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山国恩寺,了解了许多六祖惠能的奥秘,看到了惠能手植的佛荔树和六祖父母坟、卓锡泉、浴身池,也看到了王维作撰《六祖惠能禅师碑铭》、柳宗元撰《曹溪第六祖赐谥大鉴禅师碑》、刘禹锡撰《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大唐三位大文学家为惠能树碑立传等。
如此之多的宝物遍布此地,不也说明此地风水好?那群山环抱下的国恩寺,菩提慧声,焚音和物,水流如吟,青峰似画,处处禅机,风光无限。
杜位一本正经地:“我在新州十载,深知五祖把秘诀和袈裟金钵传授给了惠能,惠能才是真正的佛教禅林第六代宗师。”
惠能(公元638—713年),他出身贫寒,因为家境贫穷,没进过学堂,却在24岁时,以行者之身,成为了佛祖释迦牟尼血脉嫡传的佛教第三十三代祖师爷。而后,他又遭人追杀,被迫隐姓埋名15年……
是他将达摩撒下的禅的种子培育成了参天大树,并使之蔚然成林高扬“顿悟成佛”的大旗,恰似风行草偃,不但使得禅宗其他流派尽归其宗,而且,他所创立的禅法,几乎成了汉传佛教的代名词。
张柬之对禅颇有研究,但以前在朝中一直都是神秀坐堂说禅,误以为神秀就是禅宗的代表,五祖弘忍之后的第六代祖师……想不到今日观看了三位大文豪为六祖惠能禅师撰的碑铭后,方如梦初醒。他望着王维撰的《六祖惠能禅师碑铭》,仰天慨叹:“他识字不多,但他的语录被尊称为经,这是佛教除释迦牟尼所说的语录之外,唯一被称作经的坛经。”
“他是一位樵夫,仅仅在寺院卖了八个月的苦力,却一跃成了禅宗第六代祖师。可是,像王维、柳宗元、刘禹锡大文豪都对他推崇备至。”杜甫也不无钦佩地赞叹。
“所谓佛教,其特质在禅。其后,禅宗百花齐放,争奇斗妍,大师辈出,五家七宗相继建立,开创了光耀千秋的辉煌局面。”
张柬之道:“在朝中,有一次随皇上出游,路经长江时,有一武官问我,‘何为禅?’”
我回答:“待到雪消后,自然春到来。”
皇上指着桅帆叠影、舳胪相继的长江问:“这条江上有多少条船?”
我伸出两根指头:“不多不少,两条船。”
皇上追问:“一眼望去,江船何止百条、千条,怎么能说只有两条?”
我说:“一条为名来,一条因利去。”
“皇上夸我说得透彻,更胜神秀一筹。”
“这就是禅,禅的智慧,禅者的态度,禅者的风采。”杜甫朝张柬之竖起了大拇指。
杜位一脸迷惑不解,望着问张柬之问:“禅的起源在何处?”
“贤侄怎有此一问?”张柬之颇为不解地看着杜位,见他好像挺认真的,不像在开玩笑,于是,当着他俩叔侄的面,说起了禅源:
说起禅宗流入东土,要溯源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大通元年(527),正是金风送爽、稻谷飘香的季节,一艘硕大的远洋巨轮徐徐驶入岭南珠江口。一位深目高鼻、赤须遒然的比丘(俗称和尚),迎着猎猎江风,矗立在船头。他深邃的目光,透过淡淡的薄雾,久久凝望着震旦这块与他的家乡一样古老、一样神奇的大地。
这艘大船来自遥远的天竺。那位赤足站立在甲板上的蕃僧,就是佛教禅宗的祖师达摩。
达摩祖师的赤脚一踏上了中原南海坚实的土地便对外宣称:
“我要找一个不被人欺瞒的人。”
当时,正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连贵为南朝皇帝的梁武帝,都不是达摩要找的人,所以,他一苇渡江之后,来到了河南嵩山五乳峰太古洞面壁而坐。这一坐,整整坐了九个年头。人称壁观婆罗门。
达摩面壁,当然是在等一个人,一个不被人欺瞒的人。这个人就是慧可。
慧可原名神光,长得方头大耳,聪慧异常。他听说了达摩面壁的故事之后,心有灵犀,立刻去向这位来自佛陀故乡的祖师求法问道。
神光兴冲冲来到嵩山,却在太古洞碰了一鼻子灰。那达摩整日面壁而坐,不言不语,不动不摇,任神光百般乞求,千遍诉说,他始终连眼皮都未曾抬一抬。
神光打心话:莫非,你真的是一尊千年石佛?
