思来想去,再没有比您更合适的了。当然,如果您有丝毫的不快……”
“不快,怎么会。”陈jg笑了起来,轻轻拍了拍文件,说道:“如果你把我想象成贪栈权位的老朽,倒真让我不快了。”
“哪里,我可没有一点那样的想法。”黄历笑了笑,语气有些低沉地说道:“形势如此,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到底都是炎黄子孙,我也希望母国能发展得更好,但有些事情很难两全,我必须考虑到各邦的反应。所以,成立一个民间的组织掩人耳目,而且提前准备,省得到了跟前再拿出来,明眼人都能看出是怎么回事了。”
“我明白。”陈jg用力点头,说道:“这是最稳妥的办法,我很惊讶,也很欣慰。南洋联邦有了你这样高瞻远瞩的掌舵人,想不强大都难。好,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我明天就以身体为由,辞去议长的职位,开始着手准备这个南洋华人总商业协会。”
“倒不用那么急。”黄历很感动,可又不知该说些什么,“等我把这计划筹划妥当,再通知您不迟。”
“急,怎么不急。”陈jg一本正经地说道:“这是关系到两个国家,一个民族共同利益的大事,万万拖延不得。”
黄历无奈地一笑,又和陈jg谈了些具体的事宜,方才送老先生出去。
中国大陆的内战还未进入明朗阶段,但黄历已经预料到国民政府败局已定,再有一年多的时间便会被赶出大陆。而与新中国和台湾保持怎样的关系,这是黄历费尽心机,苦苦思索的大事。
新中国诞生,韩战爆发,日本咸鱼翻身……这一连串的反应,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是放任自流,还是再利用自己的能力,撬动历史的固有轨迹,使之向有利于南洋联邦的方向发展。黄历平常笑呵呵的,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却总是紧锁眉头,反复思量。
新中国成立,一片巨大的市场因为没有了战乱而令人垂涎。但长达二十多年被摒弃于联合国的历史,以及美国出于对**的恐惧,越发的神经过敏,使得黄历不得不极为小心而谨慎地开展自己的计划。
没错,美国已经神经过敏了,虽然麦卡锡这个神经病还未蹦到前台,但美国政府已经开始对联邦政府、武装部队和国防订货承包商实行所谓“忠诚调查”。其调查对象的范围甚至扩大到了荒谬可笑的地步。在帕萨迪纳,有个三岁的小姑娘为商店当广告模特,她的母亲接到通知书,小姑娘必须签署忠诚宣誓书后才能领取报酬。在“忠诚调查”的影响下,美国的社会舆论也随之右转,教授社会科学的教师如果不在课堂上大骂苏联和**就会被解雇,辛辛那提红色棒球队被迫更改了名称,甚至参加角逐美国小姐的候选人都必须陈述她们对卡尔?马克思的看法。
麦卡锡呀,现在还不是打击这家伙的时候,而是要他正式登台,施展拳脚。那时候,在美国国内成千上万的被怀疑为“间谍”并遭受迫害的华裔将感受到南洋联邦敞开的温暖怀抱。那个著名物理学家钱xs,不知道会不会选择南洋联邦呢?黄历停下了笔,微微浮起了笑容。
第一百二十五章人算不如天算
中东阿里什地区,凄冷的月光照着土黄色的贫瘠土地,远处是埃及军队的机场,探照灯在四下晃着。
“停火就是战败”阿卜杜勒脑海里满是设在埃及的情报中心发来的简短电报,很象他所崇拜的大总统,代号“518”的口气。失望,失望,几个字的电报让人只能看出这种情绪。
是的,停火就是战败阿卜杜勒能想象到这个时候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正在用他们的雄厚财力支援以色列;能想象到从该死的美、英、法等国正源源不断运来轻重武器,送到犹太人手中;能想象到犹太人正全民动员,扩充军力;能想象到当停战结束时,阿拉伯联军将遭到已非吴下阿蒙的以色列的猛烈反击。
既然发动了战争,就该一鼓作气,什么联合国,什么美英法,一个纸面上的强制停火算个屁,只有既成事实才是让人闭嘴的最好办法。一群傻蛋,连这都看不清楚吗?阿卜杜勒为此而感到丢人,感到悲哀。难道阿拉伯人的智力退化了,精神衰减了,只剩下了逊尼派和什叶派的争斗,只剩下了对几百年前英雄萨丁的怀念,而再不会出现那样的史诗人物吗?
阿卜杜勒可不光是一个特战士兵,他和艾哈迈德是这十二个人中最具头脑,最有领导能力的人物。相对的,他和艾哈迈德也受到加料的培训。中东各国形势分析,世界大势走向,战略战术选择,指挥和领导艺术等课程,特别是有些资料都是黄历根据记忆所提供的,让这两人具有了超乎常人的智慧和眼光。
中东形势正向“518”所推测的那样在发展,阿卜杜勒和艾哈迈德在电报中感觉到了黄历对阿拉伯人的极度失望,心中竟燃起了一股要争气的意志。停火,就是阿拉伯国家在自杀,但我们绝对不能让犹太人的缓兵之计成功。对,我们就是萨丁,我们就是英雄,将重新书写阿拉伯人的骄傲。
远处闪出了一点红色的电筒光,划了三个圈,阿卜杜勒猛地一挥手,率领着手下象猛虎一样扑了上去。机场的埃及警卫被艾哈迈德带人杀死,穿着埃及军士兵服装的家伙们开着两辆吉普车冲进了机场,接着是此起彼伏的爆炸,机场上停列整齐的二十多架飞机起火燃烧。
等到附近的埃及军队赶来增援时,遭到了已经破坏完毕的小分队的阻击,他们用希伯莱语高喊:“胜利属于犹太人,以色列万岁”随后,这帮家伙迅速撤退,脱掉军装,隐没在阿拉伯人的村庄里。
……………
黄历张大了嘴巴,将刚拿到的报纸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连连苦笑,轻轻叹了口气。没想到,真没想到,那几个阿拉伯人竟然有这样的头脑,竟然有这样的狠绝。是的,不用传来情报,黄历已经可以确定是那些他训练出来的阿拉伯战士干的好事。我是不是教他们教得太多了,现在可玩大了,黄历抚着额头,有些头痛。
这帮家伙不仅在几个月的时间里组织起了巴勒斯坦儿立建国联盟这样一个小组织,正在四处宣传巴勒斯坦建国,并鼓动居住在以色列国区域内的巴勒斯坦人回归。而且,这次袭击的目标还真他**x的准哪,埃及是阿拉伯联军的主力,其他国家都以其马首是瞻。埃及一动,另几个国家也都动了起来。停火只持续了一周,便彻底失效了,愤怒在阿拉伯人胸中升腾,战火在巴勒斯坦土地上燃烧。
犹太人大概郁闷得在吐血吧,屎盆子扣了上去,想洗干净,谁信哪?可最后的结果将演变成什么样呢,黄历觉得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按他的预想,是想利用这十几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反抗组织,再利用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战败,悄悄施恩结交未来的埃及总统,然后在以后的中东战争中施展妙手,在阿拉伯国家中建立威信,起码和埃及搞好关系。
现在——黄历烦躁地将地图一推,人算不如天算,人到底不是机器,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指令行动。打吧,打吧,打到最后再看结果吧黄历又郁闷又无奈地点着根香烟,整个身体窝在沙发里,缓缓地吐出一个个烟圈。
……………
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这种感觉已经让黄历形成了惯性思维。这次中东战争的突然变化,是一次教训,也彻底打醒了他。从这方面来讲,倒也不能说是一件坏事。
人到底不是神仙,就算是神仙,也有算错的时候吧黄历走出办公室的时候,虽然还是那个人,但他知道,他的思想又成熟了。少了些狂妄自大,多了些深沉睿智。
坐在会客厅里的英国驻东南亚特别专员基勒恩勋爵和两个随员起立欢迎,南洋联邦合众国的大总统黄历带着惯有的笑容走了进来。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会见了,但基勒恩却明显感到黄历的精神面貌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依旧是深沉内敛,但眼睛更亮,偶一凝视,就象利剑一般,仿佛能刺透人的心肺。
马来亚的战争久拖未决,马共领导的抗日军虽然退出了大城市,但却在农村山林中展开了无止无休的游击战争,使英帝国这头老狮子不断流血、衰弱。在中东巴勒斯坦的纠纷中,越来越显得无力抗争,丢脸地屈从于美国的意志,退出了阿拉伯阵营,在阿拉伯国家中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
游击战啊,英国人想对付它,也只能从日本鬼子的战例中寻找经验,集团部落或者驱逐离境便是他们将要采取的措施。抗日军以华人为主体,只要割断华人平民与抗日军的联系,无水之鱼将不攻自破。
但要把华人平民圈禁或者驱逐的风声刚一传出,便遭到了南洋联邦合众国联合中国政府共同提出的抗议和反对,认为这严重侵犯了人权,并对英国殖民政府在马来亚采取激化马来人与华人矛盾,给马来人特权等政策大加批判。
第一百二十六章风云诡异
英国人很头痛,马来亚要求独立的政治势力有很多,英国退出是早晚的事情,但怎么退,却是问题的关键。是否会出现北婆罗洲那样的结果,英国人很担忧。在马来亚的华人数量太多,虽然逃出了不少,但也只比马来人少一点而已。如果因为措置失当,南洋联邦很可能扶植起一股强大的华人力量,政治的或军事的,都会对英国人的计划造成威胁。因此,英国人必须顾及到华人为主体的南洋联邦的立场和举动。
“总统先生,想必您也获知了马共叛乱武装的最新消息了。”基勒恩摊了摊手,表示遗憾,“马共中央制定了其党在民族解放战争时期的斗争纲领,规定了武装斗争的目标是推翻现政权的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并且建立了统一的马来亚民族解放军。”
黄历淡淡一笑,说道:“基勒恩先生,对于马共的消息,我不感兴趣。我只关心贵国将要采取的对待马来亚华人的政策,这是严重的歧视和虐待,对此我们必须采取关注的态度。”
基勒恩脸上的肌肉僵了一下,强辩道:“马共实行的与中国gcd一样的政策,叫做人民战争,军就是民,民就是军,军民合作打敌人军民混在一起,这让我们无法分辨。”
黄历脸上依然是古井无波的淡淡笑意,说道:“你显然夸大了这种状况和困难,但我依然要指出,解决的办法有,只是你们所执行的僵化政策限制了你们的思维。”
“总统先生有何见解,我洗耳恭听。”基勒恩勋爵的话里充满了怀疑。
………………
一九四八年六月,在坤甸,南洋联邦合众国分别与缅甸、泰国、菲律宾等国签署了友好条约:南洋联邦合众国将与这几个国家之间永久和平,世代和睦,互派外交和领事代表,并按照所在国的法律,给予对方侨民以最惠国的待遇。如给予侨民出入国境的权利,保障其人身和财产安全,给予旅行、居住和工作的权利,给予开办学校、集会、结社以及出版和宗教信仰的自由。
至此,由南洋联邦倡导的“东南亚联盟”略具雏形,标志着南洋联邦在外交上的一次突破。而泰国更与南洋联邦合众国签署了军事互助协议,显然,他们迫切地需要得到近邻的支持,以对抗法国人的威胁。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无疑也给泰国带来了很多的麻烦,作为被日本胁迫,加入轴心国向盟国宣战的惩罚,泰国不得不将并吞的马来亚和缅甸领土归还,并承担免费供应巨量大米的条款。而法国为了重树在印度支那的威信,更要求泰国归还原来属于法国的领土。而这些领土本来是1893年至1904年间法国强迫泰国割让的。
可是,自由法兰西从来就不承认维希政府出让领土是有效的。泰国政府自然不愿交出他们已经到手的东西,他们采取了这样一种态度,即认为这些领土是根据条约正式让与泰国的,泰国人据此而力争说,泰国归还马来亚和缅甸领土这一概成事实并不构成使法国的领土要求持之有据的先例。泰国人还指出,暹罗从未向法国宣战,法国也从未向泰国宣战,因此两国之间事实上并不存在战胜国与战败国的地位问题。
然而,到了一九四六年一月,法国政府宣布,它已得到英美两国政府保证支持它的要求。这个消息使泰国人非常失望,他们原来希望,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由于有着种族方面的根据,是能够博得某种程度的同情的。此外,泰国政府宁愿通过国际会议而不是通过双边谈判来解决这一争端。由于意识到泰国地位虚弱,泰国政府被迫在新加坡同法国人开始了谈判,后来又在西贡继续举行谈判。但谈判僵持不下,毫无结果;到四六年十二月份,边界上已经出现了事实上的战争状态。
无疑,泰国政府想借与南洋联邦合众国签订的条约,以使自己的胆气壮一些,以便使法国人因为在印度支那的困难而做出让步。而南洋联邦与泰国签署的协议,却可以同控制着泰国大米贸易百分之六十的当地华商进行更紧密的合作,从而可以掐住正闹粮荒的马来亚和香港的脖子,这对英国人是一种无形的钳制。
同样的,在南洋联邦合众国的帮助下,泰国与中国政府随后也签订了友好协议。因为法国人抵制泰国申请加入联合国,还将抵制泰国方面任何企图求助安理会干预争端的建议,理由是泰国是一个敌国,同泰国之间的争端不包括在联合国宪章的范围之内。其时中国是世界大战中的主要战胜国之一,又是泰国很想加入的联合国的主要会员国之一,泰国方面对与中国达成协议,感到很满意。
法国要谈就陪他谈,要强行占领,就让他占领,就是不能签署任何协议,这是南洋联邦合众国除帮助泰国培训一批军官,以便重整泰**队外的另一条措施。法国在印度支那的败退是早晚的事情,吃进多少都得吐出来,只要不给法国任何书面上的承诺。
泰国民众对于当初在1893年至1909年间把领土丢失给法国一直感到愤慨,现在时隔不久,这些领土又要得而复失,他们自然很不情愿。再者,现在的泰国内阁地位虚弱,经不起由于如此明显的一场外交失败而丧失民心。所以,泰国就以耍赖和拖延战术与法国耗了下去。
而法**队与越盟部队在印度支那的冲突愈演愈烈,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从河内撤退,现在它从东京(越南)山区发出广播,呼吁人民起来反对法国人,它指责法国人犯了帝国主义阴谋的罪行,并违反了临时协定。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十九日,三万越盟部队,在切断水电供应和阻塞通往河内的道路之后,对城里的法国居民进行了有计划的袭击,大规模的战争爆发了。同时,在法国人重新控制的柬埔寨南部,越盟运动在那里赢得许多拥护者,骚乱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一九四七年二月,南洋联邦便与法国达成了协议,开始从印度支那即安南撤侨。先是法国,之后是美国,在安南这块土地上,十几年的战乱已经开始,黄历抱着冷眼旁观的姿态,将大批华裔安置进入北婆罗洲,一举两得。
一九四七年七月九日,第一次中东战争在英美紧急出动的联军制止下,终于落下了帷幕。结果当然是让黄历哭笑不得,以色列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遭受重创,耶路撒冷的旧城和新城都被外约旦国王阿卜杜拉派出的“阿拉伯军团”所占领,阿卜杜拉如愿成为“耶路撒冷之王”。伊拉克军队占领了纳布卢斯、杰宁和离地中海只有十一英里的图勒卡姆,并威胁着犹太城赫德拉,几乎达到海边。埃军占领了比尔谢巴、希布伦以及内格夫的一些要地及公路干线,兵锋已迫及特拉维夫。叙利亚军队攻克了约旦河两岸的四个犹太居民点以及太巴列湖南端地区。
