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过了大半,草原上下了一场大雨,大雨持续了三日,打得草叶耷拉,土地泥泞,到得雨过天晴,却又是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
万里无云的天空中有鸟儿飞旋,鹰啸长空,远山黑绿、峰廓逶迤,凉风宜人,吹得鲜嫩绿草轻轻晃动,尖芽上露珠欲坠不坠。
半干不硬的土地上,忽然有马蹄踏过,随后更多的马蹄践踏,从这片生机勃勃的草地秋风扫落叶般犁过,留下草叶伏倒,蹄印无数。
蹄印延伸的很慢,骑马的人像是信马由缰,但所有人都明白,他们有个共同的去处,也早已归心似箭,热切盼望着一场盛宴,如今走的慢的原因,只不过是最前方的两道人影慢罢了。
而信马由缰,也是因为此行节外生枝,节外生枝的缘由还不那么好听,想到此行可能发生的一些事情,以及此前发生的一些事情,大家兴致缺缺,便是连彼此说话的声音都压得很低。
马队最前方,两道人影慢悠悠地骑着马,脸色却也如同马队最后方被践踏过后的草原一般,乌压压的极其难看。
尤其是偶尔一瞥身后乌压压的马队,看着时不时有人脱离队伍,朝着北面纵马离去,那脸色就更是乌云密布。
“欺人太甚!”
两人之中,马匹稍稍落后另一人的年轻男子铁青着脸啐了一声。
那男子身穿一身深色襜褕,长发敛起戴了一个发冠,发冠衍生出一条宽阔长条自头顶一直荡到背后,随着马匹轻颠,长条荡漾,衬着那张阳刚的脸颊多了几分书生气——那表情俨如路见不平的儒生正气凛然。
年轻男子这身打扮虽然像是儒生,却不是儒生,甚至不是汉民,而是鲜卑中部大帅莫护跋,是轲比能手下的得力猛将。
因为那步摇冠,莫护跋在部落中还有一个“步摇”的绰号。
“步摇”在鲜卑语中的读音与汉民的“慕容”差不多,如果往后考究一番,过个几十年,此人会随着与汉民接触越深,继承“慕容”的称呼,并且作为姓氏让后人传承下去。
再往后,他的后代会建立数个燕国,甚至一千八百年后,还有大家杜撰他的后代创出个妄想复国、痴恋表妹的后人,还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高深内功心法“斗转星移”安在他们一族的祖传绝学身上,被搬上荧幕广为人知。
莫护跋当然没有“斗转星移”这等高深功法,要是有的话,他肯定给那几个不识相的其他部落的人狠狠来几下,当然,他虽然年仅二十五岁,却也是弓马娴熟,勇略难当,真要发起狠来对那些人出手,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身边还有个比他身份更尊贵,也让他心悦诚服的男子,他必须顾及对方的想法。
“忍一忍吧。你能代表我,你的话便也有我的意思,让人听了去,误会了不好。”
那领头的男子开了口,嗓音瓮声瓮气,脸色倒是仍旧阴沉,眼眸扫向前方的草原,偶有光泽闪烁,便犹如鹰隼般锐利。
那男子能得莫护跋的马匹落后半个身位,自然是作为鲜卑中部大人的轲比能。
轲比能话语隐忍,长得却是极其魁梧,坐在矮小的匈奴马上,身躯看上去比马还要高大几分,铁塔般的身躯皮肤油黄发亮,显露在同样深色的襜褕下的肌肉虬曲结实,偶有伤疤闪现,煞气逼人,若是单凭这具雄壮身躯,想来也能震慑不少人了。
虽然年仅二十八,能够让鲜卑中部数十个部落的族人心甘情愿的臣服,轲比能自然是雄奇彪悍之人,他的谋略在鲜卑人心中也是堪比檀石槐的存在,只是今日臣服于他的族人这番不服管教、私自行动的举动,他却只能隐忍不发,眼睁睁地看着。
莫护跋烦躁道:“此番大祭,本就是族内商议未来,普天同庆的重要时候,正值此时,大人折了颜面,族内人心不稳,等若让西部蒲头、步度根,东部素利、弥加那些人看了笑话。便是蹋顿与其麾下都可能笑瘫在马背上。”
他微微凝眉,“戴胡阿狼泥那帮人敢如此,还可能就是蒲头他们的计谋,大人一味忍让,可收服不了人心。不如让我……”
轲比能摇摇头,“事有轻重缓急,那也得等到与刘正的事情处理了,再震慑那些别有用心的人。”
扭过头,又望望身后的上千人,轲比能回过身笑了笑,“何况,这不也是试探人心的好时候?大家奉我为大人,就是信我,现在有了分歧,还有这么多人信我,会听我的,你应该高兴才是……嗯,我不能笑,得留着点威仪给人我不开心的感觉,让人知道我力主的就是和汉民维持好关系。”
