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节 包围北京-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小说下载
第一百八十五节 包围北京-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小说下载-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笔趣阁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
作者:狂人阿Q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琅坐镇天津,令陈小手接替苟全率军进攻,俩人各带三个军,轮换作战。令陈小手最多攻击到张家湾一带,然后必须驻军轮换,要他切记不要贪功。
军事物资不断输送到天津,援军也源源不断抵达,全都是辅兵部队,战斗经验最丰富的福建辅兵率先开来,之后还会有广东辅兵,先运送战斗力强的部队,这是原则。
以周琅目前的运输能力,在保证给养的情况下,一个月可以输送三万軍队。目前登陆部队总兵力已达十万人,攻打北京之前,兵力足够了。
辅兵已经完全接防了天津,而且不断北进,要在沿运河一带层层设防,保住这条运输补给线的畅通。
陈小手的进军遭到了层层阻截,一次比一次顽抗,一次比一次人多。抵达张家湾之时,他甚至正面与七万清军马步兵进行了一场正面决战,虽然打退了敌人,可已经无力追击。
不过根据陈小手的报告,清军经此一役也遭受了沉重打击,清理战场发现打死清军一万三千人马,俘虏四千伤员,另有五千战马。清军遭遇重击之后,大步后撤,甚至在八里桥都没有进行设防,兵力集结在了通州。通州的防御情况跟上次也不一样,没有全部进入孤城,而是在城外修筑了坚固营垒作为犄角。
周琅之后移驻武清就近指挥,调苟全部迅速北上接应,准许他择机攻打通州。若没有良机,则原地待命,侯陈小手部休整五日,合兵再战。
苟全跨过八里桥,之后对通州进行了试探性攻击,发现没有机会,然后退守八里桥。
此时的北京城乌云压顶,谁也没想到周琅竟然两路来攻。之前先后丢失扬州等地,前线败兵汇报敌军动辄数十万,最低也超过了十万,清廷朝臣合议,认为十万以上是有的,不然不可能短期内就连克州县,而且判断江淮一路应该是对方北伐的主力,而从海陆攻打天津的,不过是一支偏师,目的是阻止京城救援江淮。
这个合议大家都认同,可朱珪依然坚持不去救援,就把精兵屯驻京师,朱珪的说法是,就算天津的贼兵是偏师,江淮的是主力,他们最后还是要来打北京的。那不如以逸待劳,在天子脚下与贼决战。
一开始还有人讽刺朱珪胆小,现在则没人说这话了,反倒夸朱珪老成持重,早就料到贼寇攻取天津的才是主力。
讥讽也好,赞颂也罢,朱珪都没心情关心,在他看来,目前的局面太危难了,以前就知道贼寇兵势强盛,可没想到如此强盛,朱珪亲自运筹帷幄,赴通州督师,结果集结了两倍于敌的兵力,竟然被敌人正面击溃。
此战出动的可不是八旗兵,而是从川陕抽调回来的,镇压完了白莲教的精锐绿营,三大火器营出动了两个,三万外藩蒙古马兵派来了两万,可以说手里能动用的精锐都来了,却依然不敌敌人前锋。
朱珪确信这次兵勇确实奋勇苦战,未有崩溃逃亡之象,可依然败了,这就让他这个文人没有应对之策了。
于是迅速收拢兵马,严守通州,勒令不得军机处命令,不得擅自出城搦战。
然后朱珪迅速回京,他不是逃跑,他是去向嘉庆提建议的,俄罗斯使团还在京城,据说其中有俄国大将,精熟鸟銃火炮之术,已多次有人向他举荐,看来俄夷助战确属诚心,两国向来交好,朱珪请求皇帝准许,聘请俄国大将做他的幕僚。
