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出榜后的一两天,即三月初一日为殿试日,直到后面的成化八年始,方才将殿试日改为三月十五。
会试录取的“贡士”均需参加殿试,而由于殿试名义上是皇帝“亲策于廷”,皇帝本人就是主考官,所有贡士都是天子的门生,因此只设读卷官和执事官若干名。
读卷官由内阁大学士和除礼部之外的其余五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正官及詹事府、翰林院堂上官充任,提调官由礼部尚书、侍郎担任,监试用监察御史二人,其余受卷、弥封、掌卷等官则由翰林、春坊等衙门官员充任,巡绰有锦衣卫,后勤供应由礼部和光禄寺,几乎所有在京文职衙门都参与进了这三年一度的大典。
殿试只考“时务策”一道,朱元璋曾御制策问,但以后只由翰林院学士,特别是内阁大学士预拟试题,呈皇帝圈定,对考生的要求只有四个字,那便是“惟务直陈”,限一千字以上。
殿试的前一天,鸿胪寺官在奉天殿东室预设“策题案”,光禄寺则预备好贡士们的试桌,陈放于殿外东西两庑。
新科贡士们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来到奉天殿前丹墀内分东西两群面北站立,文武百官各具公服侍立在殿内外,而后鸿胪寺官员请皇帝升殿,鸣放鞭炮,百官行叩头礼。
赵彦与其他贡士分列在丹墀两侧,还有监察御史巡视前后,稍有差错便会被其记上一笔,而后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重者会以目无君上,无臣下之礼为由从重处罚,可以看作是朝廷上下给诸多新来的小弟们的下马威,所以哪怕赵彦对四周很是好奇也不敢随意打量。
老老实实的跟随着其他人叩头之后,执事官便举着此次的策题案来到了殿中,随后内侍官将策题交付礼部官员置于案上,外面鸿胪寺官员已经带着贡士们做好了跪拜准备。
执事官举着策题案由左阶而下,置于御道中,贡士们朝案行五拜三叩头礼,然后分东西侍立。执事官再将策题案举到丹墀东,鸿胪寺官员奏告仪式结束,再放鞭炮。鞭炮声中,皇帝退殿,文武百官也依次退出,接下来便是正式的考试环节了。
宫中的军校将准备好的试桌在丹墀东西两侧面北排列,礼部官散卷,贡士们列班跪接,叩头就位,接着露天答卷。
殿试策论的题目称为御试策题,往往很长,例如南宋宝祐四年丙辰科,题目字数约有五百多字,大意是问治国强兵之道,再如明代万历年间的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也是讲如何治国牧民之道的,而此次的策题则是问的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
朕闻治本于道,道本于德,古今论治者必折衷于孔子。孔子告鲁君,为政在九经,而归本于三达德。至宋臣司马光言,人君大德有三,曰仁曰明曰武。果与孔子合欤?光历事三朝,三以其言献,自谓至精至要矣……
洋洋洒洒近八百字,这就是此次殿试策论的题目,众多贡士们甫一知晓便纷纷在心中叫苦,不带这么玩人的老大,你问问如何代天牧民、如果治国强兵多好,非得别出心裁的问人性,问政治,这让我们怎么答嘛!
