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大营戒备森严,一人高的木墙将内外完全隔开,甲士持枪而立,一个个脸带铁面,在大营出口森然防守,如临大敌。
沈重带着马成等人,更是小心翼翼地躲在哨卡箭楼底下,鬼鬼祟祟打量着外面,一副做贼心虚的小人嘴脸。
辽阳百姓蜂拥而至,对着军营叩头大哭,谢声四起,让辽阳军上下面面相觑,摸不着头脑。沈重正要派人出营询问,却见百姓忽然分开,让出中间道路,少数民族装饰的彪悍士卒拥着两文一武而出,前面的正是熊廷弼和周永春。
沈重连忙带人迎出军营,熊廷弼一见便挪揄道:“辽阳军两万铁甲,因何畏惧躲避?”
沈重大义凌然言道:“吾乃辽东监军,战时为国权变,战罢依例交权,此国家法度也。辽阳百姓如何善后皆是尔等之职,岂有吾出头的道理,唯有收兵军营不扰民而已。”
熊廷弼哈哈大笑,骂道:“你这小子明明是害怕百姓抱怨,无耻扔下周大人躲进军营藏身,偏偏大言不惭装模作样,真是小人嘴脸。”
沈重嘻嘻一笑,说道:“只要借口光明正大,把圣人之言朝廷法度喊得响亮,哪管得心性如何?这不是你们文官的绝学么,小子用来十分惬意也!”
熊廷弼指着沈重对周永春笑道:“孟泰,此子外若君子,实则小人,可这小人却有底线,肯为国而不惜身,为民而不要脸,老夫实在欣赏,你又何必再计较。”
周永春也是气得一笑,咬牙切齿对沈重说道:“枉老夫担着干系,尽起山海关辎重,随你同赴辽阳,遇到点麻烦,你小子转身就卖了老夫,此次定不与你干休。别躲了,辽阳百姓都说家园可重归,祖地得保全,皆是辽阳军死战的恩德。不仅不怪你们,还节约口粮前来劳军,还不收了小人心思,勿要冷了辽东父老的厚爱。”
沈重松了一口气,连忙对马成喝道:“都是你们几个小人,撺掇着本大人丢人。你们还不安排士卒,开仓放粮、收拾狼藉,帮助百姓安顿恢复。”
马成高兴地替沈大人背了黑锅,回头传令:“两万爷们躲在军营,连个响屁都不敢放,还没躲够吗,都给老子滚出去,搭棚子弄饭食,安顿了辽阳父老,明日帮着一齐恢复家园。”
万军轰然而动,纷纷提着米面菜肉、扛着木料绳子出去帮忙,尤其是活过来的潘林和刘大江,挥舞着工具嗷嗷叫着滚了出去,对几位大人看都不看一眼。
沈重窝囊地领着熊廷弼和周永春,挤着人逢蹭进大帐,也没人上茶服侍,只得自行落座。
熊廷弼也不理沈重不停恨声嘀咕着“白眼狼”之类的抱怨,笑吟吟地说道:“建奴败走辽阳,损兵折将,辽东形势一片大好,沈小子功不可没。”
沈重笑道:“为国为民,不过是尽了本分,不敢劳动经略大人夸奖。”
熊廷弼皱眉说道:“收起你这副嘴脸,吾非腐儒,你非忠臣,这里也不是朝堂,何必惺惺作态。如今辽东局势大好,时不我待,你我几人当重新调整,补充物资,修缮城池,打造火器,以图一举平定建奴,恢复辽东才是。”
沈重撇撇嘴,摇头说道:“没兴趣,此辽东经略之职也,非小子职守。”
熊廷弼拍案而怒,大声说道:“你这是何意,莫非侥幸胜了几次,就藐视老夫?”
