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病了。
后金军的指挥权落到了皇太极的手里。
现在皇太极面对一个巨大的难题,如何突破大凌河防线。
现在已经是三月中旬。辽东地区的雪水溶化,道路泥泞不堪,不适合骑兵的大规模机动作战。更严重的是,上游雪水溶化,使大凌河水暴涨,想要渡河就更加困难了。
想坐船,船都被哈大全拉到了东岸。
想过桥,桥都让哈大全给拆了。
游泳也许是个好主意,送死的好主意。东岸千里联营无数的弓弩、火统、火炮瞄准着江面,游到一半就会被打沉到河喂鱼。
这时的皇太极却一点都不愁,因为刘方杰说:“哈大全虽然势大却有三必败。第一他统军百万却都是乌合之众,散兵游勇,怎能与我后金精锐相比;第二他虽然有钱,可要供给百万大军,也维持不了多久,等没了粮饷,哈大全不战自败;第三千里联营是兵家大忌,大贝勒可知道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
所以皇太极一点都不着急,也不愁,更不上火。
事实正如刘方杰说对了。皇太极不着急,哈大全却很着急。
哈大全连续派樱馆密探向山海关送出了二十道加急文书,督促王化贞调兵入关与他夹击努尔哈赤,全歼后金主力。
可这些信,如泥流如海,一点回应都没有。
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很多时候一场战争的胜负,往往是在战场之外的某个地方,由某些人的行为决定的。
哈大全的加急文书到了山海关。王化贞也看到了,可他没办法出兵。因为王化贞被抓了,罪名是“弃土之罪”。他丢失了关外千里疆土,这就是大罪,被砍几千次都不冤枉的大罪。
同时被捕的还有王在进。这位兄弟有点冤枉,辽东的事情他说了不算,更做不了主。等背黑锅的时候,却没能逃脱罪责,一起被锦衣卫押解回了京城。
在京城广安门附近的一处豪宅内。一个气质端庄,温文尔雅的美妇人,正在花房里耐心的修剪一株牡丹花。
花房里没有侍候的仆人。
只有一个老太监颤颤巍巍的站在那里。
如果有人看到,一定会吓一跳。权倾朝野的魏忠贤魏公公,为何会怕一位如此美丽高贵的妇人。
难道这个人是皇太后。
告诉大家,皇上的亲生母亲早就死了,皇太后的职位还处在空缺状态。
难道是皇后,当然也不是。天启皇帝现在只有16岁,皇后不会这么老。
这个女人正是天启皇帝的乳母客印月客氏夫人,天启皇帝即位之后就封客氏为奉圣夫人。一切待遇遵照贵妃级,进出宫门可以坐轿子。皇宫内外都安排了住处,比当朝的内阁大学士还要nb。
从某种角度来看,客氏比皇后还nb。
客氏一边修建花草一遍询问:“听说辽东战事吃紧,你说失败了,还是胜了。”
“王化贞大败一路逃到了山海关,十几万大军溃散,失地千里,本应该算是大败。可没想到哈大全竟然异军突起,占据了大凌河一线,堵住了努尔哈赤东归的道路。他连了二十道公文,请求朝廷兵出山海关,东西夹击消灭努尔哈赤的主力,一举平定辽东。如果按哈大全的公文所说,看上去又是胜了。”
“连个胜负你都分不清楚。废物。”
“是。是。是。”
客氏很生气的丢下剪刀。“王化贞和王在进已经由锦衣卫押赴京师。快到了吧。”
“是。还有五天的路程。”
“哈大全的公文也到了,兵部都什么意思啊。”
“兵部一直喊着要打,就是不知道派谁去。有人建议让王化贞和王在进待罪立功,可东林党的一帮老头子都反对,就僵在那里了。”
客氏听到此轻笑道:“我要是哈大全非得气死不可。战机一闪而逝,他们还有心思扯皮。就哈大全招募的那些杂牌军,纵有百万,又能挡住努尔哈赤几天。”
“是啊。哈大全在公文里说,他的军饷不足,只能管饭,一文钱的军饷都不下去。就是如此他手中的粮食,也只够坚持一个月的。如果朝廷再不兵,他可真的坚持不住了。公文里又是要粮,又是要钱。”
“恩。你督促一下把钱粮给足了,不够就从山东、直隶就近征集,不要寒了国人的心。到时候挨骂还不是我们女人和你这样的阉党,那些假道学是不会站出来背黑锅的。这些人手上的笔,可是会杀人的。”
“夫人。辽东这一战肯定是要打的,让谁去啊。”
“兵部想让谁去。”
“他们想赦免王化贞,由王化贞全权负责辽东军务。”
“东林党呢?”
