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节 俄国的外交战略-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下载
第四百六十一节 俄国的外交战略-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下载-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笔趣阁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
作者:狂人阿Q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跟西方国家相比,俄国的外交战略似乎总显得十分拙劣。
但这并不是说俄国缺乏足够优秀的外交人才,或许很难出现一个梅特涅和俾斯麦这样的外交高手,一批受过训练的合格外交官,俄国人还是拿得出来的。
之所以表现的拙劣,主要还是地缘格局的影响,俄国执行的就是扩张政策,在这种大政策下,是不可能不跟周边国家产生矛盾的。所以他总是陷于欧洲国家的围攻之中,但一旦这个扩张政策在没有足够抵抗的情况下,他们的外交手段就显示出高明来了,俄国掠夺中国土地的过程中,其实大多数时候并没有动用武力,是采用外交手段夺取的。
在俄国足够强大的时候,当然可以执行这种扩张政策,比如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大帝时代,扩张并不会让外国把俄国怎么样,可在如今这种中国崛起于东方,普奥强盛于西方的情况下,俄国依然采取扩张政策,就显得有些失误了。
不是他们的执政者看不到这一点,沙皇的茹科夫斯基,俄国总理茹科夫斯基就一直对沙皇要求太多的东欧领土不太赞成。
他一直认为,沙皇在腹背有中国掣肘的情况下,一定要跟西方邻国保持友好关系。应该采取的政策是,帮助奥地利帝国镇压国内叛乱那样的帮助,而不是跟普鲁士争夺波兰这样的扩张。
但茹科夫斯基的建议没有被沙皇采纳,俄国有一大批扩张主义者,让他们放弃扩张的大好机会,等于要他们的命。
不过亚历山大二世并不是一个蠢货,而是一个文化水平相当高的沙皇,但他扩张也有他不得已的道理。
他接手的俄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窘境,那就是权臣当道,作为沙皇,他的维新严重不足,所以当他看到夺取波兰的机会时,他要考虑到,这是他提高自身威望的大好良机。
事情确实如他想象的那样,当他吞并了波兰之后,他的威望大大提升,然后发动政变,成功掌握了掌权。
在跟中国的关系中,同样如此,不是沙皇不明白那些土地基本不可能要回来了,但他就是无法签字,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荣誉感,还因为担心有损他的威望。这几年沙皇的威望有所提升,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贵族官员和议员,但国内的资产阶级势力依然很强,这些势力,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反沙皇的情节。
沙皇的措施是起到一定效果的,俄国的资产阶级并没有跟欧洲其他国家那样走向联合,然后对抗君主权力,因为通过沙皇的扶持,贵族在工商业中的力量迅速膨胀。他们利用国家补助的赔偿,在乡村开始建立颇有规模的面粉厂、榨糖厂,跟那些正在转向工商业经营的富农构成了乡村工商业者,在城市他们开办工厂,其实主要是把大量现金投入了银行业,成为食利阶层,但他们在城市中也跟拿破仑战争后慢慢开始形成的城市工商业阶层竞争。
结果俄国工商业分化成了三种结构,一种是城市工商业市民阶层,一个是农村工商业富农阶层,以及贵族工商业阶层,这三股势力不是联合起来对抗沙皇,而是纷纷希望通过靠近沙皇的方式取得特权。
结果工商业阶层的内斗,反而让皇权更加稳固。
从这一点上来看,沙皇的政策是成功的。
但扩张政策,在外交上给俄国惹了麻烦,让他们的外交弹性下降,缺乏回旋余地。