尽管以色列丧失了很多联合国划给它的土地,但其顽强的抵抗依然令阿拉伯联军付出了很大的伤亡。战争在英美直接介入后暂告结束,以色列死亡一万余人,阿拉伯方面死亡一万五千余人,可以看出两者的战斗精神有很大的差别。
但随后产生了有利于以色列的变化,各个阿拉伯国家争论不休,联合国所规定的巴勒斯坦国还是未能建立。外约旦部队占领了联合国分治决议划归巴勒斯坦人的约旦河西岸的大部分地区和耶路撒冷城所属的大约四千八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并不还给巴勒斯坦人,颇有要据为己有的意思;埃及则控制了越过卡梅尔山脉到埃斯雷德郎和加利利山谷的战略公路,想继续保持对特拉维夫和哈德腊东部沿海平原的军事威胁;其他阿拉伯国家也各有心思,对建立巴勒斯坦国兴趣缺缺。
哼,哼,没有办法的事情。打虎不死,反受其害,以色列有了咸鱼翻身的机会,凭借世界各地犹太人的经济实力,以及美国的大力扶持,必成大患。只是美国被迫跳到前台,与阿拉伯国家的矛盾激化,倒也让黄历颇有幸灾乐祸的感觉。慢慢来吧,中东无战争,怎么能混水摸鱼。从这一点来看,黄历倒是稍感满意。
但紧接着发生的事情,却让黄历很不爽,美国佬真的向东印度群岛插手了。从长远来看,美国人现在显然已经与印尼共和国的右派势力勾结起来,逼跑荷兰人是第二步,第三步便是扶持起一个既不是荷兰人管辖的,又不是南洋联邦的独立国家,以防止南洋联邦合众国的一家独大。
茉莉芬事件表面上是印尼共和国内部gcd与右派势力的冲突,但黄历却看到了美国人的影子。在整个事件中,左派势力在印尼共和国遭到了沉重打击和无情清洗,沙利佛丁、慕棱、陈马六甲等印尼共领导人物被杀害,右翼势力登台。
第一百二十七章马来亚华人新历程
政府必须坚持以民众利益为主导的方针,过分重视少数利益集团的利益,而忽视最大多数民众的利益,势必累积出大问题,而产生爆发性的崩溃。在中国大陆败退的蒋政权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而最最根本的问题便是没有解决中国的农民和土地问题。
南洋联邦合众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自四五年便已经开始正面这个问题,并将之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进行了研究和落实。经过筹备和调查,第一阶段土地改革自一九四六年率先在婆罗洲开始。
而作为比较成功的经验,台湾在历史上的土地改革措施被精心改善后加以施行。由于婆罗洲地广人稀,土地开发尚不发达,也给建国初期资金缺乏的南洋联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到一九四八年九月,婆罗洲的土地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大批农民获得了土地,自耕农数量大幅增加,这大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劳动积极性,提高了单位生产量。每公顷稻米产量为2600公斤(1938年为2242公斤/公顷),木薯产量达到14000公斤/公顷(1938年为12828公斤)。
同时,大量地主由于土地改革得到了不少的土地赎金和债券,转而进入工商业界,发展工业。农业的发展为工业积累了原始资金和劳动力,推动了南洋联邦工业的发展,为南洋联邦的经济腾飞作出了“基础性贡献”。
而第一阶段的土地改革总体上是成功的,巩固了民族自由党的统治,为联邦政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高了工作能力,开始向外推广实行。南苏门答腊州,北婆罗洲,楠榜州议会都相继通过相关土地改革的法律条文。
当然,由于保护农民的小土地所有制,限制了土地兼并和转让,也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实施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虽然这看起来还不是很严重,但第二阶段土地改革方案“小地主,大佃农”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提上了日时议程,预计于五零年开始推行。如果成功,便能使农业生产走上规模经营,更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更快地推动农业发展。
显然,南洋联邦合众国实施的土地政策令大陆移民感到很新鲜,很惊讶。对于贫苦农民来说,自然是喜出望外,多少代的梦想啊,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嗯,还不能算是自己的,但凭借勤劳的双手,十年二十期的还款并不是困难的事情。而对于已经习惯于将金钱和财富购买土地的地主富绅来说,这条路子被堵死,只能将注意力集中到别处了。投资债券、股票,借此而进入工商业,或许是他们最好的选择,实现从地主到资本家的华丽转身。
伴随着移民的大量进入,带来的不仅是人口,还有技术和财富,联合银行和发展银行的存款额连续攀升,为南洋联邦的经济发展提供着越来越有力的支持。
随着土地改革的推行,为了提高运作效率,增加政策透明度,有效制止**现象发生。联邦政府于四八年六月成立了农业银行,并专门把农业银行作为“土改”的资金核算单位和政策执行机构。除此之外,一个直接隶属于大总统的新部门在联邦政府建立起来,名为“廉政调查局”。随后,联邦政府制定颁布了《政府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公务员奖惩办法》、《举报奖励法》等相关法律,向刚刚出现苗头的贪污和**宣战。
自从“联合警卫行动”以后,南洋联邦合众国进入了一个和平时期,并着力于国家制度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起码从外界来看是如此。但和平并不意味着毫无作为,在东南亚各国处于新旧政权交替的动荡时期,南洋联邦作为最稳定的独立国家,势必要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英国显然有限度地听从了南洋联邦政府的秘密建议,在着手实施一项耗时而温和的政策。因为,根据1947年的人口统计表明,新加坡殖民地和马来亚联邦的总人口是五百八十万零八千人,其中华人约为二百六十一万五千人,而马来人则只有二百五十一万三千人。在这个国家里,华人成为占人数最多的居民,如果再加上南洋联邦的支持,将有英国人所难以预料的骚乱发生。
而且,对于英国人来说,干净利落地消灭马共并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因为他们需要使在马来亚驻军有一个合理的借口,就象后世的美国以反恐的名义四处四击一样,英国人最理想的目标是保留马共,并使其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嗯,英国佬就是这么干的,他们宣称马来亚受到了**的威胁,马共的活动是源自外国的阴谋,不是真正的民族主义运动。当然,这样一来英国人驻军马来亚便成了“保护,而不是重新征服殖民地人民”(蒙巴顿语)。
既然定下了长期**的基调,对马共的军事压力有所减轻,英国人开始双管齐下,着手对付马共的群众基础——马来亚华人。一个策略是彻底放开了移民的限制,并为马来亚华人迁往南洋联邦创造了很多方便条件;另一个策略则是在马来亚的东北部哥打巴鲁和瓜拉丁加奴划出了一片区域,作为马来亚的华人自治区。因为丁加奴的素丹死于一九四二年,日本人册立了他的儿子,现在英国人以与日本合作为由,逼使其让位于他的伯父。同样的,在雪兰莪,日本人曾废黜了原素丹,册立了他的哥哥。现在,这个觊觎王位者被撤了职,原素丹恢复了名义,也自愿或被迫地划出了一个区域的土地,作为华人自治区的地盘。
英国佬还真是——狡猾,黄历虽然对此还不是很满意,两个或三个分散的华人自治区与他所计划的一个完整的大的华人自治区还是有所差距,但也只有这样了。因为,这比历史上作为马共群众基础的马来亚华人不幸成为英军与马共战争的“夹心人”,受尽苦难,被英军拘禁,或被逐出境,甚至被抢杀,已经强得太多了。
第一百二十八章猜疑年代的开始
南洋联邦合众国按照与英国人的协议,出动了几个工程队,开始在丁加奴和雪兰莪帮助迁移而来的马来亚华人建设新家园。同时,马来亚华人成立了政治组织——马华公会,宣称代表马来亚华人的利益,与马共断绝任何联系,在自治区内建立自卫团,并积极准备参与马来亚大选,为马来亚华人争取同等的权利进行合法的政治斗争。
而有几十万马来亚华人毅然选择加入南洋联邦合众国,因为那里才是能真正享受平等自由的国度。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北婆罗洲的沙巴和沙捞越如期举行了全民公投,经过一年多来的华人迁入和马来人移出,以及南洋联邦对北婆罗洲的经济支持和建设援助,公投的结果不出预料。沙巴和沙捞越宣布正式独立,随后经过一系列的蹉商,宣布加入南洋联邦,成为南洋联邦合众国的第十一个和第十二个州。
至此,黄历心目中的南洋联邦合众国版图除新加坡外,已经基本完整。而英国佬所要推出的马来亚联邦却遭到了挫折,当联邦总督在吉隆坡就职时,没有一个素丹参加就职仪式,而是寄去了一封信;除柔佛邦的摄政者以外,各邦的统治者都签了字。他们在信中声明,虽然他们对英王并无不敬之意,但是他们不准备采取任何步骤去破坏现时向英国政府提出的反对建立联邦的抗议。
素丹们认为,英国政府没有给素丹们足够的机会去考虑该计划的含意。他们看到的是修改过的协定,而且要求他们无保留地接受这些协定;在他们看来,他们受到了过分的压力,在某些情况下甚至等于是以废黜相威胁。除各邦统治者以外,还有来自其他方面的反对意见。在马来人中第一次出现了政治团体,其中最重要的是新成立的“全马来亚马来人大会党”,后来称为“马来民族联合机构”,更是具有明显的反对联邦的意向。
同样的,各邦素丹们也反对“马来亚联邦”这个名称,因为这个名称看来是意味着毁灭各邦的独特性;他们也反对英国所拟协定中的条款,根据这些条款,英国获得了在这些邦中“完全的政权和司法权”。因为素丹们觉得,这样一来,剩给他们的除了宗教事务方面的权力以外,就没有其他任何主权了。各邦的人民也表示反对,他们支持各邦统治者的批评。
看来英国佬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还需要做出相当的让步才能让这个马来亚联邦建立起来呀这也就是殖民者的弱点,无法在殖民地取得主体民族的优势地位。
两个新州的加入使南洋联邦据有了除文莱外所有婆罗洲的领土,周围是辽阔的海洋,南海、苏拉威西海、爪哇海、苏禄海,又扼制了望加锡海峡与马六甲海峡,战略布局变得非常完整。如果再加上新加坡这个转口贸易的中心和交通枢纽,那就堪称完美。
整合军队,提供建设支持,统一货币流通等等一系列工作完成之后,时间已经到了四九年的三月份,而此时世界的局势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美国人把同克里姆林宫谈判比做面对一台老式的自动售货机。“你要的物品它总不出来,但一般你总会得到些什么东西。有时你得把机器捅几下,出货就会快些。可是和它讲道理却毫无用处。”
罗斯福在雅尔塔同俄国人讲了道理,但他还没来得及向国会汇报俄国作出了什么承诺,俄国人就己公开不认帐了。在斯大林看来,他肯和这些西方盟国打交道,就已经够宠宏大量的了。从他的观点看,打赢德国,英国只是为战胜希特勒赢得了时间,美国提供了供应品,而俄国则有六百万人战死,“付出了血的代价”。
从莫斯科看来,杜鲁门看上去象个脓包,美国正在分崩寓桥。苏联的经济学家向他们的领袖保证,美国快要陷入大萧条,行将一片混乱。介时,**的红旗将插遍全世界。因此,斯大林提出要控制达达尼尔海陕,割占土耳其一块领土,在中东石油产地分杯羹,割占里海一块领土做巴库油田的屏障,由铁托控制里雅斯特,由奥国管理卡林西亚,还要参加占领日本。
“一个幽灵在欧洲徘徊”,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曾写道——那是“**的幽灵。”现在,在《**宣言》发表一百年以后,同样一个幽灵的影子又笼罩着美国。美国就要进行史无前例的政治迫害了,怀疑一切的阴霾就要降临在美国人的头上。
一九四九年四月中旬,美国通俗歌曲作家粗心泡制了一首名为“我想乘上一艘慢船到中国去”的引入入胜的曲调。它在电台的最新流行歌曲节目中刚取代了另一支流行曲,局势就突然起了变化。由于亚洲大陆所发生的事件,美国人发现,他们不能再到中国去了。
对于美国人来说,这是美国两个世纪以来最大的外交失败。华盛顿的女主人们,也和首都其余的人一样,早就知道败局即将来临。但是,甚至她们也不知道后来的追究责任的攻讦会激烈到如此程度。但是,在杜鲁门第二任的头一年中,华盛顿的重要社交宴会,很明显地已经有了一种不祥的味道。大家都有大祸临头的预感,要躲也是躲不了的。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四日,北大西洋公约刚刚签署,中国gcd的久经锻炼的百万解放大军强渡长江,只迟到象征性的抵抗;蒋已把他最可靠的三十万部队撤退,在上海周围组成后卫防线。到了五月的第一周,解放军已向上海的门户展开猛攻,而蒋则渡过海峡逃往台湾,现在对他说来中国已经丢失了,剩下来只有一些过场形式。
随后,美国政府发布了一份长达一千零五十四页的白皮书,承认这个世界最大的国家已落入gcd之手,宣布停止援助国民党中国,并一一列举导致这个悲惨结局的一系列事件的经过。白皮书的导言中,直截了当地说蒋政权力不胜任、贪污**,不顾人民疾苦。并说道:“中国内战的不祥结局,非美国政府所能控制,这是一件不幸的事,但也是无可避免的。我国在合理的能力范围内己做的和可做的一切,部无法改变这个结局。这是中国内部各种力量的产物,我国曾设法左右这些力量,但都没有能做到。”
对于熟知内情的美国人来说,这话是显而易见的,甚至是多余的。但是,美国公众却感到大惑不解。所有这些国民党**无能的说法似乎颇为突然。他们所熟悉的中国——那些赛珍珠笔下的农民,在大地上过着太平日子——一直是可靠的、民主的、热情的,而更重要的是亲美的。
整个世界大战期间,联合国的四大巨头就是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和蒋介石。后来斯大林背信弃义固然可叹,但也并非出人意科。但这个蒋介石美国遏制gcd侵犯扩张的战略似乎破产了。于是,美国外交官在欧洲所取得的成就,诸如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等,在亚洲这个灾难事件面前,似乎都被一笔勾销了。
一个非左即右的混沌年代,在漩涡之中难以取舍的日子终于来临了。黄历轻轻叹了口气,提笔在刚刚达成的南洋联邦和泰**事合作的协议上签上了大名。