“还没说。我想大概是会再次启用王在进,这次的事情,他的罪责并不大。”
“王在进?”客氏冷哼道:“他坐在兵部作文书还可以,打仗他不行,我想东林党的人选应该是孙承忠那个老头子,只不过他们不想现在说出来。”
“孙承忠?”魏忠贤一副很头痛的样子。
孙承忠是天启皇帝的老师,是一个坚定的东林党人,还是唯一一个不怕阉党陷害的人。
因为他的后台是天启皇帝。
“不能让孙大人去辽东,就说皇帝近几日研读天工开物,有些地方不甚明了,请孙大人进宫讲习。给孙大人找些事做。”客氏说完沉思了一会,在花房内来回转了一圈,“辽东打好。就是一份不世之功。这份功劳,绝对不能让东林党得去。要是东林党得势,你我早晚会死无葬身之地。”
魏忠贤小心的问:“是不是派我们的人去,我觉得高第就行。”
“万一输了呢?那就大罪。在说高第那个废物眼高手低,去了反倒坏事。”
“我们的人不去,又不让东林党的人去。谁去啊。”
“找一个不属于任何派系的人,不是我们的人,也不是东林党,还不能是齐、楚、浙三党的。谁好呢?”
魏忠贤迷茫了。朝廷大权三分,一份是东林党最大;一份是阉党后来居上;一份是三党联盟快被打残了。
不是属于这三部分,又能带兵打仗的,貌似很难找啊。
魏公公想不到人。
客氏却说出了一个名字。“就熊廷弼好了。”
后金军的指挥权落到了皇太极的手里。
现在皇太极面对一个巨大的难题,如何突破大凌河防线。
现在已经是三月中旬。辽东地区的雪水溶化,道路泥泞不堪,不适合骑兵的大规模机动作战。更严重的是,上游雪水溶化,使大凌河水暴涨,想要渡河就更加困难了。
想坐船,船都被哈大全拉到了东岸。
想过桥,桥都让哈大全给拆了。
游泳也许是个好主意,送死的好主意。东岸千里联营无数的弓弩、火统、火炮瞄准着江面,游到一半就会被打沉到河喂鱼。
这时的皇太极却一点都不愁,因为刘方杰说:“哈大全虽然势大却有三必败。第一他统军百万却都是乌合之众,散兵游勇,怎能与我后金精锐相比;第二他虽然有钱,可要供给百万大军,也维持不了多久,等没了粮饷,哈大全不战自败;第三千里联营是兵家大忌,大贝勒可知道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
所以皇太极一点都不着急,也不愁,更不上火。
事实正如刘方杰说对了。皇太极不着急,哈大全却很着急。
哈大全连续派樱馆密探向山海关送出了二十道加急文书,督促王化贞调兵入关与他夹击努尔哈赤,全歼后金主力。
可这些信,如泥流如海,一点回应都没有。
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很多时候一场战争的胜负,往往是在战场之外的某个地方,由某些人的行为决定的。
哈大全的加急文书到了山海关。王化贞也看到了,可他没办法出兵。因为王化贞被抓了,罪名是“弃土之罪”。他丢失了关外千里疆土,这就是大罪,被砍几千次都不冤枉的大罪。
同时被捕的还有王在进。这位兄弟有点冤枉,辽东的事情他说了不算,更做不了主。等背黑锅的时候,却没能逃脱罪责,一起被锦衣卫押解回了京城。
在京城广安门附近的一处豪宅内。一个气质端庄,温文尔雅的美妇人,正在花房里耐心的修剪一株牡丹花。
花房里没有侍候的仆人。
只有一个老太监颤颤巍巍的站在那里。
如果有人看到,一定会吓一跳。权倾朝野的魏忠贤魏公公,为何会怕一位如此美丽高贵的妇人。