周永春急忙劝解熊廷弼,回身责备沈重:“沈小子说话阴阳怪气,有话何不直说,非要闪闪烁烁。”
沈重笑道:“平定辽东,不外国力、统帅、军队。先说这辽东统帅就不合格,何谈得上平定辽东四字。”
熊廷弼听得火起,怒道:“老夫有何不足,十年前老夫威震辽东的时候,恐怕你还在吃奶呢。你若是有意辽东经略,说得又有道理,老夫愿为傀儡,听你调遣,瞧瞧你沈东海的本事。”
沈重笑道:“辽东统帅非你莫属,可是你熊大胡子当得了攀附严嵩的胡宗宪么,或是肯为张居正门下的走狗戚继光么?”
熊廷弼疑惑道:“你这是何意?”
沈重如诸葛孔明般,用手对着脸扇着风,笑道:“你熊大胡子的嘴就是个炮仗,一点就着,得罪人无数。小子我草民出身,得万岁爷青睐,布衣入朝堂定策辽东,那是人见人嫌,狗见狗烦。为何朝堂大臣一齐举荐你经略重任在前,恨我厌我却放任我以监军之职领军入辽在后?”
熊廷弼思索了一会儿,说道:“辽东危急,万历三十六年老夫与孟泰整顿辽东的业绩也是有目共睹。至于你,草民和内官皆是天子家臣,何必与天子相争。”
沈重笑道:“似是而非!主要是辽东经略和辽东监军,当时乃是臭狗屎一个,无人愿为而已。你我入辽东,败则顶缸,胜则抢功,所以当时无人与吾等争执,反而恨不得咱们快快离开。”
瞧着熊廷弼摇头,沈重笑道:“天子许之,为得是你熊大胡子在辽东的本事,更是朝臣一致推荐,虽有杨镐功过的波折,却是众口一心,使朝廷无纷争而已。朝臣举荐与你,一是你的能,二是你与东林大臣交好,三是你非东林中人。至于我,入辽败则论死,胜也是天子家事,不足位列朝堂,不说也罢。”
沈重看出熊廷弼似有所动,便接着说道:“你胜则东林胜,辽东形势大好,则罢之而换东林。你败则楚党败,与东林无损。结果楚党将你归为东林,东林将你归为楚党,请问熊经略,朝堂无人,你如何做的了辽东的主。即便你熊大胡子威震辽东,可是兵器、士卒、饷银、军备、物资、水军,皆不由你掌控,何谈得上一举平定辽东。以你的臭脾气,我稍稍放肆,你就剑拔弩张,你是做的了胡宗宪,还是当得了戚继光。朝廷无人莫张扬,拖泥带水把心凉。若是可将乾坤转,便以旧酒换新酿。”
沈重笑着对周永春道:“周大人,我送与熊经略的这首诗如何,可是至理名言呼?”
周永春苦笑道:“哪里有你说得那么阴暗,再说还有天子。”
沈重笑道:“天子继位四十八年,从古至今,也算是出类拔萃的了。”
周永春神色一动,说道:“小子话有所指?”
沈重哈哈一笑,摇头道:“没有,周大人听差了吧。”
周永春点头笑道:“确实老夫听差了,只是太子素来贤明。”
沈重笑道:“国本之争,东林力保之,可获利也。”
熊廷弼起身怒道:“自抚顺清河,到溃败辽阳,建奴也是损失颇重。你小子又尽毁其家园,天寒地冻,无可补救,想来建奴的日子也不好过。如今九边、直隶、山东十八万援军陆续到达,就是各土司精兵也大多出关。我只需要一年,不,半年,就可以挥师北上,一举消灭建奴,沈小子可愿意帮我。”
沈重笑道:“我替你算笔账,从齐兵满员算,尚需一个月,再给你半年,就是七个月,加上辽东人马,差不多三十万军队,我再给你去一成半,二十五万,差不多吧。”
熊廷弼点头同意,沈重继续说道:“此为征战,不可视同驻守,每人饷银五两,需至少一百三十万两白银。安家费用每人五两,又是一百三十万两。每人铠甲兵器六两计算,需至少一百五十万两白银。至于军备弹药,雇佣民夫,恢复城池,转运辎重,随军民夫,赏赐抚恤,咱都不算,光我上述就是四百一十万两白银。二十五万人,七个月平辽,这就是一个好听的笑话,熊大胡子可还有雄心壮志否?”