赵彦也被这道策论给难住了,虽说他对明代的历史了解的不算少,可是那也只是大方向上的大事件,像是什么时候哪里地震了,什么时候哪里发生了小叛乱了,某某皇帝在位时的考试题目啊,这些他自然不可能知道,当时也没想到自己会穿越,谁有那个闲功夫去搜集这些东西啊,所以他此时只能靠自己了。
赵彦首先想到正统皇帝为什么要出这个题目,他的出发点在哪里?真的是想要新科贡士们寻到他的施政漏洞从而批判他吗?可正统皇帝是幼年继位,真正亲政的时间却不长,以往内廷之事有张太皇太后决断,外廷政事则由内阁三杨处理,此时正统皇帝虽然亲政,却根本无所作为,可是他也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心中肯定也是充满着雄心壮志,想要让大明在自己的统治下兴盛繁荣,更甚者,心中未必没有想在史书上超越他老祖宗朱元璋和朱棣的念头。
发了一会儿呆,思路终于有了,剩下的就是遣词造句构思文章了,赵彦心中振奋,正要在纸上打草稿,冷不防一名监试官巡视路过时淡淡说了一句:“再敢发呆,本官便取消你的应试资格。”
赵彦愕然,发呆也有错?真是莫名其妙。
孰不知,方才发呆的时候,赵彦却是无意识的扭过头看着禁宫大内的方向,他自己没有察觉,可是两名巡视的监试官却是早有察觉,本来看赵彦年轻,两人都有爱才之意,路过时不是轻轻咳嗽一两声就是轻轻跺跺脚,想要提醒赵彦不可窥视皇宫,可是他心神根本不在外界,这对于那两名监试官来说可真是对着瞎子抛媚眼——白费功夫了。
涂涂改改,一张草稿纸很快便被赵彦写满了文字,眼看时间已过大半,来不及再次审视,赵彦活动活动手腕,开始在正卷上开始誊抄。
臣对: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
何谓实政?立纪纲,饬法度,悬诸象魏之表,著乎令甲之中,首于岩廊朝宁,散于诸司百府,暨及于郡国海隅,经之纬之,鸿巨纤悉,莫不备具,充周严密,毫无渗漏者是也。何谓实心?振怠惰,励精明,发乎渊微之内,起于宥密之间,始于宫闱穆清,风于辇毂邦畿,灌注于边疆遐陬,沦之洽之,精神意虑,无不畅达,肌肤形骸,毫无壅阏者是也……
笔耕不辍,一气呵成,写完之后赵彦也懒得去数有多少字,肯定是比一千字多就是了。
文章中,赵彦主要写了三个方面。其一是天人合一,此时的普世观中皇帝是天,代替上天管理天下百姓和世间所有事物,皇帝拥有的权力是上天赐予的,因此王权是至高无上的。
其二是忠君思想与爱国爱民,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朝廷官吏都应忠诚于君主,效忠于君主,为君主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与此同时,皇帝和朝廷官员都应该爱国爱民,善待自己的百姓。
其三就是依法治国,治理国家需要法令纲纪,要让全国各地的百姓和官员都知法守法,根据法令行事。
是的,赵彦只是适当的替朱祁镇吹嘘了一番,肯定了他君权天授的正统性,然后就是具体应该怎么与百姓与官员们去互动,最后就是自商鞅打头绵延两千余年的依法治国思想。
说实话,这三种思想其实就是万金油,既不逾矩也言之有物,而组合起来之后,相对于正统年间的思潮来讲还算是比较新颖,不至于泯然众人。
考试终于结束了,贡士们将对策交往在东角门的受卷官处,并由此而出。受卷官将试卷送弥封官糊名。与乡试、会试不同,殿试不另用朱笔誊录,故糊名后直接由掌卷官送东阁读卷官处,以定高下。读卷官的工作是将试卷分成三等,即一、二、三甲,关键是定出送皇帝“钦定”的前十几名,尤其是前三名。
殿试的第三天有一个“读卷”仪式,通常在文华殿举行。
这天早朝后,朱祁镇来到文华殿,读卷官们各持一份试卷,东西序立,然后按官职的高低依次跪在御前读卷。每读完一份,即由司礼监官王振将试卷呈于御案。以往只读三份,不过此次可以说是三杨故去后,朱祁镇亲政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主持殿试,所以朱祁镇一直让读卷官们读了二十余份,等读卷结束后,读卷官们退到门外候旨。
