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一无所有(二十八)-混在帝国当王爷最新章节
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一无所有(二十八)-混在帝国当王爷最新章节-混在帝国当王爷-笔趣阁
混在帝国当王爷
作者:拐子饭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叔,今天的朝会,到底发生了什么?”
李忠多有劝说,不希望自己进宫,李勋心里隐隐中有了一些猜测。
李忠看着李勋,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说道:“圣旨明天就会到你家中,到时候你就明白了,所以,你现在进宫见皇上,没有用处,也没有必要。”
李勋笑了,从李忠的话中,他已经知道了答案。
今天的朝会,自己恐怕是其中的重头戏,被免职,失去所有,还是更为严重?
但是在李勋看来,这些已经无所谓了。
李勋对李忠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然后迈步朝着皇宫走去。
看着李勋离去的背影,李忠摇头叹息,他对现在的赵询,感到非常的失望,对整个国家的未来,感到极度的担忧。
李忠今天之所以来参见朝会,正是为了李勋,前番范中允找到他,希望他可以为李勋进言,李忠虽然表面上没有做出任何表态,但是内心里,其实已经答应了下来。
就河北战局,李忠可以说是极力进言,他说的都是事实,更是公道话。
有高善才作为内应,加上李从固精心布局,这场战争,谁去了都是一个结果,那就是战败。
李勋能够在如此极端的情况之下,带回来一半,也就是五万军队,已经是非常不错的结局了,就整个战局来说,十万大军,损失一半,虽然非常惨重,但至少比全军覆没要好的太多。
至少李勋带回来的五万人,加强了河东地区的军事力量,可以形成一道强有力的防御,制止了局势的进一步恶化,更是遏制了李从固有可能,进一步的军事行动。
从这个方面来说,李勋还是有功劳的,而且功劳还不小。
所以,河北之战的失败,李勋确实要为此负责,但他也是有功劳的,不能把所有的罪过与过失,全部都是算到李勋一个人的头上,这对李勋也是不公平的。
李忠的进言,效果不大。
赵询多次叮嘱李勋,让其守城即可,不许出战,就算是高善才与陈庆祝被消灭了,只要博州、茗州还在朝廷的手中,以十万大军驻守两地,李从固也奈何不了他们。
赵询的意思非常明白,你李勋带着十万大军去河北,可以无功,甚至是可以无所作为,什么事都不做都可以,但一定不能因为错误的决定,而葬送了朝廷的十万大军。
李勋也是信誓旦旦答应了的。
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李勋领着十万大军出战,中了李从固的埋伏,险些全军覆没,这与赵询的叮嘱与命令,完全是背驰而行,最后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赵询岂能不怒?
对此,李忠也是劝告赵询。
上级下达的命令,任何时候,只能是相对的,你不可能因为一道命令,就彻底限制住所有人的行为。
人是有思想的,也是有理智的,当一件事情的发生,突破了人的思想与理智,任何命令,还能约束的了谁?
以当时的局面而言,高善才与陈庆祝已经打下了赵州,大败李从善,而李勋那边面对的敌人,只有一万人,十倍于敌的兵力,在不知道这一切都是陷阱的情况之下,换做任何人,都会出兵,因为在所有人看来,这是一件没有任何风险,也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
只要出兵,就能取胜,这么简单的事情,谁会不去做呢?
而且当时的情况,出兵的命令,也不是李勋一个人决定的,而是绝大多数将领,一致赞成,李勋反对也没有用,这怎么能说是李勋擅自出兵呢?
