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宽在皇宫里乖乖窝了几天扮妈宝男,由着老娘在那些进宫来沾光的命妇们面前,将自己推出去显摆一次又一次,这期间自然少不了从古到今必不可少的相亲环节,不知多少命妇恨不能把妇儿直接剥光了塞进李宽的被窝里。

    好在李宽在这个问题上和老娘早就达成了一致,长孙皇后还真的挺所以这种凡间俗女会坏了儿子修行,之前为了盗取造纸术,已经伤了神体,要是再坏了修行,儿子回仙界的难度怕是又要增大。为了确保不发生这种事,对于类似请求,皇后娘娘一律直接回绝。

    等到这档事过后,长安城又迎来了每年一度的元宵花灯节。自打那年李宽重手出击,借着打击人贩的机会,扳倒了佛门之后,整个大唐从上到下,都已经明白了楚王殿下对人贩子的态度。

    有楚王殿下背书,大唐民间对人贩子、拐子之流,完全零容忍。一般被民众发现的,往往直接就打死了。侥幸没死的,送去衙门也是生死两难,比死还可怜。地方上对拐卖人口的打击力度,也是完全上升到谋反的层次。楚王在那盯着呢,哪个官员敢不尽力?

    在上下一心的重力整治下,别的地方不敢说,关中乃至关内道,这两年已经完全听不到有小孩被拐的事情了。单为这事,民间为楚王立的生祠就多了好些个。

    又是华灯初上,李宽再次悄悄出宫。这一次,他身边只跟了几个便衣打扮的侍卫,几人溜溜达达,依旧沿着朱雀大街一路走一路看灯。

    再次路过上次那家卖糖葫芦的小摊,这一次,显然生意已经做大,沿街的摊子已经直接开到了坊内。整整一面墙上,挂满了写着各种灯谜的灯笼。一堆小孩子欢天喜地的跟着家里大人在墙下猜谜,猜对了不光有灯笼,还能得到一串糖葫芦。

    李宽一时兴起,突然想尝尝这家现在做出来的糖葫芦比起当年来,有没有进步。毕竟他家墙上明晃晃的写着“楚王殿下尝过都说好”的字样呐。

    侍卫好辛苦的挤进去,然后一脸尴尬的来回话:“殿下,人家这三天做的糖葫芦都不要钱,只要能猜对灯谜,就有灯笼和糖葫芦拿……”

    李宽一乐,行啊,这手法,很有商业意识嘛,再一看那侍卫,还呆呆的站在那儿等着:“那你等啥?去猜啊,来几串来尝尝!”

    “殿下!”侍卫一头冷汗:“让小的拼命没问题,可小的猜这个,真不行啊。字都不认得几个,哪里能玩得了这个?人家这灯谜就是给读书的小相公们准备的……”

    李宽一回头,其余几个侍卫同样的一脸惊悚。好家伙,这还是宫中侍卫呢,就这文化水平?不认字的也行?大唐教育,任重而道远呐。

    人群中,不时发出一阵欢呼,又有个小朋友猜对了灯谜,摘走一只灯笼,得到一串糖葫芦。

    就在李宽一行的前方,一个稍胖的中年男子感叹:“到底是华阴人,这般大的小子,都能读书识字。”

    胖中年的同伴一脸羡慕道:“读书识字不奇怪,关键是人家华阴学堂里教出来的娃娃,比咱长安私塾里教出来的机灵的多啊。我家小子也上了三年学,先生还说是个聪慧的,结果这一路过来,灯笼都没摘几只。你再瞧瞧这帮华阴娃娃,这家伙,专挑好吃的摘啊。普通商家那灯笼,人家都不稀罕猜!”

    两人顿时有了共同话题,又发现旁边有个贵公子模样的少年在关注,声音越发响亮,内容也越发广泛起来。这种感觉,和后世京城的哥的聊兴有一拼,不把乘客侃到心服口服,似乎无法彰显京城人的信息优越感。

    “要说还是人家华山弟子有能耐,武德年的时候,我和家叔曾去华阴贩过一回麻,那时节,那里穷的。地主家连身体面衣裳都没有……这才几年呐,华阴人一个个富的都流油了!不光家里吃穿用度不缺,娃娃们上学也不用交束脩,老人也有专门的敬老院。等闲人根本不需要为家里的老人娃娃操心,只管种好庄稼管好事就成……”

    “可不是!我听人说,在华阴,谁家敢不让娃娃上学,还要罚钱哩!不光男娃娃要上学,连女娃娃也要上学。学的好的,学堂里还给发奖金!”

    “什么奖金?!是奖学金!华阴人是真有钱,人家也是真会赚钱!咱们学着人家的法儿,种玉米,种土豆,种棉花,人家就卖嫩玉米棒子,做粉条,纺线织布。等咱们花了钱把这些学会,人家又开始做青储,卖饲料了……你说,咱们那县太爷,好歹也是世家子弟,家里也是传承几百年的,咋就没这些能耐呢?”

    “这能一样吗?人家那都是在华山上跟孙神仙学的仙家本事!你没听人说吗?那些华山门人,和楚王殿下都是师兄弟来的。见了楚王殿下,那都是叉手说话的。”

    “要说这好日子啊,还得是这贞观年!嘿嘿,还记得以前过年也放花灯,谁敢这么随兴游玩?恨不能把娃娃拴在裤带上,就这还年年有被拐的。自打楚王殿下捅了那帮秃子窝,现在还有谁敢冲娃娃们下手?!出来玩也有个玩的样子了……”

    “说起这个,我前日在青龙坊那个楚王祠里,给娃娃求了个文昌符,让我家那不成器的小子,也沾点殿下的仙气!以后来逛灯花,也有糖葫芦吃!”

    原本听到别人夸自己,李宽还有点暗爽,猛然听到“楚王祠”这样的字眼时,突然有点意外:长安城里也有人为自己建了生祠?

    李宽知道当年自己北返这一路上,曾给沿途留下不少印记,有人就提及过给他立生祠的事。不过身为“神仙”,要保持自己风轻云淡,不拘红尘俗事的逼格,后续发展如何,他也没跟进,更不好意识让别人去打听。因此,那些生祠究竟怎么样了,他自己是不知道的。

    只是,长安城里也有人给自己建了生祠?这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要不要去看看呢?啧,悄悄去看自己的生祠,如果被人认出来,会不会太羞耻?

章节目录

神明帝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浪里伯条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九十四章 楚王生祠-维多利亚帝国萌娘百科,神明帝国,笔趣阁并收藏神明帝国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