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沈欢情不情愿,日子还是晃晃悠悠地迈入了八月,而他的心也跟着忐忑与紧张起来。世看史书,只知道治平二年八月有一场淹死千多人的大雨,至于具体日期,倒不是很明了了。因此一到八月,他就异常害怕,生怕今天还好好的,明天就是大雨了,那样的话就连他自己也逃不过吧。
正是如此,他只能运用后世学来的某些知识来预测雨水的到来了,这里没有气象卫星,也没有各种仪器,只能用原始古老的方法来观察。好像小学的时候就学过,在大灾大难之前总会有些预兆,特别是动物的预兆。大雨之前,鱼儿蚂蚁之类的动物总有骚动,特别是蚂蚁,算得上大雨的预测事物了。因此时间一进入八月,沈欢就多次浪荡在开封街头,在居民区里,低下头去,仔细观看,寻找蚂蚁的踪迹。
走在开封的街头上,烈日当头,市民游列,全然没有什么大灾前的恐惧。看到如织的游人,或笑靥,或喧闹,沈欢叹了一口气,纵使活在科技达的后世,一遇天灾**,不也是人命如草芥么!更不用说这个科学极其落后的古代了,在这里,天灾之类的祸害为他们的知识所不能解释,只能归之于上天,于是各种迷信活动也就产生了。
“真可怜!”沈欢感叹不已,为这些古人,也为自己——列日当头,连续几日都要到外面来寻找蚂蚁的踪迹,弄得混身是汗,气喘吁吁,纵观古今,再也没有比他更可怜的气象研究员了!
开封城的规划并不是很理想,本来是方型都城。后来扩建,倒弄成了多边型的怪物,也就是因为扩建到处挖掘,使得下水道等渠道没有一定的规划,排水系统紊乱,一遇大水则难以疏通,造成内涝。这应该是这次大雨死人的客观原因吧。另外,历史上说此次大雨毁坏阁楼屋宇无数,想来雨量大得惊人,不过偌大一个城市,在没有外来河流冲击地情况下,只因为内涝就造成千多人死亡,就不能不说人们低下的抵抗能力了。
其中最大的原因。沈欢猜想应该是没有防备。给这场大雨打了个措手不及。也许他们谁也想不到这场雨会大到如此局面,没有准备之下,雨水一到,也只能眼看着灾害形成了。这也是沈欢要在《文艺》杂志上刊行防备大水知识的原因之一,只希望经过这些宣传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增加求生的几率。
整个七月,《文艺》杂志行了两期,防范大水的知识也就连续刊行了两期。好像市面上对此反应不是很好,骂声颇多,对于众多士子文人来说。他们购买杂志。是冲了欧阳修与沈欢地名头去的,前面史记与拼音的内容还让他们觉得物有所值。如今却换成了什么防范水灾,虽然有些知识也比较有意思,不过对于这些正统文人来说,就没有多大价值了。
“嘿嘿!”沈欢冷笑几下,这个世间,又有谁知道他顶着偌大的压力去刊行这些知识。只是为了能多救几个人呢?也许。雨水一到,死亡人数里就有这些在开骂的人吧。还是司马光有见识呀!一想到司马光。沈欢就不由得心儿紧了紧,也许是出于政治敏感性,也许是出于好奇,第一期刊行水灾防范知识的杂志一上市,司马光就把沈欢叫了过去,只为详细询问而已。
沈欢依然能清晰地记起差不多一个月以前的那个夜晚,司马光连自己地亲生儿子都支开了,书房里只剩两个人而已。那种神秘地气氛,还有司马光突兀的问话,害得沈欢以为司马光了解了点什么,闻言之下心儿一突,差点就要老实说了出来。
好在最后能以一点理智克制了这种冲动,生生扯了一个谎出来。他不能直接说他知道八月有水灾,不然对方询问之下难以圆谎。司马光是儒家高贤,不语怪力乱神,若是以一些迷信或者术士之流的话来敷衍,肯定过不了关,说不定还要给他数落一顿。另外若是这些话传了出去,他也就不用混了,没有哪个主子希望臣子有些莫名其妙的能力,特别是这种能力还能威胁到他们的统治!