难道这个人是皇太后。
告诉大家,皇上的亲生母亲早就死了,皇太后的职位还处在空缺状态。
难道是皇后,当然也不是。天启皇帝现在只有16岁,皇后不会这么老。
这个女人正是天启皇帝的乳母客印月客氏夫人,天启皇帝即位之后就封客氏为奉圣夫人。一切待遇遵照贵妃级,进出宫门可以坐轿子。皇宫内外都安排了住处,比当朝的内阁大学士还要nb。
从某种角度来看,客氏比皇后还nb。
客氏一边修建花草一遍询问:“听说辽东战事吃紧,你说失败了,还是胜了。”
“王化贞大败一路逃到了山海关,十几万大军溃散,失地千里,本应该算是大败。可没想到哈大全竟然异军突起,占据了大凌河一线,堵住了努尔哈赤东归的道路。他连了二十道公文,请求朝廷兵出山海关,东西夹击消灭努尔哈赤的主力,一举平定辽东。如果按哈大全的公文所说,看上去又是胜了。”
“连个胜负你都分不清楚。废物。”
“是。是。是。”
客氏很生气的丢下剪刀。“王化贞和王在进已经由锦衣卫押赴京师。快到了吧。”
“是。还有五天的路程。”
“哈大全的公文也到了,兵部都什么意思啊。”
“兵部一直喊着要打,就是不知道派谁去。有人建议让王化贞和王在进待罪立功,可东林党的一帮老头子都反对,就僵在那里了。”
客氏听到此轻笑道:“我要是哈大全非得气死不可。战机一闪而逝,他们还有心思扯皮。就哈大全招募的那些杂牌军,纵有百万,又能挡住努尔哈赤几天。”
“是啊。哈大全在公文里说,他的军饷不足,只能管饭,一文钱的军饷都不下去。就是如此他手中的粮食,也只够坚持一个月的。如果朝廷再不兵,他可真的坚持不住了。公文里又是要粮,又是要钱。”
“恩。你督促一下把钱粮给足了,不够就从山东、直隶就近征集,不要寒了国人的心。到时候挨骂还不是我们女人和你这样的阉党,那些假道学是不会站出来背黑锅的。这些人手上的笔,可是会杀人的。”
“夫人。辽东这一战肯定是要打的,让谁去啊。”
“兵部想让谁去。”
“他们想赦免王化贞,由王化贞全权负责辽东军务。”
“东林党呢?”
“还没说。我想大概是会再次启用王在进,这次的事情,他的罪责并不大。”
“王在进?”客氏冷哼道:“他坐在兵部作文书还可以,打仗他不行,我想东林党的人选应该是孙承忠那个老头子,只不过他们不想现在说出来。”
“孙承忠?”魏忠贤一副很头痛的样子。
孙承忠是天启皇帝的老师,是一个坚定的东林党人,还是唯一一个不怕阉党陷害的人。
因为他的后台是天启皇帝。
“不能让孙大人去辽东,就说皇帝近几日研读天工开物,有些地方不甚明了,请孙大人进宫讲习。给孙大人找些事做。”客氏说完沉思了一会,在花房内来回转了一圈,“辽东打好。就是一份不世之功。这份功劳,绝对不能让东林党得去。要是东林党得势,你我早晚会死无葬身之地。”
魏忠贤小心的问:“是不是派我们的人去,我觉得高第就行。”
“万一输了呢?那就大罪。在说高第那个废物眼高手低,去了反倒坏事。”
“我们的人不去,又不让东林党的人去。谁去啊。”
“找一个不属于任何派系的人,不是我们的人,也不是东林党,还不能是齐、楚、浙三党的。谁好呢?”
魏忠贤迷茫了。朝廷大权三分,一份是东林党最大;一份是阉党后来居上;一份是三党联盟快被打残了。
不是属于这三部分,又能带兵打仗的,貌似很难找啊。
魏公公想不到人。
客氏却说出了一个名字。“就熊廷弼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