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报,云中有难,匈奴数万骑兵进犯,如今城中将兵已抵抗数日,但敌人却无撤退之意,恳求支援。”飞速执羽旗快奔上殿的边关传讯兵拜伏后喘息道。
“什么,匈奴人又来了,袭击云中。”“有数万人。”“数日不退?”……自从卫青朔方一战威震敌胆,致使匈奴两月内没再侵扰,安宁平静了一段时间,但游牧民族的抢掠习性仍不是那么容易根除的,更何况强悍的匈奴。
虽然一时失利,但终认为自己仍是强大于汉,失去了朔方、五原那就再设法寻机夺回来好了,在时机到来之前也不能让汉朝有好日子过,没有了朔方,无大规模聚集纵横军队的基地那就闪电出击好了,不时的派些军队来骚扰,打赢抢完就走。
不等你与我决战,且令你难寻敌踪,改变了战争策略的匈奴虽然表面上没有了之前那样咄咄逼人、耀武扬威的气势,但其迅疾多变多方向多点攻击的灵活更让人头痛,如今就以闪电般的速度进犯云中。
“嗯,知道了。众将可有谁愿领兵出征?”品尝了朔方大捷胜利果实的武帝底气足了许多,似乎料到匈奴再犯是自然不过的事情,只须派兵遣将自可,在他心中早下定了与匈奴打一场旷日持久战的决心,既然已开了头,那就不妨玩下去,看那方才是真正的霸主、最后的王者。大汉帝国在武帝的带领下露出了他多年来卧薪尝胆后的强悍真面目。
“嗯,听到了吗?何人出战?”如今武帝得到了朝庭上下对奴用兵的普遍认同已不需像以前那般遮遮掩掩,顾虑良多,直接在朝殿上点将。
众将互望了一眼,不由纷纷抱拳请战道:“我去。”“我去。”“未将。”“本将。”……言者有游击将军苏建,轻车将军李、骠骑将军公孙贺,岸头候张次公,合骑候公孙敖,强驽将军李沮,大行李息……
众将齐请战,可谓人材济济,战将如云,更难得的是他们皆产生了不畏强敌,建功立业之心,可见卫青朔方一战是如何的深入人心,影响深远,非但只战场上的胜利,更是从心理上彻底扫除了数十年从畏奴惧敌的心理阴霾,这才是真正的成功,最大的胜利,这也为日后大破匈奴打下的良好基础,心理因素实际在战争中是起非常重要作用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致命的……那就是求胜败敌的勇气、野心和壮志。
“好,勇气可嘉。”武帝喜形于色、兴奋不已,似乎众将的表现比拿下此场胜利更让他高兴。然后龙目虎视众将一周,最终停留在骑将军公孙贺身上。
“骑将军—公孙贺,你真的愿意领军?”武帝发话道,“是,臣非但愿意前往,且非去不可。望陛下恩准。”公孙贺一脸激烈,义无反顾之状。
“嗯,好,那……那就你去好了。骠骑将军公孙贺听令,联命你领军三万速往云中相援,即日出发,不得延误。”“诺,谢陛下。”得令的公孙贺喜不自禁拜伏谢恩。其余人不明公孙贺为何尤其亢奋,但闻点将已毕,皆退朝以候他日战果了。
第二天,却说公孙贺领旨后带领三万军队急向西部的云中驰去,之所以他此番如此强烈欲领军出征,全因上回四路出击时被武帝责为畏敌怯战,不敢力敌。卫青之后起之秀却夺了头功,自己身为将军一无所获大丢面子,要说自己身份资格虽比不上李广、候安国老,但在军中也算屈指可数的了,要再不建功立业,看来这骑将军之号也不好意思再称下去。
“将军……云中已至,你看!”急行了上千里后身边的副将前指道。“嗯,不错,是匈奴人,他们正在交战。”此时身边的诸将士也纷纷议论起来,全身有如电击,热血上涌,只等公孙贺下令进攻。