熊廷弼怒道:“天子还有…还有…内帑…”
沈重笑道:“你既然自己悟了,何必还要说出来,内帑怕也是空了吧。天子三十年顶着骂名聚敛,大半儿充作军饷,其余不是用于皇陵修造,就是王爷就藩的消耗,还有皇宫日夜所需,能给你播出六百万两以上的白银么。”
熊廷弼长叹一声,喃喃自语,不知说些什么。
周永春说道:“按你所说,难道任由建奴肆虐,无动于衷不成。士卒虽不堪战,可是土司之兵彪悍勇猛,你沈东海不是二个多月就打造了辽阳军这支强兵么。难道我煌煌大明,竟敌不过一个小小建州女真部落,真是岂有此理。”
沈重笑道:“我大明的国力,灭十个、百个女真都没有问题,可是国力不在天子朝廷手中,更不在你我手中,为之奈何。我们明明二十万、三十万兵甲具足的大军压上,就可以碾碎大漠草原,压垮建奴女真,就是这么简单,可是国力充沛的大明朝,偏偏没有这样的可能。士卒兵饷不足养家,何以为战。土司兵马再强,不过一二万,何以平辽。至于辽阳军,哎,蒋海山,给我滚进来。”
蒋海山本是亲军,觉得这么丢下监军大人,怕是不妥,唯恐日后遭到沈大人小心眼的变态报复,便返回查看,不想被沈重抓了个正着。
沈重也不理蒋海山浑身作假的殷勤虚伪,说道:“告诉熊经略和周巡抚,辽阳军有多强,别他娘地给我吹牛,实话实说,咱们凭什么赢了建奴。”
蒋海山见沈重脸色肃然,便认真说道:“骑兵营入建州凭的是避实击虚,无争胜之心而乱建奴,方得可胜。辽阳会战,凭的是两万五千士卒二个月完成了浩大完善的工事,以及犀利众多的火器。”
沈重问道:“若是现在让你与建奴野战争锋,可能胜?”
蒋海山想了想,说道:“若是火器足够,又全是骑兵营的老弟兄,飘忽不定而对阵数量相当的建奴,可胜。”
沈重接着问道:“辽阳会战咱们打了多少火器?”
蒋海山说道:“火箭二十万支,手雷三万枚,开花弹三千枚,百虎齐奔五千套,万人敌一千枚,各式火炮四百门,各式火铳四千杆,火药万斤以上。……”
熊廷弼拍案喝止,怒道:“别丢人现眼了,你骑兵营抢了京城匠作营,截留了山海关全部物资,那孙隆更是千里迢迢给你大规模支援,这些丑事老夫心里有数。你的意思我明白,如此形势,你可有办法?”
沈重长叹一声,说道:“最不是人的办法,你真的要听?”
熊廷弼咬牙说道:“你说。”
沈重笑道:“你做不到,天子朝廷也做不到,我说不说都无所谓,不过姑且说之,你姑且听之,不许攻击我,说过就算,出了门我就不认。”
熊廷弼和周永春一齐点头,说道:“就是如此!”
沈重说道:“放弃辽东,迁百姓入关,退守山海关。西联蒙古,东合朝鲜,以水军为依仗,建军海岛牵制骚扰。建奴长途远袭则四面牵制攻击,建奴不来则游击骚扰,肆虐辽东。内则收拾国力,养兵待时,再一举平辽。”
周永春大怒,刚要斥责,却被熊廷弼拉住。熊廷弼苦笑道:“还是你在廷议上的意思,你对辽东战局如此悲观么。”
沈重笑道:“我对辽东不悲观,我对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国力不悲观,我对朝堂诸党却是悲观至极。你们来此想必也有接收辽阳之意吧,否则何须经略、巡抚齐至,可是怕我居功自傲,不肯让出辽阳。实话实说,小子从无此意,而且正想离开辽阳,斯地斯民、辽东重任,小子愿拱手让之。”
熊廷弼也不虚言解释,问道:“你辽阳军行止如何,可肯说明?”