把灾害预测托于仙人或先贤寄梦,那是一种很愚蠢的事,这个认识沈欢早就了解。为此他不惜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把这个杂志给鼓捣了出来,只为了预先宣传一番而已,走的是“曲线救国”的路线。至于结果,很明显,至少沈欢最想帮助的司马光起了最大地注意之心。
那一晚,沈欢也装起神秘来,生生把这个谎圆得极其圆满,只说自己杂学颇多,最近研究天文地理,加以总结开封多年气象,得出一个两个月内必有出人意料地大雨的结论!这个说法也许很幼稚,至少一开始司马光是不信的,不过沈欢又装模作样显示他杂学的威力,解释了一番杂志上司马光并不懂的内容,像那个“人工呼吸”,起死回生的作用令司马光半信半疑。最后秉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念头,还是问起了防范措施。
沈欢当即大喜,他就清楚,以司马光谨慎地性格,就算不大相信,却也会有所准备地。因此道出了思谋已久的对策:第一就是宣传,《文艺》杂志有了这些防范知识,但是宣传得还不够,因为一般平民可不会买什么杂志回去阅读,大多文人又看不起这些知识,更不会去教授这些人了。好在沈欢也有准备,那就是多雇些人到民间去宣传这些知识,特别是这一个月内,一定要让更多地人了解这些救生本领,这个需要取得开封知府司马光的同意,免得这些宣传之人给以妖言惑众的名义关进了大牢!
这一点司马光思虑再三,最终同意。另外一个对策就是清理下水道。开封城作为当世大城,若要全城整治下水道,那也是一个大得离谱的工程,至少以大宋如今的财政状况,是不允许有这般大规模的花费。这个沈欢作为三司副使,了解得通透,因此倒也没有建议全盘整治,只是让司马光动用些厢兵到城里低洼之地去疏理一番即可。司马光作为开封知府,倒是有权力动用几百厢兵,而这些厢兵不同于禁军,基本上没有多少训练的目标,整日闲得慌,以知府名义让他们去做些劳役,也属正常。这一点,司马光同意了。
于是整个七月,在开封的某些街头,都能看见一些大汉挥动器具,翻开渠道,清理出不少的淤泥,最后送出城外;另外,在一些平民聚集的地方,特别是那些地势低洼之处,还能时不时听见一些读书人拿着两本《文艺》杂志,在宣传上面的水灾防范知识,做得正是普及工作,令人佩服。
所谓工夫不负苦心人,沈欢多日勤劳,终于迎来了回报。八月初三是他公休的日子,不过八月一天天过去,他更不敢怠慢,一大早就出去了,继续寻找蚂蚁的踪迹。走了一段路,终于在一个草丛里现了好多蚂蚁成群结队地行走着。沈欢顿时心儿一紧,低下头去,观察这些蚂蚁的去处,毫无意外,正是从低往高搬家!
蚂蚁搬家,要下雨!沈欢脑海里闪现这个念头,身体也绷紧了,拔腿就要跑,走了两步,又停下来,往其他草丛走了过去,低下头,又现一些蚂蚁也在做着搬家的事儿!这次终于肯定是要下大雨了,沈欢抬起头来,眯着眼,早上**点的太阳依然升起,红通通照耀着世间,不过周围的气氛倒是有点闷了。
沈欢再也不敢怠慢,直奔开封府衙,经过通报,找到了正在处理公务的司马光,开口急道:“老师,真的要下雨了!”
“什么?”司马光握笔的手一顿,顿时也紧张起来,一个月前因为沈欢所谓的预测,这一个月他也不得安生,日夜都为这场是不是会下的大雨揪心,连睡觉都不得安稳了,整日高度集中精神,如今乍闻大雨即至,还真吃惊,“子贤,你怎么知道要下雨的?”
沈欢把雨前蚂蚁搬家的道理给仔细说了出来,末了归功于他之前提到的“杂学”:“老师,这些都是学生涉及一些杂学研究出来的成果,其实算不得上什么,估计一些从事农桑的老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今日学生观察到大群蚂蚁搬家,因此估计这场雨不是今天就是明天要下了!”
司马光这时候顾不上赞赏对方的杂学了,依然半信半疑:“这是真的么?”
沈欢挠挠头,他刚才所说,在后世也不过是小儿科普知识而已,算不上什么大道理,不过对于一心只读圣贤之书的文人来说,这些生活现象,就显得太过遥远了,难怪司马光怀疑。
沈欢急了,道:“老师,除了蚂蚁,就是塘里的小鱼也会有异常,如果不信,老师可以差人到后院池塘观察,若是即将下雨,鱼儿肯定会浮上来透气,比平常要活跃一些!”
这次司马光没有怠慢,让人观察去了,出于谨慎,不敢让沈欢离去,两人窝在府衙等待消息,时间渐渐过去,过了晌午之后,周围的空气更闷人了,接着下人回报池塘的鱼儿果然有异常。这也让沈欢肯定大雨就在今天要下了。果然,晌午一过,本来高悬的太阳瞬间消失在厚厚的乌云之上!