“别急,看看他们情况再说。”公孙贺阻信了部下的冲动,望向城楼,只见此时匈奴人仍在拼力攻城,而城上敌人不少于三万之数。
再过片刻,诸将不由又再问道:“怎么样,将军,可以了吗?”“好吧,准备作战。不过尔等要听我将令,我说停时就停。”“诺”“打!”“杀啊!”……领命的三万将士在公孙贺挥手下齐齐冲向敌人阵脚。
“啊,汉军援军来了。”“是谁的旗号?”“是公孙两字呀。”“不是卫青,不怕,打!”“看来的不是卫青,匈奴人定了定神,立即不再攻城,全军转身,一齐向公孙贺部迎击开来。
“打!”“杀!”“冲啊!”各种声音不绝于耳,公孙部虽没参加上次的朔方大捷,但希望痛击匈奴,出口恶气的想法是一样的,故一遇敌倒也精神抖擞,气势如虹,另外与公孙贺一样,更想借此敌一报上回没遇敌激战之遗憾。
然就在两军眼红手辣,杀得天昏地暗时突然公贺道:“传我命令,立即撤退。”“什么?撤退?”众列将不解。“不错,撤。”公孙贺加重了语气。
眼见来援汉军且战且退,本欲追赶的匈奴军在其将领的命令下也作势再喝杀一阵后便罢。只所以不再追击那是因为重点在攻城,攻不了城打败了来援汉军又有何用,况且攻城数日所带军粮已不济,若不速决,其结果只能是白干一场,什么也捞不到。
敌人这番心思也正是此时公孙贺所料,撤退后对众将士解说起来。本来心中不忿气怨难平的汉军听完后也不再牢骚,撤出数百里外后就地休整,以期次日再战。
其实这也是公孙贺聪明之处,他知道自己的智勇皆比不上卫青,要和敌人硬碰或许代价太大但己方占有地利之利,能源补给足,完全可以用这看起来笨拙的“拖拉”战术拖跨敌人,让他们粮尽而退。
第二三日,两军再战,匈奴实是气恼,但果又不敢全力逐敌,要知道即使打败了汉授军自己也损失过半,绝对无力再行攻城,那抢掠的目的自然无法实现,且要损兵折将这可划不来。匈奴人虽粗莽但也不笨,公孙部一再次撤退时仍也没有拼力追赶,待来日以最快的速度全力把云中拿下,当然,这或许是最后一次机会了,因为他们的粮食今晚也不够瞧吃。
然而公孙贺要等的也就是一刻,他也把与匈奴的决战放在明天,虽然部下怨气冲天,怪他临阵又紧急退兵心是一百个不愿意,但也正是这种怨气明天会变成勇气、杀气。
第四天凌晨,天刚破晓,匈奴大军就发起了攻城以来最猛烈的攻势,如潮水般一批批的向城头攻去,然而守城官兵自从知道了汉军来援后斗志更强,拼劲更坚,虽然城楼压力大增,不过不怕,自家兄弟在后面呗,随时会给他们屁股来个猛击。
想得不错,就在城头激战正酣之时城外杀声振地,隐而不退,撤而又追的公孙部卷土重来,喊声振天,每个人都奋勇向前,土气十足,前二次冲锋的困阻使他们爆发生此平时多几倍的战斗力。
“不好!”正在攻城的匈奴人回头见这一郡似乎变了个样杀气腾腾的汉援军目瞪口呆,慌忙回转应战,然而对方是拼足了劲要与自己决斗,自己却是在气势上输了,更何况头顶上还不时有密箭伺候,随时杀出城来合击,弄个不好把小命也丢了,还攻什么城,抢什么惊,情况不妙时及时逃命才对。
大多数匈奴人此时抱的正是这么一种想法,因此在面对公孙部全力攻打时竟没有了前几天锐气,再加昨晚没能吃饱,战至近响午时早已饥肠辘辘,浑身乏力。眼见城上汉军果密箭再发一阵后城门大开,杀出城来接应,不由吓得魂飞魄散,急急掉头西窜,仓皇逃去……