沈重回身指着辽东堪舆地图,指着镇江笑道:“就是此处,整训士卒,操练水军,厘清海路,观辽东风雨。”
沈重带着马成等人,更是小心翼翼地躲在哨卡箭楼底下,鬼鬼祟祟打量着外面,一副做贼心虚的小人嘴脸。
辽阳百姓蜂拥而至,对着军营叩头大哭,谢声四起,让辽阳军上下面面相觑,摸不着头脑。沈重正要派人出营询问,却见百姓忽然分开,让出中间道路,少数民族装饰的彪悍士卒拥着两文一武而出,前面的正是熊廷弼和周永春。
沈重连忙带人迎出军营,熊廷弼一见便挪揄道:“辽阳军两万铁甲,因何畏惧躲避?”
沈重大义凌然言道:“吾乃辽东监军,战时为国权变,战罢依例交权,此国家法度也。辽阳百姓如何善后皆是尔等之职,岂有吾出头的道理,唯有收兵军营不扰民而已。”
熊廷弼哈哈大笑,骂道:“你这小子明明是害怕百姓抱怨,无耻扔下周大人躲进军营藏身,偏偏大言不惭装模作样,真是小人嘴脸。”
沈重嘻嘻一笑,说道:“只要借口光明正大,把圣人之言朝廷法度喊得响亮,哪管得心性如何?这不是你们文官的绝学么,小子用来十分惬意也!”
熊廷弼指着沈重对周永春笑道:“孟泰,此子外若君子,实则小人,可这小人却有底线,肯为国而不惜身,为民而不要脸,老夫实在欣赏,你又何必再计较。”
周永春也是气得一笑,咬牙切齿对沈重说道:“枉老夫担着干系,尽起山海关辎重,随你同赴辽阳,遇到点麻烦,你小子转身就卖了老夫,此次定不与你干休。别躲了,辽阳百姓都说家园可重归,祖地得保全,皆是辽阳军死战的恩德。不仅不怪你们,还节约口粮前来劳军,还不收了小人心思,勿要冷了辽东父老的厚爱。”
沈重松了一口气,连忙对马成喝道:“都是你们几个小人,撺掇着本大人丢人。你们还不安排士卒,开仓放粮、收拾狼藉,帮助百姓安顿恢复。”
马成高兴地替沈大人背了黑锅,回头传令:“两万爷们躲在军营,连个响屁都不敢放,还没躲够吗,都给老子滚出去,搭棚子弄饭食,安顿了辽阳父老,明日帮着一齐恢复家园。”
万军轰然而动,纷纷提着米面菜肉、扛着木料绳子出去帮忙,尤其是活过来的潘林和刘大江,挥舞着工具嗷嗷叫着滚了出去,对几位大人看都不看一眼。
沈重窝囊地领着熊廷弼和周永春,挤着人逢蹭进大帐,也没人上茶服侍,只得自行落座。
熊廷弼也不理沈重不停恨声嘀咕着“白眼狼”之类的抱怨,笑吟吟地说道:“建奴败走辽阳,损兵折将,辽东形势一片大好,沈小子功不可没。”
沈重笑道:“为国为民,不过是尽了本分,不敢劳动经略大人夸奖。”
熊廷弼皱眉说道:“收起你这副嘴脸,吾非腐儒,你非忠臣,这里也不是朝堂,何必惺惺作态。如今辽东局势大好,时不我待,你我几人当重新调整,补充物资,修缮城池,打造火器,以图一举平定建奴,恢复辽东才是。”
沈重撇撇嘴,摇头说道:“没兴趣,此辽东经略之职也,非小子职守。”
熊廷弼拍案而怒,大声说道:“你这是何意,莫非侥幸胜了几次,就藐视老夫?”
周永春急忙劝解熊廷弼,回身责备沈重:“沈小子说话阴阳怪气,有话何不直说,非要闪闪烁烁。”
沈重笑道:“平定辽东,不外国力、统帅、军队。先说这辽东统帅就不合格,何谈得上平定辽东四字。”
熊廷弼听得火起,怒道:“老夫有何不足,十年前老夫威震辽东的时候,恐怕你还在吃奶呢。你若是有意辽东经略,说得又有道理,老夫愿为傀儡,听你调遣,瞧瞧你沈东海的本事。”
沈重笑道:“辽东统帅非你莫属,可是你熊大胡子当得了攀附严嵩的胡宗宪么,或是肯为张居正门下的走狗戚继光么?”
