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军撤出颍川,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徐武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颍川城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的繁华,街道上人来人往。徐武、郭嘉、陈群三人又开始了苦逼的书院生活,很显然,他们仨都不喜欢听老夫子的之乎者也。
当再次看到书院上千学子在一起晨读的时候,徐武心头感到一阵悲哀,上千的读书人呐,平日里一个个趾高气扬的说着,要以死报国报效朝廷,黄巾军攻城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连读书人的脊梁都没有,还算什么狗屁读书人!怪不得匈奴南下,汉王朝连连退败,倘若将来让这些人做了官,汉王朝又怎能不亡!
有这样的读书人,是百姓的不幸,也是天下的悲哀。
与徐武郭嘉陈群三个整天游手好闲的人相比,荀彧就忙了许多,又是召集人手修葺城墙,又是给阵亡将士的家属发放抚恤,还要兼职太守处理整个颍川城的内务。
事情虽然多而且繁琐,但荀彧依旧处理得井井有条,有条不紊。
徐武对此倒没有任何的惊讶,这个将来被称作‘王佐之才’的男人,如果连一个城池的事务都搞不定,那还不如一头撞死得了。
没了荀彧的约束,徐武跟郭嘉在书院里胆子都大了许多,陈群也跟着厮混进来。只是陈群跟郭嘉两人属性犯冲,彼此都看不顺眼对方,常常掐架,徐武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在心里叹息一声,阶级斗争尚未瓦解,同志仍需努力啊。
黄巾军撤退后的十一天,有好消息从洛阳传来。
天子刘宏得到陈家进贡的白纸,大喜过望,大赏了陈家不说,还封了陈群为关内侯,徐武所要的赦令也自然颁布了下来。
后天子又听闻击退了黄巾,再次大加封赏。荀彧官拜谏议大夫,一个月后到洛阳就职,连徐武也混了个不大不小的督邮职位,郭嘉本来也有一个县丞的官职,但是被郭嘉给推掉了。
徐武知道,自己能够当上督邮,肯定是有人在暗中出了力气帮助自己,不然自己一个没钱没势的穷小子,在这个宦官把持朝政的年代,又怎么可能坐到督邮的位置。
徐武略一思索,跟自己走得近、并且还有权有势的就只有陈群了,帮助自己的必定是陈家无误。徐武也不是白眼狼,所以在第一时间就去拜访了陈家的老爷子陈蹇。
关于督邮这个官职,徐武唯一的认知就是来自于三国演义。
那时候的昭烈皇帝刘备还只是个平原县令,然后有一天来了个胖督邮视察,各种花样作死后,张飞张三爷的虎脾气没能忍住,就把那督邮剥光了吊树上吊打了一下午,后来刘备放下了那督邮,就挂印辞官,开始了四处奔波的生涯。
不过正史好像说的是刘备打的那督邮,不过那都不重要了,没必要在意那些细节。
徐武从陈群那里了解到,督邮其实就是一个负责监察郡内各个乡县的官员,相当于后世镇一级的小科长。
督邮的官阶虽然低,但权力不小。在整个郡内,但凡遇到看不顺眼的人,就能随便按上罪名,直接报去中央审批。大有一种老子说你是错的,就算你对了,也还是错的狂霸气势。前提是只要你不花样作死,碰到张三爷那样暴脾气的虎人。
不管怎么说,徐武好歹也算是走上了仕途。
…………
定陶县,徐家。
“徐老爷,有您的信件!”
邮差隔着老远就喊了起来。
正蹲在泥巴地上的徐褚听这声音,‘嗖’的一下就起身跑了过去。
邮差只见一座肉山一样的身影奔跑了过来,澄澈的眼神中带着强烈的迫切,“是我弟弟寄回来的吗?”
邮差哪里知道这个,取出一捆用绳子捆着的竹简,确定是徐家的后,才递给了徐褚。徐家的大儿子徐褚,天生憨傻,这是定陶所有人都知道的。
徐易此时也走了过来,将几十文铜钱放在了邮差手中,点头说了句,“多谢小哥了。”
那邮差拿了钱,一张干瘦的脸笑得跟狗尾巴花似得,连忙点头赔着笑,“徐老爷您太客气了,这本来是我应该做的。”
那邮差说完后,跟徐易道了个别,又往别处去了。
徐褚拿着竹简,直接扯掉了捆着的那根绳子。打开竹简后,徐褚瞪着小眼睛左看右看,把竹简翻了好几转后,才极为不舍的才把竹简递给了徐易。
徐易看着自己的这个大儿子,怒其不争道:“以前叫你认真读书识字,你不学,现在知道看不懂了吧?”