“公孙贺,你为自己挣回了面子,也替联面子添了光。”一路上喜洋洋回返的公孙贺似乎耳中听到武帝这句话。
“什么,匈奴人又来了,袭击云中。”“有数万人。”“数日不退?”……自从卫青朔方一战威震敌胆,致使匈奴两月内没再侵扰,安宁平静了一段时间,但游牧民族的抢掠习性仍不是那么容易根除的,更何况强悍的匈奴。
虽然一时失利,但终认为自己仍是强大于汉,失去了朔方、五原那就再设法寻机夺回来好了,在时机到来之前也不能让汉朝有好日子过,没有了朔方,无大规模聚集纵横军队的基地那就闪电出击好了,不时的派些军队来骚扰,打赢抢完就走。
不等你与我决战,且令你难寻敌踪,改变了战争策略的匈奴虽然表面上没有了之前那样咄咄逼人、耀武扬威的气势,但其迅疾多变多方向多点攻击的灵活更让人头痛,如今就以闪电般的速度进犯云中。
“嗯,知道了。众将可有谁愿领兵出征?”品尝了朔方大捷胜利果实的武帝底气足了许多,似乎料到匈奴再犯是自然不过的事情,只须派兵遣将自可,在他心中早下定了与匈奴打一场旷日持久战的决心,既然已开了头,那就不妨玩下去,看那方才是真正的霸主、最后的王者。大汉帝国在武帝的带领下露出了他多年来卧薪尝胆后的强悍真面目。
“嗯,听到了吗?何人出战?”如今武帝得到了朝庭上下对奴用兵的普遍认同已不需像以前那般遮遮掩掩,顾虑良多,直接在朝殿上点将。
众将互望了一眼,不由纷纷抱拳请战道:“我去。”“我去。”“未将。”“本将。”……言者有游击将军苏建,轻车将军李、骠骑将军公孙贺,岸头候张次公,合骑候公孙敖,强驽将军李沮,大行李息……
众将齐请战,可谓人材济济,战将如云,更难得的是他们皆产生了不畏强敌,建功立业之心,可见卫青朔方一战是如何的深入人心,影响深远,非但只战场上的胜利,更是从心理上彻底扫除了数十年从畏奴惧敌的心理阴霾,这才是真正的成功,最大的胜利,这也为日后大破匈奴打下的良好基础,心理因素实际在战争中是起非常重要作用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致命的……那就是求胜败敌的勇气、野心和壮志。
“好,勇气可嘉。”武帝喜形于色、兴奋不已,似乎众将的表现比拿下此场胜利更让他高兴。然后龙目虎视众将一周,最终停留在骑将军公孙贺身上。
“骑将军—公孙贺,你真的愿意领军?”武帝发话道,“是,臣非但愿意前往,且非去不可。望陛下恩准。”公孙贺一脸激烈,义无反顾之状。
“嗯,好,那……那就你去好了。骠骑将军公孙贺听令,联命你领军三万速往云中相援,即日出发,不得延误。”“诺,谢陛下。”得令的公孙贺喜不自禁拜伏谢恩。其余人不明公孙贺为何尤其亢奋,但闻点将已毕,皆退朝以候他日战果了。
第二天,却说公孙贺领旨后带领三万军队急向西部的云中驰去,之所以他此番如此强烈欲领军出征,全因上回四路出击时被武帝责为畏敌怯战,不敢力敌。卫青之后起之秀却夺了头功,自己身为将军一无所获大丢面子,要说自己身份资格虽比不上李广、候安国老,但在军中也算屈指可数的了,要再不建功立业,看来这骑将军之号也不好意思再称下去。
“将军……云中已至,你看!”急行了上千里后身边的副将前指道。“嗯,不错,是匈奴人,他们正在交战。”此时身边的诸将士也纷纷议论起来,全身有如电击,热血上涌,只等公孙贺下令进攻。
“别急,看看他们情况再说。”公孙贺阻信了部下的冲动,望向城楼,只见此时匈奴人仍在拼力攻城,而城上敌人不少于三万之数。