莫护跋闻言愣了愣,望着轲比能绷着脸朝他眨眨眼睛,心中却是哭笑不得,对轲比能也愈发敬佩。
当然,轲比能作为鲜卑中部首领,手下人马不可能只有一千。
事实上那上千人只是轲比能管辖之下的一小部分人,多半都还是一些部落的重要首领与护卫构成。
此时距离上谷郡传来消息已有五六天的时间了,消息一开始倒是只有诸多轲比能平日亲近的首领知道。
因为事关郁筑鞬这个被他看好的年轻人,又事关刘正,单凭刘正与公孙瓒的关系,就已经足以上升到两族关系的层面,再加上郁筑鞬已经被他默认为是女婿,轲比能倒也没有隐瞒此事,还想着以自己亲善的郁筑鞬为鉴,提醒族人注意与汉民的关系,于是召集诸多亲善的首领准备协商一下怎么处理刘正和郁筑鞬的关系。
说是协商怎么处理,但他亲善汉民的主张向来为族人所熟悉,只是不好挑明了讲,一众首领大帅当然也知道他的想法,如果平日里,倒也遂了他的意,派个人出面安抚郁筑鞬,给刘正一些赔偿,便也将此事摆平过去了。
事实上那次会议也是这么决定的,轲比能还让莫护跋派人开始筹集皮毛、牛羊,准备由莫护跋代表他前去向刘正赔礼道歉。
只是第二天,消息又到了,而且这一次因为刘正打得郁筑鞬半死不活,还带着三百军士,赶来报信的人唯恐真的发生战斗,以至于破坏了轲比能等人参加大祭的心情,延误参加大祭的时间,从而责罚他们郁筑鞬部落,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一路仓皇大叫,诚惶诚恐,也使得刘正与郁筑鞬的矛盾很不凑巧的让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
鲜卑传承匈奴,信奉萨满,每到汉历正月、五月、九月,会有大祭,正月是小集会,由各部首领等人参与,九月重在庆祝秋收,唯有五月这次大祭,所有部落族人不管在哪里游牧,都会赶回鲜卑,参与祭祀庆典,俨如汉民的春节一般。
也是因此,当时轲比能事实上已经召集了代郡、上谷大多数部落,正准备北上返回鲜卑举行一年一度的大祭,那名传信人的大呼小叫,直接导致当时簇拥在一起的所有部落都参与到探讨这件事情当中。
得知刘正差点杀了郁筑鞬,事情越闹越大,尤其是刘正与公孙瓒的关系为人所得知后,一些自鲜卑东部依附到轲比能身边的鲜卑首领以往在公孙瓒手中折损了不少人,便也闹腾起来,对于轲比能的处理结果极其不满。
事实上轲比能也尝试着劝说那些首领大帅们,只是事情一旦上升到了政治层面,就不是对错可以评定的。
有一些首领、大帅昔日参与过追随檀石槐与张举等人南下侵略大汉的行动,对于汉民本就轻贱,见到轲比能对刘正的服软,便也说起往日辉煌,此后有昔日在檀石槐麾下颇有威信的戴胡阿狼泥带头,扬言轲比能是大汉细作,吃里扒外,那些不满轲比能要给刘正道歉的首领大帅,更是开始挑唆鲜卑族人脱离轲比能的统治。
这样的说法,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在借机生事,其中还有可能是鲜卑西部一向与他不对付的蒲头与步度根兄弟几人安插在他身边的细作作祟,但法不责众,何况已经闹大了,这种敏感时候,他总要顾及部下的情绪,树立自己的威严,便也派了昔日檀石槐的旧部,如今算是他心腹的柯最带着那些部落族人北上返回鲜卑,自己亲自前来妥善处理这件事情。
而这一路上,因为他对汉民的主张一向亲善,便是没有对此事表决,倒也让不少首领动摇一番,做出不告而别、率领族人先行北上这等算是叛离了他的行为。
这事如果没有懊恼是不可能的,只是轲比能也想看看有多少人会走,当然,眼下最主要的原因,倒也是他自己心情不好,对这些人逼着他过来应付刘正很是不满,也懒得理会那些想走的人。
没错,轲比能会决定亲自前来,也是后来鲜卑族人闹腾之后的决定,老实说,这种狗屁倒灶的事情,他根本没想过要来。
纵使刘正武艺超群,有三百精锐,在大汉名声远播,纵使郁筑鞬被打,纵使郁筑鞬还打了卢植,卢植还是大汉名宿耆老、国士栋梁,如果不是麾下部落族人闹腾,轲比能其实根本没觉得这件事情有多难处理。
董卓造反的事情他知道,汉人要联手灭掉董卓的事情他也知道,在这种时候,公孙瓒都可能南下,怎么可能有人真的想要挑起他们鲜卑一族的怒火?
