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帐暖不早朝。这是十多天来沈欢的写照,所谓新婚燕尔,他的这个阳光气盛的身体,一连多日,都沉浸在了**的迷梦之中。夜夜笙歌,那也不在话下。

    沈欢控制不住自己地沉浸在了王璇的**之上,那白皙娇嫩的肌肤,那清新的体香,那触手可摸的滑腻,无一不令他陶醉向往。最后不可遏止地停留在了那晚橘黄灯光下的柔情蜜意之中。

    他变得需求无度,变得懒散;而王璇也许是因为太年轻,还不懂什么,只知道迎合,却没有反对。到了八月下旬的,沈欢的这个状态终于有人看不过去了,站了出来提点他。

    当然还是司马光,其他熟人纵使暗暗焦急,也只有司马光这个曾经的老师才最有资格说话:“子贤,圣人教导凡事过犹不及,老夫也是过来人,知道在你新婚燕尔的时候说这些话很不合适,但是,若眼睁睁着不说,老夫又过意不去!”

    “老师有话不防直说!”沈欢还没有意识到是怎么一回事。成了家的人就是不一样,再也不是单身一人的他隐隐有了成熟的感觉,当然,也只是他的感觉而已,至于到底如何,就不足为他人言了。

    司马光一下子有点尴尬了,沉吟片刻才道:“子贤,老夫知道你一直都是一个责任感很强的人,有你办事,老夫也放心得紧。不过最近三司里有人说你做事总是心不在焉,有些事一拖再拖。不成样子。你说,你是否在其他方面影响了正常的心态呢?”

    “老师地意思是……”沈欢隐隐感觉有了羞愧之感。

    司马光叹道:“子贤,老夫也年轻过,也有过荒唐的日子!但是,有些事。还是要节制才好!”

    沈欢倏地脸色红了起来,他终于知道司马光是什么意思了:说的正是他这些日子沉迷女色的情况。一想到女色,沈欢脑子里油然想起的又是王璇,王璇是一个很不错地妻子,至少这些时日沈欢找不出她的不好来,温柔贤淑,孝道娴静。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贤妻良母。^^小说520^^至少在这一刻,沈欢是对她很满意的。还有那令人沉醉的身体……摇了摇头,沈欢驱赶走那不合时宜的荒唐念头。

    仔细一寻思司马光的话,这半个多月地日子,确实是荒唐了点。在后世别人结婚有度蜜月之说,说地就是新婚期间要过的沉迷的日子。不过这这里,可没有这个说法,再说他也有着事情要办,因为蜜月荒废了其他工作。就显得太过荒唐了!

    沈欢自己也搞不清楚为何会如此,按理说他的心理年龄不小了,实在没有必要像没有经过人事的小男孩一样冲动与不知所以。难道这段时日的荒唐是这些年来压抑的情绪的宣泄?苦涩地笑了笑。看着自己的身材板子,确实还嫩着呀!

    “老师……”沈欢一下子不懂要说点什么。

    司马光走近他,拍了拍他地肩膀,笑着说道:“子贤,是人都有年轻的时候,你也不必太过在意,所谓有错则改,你自己更正一下即可。莫要让别人担心了!”

    沈欢感激地点着头。说到此事,也确实令人难以启齿。不然别人也不会把状告到司马光这边来。还有自己的母亲,身为长辈地她,看到自己的状态,难道会不担忧吗?可是她也没有说出来,其实心底里的担忧更盛了吧。一想到这里,沈欢就有点自责了,温柔乡英雄冢,没想到自己也有面临这一刻的时候。

    还好……事情没有糟糕到难以收拾的地步,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别人眼中,他与王璇,也不过是年轻气盛罢了,还没有上升到败家的地步。想到这一点,沈欢就暗暗庆幸,心里想到的地方就远了许多:因为年轻男女贪图享乐而把双方都搭进去的,莫过于历史上地陆游夫妇了,沈欢红着脸笑了笑,当年陆游与他现在地情形基本上一样,与他的表妹唐婉少年成亲,于是乎,日夜玩乐,就成了他们过后日子地主题,而陆游,也许就无心学习了。

    虽然对于那个历史上很有名的凄婉的《钗头凤》词里的故事感到很痛心,但是这个时候想想,刚刚经过点醒的沈欢,一下子好像又明白了许多:也许,陆母强自拆散陆游夫妻也是出于爱儿的表现吧,毕竟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儿子从一个天才少年变成一个只会沉迷女色的家伙!