再过片刻,诸将不由又再问道:“怎么样,将军,可以了吗?”“好吧,准备作战。不过尔等要听我将令,我说停时就停。”“诺”“打!”“杀啊!”……领命的三万将士在公孙贺挥手下齐齐冲向敌人阵脚。
“啊,汉军援军来了。”“是谁的旗号?”“是公孙两字呀。”“不是卫青,不怕,打!”“看来的不是卫青,匈奴人定了定神,立即不再攻城,全军转身,一齐向公孙贺部迎击开来。
“打!”“杀!”“冲啊!”各种声音不绝于耳,公孙部虽没参加上次的朔方大捷,但希望痛击匈奴,出口恶气的想法是一样的,故一遇敌倒也精神抖擞,气势如虹,另外与公孙贺一样,更想借此敌一报上回没遇敌激战之遗憾。
然就在两军眼红手辣,杀得天昏地暗时突然公贺道:“传我命令,立即撤退。”“什么?撤退?”众列将不解。“不错,撤。”公孙贺加重了语气。
眼见来援汉军且战且退,本欲追赶的匈奴军在其将领的命令下也作势再喝杀一阵后便罢。只所以不再追击那是因为重点在攻城,攻不了城打败了来援汉军又有何用,况且攻城数日所带军粮已不济,若不速决,其结果只能是白干一场,什么也捞不到。
敌人这番心思也正是此时公孙贺所料,撤退后对众将士解说起来。本来心中不忿气怨难平的汉军听完后也不再牢骚,撤出数百里外后就地休整,以期次日再战。
其实这也是公孙贺聪明之处,他知道自己的智勇皆比不上卫青,要和敌人硬碰或许代价太大但己方占有地利之利,能源补给足,完全可以用这看起来笨拙的“拖拉”战术拖跨敌人,让他们粮尽而退。
第二三日,两军再战,匈奴实是气恼,但果又不敢全力逐敌,要知道即使打败了汉授军自己也损失过半,绝对无力再行攻城,那抢掠的目的自然无法实现,且要损兵折将这可划不来。匈奴人虽粗莽但也不笨,公孙部一再次撤退时仍也没有拼力追赶,待来日以最快的速度全力把云中拿下,当然,这或许是最后一次机会了,因为他们的粮食今晚也不够瞧吃。
然而公孙贺要等的也就是一刻,他也把与匈奴的决战放在明天,虽然部下怨气冲天,怪他临阵又紧急退兵心是一百个不愿意,但也正是这种怨气明天会变成勇气、杀气。
第四天凌晨,天刚破晓,匈奴大军就发起了攻城以来最猛烈的攻势,如潮水般一批批的向城头攻去,然而守城官兵自从知道了汉军来援后斗志更强,拼劲更坚,虽然城楼压力大增,不过不怕,自家兄弟在后面呗,随时会给他们屁股来个猛击。
想得不错,就在城头激战正酣之时城外杀声振地,隐而不退,撤而又追的公孙部卷土重来,喊声振天,每个人都奋勇向前,土气十足,前二次冲锋的困阻使他们爆发生此平时多几倍的战斗力。
“不好!”正在攻城的匈奴人回头见这一郡似乎变了个样杀气腾腾的汉援军目瞪口呆,慌忙回转应战,然而对方是拼足了劲要与自己决斗,自己却是在气势上输了,更何况头顶上还不时有密箭伺候,随时杀出城来合击,弄个不好把小命也丢了,还攻什么城,抢什么惊,情况不妙时及时逃命才对。
大多数匈奴人此时抱的正是这么一种想法,因此在面对公孙部全力攻打时竟没有了前几天锐气,再加昨晚没能吃饱,战至近响午时早已饥肠辘辘,浑身乏力。眼见城上汉军果密箭再发一阵后城门大开,杀出城来接应,不由吓得魂飞魄散,急急掉头西窜,仓皇逃去……
“公孙贺,你为自己挣回了面子,也替联面子添了光。”一路上喜洋洋回返的公孙贺似乎耳中听到武帝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