泰国在同英属马来亚接壤的南方四府北大年、那拉特越、亚拉和沙敦,其居民主要是马来人。有一段时期,这些领土最终归于泰国还是归于英属马来亚,一直没有确定,直到1902年泰国第一次在这几个府完全确立了统治。然而,宗教信仰和种族的不同使泰国人没有能够把当地马来人同化过来。日本投降后,泰国的少数民族马来人曾希望泰国的统治从此结束,四个府将由英国归并过去;在马来亚有些地方也有人抱着同样的希望。但是盟国给予泰国宽容的和平方针,而大西洋宪章又确定其成员国不得谋求领土的扩张,因而排除了进行领土调整的任何可能性。
战后时期产生的普遍的动荡,使马来亚出现的新的民族主义精神在蔓延,所有这些因素导致了南方四府的动乱状态。要求从泰国分离出去的马来亚极端分子不断制造恐怖事件,泰国迫切需要一支强有力的军队恢复该地的稳定。
南洋联邦合众国并不想派出自己的军队作战,而采取了一种相对温和灵活的策略。派出军事顾问和教官,这是很合算的事情。或许泰国也想借此抵挡一下法国佬的挑衅,但这已经无所谓了。法国人已经身陷安南的战乱,无法兼顾,最后的结果就是丢脸的退出东南亚。而南洋联邦合众国获得的利益便是让泰国签订了放宽对泰国华人教育和移民的规定,虽然形式上是互惠的,但显然只是有利于华人,而对泰国人却毫无用处。
第一百二十九章无题
与四九年的香港迎来一个大陆移民潮相仿,从四八年年底到四九年十月中旬广州解放,大批因为战乱无家可归者,大批对中国gcd的即将执政心有疑虑者,大批拥有财富的资本家、地主等非无产阶级,蜂拥而来。毕竟去台湾的船太少,国民党只运他们的士兵及官员,况且台湾也不是那么保险。香港呢,航船也有限得很,一票难求,离大陆也还是太近了。而南洋联邦合众国,很及时地出动了巨量的舰船,以其平易和蔼周到的欢迎态度敞开了怀抱。
据国际观察家保守估计,仅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南洋联邦合众国就抢运接收了百万人口。
一百三十一万四千六百五十八,这还不包括移民琉球的十一万人,黄历将文件合上,轻轻叩击着办公桌,陷入了沉思。
南洋联邦象海绵吸水似的大量移民,在增加了国内华人比重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毕竟移民还不熟悉这里的法律法规,这本无可厚非,对于老实的农民或工人,以及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来说,这不是什么问题,慢慢也就适应了。但令黄历很不爽的是移民中良莠不齐,很有一些坏分子进入了国境。
当然,黄历眼中的坏分子不是那些“地富反坏右”,而是那些流氓、无赖,以及旧帮派性质的家伙。拉帮结伙、为非作歹的苗头已经出现,这是黄历和政府所绝不能容忍的。
而且黄历一直对华人的一种陋习深恶痛绝,好好的一个民族,非要按地域分成什么潮州帮、闽南派,在内斗中耗尽精力。从历史上来看,这种教训还不够吗?所以,从抗战结束,黄历便一直压制着这种倾向的再度兴起。
潮州会馆当初重新开放时,曾给政府官员和黄历发来的请柬,结果在黄历的命令下,没有一个政府官员去捧场。直到忐忑不安的潮州会长搞清楚状况,将潮州会更名为华人联谊会,潮州会馆更名为华人联谊会馆,并取消了会中的地域限制,黄历才“龙”颜大悦,“御驾”亲往,“御笔”亲题“团结才是力量”。于是,大家便都明白了政府的意思,不再敢以地域观念建这个会,那个帮。等到德高望重的陈jg出任南洋华人总商业协会,便把这个会那个会都一网打尽,整合在了一起。
打黑除恶,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黄历在公安部的申请文件上签字。在南洋联邦这一亩三分地上,还容不得这些坏分子猖狂。将一切对南洋联邦社会稳定造成威胁的事物尽可能地消灭于萌芽之中,这是黄历一贯的思路,他也是一直在这样做。
战后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虽然在初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遇到了很少困难。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美国宣布取消了对南洋联邦的保护性贸易关税,并且对南洋联邦新的借款要求予以婉言谢绝。
你支持我也好,不支持也罢,南洋联邦不是非得依靠你老美的。扶持印尼,哼,你们会看到最后的结果的。黄历微微眯起了眼睛,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必须得到保障,想要实施最低限度的全民福利也需要大笔的金钱。南洋联邦的经济发展虽然势头良好,但随进随花,资金的缺口还是很大呀,没有外援,那就从内部想办法。另外,从老蒋那里是否能捞到些好处,都是搜刮的民脂民膏,用在华人身上也算替他做了件好事。
南洋联邦对科技的投入相当巨大,这多半是因为黄历的威望和坚持,以至于很多人都不太理解。在他们看来,基础研究是荒谬可笑的,就象要探究“绿草为什么会绿,炸土豆为什么会黄”一样的荒谬。
而黄历却支持科学家们进行长远研究,并尽量满足他们的经费需求。他们现在进行的是或许有实用价值、或许没有实用价值的研究。这类工作常常在当时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但正是由于好奇心永不满足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对许多问题进行废寝忘食的探索,才使下一代有可能出现技术上的奇迹。
没有亨利?卡文迪什和迈克尔?法拉第,托马斯?爱迪生就不可能发明白炽灯泡。原子弹所以终能成为现实,是由于艾伯特爱因斯坦在1905年出版了一本晦涩难解的著作,提出了一个在当时完全无法实际应用的理论。
黄历对于科学的支持很坚定,他不只一次地在讲话中提到,在南洋联邦合众国,科学应该是一种宗教;科学上最有才能的人应该被选拔出来,即便成为特权阶级也无不可。给他们高工资,高待遇,以及社会上的地位,这样才能对后起之秀给予鼓舞。他的这种要求对科学研究的尊严给以尊重的呼吁,在逐渐产生着效果。
起码在南洋联邦,把科学家描绘成疯子的漫画是没有的,美国人嘲笑科学家为“鸡蛋脑袋’的这个词也没有出现在南洋联邦的人们的语言中。
说归说,黄历今天还真的被雷到了。听说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台计算机,嗯,当然比不上美国的巨无霸。于是,他趁中午的休息时间,兴致勃勃地拔冗前去参观。可,太令人吃惊了,黄历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电线、数不清电子管、闪闪烁烁的小灯泡和无数的电接头。而且这家伙还变化无常,经常发生效障。电子管熄灭了,电路不灵了,维修人员也找不出毛病。
黄历用力地咽着唾沫,维持着脸上那可怜的笑容,还得赞不绝口地表扬科学家们取得的成就。要他们继续努力,再接再厉,并且与他们在大学食堂里共进午餐。还好,科学家们向他表示,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已经研制出一种点接触型的锗晶体管,他们下一阶段将试验用它来代替电子管。
嗯,嗯,这是个好消息,晶体管,然后是集成电路,黄历终于可以稍微,稍微地提醒了一下科学家们,那是相当滴自豪。
第一百三十章对美国的反击
历史已经偏离了黄历的记忆,象脱僵的野马,投机取巧的机会越来越少。但他不是那种随波逐流,将命运交给上天的人。特别是中东战争的意外,让他有了彻底的感悟,必须主动出击,使形势的发展转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
一个头脑能支配一个国家,一个世代相传的议会也能管理一个国家。这已经不是上天或神的意志了,而是地地道道的人的意志。黄历和他的团体也是身不由己,他不得不受到民族、种族、阶级、产业、金钱和冥冥之中一切念头的支配,勇敢地冲向波云诡秘的世界剧变之中。
冲锋陷阵,奋臂疾呼,斡旋于谈判桌,奔走在人群中,策划于阴暗中。这是体力和智慧都要发挥到极致的新的战斗,黄历自信能把握各种时机,把国家引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他会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丰富的猎物,
当然,黄历也不会认为帮着美国抓住一个窃取“曼哈顿计划”的苏联间谍,便会彻底打垮苏联拥有核武器的工作。没错,原子弹“小男孩”的尺寸、炸弹的引信结构装置、所有的数学计算、设计图纸等重要情报被美国情报机关截获,副本则落在了南洋联邦手中。但这些能拖延苏联多久,要知道苏联间谍多得很。
当时,尽管美、英两国对这类间谍活动有所打击,如四六年英国情报机关破获了一个核武器间谍组织,逮捕了十三名间谍。据驻伦敦技术间谍部前部长巴科夫斯基回忆,仅在英国就约有十名英国科学家向克里姆林宫提供情报。另外,苏联还在加拿大成立了名为“后方”的地下组织,除已被捕的那位“英雄”间谍外,还有一位潜伏很深的家伙至今未被识破。
现在苏联对美国的原子弹还颇有顾忌,而且在刚刚结束的柏林危机中,美国以迅速的、和平的反应方式创造了人类史上的空运壮举;而这场危机的挑起者也由此领略了美国决不放弃自己的理念以及自己在东欧利益的决心,还有与这个决心相关的强大的军事实力。
而一旦苏联有了原子弹,就象催化剂一样,将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现在,金rc的统一计划应该正在他的**脑袋中酝酿,十五到二十万的兵力和一个坦克师,一个空军师,使他热血沸腾吧而南韩仅有不到十万匆忙招募的新兵,不仅没有作战经验,而且军力相当薄弱:没有地面作战的重型武器,没有可以在空中作战的空军。
当然,所有的事情都不是偶然,美国卷入朝鲜战争,也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而韩鲜战争打了三年多,也是因为那个狂妄自大的狗屁阿瑟执意要迈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的严重后果。
黄历不能被动的等待着这一切发生,一项绝密中的绝密计划在四八年六月便由情报局长吴沧重亲自带领一个小组开始实施。经过一年多的准备,现在已经基本就绪。到了四九年的十月份,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绝密计划开始呈现出效果。
老道病了?黄历冷笑着将情报付之一炬,可怜的老道格拉斯,唉,为你婉惜,你是绊脚石,我只好提前结束你的日本太上皇的生活了。想不到吧,谁也想不到吧,只怪你日本清酒喝得太多,日本**抱得太爽了。
“这是是有关仁川的水文潮汐和地形报告。”吴沧重将厚厚的一个文件袋递给了黄历,“里面还有仁川附近的机场及城市的具体情况,计划已经全部完结,有关资料除了这些已经全部销毁。”
黄历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很好,我们该做的都已经做了,不管有用没用,总比措手不及或者什么都不做要强。”
吴沧重犹豫了一下,说道:“总统,我不太明白,这些到底有什么用?”
“也许有用,也许没用。”黄历微笑着说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最后能发展成什么样子,谁也不能百分之百确定。但依据形势判断,在亚洲有两个地方最危险,一个是朝鲜半岛,一个是印度支那。我们必须做好应对的准备,趁乱猛捞一笔。你知道的,美国佬不想让咱们一家独大,如果荷兰人退出,印尼共和国收复了国土,你再看看形势,我们还能稳定地发展吗?”
吴沧重点了点头,说道:“我们现在与荷兰对爪哇的印尼共和国形成了战略包围,可如果荷兰人退出,那印尼共和国占据了苏拉威西岛,也从南面和东面对我们形成了包围。如果再加上马来亚……”
“我们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黄历眯了眯眼睛,说道:“爪哇可以不要,那里印尼人太多,是个大泥潭。可苏拉威西岛一定不能落在印尼共和国手中,还有西伊里安岛,宁肯让他们独立,也绝不能让印尼人咸鱼翻身。还有,日本,遏制这个岛国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吴沧重张了张嘴,笑了笑,没说话。对于黄历的执着,他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对日战争已经结束四年多了,对日本人的仇恨依然占据着黄历的心,让他念念不忘,只要有机会,便削弱日本和遏制日本。
“对了,我们准备承认新中国的消息放出去了吗?”黄历坐回到办公桌后,开始打开文件袋。
“刚刚放出去,美国人大概很快便会知道了。”吴沧重如实汇报道。
“把美国佬偷偷援助印尼共和国的情报整理清楚,我要跟美国佬打擂台。”黄历坏笑着说道。
美国人没想到刚刚露出扼制南洋联邦、逼迫荷兰人,扶持印尼共和国的苗头,便遭到了南洋联邦的迎头反击,完全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南洋联邦与荷兰人达成了协议,在东印度地区进行更紧密的军事合作;荷兰人开始从爪哇腹地撤军,集中兵力于港口城市,以减少印尼人游击战争的损耗;荷兰人同意了帝汶岛的独立要求,并定于三个月后将政权交给帝汶岛民众选举出来的领导机构;南洋联邦接受荷兰人的邀请,出兵一个师帮助荷兰人维持苏拉威西岛的秩序;南洋联邦上议会应总统的要求,开始讨论承认新中国,并与之建交的相关事宜;南洋联邦军队准备在中婆罗洲的克鲁昂角进行陆海空协同的两栖登陆演习……
根据美国情报机构分析,荷兰国内经济困难,又不能使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用于东印度群岛的战争。每天一百万美元的军费对荷兰人来说已经难以负担,很快便会撤出大部分军队,用谈判的方式解决与印尼共和国的纷争。
而此时荷兰人突然作出了一系列举动,却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宁肯把占领的地方送给南洋联邦和别人,也要把印尼共和国搞得分崩离析,然后自己集中精力去搞西伊里安岛。
嗯,南洋联邦合众国的情报机构恐怕是知道了美国对印尼共和国的秘密援助,荷兰人也对美国的逼迫感到气愤。两者开始采取联合行动进行对抗,以破坏美国的计划。
而南洋联邦合众国要承认新中国,并与之建交,更是美国人所不能接受的。英国外交部已经向驻美、法等国使节发出指令,命令他们向驻本国政府通报英国的最新决定,并着重表明英国承认新中国政府“决不意味着我们赞成他们的政纲甚至我们赞成苏联或它的卫星国的政治观点”。这一表白显然是为了争取西方各国的谅解。美国得知英国的决定后十分失望,认为这是从背后向**事业捅了一刀。但很显然,美国的反对已无法改变英国的决定了。
现在南洋联邦合众国也将要做出这样的决定,美国感到很吃惊,美国舆论由于中国大陆上空红星高照所造成的震惊正在愈演愈烈,如果南洋联邦这个一直让美国民众认为是亲美的国家承认新中国,并与之建交,无疑会让美国民众更加认为美国外交在亚洲已经完全惨败。
而且南洋联邦合众国还有两个小盟友,泰国和缅甸。现在,非社会主义国家与新中国建交的还没有,这多半是因为美国所起到的重大作用,但缺口一旦被打开,后果是不是会很严重?