    用力地晃了晃脑袋,沈欢感觉自己想得太远了,实在没有必要,定了定心神,誓式地对司马光说道:“老师的指点,学生已经了然,老师放心,怎么做,学生清楚了!”

    司马光捋了捋须子,笑着说道:“清楚就好,清楚就好!当然,你也要处理适当,莫要因为老夫的话让你们夫妻感情不和,那样的话就是老夫的不是了!”

    沈欢赧然点头。

    司马光揭过此事不提,转身走到西边的书架前,从中捧下一个锦盒来,既而转到沈欢身前,道:“子贤,两年的努力,如今《通志》八卷已经完成,也是时候把它进献给皇家的时候了!”

    “《通志》完成了?”沈欢一下子忘了其他事,心里只剩下无边的惊喜,这个《通志》,说白了就是那部伟大的《资治通鉴》的前身。而他沈欢作为一个后来人,当然清楚《资治通鉴》的历史意义,能亲身参与其中,就是莫大的荣幸,如今听闻完稿妥善,那份收获的喜悦,再也遏制不住。

    司马光也是一脸的欣慰:“只修了八卷,秦以前地史料基本上概括。至于后面部分,工作量太大,非一二人可以胜任。单是这八卷史料,就让我等费尽精力两三年,后面部分。若不能取得朝廷人力物力的支持,则难以成事了!因此老夫打算把《通志》献上去,争取到官家的支持,再招集天下贤才,一道把这个修史盛事继续下去!子贤,这可是当年你提出的策略呀,哈哈。如今想来。若没有你当年对此史编修宗旨的概括,想来也不会有今日之成就!对词,你功不可没呀!”

    沈欢难得谦虚地道:“老师太过谦虚了,这部史书,才是你一生精力地集成呀!学生适逢其会,不过偶有亮点之言罢了,关键还是老师的努力呀!不过老师……此书已成,是否可以交付刊行呢?”沈欢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赚钱,这些年印书馆已经展壮大。5200^^业务不单满足河北诸路,就是江南大部分地区,也相继用上了活字印刷的书籍。真正做到了沈欢与周季定下的把生意做遍天下的初衷。

    随着业务的扩大,他地个人财产自然也像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到现在,单以资产而论,他地财富在开封也算排得上号了,至少,在这个时代,他已经不必在为钱财而苦恼了。如今。钱财对于他来说。更多只是数字符号而已,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不过。是人都不会嫌钱多,因此一看到《通志》完稿,沈欢想到的还是刊行以此谋利。

    司马光对此没有多少概念,闻言说道:“若能刊行普及天下,让天下士人都看到此书,老夫也极愿如此,但是,这毕竟是史书,还需让朝廷审核方可,不然就是私人修撰,若给有心人攻击,也是个大麻烦!”

    沈欢只好默然了。司马光比欧阳修要谨慎得多,也最多顾忌,让他像欧阳修一样通过瞒天过海布史书,估计司马光是大大不肯的,既然如此,还不如顺应历史,先让《通志》活获得朝廷支持,到时再刊行也不迟!

    司马光也算一个雷厉风行的人,这边才与沈欢商定,还没几天,他就把《通志》一书捅了上去。八月二十五,迩英殿进讲,诸大臣无事,在与官家讨论的时候,司马光趁机把《通志》献了上去。

    宋人好修史,就连皇帝也有此爱好。特别是好学如神宗皇帝,更是把修史与国家大事联系上来。司马光此举,获得了他的赞成,在看完《通志》之后,如历史一般,他赞同司马光继续修下去。而历史,也在这一刻又拐了一个弯。

    若按照原先的历史,著史,是司马光从政治国的一种方式,而《资治通鉴》,更是一种历史无奈地产物。王安石为相后,在政见不同、难于合作的情况下,司马光请求担任西京留守御史台这个闲差,退居洛阳,专门研究历史,希望通过编写史著,从历史的兴衰成败中提取治国地经验。5200^^而早在仁宗嘉佑年间,司马光担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官时,看到凡间屋子都是史书,浩如烟海的史籍,即使一个人穷其一生也是看不过来的。这早就使他逐渐产生了一个编写一本既系统又简明扼要的通史的想法,使人读了之后能了解几千年历史的兴衰得失。他的想法得了好友——历史学家刘恕的赞同和支持。