嘉庆哪里会不答应,贼寇都打到北京城了,他急的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完全没有退敌之策。
朱珪立刻行动,聘请年轻的俄国上校尼古拉进入他的幕府,尼古拉虽然年轻,可阅历丰富,在奥地利、瑞典做过驻地武官,而且游历过英法荷兰等国,此次奉命来中国,本来是真的想跟满清达成协议的,因为俄国人发现,他们跟广州的贸易开拓很难,之前尝试过一次,结果还赔钱了。
因为中国的内战,导致武夷山茶叶断绝,还有湖北白莲教叛乱,湖北的茶叶通道也一度堵塞,这几年俄国茶叶价格暴涨,沙皇从恰克图得到的关税减半,恰克图贸易虽然只占了俄国对外贸易的百分之八不到,可税收却占了俄国总关税的百分之三十以上,1760年,恰克图关税23.8万卢布,占全俄关税总额的20.4%;1775年45.3万卢布,占关税总额的38.5%,失去恰克图贸易将危及到俄罗斯帝国的财政平衡。
但是从广州到勘察加,走陆路进入莫斯科,这条道路比从中国腹地运送茶叶到恰克图,然后转到莫斯科的成本还高。由于这个发现,俄国人认为他们跟中国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没有贸易利益,而且他们也没想到南方势力的行动如此迅速,竟然这么快就再次发动进攻。所以他们希望给满清军事援助来换取一些贸易特权,扩大恰克图贸易。同时援助他们,也让他们能够尽快扫平叛乱,两国尽快恢复贸易,这对俄罗斯是有利的。
扩大贸易的要求清廷准学了,当然是惯常的态度,表现的是对俄国的恩典。
得到这些好处之后,代表团已经回国,只有尼古拉留了下来,他是奉命留在这里关注局势的,说白了他是一个间谍。
没想到对方竟然找上门来,上次给他们他们不要,现在反而请他帮助。
尼古拉没有拒绝,他接受了这份薪水丰厚的工作,有问必答。只是他对他服务对象的军事素养有些失望,对方询问他的大多是一些外行问题。
对方最关心的是鸟銃火炮有什么弱点可以利用。
尼古拉回答他,唯有严格训练,武器精良,除此没有捷径。
对方十分失望,之后很长时间没见过尼古拉。
第二次见尼古拉的时候,已经是他们的敌人兵临城下的时候。
通州之战结束了。
这是一场苦战,周琅集结了六个战兵军,以及炮兵和帅营,总计兵力八万人,对通州展开了强攻。
拔出外围营垒,正面攻打城池,中规中矩,靠的是火力,拼的是纪律,个人武艺早就没有了用处。
经历三天激战,清军溃败,这次通州清军超过十万,死伤一万五千,被俘近两万,这是开战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付出的伤亡也是最大的,达到了三千人,直接战死的旧有八百。
通州之战也彻底打开了通往北京的大门。
不过周琅不急于进攻,伤亡是一方面,疲惫、疾病也开始出现,于是立刻转入休整,伤病员送回后方治疗,各部队补充兵员和给养。
同时等待征集的大量车辆抵达,不知道为什么这次清军没有毁坏闸门,可周琅必须防范于未然,另外征集牲畜和车辆的命令早就发下去了,相信已经起运,中断也来不及了。
这次周琅征集的牲畜超过十五万,车辆十万,他需要长期保证前线軍队的给养,因为他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抵达北京城外的时候,已经到了5月初。
抵达天津的辅兵部队总计已经有二十万,軍队已经全部到位,这次辅兵除了要维持沿路交通外,还要配合围困北京。