是的,蒋介石的悲剧已经走到了尽头,华盛顿正处于一片慌乱之中,对政府的指责日嚣尘上,英国人已经准备给华盛顿一记狠狠的耳光,再加上南洋联邦……国务卿艾奇逊都说:“这个时候谈亚洲问题真是一触印发。”因为,失掉中国以及相关的问题是在政治上最可以大做文章的题目。
驻坤甸的美国大使立即得到了华盛顿的训令,马上与南洋联邦的大总统会晤,阻止其可能做出的让美国政府难堪的举动。但美国大使来到总统府求见的时候,却被告知,大总统正在视察海军部队,明日才能回来。
第一百三十一章敲竹杠的学问
疲乏、失眠、恶心、呕吐、感觉异常、肢端疼痛、肌肉无力,七十岁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被怪病折磨了两个月后,不得不因为身体原因辞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于四九年十一月二十日乘坐专机返回美国医治疗养。
“日本是盟军军政府一个光明灿烂之点。麦克阿瑟将军的行政管理足为政府的楷模和对远东和平的恩赐。他扫除了一个由战神所生的**政体,并用一个民主政府来取代,这个民主政府是人性的皇帝主持的,而且是以自由选举来表达的人民意志为基础的。”纽约时报用头版头条发表了对麦克阿瑟的赞扬,紧接着各大媒体都极尽赞誉之词,欢迎这位美国的“军神”归来。
十一月二十五日,“巴丹号降落在旧金山机场,这是他十二年前从陆军退伍以来,第一次踏上祖国乡土。当他出现在舷梯口,他那镶金边帽子和惹人注目的军用雨衣霎时休浴在聚光灯之下,欢呼的人群蜂拥向前。他的汽车队用了两个小时,才缓慢地穿过十四英里长的欢呼人群抵达圣弗朗西斯饭店。在那里,该市的警察手挽手地保护着他、他的妻子和十三岁的阿瑟?麦克阿瑟二世,以免他们被挤倒踩死。翌日,他站在旧金山市政厅的台阶上宣称,‘我唯一的政见可用一句,你们大家都十分熟悉的话来表达——上帝保佑美国。”这时十万加利福尼亚人又一次向他欢呼。
在华盛顿国家机场上,麦克阿瑟受到十七响礼炮和联席参谋长们的欢迎;他们送了他一套银制茶具。这位英雄凯旋似地穿过三十万夹道欢呼的华盛顿人群,并于第二天在国会强撑病体发表了著名的演说。
“我的讲话,并不带着风烛残年的积怨和苦痛,我心里想的只有一个目的:为国服务……我从军是在本世纪开始之前,而这是我童年的希望与梦想的实现。自从我在西点军校的教练场上宣誓以来,这个世界已经过多次变化,而我的希望与梦想早已消逝,但我仍记着当时最流行的一首军歌词,极为自豪地宣示‘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我作为一个努力完成上帝所赋予他的那分天职的老兵,现在结束我的军事生涯,悄然隐去。再见。”。
………………
“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黄历轻轻叹了口气,什么时候自己也能悄然隐去。麦克阿瑟被自己暗算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带着数不清的荣誉和头衔,带着耀眼的光环退休,没有了朝鲜战场的耻辱,堪称完美的落幕。
是的,麦克阿瑟在退休时达到了他的个人声誉的。在美国,有的人竟把他视为神明。“今天我们听到上帝在这里说话。”密苏里州众议员杜威?肖特喊道:“是上帝现身,是上帝的声音。”赫伯特?胡佛则把他说成是“一个从东方出现的伟大陆军五星上将,圣保罗的化身。”
但不管是死去,还是凋零。黄历已经扫清了面前的最大障碍,这个时代早晚是他的,他们的,而且注定会是他们的。
在焦急和忐忑中等待了两天的美国驻联邦合众国大使阿特蒙德终于得到了黄历的会见。但阿特蒙德发现,这位大总统的精神面貌并不象是刚刚经历了忙碌后的疲惫。自信,绝对是这样,一个充满了自信,似乎一切都尽在掌握的神态。
“拒不承认一个有效地控制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政府,不仅在法律上是讲不通的,而且还会对南洋联邦的国家利益造成严重的实际困难。”黄历听完了阿特蒙德的陈述后,心平气和地说道:“承认和建交并不意味着我们赞同他们的政治立场,在这一点上,我们与英国是相同的。”
“巨大的舆论影响,可怕的连锁反应。”阿特蒙德用了两个形容词来表达美国政府对此的反对,郑重提醒道:“美国一直对南洋联邦进行支持和援助,希望总统先生能慎重考虑,不要做出有损于两国友好关系的举动。”
“对于美国的支持和援助,我们当然记在心里,也十分感激。”黄历的脸色变得峻厉起来,“可有损于两国友好关系的举动,却不是南洋联邦先做出来的。对印尼共和国的秘密援助,单方面取消对南洋联邦的保护性关税,中止了协议中对南洋联邦的借款。难道,在你们美国指责南洋联邦的时候,就没有考虑过这种事情会什么会发生吗?”
“这是报复?”阿特蒙德很不爽地反问道。
“不是报复,而是出于对南洋联邦发展的切实考虑。”黄历淡淡地说道:“对于中国这个大市场,我们非常需要。”
阿特蒙德沉吟了一下,说道:“如果只从经济发展上考虑,或许可以有别的解决办法。而且,对于总统先生的想法的意见,我会如实向华盛顿方面反映,希望总统先生不要仓促作出最后的决定。”
“我们南洋联邦是民主国家,事情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黄历模棱两可地说道:“如果时间拖得太长,上议会作出了决定,我也是难以改变的。”
“当然,南洋联邦是个民主国家。”阿特蒙德附和道:“但总统先生的威信还是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不是吗?”切,还民主,说得倒象那么回事,谁不知道上议会直接听命于民族自由党的便超过半数,你不点头,什么决定也作不出来。
“本着美国和南洋联邦的传统友谊,我尽力而为吧”黄历很勉强地点了点头。
切,美国与俄国一样,都是老旧的自动售货机。摇一摇,捅一捅,兴许会出点东西,如果再狠狠地踢上两脚,会哗啦哗啦掉下更多。嗯,在这方面,老蒋是行家里手,总能搞点小名堂,时不时刺激一下美国佬的神经,让美国援助源源而来。得学呀,敲竹杠也是一门技术活儿哩
第一百三十二章朝鲜战争的前奏
借款来了,虽然不是所要求的全部,也算差强人意吧保护性关税在美国国会未获通过,算了,不必说什么抱歉、对不起这样没用的话了,俺们可以采取灵活的政策,政、经分开,不懂?以后会明白的。给印尼共和国援助是为了东印度群岛的持久和平,呸,骗鬼呢?不过,这已经不是重点,俺们与荷兰人已经有了默契,爪哇岛嘛,就让给印尼共和国去折腾吧,其他的,能独立的就让他独立,不能独立的就看俺们的实力了。
一场外交风波雷声大、雨点小的结束了,南洋联邦又有钱了。而南洋联邦的国债、股票继续发行,银行存款继续增加,这样从内部又筹措了相当一部分资金,算是暂时解决了问题。
自从四八年六月开始,南洋联邦开始了建国后的外交攻势,国务卿慕容辰分别访问了亚洲的泰国、缅甸、菲律宾,又奔赴西欧,与联邦德国、瑞典、荷兰等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与相关国家,主要是联邦德国签署了一系列协议。通过向联邦德国输出其短缺的成品燃料及粮食,换取其对南洋联邦在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电气、钢铁加工、采矿、精密仪器、光学等产业的技术支持与合作。
相比来说,从德国获取技术转让和援助比美国要宽松,要方便,要便宜。更重要的是南洋联邦开始寻找和联络与v1、v2火箭相关的技术专家和人才。美国对火箭技术有偏见,认为其精确度太低,没有大的发展前景。建立了战略空军后,天上有b——29重轰就够了。
战略空军司令部雇用了三十七万人,计划用b——29轰炸机不停地在地球上穿梭飞行,以确保即使美国停止生存,还能进行被毁灭后的复仇。其实,战略空军司令部很难说有什么吸引力。它的每一名驾驶员飞行时所带的炸药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历次空袭时所扔总和还要多。它的将军们在标语牌上宣布“和平是我们的事业”。他们把飞机轰鸣声称为“自由的声音”,把他们一年一度的演习称为“世界轰炸冠军赛”。但是,将军和驾驶员都是人。作为人,他们不久就会成为匆匆过客。
据说,战略空军司令部也曾考虑过使用火箭作为运载工具,但认为太不准确而放弃了。火箭的误差幅度还不能减低到十分之二以下,这意味着在五千英里射程内会偏离十英里,对原子弹来说还是太大了。
这种认识上的偏差直到氢弹被制造出来才被纠正过来,暂且不说致命的放射性尘埃所降落的广大地区,光是由于热核弹头的毁灭力量的极大飞跃,氢弹投掷在目标中心八到十英里以内的地方,在军事上是可以接受的。而用火箭引擎推进,核弹不用半个小时就可横过大西洋或北极。
偏见被纠正,并不意味着能追赶上与苏联的差距。到了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才让美国人意识到他们在火箭技术上已经大大落后,引起了一股从总统到平民恐慌的浪潮。美国民众甚至要总统宣布那个星期为“国耻民危周”。
趁着美国人的偏见和轻视,南洋联邦合众国开始在火箭技术上进行大量投入和研究,因为他们必须要有一两种领先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虽然口口声声在叫着各国平等,但国与国之间,还是要靠实力来说话的。
借助于别人或别国在认识的局限,随着第一代涡轮轴发动机的出现,南洋联邦合众国首先在直升机项目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比于原来的活塞式发动机,涡轮轴发动机的功率更大,使直升机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试飞时的数据为时速150至200公里,航程252公里,空重182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4600千克。
如果装人的话,可以装载二十多个;如果加载武器的话,一门航炮再加两挺机关枪也是绰绰有余。看来,可以生产两个型号,一种进行运输,一种作为火力支援。如果时间允许,或许还能赶上那场在朝鲜半岛进行的大战呢
对了,还要改装舰船,直升机母舰可比航空母舰简单得太多,机库、升降机、起飞甲板,按照南洋联邦现在的能力,已经足以完成这样的改装。
边继续试验,增加安全性,改进技术;边投产建造,进行相关训练。黄历下了限期的命令,这还是他第一次用如此急迫的口气下达类似的命令。
“x作战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筹划,十名参谋部的精英按照资料已经将实战沙盘模拟完毕,正在反复进行推演。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只知道这是大总统和国防部长亲自下的命令,务必于五零年四月份之前制定出完整的可行的两栖登陆计划。
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在四九年六月份就已经开至克鲁昂角,进行反复的各种环境下的模拟登陆演习。对他们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或者是浅滩,或者是淤泥,或者是潮汐时间极短,从国防部派来的监督员则将演习的结果不断报告给在坤甸的大总统。另一支处于紧张训练状态的是第一空降旅,机降,伞降,高度越来越低,要求越来越高,以至士兵们都戏称这不象是跳伞,而是在跳楼了。
到了四九年十月,以换防为名的调动开始了。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和空降旅分批与驻日军队换防,进行气候适应。
时间在飞快的流逝,南洋联邦合众国在稳步发展,而黄历则在密切注视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关于朝鲜仁川的资料还在不断地增加,两栖登陆的计划越来越完整,越来越切合实际。就在这个最不适合登陆的地点,能否创造奇迹,黄历也不能预料,但成功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他必须为之去努力。
一九五零年二月十五日,晨曦之中的前苏联塞米巴拉金斯克大草原,在一个五十米高的塔架上,吊起一只形同圣诞树玻璃球的巨球,他就是被美国人称作“joe-1号”(斯大林一1号)苏制原子弹。数秒之后,它化作了一朵巨大的彩色蘑菇云,试验威力为2.2万吨梯恩梯当量。苏联终于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地位,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半年,黄历的从中作梗只使苏联拥用核武器的进程拖后了半年。当然,没有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黄历却知道一场战争有极大的可能要爆发了。因为朝鲜已经作好了常规作战,统一朝鲜半岛的准备,而不是在苏联有了原子弹之后才开始谋划战争的。
这是两党的政争。至于军事战略,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在一九四七年,美国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就一致认为:南朝鲜并不值得一战。四九年三月,国务卿艾奇逊在对《纽约时报》的记者说:“我们对亚洲战略的防御部署,过去常常从美洲大陆的西海岸来考虑,把太平洋视为是敌人进攻美国的通道。但现在,太平洋成了盎格鲁—撒克逊的内湖,而我们的防线则是沿着亚洲海岸穿过一连串的岛屿。它从菲律宾开始,通过琉球群岛,其主要据点是冲绳岛,然后又弯回来穿过日本和阿留申群岛到阿拉斯加。”
在地图上看看这条曲线就知道,最低限度从战略上来说,美国政府觉得如果敌对力量控制了台湾或者朝鲜半岛,他们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现在形势已经不同,美国舆论由于中国大陆上空红星高照所造成的震惊以及苏联拥有原子弹的事实,会让美国人认为如果gcd的武力再有扩张,是绝对不能够容忍的事情。
错误地解读美国的政策,这很不象是艾奇逊的作为。事实上他也没有这样做。他在四九年三月排除了美国在亚洲大陆参与地面战争的可能性。但是,美国的趋向是会变的。斯大林将要犯这个严重的错误,北朝鲜的作战计划是这位苏联领导人一手决定的(那时根本没有告诉毛zd),因为他相信艾奇逊说的是实话。
自从对日战争胜利以来,俄国人本来一宜希望,华盛顿会让他们放手摆布朝鲜。现在斯大林肯定认为南朝鲜象一九三信年的捷克斯洛伐克那样,是个熟透的苹果,该是摘下来的时候了。
朝鲜战争会打起来的,黄历综合各种情报加以分析,得出了这个他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能否将它遏制在摇篮之中,他不知道,但他已经做出了努力。陈jg老先生已经退出了民族自由党,以民间组织南洋华侨总商业协会会长的身份前往中国大陆。政经分开,保持与大陆的经济交往和民间联系,这是南洋联邦走出的第一步。
除了经济交往和民间联系之外,黄历还有一件任务要陈jg老先生去办,那就是试探的提醒。陈jg老先生德高望重,曾是国共两党都敬慕,或者说是表面上都敬慕的人物。黄历很希望他能够带回来令人振奋的消息。
更多到,地址
一九四八年二月,南洋联邦援建的琉球电台开始广播,书店里抢购着一本叫《冲绳(琉球)独立日》的历史书,鼓动人们争取独立,它用历史向人们诉说“我们不是日本人——琉球国的历史”。
一种潜藏已久的反日情绪逐渐高涨起来。历史的真实记录无法篡改,在琉球人内心深处,被日本武力掠夺、吞并的惨痛记忆犹新,已振荡了多次的“琉球独立”运动又成为热点,在街头巷尾热烈讨论。
琉球独立联盟成立起来,在南洋联邦驻军的纵容和暗中支持下,同明朝时的做法类似,一批批中国大陆闽南人被移民至琉球诸岛,潜移默化地增加着琉球人的实力。
中国大陆内战正酣,但琉球已经有了后盾,南洋联邦琉球驻军已经达到了五千多人,依靠屯垦和政府挤出来的资金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由于政府和军队上层的默许,一些士兵复员转业,与琉球人通婚,成了琉球人的一分子。无形中,也将军事技能和武器装备留在了琉球。
润物细无声,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不管琉球给国共哪一方,哪怕是独立,也绝不给小日本。