    当然,现在地事实就是《通志》完稿,而这一稿子地完结,得到了沈欢不少的帮助,至少在成书原因上,就有沈欢大一大参与。在这一点上,司马光是极其看中沈欢地“历史才学”的,不然当初也不会收他做学生了。

    本来,《通志》应该是在宋英宗时代献上的,英宗看后,非常满意,要他继续写下去,并下诏设置书局,供给费用,增补人员,专门进行编写工作。司马光深受鼓舞,召集了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共同讨论书的宗旨、提纲,并分工由刘班撰写两汉部分、刘恕撰写魏晋南北朝部分、范祖禹撰写隋唐五代部分,最后由司马光总成其书,由其子司马康担任校对。至于现在,奈何历史已经给沈欢这个小蝴蝶扇得改变了许多,宋英宗早早西去见了佛祖,这个修史大事,与他也就扯不上关系了。

    那么。神宗时代来临!赵顼本来就多才多学,在万千史料浩瀚史书之中,《通志》是那样的耀眼,是那样地拉风,他一眼就认准了《通志》比其他的史书更便于阅读。也易于借鉴,于是对司马光大加赞赏。

    《资治通鉴》!司马光献完《通志》三天后,赵顼召见了司马光,就《通志》问题进行了讨论,司马光把要继续修下去的心思说出来,得到了赵顼的认可。于是乎,官家亲自赐名的荣幸出现了——他就叫《资治通鉴》!

    赐名还不算。赵顼还雅兴大。亲自为此书写了一篇序文,说它“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算是对司马光地又一大支持。接着他还将颖邸旧书三千四百卷赏给司马光参考,下旨写书所需的笔墨纸砚以及伙食住宿等费用都由国家供给,给司马光提供了优厚的著书条件,促进这部史书的编修工作。\

    这些乍看上去与历史没有多少出入,但是沈欢却清楚,一切都已经改变了。至少司马光在官职上就与历史有了很大的不同。当时他不过御史,算是可有可无,但现今他身在政事堂。是参知政事,是帝国中枢大臣,身份非同小可,因此,沈欢现在很担忧一旦司马光不再按照历史轨迹到洛阳钓鱼,那部煌煌巨著《资治通鉴》还会出现在历史长河之中吗?虽然现在赵顼已经允诺为它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说《资治通鉴》在煌煌巨著,因为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一千三百多个年头的历史。这部书选材广泛。除了有依据的正史外。还采用了野史杂书三百二十多种,而且对史料地取舍非常严格。力求真实。这部书所记述地内容也的确比较详实可信,历来为历史学家所推崇。而且《通鉴》记事简明扼要,文笔生动流畅,质朴精练,不仅可以作为史学著作阅读,有些篇章也可以作为文学作品来欣赏。

    后世的《资治通鉴》的著述意义己远远过了司马光著史治国的本意,它不仅为统治者提供借鉴,也为全社会提供了一笔知识财富。清代学者王鸣成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资治通鉴》已和《史记》一样,被人们称为史学瑰宝,广为流传,教益大众。而研究者也代代相沿,使其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即通鉴学”。当然,这些都与司马光的呕心沥血分不开。在洛阳的十五年,他几乎耗尽了全部心血。在完书后他曾上表皇上说:“臣现在骨瘦如柴,老眼昏花,牙齿也没儿颗了,而且神经衰弱,刚刚做过的事情,转过身就忘记。臣地精力全都耗费在这部书里了!”司马光为编书经常废寝忘食,有时家里实在等不到他回来吃饭,便将饭送至书局,还要几次催促,他才吃。他每天修改的稿子有一丈多长,而且上面没有一个草书,全是一丝不苟的楷书。书成之后,仅在洛阳存放地残稿就堆满了两间屋子,可见他为这木书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劳动。

    如此巨大的劳动,不是说一个人肯努力就能成功的了,其中有不少偶然与必然,至少,时间充裕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旦司马光没有十五年的闲置,沈欢很难想象《资治通鉴》还能出现,这也是他最近一边为司马光高兴一边又担忧的情绪了。若《资治通鉴》不能面世,他会不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呢?