即便公孙瓒还可能对他们动武,但他能想到刘虞绝对不想动武,而刘虞不想动,被刘虞遏制住粮草的公孙瓒能动弹多久?那刘正……又算哪门子的人物?
便是能力超群,身份敏感,但刘正始终没有统治一郡一城,也不是刘虞身边的宠臣,根本做不了什么主,也不可能有跟他们打持久战的粮草兵力。
这样的人,给点补偿平息一下怒火,连带着也给那些汉民一个交代,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让他在这种大祭的敏感时期应付刘正,还是回去鲜卑应付蒲头与素利等人来得有意思,也有意义。
轲比能虽然亲善汉民,但也不表示他能一视同仁。
他也明白汉人中存在阶级观念,而刘正此时的身份,便是卢植门生,昔日还有讨伐黄巾贼的功绩,顶了天也就是能让莫护跋出面,与他碰面的应该是幽州霸主刘虞,又或者公孙瓒这等手握两万兵马的人物。
他甚至觉得,自己这趟前来,很可能成就刘正的名声,何况郁筑鞬败的那么快,那么彻底,对方明显早有准备,很有可能本来就存着挑事的心思,也很有可能根本就是冲着他来的,他前往应付,完全就是中了对方的诡计。
所以,其实这几天轲比能凭着对刘正的那份坏印象,也权衡着施展一些手段,起码别让自己真的失了人心,也别让刘正真的以为自己好欺负……
说起来,每每想到“讨个公道”这句话,轲比能就想笑,汉人最是讲究名正言顺,可事实上拳头才是真正的公道,要不然为什么董卓至今还能控制朝堂,要是天下人都要个公道,董卓怎么可能成事?
只是几天大雨,还是阻挠不了马的脚步,便是今日马走的再慢,上谷那边开始逐渐频繁过来的传令兵,也让他知道双方很快就会相遇。
没过多久,又是一名传令兵自对面遥远处的草坡之上过来,那传令兵说了消息,得知刘正等人很快就会到达之后,轲比能点点头,也没下令,继续前行……他还在想着怎么和刘正等人见面,要不要给个下马威让刘正老实一点。
随后不久,远处草坡上突然有黑点出现、晃动,紧跟着,黑点越来越多、越来越密,与之而来的,还有轰然的马蹄声开始在天际回荡起来。
那马队前方,倒也有一辆马车参杂其中惹人注意,但轲比能只望了一眼,就望向马车后方的马队。
看着马队列阵缓步前进,那乌压压的场面在青绿草原的映衬下俨如蚁潮涌动,却整整齐齐,丝毫不乱,轲比能微微皱眉,扭头望了眼身后零零散散的一众部下,突然瞪了眼那传令兵,有些不满对方的消息传得真是一塌糊涂。
他看着那些骑兵过来,捏起挂在马鞍上的弓,抬手一仰,“列阵!”
莫护跋愣了愣,却也立刻反应,拿起挂在马鞍上的号角吹了起来。
“呜——!”