结果就是明摆着普奥都开始跟俄国敌对。沙皇也想过解决这些问题,但归还领土是不可能的,他试图通过商业利益跟两国和解,比如开放一些商业领域给普奥的商人,但这不足以让两国跟俄国和解,依然在背后组建反俄联盟。
在跟中国的外交关系上,也一直进展不大,沙皇已经开始考虑做出让步,沙皇主要出于安全考虑,就好像他迁都莫斯科一样,但迁都莫斯科,躲开了斯佩兰斯基的势力,却也让中国的军事威胁被放大了。
中国軍队控制着伏尔加河以西的几座城市,到莫斯科之间一马平川,莫斯科毫无防御能力的展现在中国軍队的刺刀面前,让沙皇越来越不安心。他试图做出一些让步,换取中国軍队归还喀山、察里津等俄国城市。
沙皇愿意接受一份割让西伯利亚的条约,反正那地方在俄国人的印象中,就是流放犯人的土地,没有任何价值,在俄国人的观念中充满了荒凉,原始和野蛮,丢弃哪里,并不会对沙皇的威望造成重大打击。
但割让乌拉尔和伏尔加河下游,则一定不能接受,否则沙皇的名誉受损,威望下降,议会的反对派们势头就又会上升。当然,沙皇不肯割让乌拉尔和伏尔加下游,也不是意味着他真的天真的以为能通过纸面就收回这些中国已经移民数百万人的土地。他只是不想在条约中体现而已,他希望跟中国签订一份关于割让西伯利亚的条约,换取中国从俄国领土上撤军,然后乌拉尔和伏尔加河下游作为争议地区,双方保持现状。
但这份条约中国没有接受,中国坚持认为南京合约是各国接受的条约,决不允许任何人破坏,拿破仑俄国沙皇不签字,中国依然将按照条约内容行使自己的权力。
跟中国的谈判已经进行了多次,每次都没有什么成果。在自己老师的建议下,沙皇还将争议作为一项议案让自己的人马在议会上讨论过一次,果然引起了巨大的反对声浪,一大批议员大声疾呼,要收回失地,绝对不能向中国妥协。
反对声音太大,让沙皇明白,一旦自己签字,将触犯众怒。他有些后悔当年太年轻,早知道这件事越拖越麻烦,当年刚刚登基的时候,就不改顾虑到自己的荣誉问题拒绝签字。拒绝签字为他赢得了许多荣誉,但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如果当年选择签字,他的威望会下降到谷底,但在斯佩兰斯基执政的几年中,他的威望事实上也下降到了谷底,因此拒绝签字,最后其实没有起到任何意义,反倒让中俄领土悬案,成为双方绕不过的死结,将俄国至于一个十分危险的国际局势环境中。
在普奥纷纷针对俄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时候,沙皇也在进行同样的工作,沙皇最大的依仗是英国,沙皇试图跟英国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全面同盟关系,这样就可以抵挡普奥的进攻,甚至就会避免战争,因为有英国跟俄国结盟,普奥一定会有所顾忌。
但英国不积极参与大陆事务,除非俄国跟英国签订一个针对中国的同盟条约作为交换,而且这个条约一定要是公开的同盟条约,否则英国不愿意介入俄普奥之间的领土争端。
跟英国建立公开同盟,这是不可能的,那等于直接跟中国走向对立,本来就是法理上的战争状态,恐怕条约这边刚签订,那边中国軍队就会兵临莫斯科。俄国跟英国之间本就有秘密协定,在俄国遭受中国主动进攻,或者英国遭受中国侵犯的情况下,双方都有出兵义务。英国的要求等于是把这些秘密协定公开,如果能公开,当初也就不会保密了。
当然,寻求英国支持,主要是对普奥的,没有英国支持,俄国也有信心自保。反正一旦中国介入,英国肯定支持中国。
所以俄国在这一方面就有些大意,至于跟奥斯曼帝国的关系,俄国就没想过好好相处,奥斯曼趁机夺走了克里米亚半岛,这是俄国迟早要夺回来的,他们只是欠缺一个时机,一个不让各方卷入的时机而已。比如奥斯曼因为巴尔干问题跟希腊或者奥地利这些国家交恶,俄国就能轻松夺回克里米亚半岛了。
结果沙皇没等来他想要的时机,法国皇位问题就出现了,沙皇率先表态反对,确实是一个失误,但沙皇本想通过拿破仑这个共同的敌人,促使普奥跟俄国站在以前,让他们依靠俄国对抗法国,从而降低他们对俄国的敌意,结果没想到这两国宁愿放下拿破仑家族的威胁,也要针对俄国,沙皇的表态,反倒让普鲁士解决最后的法国掣肘问题。
拿破仑三世登基不久,俄国就突然发现,奥地利和普鲁士跟俄国的冲突突然多了起来。
三国领土犬牙交错,民族杂居,国家仇恨,文化偏见,这些都很容易成为矛盾的焦点,关键看想不想利用了,就好像需要波兰的时候,波兰人总会起义一样,只要一心找茬,其实废不了什么劲。
