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三年的秋天在不经意地到来了。
自改年号贞观以后,天灾不断,李世民就没有安心经历过一年,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阀门世家以“天在感应”一直对他攻击不断的原因。
好在有朝中这些大臣们的群策群力,还有民部萧铮这个赚钱的活宝时不时的给弄点外快填补大唐国库的窟窿,这才让他李世民在财力上没有捉襟见肘。这要没有这些钱物顶着,关中平原流民出现是轻的,一个弄不好就天灾变人祸了。
今年秋天老天爷给了几分薄面,虽没有风调雨顺,但也没有再来急风骤雨,战战兢兢中总算等来了个中正平和的秋收。
民部尚书杜如晦站在朝堂之上正在向君臣汇报此次秋收各道交上来的赋税。
“关中所缴钱五万贯,绢十万,粮十万担……”。
“河北、山东两道受灾严重,圣人恩德进行减免……”。
“陇右……”。
听着杜如晦报上来的数字,李世民和朝中重臣心头才稍稍松了口气。这几年大唐一直在艰难度日,过日子容易,但真要在前边加上艰难两个字可就不容易了。
等看到到江南之地所交赋税时,杜如晦嘴角不经意地翘了起来,声音不自觉的提高了几分。
“江南道、剑南道、淮南道三地共上交稻米二百二十万石,赋税五十万贯,丝绸二十万匹……,另岭南道冯盎上交稻米五十万石,赋税二十万贯,另有珠宝一船……”。
“哇……”朝堂上的群臣听到这个数字吓了一大跳,这情景象极了一个穷要饭的饿了几天拣了俩馒头,刚刚有点开心突然间在他前边摆了顿大餐。
“臣有异议!为何以前有人在那里执政所上交之赋税其他地方相差无几,为何他去之后赋税便增加如此之多,臣担心他在江南横征暴敛以造成不可挽回之损失,臣请圣人派专人详查三南之地以防赋税过重产生民变”魏征站出来说道。
“臣等附议!如此大之数额粮食为我朝之罕见,吾等担心萧公在江南之地好大喜功,故而请圣人详查”其他也有些忠正耿介之臣也站出来说道。
以这些人的想法来看江南短短两年之内上交大唐这么多钱粮是好事,可他们想破头也不知道这钱是从哪儿来的。
杜如晦听完后就有点不干了,他不悦地说道:“各位,不要妄加揣测好不好?没钱的时候你们办事情时拼命地跟民部要钱。现在萧公好不容易在江南挣了点家底,你们现反过来说萧公做事急功近利。各位,眼红也不是这么个方法。不要忘了,当时萧公修长安至洛阳的路时,可曾向你们要过一文钱,圣人从你们口袋中掏过一个铜币的俸禄吗?再说了,现在运粮的船队已经沿运河北上”。
“对,老黑觉得杜尚书这话没错”尉迟老黑笑着说道。
杜如晦这样一说,包括魏征在内所有人都哑了火,是呀,杜如晦说得没错,这家伙赚钱的能力决对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
“各位卿家,萧卿远地千里之外为我大唐操心劳力增加国用,我们就不用过多怀疑了,等找个时间派人过去看看不就行了”李世民笑着打了个圆场。
“请圣人尽快请三省安排赋税之用途”。
“杜卿,你先和工部赶紧干一件事”李世民开心的说道。
“请圣人明示”。
“简单,赶紧修葺粮仓,几百万石的数石要占不少地方,哈哈!”……。
朔州城,如果没有唐朝和突厥之间的战争,这地方西去百里之外就是与突厥人进行贸易的市场,自武德九年后,双方虽是有些小摩擦,但总体上相安无事,因此每个月到了固定的时间便有大量货物从朔州过关而出拉到草原上和突厥人去交易。
不过今天有点反常,守城的大同道行军大总管李道宗看着眼前两个胡商有些发懵。
来得两人个胡商是督义提和阿赫德,胡商从大唐贩货也没什么稀奇的,可这两人带的货物也太多了,多得让这个见惯大场面的亲王都直砸舌。
昨日守城的牙将来报劫获了个商队,检查货物全是值钱的东西:丝绸、白酒、药物有万金油和仁丹、还有五车的玻璃器皿,这些货物林林总总加起来说是上百万贯有些夸张,但是如果从大唐贩卖出去的话所换物资回来决对能到这个数。
李道宗虽没做过生意,但他长期驻守朔州当然知道些货的价值,象玻璃制作的酒杯和酒壶这些东西,就是李道宗凭自己的身份也不见得一下子能弄这么多回来。
查看这些人的“看验”和“过所”,上边通关的文书手续齐全,没有一丝让人有怀疑的地方。就是搞不明白这俩胡商从哪儿弄得来这么多的宝贝,到了校场上看到这些琳琅满目的货物,李道宗一时间没缓过劲来。
把两人带到大堂,李道宗看着两人一时间都不知道怎么开口审问。
督义提看出了李道宗的想法,对着他拱了拱手说道:“大人可否让在下单独和大人说几句话?”