徐褚嘿嘿的傻笑起来,庞大的身躯凑在徐易旁边,瞪大了小眼,装作很努力的样子,跟徐易一起看着那竹简。
徐易几乎是黑着脸看完了竹简上的内容,如果徐武在场,估计又得被徐易追着打好几座大山,竹简上的字体歪歪斜斜,就跟歪瓜裂枣一般,用一个成语来形容的话,那就是惨不忍睹。
徐易拿着竹简走回了家门,徐褚跟在身旁,一路不停的着急问着:“阿爹,是不是弟弟写回来的,都说了什么?你快告诉我啊,阿爹!”
屋内忙着家务的卫茹见状,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走了过来,“老爷,是不是武儿寄回来的?”
徐易重哼了一声,将竹简放在桌案上,转身回了里屋,“不过是当了个小小的督邮,尾巴都快翘上天了。”
徐易的语气虽然冰冷,但傻子都能听出他语气中夹杂着的喜悦。
卫茹看了回屋的徐易一眼,慢慢打开竹简,很快就看完了竹简的内容,脸上也露出了高兴的表情。同时心里感到好气又好笑,徐易明明很在乎关心徐武,却总是装作一副毫不在乎的严厉样子,不然也不会听到有信件来时,第一时间就冲了出去。还有,这竹简里的内容,满是徐武关心家人的话语,只是在最后捎带了一句当了督邮,哪有半分的邀赏味道,反倒是徐易这个当父亲的,常常跟儿子斗气。
一旁的徐褚见卫茹不说话,以为是徐武遇到了麻烦,急不可耐的催促起来,“娘亲,弟弟说什么了?你快告诉褚儿。”
卫茹伸手轻轻拍了拍徐褚的额头,笑着说道:“褚儿呐,武儿在颍川打退了黄巾贼,当了官啦。”
卫茹满脸的自豪,他的儿子终于出息了。
徐褚听完后,高兴的跑向了屋外,欢呼着:“哦,哦,弟弟当官啰,弟弟当官啰……”
从那天以后,县里前来向徐家提亲的人,络绎不绝。
沉寂许久的徐家,再一次门庭若市。
颍川城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的繁华,街道上人来人往。徐武、郭嘉、陈群三人又开始了苦逼的书院生活,很显然,他们仨都不喜欢听老夫子的之乎者也。
当再次看到书院上千学子在一起晨读的时候,徐武心头感到一阵悲哀,上千的读书人呐,平日里一个个趾高气扬的说着,要以死报国报效朝廷,黄巾军攻城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连读书人的脊梁都没有,还算什么狗屁读书人!怪不得匈奴南下,汉王朝连连退败,倘若将来让这些人做了官,汉王朝又怎能不亡!
有这样的读书人,是百姓的不幸,也是天下的悲哀。
与徐武郭嘉陈群三个整天游手好闲的人相比,荀彧就忙了许多,又是召集人手修葺城墙,又是给阵亡将士的家属发放抚恤,还要兼职太守处理整个颍川城的内务。
事情虽然多而且繁琐,但荀彧依旧处理得井井有条,有条不紊。
徐武对此倒没有任何的惊讶,这个将来被称作‘王佐之才’的男人,如果连一个城池的事务都搞不定,那还不如一头撞死得了。
没了荀彧的约束,徐武跟郭嘉在书院里胆子都大了许多,陈群也跟着厮混进来。只是陈群跟郭嘉两人属性犯冲,彼此都看不顺眼对方,常常掐架,徐武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在心里叹息一声,阶级斗争尚未瓦解,同志仍需努力啊。
黄巾军撤退后的十一天,有好消息从洛阳传来。
天子刘宏得到陈家进贡的白纸,大喜过望,大赏了陈家不说,还封了陈群为关内侯,徐武所要的赦令也自然颁布了下来。
后天子又听闻击退了黄巾,再次大加封赏。荀彧官拜谏议大夫,一个月后到洛阳就职,连徐武也混了个不大不小的督邮职位,郭嘉本来也有一个县丞的官职,但是被郭嘉给推掉了。
徐武知道,自己能够当上督邮,肯定是有人在暗中出了力气帮助自己,不然自己一个没钱没势的穷小子,在这个宦官把持朝政的年代,又怎么可能坐到督邮的位置。
徐武略一思索,跟自己走得近、并且还有权有势的就只有陈群了,帮助自己的必定是陈家无误。徐武也不是白眼狼,所以在第一时间就去拜访了陈家的老爷子陈蹇。
关于督邮这个官职,徐武唯一的认知就是来自于三国演义。
那时候的昭烈皇帝刘备还只是个平原县令,然后有一天来了个胖督邮视察,各种花样作死后,张飞张三爷的虎脾气没能忍住,就把那督邮剥光了吊树上吊打了一下午,后来刘备放下了那督邮,就挂印辞官,开始了四处奔波的生涯。
不过正史好像说的是刘备打的那督邮,不过那都不重要了,没必要在意那些细节。
徐武从陈群那里了解到,督邮其实就是一个负责监察郡内各个乡县的官员,相当于后世镇一级的小科长。
督邮的官阶虽然低,但权力不小。在整个郡内,但凡遇到看不顺眼的人,就能随便按上罪名,直接报去中央审批。大有一种老子说你是错的,就算你对了,也还是错的狂霸气势。前提是只要你不花样作死,碰到张三爷那样暴脾气的虎人。
不管怎么说,徐武好歹也算是走上了仕途。
…………
定陶县,徐家。
“徐老爷,有您的信件!”