从春到夏,从夏到秋,从秋到冬,达摩天天面壁,神光日日碰壁。但他锲而不舍,求道之心始终不逾。转眼到了寒冬腊月,神光照例坚持每天来请求达摩收他为徒,达摩依旧不理不睬。然而,这一天,神光为了求得无上大道,下定了决心:你不答应我的请求,我就站在山洞之外永远不离去!
这一天,是腊月初九。腊七、腊八,出门冻傻。这几日,正是全年最冷的时候,哈气凝霜,滴水成冰。朔风似快刀,一下又一下,在神光脸颊上划出一道道小裂口;寒气像冰蛇,从脚底钻入骨缝,啮咬着他的神经……
他也像达摩那样,一动不动。入夜,鹅毛大雪从天而降。风卷雪糁,摔打在脸上,落进衣领里,神光被冻得瑟瑟直抖。但他一任严寒刺骨,风雪狂虐,坚持站立在山洞之外。夜,越来越深;雪,愈下愈大;风,一阵比一阵凛冽……
一夜北风紧,天亮雪尚飘。在太古洞外站立了整整一个晚上的神光,浑身沾满了雪糁,长满了霜花,挂满了冰坠,犹如冷霜凝固、冰雕雪砌的一般。
达摩大师的意识从禅定中出来,向洞外看了一眼。于是,他不仅看进了满眼的洁白,也将雪人一样的神光看进了眼里。他不动声色地问道:“你,在雪中站立了一夜,想求个什么?”
达摩大师终于开口了!神光欣喜若狂,激动万分。他悲欣交集,两行不知是苦是咸是甜是酸或者百种滋味交织在一起的眼泪,潸然而下……
半晌,神光才断断续续从咯咯作响的牙缝里蹦出了一句话:“和、和尚、慈、慈……悲,为、为我、开、开、开甘露法门。”
达摩祖师乜斜了他一眼,缓缓说道:“诸佛无上妙法,是天长地久,行难行之事,忍难忍之情,累世勤奋,旷劫精进而修得的。你凭着这么一点点小小的恭敬、小小的殷勤,就想得到?哼,你站在膝盖深的白雪中算得了什么?若想得我心法,除非天降红雪!”
天降红雪?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啊!也就是说,神光求无上菩提没指望了。
神光又饿又冷,而此时此刻,他的一颗因绝望而不停的抽搐的心,更是痛苦万分。他可以忍受风雪肆虐,但无法接受被达摩拒绝的现实。
这时,山崖上一株枝叶茂密的松树因为树冠上积雪太多,所有的树枝都被压得向下弯曲着。雪仍在不停地下,树上的积雪仍在不断地增多;好像它已经再也无法承受那巨大的重量了,整个大树随时都有可能轰然倒下……随着“卡嚓”一声响,树上一根最长的树枝折断了。整棵大树因失去了平衡被打破,在那一瞬间受到振动而强烈摇晃起来,树冠上的积雪纷纷坠落下来。
它虽然丢弃了一条最强壮的树枝,却换来了整棵大树的生命。
有一位哲人说,大树每失去了一条胳膊,就能得到了一只眼睛。
目睹了这一切的神光突然受到了启发:不是么,佛祖释迦牟尼以及历代祖师为了求法悟道,敲骨取髓,不惜身命。古人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做到?