熊廷弼疑惑道:“你这是何意?”
沈重如诸葛孔明般,用手对着脸扇着风,笑道:“你熊大胡子的嘴就是个炮仗,一点就着,得罪人无数。小子我草民出身,得万岁爷青睐,布衣入朝堂定策辽东,那是人见人嫌,狗见狗烦。为何朝堂大臣一齐举荐你经略重任在前,恨我厌我却放任我以监军之职领军入辽在后?”
熊廷弼思索了一会儿,说道:“辽东危急,万历三十六年老夫与孟泰整顿辽东的业绩也是有目共睹。至于你,草民和内官皆是天子家臣,何必与天子相争。”
沈重笑道:“似是而非!主要是辽东经略和辽东监军,当时乃是臭狗屎一个,无人愿为而已。你我入辽东,败则顶缸,胜则抢功,所以当时无人与吾等争执,反而恨不得咱们快快离开。”
瞧着熊廷弼摇头,沈重笑道:“天子许之,为得是你熊大胡子在辽东的本事,更是朝臣一致推荐,虽有杨镐功过的波折,却是众口一心,使朝廷无纷争而已。朝臣举荐与你,一是你的能,二是你与东林大臣交好,三是你非东林中人。至于我,入辽败则论死,胜也是天子家事,不足位列朝堂,不说也罢。”
沈重看出熊廷弼似有所动,便接着说道:“你胜则东林胜,辽东形势大好,则罢之而换东林。你败则楚党败,与东林无损。结果楚党将你归为东林,东林将你归为楚党,请问熊经略,朝堂无人,你如何做的了辽东的主。即便你熊大胡子威震辽东,可是兵器、士卒、饷银、军备、物资、水军,皆不由你掌控,何谈得上一举平定辽东。以你的臭脾气,我稍稍放肆,你就剑拔弩张,你是做的了胡宗宪,还是当得了戚继光。朝廷无人莫张扬,拖泥带水把心凉。若是可将乾坤转,便以旧酒换新酿。”
沈重笑着对周永春道:“周大人,我送与熊经略的这首诗如何,可是至理名言呼?”
周永春苦笑道:“哪里有你说得那么阴暗,再说还有天子。”
沈重笑道:“天子继位四十八年,从古至今,也算是出类拔萃的了。”
周永春神色一动,说道:“小子话有所指?”
沈重哈哈一笑,摇头道:“没有,周大人听差了吧。”
周永春点头笑道:“确实老夫听差了,只是太子素来贤明。”
沈重笑道:“国本之争,东林力保之,可获利也。”
熊廷弼起身怒道:“自抚顺清河,到溃败辽阳,建奴也是损失颇重。你小子又尽毁其家园,天寒地冻,无可补救,想来建奴的日子也不好过。如今九边、直隶、山东十八万援军陆续到达,就是各土司精兵也大多出关。我只需要一年,不,半年,就可以挥师北上,一举消灭建奴,沈小子可愿意帮我。”
沈重笑道:“我替你算笔账,从齐兵满员算,尚需一个月,再给你半年,就是七个月,加上辽东人马,差不多三十万军队,我再给你去一成半,二十五万,差不多吧。”
熊廷弼点头同意,沈重继续说道:“此为征战,不可视同驻守,每人饷银五两,需至少一百三十万两白银。安家费用每人五两,又是一百三十万两。每人铠甲兵器六两计算,需至少一百五十万两白银。至于军备弹药,雇佣民夫,恢复城池,转运辎重,随军民夫,赏赐抚恤,咱都不算,光我上述就是四百一十万两白银。二十五万人,七个月平辽,这就是一个好听的笑话,熊大胡子可还有雄心壮志否?”