黄历不知道如何起草对一整个民族的起诉书。而且,历史上许多帝国包括大英帝国都犯下过暴行,但是他绝不宽恕日本人。尽管日本多次提出尽快遣返战俘的请求,并搬出山姆大叔,但南洋联邦毫不示弱,将调查得清清楚楚的婆罗洲在抗日期间所受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公之于众,义正辞严地要求日本如数赔偿。否则就将永远扣押二十多万日本战俘,甚至威胁要对在马六甲海峡通过的船只进行严格检查,凡是目的地和初发地为日本的船只都要客以重税。
一九四八年二月,南洋联邦合众国邀请泰国、菲律宾、缅甸外长,在坤甸进行了会议,对组建一个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组织“东南亚联盟”的可能性进行蹉商。事实上,这也是向世界各国放出的信号,说明南洋联邦在东南亚已经具有盟主之姿,绝不可轻侮。
一九四八年四月,荷兰扶植起十二个邦,成立了“东印度联邦共和国”,其中爪哇岛被一分为三。这样,荷兰在剩余的东印度领土上将继续行使主权,并成立了印度尼西亚——荷兰临时联邦政府。南洋联邦政府不温不火地对此表示了谨慎的欢迎,并由衷地希望从此东印度群岛将获得永久和平。但据国际观察家分析,荷兰与南洋联邦已经达成了默契,并得到了南洋联邦合众国的某些实质性支持。
虽然荷兰迫于国际压力释放了印尼共和国的正副总统苏加诺和哈达,但其军事力量依然占有优势,印尼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在受到荷兰与南洋联邦的联合打击后,又由于封锁,实力损失很大,也不得不同意加入“东印度联邦共和国”。
至此,荷兰与南洋联邦才放宽了海上封锁,但主要港口已经在荷兰人控制之下,印尼共和国想偷运走私武器,已经变得很困难。而苏联在丢了一次脸后,也意识到在东南亚还鞭长莫及,悄然收回手去。
一九四八年四月中旬,南洋联邦合众国的坤甸造船厂制造出了第一艘万吨轮,标志着其造船的技术和能力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九四八年五月中旬,当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时,黄历作为南洋联邦合众国的总统,正在发起反对随地吐痰、禁止乱扔垃圾、禁止在公共场所说粗话脏话等行为的提高民众素质运动。显然,他对遥远的战争并不是特别感兴趣,因为南洋联邦国实力有限,话语权不强,只能搞些小动作,以冷眼旁观为主。
战争初期,由埃及、外约旦、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国组成了阿拉伯联军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以色列军队节节败退。以军的将领惊呼,以色列军队无法抵挡阿拉伯国家军队的进攻,全军已处于崩溃边缘。为扭转战局,以色列总理急电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埃班说:“以色列急需几周的时间来重新组织和装备军队”,“以色列需要立即停火”。
美国代表立刻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安理会命令战争双方在三十六小时内停火。苏联代表也要求安理会立即表决,并指责阿拉伯国家发动进攻,要求它们停止行动。英国因为财政上有求于美国,迫于美国的压力,撤走了阿拉伯军团的英**官,停止向埃及、伊拉克、外约旦提供武器。
停火了,终于还是停火了。黄历将情报扔到了桌子上,带着嘲讽的笑连连摇头。真是愚蠢啊,难怪阿拉伯国家那么多,包围着以色列,却被人家打得落花流水。自己不争气,还有什么可说的,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总统,陈议长来了。”桌上的传声器响起了秘书的声音。
“马上请陈老先生进来。”黄历整衣站起,迎向门口。
门一开,上议会议长陈jg老先生迈步走了进来,笑道:“陈老先生,嗯,总统是嫌我老了。”
“呵呵,我可没这个意思。”黄历伸手扶了一把,让陈老先生坐在沙发上,亲手倒上杯茶水,解释道:“本来我是想亲自拜访的,但有些事情要保密,我想还是在这里比较安全。”
“哦,保密的事情啊”陈jg脸色郑重起来。
“您先看看这些计划,如果觉得不合适,就当什么也没发生。”黄历从桌上拿起一份还未完全定稿,上面勾勾抹抹的文件。
陈jg点了点头,接过文件,掏出眼镜戴上,仔细看了起来,文件很长,陈老先生的脸色在变幻,然后缓缓放下,沉思了一会儿,说道:“嗯,总统的目光很长远,也很实际。看来,这个南洋华人总商业协会会长的职务是非我莫属了。”
黄历有些抱歉地苦笑了一下,说道:“我思来想去,再没有比您更合适的了。当然,如果您有丝毫的不快……”
“不快,怎么会。”陈jg笑了起来,轻轻拍了拍文件,说道:“如果你把我想象成贪栈权位的老朽,倒真让我不快了。”
“哪里,我可没有一点那样的想法。”黄历笑了笑,语气有些低沉地说道:“形势如此,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到底都是炎黄子孙,我也希望母国能发展得更好,但有些事情很难两全,我必须考虑到各邦的反应。所以,成立一个民间的组织掩人耳目,而且提前准备,省得到了跟前再拿出来,明眼人都能看出是怎么回事了。”
“我明白。”陈jg用力点头,说道:“这是最稳妥的办法,我很惊讶,也很欣慰。南洋联邦有了你这样高瞻远瞩的掌舵人,想不强大都难。好,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我明天就以身体为由,辞去议长的职位,开始着手准备这个南洋华人总商业协会。”
“倒不用那么急。”黄历很感动,可又不知该说些什么,“等我把这计划筹划妥当,再通知您不迟。”
“急,怎么不急。”陈jg一本正经地说道:“这是关系到两个国家,一个民族共同利益的大事,万万拖延不得。”
黄历无奈地一笑,又和陈jg谈了些具体的事宜,方才送老先生出去。
中国大陆的内战还未进入明朗阶段,但黄历已经预料到国民政府败局已定,再有一年多的时间便会被赶出大陆。而与新中国和台湾保持怎样的关系,这是黄历费尽心机,苦苦思索的大事。
新中国诞生,韩战爆发,日本咸鱼翻身……这一连串的反应,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是放任自流,还是再利用自己的能力,撬动历史的固有轨迹,使之向有利于南洋联邦的方向发展。黄历平常笑呵呵的,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却总是紧锁眉头,反复思量。
新中国成立,一片巨大的市场因为没有了战乱而令人垂涎。但长达二十多年被摒弃于联合国的历史,以及美国出于对**的恐惧,越发的神经过敏,使得黄历不得不极为小心而谨慎地开展自己的计划。
没错,美国已经神经过敏了,虽然麦卡锡这个神经病还未蹦到前台,但美国政府已经开始对联邦政府、武装部队和国防订货承包商实行所谓“忠诚调查”。其调查对象的范围甚至扩大到了荒谬可笑的地步。在帕萨迪纳,有个三岁的小姑娘为商店当广告模特,她的母亲接到通知书,小姑娘必须签署忠诚宣誓书后才能领取报酬。在“忠诚调查”的影响下,美国的社会舆论也随之右转,教授社会科学的教师如果不在课堂上大骂苏联和**就会被解雇,辛辛那提红色棒球队被迫更改了名称,甚至参加角逐美国小姐的候选人都必须陈述她们对卡尔?马克思的看法。
麦卡锡呀,现在还不是打击这家伙的时候,而是要他正式登台,施展拳脚。那时候,在美国国内成千上万的被怀疑为“间谍”并遭受迫害的华裔将感受到南洋联邦敞开的温暖怀抱。那个著名物理学家钱xs,不知道会不会选择南洋联邦呢?黄历停下了笔,微微浮起了笑容。
第一百二十五章人算不如天算
中东阿里什地区,凄冷的月光照着土黄色的贫瘠土地,远处是埃及军队的机场,探照灯在四下晃着。
“停火就是战败”阿卜杜勒脑海里满是设在埃及的情报中心发来的简短电报,很象他所崇拜的大总统,代号“518”的口气。失望,失望,几个字的电报让人只能看出这种情绪。
是的,停火就是战败阿卜杜勒能想象到这个时候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正在用他们的雄厚财力支援以色列;能想象到从该死的美、英、法等国正源源不断运来轻重武器,送到犹太人手中;能想象到犹太人正全民动员,扩充军力;能想象到当停战结束时,阿拉伯联军将遭到已非吴下阿蒙的以色列的猛烈反击。
既然发动了战争,就该一鼓作气,什么联合国,什么美英法,一个纸面上的强制停火算个屁,只有既成事实才是让人闭嘴的最好办法。一群傻蛋,连这都看不清楚吗?阿卜杜勒为此而感到丢人,感到悲哀。难道阿拉伯人的智力退化了,精神衰减了,只剩下了逊尼派和什叶派的争斗,只剩下了对几百年前英雄萨丁的怀念,而再不会出现那样的史诗人物吗?
阿卜杜勒可不光是一个特战士兵,他和艾哈迈德是这十二个人中最具头脑,最有领导能力的人物。相对的,他和艾哈迈德也受到加料的培训。中东各国形势分析,世界大势走向,战略战术选择,指挥和领导艺术等课程,特别是有些资料都是黄历根据记忆所提供的,让这两人具有了超乎常人的智慧和眼光。
中东形势正向“518”所推测的那样在发展,阿卜杜勒和艾哈迈德在电报中感觉到了黄历对阿拉伯人的极度失望,心中竟燃起了一股要争气的意志。停火,就是阿拉伯国家在自杀,但我们绝对不能让犹太人的缓兵之计成功。对,我们就是萨丁,我们就是英雄,将重新书写阿拉伯人的骄傲。
远处闪出了一点红色的电筒光,划了三个圈,阿卜杜勒猛地一挥手,率领着手下象猛虎一样扑了上去。机场的埃及警卫被艾哈迈德带人杀死,穿着埃及军士兵服装的家伙们开着两辆吉普车冲进了机场,接着是此起彼伏的爆炸,机场上停列整齐的二十多架飞机起火燃烧。
等到附近的埃及军队赶来增援时,遭到了已经破坏完毕的小分队的阻击,他们用希伯莱语高喊:“胜利属于犹太人,以色列万岁”随后,这帮家伙迅速撤退,脱掉军装,隐没在阿拉伯人的村庄里。
……………
黄历张大了嘴巴,将刚拿到的报纸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连连苦笑,轻轻叹了口气。没想到,真没想到,那几个阿拉伯人竟然有这样的头脑,竟然有这样的狠绝。是的,不用传来情报,黄历已经可以确定是那些他训练出来的阿拉伯战士干的好事。我是不是教他们教得太多了,现在可玩大了,黄历抚着额头,有些头痛。
这帮家伙不仅在几个月的时间里组织起了巴勒斯坦儿立建国联盟这样一个小组织,正在四处宣传巴勒斯坦建国,并鼓动居住在以色列国区域内的巴勒斯坦人回归。而且,这次袭击的目标还真他**x的准哪,埃及是阿拉伯联军的主力,其他国家都以其马首是瞻。埃及一动,另几个国家也都动了起来。停火只持续了一周,便彻底失效了,愤怒在阿拉伯人胸中升腾,战火在巴勒斯坦土地上燃烧。
犹太人大概郁闷得在吐血吧,屎盆子扣了上去,想洗干净,谁信哪?可最后的结果将演变成什么样呢,黄历觉得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按他的预想,是想利用这十几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反抗组织,再利用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战败,悄悄施恩结交未来的埃及总统,然后在以后的中东战争中施展妙手,在阿拉伯国家中建立威信,起码和埃及搞好关系。
现在——黄历烦躁地将地图一推,人算不如天算,人到底不是机器,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指令行动。打吧,打吧,打到最后再看结果吧黄历又郁闷又无奈地点着根香烟,整个身体窝在沙发里,缓缓地吐出一个个烟圈。
……………
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这种感觉已经让黄历形成了惯性思维。这次中东战争的突然变化,是一次教训,也彻底打醒了他。从这方面来讲,倒也不能说是一件坏事。
人到底不是神仙,就算是神仙,也有算错的时候吧黄历走出办公室的时候,虽然还是那个人,但他知道,他的思想又成熟了。少了些狂妄自大,多了些深沉睿智。
坐在会客厅里的英国驻东南亚特别专员基勒恩勋爵和两个随员起立欢迎,南洋联邦合众国的大总统黄历带着惯有的笑容走了进来。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会见了,但基勒恩却明显感到黄历的精神面貌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依旧是深沉内敛,但眼睛更亮,偶一凝视,就象利剑一般,仿佛能刺透人的心肺。
马来亚的战争久拖未决,马共领导的抗日军虽然退出了大城市,但却在农村山林中展开了无止无休的游击战争,使英帝国这头老狮子不断流血、衰弱。在中东巴勒斯坦的纠纷中,越来越显得无力抗争,丢脸地屈从于美国的意志,退出了阿拉伯阵营,在阿拉伯国家中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
游击战啊,英国人想对付它,也只能从日本鬼子的战例中寻找经验,集团部落或者驱逐离境便是他们将要采取的措施。抗日军以华人为主体,只要割断华人平民与抗日军的联系,无水之鱼将不攻自破。
但要把华人平民圈禁或者驱逐的风声刚一传出,便遭到了南洋联邦合众国联合中国政府共同提出的抗议和反对,认为这严重侵犯了人权,并对英国殖民政府在马来亚采取激化马来人与华人矛盾,给马来人特权等政策大加批判。
第一百二十六章风云诡异
英国人很头痛,马来亚要求独立的政治势力有很多,英国退出是早晚的事情,但怎么退,却是问题的关键。是否会出现北婆罗洲那样的结果,英国人很担忧。在马来亚的华人数量太多,虽然逃出了不少,但也只比马来人少一点而已。如果因为措置失当,南洋联邦很可能扶植起一股强大的华人力量,政治的或军事的,都会对英国人的计划造成威胁。因此,英国人必须顾及到华人为主体的南洋联邦的立场和举动。
“总统先生,想必您也获知了马共叛乱武装的最新消息了。”基勒恩摊了摊手,表示遗憾,“马共中央制定了其党在民族解放战争时期的斗争纲领,规定了武装斗争的目标是推翻现政权的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并且建立了统一的马来亚民族解放军。”
黄历淡淡一笑,说道:“基勒恩先生,对于马共的消息,我不感兴趣。我只关心贵国将要采取的对待马来亚华人的政策,这是严重的歧视和虐待,对此我们必须采取关注的态度。”
基勒恩脸上的肌肉僵了一下,强辩道:“马共实行的与中国gcd一样的政策,叫做人民战争,军就是民,民就是军,军民合作打敌人军民混在一起,这让我们无法分辨。”
黄历脸上依然是古井无波的淡淡笑意,说道:“你显然夸大了这种状况和困难,但我依然要指出,解决的办法有,只是你们所执行的僵化政策限制了你们的思维。”
“总统先生有何见解,我洗耳恭听。”基勒恩勋爵的话里充满了怀疑。
………………
一九四八年六月,在坤甸,南洋联邦合众国分别与缅甸、泰国、菲律宾等国签署了友好条约:南洋联邦合众国将与这几个国家之间永久和平,世代和睦,互派外交和领事代表,并按照所在国的法律,给予对方侨民以最惠国的待遇。如给予侨民出入国境的权利,保障其人身和财产安全,给予旅行、居住和工作的权利,给予开办学校、集会、结社以及出版和宗教信仰的自由。
至此,由南洋联邦倡导的“东南亚联盟”略具雏形,标志着南洋联邦在外交上的一次突破。而泰国更与南洋联邦合众国签署了军事互助协议,显然,他们迫切地需要得到近邻的支持,以对抗法国人的威胁。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无疑也给泰国带来了很多的麻烦,作为被日本胁迫,加入轴心国向盟国宣战的惩罚,泰国不得不将并吞的马来亚和缅甸领土归还,并承担免费供应巨量大米的条款。而法国为了重树在印度支那的威信,更要求泰国归还原来属于法国的领土。而这些领土本来是1893年至1904年间法国强迫泰国割让的。
可是,自由法兰西从来就不承认维希政府出让领土是有效的。泰国政府自然不愿交出他们已经到手的东西,他们采取了这样一种态度,即认为这些领土是根据条约正式让与泰国的,泰国人据此而力争说,泰国归还马来亚和缅甸领土这一概成事实并不构成使法国的领土要求持之有据的先例。泰国人还指出,暹罗从未向法国宣战,法国也从未向泰国宣战,因此两国之间事实上并不存在战胜国与战败国的地位问题。
然而,到了一九四六年一月,法国政府宣布,它已得到英美两国政府保证支持它的要求。这个消息使泰国人非常失望,他们原来希望,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由于有着种族方面的根据,是能够博得某种程度的同情的。此外,泰国政府宁愿通过国际会议而不是通过双边谈判来解决这一争端。由于意识到泰国地位虚弱,泰国政府被迫在新加坡同法国人开始了谈判,后来又在西贡继续举行谈判。但谈判僵持不下,毫无结果;到四六年十二月份,边界上已经出现了事实上的战争状态。