为了显示誓死求法的决心,为了表示自己发自灵魂的诚恳,神光抽出戒刀,猛然砍向自己的左臂……
如此之多的宝物遍布此地,不也说明此地风水好?那群山环抱下的国恩寺,菩提慧声,焚音和物,水流如吟,青峰似画,处处禅机,风光无限。
杜位一本正经地:“我在新州十载,深知五祖把秘诀和袈裟金钵传授给了惠能,惠能才是真正的佛教禅林第六代宗师。”
惠能(公元638—713年),他出身贫寒,因为家境贫穷,没进过学堂,却在24岁时,以行者之身,成为了佛祖释迦牟尼血脉嫡传的佛教第三十三代祖师爷。而后,他又遭人追杀,被迫隐姓埋名15年……
是他将达摩撒下的禅的种子培育成了参天大树,并使之蔚然成林高扬“顿悟成佛”的大旗,恰似风行草偃,不但使得禅宗其他流派尽归其宗,而且,他所创立的禅法,几乎成了汉传佛教的代名词。
张柬之对禅颇有研究,但以前在朝中一直都是神秀坐堂说禅,误以为神秀就是禅宗的代表,五祖弘忍之后的第六代祖师……想不到今日观看了三位大文豪为六祖惠能禅师撰的碑铭后,方如梦初醒。他望着王维撰的《六祖惠能禅师碑铭》,仰天慨叹:“他识字不多,但他的语录被尊称为经,这是佛教除释迦牟尼所说的语录之外,唯一被称作经的坛经。”
“他是一位樵夫,仅仅在寺院卖了八个月的苦力,却一跃成了禅宗第六代祖师。可是,像王维、柳宗元、刘禹锡大文豪都对他推崇备至。”杜甫也不无钦佩地赞叹。
“所谓佛教,其特质在禅。其后,禅宗百花齐放,争奇斗妍,大师辈出,五家七宗相继建立,开创了光耀千秋的辉煌局面。”
张柬之道:“在朝中,有一次随皇上出游,路经长江时,有一武官问我,‘何为禅?’”
我回答:“待到雪消后,自然春到来。”
皇上指着桅帆叠影、舳胪相继的长江问:“这条江上有多少条船?”
我伸出两根指头:“不多不少,两条船。”
皇上追问:“一眼望去,江船何止百条、千条,怎么能说只有两条?”
我说:“一条为名来,一条因利去。”
“皇上夸我说得透彻,更胜神秀一筹。”
“这就是禅,禅的智慧,禅者的态度,禅者的风采。”杜甫朝张柬之竖起了大拇指。
杜位一脸迷惑不解,望着问张柬之问:“禅的起源在何处?”
“贤侄怎有此一问?”张柬之颇为不解地看着杜位,见他好像挺认真的,不像在开玩笑,于是,当着他俩叔侄的面,说起了禅源:
说起禅宗流入东土,要溯源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大通元年(527),正是金风送爽、稻谷飘香的季节,一艘硕大的远洋巨轮徐徐驶入岭南珠江口。一位深目高鼻、赤须遒然的比丘(俗称和尚),迎着猎猎江风,矗立在船头。他深邃的目光,透过淡淡的薄雾,久久凝望着震旦这块与他的家乡一样古老、一样神奇的大地。
这艘大船来自遥远的天竺。那位赤足站立在甲板上的蕃僧,就是佛教禅宗的祖师达摩。
达摩祖师的赤脚一踏上了中原南海坚实的土地便对外宣称:
“我要找一个不被人欺瞒的人。”
当时,正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连贵为南朝皇帝的梁武帝,都不是达摩要找的人,所以,他一苇渡江之后,来到了河南嵩山五乳峰太古洞面壁而坐。这一坐,整整坐了九个年头。人称壁观婆罗门。
达摩面壁,当然是在等一个人,一个不被人欺瞒的人。这个人就是慧可。
慧可原名神光,长得方头大耳,聪慧异常。他听说了达摩面壁的故事之后,心有灵犀,立刻去向这位来自佛陀故乡的祖师求法问道。
神光兴冲冲来到嵩山,却在太古洞碰了一鼻子灰。那达摩整日面壁而坐,不言不语,不动不摇,任神光百般乞求,千遍诉说,他始终连眼皮都未曾抬一抬。
神光打心话:莫非,你真的是一尊千年石佛?