按照惯例,前三名的排名就看“御笔”钦定了。如果内阁与皇帝及司礼监关系融洽,那么最先由几位大学士读的卷子就为一、二、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所以许多人认为是“读卷官取状元”。如果皇帝要表示“乾纲独断”,则往往打破次序,但这种情况“十不一二”。
朱祁镇虽然也想乾纲独断一回,可是看了看门外候旨的一众胡子花白的老臣们,到底还是没有狠下心来,主要也是怕麻烦,哪怕有王振在旁边帮衬也是一样,事关科举,此乃是国家之本,那些半只脚踏进棺材板的老臣们可不会管你是不是皇帝,是不是权势滔天的王振,该喷还是会喷,该死谏还是会死谏,所以朱祁镇有些怂了,不过他也不肯任凭那些老臣们摆布。
拿起排名前三的文章看了看,又与会试结束后的排名对比片刻,竟是分毫不差,朱祁镇心中暗怒,只是这三人的文章确实做得好,他也不好做文章,赌气之下便将第三名和第二名换了换,随后又拿起一份文章,对身边的王振低声道:“先生,朕觉得此篇文章甚合朕意,朕有心将其擢为二甲第一,奈何字迹实在难登大雅之堂。”
会试录取的“贡士”均需参加殿试,而由于殿试名义上是皇帝“亲策于廷”,皇帝本人就是主考官,所有贡士都是天子的门生,因此只设读卷官和执事官若干名。
读卷官由内阁大学士和除礼部之外的其余五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正官及詹事府、翰林院堂上官充任,提调官由礼部尚书、侍郎担任,监试用监察御史二人,其余受卷、弥封、掌卷等官则由翰林、春坊等衙门官员充任,巡绰有锦衣卫,后勤供应由礼部和光禄寺,几乎所有在京文职衙门都参与进了这三年一度的大典。
殿试只考“时务策”一道,朱元璋曾御制策问,但以后只由翰林院学士,特别是内阁大学士预拟试题,呈皇帝圈定,对考生的要求只有四个字,那便是“惟务直陈”,限一千字以上。
殿试的前一天,鸿胪寺官在奉天殿东室预设“策题案”,光禄寺则预备好贡士们的试桌,陈放于殿外东西两庑。
新科贡士们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来到奉天殿前丹墀内分东西两群面北站立,文武百官各具公服侍立在殿内外,而后鸿胪寺官员请皇帝升殿,鸣放鞭炮,百官行叩头礼。
赵彦与其他贡士分列在丹墀两侧,还有监察御史巡视前后,稍有差错便会被其记上一笔,而后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重者会以目无君上,无臣下之礼为由从重处罚,可以看作是朝廷上下给诸多新来的小弟们的下马威,所以哪怕赵彦对四周很是好奇也不敢随意打量。
老老实实的跟随着其他人叩头之后,执事官便举着此次的策题案来到了殿中,随后内侍官将策题交付礼部官员置于案上,外面鸿胪寺官员已经带着贡士们做好了跪拜准备。
执事官举着策题案由左阶而下,置于御道中,贡士们朝案行五拜三叩头礼,然后分东西侍立。执事官再将策题案举到丹墀东,鸿胪寺官员奏告仪式结束,再放鞭炮。鞭炮声中,皇帝退殿,文武百官也依次退出,接下来便是正式的考试环节了。
宫中的军校将准备好的试桌在丹墀东西两侧面北排列,礼部官散卷,贡士们列班跪接,叩头就位,接着露天答卷。
殿试策论的题目称为御试策题,往往很长,例如南宋宝祐四年丙辰科,题目字数约有五百多字,大意是问治国强兵之道,再如明代万历年间的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也是讲如何治国牧民之道的,而此次的策题则是问的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
朕闻治本于道,道本于德,古今论治者必折衷于孔子。孔子告鲁君,为政在九经,而归本于三达德。至宋臣司马光言,人君大德有三,曰仁曰明曰武。果与孔子合欤?光历事三朝,三以其言献,自谓至精至要矣……
洋洋洒洒近八百字,这就是此次殿试策论的题目,众多贡士们甫一知晓便纷纷在心中叫苦,不带这么玩人的老大,你问问如何代天牧民、如果治国强兵多好,非得别出心裁的问人性,问政治,这让我们怎么答嘛!