    不说沈欢地担忧会不会成为现实,单说司马光,得到了官家地大力支持后,他除了忙碌公务外,期间一心都把精力扑在了修史一事上。他开始调用人力物力,组织书局,把以前结交的志同道合地修史人员都拉了进来。当然,与历史不大一样的改变就是沈欢也给拉了丁,成为伟大的校对人员,另外给拉进来的还有与司马康一道混得风生水起的欧阳,都是年轻才俊,在司马光眼里,又甘于寂寞,是修史的一把好手。

    《资治通鉴》的出现给了不少人不同的感受,当日进讲,除了官家的盛赞外,连一道文宗欧阳修也出了感慨,说“君实此举,实在是文人之幸,他日必当青史留名”!另外还有其他文人也跟着起哄,一道吹嘘此乃天子圣明之象。

    这或多或少可以解释赵顼对《资治通鉴》很兴奋的原因吧。不过,《资治通鉴》给他带来的兴奋与喜悦还没过两日,就给另外一个消息给抹杀了这份欣喜。

    在慈寿宫里,在两宫太后的面前,官家赵顼显得有点气急败坏,甚至不顾君王的礼仪,挥着手,大喝着说道:“朕不同意,不同意!皇妹,你是不是疯了,竟然……”

    他所说的皇妹就是宝安公主,只见她一脸淡然地坐在下,嘴上若有若无的笑意真的令赵顼以为她不正常了。

    “皇妹,你知不知道,朕这些时日在琢磨着给你一个大国封号,以显朕对你的爱护之意,可是你……你真的没疯吗?你刚才竟然和朕说要出家?出家做道士?”赵顼依然怒不可遏,激动得脸色红,他真以为自己的听觉出了问题,他的皇妹,宝安公主,竟然在他面前说要出家做道士!理由是为刚刚驾崩的父皇守孝三年!

    “守孝?”赵顼有点难以接受,“皇妹,要守孝,也是作为儿子去做,你一个女儿家,去参合什么!难道你就是要朕等难堪吗?”

    宝安公主没有说话,静静地看着赵顼。

    赵顼一下子愣了,突然觉这里只有自己在表演,而慈寿宫中除了他与宝安,明明还有两宫太后,而今日,也是她们派人把自己叫来的。难道……赵顼心头有了不妙的感觉,看向稳坐台前的曹太后。

    “官家少安毋躁,静下心来,免得坏了龙体!”曹太后淡然地说道,像清风一般,没有痕迹。

    赵顼更愣了:“娘娘,难道你没听到皇妹说她要做什么吗?她……”

    “这个哀家当然清楚!”曹太后笑着说道,“宝安之前已经与哀家说了,她不就是要尽孝心为先帝守孝三年么?你是官家,国事为中,不能面前你为先帝守孝,而其他郡王,也各有要事,难以周全,难得宝安有这个心思,你们父皇九天之上,也该欣慰了吧!”

    “怎么会这样?”赵顼感觉有点难以理解了,他本来还在猜想太后让他过来,是要劝一劝皇妹的,现在怎么听就感觉怎么不对劲,一说过来,反而是两宫太后都同意,而他就是要劝说的对象了!

    “反正朕不同意!”赵顼坚定地说道,“宝安年纪也不小了,都到了出阁的年纪,却要出家做道士,传出去,成何体统,皇家脸面何存!娘娘,这个您想过没有?”

    曹太后叹道:“哀家也不是不懂事理之人,怎么会不考虑周全呢?可是,官家,这是宝安的主意,她决心已定,哀家又能说什么呢?”

    赵顼愕然,转头看向娴静地坐在一旁的宝安公主,道:“皇妹,这真的是你的意思吗?或者说,你有什么苦衷,你和朕说,朕一定为你出头做主!”

    这章是补昨天那章的,双倍字数补回,嘎嘎。晚上还有一章今天的。

章节目录

北宋仕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孤心书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百五十八章 出家-北宋仕途txt下载 八零,北宋仕途,笔趣阁并收藏北宋仕途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