号角声响彻天际,近千名鲜卑人听着那道号角声,原本的神色恹恹仿佛在一瞬间活了过来。
无数人开始涌动,散而不乱,随后寻找着自己的位置,不久之后,一个比对面庞大的方阵很快形成。
这个过程中,这些鲜卑人还擦了弯刀,检查了弓弦,在确定位置后,还各个微微压下身子,捏紧了缰绳,保持着随时准备冲锋的姿势。
只是号角声停下之后,再没有吹响,而没过多久,对面的方阵在三百步开外也停了下来。
他们有些失望,随后觉得诡异。
因为也不知道怎么了,两边突然都失去了声音,偏偏无人站出来说话。
场面骤然之间诡异得凝重起来。三国之逆袭成王
万里无云的天空中有鸟儿飞旋,鹰啸长空,远山黑绿、峰廓逶迤,凉风宜人,吹得鲜嫩绿草轻轻晃动,尖芽上露珠欲坠不坠。
半干不硬的土地上,忽然有马蹄踏过,随后更多的马蹄践踏,从这片生机勃勃的草地秋风扫落叶般犁过,留下草叶伏倒,蹄印无数。
蹄印延伸的很慢,骑马的人像是信马由缰,但所有人都明白,他们有个共同的去处,也早已归心似箭,热切盼望着一场盛宴,如今走的慢的原因,只不过是最前方的两道人影慢罢了。
而信马由缰,也是因为此行节外生枝,节外生枝的缘由还不那么好听,想到此行可能发生的一些事情,以及此前发生的一些事情,大家兴致缺缺,便是连彼此说话的声音都压得很低。
马队最前方,两道人影慢悠悠地骑着马,脸色却也如同马队最后方被践踏过后的草原一般,乌压压的极其难看。
尤其是偶尔一瞥身后乌压压的马队,看着时不时有人脱离队伍,朝着北面纵马离去,那脸色就更是乌云密布。
“欺人太甚!”
两人之中,马匹稍稍落后另一人的年轻男子铁青着脸啐了一声。
那男子身穿一身深色襜褕,长发敛起戴了一个发冠,发冠衍生出一条宽阔长条自头顶一直荡到背后,随着马匹轻颠,长条荡漾,衬着那张阳刚的脸颊多了几分书生气——那表情俨如路见不平的儒生正气凛然。
年轻男子这身打扮虽然像是儒生,却不是儒生,甚至不是汉民,而是鲜卑中部大帅莫护跋,是轲比能手下的得力猛将。
因为那步摇冠,莫护跋在部落中还有一个“步摇”的绰号。
“步摇”在鲜卑语中的读音与汉民的“慕容”差不多,如果往后考究一番,过个几十年,此人会随着与汉民接触越深,继承“慕容”的称呼,并且作为姓氏让后人传承下去。
再往后,他的后代会建立数个燕国,甚至一千八百年后,还有大家杜撰他的后代创出个妄想复国、痴恋表妹的后人,还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高深内功心法“斗转星移”安在他们一族的祖传绝学身上,被搬上荧幕广为人知。
莫护跋当然没有“斗转星移”这等高深功法,要是有的话,他肯定给那几个不识相的其他部落的人狠狠来几下,当然,他虽然年仅二十五岁,却也是弓马娴熟,勇略难当,真要发起狠来对那些人出手,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身边还有个比他身份更尊贵,也让他心悦诚服的男子,他必须顾及对方的想法。
“忍一忍吧。你能代表我,你的话便也有我的意思,让人听了去,误会了不好。”
那领头的男子开了口,嗓音瓮声瓮气,脸色倒是仍旧阴沉,眼眸扫向前方的草原,偶有光泽闪烁,便犹如鹰隼般锐利。
那男子能得莫护跋的马匹落后半个身位,自然是作为鲜卑中部大人的轲比能。
轲比能话语隐忍,长得却是极其魁梧,坐在矮小的匈奴马上,身躯看上去比马还要高大几分,铁塔般的身躯皮肤油黄发亮,显露在同样深色的襜褕下的肌肉虬曲结实,偶有伤疤闪现,煞气逼人,若是单凭这具雄壮身躯,想来也能震慑不少人了。
虽然年仅二十八,能够让鲜卑中部数十个部落的族人心甘情愿的臣服,轲比能自然是雄奇彪悍之人,他的谋略在鲜卑人心中也是堪比檀石槐的存在,只是今日臣服于他的族人这番不服管教、私自行动的举动,他却只能隐忍不发,眼睁睁地看着。
莫护跋烦躁道:“此番大祭,本就是族内商议未来,普天同庆的重要时候,正值此时,大人折了颜面,族内人心不稳,等若让西部蒲头、步度根,东部素利、弥加那些人看了笑话。便是蹋顿与其麾下都可能笑瘫在马背上。”
他微微凝眉,“戴胡阿狼泥那帮人敢如此,还可能就是蒲头他们的计谋,大人一味忍让,可收服不了人心。不如让我……”
轲比能摇摇头,“事有轻重缓急,那也得等到与刘正的事情处理了,再震慑那些别有用心的人。”