熊廷弼怒道:“天子还有…还有…内帑…”
沈重笑道:“你既然自己悟了,何必还要说出来,内帑怕也是空了吧。天子三十年顶着骂名聚敛,大半儿充作军饷,其余不是用于皇陵修造,就是王爷就藩的消耗,还有皇宫日夜所需,能给你播出六百万两以上的白银么。”
熊廷弼长叹一声,喃喃自语,不知说些什么。
周永春说道:“按你所说,难道任由建奴肆虐,无动于衷不成。士卒虽不堪战,可是土司之兵彪悍勇猛,你沈东海不是二个多月就打造了辽阳军这支强兵么。难道我煌煌大明,竟敌不过一个小小建州女真部落,真是岂有此理。”
沈重笑道:“我大明的国力,灭十个、百个女真都没有问题,可是国力不在天子朝廷手中,更不在你我手中,为之奈何。我们明明二十万、三十万兵甲具足的大军压上,就可以碾碎大漠草原,压垮建奴女真,就是这么简单,可是国力充沛的大明朝,偏偏没有这样的可能。士卒兵饷不足养家,何以为战。土司兵马再强,不过一二万,何以平辽。至于辽阳军,哎,蒋海山,给我滚进来。”
蒋海山本是亲军,觉得这么丢下监军大人,怕是不妥,唯恐日后遭到沈大人小心眼的变态报复,便返回查看,不想被沈重抓了个正着。
沈重也不理蒋海山浑身作假的殷勤虚伪,说道:“告诉熊经略和周巡抚,辽阳军有多强,别他娘地给我吹牛,实话实说,咱们凭什么赢了建奴。”
蒋海山见沈重脸色肃然,便认真说道:“骑兵营入建州凭的是避实击虚,无争胜之心而乱建奴,方得可胜。辽阳会战,凭的是两万五千士卒二个月完成了浩大完善的工事,以及犀利众多的火器。”
沈重问道:“若是现在让你与建奴野战争锋,可能胜?”
蒋海山想了想,说道:“若是火器足够,又全是骑兵营的老弟兄,飘忽不定而对阵数量相当的建奴,可胜。”
沈重接着问道:“辽阳会战咱们打了多少火器?”
蒋海山说道:“火箭二十万支,手雷三万枚,开花弹三千枚,百虎齐奔五千套,万人敌一千枚,各式火炮四百门,各式火铳四千杆,火药万斤以上。……”
熊廷弼拍案喝止,怒道:“别丢人现眼了,你骑兵营抢了京城匠作营,截留了山海关全部物资,那孙隆更是千里迢迢给你大规模支援,这些丑事老夫心里有数。你的意思我明白,如此形势,你可有办法?”
沈重长叹一声,说道:“最不是人的办法,你真的要听?”
熊廷弼咬牙说道:“你说。”
沈重笑道:“你做不到,天子朝廷也做不到,我说不说都无所谓,不过姑且说之,你姑且听之,不许攻击我,说过就算,出了门我就不认。”
熊廷弼和周永春一齐点头,说道:“就是如此!”
沈重说道:“放弃辽东,迁百姓入关,退守山海关。西联蒙古,东合朝鲜,以水军为依仗,建军海岛牵制骚扰。建奴长途远袭则四面牵制攻击,建奴不来则游击骚扰,肆虐辽东。内则收拾国力,养兵待时,再一举平辽。”
周永春大怒,刚要斥责,却被熊廷弼拉住。熊廷弼苦笑道:“还是你在廷议上的意思,你对辽东战局如此悲观么。”
沈重笑道:“我对辽东不悲观,我对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国力不悲观,我对朝堂诸党却是悲观至极。你们来此想必也有接收辽阳之意吧,否则何须经略、巡抚齐至,可是怕我居功自傲,不肯让出辽阳。实话实说,小子从无此意,而且正想离开辽阳,斯地斯民、辽东重任,小子愿拱手让之。”
熊廷弼也不虚言解释,问道:“你辽阳军行止如何,可肯说明?”
沈重回身指着辽东堪舆地图,指着镇江笑道:“就是此处,整训士卒,操练水军,厘清海路,观辽东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