邮差隔着老远就喊了起来。
正蹲在泥巴地上的徐褚听这声音,‘嗖’的一下就起身跑了过去。
邮差只见一座肉山一样的身影奔跑了过来,澄澈的眼神中带着强烈的迫切,“是我弟弟寄回来的吗?”
邮差哪里知道这个,取出一捆用绳子捆着的竹简,确定是徐家的后,才递给了徐褚。徐家的大儿子徐褚,天生憨傻,这是定陶所有人都知道的。
徐易此时也走了过来,将几十文铜钱放在了邮差手中,点头说了句,“多谢小哥了。”
那邮差拿了钱,一张干瘦的脸笑得跟狗尾巴花似得,连忙点头赔着笑,“徐老爷您太客气了,这本来是我应该做的。”
那邮差说完后,跟徐易道了个别,又往别处去了。
徐褚拿着竹简,直接扯掉了捆着的那根绳子。打开竹简后,徐褚瞪着小眼睛左看右看,把竹简翻了好几转后,才极为不舍的才把竹简递给了徐易。
徐易看着自己的这个大儿子,怒其不争道:“以前叫你认真读书识字,你不学,现在知道看不懂了吧?”
徐褚嘿嘿的傻笑起来,庞大的身躯凑在徐易旁边,瞪大了小眼,装作很努力的样子,跟徐易一起看着那竹简。
徐易几乎是黑着脸看完了竹简上的内容,如果徐武在场,估计又得被徐易追着打好几座大山,竹简上的字体歪歪斜斜,就跟歪瓜裂枣一般,用一个成语来形容的话,那就是惨不忍睹。
徐易拿着竹简走回了家门,徐褚跟在身旁,一路不停的着急问着:“阿爹,是不是弟弟写回来的,都说了什么?你快告诉我啊,阿爹!”
屋内忙着家务的卫茹见状,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走了过来,“老爷,是不是武儿寄回来的?”
徐易重哼了一声,将竹简放在桌案上,转身回了里屋,“不过是当了个小小的督邮,尾巴都快翘上天了。”
徐易的语气虽然冰冷,但傻子都能听出他语气中夹杂着的喜悦。
卫茹看了回屋的徐易一眼,慢慢打开竹简,很快就看完了竹简的内容,脸上也露出了高兴的表情。同时心里感到好气又好笑,徐易明明很在乎关心徐武,却总是装作一副毫不在乎的严厉样子,不然也不会听到有信件来时,第一时间就冲了出去。还有,这竹简里的内容,满是徐武关心家人的话语,只是在最后捎带了一句当了督邮,哪有半分的邀赏味道,反倒是徐易这个当父亲的,常常跟儿子斗气。
一旁的徐褚见卫茹不说话,以为是徐武遇到了麻烦,急不可耐的催促起来,“娘亲,弟弟说什么了?你快告诉褚儿。”
卫茹伸手轻轻拍了拍徐褚的额头,笑着说道:“褚儿呐,武儿在颍川打退了黄巾贼,当了官啦。”
卫茹满脸的自豪,他的儿子终于出息了。
徐褚听完后,高兴的跑向了屋外,欢呼着:“哦,哦,弟弟当官啰,弟弟当官啰……”
从那天以后,县里前来向徐家提亲的人,络绎不绝。
沉寂许久的徐家,再一次门庭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