扭过头,又望望身后的上千人,轲比能回过身笑了笑,“何况,这不也是试探人心的好时候?大家奉我为大人,就是信我,现在有了分歧,还有这么多人信我,会听我的,你应该高兴才是……嗯,我不能笑,得留着点威仪给人我不开心的感觉,让人知道我力主的就是和汉民维持好关系。”
莫护跋闻言愣了愣,望着轲比能绷着脸朝他眨眨眼睛,心中却是哭笑不得,对轲比能也愈发敬佩。
当然,轲比能作为鲜卑中部首领,手下人马不可能只有一千。
事实上那上千人只是轲比能管辖之下的一小部分人,多半都还是一些部落的重要首领与护卫构成。
此时距离上谷郡传来消息已有五六天的时间了,消息一开始倒是只有诸多轲比能平日亲近的首领知道。
因为事关郁筑鞬这个被他看好的年轻人,又事关刘正,单凭刘正与公孙瓒的关系,就已经足以上升到两族关系的层面,再加上郁筑鞬已经被他默认为是女婿,轲比能倒也没有隐瞒此事,还想着以自己亲善的郁筑鞬为鉴,提醒族人注意与汉民的关系,于是召集诸多亲善的首领准备协商一下怎么处理刘正和郁筑鞬的关系。
说是协商怎么处理,但他亲善汉民的主张向来为族人所熟悉,只是不好挑明了讲,一众首领大帅当然也知道他的想法,如果平日里,倒也遂了他的意,派个人出面安抚郁筑鞬,给刘正一些赔偿,便也将此事摆平过去了。
事实上那次会议也是这么决定的,轲比能还让莫护跋派人开始筹集皮毛、牛羊,准备由莫护跋代表他前去向刘正赔礼道歉。
只是第二天,消息又到了,而且这一次因为刘正打得郁筑鞬半死不活,还带着三百军士,赶来报信的人唯恐真的发生战斗,以至于破坏了轲比能等人参加大祭的心情,延误参加大祭的时间,从而责罚他们郁筑鞬部落,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一路仓皇大叫,诚惶诚恐,也使得刘正与郁筑鞬的矛盾很不凑巧的让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
鲜卑传承匈奴,信奉萨满,每到汉历正月、五月、九月,会有大祭,正月是小集会,由各部首领等人参与,九月重在庆祝秋收,唯有五月这次大祭,所有部落族人不管在哪里游牧,都会赶回鲜卑,参与祭祀庆典,俨如汉民的春节一般。
也是因此,当时轲比能事实上已经召集了代郡、上谷大多数部落,正准备北上返回鲜卑举行一年一度的大祭,那名传信人的大呼小叫,直接导致当时簇拥在一起的所有部落都参与到探讨这件事情当中。
得知刘正差点杀了郁筑鞬,事情越闹越大,尤其是刘正与公孙瓒的关系为人所得知后,一些自鲜卑东部依附到轲比能身边的鲜卑首领以往在公孙瓒手中折损了不少人,便也闹腾起来,对于轲比能的处理结果极其不满。
事实上轲比能也尝试着劝说那些首领大帅们,只是事情一旦上升到了政治层面,就不是对错可以评定的。
有一些首领、大帅昔日参与过追随檀石槐与张举等人南下侵略大汉的行动,对于汉民本就轻贱,见到轲比能对刘正的服软,便也说起往日辉煌,此后有昔日在檀石槐麾下颇有威信的戴胡阿狼泥带头,扬言轲比能是大汉细作,吃里扒外,那些不满轲比能要给刘正道歉的首领大帅,更是开始挑唆鲜卑族人脱离轲比能的统治。
这样的说法,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在借机生事,其中还有可能是鲜卑西部一向与他不对付的蒲头与步度根兄弟几人安插在他身边的细作作祟,但法不责众,何况已经闹大了,这种敏感时候,他总要顾及部下的情绪,树立自己的威严,便也派了昔日檀石槐的旧部,如今算是他心腹的柯最带着那些部落族人北上返回鲜卑,自己亲自前来妥善处理这件事情。
而这一路上,因为他对汉民的主张一向亲善,便是没有对此事表决,倒也让不少首领动摇一番,做出不告而别、率领族人先行北上这等算是叛离了他的行为。
这事如果没有懊恼是不可能的,只是轲比能也想看看有多少人会走,当然,眼下最主要的原因,倒也是他自己心情不好,对这些人逼着他过来应付刘正很是不满,也懒得理会那些想走的人。
没错,轲比能会决定亲自前来,也是后来鲜卑族人闹腾之后的决定,老实说,这种狗屁倒灶的事情,他根本没想过要来。
纵使刘正武艺超群,有三百精锐,在大汉名声远播,纵使郁筑鞬被打,纵使郁筑鞬还打了卢植,卢植还是大汉名宿耆老、国士栋梁,如果不是麾下部落族人闹腾,轲比能其实根本没觉得这件事情有多难处理。
董卓造反的事情他知道,汉人要联手灭掉董卓的事情他也知道,在这种时候,公孙瓒都可能南下,怎么可能有人真的想要挑起他们鲜卑一族的怒火?