从春到夏,从夏到秋,从秋到冬,达摩天天面壁,神光日日碰壁。但他锲而不舍,求道之心始终不逾。转眼到了寒冬腊月,神光照例坚持每天来请求达摩收他为徒,达摩依旧不理不睬。然而,这一天,神光为了求得无上大道,下定了决心:你不答应我的请求,我就站在山洞之外永远不离去!
这一天,是腊月初九。腊七、腊八,出门冻傻。这几日,正是全年最冷的时候,哈气凝霜,滴水成冰。朔风似快刀,一下又一下,在神光脸颊上划出一道道小裂口;寒气像冰蛇,从脚底钻入骨缝,啮咬着他的神经……
他也像达摩那样,一动不动。入夜,鹅毛大雪从天而降。风卷雪糁,摔打在脸上,落进衣领里,神光被冻得瑟瑟直抖。但他一任严寒刺骨,风雪狂虐,坚持站立在山洞之外。夜,越来越深;雪,愈下愈大;风,一阵比一阵凛冽……
一夜北风紧,天亮雪尚飘。在太古洞外站立了整整一个晚上的神光,浑身沾满了雪糁,长满了霜花,挂满了冰坠,犹如冷霜凝固、冰雕雪砌的一般。
达摩大师的意识从禅定中出来,向洞外看了一眼。于是,他不仅看进了满眼的洁白,也将雪人一样的神光看进了眼里。他不动声色地问道:“你,在雪中站立了一夜,想求个什么?”
达摩大师终于开口了!神光欣喜若狂,激动万分。他悲欣交集,两行不知是苦是咸是甜是酸或者百种滋味交织在一起的眼泪,潸然而下……
半晌,神光才断断续续从咯咯作响的牙缝里蹦出了一句话:“和、和尚、慈、慈……悲,为、为我、开、开、开甘露法门。”
达摩祖师乜斜了他一眼,缓缓说道:“诸佛无上妙法,是天长地久,行难行之事,忍难忍之情,累世勤奋,旷劫精进而修得的。你凭着这么一点点小小的恭敬、小小的殷勤,就想得到?哼,你站在膝盖深的白雪中算得了什么?若想得我心法,除非天降红雪!”
天降红雪?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啊!也就是说,神光求无上菩提没指望了。
神光又饿又冷,而此时此刻,他的一颗因绝望而不停的抽搐的心,更是痛苦万分。他可以忍受风雪肆虐,但无法接受被达摩拒绝的现实。
这时,山崖上一株枝叶茂密的松树因为树冠上积雪太多,所有的树枝都被压得向下弯曲着。雪仍在不停地下,树上的积雪仍在不断地增多;好像它已经再也无法承受那巨大的重量了,整个大树随时都有可能轰然倒下……随着“卡嚓”一声响,树上一根最长的树枝折断了。整棵大树因失去了平衡被打破,在那一瞬间受到振动而强烈摇晃起来,树冠上的积雪纷纷坠落下来。
它虽然丢弃了一条最强壮的树枝,却换来了整棵大树的生命。
有一位哲人说,大树每失去了一条胳膊,就能得到了一只眼睛。
目睹了这一切的神光突然受到了启发:不是么,佛祖释迦牟尼以及历代祖师为了求法悟道,敲骨取髓,不惜身命。古人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做到?
为了显示誓死求法的决心,为了表示自己发自灵魂的诚恳,神光抽出戒刀,猛然砍向自己的左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