在北京选择不出城野战的情况下,周琅不断部署軍队,在北郊部署了三万辅兵,南城部署了三万辅兵,他们在各城门外修筑防御工事,防止敌人出城,小股渗透是堵不住的,但可以阻挡大规模逃跑的情况。
八万战兵全部在东郊集结,显然东边江苏主攻的方向,城西则是留给清军逃跑的方向。
尼古拉在城墙上目睹了敌军的行动,他没有见过对方的战斗过程,因此无从判断对方的强弱,只能从偶尔看到的他们装备的武器装备判断,已经达到了欧洲主流水平,但骑兵较为缺乏。
之后尼古拉看到对方挖掘壕沟,建造营垒,一切也都中规中矩,营垒的形制有些特别,即像是中国的,又仿佛有欧洲的影子,因为欧洲人也许会挖沟,但很少筑墙。而且尼古拉看到对方的设计中,是以火炮为核心布置火力的,这点上他倒是很欣赏。以火炮为中心,而不是步枪和步兵方阵,这在欧洲也算是新潮流。俄国軍队中,甚至是以骑兵为中心布防的。
期待中的军事行动没人尼古拉等多久,对方在城外站稳脚跟后仅仅三天,就发动了一次试探进攻,主要是炮击。
这次尼古拉确定了对方装备着为数众多的重步兵炮,从对方的射术上来看,训练较为正规,对方火炮的威力,尼古拉评估跟欧洲是同一水准,也许是他们购买的英国或者荷兰火炮吧。
至于自己服务的对象,清军身上,则毫无掩饰的表现出恐惧,慌乱等等情绪。尼古拉判断,北京恐怕守不住了。
回去后,尼古拉马上写了一封报告,向沙皇汇报,认为中国清王朝失败概率很大,希望沙皇根据这种情况,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尼古拉并没有提建议,但他能猜到,俄罗斯帝国是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的,欧洲正在进行的反法同盟战争,已经跟俄国没有关系了,因为俄国对英国为首的西欧国家处置马耳他岛的归属,还有在瓜分波兰问题上跟奥地利关系计划,英国人选择支持奥地利,俄国去年就退出了对法作战。并且与英国绝交,与瑞典、丹麦、普鲁士等国签定旨在反对英国的条约。
现在让欧洲人打他们的仗,俄罗斯可以在东方取得只有俄罗斯能够取得的利益。
如果沙皇陛下可以出兵两万的话,也许可以在东方获取一块有价值的领土。
至于这块领土在哪里,尼古拉并不太熟悉中国的地理环境,但总之肯定存在一块俄罗斯感兴趣的土地,明白这个道理就够了!
军事物资不断输送到天津,援军也源源不断抵达,全都是辅兵部队,战斗经验最丰富的福建辅兵率先开来,之后还会有广东辅兵,先运送战斗力强的部队,这是原则。
以周琅目前的运输能力,在保证给养的情况下,一个月可以输送三万軍队。目前登陆部队总兵力已达十万人,攻打北京之前,兵力足够了。
辅兵已经完全接防了天津,而且不断北进,要在沿运河一带层层设防,保住这条运输补给线的畅通。
陈小手的进军遭到了层层阻截,一次比一次顽抗,一次比一次人多。抵达张家湾之时,他甚至正面与七万清军马步兵进行了一场正面决战,虽然打退了敌人,可已经无力追击。
不过根据陈小手的报告,清军经此一役也遭受了沉重打击,清理战场发现打死清军一万三千人马,俘虏四千伤员,另有五千战马。清军遭遇重击之后,大步后撤,甚至在八里桥都没有进行设防,兵力集结在了通州。通州的防御情况跟上次也不一样,没有全部进入孤城,而是在城外修筑了坚固营垒作为犄角。
周琅之后移驻武清就近指挥,调苟全部迅速北上接应,准许他择机攻打通州。若没有良机,则原地待命,侯陈小手部休整五日,合兵再战。
苟全跨过八里桥,之后对通州进行了试探性攻击,发现没有机会,然后退守八里桥。
此时的北京城乌云压顶,谁也没想到周琅竟然两路来攻。之前先后丢失扬州等地,前线败兵汇报敌军动辄数十万,最低也超过了十万,清廷朝臣合议,认为十万以上是有的,不然不可能短期内就连克州县,而且判断江淮一路应该是对方北伐的主力,而从海陆攻打天津的,不过是一支偏师,目的是阻止京城救援江淮。