而普奥找到的矛盾焦点,是共同的民族情感,两国都向俄国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俄国能够切实保护波兰和利沃尼亚地区的德意志民族的利益,他们认为德意志民族在这里遭受了不公平对待。
但这并不是说俄国缺乏足够优秀的外交人才,或许很难出现一个梅特涅和俾斯麦这样的外交高手,一批受过训练的合格外交官,俄国人还是拿得出来的。
之所以表现的拙劣,主要还是地缘格局的影响,俄国执行的就是扩张政策,在这种大政策下,是不可能不跟周边国家产生矛盾的。所以他总是陷于欧洲国家的围攻之中,但一旦这个扩张政策在没有足够抵抗的情况下,他们的外交手段就显示出高明来了,俄国掠夺中国土地的过程中,其实大多数时候并没有动用武力,是采用外交手段夺取的。
在俄国足够强大的时候,当然可以执行这种扩张政策,比如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大帝时代,扩张并不会让外国把俄国怎么样,可在如今这种中国崛起于东方,普奥强盛于西方的情况下,俄国依然采取扩张政策,就显得有些失误了。
不是他们的执政者看不到这一点,沙皇的茹科夫斯基,俄国总理茹科夫斯基就一直对沙皇要求太多的东欧领土不太赞成。
他一直认为,沙皇在腹背有中国掣肘的情况下,一定要跟西方邻国保持友好关系。应该采取的政策是,帮助奥地利帝国镇压国内叛乱那样的帮助,而不是跟普鲁士争夺波兰这样的扩张。
但茹科夫斯基的建议没有被沙皇采纳,俄国有一大批扩张主义者,让他们放弃扩张的大好机会,等于要他们的命。
不过亚历山大二世并不是一个蠢货,而是一个文化水平相当高的沙皇,但他扩张也有他不得已的道理。
他接手的俄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窘境,那就是权臣当道,作为沙皇,他的维新严重不足,所以当他看到夺取波兰的机会时,他要考虑到,这是他提高自身威望的大好良机。
事情确实如他想象的那样,当他吞并了波兰之后,他的威望大大提升,然后发动政变,成功掌握了掌权。
在跟中国的关系中,同样如此,不是沙皇不明白那些土地基本不可能要回来了,但他就是无法签字,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荣誉感,还因为担心有损他的威望。这几年沙皇的威望有所提升,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贵族官员和议员,但国内的资产阶级势力依然很强,这些势力,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反沙皇的情节。
沙皇的措施是起到一定效果的,俄国的资产阶级并没有跟欧洲其他国家那样走向联合,然后对抗君主权力,因为通过沙皇的扶持,贵族在工商业中的力量迅速膨胀。他们利用国家补助的赔偿,在乡村开始建立颇有规模的面粉厂、榨糖厂,跟那些正在转向工商业经营的富农构成了乡村工商业者,在城市他们开办工厂,其实主要是把大量现金投入了银行业,成为食利阶层,但他们在城市中也跟拿破仑战争后慢慢开始形成的城市工商业阶层竞争。
结果俄国工商业分化成了三种结构,一种是城市工商业市民阶层,一个是农村工商业富农阶层,以及贵族工商业阶层,这三股势力不是联合起来对抗沙皇,而是纷纷希望通过靠近沙皇的方式取得特权。
结果工商业阶层的内斗,反而让皇权更加稳固。
从这一点上来看,沙皇的政策是成功的。
但扩张政策,在外交上给俄国惹了麻烦,让他们的外交弹性下降,缺乏回旋余地。
结果就是明摆着普奥都开始跟俄国敌对。沙皇也想过解决这些问题,但归还领土是不可能的,他试图通过商业利益跟两国和解,比如开放一些商业领域给普奥的商人,但这不足以让两国跟俄国和解,依然在背后组建反俄联盟。
在跟中国的外交关系上,也一直进展不大,沙皇已经开始考虑做出让步,沙皇主要出于安全考虑,就好像他迁都莫斯科一样,但迁都莫斯科,躲开了斯佩兰斯基的势力,却也让中国的军事威胁被放大了。
中国軍队控制着伏尔加河以西的几座城市,到莫斯科之间一马平川,莫斯科毫无防御能力的展现在中国軍队的刺刀面前,让沙皇越来越不安心。他试图做出一些让步,换取中国軍队归还喀山、察里津等俄国城市。