李道宗愣了下,看着督义提便吩咐了下左右退了下去。
“下官见过大人,请先恕下官无礼之罪”督义提很正式地给李道宗行了个官礼。
“嗯?你是我大唐官员”李道宗很是惊讶。
“大人稍等”。
只见督义提坐在了地上,把自己靴子脱了下来,从靴子帮的夹层中拿出了个油纸包,打开油纸包拿出两张纸递给李道宗说道:“大人,小人现在为大唐六品校尉,专门负责情报收集,这是下官的官凭”。
拿着官凭对着督义提瞄了半天,大唐的官儿李道宗见多了,但是胡人的六品官可是个稀罕物,真没见过!
“你是从玉国公萧铮的江南过来的”李道宗开口问道。
“回大人,小人两个月前从江南贩货到草原”。
李道宗和萧铮同朝为官,两人当然很熟,几句话问过后李道宗就知道督义提没有说谎,因为他对萧铮的细节知道的很多,包括对李泰他都很熟,李泰是他侄子,单就这一点督义提就说不了假话。
“既然你有任务在身,那我就不多留你了,不过你要保护好你自己,万事小心为妙”。
“小人多谢大人关心”督义提对李道宗施了一礼后就向外走去,回到校场带着商队出了朔州城便分散开向着草原深处驰去。
九月正是马肥草黄的时节,颉利在大帐中正在和大小部落头领喝酒,他的手中拿着个五彩琉璃杯子不停的欣赏把玩,这是前两天有个部族首领献给他的,说是从唐人的贸易中用了五匹良马换回来的。
让人到倒上胡商贩过来的白酒,看着杯子和酒就十分贵气。
献杯子的那个部族首领笑着说道:“只有这样的美酒和杯子才能配上大汗的身份”。
“多谢你送给了本王个好东西,喝一杯”颉利笑着把杯子递了过去。
“谢大王,这些汉人看来现在是怕了我们,每年和我们交易的东西都不少,还算他们识相”其中一个首领说道。
“那是,如果他们不听话我们还要去中原抢,还好现在有他们的美酒喝,暂时我们就不去了”颉利也吹嘘着说道。
他的话引起了帐中一片笑声。
自改年号贞观以后,天灾不断,李世民就没有安心经历过一年,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阀门世家以“天在感应”一直对他攻击不断的原因。
好在有朝中这些大臣们的群策群力,还有民部萧铮这个赚钱的活宝时不时的给弄点外快填补大唐国库的窟窿,这才让他李世民在财力上没有捉襟见肘。这要没有这些钱物顶着,关中平原流民出现是轻的,一个弄不好就天灾变人祸了。
今年秋天老天爷给了几分薄面,虽没有风调雨顺,但也没有再来急风骤雨,战战兢兢中总算等来了个中正平和的秋收。
民部尚书杜如晦站在朝堂之上正在向君臣汇报此次秋收各道交上来的赋税。
“关中所缴钱五万贯,绢十万,粮十万担……”。
“河北、山东两道受灾严重,圣人恩德进行减免……”。
“陇右……”。
听着杜如晦报上来的数字,李世民和朝中重臣心头才稍稍松了口气。这几年大唐一直在艰难度日,过日子容易,但真要在前边加上艰难两个字可就不容易了。
等看到到江南之地所交赋税时,杜如晦嘴角不经意地翘了起来,声音不自觉的提高了几分。
“江南道、剑南道、淮南道三地共上交稻米二百二十万石,赋税五十万贯,丝绸二十万匹……,另岭南道冯盎上交稻米五十万石,赋税二十万贯,另有珠宝一船……”。
“哇……”朝堂上的群臣听到这个数字吓了一大跳,这情景象极了一个穷要饭的饿了几天拣了俩馒头,刚刚有点开心突然间在他前边摆了顿大餐。