赵彦也被这道策论给难住了,虽说他对明代的历史了解的不算少,可是那也只是大方向上的大事件,像是什么时候哪里地震了,什么时候哪里发生了小叛乱了,某某皇帝在位时的考试题目啊,这些他自然不可能知道,当时也没想到自己会穿越,谁有那个闲功夫去搜集这些东西啊,所以他此时只能靠自己了。
赵彦首先想到正统皇帝为什么要出这个题目,他的出发点在哪里?真的是想要新科贡士们寻到他的施政漏洞从而批判他吗?可正统皇帝是幼年继位,真正亲政的时间却不长,以往内廷之事有张太皇太后决断,外廷政事则由内阁三杨处理,此时正统皇帝虽然亲政,却根本无所作为,可是他也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心中肯定也是充满着雄心壮志,想要让大明在自己的统治下兴盛繁荣,更甚者,心中未必没有想在史书上超越他老祖宗朱元璋和朱棣的念头。
发了一会儿呆,思路终于有了,剩下的就是遣词造句构思文章了,赵彦心中振奋,正要在纸上打草稿,冷不防一名监试官巡视路过时淡淡说了一句:“再敢发呆,本官便取消你的应试资格。”
赵彦愕然,发呆也有错?真是莫名其妙。
孰不知,方才发呆的时候,赵彦却是无意识的扭过头看着禁宫大内的方向,他自己没有察觉,可是两名巡视的监试官却是早有察觉,本来看赵彦年轻,两人都有爱才之意,路过时不是轻轻咳嗽一两声就是轻轻跺跺脚,想要提醒赵彦不可窥视皇宫,可是他心神根本不在外界,这对于那两名监试官来说可真是对着瞎子抛媚眼——白费功夫了。
涂涂改改,一张草稿纸很快便被赵彦写满了文字,眼看时间已过大半,来不及再次审视,赵彦活动活动手腕,开始在正卷上开始誊抄。
臣对: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
何谓实政?立纪纲,饬法度,悬诸象魏之表,著乎令甲之中,首于岩廊朝宁,散于诸司百府,暨及于郡国海隅,经之纬之,鸿巨纤悉,莫不备具,充周严密,毫无渗漏者是也。何谓实心?振怠惰,励精明,发乎渊微之内,起于宥密之间,始于宫闱穆清,风于辇毂邦畿,灌注于边疆遐陬,沦之洽之,精神意虑,无不畅达,肌肤形骸,毫无壅阏者是也……
笔耕不辍,一气呵成,写完之后赵彦也懒得去数有多少字,肯定是比一千字多就是了。
文章中,赵彦主要写了三个方面。其一是天人合一,此时的普世观中皇帝是天,代替上天管理天下百姓和世间所有事物,皇帝拥有的权力是上天赐予的,因此王权是至高无上的。
其二是忠君思想与爱国爱民,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朝廷官吏都应忠诚于君主,效忠于君主,为君主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与此同时,皇帝和朝廷官员都应该爱国爱民,善待自己的百姓。
其三就是依法治国,治理国家需要法令纲纪,要让全国各地的百姓和官员都知法守法,根据法令行事。
是的,赵彦只是适当的替朱祁镇吹嘘了一番,肯定了他君权天授的正统性,然后就是具体应该怎么与百姓与官员们去互动,最后就是自商鞅打头绵延两千余年的依法治国思想。
说实话,这三种思想其实就是万金油,既不逾矩也言之有物,而组合起来之后,相对于正统年间的思潮来讲还算是比较新颖,不至于泯然众人。
考试终于结束了,贡士们将对策交往在东角门的受卷官处,并由此而出。受卷官将试卷送弥封官糊名。与乡试、会试不同,殿试不另用朱笔誊录,故糊名后直接由掌卷官送东阁读卷官处,以定高下。读卷官的工作是将试卷分成三等,即一、二、三甲,关键是定出送皇帝“钦定”的前十几名,尤其是前三名。
殿试的第三天有一个“读卷”仪式,通常在文华殿举行。
这天早朝后,朱祁镇来到文华殿,读卷官们各持一份试卷,东西序立,然后按官职的高低依次跪在御前读卷。每读完一份,即由司礼监官王振将试卷呈于御案。以往只读三份,不过此次可以说是三杨故去后,朱祁镇亲政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主持殿试,所以朱祁镇一直让读卷官们读了二十余份,等读卷结束后,读卷官们退到门外候旨。
按照惯例,前三名的排名就看“御笔”钦定了。如果内阁与皇帝及司礼监关系融洽,那么最先由几位大学士读的卷子就为一、二、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所以许多人认为是“读卷官取状元”。如果皇帝要表示“乾纲独断”,则往往打破次序,但这种情况“十不一二”。
朱祁镇虽然也想乾纲独断一回,可是看了看门外候旨的一众胡子花白的老臣们,到底还是没有狠下心来,主要也是怕麻烦,哪怕有王振在旁边帮衬也是一样,事关科举,此乃是国家之本,那些半只脚踏进棺材板的老臣们可不会管你是不是皇帝,是不是权势滔天的王振,该喷还是会喷,该死谏还是会死谏,所以朱祁镇有些怂了,不过他也不肯任凭那些老臣们摆布。
拿起排名前三的文章看了看,又与会试结束后的排名对比片刻,竟是分毫不差,朱祁镇心中暗怒,只是这三人的文章确实做得好,他也不好做文章,赌气之下便将第三名和第二名换了换,随后又拿起一份文章,对身边的王振低声道:“先生,朕觉得此篇文章甚合朕意,朕有心将其擢为二甲第一,奈何字迹实在难登大雅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