即便公孙瓒还可能对他们动武,但他能想到刘虞绝对不想动武,而刘虞不想动,被刘虞遏制住粮草的公孙瓒能动弹多久?那刘正……又算哪门子的人物?
便是能力超群,身份敏感,但刘正始终没有统治一郡一城,也不是刘虞身边的宠臣,根本做不了什么主,也不可能有跟他们打持久战的粮草兵力。
这样的人,给点补偿平息一下怒火,连带着也给那些汉民一个交代,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让他在这种大祭的敏感时期应付刘正,还是回去鲜卑应付蒲头与素利等人来得有意思,也有意义。
轲比能虽然亲善汉民,但也不表示他能一视同仁。
他也明白汉人中存在阶级观念,而刘正此时的身份,便是卢植门生,昔日还有讨伐黄巾贼的功绩,顶了天也就是能让莫护跋出面,与他碰面的应该是幽州霸主刘虞,又或者公孙瓒这等手握两万兵马的人物。
他甚至觉得,自己这趟前来,很可能成就刘正的名声,何况郁筑鞬败的那么快,那么彻底,对方明显早有准备,很有可能本来就存着挑事的心思,也很有可能根本就是冲着他来的,他前往应付,完全就是中了对方的诡计。
所以,其实这几天轲比能凭着对刘正的那份坏印象,也权衡着施展一些手段,起码别让自己真的失了人心,也别让刘正真的以为自己好欺负……
说起来,每每想到“讨个公道”这句话,轲比能就想笑,汉人最是讲究名正言顺,可事实上拳头才是真正的公道,要不然为什么董卓至今还能控制朝堂,要是天下人都要个公道,董卓怎么可能成事?
只是几天大雨,还是阻挠不了马的脚步,便是今日马走的再慢,上谷那边开始逐渐频繁过来的传令兵,也让他知道双方很快就会相遇。
没过多久,又是一名传令兵自对面遥远处的草坡之上过来,那传令兵说了消息,得知刘正等人很快就会到达之后,轲比能点点头,也没下令,继续前行……他还在想着怎么和刘正等人见面,要不要给个下马威让刘正老实一点。
随后不久,远处草坡上突然有黑点出现、晃动,紧跟着,黑点越来越多、越来越密,与之而来的,还有轰然的马蹄声开始在天际回荡起来。
那马队前方,倒也有一辆马车参杂其中惹人注意,但轲比能只望了一眼,就望向马车后方的马队。
看着马队列阵缓步前进,那乌压压的场面在青绿草原的映衬下俨如蚁潮涌动,却整整齐齐,丝毫不乱,轲比能微微皱眉,扭头望了眼身后零零散散的一众部下,突然瞪了眼那传令兵,有些不满对方的消息传得真是一塌糊涂。
他看着那些骑兵过来,捏起挂在马鞍上的弓,抬手一仰,“列阵!”
莫护跋愣了愣,却也立刻反应,拿起挂在马鞍上的号角吹了起来。
“呜——!”
号角声响彻天际,近千名鲜卑人听着那道号角声,原本的神色恹恹仿佛在一瞬间活了过来。
无数人开始涌动,散而不乱,随后寻找着自己的位置,不久之后,一个比对面庞大的方阵很快形成。
这个过程中,这些鲜卑人还擦了弯刀,检查了弓弦,在确定位置后,还各个微微压下身子,捏紧了缰绳,保持着随时准备冲锋的姿势。
只是号角声停下之后,再没有吹响,而没过多久,对面的方阵在三百步开外也停了下来。
他们有些失望,随后觉得诡异。
因为也不知道怎么了,两边突然都失去了声音,偏偏无人站出来说话。
场面骤然之间诡异得凝重起来。三国之逆袭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