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生死要依自性,自己的生死自己了。
功德不是出钱布施,而是自己明心见性,修持到了,福德智慧就成就了,才可以了生死。
因此你可以了解,真正了生死非大彻大悟不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大彻大悟,是去留学的,因为那边有几位大师: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他们昼夜都在授课,去了是跟他们修习,还是要等你功德到了,见到自性如来,才算成就。
文殊师利又问:“菩萨欲依如来功德之力,当于何住?”
文殊师利菩萨真厉害,一步步追问。
要了生死必须见到自性,既然要见自性,当于何住,住就是定。
大乘不讲定,讲住,是停留的意思。
你们虽然没有开悟,但是能不能回答当于何住?
没有人回答?
太谦虚了,我帮你们答:“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可是维摩居士的答复不用《金刚经》的说法。
答曰:“菩萨欲依如来功德力者,当住度脱一切众生。”
他说,应该住在什么境界呢?
是住在度一切众生境界。
这同《金刚经》有什么两样?
《金刚经》讲“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对不对?
六祖在《坛经》上也告诉你,众生要“自性自度”,自己起心动念,乃至自己身上的细胞细菌,都是众生,都使他处在同于空的境界,见到空性。
又问:“欲度众生,当何所除?”
文殊师利菩萨又问了,要度心中一切的众生,应当除去甚么?
“欲度众生,除其烦恼。”
你们天天课诵都念“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尽誓愿断”,只有自救,没有佛菩萨可以帮忙你的。
又问:“欲除烦恼,当何所行?”
文殊师利菩萨又问,“要断烦恼应该修行什么法门?”
答曰:“当行正念。”
又问:“云何行于正念?”
答曰:“当行不生不灭。”
当下就是,不是很明白吗?
我们这儿有位张居士,他写了一篇文章《传佛的心印维摩居士》,我特别欣赏,是别人没有写过的。
又问:“何法不生,何法不灭?”
文殊师利菩萨又再追问,“怎么样叫不生?怎么样叫不灭?”
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灭。”
维摩居士慢慢有点向边上走了,只好方便度众生。
不善的念头就是恶念,不生。
善念头就是正念,不灭。
这就是六祖《坛经》所说的无念法门。
我们一再说过,无念不是没有思想,无者是无妄想,就是这儿说的“不善不生”。
念者是念真如,就是“善法不灭”。
又问:“善、不善孰为本?”
文殊师利菩萨又问,“善与恶的思想来源谁作了主,哪儿是根本?”
答曰:“身为本。”
善念恶念是从你现有生命的身体上来。
又问:“身孰为本?”那身体又是以什么为根本呢?
答曰:“欲贪为本。”
身体是由男女两**念而生,这一路是从问生与死,讲到生命的来源。
又问:“欲贪孰为本?”
这个世界是欲界,其中的万物不论人、昆虫、植物、矿物都是阳阴两性的欲念来的。
所以他要问,贪欲的根本是什么?
答曰:虚妄分别为本。」还是由思想观念来的,思想观念是空不了,永远空不了。
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
你们要问问题就要这么问,一步一步追。
答曰:“颠倒想为本。”
颠倒妄想是虚妄分别的根本。
又问:“颠倒想孰为本?”
答曰:“无住为本。”
刚才提出来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的思想是不停留的,无所住。
所以你们打坐时拚命想把思想停住,这真是吃饱了饭没事做。
思想要你去停它的吗?
是它来停你,知道吗?
我们活了一辈子,哪个思想留得住的?
你办桌酒席、拿个钩子去钩,思想都留不下来的!
每个念头,就像我讲话一样,讲过了就没有。
你坐在那边,来个思想怕什么?
它根本不会留在那里的,本来无所住,要你去空它干什么?
自性本空,不是你去空它,是它来空你,本空嘛!你想空就已经不空了,你有这个念头就是颠倒妄想。
你不要求空,也不要求不空,思想本来空你的,它不会留在你家里,所以你可以很安详,当下即是嘛!要通这个道理才是。
又问:“无住孰为本?”
答曰:“无住则无本。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维摩居士对文殊师利菩萨毕竟客气一点,如果是对阿难或是舍利弗,可能就要骂“咄!”了。
“无住则无本”,告诉你无住,空。
空还有个本吗?他接着告诉他,一切法本来无住。
所以你说《地藏经》念一千遍了,放在哪里啊?
你说每天念一万声佛,是放在保险箱还是存银行了?