无疑,泰国政府想借与南洋联邦合众国签订的条约,以使自己的胆气壮一些,以便使法国人因为在印度支那的困难而做出让步。而南洋联邦与泰国签署的协议,却可以同控制着泰国大米贸易百分之六十的当地华商进行更紧密的合作,从而可以掐住正闹粮荒的马来亚和香港的脖子,这对英国人是一种无形的钳制。
同样的,在南洋联邦合众国的帮助下,泰国与中国政府随后也签订了友好协议。因为法国人抵制泰国申请加入联合国,还将抵制泰国方面任何企图求助安理会干预争端的建议,理由是泰国是一个敌国,同泰国之间的争端不包括在联合国宪章的范围之内。其时中国是世界大战中的主要战胜国之一,又是泰国很想加入的联合国的主要会员国之一,泰国方面对与中国达成协议,感到很满意。
法国要谈就陪他谈,要强行占领,就让他占领,就是不能签署任何协议,这是南洋联邦合众国除帮助泰国培训一批军官,以便重整泰**队外的另一条措施。法国在印度支那的败退是早晚的事情,吃进多少都得吐出来,只要不给法国任何书面上的承诺。
泰国民众对于当初在1893年至1909年间把领土丢失给法国一直感到愤慨,现在时隔不久,这些领土又要得而复失,他们自然很不情愿。再者,现在的泰国内阁地位虚弱,经不起由于如此明显的一场外交失败而丧失民心。所以,泰国就以耍赖和拖延战术与法国耗了下去。
而法**队与越盟部队在印度支那的冲突愈演愈烈,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从河内撤退,现在它从东京(越南)山区发出广播,呼吁人民起来反对法国人,它指责法国人犯了帝国主义阴谋的罪行,并违反了临时协定。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十九日,三万越盟部队,在切断水电供应和阻塞通往河内的道路之后,对城里的法国居民进行了有计划的袭击,大规模的战争爆发了。同时,在法国人重新控制的柬埔寨南部,越盟运动在那里赢得许多拥护者,骚乱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一九四七年二月,南洋联邦便与法国达成了协议,开始从印度支那即安南撤侨。先是法国,之后是美国,在安南这块土地上,十几年的战乱已经开始,黄历抱着冷眼旁观的姿态,将大批华裔安置进入北婆罗洲,一举两得。
一九四七年七月九日,第一次中东战争在英美紧急出动的联军制止下,终于落下了帷幕。结果当然是让黄历哭笑不得,以色列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遭受重创,耶路撒冷的旧城和新城都被外约旦国王阿卜杜拉派出的“阿拉伯军团”所占领,阿卜杜拉如愿成为“耶路撒冷之王”。伊拉克军队占领了纳布卢斯、杰宁和离地中海只有十一英里的图勒卡姆,并威胁着犹太城赫德拉,几乎达到海边。埃军占领了比尔谢巴、希布伦以及内格夫的一些要地及公路干线,兵锋已迫及特拉维夫。叙利亚军队攻克了约旦河两岸的四个犹太居民点以及太巴列湖南端地区。
尽管以色列丧失了很多联合国划给它的土地,但其顽强的抵抗依然令阿拉伯联军付出了很大的伤亡。战争在英美直接介入后暂告结束,以色列死亡一万余人,阿拉伯方面死亡一万五千余人,可以看出两者的战斗精神有很大的差别。
但随后产生了有利于以色列的变化,各个阿拉伯国家争论不休,联合国所规定的巴勒斯坦国还是未能建立。外约旦部队占领了联合国分治决议划归巴勒斯坦人的约旦河西岸的大部分地区和耶路撒冷城所属的大约四千八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并不还给巴勒斯坦人,颇有要据为己有的意思;埃及则控制了越过卡梅尔山脉到埃斯雷德郎和加利利山谷的战略公路,想继续保持对特拉维夫和哈德腊东部沿海平原的军事威胁;其他阿拉伯国家也各有心思,对建立巴勒斯坦国兴趣缺缺。
哼,哼,没有办法的事情。打虎不死,反受其害,以色列有了咸鱼翻身的机会,凭借世界各地犹太人的经济实力,以及美国的大力扶持,必成大患。只是美国被迫跳到前台,与阿拉伯国家的矛盾激化,倒也让黄历颇有幸灾乐祸的感觉。慢慢来吧,中东无战争,怎么能混水摸鱼。从这一点来看,黄历倒是稍感满意。
但紧接着发生的事情,却让黄历很不爽,美国佬真的向东印度群岛插手了。从长远来看,美国人现在显然已经与印尼共和国的右派势力勾结起来,逼跑荷兰人是第二步,第三步便是扶持起一个既不是荷兰人管辖的,又不是南洋联邦的独立国家,以防止南洋联邦合众国的一家独大。
茉莉芬事件表面上是印尼共和国内部gcd与右派势力的冲突,但黄历却看到了美国人的影子。在整个事件中,左派势力在印尼共和国遭到了沉重打击和无情清洗,沙利佛丁、慕棱、陈马六甲等印尼共领导人物被杀害,右翼势力登台。
第一百二十七章马来亚华人新历程
政府必须坚持以民众利益为主导的方针,过分重视少数利益集团的利益,而忽视最大多数民众的利益,势必累积出大问题,而产生爆发性的崩溃。在中国大陆败退的蒋政权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而最最根本的问题便是没有解决中国的农民和土地问题。
南洋联邦合众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自四五年便已经开始正面这个问题,并将之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进行了研究和落实。经过筹备和调查,第一阶段土地改革自一九四六年率先在婆罗洲开始。
而作为比较成功的经验,台湾在历史上的土地改革措施被精心改善后加以施行。由于婆罗洲地广人稀,土地开发尚不发达,也给建国初期资金缺乏的南洋联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到一九四八年九月,婆罗洲的土地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大批农民获得了土地,自耕农数量大幅增加,这大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劳动积极性,提高了单位生产量。每公顷稻米产量为2600公斤(1938年为2242公斤/公顷),木薯产量达到14000公斤/公顷(1938年为12828公斤)。
同时,大量地主由于土地改革得到了不少的土地赎金和债券,转而进入工商业界,发展工业。农业的发展为工业积累了原始资金和劳动力,推动了南洋联邦工业的发展,为南洋联邦的经济腾飞作出了“基础性贡献”。
而第一阶段的土地改革总体上是成功的,巩固了民族自由党的统治,为联邦政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高了工作能力,开始向外推广实行。南苏门答腊州,北婆罗洲,楠榜州议会都相继通过相关土地改革的法律条文。
当然,由于保护农民的小土地所有制,限制了土地兼并和转让,也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实施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虽然这看起来还不是很严重,但第二阶段土地改革方案“小地主,大佃农”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提上了日时议程,预计于五零年开始推行。如果成功,便能使农业生产走上规模经营,更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更快地推动农业发展。
显然,南洋联邦合众国实施的土地政策令大陆移民感到很新鲜,很惊讶。对于贫苦农民来说,自然是喜出望外,多少代的梦想啊,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嗯,还不能算是自己的,但凭借勤劳的双手,十年二十期的还款并不是困难的事情。而对于已经习惯于将金钱和财富购买土地的地主富绅来说,这条路子被堵死,只能将注意力集中到别处了。投资债券、股票,借此而进入工商业,或许是他们最好的选择,实现从地主到资本家的华丽转身。
伴随着移民的大量进入,带来的不仅是人口,还有技术和财富,联合银行和发展银行的存款额连续攀升,为南洋联邦的经济发展提供着越来越有力的支持。
随着土地改革的推行,为了提高运作效率,增加政策透明度,有效制止**现象发生。联邦政府于四八年六月成立了农业银行,并专门把农业银行作为“土改”的资金核算单位和政策执行机构。除此之外,一个直接隶属于大总统的新部门在联邦政府建立起来,名为“廉政调查局”。随后,联邦政府制定颁布了《政府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公务员奖惩办法》、《举报奖励法》等相关法律,向刚刚出现苗头的贪污和**宣战。
自从“联合警卫行动”以后,南洋联邦合众国进入了一个和平时期,并着力于国家制度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起码从外界来看是如此。但和平并不意味着毫无作为,在东南亚各国处于新旧政权交替的动荡时期,南洋联邦作为最稳定的独立国家,势必要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英国显然有限度地听从了南洋联邦政府的秘密建议,在着手实施一项耗时而温和的政策。因为,根据1947年的人口统计表明,新加坡殖民地和马来亚联邦的总人口是五百八十万零八千人,其中华人约为二百六十一万五千人,而马来人则只有二百五十一万三千人。在这个国家里,华人成为占人数最多的居民,如果再加上南洋联邦的支持,将有英国人所难以预料的骚乱发生。
而且,对于英国人来说,干净利落地消灭马共并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因为他们需要使在马来亚驻军有一个合理的借口,就象后世的美国以反恐的名义四处四击一样,英国人最理想的目标是保留马共,并使其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嗯,英国佬就是这么干的,他们宣称马来亚受到了**的威胁,马共的活动是源自外国的阴谋,不是真正的民族主义运动。当然,这样一来英国人驻军马来亚便成了“保护,而不是重新征服殖民地人民”(蒙巴顿语)。
既然定下了长期**的基调,对马共的军事压力有所减轻,英国人开始双管齐下,着手对付马共的群众基础——马来亚华人。一个策略是彻底放开了移民的限制,并为马来亚华人迁往南洋联邦创造了很多方便条件;另一个策略则是在马来亚的东北部哥打巴鲁和瓜拉丁加奴划出了一片区域,作为马来亚的华人自治区。因为丁加奴的素丹死于一九四二年,日本人册立了他的儿子,现在英国人以与日本合作为由,逼使其让位于他的伯父。同样的,在雪兰莪,日本人曾废黜了原素丹,册立了他的哥哥。现在,这个觊觎王位者被撤了职,原素丹恢复了名义,也自愿或被迫地划出了一个区域的土地,作为华人自治区的地盘。
英国佬还真是——狡猾,黄历虽然对此还不是很满意,两个或三个分散的华人自治区与他所计划的一个完整的大的华人自治区还是有所差距,但也只有这样了。因为,这比历史上作为马共群众基础的马来亚华人不幸成为英军与马共战争的“夹心人”,受尽苦难,被英军拘禁,或被逐出境,甚至被抢杀,已经强得太多了。
第一百二十八章猜疑年代的开始
南洋联邦合众国按照与英国人的协议,出动了几个工程队,开始在丁加奴和雪兰莪帮助迁移而来的马来亚华人建设新家园。同时,马来亚华人成立了政治组织——马华公会,宣称代表马来亚华人的利益,与马共断绝任何联系,在自治区内建立自卫团,并积极准备参与马来亚大选,为马来亚华人争取同等的权利进行合法的政治斗争。
而有几十万马来亚华人毅然选择加入南洋联邦合众国,因为那里才是能真正享受平等自由的国度。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北婆罗洲的沙巴和沙捞越如期举行了全民公投,经过一年多来的华人迁入和马来人移出,以及南洋联邦对北婆罗洲的经济支持和建设援助,公投的结果不出预料。沙巴和沙捞越宣布正式独立,随后经过一系列的蹉商,宣布加入南洋联邦,成为南洋联邦合众国的第十一个和第十二个州。
至此,黄历心目中的南洋联邦合众国版图除新加坡外,已经基本完整。而英国佬所要推出的马来亚联邦却遭到了挫折,当联邦总督在吉隆坡就职时,没有一个素丹参加就职仪式,而是寄去了一封信;除柔佛邦的摄政者以外,各邦的统治者都签了字。他们在信中声明,虽然他们对英王并无不敬之意,但是他们不准备采取任何步骤去破坏现时向英国政府提出的反对建立联邦的抗议。
素丹们认为,英国政府没有给素丹们足够的机会去考虑该计划的含意。他们看到的是修改过的协定,而且要求他们无保留地接受这些协定;在他们看来,他们受到了过分的压力,在某些情况下甚至等于是以废黜相威胁。除各邦统治者以外,还有来自其他方面的反对意见。在马来人中第一次出现了政治团体,其中最重要的是新成立的“全马来亚马来人大会党”,后来称为“马来民族联合机构”,更是具有明显的反对联邦的意向。
同样的,各邦素丹们也反对“马来亚联邦”这个名称,因为这个名称看来是意味着毁灭各邦的独特性;他们也反对英国所拟协定中的条款,根据这些条款,英国获得了在这些邦中“完全的政权和司法权”。因为素丹们觉得,这样一来,剩给他们的除了宗教事务方面的权力以外,就没有其他任何主权了。各邦的人民也表示反对,他们支持各邦统治者的批评。
看来英国佬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还需要做出相当的让步才能让这个马来亚联邦建立起来呀这也就是殖民者的弱点,无法在殖民地取得主体民族的优势地位。
两个新州的加入使南洋联邦据有了除文莱外所有婆罗洲的领土,周围是辽阔的海洋,南海、苏拉威西海、爪哇海、苏禄海,又扼制了望加锡海峡与马六甲海峡,战略布局变得非常完整。如果再加上新加坡这个转口贸易的中心和交通枢纽,那就堪称完美。
整合军队,提供建设支持,统一货币流通等等一系列工作完成之后,时间已经到了四九年的三月份,而此时世界的局势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美国人把同克里姆林宫谈判比做面对一台老式的自动售货机。“你要的物品它总不出来,但一般你总会得到些什么东西。有时你得把机器捅几下,出货就会快些。可是和它讲道理却毫无用处。”
罗斯福在雅尔塔同俄国人讲了道理,但他还没来得及向国会汇报俄国作出了什么承诺,俄国人就己公开不认帐了。在斯大林看来,他肯和这些西方盟国打交道,就已经够宠宏大量的了。从他的观点看,打赢德国,英国只是为战胜希特勒赢得了时间,美国提供了供应品,而俄国则有六百万人战死,“付出了血的代价”。
从莫斯科看来,杜鲁门看上去象个脓包,美国正在分崩寓桥。苏联的经济学家向他们的领袖保证,美国快要陷入大萧条,行将一片混乱。介时,**的红旗将插遍全世界。因此,斯大林提出要控制达达尼尔海陕,割占土耳其一块领土,在中东石油产地分杯羹,割占里海一块领土做巴库油田的屏障,由铁托控制里雅斯特,由奥国管理卡林西亚,还要参加占领日本。
“一个幽灵在欧洲徘徊”,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曾写道——那是“**的幽灵。”现在,在《**宣言》发表一百年以后,同样一个幽灵的影子又笼罩着美国。美国就要进行史无前例的政治迫害了,怀疑一切的阴霾就要降临在美国人的头上。
一九四九年四月中旬,美国通俗歌曲作家粗心泡制了一首名为“我想乘上一艘慢船到中国去”的引入入胜的曲调。它在电台的最新流行歌曲节目中刚取代了另一支流行曲,局势就突然起了变化。由于亚洲大陆所发生的事件,美国人发现,他们不能再到中国去了。
对于美国人来说,这是美国两个世纪以来最大的外交失败。华盛顿的女主人们,也和首都其余的人一样,早就知道败局即将来临。但是,甚至她们也不知道后来的追究责任的攻讦会激烈到如此程度。但是,在杜鲁门第二任的头一年中,华盛顿的重要社交宴会,很明显地已经有了一种不祥的味道。大家都有大祸临头的预感,要躲也是躲不了的。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四日,北大西洋公约刚刚签署,中国gcd的久经锻炼的百万解放大军强渡长江,只迟到象征性的抵抗;蒋已把他最可靠的三十万部队撤退,在上海周围组成后卫防线。到了五月的第一周,解放军已向上海的门户展开猛攻,而蒋则渡过海峡逃往台湾,现在对他说来中国已经丢失了,剩下来只有一些过场形式。