当然,寇雄最后把所有的责任全部都是推给了李勋,但是其中的真相,不是他寇雄一个人就能完全掩饰住的。
李忠说了很多,极力为李勋进言。
整个朝会的过程,完全就是一边倒的局面,李忠虽然是右相,虽然说了那么多,有理有据,但是最终还是改变不了什么。
李忠的进言,被所有人,包括赵询在内,给彻底的忽视了。
对此,李忠颇为愤慨,朝会还没有结束,便是愤愤离开。
离开朝会,李忠并没有急着离开皇宫,而是去见了李怡,在那里,他还见到了燕王赵恒。
李忠把朝会的情况告知了李怡与燕王赵恒,他这么做,其实是有些不妥的,但朝会的进展,对于李勋的处置结果,非常严重,虽然大臣们有些分歧,但优势还是站在门阀世家集团那一边,而整个过程,赵询竟是对门阀世家的意见,表现的颇为支持,一旦决议的结果,朝着门阀世家集团意图进行,那李勋最后的结局,将会非常的凄惨,这对李勋而言,将是非常残酷的一件事情。
李忠不愿意见到这个结果的出现,所以才去找了李怡。
听了李忠的进言之后,燕王赵恒倒是表现的非常积极,表示愿意出面帮忙,并且当即告辞离开,前往朝会现场。
朝会的后半段过程,李忠并不知道,但是燕王赵恒的出现,或许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虽然最后的结果,还是非常严重,但李勋至少保住了性命。
李勋到了赵询的寝宫。
赵询这个时候正在吃饭,他抬头看向李勋,淡声说道:“你来了。”
朝会持续了好几个时辰,因此,此时的赵询,脸上有着掩饰不住的疲累。
李勋躬身一拜:“微臣参见皇上。”
赵询说道:“还没吃饭吧,坐下一起吃吧。”
赵询虽然让李勋坐下来一起吃饭,但语气之中,有着掩饰不住的冷漠。
李勋什么话都没有说,在赵询对面坐了下来。
李勋看着对面的赵询,此时此刻,内心之中,有着强烈的疏远感,与赵询相识这么多年,自己从未有过这种感觉。
自赵询当了太子之后,李勋就慢慢感受到了,双方之间有了一些疏远,但并不强烈,这种感觉随着赵询继位之后,更加强烈了.....一直河北之后,到了现在,李勋看着对面的赵询,仿佛就像是在看一个陌生人一样。
这种感觉的出现,让李勋感到非常难过。
李勋并不想出现这样的结果,但有些事情,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
李忠多有劝说,不希望自己进宫,李勋心里隐隐中有了一些猜测。
李忠看着李勋,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说道:“圣旨明天就会到你家中,到时候你就明白了,所以,你现在进宫见皇上,没有用处,也没有必要。”
李勋笑了,从李忠的话中,他已经知道了答案。
今天的朝会,自己恐怕是其中的重头戏,被免职,失去所有,还是更为严重?
但是在李勋看来,这些已经无所谓了。
李勋对李忠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然后迈步朝着皇宫走去。
看着李勋离去的背影,李忠摇头叹息,他对现在的赵询,感到非常的失望,对整个国家的未来,感到极度的担忧。
李忠今天之所以来参见朝会,正是为了李勋,前番范中允找到他,希望他可以为李勋进言,李忠虽然表面上没有做出任何表态,但是内心里,其实已经答应了下来。
就河北战局,李忠可以说是极力进言,他说的都是事实,更是公道话。
有高善才作为内应,加上李从固精心布局,这场战争,谁去了都是一个结果,那就是战败。
李勋能够在如此极端的情况之下,带回来一半,也就是五万军队,已经是非常不错的结局了,就整个战局来说,十万大军,损失一半,虽然非常惨重,但至少比全军覆没要好的太多。
至少李勋带回来的五万人,加强了河东地区的军事力量,可以形成一道强有力的防御,制止了局势的进一步恶化,更是遏制了李从固有可能,进一步的军事行动。
从这个方面来说,李勋还是有功劳的,而且功劳还不小。
所以,河北之战的失败,李勋确实要为此负责,但他也是有功劳的,不能把所有的罪过与过失,全部都是算到李勋一个人的头上,这对李勋也是不公平的。
李忠的进言,效果不大。
赵询多次叮嘱李勋,让其守城即可,不许出战,就算是高善才与陈庆祝被消灭了,只要博州、茗州还在朝廷的手中,以十万大军驻守两地,李从固也奈何不了他们。
赵询的意思非常明白,你李勋带着十万大军去河北,可以无功,甚至是可以无所作为,什么事都不做都可以,但一定不能因为错误的决定,而葬送了朝廷的十万大军。
李勋也是信誓旦旦答应了的。
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李勋领着十万大军出战,中了李从固的埋伏,险些全军覆没,这与赵询的叮嘱与命令,完全是背驰而行,最后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赵询岂能不怒?