这个合议大家都认同,可朱珪依然坚持不去救援,就把精兵屯驻京师,朱珪的说法是,就算天津的贼兵是偏师,江淮的是主力,他们最后还是要来打北京的。那不如以逸待劳,在天子脚下与贼决战。
一开始还有人讽刺朱珪胆小,现在则没人说这话了,反倒夸朱珪老成持重,早就料到贼寇攻取天津的才是主力。
讥讽也好,赞颂也罢,朱珪都没心情关心,在他看来,目前的局面太危难了,以前就知道贼寇兵势强盛,可没想到如此强盛,朱珪亲自运筹帷幄,赴通州督师,结果集结了两倍于敌的兵力,竟然被敌人正面击溃。
此战出动的可不是八旗兵,而是从川陕抽调回来的,镇压完了白莲教的精锐绿营,三大火器营出动了两个,三万外藩蒙古马兵派来了两万,可以说手里能动用的精锐都来了,却依然不敌敌人前锋。
朱珪确信这次兵勇确实奋勇苦战,未有崩溃逃亡之象,可依然败了,这就让他这个文人没有应对之策了。
于是迅速收拢兵马,严守通州,勒令不得军机处命令,不得擅自出城搦战。
然后朱珪迅速回京,他不是逃跑,他是去向嘉庆提建议的,俄罗斯使团还在京城,据说其中有俄国大将,精熟鸟銃火炮之术,已多次有人向他举荐,看来俄夷助战确属诚心,两国向来交好,朱珪请求皇帝准许,聘请俄国大将做他的幕僚。
嘉庆哪里会不答应,贼寇都打到北京城了,他急的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完全没有退敌之策。
朱珪立刻行动,聘请年轻的俄国上校尼古拉进入他的幕府,尼古拉虽然年轻,可阅历丰富,在奥地利、瑞典做过驻地武官,而且游历过英法荷兰等国,此次奉命来中国,本来是真的想跟满清达成协议的,因为俄国人发现,他们跟广州的贸易开拓很难,之前尝试过一次,结果还赔钱了。
因为中国的内战,导致武夷山茶叶断绝,还有湖北白莲教叛乱,湖北的茶叶通道也一度堵塞,这几年俄国茶叶价格暴涨,沙皇从恰克图得到的关税减半,恰克图贸易虽然只占了俄国对外贸易的百分之八不到,可税收却占了俄国总关税的百分之三十以上,1760年,恰克图关税23.8万卢布,占全俄关税总额的20.4%;1775年45.3万卢布,占关税总额的38.5%,失去恰克图贸易将危及到俄罗斯帝国的财政平衡。
但是从广州到勘察加,走陆路进入莫斯科,这条道路比从中国腹地运送茶叶到恰克图,然后转到莫斯科的成本还高。由于这个发现,俄国人认为他们跟中国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没有贸易利益,而且他们也没想到南方势力的行动如此迅速,竟然这么快就再次发动进攻。所以他们希望给满清军事援助来换取一些贸易特权,扩大恰克图贸易。同时援助他们,也让他们能够尽快扫平叛乱,两国尽快恢复贸易,这对俄罗斯是有利的。
扩大贸易的要求清廷准学了,当然是惯常的态度,表现的是对俄国的恩典。
得到这些好处之后,代表团已经回国,只有尼古拉留了下来,他是奉命留在这里关注局势的,说白了他是一个间谍。
没想到对方竟然找上门来,上次给他们他们不要,现在反而请他帮助。
尼古拉没有拒绝,他接受了这份薪水丰厚的工作,有问必答。只是他对他服务对象的军事素养有些失望,对方询问他的大多是一些外行问题。
对方最关心的是鸟銃火炮有什么弱点可以利用。
尼古拉回答他,唯有严格训练,武器精良,除此没有捷径。
对方十分失望,之后很长时间没见过尼古拉。
第二次见尼古拉的时候,已经是他们的敌人兵临城下的时候。
通州之战结束了。
这是一场苦战,周琅集结了六个战兵军,以及炮兵和帅营,总计兵力八万人,对通州展开了强攻。