本来无住啊!如此功德遍一切处,也无功德可得,是名真功德。
这一段好好去体会,学禅、学密、学什么都到了家了,是佛法最中心处。
功德不是出钱布施,而是自己明心见性,修持到了,福德智慧就成就了,才可以了生死。
因此你可以了解,真正了生死非大彻大悟不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大彻大悟,是去留学的,因为那边有几位大师: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他们昼夜都在授课,去了是跟他们修习,还是要等你功德到了,见到自性如来,才算成就。
文殊师利又问:“菩萨欲依如来功德之力,当于何住?”
文殊师利菩萨真厉害,一步步追问。
要了生死必须见到自性,既然要见自性,当于何住,住就是定。
大乘不讲定,讲住,是停留的意思。
你们虽然没有开悟,但是能不能回答当于何住?
没有人回答?
太谦虚了,我帮你们答:“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可是维摩居士的答复不用《金刚经》的说法。
答曰:“菩萨欲依如来功德力者,当住度脱一切众生。”
他说,应该住在什么境界呢?
是住在度一切众生境界。
这同《金刚经》有什么两样?
《金刚经》讲“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对不对?
六祖在《坛经》上也告诉你,众生要“自性自度”,自己起心动念,乃至自己身上的细胞细菌,都是众生,都使他处在同于空的境界,见到空性。
又问:“欲度众生,当何所除?”
文殊师利菩萨又问了,要度心中一切的众生,应当除去甚么?
“欲度众生,除其烦恼。”
你们天天课诵都念“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尽誓愿断”,只有自救,没有佛菩萨可以帮忙你的。
又问:“欲除烦恼,当何所行?”
文殊师利菩萨又问,“要断烦恼应该修行什么法门?”
答曰:“当行正念。”
又问:“云何行于正念?”
答曰:“当行不生不灭。”
当下就是,不是很明白吗?
我们这儿有位张居士,他写了一篇文章《传佛的心印维摩居士》,我特别欣赏,是别人没有写过的。
又问:“何法不生,何法不灭?”
文殊师利菩萨又再追问,“怎么样叫不生?怎么样叫不灭?”
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灭。”
维摩居士慢慢有点向边上走了,只好方便度众生。
不善的念头就是恶念,不生。
善念头就是正念,不灭。
这就是六祖《坛经》所说的无念法门。
我们一再说过,无念不是没有思想,无者是无妄想,就是这儿说的“不善不生”。
念者是念真如,就是“善法不灭”。
又问:“善、不善孰为本?”
文殊师利菩萨又问,“善与恶的思想来源谁作了主,哪儿是根本?”
答曰:“身为本。”
善念恶念是从你现有生命的身体上来。
又问:“身孰为本?”那身体又是以什么为根本呢?
答曰:“欲贪为本。”
身体是由男女两**念而生,这一路是从问生与死,讲到生命的来源。
又问:“欲贪孰为本?”
这个世界是欲界,其中的万物不论人、昆虫、植物、矿物都是阳阴两性的欲念来的。
所以他要问,贪欲的根本是什么?
答曰:虚妄分别为本。」还是由思想观念来的,思想观念是空不了,永远空不了。
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
你们要问问题就要这么问,一步一步追。
答曰:“颠倒想为本。”
颠倒妄想是虚妄分别的根本。
又问:“颠倒想孰为本?”
答曰:“无住为本。”
刚才提出来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的思想是不停留的,无所住。
所以你们打坐时拚命想把思想停住,这真是吃饱了饭没事做。
思想要你去停它的吗?
是它来停你,知道吗?
我们活了一辈子,哪个思想留得住的?
你办桌酒席、拿个钩子去钩,思想都留不下来的!
每个念头,就像我讲话一样,讲过了就没有。
你坐在那边,来个思想怕什么?
它根本不会留在那里的,本来无所住,要你去空它干什么?
自性本空,不是你去空它,是它来空你,本空嘛!你想空就已经不空了,你有这个念头就是颠倒妄想。
你不要求空,也不要求不空,思想本来空你的,它不会留在你家里,所以你可以很安详,当下即是嘛!要通这个道理才是。
又问:“无住孰为本?”
答曰:“无住则无本。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维摩居士对文殊师利菩萨毕竟客气一点,如果是对阿难或是舍利弗,可能就要骂“咄!”了。
“无住则无本”,告诉你无住,空。
空还有个本吗?他接着告诉他,一切法本来无住。
所以你说《地藏经》念一千遍了,放在哪里啊?
你说每天念一万声佛,是放在保险箱还是存银行了?
本来无住啊!如此功德遍一切处,也无功德可得,是名真功德。
这一段好好去体会,学禅、学密、学什么都到了家了,是佛法最中心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