随后,美国政府发布了一份长达一千零五十四页的白皮书,承认这个世界最大的国家已落入gcd之手,宣布停止援助国民党中国,并一一列举导致这个悲惨结局的一系列事件的经过。白皮书的导言中,直截了当地说蒋政权力不胜任、贪污**,不顾人民疾苦。并说道:“中国内战的不祥结局,非美国政府所能控制,这是一件不幸的事,但也是无可避免的。我国在合理的能力范围内己做的和可做的一切,部无法改变这个结局。这是中国内部各种力量的产物,我国曾设法左右这些力量,但都没有能做到。”
对于熟知内情的美国人来说,这话是显而易见的,甚至是多余的。但是,美国公众却感到大惑不解。所有这些国民党**无能的说法似乎颇为突然。他们所熟悉的中国——那些赛珍珠笔下的农民,在大地上过着太平日子——一直是可靠的、民主的、热情的,而更重要的是亲美的。
整个世界大战期间,联合国的四大巨头就是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和蒋介石。后来斯大林背信弃义固然可叹,但也并非出人意科。但这个蒋介石美国遏制gcd侵犯扩张的战略似乎破产了。于是,美国外交官在欧洲所取得的成就,诸如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等,在亚洲这个灾难事件面前,似乎都被一笔勾销了。
一个非左即右的混沌年代,在漩涡之中难以取舍的日子终于来临了。黄历轻轻叹了口气,提笔在刚刚达成的南洋联邦和泰**事合作的协议上签上了大名。
泰国在同英属马来亚接壤的南方四府北大年、那拉特越、亚拉和沙敦,其居民主要是马来人。有一段时期,这些领土最终归于泰国还是归于英属马来亚,一直没有确定,直到1902年泰国第一次在这几个府完全确立了统治。然而,宗教信仰和种族的不同使泰国人没有能够把当地马来人同化过来。日本投降后,泰国的少数民族马来人曾希望泰国的统治从此结束,四个府将由英国归并过去;在马来亚有些地方也有人抱着同样的希望。但是盟国给予泰国宽容的和平方针,而大西洋宪章又确定其成员国不得谋求领土的扩张,因而排除了进行领土调整的任何可能性。
战后时期产生的普遍的动荡,使马来亚出现的新的民族主义精神在蔓延,所有这些因素导致了南方四府的动乱状态。要求从泰国分离出去的马来亚极端分子不断制造恐怖事件,泰国迫切需要一支强有力的军队恢复该地的稳定。
南洋联邦合众国并不想派出自己的军队作战,而采取了一种相对温和灵活的策略。派出军事顾问和教官,这是很合算的事情。或许泰国也想借此抵挡一下法国佬的挑衅,但这已经无所谓了。法国人已经身陷安南的战乱,无法兼顾,最后的结果就是丢脸的退出东南亚。而南洋联邦合众国获得的利益便是让泰国签订了放宽对泰国华人教育和移民的规定,虽然形式上是互惠的,但显然只是有利于华人,而对泰国人却毫无用处。
第一百二十九章无题
与四九年的香港迎来一个大陆移民潮相仿,从四八年年底到四九年十月中旬广州解放,大批因为战乱无家可归者,大批对中国gcd的即将执政心有疑虑者,大批拥有财富的资本家、地主等非无产阶级,蜂拥而来。毕竟去台湾的船太少,国民党只运他们的士兵及官员,况且台湾也不是那么保险。香港呢,航船也有限得很,一票难求,离大陆也还是太近了。而南洋联邦合众国,很及时地出动了巨量的舰船,以其平易和蔼周到的欢迎态度敞开了怀抱。
据国际观察家保守估计,仅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南洋联邦合众国就抢运接收了百万人口。
一百三十一万四千六百五十八,这还不包括移民琉球的十一万人,黄历将文件合上,轻轻叩击着办公桌,陷入了沉思。
南洋联邦象海绵吸水似的大量移民,在增加了国内华人比重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毕竟移民还不熟悉这里的法律法规,这本无可厚非,对于老实的农民或工人,以及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来说,这不是什么问题,慢慢也就适应了。但令黄历很不爽的是移民中良莠不齐,很有一些坏分子进入了国境。
当然,黄历眼中的坏分子不是那些“地富反坏右”,而是那些流氓、无赖,以及旧帮派性质的家伙。拉帮结伙、为非作歹的苗头已经出现,这是黄历和政府所绝不能容忍的。
而且黄历一直对华人的一种陋习深恶痛绝,好好的一个民族,非要按地域分成什么潮州帮、闽南派,在内斗中耗尽精力。从历史上来看,这种教训还不够吗?所以,从抗战结束,黄历便一直压制着这种倾向的再度兴起。
潮州会馆当初重新开放时,曾给政府官员和黄历发来的请柬,结果在黄历的命令下,没有一个政府官员去捧场。直到忐忑不安的潮州会长搞清楚状况,将潮州会更名为华人联谊会,潮州会馆更名为华人联谊会馆,并取消了会中的地域限制,黄历才“龙”颜大悦,“御驾”亲往,“御笔”亲题“团结才是力量”。于是,大家便都明白了政府的意思,不再敢以地域观念建这个会,那个帮。等到德高望重的陈jg出任南洋华人总商业协会,便把这个会那个会都一网打尽,整合在了一起。
打黑除恶,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黄历在公安部的申请文件上签字。在南洋联邦这一亩三分地上,还容不得这些坏分子猖狂。将一切对南洋联邦社会稳定造成威胁的事物尽可能地消灭于萌芽之中,这是黄历一贯的思路,他也是一直在这样做。
战后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虽然在初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遇到了很少困难。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美国宣布取消了对南洋联邦的保护性贸易关税,并且对南洋联邦新的借款要求予以婉言谢绝。
你支持我也好,不支持也罢,南洋联邦不是非得依靠你老美的。扶持印尼,哼,你们会看到最后的结果的。黄历微微眯起了眼睛,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必须得到保障,想要实施最低限度的全民福利也需要大笔的金钱。南洋联邦的经济发展虽然势头良好,但随进随花,资金的缺口还是很大呀,没有外援,那就从内部想办法。另外,从老蒋那里是否能捞到些好处,都是搜刮的民脂民膏,用在华人身上也算替他做了件好事。
南洋联邦对科技的投入相当巨大,这多半是因为黄历的威望和坚持,以至于很多人都不太理解。在他们看来,基础研究是荒谬可笑的,就象要探究“绿草为什么会绿,炸土豆为什么会黄”一样的荒谬。
而黄历却支持科学家们进行长远研究,并尽量满足他们的经费需求。他们现在进行的是或许有实用价值、或许没有实用价值的研究。这类工作常常在当时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但正是由于好奇心永不满足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对许多问题进行废寝忘食的探索,才使下一代有可能出现技术上的奇迹。
没有亨利?卡文迪什和迈克尔?法拉第,托马斯?爱迪生就不可能发明白炽灯泡。原子弹所以终能成为现实,是由于艾伯特爱因斯坦在1905年出版了一本晦涩难解的著作,提出了一个在当时完全无法实际应用的理论。
黄历对于科学的支持很坚定,他不只一次地在讲话中提到,在南洋联邦合众国,科学应该是一种宗教;科学上最有才能的人应该被选拔出来,即便成为特权阶级也无不可。给他们高工资,高待遇,以及社会上的地位,这样才能对后起之秀给予鼓舞。他的这种要求对科学研究的尊严给以尊重的呼吁,在逐渐产生着效果。
起码在南洋联邦,把科学家描绘成疯子的漫画是没有的,美国人嘲笑科学家为“鸡蛋脑袋’的这个词也没有出现在南洋联邦的人们的语言中。
说归说,黄历今天还真的被雷到了。听说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台计算机,嗯,当然比不上美国的巨无霸。于是,他趁中午的休息时间,兴致勃勃地拔冗前去参观。可,太令人吃惊了,黄历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电线、数不清电子管、闪闪烁烁的小灯泡和无数的电接头。而且这家伙还变化无常,经常发生效障。电子管熄灭了,电路不灵了,维修人员也找不出毛病。
黄历用力地咽着唾沫,维持着脸上那可怜的笑容,还得赞不绝口地表扬科学家们取得的成就。要他们继续努力,再接再厉,并且与他们在大学食堂里共进午餐。还好,科学家们向他表示,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已经研制出一种点接触型的锗晶体管,他们下一阶段将试验用它来代替电子管。
嗯,嗯,这是个好消息,晶体管,然后是集成电路,黄历终于可以稍微,稍微地提醒了一下科学家们,那是相当滴自豪。
第一百三十章对美国的反击
历史已经偏离了黄历的记忆,象脱僵的野马,投机取巧的机会越来越少。但他不是那种随波逐流,将命运交给上天的人。特别是中东战争的意外,让他有了彻底的感悟,必须主动出击,使形势的发展转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
一个头脑能支配一个国家,一个世代相传的议会也能管理一个国家。这已经不是上天或神的意志了,而是地地道道的人的意志。黄历和他的团体也是身不由己,他不得不受到民族、种族、阶级、产业、金钱和冥冥之中一切念头的支配,勇敢地冲向波云诡秘的世界剧变之中。
冲锋陷阵,奋臂疾呼,斡旋于谈判桌,奔走在人群中,策划于阴暗中。这是体力和智慧都要发挥到极致的新的战斗,黄历自信能把握各种时机,把国家引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他会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丰富的猎物,
当然,黄历也不会认为帮着美国抓住一个窃取“曼哈顿计划”的苏联间谍,便会彻底打垮苏联拥有核武器的工作。没错,原子弹“小男孩”的尺寸、炸弹的引信结构装置、所有的数学计算、设计图纸等重要情报被美国情报机关截获,副本则落在了南洋联邦手中。但这些能拖延苏联多久,要知道苏联间谍多得很。
当时,尽管美、英两国对这类间谍活动有所打击,如四六年英国情报机关破获了一个核武器间谍组织,逮捕了十三名间谍。据驻伦敦技术间谍部前部长巴科夫斯基回忆,仅在英国就约有十名英国科学家向克里姆林宫提供情报。另外,苏联还在加拿大成立了名为“后方”的地下组织,除已被捕的那位“英雄”间谍外,还有一位潜伏很深的家伙至今未被识破。
现在苏联对美国的原子弹还颇有顾忌,而且在刚刚结束的柏林危机中,美国以迅速的、和平的反应方式创造了人类史上的空运壮举;而这场危机的挑起者也由此领略了美国决不放弃自己的理念以及自己在东欧利益的决心,还有与这个决心相关的强大的军事实力。
而一旦苏联有了原子弹,就象催化剂一样,将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现在,金rc的统一计划应该正在他的**脑袋中酝酿,十五到二十万的兵力和一个坦克师,一个空军师,使他热血沸腾吧而南韩仅有不到十万匆忙招募的新兵,不仅没有作战经验,而且军力相当薄弱:没有地面作战的重型武器,没有可以在空中作战的空军。
当然,所有的事情都不是偶然,美国卷入朝鲜战争,也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而韩鲜战争打了三年多,也是因为那个狂妄自大的狗屁阿瑟执意要迈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的严重后果。
黄历不能被动的等待着这一切发生,一项绝密中的绝密计划在四八年六月便由情报局长吴沧重亲自带领一个小组开始实施。经过一年多的准备,现在已经基本就绪。到了四九年的十月份,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绝密计划开始呈现出效果。
老道病了?黄历冷笑着将情报付之一炬,可怜的老道格拉斯,唉,为你婉惜,你是绊脚石,我只好提前结束你的日本太上皇的生活了。想不到吧,谁也想不到吧,只怪你日本清酒喝得太多,日本**抱得太爽了。
“这是是有关仁川的水文潮汐和地形报告。”吴沧重将厚厚的一个文件袋递给了黄历,“里面还有仁川附近的机场及城市的具体情况,计划已经全部完结,有关资料除了这些已经全部销毁。”
黄历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很好,我们该做的都已经做了,不管有用没用,总比措手不及或者什么都不做要强。”
吴沧重犹豫了一下,说道:“总统,我不太明白,这些到底有什么用?”
“也许有用,也许没用。”黄历微笑着说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最后能发展成什么样子,谁也不能百分之百确定。但依据形势判断,在亚洲有两个地方最危险,一个是朝鲜半岛,一个是印度支那。我们必须做好应对的准备,趁乱猛捞一笔。你知道的,美国佬不想让咱们一家独大,如果荷兰人退出,印尼共和国收复了国土,你再看看形势,我们还能稳定地发展吗?”
吴沧重点了点头,说道:“我们现在与荷兰对爪哇的印尼共和国形成了战略包围,可如果荷兰人退出,那印尼共和国占据了苏拉威西岛,也从南面和东面对我们形成了包围。如果再加上马来亚……”
“我们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黄历眯了眯眼睛,说道:“爪哇可以不要,那里印尼人太多,是个大泥潭。可苏拉威西岛一定不能落在印尼共和国手中,还有西伊里安岛,宁肯让他们独立,也绝不能让印尼人咸鱼翻身。还有,日本,遏制这个岛国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吴沧重张了张嘴,笑了笑,没说话。对于黄历的执着,他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对日战争已经结束四年多了,对日本人的仇恨依然占据着黄历的心,让他念念不忘,只要有机会,便削弱日本和遏制日本。
“对了,我们准备承认新中国的消息放出去了吗?”黄历坐回到办公桌后,开始打开文件袋。
“刚刚放出去,美国人大概很快便会知道了。”吴沧重如实汇报道。
“把美国佬偷偷援助印尼共和国的情报整理清楚,我要跟美国佬打擂台。”黄历坏笑着说道。
美国人没想到刚刚露出扼制南洋联邦、逼迫荷兰人,扶持印尼共和国的苗头,便遭到了南洋联邦的迎头反击,完全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南洋联邦与荷兰人达成了协议,在东印度地区进行更紧密的军事合作;荷兰人开始从爪哇腹地撤军,集中兵力于港口城市,以减少印尼人游击战争的损耗;荷兰人同意了帝汶岛的独立要求,并定于三个月后将政权交给帝汶岛民众选举出来的领导机构;南洋联邦接受荷兰人的邀请,出兵一个师帮助荷兰人维持苏拉威西岛的秩序;南洋联邦上议会应总统的要求,开始讨论承认新中国,并与之建交的相关事宜;南洋联邦军队准备在中婆罗洲的克鲁昂角进行陆海空协同的两栖登陆演习……
根据美国情报机构分析,荷兰国内经济困难,又不能使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用于东印度群岛的战争。每天一百万美元的军费对荷兰人来说已经难以负担,很快便会撤出大部分军队,用谈判的方式解决与印尼共和国的纷争。
而此时荷兰人突然作出了一系列举动,却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宁肯把占领的地方送给南洋联邦和别人,也要把印尼共和国搞得分崩离析,然后自己集中精力去搞西伊里安岛。
嗯,南洋联邦合众国的情报机构恐怕是知道了美国对印尼共和国的秘密援助,荷兰人也对美国的逼迫感到气愤。两者开始采取联合行动进行对抗,以破坏美国的计划。
而南洋联邦合众国要承认新中国,并与之建交,更是美国人所不能接受的。英国外交部已经向驻美、法等国使节发出指令,命令他们向驻本国政府通报英国的最新决定,并着重表明英国承认新中国政府“决不意味着我们赞成他们的政纲甚至我们赞成苏联或它的卫星国的政治观点”。这一表白显然是为了争取西方各国的谅解。美国得知英国的决定后十分失望,认为这是从背后向**事业捅了一刀。但很显然,美国的反对已无法改变英国的决定了。
现在南洋联邦合众国也将要做出这样的决定,美国感到很吃惊,美国舆论由于中国大陆上空红星高照所造成的震惊正在愈演愈烈,如果南洋联邦这个一直让美国民众认为是亲美的国家承认新中国,并与之建交,无疑会让美国民众更加认为美国外交在亚洲已经完全惨败。
而且南洋联邦合众国还有两个小盟友,泰国和缅甸。现在,非社会主义国家与新中国建交的还没有,这多半是因为美国所起到的重大作用,但缺口一旦被打开,后果是不是会很严重?
