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理上说四加行的“暖”,是把烦恼习气转化了,也通。但是按实际修持功夫来讲,暖是三昧真火发起了。怕热,发烧都不是的。我这是很诚恳地告诉诸位,但我是一介凡夫,只是把所知有限的道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贡献出来。你平时单独找我谈这些,我实在没有时间一一答复这些闲话,今天讲到火中生莲,顺便一提。
定力够了,四大就能转了,到那时灵明之中因缘熟了,要走了,念头一动,性火真空,性空真火,在空性中一念起,四大的火大一加强,就走了,哪里还需要送去火葬。
所以火中生莲的境界确实是有的,要真做到了空,真空生妙有,四禅八定功夫到了才有。我很注重四禅八定,不要尽是参话头,玩弄机锋转语,不管你走佛法什么宗派,没有禅定基础,什么也不用谈。你到了这境界,岂止生莲而已,观想虚空法界都是莲花。而且不止是意识的观想,而是阿赖耶识的动念,那就变成事实了,真可以让一切众生都看到莲花充满虚空,那是风大的功能。
你去学密宗,就是学死了也得不到密诀,我把密诀告诉你,是心风得自在,心息得自在者,一念观想就成真实。你再问,怎么样能心风得自在?我只好说,等哪一天我怎么怎么了再告诉你吧,不要着急。你们有几位学密宗的小青年,要特别注意我这几句话,不要去盲目乱练了!
维摩居士说,“火中生莲华,是可谓希有”,他说火中生莲华是希有,而不是没有。
我们看《维摩诘经》很先进,这样提出来。《华严经》中也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个道理也是延续火中生莲华而来的,也就是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大愿,“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这段偈子也补充了《普门品》之不足,因为《普门品》只说了三十二应身,其实还有百千亿的无量应化。
读了这个偈子就明白,大乘菩萨道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年轻的同道特别要注意,就是千万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众生。所以弥勒菩萨戒的第一条是“自赞毁他”,轻视人就犯了这条戒。
我对同道们说过,真正的菩萨戒绝对禁傲慢,要绝对谦虚,因为谦虚到了极点,反而是无上的崇高。不轻视任何众生,这是何等的谦虚啊!这也就是菩萨道。不要因为学了佛法,就看这个行为不对,那个行为不合佛法,都看不惯,这就犯了根本戒,是没有资格学佛的。
我们看到别人做了世俗中认为是低下的工作,你怎么知道不是菩萨在火中生莲华,在度人?你轻视他,你就造了恶业。如果他不是,那更值得我们同情他的堕落,就更不应该轻视他。
前面这三个偈子是相连贯的。接下来的又是一转。
大乘菩萨的应化
“或为邑中主,或作商人导,国师及大臣,以佑利众生”。这是讲入世的,讲大乘菩萨的各种应化身不同,随处都是佛道。
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在家世间法中,处处有菩萨境界的人,处处有菩萨修行的人,这同三十二应身是一样道理。
定力够了,四大就能转了,到那时灵明之中因缘熟了,要走了,念头一动,性火真空,性空真火,在空性中一念起,四大的火大一加强,就走了,哪里还需要送去火葬。
所以火中生莲的境界确实是有的,要真做到了空,真空生妙有,四禅八定功夫到了才有。我很注重四禅八定,不要尽是参话头,玩弄机锋转语,不管你走佛法什么宗派,没有禅定基础,什么也不用谈。你到了这境界,岂止生莲而已,观想虚空法界都是莲花。而且不止是意识的观想,而是阿赖耶识的动念,那就变成事实了,真可以让一切众生都看到莲花充满虚空,那是风大的功能。
你去学密宗,就是学死了也得不到密诀,我把密诀告诉你,是心风得自在,心息得自在者,一念观想就成真实。你再问,怎么样能心风得自在?我只好说,等哪一天我怎么怎么了再告诉你吧,不要着急。你们有几位学密宗的小青年,要特别注意我这几句话,不要去盲目乱练了!
维摩居士说,“火中生莲华,是可谓希有”,他说火中生莲华是希有,而不是没有。
我们看《维摩诘经》很先进,这样提出来。《华严经》中也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个道理也是延续火中生莲华而来的,也就是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大愿,“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这段偈子也补充了《普门品》之不足,因为《普门品》只说了三十二应身,其实还有百千亿的无量应化。
读了这个偈子就明白,大乘菩萨道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年轻的同道特别要注意,就是千万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众生。所以弥勒菩萨戒的第一条是“自赞毁他”,轻视人就犯了这条戒。
我对同道们说过,真正的菩萨戒绝对禁傲慢,要绝对谦虚,因为谦虚到了极点,反而是无上的崇高。不轻视任何众生,这是何等的谦虚啊!这也就是菩萨道。不要因为学了佛法,就看这个行为不对,那个行为不合佛法,都看不惯,这就犯了根本戒,是没有资格学佛的。
我们看到别人做了世俗中认为是低下的工作,你怎么知道不是菩萨在火中生莲华,在度人?你轻视他,你就造了恶业。如果他不是,那更值得我们同情他的堕落,就更不应该轻视他。
前面这三个偈子是相连贯的。接下来的又是一转。
大乘菩萨的应化
“或为邑中主,或作商人导,国师及大臣,以佑利众生”。这是讲入世的,讲大乘菩萨的各种应化身不同,随处都是佛道。
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在家世间法中,处处有菩萨境界的人,处处有菩萨修行的人,这同三十二应身是一样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