大雨,就要来了!
正是如此,他只能运用后世学来的某些知识来预测雨水的到来了,这里没有气象卫星,也没有各种仪器,只能用原始古老的方法来观察。好像小学的时候就学过,在大灾大难之前总会有些预兆,特别是动物的预兆。大雨之前,鱼儿蚂蚁之类的动物总有骚动,特别是蚂蚁,算得上大雨的预测事物了。因此时间一进入八月,沈欢就多次浪荡在开封街头,在居民区里,低下头去,仔细观看,寻找蚂蚁的踪迹。
走在开封的街头上,烈日当头,市民游列,全然没有什么大灾前的恐惧。看到如织的游人,或笑靥,或喧闹,沈欢叹了一口气,纵使活在科技达的后世,一遇天灾**,不也是人命如草芥么!更不用说这个科学极其落后的古代了,在这里,天灾之类的祸害为他们的知识所不能解释,只能归之于上天,于是各种迷信活动也就产生了。
“真可怜!”沈欢感叹不已,为这些古人,也为自己——列日当头,连续几日都要到外面来寻找蚂蚁的踪迹,弄得混身是汗,气喘吁吁,纵观古今,再也没有比他更可怜的气象研究员了!
开封城的规划并不是很理想,本来是方型都城。后来扩建,倒弄成了多边型的怪物,也就是因为扩建到处挖掘,使得下水道等渠道没有一定的规划,排水系统紊乱,一遇大水则难以疏通,造成内涝。这应该是这次大雨死人的客观原因吧。另外,历史上说此次大雨毁坏阁楼屋宇无数,想来雨量大得惊人,不过偌大一个城市,在没有外来河流冲击地情况下,只因为内涝就造成千多人死亡,就不能不说人们低下的抵抗能力了。
其中最大的原因。沈欢猜想应该是没有防备。给这场大雨打了个措手不及。也许他们谁也想不到这场雨会大到如此局面,没有准备之下,雨水一到,也只能眼看着灾害形成了。这也是沈欢要在《文艺》杂志上刊行防备大水知识的原因之一,只希望经过这些宣传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增加求生的几率。
整个七月,《文艺》杂志行了两期,防范大水的知识也就连续刊行了两期。好像市面上对此反应不是很好,骂声颇多,对于众多士子文人来说。他们购买杂志。是冲了欧阳修与沈欢地名头去的,前面史记与拼音的内容还让他们觉得物有所值。如今却换成了什么防范水灾,虽然有些知识也比较有意思,不过对于这些正统文人来说,就没有多大价值了。
“嘿嘿!”沈欢冷笑几下,这个世间,又有谁知道他顶着偌大的压力去刊行这些知识。只是为了能多救几个人呢?也许。雨水一到,死亡人数里就有这些在开骂的人吧。还是司马光有见识呀!一想到司马光。沈欢就不由得心儿紧了紧,也许是出于政治敏感性,也许是出于好奇,第一期刊行水灾防范知识的杂志一上市,司马光就把沈欢叫了过去,只为详细询问而已。
沈欢依然能清晰地记起差不多一个月以前的那个夜晚,司马光连自己地亲生儿子都支开了,书房里只剩两个人而已。那种神秘地气氛,还有司马光突兀的问话,害得沈欢以为司马光了解了点什么,闻言之下心儿一突,差点就要老实说了出来。
好在最后能以一点理智克制了这种冲动,生生扯了一个谎出来。他不能直接说他知道八月有水灾,不然对方询问之下难以圆谎。司马光是儒家高贤,不语怪力乱神,若是以一些迷信或者术士之流的话来敷衍,肯定过不了关,说不定还要给他数落一顿。另外若是这些话传了出去,他也就不用混了,没有哪个主子希望臣子有些莫名其妙的能力,特别是这种能力还能威胁到他们的统治!