是的,蒋介石的悲剧已经走到了尽头,华盛顿正处于一片慌乱之中,对政府的指责日嚣尘上,英国人已经准备给华盛顿一记狠狠的耳光,再加上南洋联邦……国务卿艾奇逊都说:“这个时候谈亚洲问题真是一触印发。”因为,失掉中国以及相关的问题是在政治上最可以大做文章的题目。
驻坤甸的美国大使立即得到了华盛顿的训令,马上与南洋联邦的大总统会晤,阻止其可能做出的让美国政府难堪的举动。但美国大使来到总统府求见的时候,却被告知,大总统正在视察海军部队,明日才能回来。
第一百三十一章敲竹杠的学问
疲乏、失眠、恶心、呕吐、感觉异常、肢端疼痛、肌肉无力,七十岁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被怪病折磨了两个月后,不得不因为身体原因辞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于四九年十一月二十日乘坐专机返回美国医治疗养。
“日本是盟军军政府一个光明灿烂之点。麦克阿瑟将军的行政管理足为政府的楷模和对远东和平的恩赐。他扫除了一个由战神所生的**政体,并用一个民主政府来取代,这个民主政府是人性的皇帝主持的,而且是以自由选举来表达的人民意志为基础的。”纽约时报用头版头条发表了对麦克阿瑟的赞扬,紧接着各大媒体都极尽赞誉之词,欢迎这位美国的“军神”归来。
十一月二十五日,“巴丹号降落在旧金山机场,这是他十二年前从陆军退伍以来,第一次踏上祖国乡土。当他出现在舷梯口,他那镶金边帽子和惹人注目的军用雨衣霎时休浴在聚光灯之下,欢呼的人群蜂拥向前。他的汽车队用了两个小时,才缓慢地穿过十四英里长的欢呼人群抵达圣弗朗西斯饭店。在那里,该市的警察手挽手地保护着他、他的妻子和十三岁的阿瑟?麦克阿瑟二世,以免他们被挤倒踩死。翌日,他站在旧金山市政厅的台阶上宣称,‘我唯一的政见可用一句,你们大家都十分熟悉的话来表达——上帝保佑美国。”这时十万加利福尼亚人又一次向他欢呼。
在华盛顿国家机场上,麦克阿瑟受到十七响礼炮和联席参谋长们的欢迎;他们送了他一套银制茶具。这位英雄凯旋似地穿过三十万夹道欢呼的华盛顿人群,并于第二天在国会强撑病体发表了著名的演说。
“我的讲话,并不带着风烛残年的积怨和苦痛,我心里想的只有一个目的:为国服务……我从军是在本世纪开始之前,而这是我童年的希望与梦想的实现。自从我在西点军校的教练场上宣誓以来,这个世界已经过多次变化,而我的希望与梦想早已消逝,但我仍记着当时最流行的一首军歌词,极为自豪地宣示‘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我作为一个努力完成上帝所赋予他的那分天职的老兵,现在结束我的军事生涯,悄然隐去。再见。”。
………………
“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黄历轻轻叹了口气,什么时候自己也能悄然隐去。麦克阿瑟被自己暗算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带着数不清的荣誉和头衔,带着耀眼的光环退休,没有了朝鲜战场的耻辱,堪称完美的落幕。
是的,麦克阿瑟在退休时达到了他的个人声誉的。在美国,有的人竟把他视为神明。“今天我们听到上帝在这里说话。”密苏里州众议员杜威?肖特喊道:“是上帝现身,是上帝的声音。”赫伯特?胡佛则把他说成是“一个从东方出现的伟大陆军五星上将,圣保罗的化身。”
但不管是死去,还是凋零。黄历已经扫清了面前的最大障碍,这个时代早晚是他的,他们的,而且注定会是他们的。
在焦急和忐忑中等待了两天的美国驻联邦合众国大使阿特蒙德终于得到了黄历的会见。但阿特蒙德发现,这位大总统的精神面貌并不象是刚刚经历了忙碌后的疲惫。自信,绝对是这样,一个充满了自信,似乎一切都尽在掌握的神态。
“拒不承认一个有效地控制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政府,不仅在法律上是讲不通的,而且还会对南洋联邦的国家利益造成严重的实际困难。”黄历听完了阿特蒙德的陈述后,心平气和地说道:“承认和建交并不意味着我们赞同他们的政治立场,在这一点上,我们与英国是相同的。”
“巨大的舆论影响,可怕的连锁反应。”阿特蒙德用了两个形容词来表达美国政府对此的反对,郑重提醒道:“美国一直对南洋联邦进行支持和援助,希望总统先生能慎重考虑,不要做出有损于两国友好关系的举动。”
“对于美国的支持和援助,我们当然记在心里,也十分感激。”黄历的脸色变得峻厉起来,“可有损于两国友好关系的举动,却不是南洋联邦先做出来的。对印尼共和国的秘密援助,单方面取消对南洋联邦的保护性关税,中止了协议中对南洋联邦的借款。难道,在你们美国指责南洋联邦的时候,就没有考虑过这种事情会什么会发生吗?”
“这是报复?”阿特蒙德很不爽地反问道。
“不是报复,而是出于对南洋联邦发展的切实考虑。”黄历淡淡地说道:“对于中国这个大市场,我们非常需要。”
阿特蒙德沉吟了一下,说道:“如果只从经济发展上考虑,或许可以有别的解决办法。而且,对于总统先生的想法的意见,我会如实向华盛顿方面反映,希望总统先生不要仓促作出最后的决定。”
“我们南洋联邦是民主国家,事情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黄历模棱两可地说道:“如果时间拖得太长,上议会作出了决定,我也是难以改变的。”
“当然,南洋联邦是个民主国家。”阿特蒙德附和道:“但总统先生的威信还是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不是吗?”切,还民主,说得倒象那么回事,谁不知道上议会直接听命于民族自由党的便超过半数,你不点头,什么决定也作不出来。
“本着美国和南洋联邦的传统友谊,我尽力而为吧”黄历很勉强地点了点头。
切,美国与俄国一样,都是老旧的自动售货机。摇一摇,捅一捅,兴许会出点东西,如果再狠狠地踢上两脚,会哗啦哗啦掉下更多。嗯,在这方面,老蒋是行家里手,总能搞点小名堂,时不时刺激一下美国佬的神经,让美国援助源源而来。得学呀,敲竹杠也是一门技术活儿哩
第一百三十二章朝鲜战争的前奏
借款来了,虽然不是所要求的全部,也算差强人意吧保护性关税在美国国会未获通过,算了,不必说什么抱歉、对不起这样没用的话了,俺们可以采取灵活的政策,政、经分开,不懂?以后会明白的。给印尼共和国援助是为了东印度群岛的持久和平,呸,骗鬼呢?不过,这已经不是重点,俺们与荷兰人已经有了默契,爪哇岛嘛,就让给印尼共和国去折腾吧,其他的,能独立的就让他独立,不能独立的就看俺们的实力了。
一场外交风波雷声大、雨点小的结束了,南洋联邦又有钱了。而南洋联邦的国债、股票继续发行,银行存款继续增加,这样从内部又筹措了相当一部分资金,算是暂时解决了问题。
自从四八年六月开始,南洋联邦开始了建国后的外交攻势,国务卿慕容辰分别访问了亚洲的泰国、缅甸、菲律宾,又奔赴西欧,与联邦德国、瑞典、荷兰等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与相关国家,主要是联邦德国签署了一系列协议。通过向联邦德国输出其短缺的成品燃料及粮食,换取其对南洋联邦在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电气、钢铁加工、采矿、精密仪器、光学等产业的技术支持与合作。
相比来说,从德国获取技术转让和援助比美国要宽松,要方便,要便宜。更重要的是南洋联邦开始寻找和联络与v1、v2火箭相关的技术专家和人才。美国对火箭技术有偏见,认为其精确度太低,没有大的发展前景。建立了战略空军后,天上有b——29重轰就够了。
战略空军司令部雇用了三十七万人,计划用b——29轰炸机不停地在地球上穿梭飞行,以确保即使美国停止生存,还能进行被毁灭后的复仇。其实,战略空军司令部很难说有什么吸引力。它的每一名驾驶员飞行时所带的炸药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历次空袭时所扔总和还要多。它的将军们在标语牌上宣布“和平是我们的事业”。他们把飞机轰鸣声称为“自由的声音”,把他们一年一度的演习称为“世界轰炸冠军赛”。但是,将军和驾驶员都是人。作为人,他们不久就会成为匆匆过客。
据说,战略空军司令部也曾考虑过使用火箭作为运载工具,但认为太不准确而放弃了。火箭的误差幅度还不能减低到十分之二以下,这意味着在五千英里射程内会偏离十英里,对原子弹来说还是太大了。
这种认识上的偏差直到氢弹被制造出来才被纠正过来,暂且不说致命的放射性尘埃所降落的广大地区,光是由于热核弹头的毁灭力量的极大飞跃,氢弹投掷在目标中心八到十英里以内的地方,在军事上是可以接受的。而用火箭引擎推进,核弹不用半个小时就可横过大西洋或北极。
偏见被纠正,并不意味着能追赶上与苏联的差距。到了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才让美国人意识到他们在火箭技术上已经大大落后,引起了一股从总统到平民恐慌的浪潮。美国民众甚至要总统宣布那个星期为“国耻民危周”。
趁着美国人的偏见和轻视,南洋联邦合众国开始在火箭技术上进行大量投入和研究,因为他们必须要有一两种领先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虽然口口声声在叫着各国平等,但国与国之间,还是要靠实力来说话的。
借助于别人或别国在认识的局限,随着第一代涡轮轴发动机的出现,南洋联邦合众国首先在直升机项目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比于原来的活塞式发动机,涡轮轴发动机的功率更大,使直升机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试飞时的数据为时速150至200公里,航程252公里,空重182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4600千克。
如果装人的话,可以装载二十多个;如果加载武器的话,一门航炮再加两挺机关枪也是绰绰有余。看来,可以生产两个型号,一种进行运输,一种作为火力支援。如果时间允许,或许还能赶上那场在朝鲜半岛进行的大战呢
对了,还要改装舰船,直升机母舰可比航空母舰简单得太多,机库、升降机、起飞甲板,按照南洋联邦现在的能力,已经足以完成这样的改装。
边继续试验,增加安全性,改进技术;边投产建造,进行相关训练。黄历下了限期的命令,这还是他第一次用如此急迫的口气下达类似的命令。
“x作战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筹划,十名参谋部的精英按照资料已经将实战沙盘模拟完毕,正在反复进行推演。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只知道这是大总统和国防部长亲自下的命令,务必于五零年四月份之前制定出完整的可行的两栖登陆计划。
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在四九年六月份就已经开至克鲁昂角,进行反复的各种环境下的模拟登陆演习。对他们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或者是浅滩,或者是淤泥,或者是潮汐时间极短,从国防部派来的监督员则将演习的结果不断报告给在坤甸的大总统。另一支处于紧张训练状态的是第一空降旅,机降,伞降,高度越来越低,要求越来越高,以至士兵们都戏称这不象是跳伞,而是在跳楼了。
到了四九年十月,以换防为名的调动开始了。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和空降旅分批与驻日军队换防,进行气候适应。
时间在飞快的流逝,南洋联邦合众国在稳步发展,而黄历则在密切注视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关于朝鲜仁川的资料还在不断地增加,两栖登陆的计划越来越完整,越来越切合实际。就在这个最不适合登陆的地点,能否创造奇迹,黄历也不能预料,但成功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他必须为之去努力。
一九五零年二月十五日,晨曦之中的前苏联塞米巴拉金斯克大草原,在一个五十米高的塔架上,吊起一只形同圣诞树玻璃球的巨球,他就是被美国人称作“joe-1号”(斯大林一1号)苏制原子弹。数秒之后,它化作了一朵巨大的彩色蘑菇云,试验威力为2.2万吨梯恩梯当量。苏联终于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地位,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半年,黄历的从中作梗只使苏联拥用核武器的进程拖后了半年。当然,没有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黄历却知道一场战争有极大的可能要爆发了。因为朝鲜已经作好了常规作战,统一朝鲜半岛的准备,而不是在苏联有了原子弹之后才开始谋划战争的。
这是两党的政争。至于军事战略,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在一九四七年,美国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就一致认为:南朝鲜并不值得一战。四九年三月,国务卿艾奇逊在对《纽约时报》的记者说:“我们对亚洲战略的防御部署,过去常常从美洲大陆的西海岸来考虑,把太平洋视为是敌人进攻美国的通道。但现在,太平洋成了盎格鲁—撒克逊的内湖,而我们的防线则是沿着亚洲海岸穿过一连串的岛屿。它从菲律宾开始,通过琉球群岛,其主要据点是冲绳岛,然后又弯回来穿过日本和阿留申群岛到阿拉斯加。”
在地图上看看这条曲线就知道,最低限度从战略上来说,美国政府觉得如果敌对力量控制了台湾或者朝鲜半岛,他们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现在形势已经不同,美国舆论由于中国大陆上空红星高照所造成的震惊以及苏联拥有原子弹的事实,会让美国人认为如果gcd的武力再有扩张,是绝对不能够容忍的事情。
错误地解读美国的政策,这很不象是艾奇逊的作为。事实上他也没有这样做。他在四九年三月排除了美国在亚洲大陆参与地面战争的可能性。但是,美国的趋向是会变的。斯大林将要犯这个严重的错误,北朝鲜的作战计划是这位苏联领导人一手决定的(那时根本没有告诉毛zd),因为他相信艾奇逊说的是实话。
自从对日战争胜利以来,俄国人本来一宜希望,华盛顿会让他们放手摆布朝鲜。现在斯大林肯定认为南朝鲜象一九三信年的捷克斯洛伐克那样,是个熟透的苹果,该是摘下来的时候了。
朝鲜战争会打起来的,黄历综合各种情报加以分析,得出了这个他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能否将它遏制在摇篮之中,他不知道,但他已经做出了努力。陈jg老先生已经退出了民族自由党,以民间组织南洋华侨总商业协会会长的身份前往中国大陆。政经分开,保持与大陆的经济交往和民间联系,这是南洋联邦走出的第一步。
除了经济交往和民间联系之外,黄历还有一件任务要陈jg老先生去办,那就是试探的提醒。陈jg老先生德高望重,曾是国共两党都敬慕,或者说是表面上都敬慕的人物。黄历很希望他能够带回来令人振奋的消息。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