拔出外围营垒,正面攻打城池,中规中矩,靠的是火力,拼的是纪律,个人武艺早就没有了用处。
经历三天激战,清军溃败,这次通州清军超过十万,死伤一万五千,被俘近两万,这是开战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付出的伤亡也是最大的,达到了三千人,直接战死的旧有八百。
通州之战也彻底打开了通往北京的大门。
不过周琅不急于进攻,伤亡是一方面,疲惫、疾病也开始出现,于是立刻转入休整,伤病员送回后方治疗,各部队补充兵员和给养。
同时等待征集的大量车辆抵达,不知道为什么这次清军没有毁坏闸门,可周琅必须防范于未然,另外征集牲畜和车辆的命令早就发下去了,相信已经起运,中断也来不及了。
这次周琅征集的牲畜超过十五万,车辆十万,他需要长期保证前线軍队的给养,因为他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抵达北京城外的时候,已经到了5月初。
抵达天津的辅兵部队总计已经有二十万,軍队已经全部到位,这次辅兵除了要维持沿路交通外,还要配合围困北京。
在北京选择不出城野战的情况下,周琅不断部署軍队,在北郊部署了三万辅兵,南城部署了三万辅兵,他们在各城门外修筑防御工事,防止敌人出城,小股渗透是堵不住的,但可以阻挡大规模逃跑的情况。
八万战兵全部在东郊集结,显然东边江苏主攻的方向,城西则是留给清军逃跑的方向。
尼古拉在城墙上目睹了敌军的行动,他没有见过对方的战斗过程,因此无从判断对方的强弱,只能从偶尔看到的他们装备的武器装备判断,已经达到了欧洲主流水平,但骑兵较为缺乏。
之后尼古拉看到对方挖掘壕沟,建造营垒,一切也都中规中矩,营垒的形制有些特别,即像是中国的,又仿佛有欧洲的影子,因为欧洲人也许会挖沟,但很少筑墙。而且尼古拉看到对方的设计中,是以火炮为核心布置火力的,这点上他倒是很欣赏。以火炮为中心,而不是步枪和步兵方阵,这在欧洲也算是新潮流。俄国軍队中,甚至是以骑兵为中心布防的。
期待中的军事行动没人尼古拉等多久,对方在城外站稳脚跟后仅仅三天,就发动了一次试探进攻,主要是炮击。
这次尼古拉确定了对方装备着为数众多的重步兵炮,从对方的射术上来看,训练较为正规,对方火炮的威力,尼古拉评估跟欧洲是同一水准,也许是他们购买的英国或者荷兰火炮吧。
至于自己服务的对象,清军身上,则毫无掩饰的表现出恐惧,慌乱等等情绪。尼古拉判断,北京恐怕守不住了。
回去后,尼古拉马上写了一封报告,向沙皇汇报,认为中国清王朝失败概率很大,希望沙皇根据这种情况,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尼古拉并没有提建议,但他能猜到,俄罗斯帝国是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的,欧洲正在进行的反法同盟战争,已经跟俄国没有关系了,因为俄国对英国为首的西欧国家处置马耳他岛的归属,还有在瓜分波兰问题上跟奥地利关系计划,英国人选择支持奥地利,俄国去年就退出了对法作战。并且与英国绝交,与瑞典、丹麦、普鲁士等国签定旨在反对英国的条约。
现在让欧洲人打他们的仗,俄罗斯可以在东方取得只有俄罗斯能够取得的利益。
如果沙皇陛下可以出兵两万的话,也许可以在东方获取一块有价值的领土。
至于这块领土在哪里,尼古拉并不太熟悉中国的地理环境,但总之肯定存在一块俄罗斯感兴趣的土地,明白这个道理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