把灾害预测托于仙人或先贤寄梦,那是一种很愚蠢的事,这个认识沈欢早就了解。为此他不惜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把这个杂志给鼓捣了出来,只为了预先宣传一番而已,走的是“曲线救国”的路线。至于结果,很明显,至少沈欢最想帮助的司马光起了最大地注意之心。
那一晚,沈欢也装起神秘来,生生把这个谎圆得极其圆满,只说自己杂学颇多,最近研究天文地理,加以总结开封多年气象,得出一个两个月内必有出人意料地大雨的结论!这个说法也许很幼稚,至少一开始司马光是不信的,不过沈欢又装模作样显示他杂学的威力,解释了一番杂志上司马光并不懂的内容,像那个“人工呼吸”,起死回生的作用令司马光半信半疑。最后秉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念头,还是问起了防范措施。
沈欢当即大喜,他就清楚,以司马光谨慎地性格,就算不大相信,却也会有所准备地。因此道出了思谋已久的对策:第一就是宣传,《文艺》杂志有了这些防范知识,但是宣传得还不够,因为一般平民可不会买什么杂志回去阅读,大多文人又看不起这些知识,更不会去教授这些人了。好在沈欢也有准备,那就是多雇些人到民间去宣传这些知识,特别是这一个月内,一定要让更多地人了解这些救生本领,这个需要取得开封知府司马光的同意,免得这些宣传之人给以妖言惑众的名义关进了大牢!
这一点司马光思虑再三,最终同意。另外一个对策就是清理下水道。开封城作为当世大城,若要全城整治下水道,那也是一个大得离谱的工程,至少以大宋如今的财政状况,是不允许有这般大规模的花费。这个沈欢作为三司副使,了解得通透,因此倒也没有建议全盘整治,只是让司马光动用些厢兵到城里低洼之地去疏理一番即可。司马光作为开封知府,倒是有权力动用几百厢兵,而这些厢兵不同于禁军,基本上没有多少训练的目标,整日闲得慌,以知府名义让他们去做些劳役,也属正常。这一点,司马光同意了。
于是整个七月,在开封的某些街头,都能看见一些大汉挥动器具,翻开渠道,清理出不少的淤泥,最后送出城外;另外,在一些平民聚集的地方,特别是那些地势低洼之处,还能时不时听见一些读书人拿着两本《文艺》杂志,在宣传上面的水灾防范知识,做得正是普及工作,令人佩服。
所谓工夫不负苦心人,沈欢多日勤劳,终于迎来了回报。八月初三是他公休的日子,不过八月一天天过去,他更不敢怠慢,一大早就出去了,继续寻找蚂蚁的踪迹。走了一段路,终于在一个草丛里现了好多蚂蚁成群结队地行走着。沈欢顿时心儿一紧,低下头去,观察这些蚂蚁的去处,毫无意外,正是从低往高搬家!
蚂蚁搬家,要下雨!沈欢脑海里闪现这个念头,身体也绷紧了,拔腿就要跑,走了两步,又停下来,往其他草丛走了过去,低下头,又现一些蚂蚁也在做着搬家的事儿!这次终于肯定是要下大雨了,沈欢抬起头来,眯着眼,早上**点的太阳依然升起,红通通照耀着世间,不过周围的气氛倒是有点闷了。
沈欢再也不敢怠慢,直奔开封府衙,经过通报,找到了正在处理公务的司马光,开口急道:“老师,真的要下雨了!”
“什么?”司马光握笔的手一顿,顿时也紧张起来,一个月前因为沈欢所谓的预测,这一个月他也不得安生,日夜都为这场是不是会下的大雨揪心,连睡觉都不得安稳了,整日高度集中精神,如今乍闻大雨即至,还真吃惊,“子贤,你怎么知道要下雨的?”
沈欢把雨前蚂蚁搬家的道理给仔细说了出来,末了归功于他之前提到的“杂学”:“老师,这些都是学生涉及一些杂学研究出来的成果,其实算不得上什么,估计一些从事农桑的老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今日学生观察到大群蚂蚁搬家,因此估计这场雨不是今天就是明天要下了!”
司马光这时候顾不上赞赏对方的杂学了,依然半信半疑:“这是真的么?”
沈欢挠挠头,他刚才所说,在后世也不过是小儿科普知识而已,算不上什么大道理,不过对于一心只读圣贤之书的文人来说,这些生活现象,就显得太过遥远了,难怪司马光怀疑。
沈欢急了,道:“老师,除了蚂蚁,就是塘里的小鱼也会有异常,如果不信,老师可以差人到后院池塘观察,若是即将下雨,鱼儿肯定会浮上来透气,比平常要活跃一些!”
这次司马光没有怠慢,让人观察去了,出于谨慎,不敢让沈欢离去,两人窝在府衙等待消息,时间渐渐过去,过了晌午之后,周围的空气更闷人了,接着下人回报池塘的鱼儿果然有异常。这也让沈欢肯定大雨就在今天要下了。果然,晌午一过,本来高悬的太阳瞬间消失在厚厚的乌云之上!
大雨,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