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蕴拱手答道:“下官受王爷重托,主持江南缉捕之事,宁可相信萧、张二元凶仍潜伏江南,欲图不轨,也不敢有丝毫大意,除非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萧如水、张仲坚已不在江南,否则下官仍将增派得力人手,明查暗访,务求将二人及早捉拿归案的。因此……”
杨广已猜到裴蕴接下来定会劝自己莫要微服私行,给萧如水、张仲坚以可乘之机,遂冲他摆了摆手,说道:“也不必过于高估了对手吧,张仲坚在建康的据点既已被我拔除,他已成了丧家之犬,而萧如水虽然侥幸劫得了十万贯赎金,却也面临着官军的缉捕,极有可能隐匿起来避避风头,即使二人并未离开江南,目下恐怕只能图自保,而无力再为非作乱了。浙东一带既是‘雁巢’的发源之地和盘踞的重要地区,本王还打算趁这此上天台山拜师的机会,多在浙东待上一段时间,亲自督促推行均田制,冲之,你要及早做好准备哟。”
裴蕴虽然对杨广亲自坐镇浙东,督促浙东诸州郡推行均田制的打算不敢苟同,但也再不便提出任何反驳的理由,只得趁势说道:“王爷既然有如此打算,下官这就致书广陵,增调人手来浙东清查‘雁巢’残部。另外还有件事,要请王爷的示下:下官与段达将军率骠骑营兵马自广陵动身前,王爷身边的两名侍女瑟瑟和红绡找到下官,坚持要随下官东来,以便随时服侍王爷,目下她二人就在天台寺门外,王爷,您看?”
杨广知裴蕴同意带上瑟瑟、红绡两名侍女同来天台山,是为了方便照料自己的饮食起居,纯属一番好心,但因考虑到自己此次是来拜智觊大师为师,化解江南佛寺之乱的,要在天台寺多住上一段时日,不便留瑟瑟、红绡两名侍女在身边服侍,遂吩咐裴蕴暂将两名侍女安置到会稽城内落脚,好生关照。
“冲之,还有件事,你须立即派人去办。”杨广因想起智觊托自己寻找独静一事,眼见裴蕴欲起身告辞,遂摆了摆手,向他交待道,“萧如水的师父独静和尚就是天台寺的僧人,今日据智觊大师告知本王,不久前,独静和尚突然不辞而别,独自下山去了,现命你会同周罗喉等人分派各路人马,从速查找到独静和尚的下落,来报我知。”
他稍一停顿,接着吩咐道:“据李浑向我禀报,长安宫中近来也颇不安宁,你再派一得力吏员返回长安,探明大兴宫中闹鬼的真相,以及李靖的近况,速报我知。”
裴蕴见杨广将探听京中情形的差使也交由自己来办,知杨广对他的信任又进了一层,心中窃喜,拱手领命,告辞去了。
接下来的三天,杨广每日都要到方丈向智觊大师请教佛法,参研佛法精义,智觊大师见杨广以亲王之尊,犹能孜孜不倦地向自己求教佛法精义,并且对佛旨佛意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愈发感觉到杨广拜入佛门的诚意,遂不再隐晦,将自己所参悟的佛法精义倾囊讲说给了杨广。
杨广因受到智觊大师的倾囊传授,虽仅有短短三天的光景,也自感对佛法的领悟、参研更进了一步,也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念头,遂于举行正式拜师的头一天向智觊提出,要为智觊上一尊号,以示祟敬。
智觊尚是头一回听说还未正式拜师的徒儿要给师父上尊号,因考虑到杨广特殊的身份,不便直言回绝,遂问杨广道:“王爷,今日为何想起要为贫僧上一尊号呢?”