沙皇愿意接受一份割让西伯利亚的条约,反正那地方在俄国人的印象中,就是流放犯人的土地,没有任何价值,在俄国人的观念中充满了荒凉,原始和野蛮,丢弃哪里,并不会对沙皇的威望造成重大打击。
但割让乌拉尔和伏尔加河下游,则一定不能接受,否则沙皇的名誉受损,威望下降,议会的反对派们势头就又会上升。当然,沙皇不肯割让乌拉尔和伏尔加下游,也不是意味着他真的天真的以为能通过纸面就收回这些中国已经移民数百万人的土地。他只是不想在条约中体现而已,他希望跟中国签订一份关于割让西伯利亚的条约,换取中国从俄国领土上撤军,然后乌拉尔和伏尔加河下游作为争议地区,双方保持现状。
但这份条约中国没有接受,中国坚持认为南京合约是各国接受的条约,决不允许任何人破坏,拿破仑俄国沙皇不签字,中国依然将按照条约内容行使自己的权力。
跟中国的谈判已经进行了多次,每次都没有什么成果。在自己老师的建议下,沙皇还将争议作为一项议案让自己的人马在议会上讨论过一次,果然引起了巨大的反对声浪,一大批议员大声疾呼,要收回失地,绝对不能向中国妥协。
反对声音太大,让沙皇明白,一旦自己签字,将触犯众怒。他有些后悔当年太年轻,早知道这件事越拖越麻烦,当年刚刚登基的时候,就不改顾虑到自己的荣誉问题拒绝签字。拒绝签字为他赢得了许多荣誉,但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如果当年选择签字,他的威望会下降到谷底,但在斯佩兰斯基执政的几年中,他的威望事实上也下降到了谷底,因此拒绝签字,最后其实没有起到任何意义,反倒让中俄领土悬案,成为双方绕不过的死结,将俄国至于一个十分危险的国际局势环境中。
在普奥纷纷针对俄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时候,沙皇也在进行同样的工作,沙皇最大的依仗是英国,沙皇试图跟英国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全面同盟关系,这样就可以抵挡普奥的进攻,甚至就会避免战争,因为有英国跟俄国结盟,普奥一定会有所顾忌。
但英国不积极参与大陆事务,除非俄国跟英国签订一个针对中国的同盟条约作为交换,而且这个条约一定要是公开的同盟条约,否则英国不愿意介入俄普奥之间的领土争端。
跟英国建立公开同盟,这是不可能的,那等于直接跟中国走向对立,本来就是法理上的战争状态,恐怕条约这边刚签订,那边中国軍队就会兵临莫斯科。俄国跟英国之间本就有秘密协定,在俄国遭受中国主动进攻,或者英国遭受中国侵犯的情况下,双方都有出兵义务。英国的要求等于是把这些秘密协定公开,如果能公开,当初也就不会保密了。
当然,寻求英国支持,主要是对普奥的,没有英国支持,俄国也有信心自保。反正一旦中国介入,英国肯定支持中国。
所以俄国在这一方面就有些大意,至于跟奥斯曼帝国的关系,俄国就没想过好好相处,奥斯曼趁机夺走了克里米亚半岛,这是俄国迟早要夺回来的,他们只是欠缺一个时机,一个不让各方卷入的时机而已。比如奥斯曼因为巴尔干问题跟希腊或者奥地利这些国家交恶,俄国就能轻松夺回克里米亚半岛了。
结果沙皇没等来他想要的时机,法国皇位问题就出现了,沙皇率先表态反对,确实是一个失误,但沙皇本想通过拿破仑这个共同的敌人,促使普奥跟俄国站在以前,让他们依靠俄国对抗法国,从而降低他们对俄国的敌意,结果没想到这两国宁愿放下拿破仑家族的威胁,也要针对俄国,沙皇的表态,反倒让普鲁士解决最后的法国掣肘问题。
拿破仑三世登基不久,俄国就突然发现,奥地利和普鲁士跟俄国的冲突突然多了起来。
三国领土犬牙交错,民族杂居,国家仇恨,文化偏见,这些都很容易成为矛盾的焦点,关键看想不想利用了,就好像需要波兰的时候,波兰人总会起义一样,只要一心找茬,其实废不了什么劲。
而普奥找到的矛盾焦点,是共同的民族情感,两国都向俄国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俄国能够切实保护波兰和利沃尼亚地区的德意志民族的利益,他们认为德意志民族在这里遭受了不公平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