对此,李忠也是劝告赵询。
上级下达的命令,任何时候,只能是相对的,你不可能因为一道命令,就彻底限制住所有人的行为。
人是有思想的,也是有理智的,当一件事情的发生,突破了人的思想与理智,任何命令,还能约束的了谁?
以当时的局面而言,高善才与陈庆祝已经打下了赵州,大败李从善,而李勋那边面对的敌人,只有一万人,十倍于敌的兵力,在不知道这一切都是陷阱的情况之下,换做任何人,都会出兵,因为在所有人看来,这是一件没有任何风险,也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
只要出兵,就能取胜,这么简单的事情,谁会不去做呢?
而且当时的情况,出兵的命令,也不是李勋一个人决定的,而是绝大多数将领,一致赞成,李勋反对也没有用,这怎么能说是李勋擅自出兵呢?
当然,寇雄最后把所有的责任全部都是推给了李勋,但是其中的真相,不是他寇雄一个人就能完全掩饰住的。
李忠说了很多,极力为李勋进言。
整个朝会的过程,完全就是一边倒的局面,李忠虽然是右相,虽然说了那么多,有理有据,但是最终还是改变不了什么。
李忠的进言,被所有人,包括赵询在内,给彻底的忽视了。
对此,李忠颇为愤慨,朝会还没有结束,便是愤愤离开。
离开朝会,李忠并没有急着离开皇宫,而是去见了李怡,在那里,他还见到了燕王赵恒。
李忠把朝会的情况告知了李怡与燕王赵恒,他这么做,其实是有些不妥的,但朝会的进展,对于李勋的处置结果,非常严重,虽然大臣们有些分歧,但优势还是站在门阀世家集团那一边,而整个过程,赵询竟是对门阀世家的意见,表现的颇为支持,一旦决议的结果,朝着门阀世家集团意图进行,那李勋最后的结局,将会非常的凄惨,这对李勋而言,将是非常残酷的一件事情。
李忠不愿意见到这个结果的出现,所以才去找了李怡。
听了李忠的进言之后,燕王赵恒倒是表现的非常积极,表示愿意出面帮忙,并且当即告辞离开,前往朝会现场。
朝会的后半段过程,李忠并不知道,但是燕王赵恒的出现,或许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虽然最后的结果,还是非常严重,但李勋至少保住了性命。
李勋到了赵询的寝宫。
赵询这个时候正在吃饭,他抬头看向李勋,淡声说道:“你来了。”
朝会持续了好几个时辰,因此,此时的赵询,脸上有着掩饰不住的疲累。
李勋躬身一拜:“微臣参见皇上。”
赵询说道:“还没吃饭吧,坐下一起吃吧。”
赵询虽然让李勋坐下来一起吃饭,但语气之中,有着掩饰不住的冷漠。
李勋什么话都没有说,在赵询对面坐了下来。
李勋看着对面的赵询,此时此刻,内心之中,有着强烈的疏远感,与赵询相识这么多年,自己从未有过这种感觉。
自赵询当了太子之后,李勋就慢慢感受到了,双方之间有了一些疏远,但并不强烈,这种感觉随着赵询继位之后,更加强烈了.....一直河北之后,到了现在,李勋看着对面的赵询,仿佛就像是在看一个陌生人一样。
这种感觉的出现,让李勋感到非常难过。
李勋并不想出现这样的结果,但有些事情,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