“师父,弟子虽然明日方行拜师之礼,但既蒙师父允诺收入佛门,这几日又恭聆师父教诲,令弟子受益非浅,恳请师父今后但以佛家姓名称呼弟子,不必再称呼弟子为王爷了。”杨广没有直接回答智觊提出的问题,双掌合什,首先纠正他对自己的称呼道。
“总持,现在可以说了吧。”智觊笑眯眯地改口道。
“师父为弟子取下法名唤做总持,想必是顾及到了弟子的俗家身份吧。”杨广见智觊大师含笑不语,这才说道,“弟子前此在建康,得蒙师父开示,才想到了建言朝廷,在江南推行均田制,造福江南百姓,此次又因江南佛寺之乱上山谒见师父,蒙师父开列出两项条件,皆是为江南上万座佛寺、数十万僧尼的安危和生计着想,深感恩师乃具大智慧之菩萨,故而想替师父上尊号,称做智者大师,不知恩师以为如何?”
“江南僧俗两界,较贫僧更具智慧者多矣,贫僧如何当得起智者二字?王……总持万万不可。”智觊连连摇头推辞道。
“那,弟子方列门墙,又如何当得起总持这个法名,如师父不肯接受智者这一尊号,弟子也恳请师父为弟子另取一法名吧。”杨广目光转动着望着智觊,话里藏话地应道。
智觊心念一闪,忽然想起了三天前杨广初上山时就毫不避晦地告知了自己他此次上山拜师的真实用意,依稀猜悟到杨广提出要为自己上尊号,改称为智者大师,并非仅仅为了表示对自己的尊重,而是要借此告戒江南数十万僧尼,要做一智者,不要轻信别人的挑唆,于是便改变心意,低头默认了。
次日,在独语大师主持下,智觊大师在天台寺正式收下晋王杨广为门下弟子,法名称总持,杨广也当众提出为智觊上尊号,改称其为智者大师,并在拜师仪式的当场宣布,十天后将在天台寺举行千僧会,诚邀江南各座佛寺的有道高僧前来参研佛法,共商各座佛寺的供养大事。
天台宗宗师智觊大师收下晋王杨广为徒的消息一经在江南各地传散开去,立马在江南民间引起了强烈反晌,连日以来围聚于各州郡衙署门前向官府化缘,请求供养的数十万僧尼开始陆陆续续撤回到了佛寺之中,每个人都在期盼着十天后在天台山举行的这场千僧会能给自己和所在的佛寺带来福祉,使自己不再为今后的生计发愁。
杨广已猜到裴蕴接下来定会劝自己莫要微服私行,给萧如水、张仲坚以可乘之机,遂冲他摆了摆手,说道:“也不必过于高估了对手吧,张仲坚在建康的据点既已被我拔除,他已成了丧家之犬,而萧如水虽然侥幸劫得了十万贯赎金,却也面临着官军的缉捕,极有可能隐匿起来避避风头,即使二人并未离开江南,目下恐怕只能图自保,而无力再为非作乱了。浙东一带既是‘雁巢’的发源之地和盘踞的重要地区,本王还打算趁这此上天台山拜师的机会,多在浙东待上一段时间,亲自督促推行均田制,冲之,你要及早做好准备哟。”
裴蕴虽然对杨广亲自坐镇浙东,督促浙东诸州郡推行均田制的打算不敢苟同,但也再不便提出任何反驳的理由,只得趁势说道:“王爷既然有如此打算,下官这就致书广陵,增调人手来浙东清查‘雁巢’残部。另外还有件事,要请王爷的示下:下官与段达将军率骠骑营兵马自广陵动身前,王爷身边的两名侍女瑟瑟和红绡找到下官,坚持要随下官东来,以便随时服侍王爷,目下她二人就在天台寺门外,王爷,您看?”
杨广知裴蕴同意带上瑟瑟、红绡两名侍女同来天台山,是为了方便照料自己的饮食起居,纯属一番好心,但因考虑到自己此次是来拜智觊大师为师,化解江南佛寺之乱的,要在天台寺多住上一段时日,不便留瑟瑟、红绡两名侍女在身边服侍,遂吩咐裴蕴暂将两名侍女安置到会稽城内落脚,好生关照。
“冲之,还有件事,你须立即派人去办。”杨广因想起智觊托自己寻找独静一事,眼见裴蕴欲起身告辞,遂摆了摆手,向他交待道,“萧如水的师父独静和尚就是天台寺的僧人,今日据智觊大师告知本王,不久前,独静和尚突然不辞而别,独自下山去了,现命你会同周罗喉等人分派各路人马,从速查找到独静和尚的下落,来报我知。”
他稍一停顿,接着吩咐道:“据李浑向我禀报,长安宫中近来也颇不安宁,你再派一得力吏员返回长安,探明大兴宫中闹鬼的真相,以及李靖的近况,速报我知。”
裴蕴见杨广将探听京中情形的差使也交由自己来办,知杨广对他的信任又进了一层,心中窃喜,拱手领命,告辞去了。
接下来的三天,杨广每日都要到方丈向智觊大师请教佛法,参研佛法精义,智觊大师见杨广以亲王之尊,犹能孜孜不倦地向自己求教佛法精义,并且对佛旨佛意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愈发感觉到杨广拜入佛门的诚意,遂不再隐晦,将自己所参悟的佛法精义倾囊讲说给了杨广。
杨广因受到智觊大师的倾囊传授,虽仅有短短三天的光景,也自感对佛法的领悟、参研更进了一步,也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念头,遂于举行正式拜师的头一天向智觊提出,要为智觊上一尊号,以示祟敬。
智觊尚是头一回听说还未正式拜师的徒儿要给师父上尊号,因考虑到杨广特殊的身份,不便直言回绝,遂问杨广道:“王爷,今日为何想起要为贫僧上一尊号呢?”
“师父,弟子虽然明日方行拜师之礼,但既蒙师父允诺收入佛门,这几日又恭聆师父教诲,令弟子受益非浅,恳请师父今后但以佛家姓名称呼弟子,不必再称呼弟子为王爷了。”杨广没有直接回答智觊提出的问题,双掌合什,首先纠正他对自己的称呼道。
“总持,现在可以说了吧。”智觊笑眯眯地改口道。
“师父为弟子取下法名唤做总持,想必是顾及到了弟子的俗家身份吧。”杨广见智觊大师含笑不语,这才说道,“弟子前此在建康,得蒙师父开示,才想到了建言朝廷,在江南推行均田制,造福江南百姓,此次又因江南佛寺之乱上山谒见师父,蒙师父开列出两项条件,皆是为江南上万座佛寺、数十万僧尼的安危和生计着想,深感恩师乃具大智慧之菩萨,故而想替师父上尊号,称做智者大师,不知恩师以为如何?”
“江南僧俗两界,较贫僧更具智慧者多矣,贫僧如何当得起智者二字?王……总持万万不可。”智觊连连摇头推辞道。
“那,弟子方列门墙,又如何当得起总持这个法名,如师父不肯接受智者这一尊号,弟子也恳请师父为弟子另取一法名吧。”杨广目光转动着望着智觊,话里藏话地应道。
智觊心念一闪,忽然想起了三天前杨广初上山时就毫不避晦地告知了自己他此次上山拜师的真实用意,依稀猜悟到杨广提出要为自己上尊号,改称为智者大师,并非仅仅为了表示对自己的尊重,而是要借此告戒江南数十万僧尼,要做一智者,不要轻信别人的挑唆,于是便改变心意,低头默认了。
次日,在独语大师主持下,智觊大师在天台寺正式收下晋王杨广为门下弟子,法名称总持,杨广也当众提出为智觊上尊号,改称其为智者大师,并在拜师仪式的当场宣布,十天后将在天台寺举行千僧会,诚邀江南各座佛寺的有道高僧前来参研佛法,共商各座佛寺的供养大事。
天台宗宗师智觊大师收下晋王杨广为徒的消息一经在江南各地传散开去,立马在江南民间引起了强烈反晌,连日以来围聚于各州郡衙署门前向官府化缘,请求供养的数十万僧尼开始陆陆续续撤回到了佛寺之中,每个人都在期盼着十天后在天台山举行的这场千僧会能给自己和所在的佛寺带来福祉,使自己不再为今后的生计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