“臣有异议!为何以前有人在那里执政所上交之赋税其他地方相差无几,为何他去之后赋税便增加如此之多,臣担心他在江南横征暴敛以造成不可挽回之损失,臣请圣人派专人详查三南之地以防赋税过重产生民变”魏征站出来说道。
“臣等附议!如此大之数额粮食为我朝之罕见,吾等担心萧公在江南之地好大喜功,故而请圣人详查”其他也有些忠正耿介之臣也站出来说道。
以这些人的想法来看江南短短两年之内上交大唐这么多钱粮是好事,可他们想破头也不知道这钱是从哪儿来的。
杜如晦听完后就有点不干了,他不悦地说道:“各位,不要妄加揣测好不好?没钱的时候你们办事情时拼命地跟民部要钱。现在萧公好不容易在江南挣了点家底,你们现反过来说萧公做事急功近利。各位,眼红也不是这么个方法。不要忘了,当时萧公修长安至洛阳的路时,可曾向你们要过一文钱,圣人从你们口袋中掏过一个铜币的俸禄吗?再说了,现在运粮的船队已经沿运河北上”。
“对,老黑觉得杜尚书这话没错”尉迟老黑笑着说道。
杜如晦这样一说,包括魏征在内所有人都哑了火,是呀,杜如晦说得没错,这家伙赚钱的能力决对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
“各位卿家,萧卿远地千里之外为我大唐操心劳力增加国用,我们就不用过多怀疑了,等找个时间派人过去看看不就行了”李世民笑着打了个圆场。
“请圣人尽快请三省安排赋税之用途”。
“杜卿,你先和工部赶紧干一件事”李世民开心的说道。
“请圣人明示”。
“简单,赶紧修葺粮仓,几百万石的数石要占不少地方,哈哈!”……。
朔州城,如果没有唐朝和突厥之间的战争,这地方西去百里之外就是与突厥人进行贸易的市场,自武德九年后,双方虽是有些小摩擦,但总体上相安无事,因此每个月到了固定的时间便有大量货物从朔州过关而出拉到草原上和突厥人去交易。
不过今天有点反常,守城的大同道行军大总管李道宗看着眼前两个胡商有些发懵。
来得两人个胡商是督义提和阿赫德,胡商从大唐贩货也没什么稀奇的,可这两人带的货物也太多了,多得让这个见惯大场面的亲王都直砸舌。
昨日守城的牙将来报劫获了个商队,检查货物全是值钱的东西:丝绸、白酒、药物有万金油和仁丹、还有五车的玻璃器皿,这些货物林林总总加起来说是上百万贯有些夸张,但是如果从大唐贩卖出去的话所换物资回来决对能到这个数。
李道宗虽没做过生意,但他长期驻守朔州当然知道些货的价值,象玻璃制作的酒杯和酒壶这些东西,就是李道宗凭自己的身份也不见得一下子能弄这么多回来。
查看这些人的“看验”和“过所”,上边通关的文书手续齐全,没有一丝让人有怀疑的地方。就是搞不明白这俩胡商从哪儿弄得来这么多的宝贝,到了校场上看到这些琳琅满目的货物,李道宗一时间没缓过劲来。
把两人带到大堂,李道宗看着两人一时间都不知道怎么开口审问。
督义提看出了李道宗的想法,对着他拱了拱手说道:“大人可否让在下单独和大人说几句话?”
李道宗愣了下,看着督义提便吩咐了下左右退了下去。
“下官见过大人,请先恕下官无礼之罪”督义提很正式地给李道宗行了个官礼。
“嗯?你是我大唐官员”李道宗很是惊讶。
“大人稍等”。
只见督义提坐在了地上,把自己靴子脱了下来,从靴子帮的夹层中拿出了个油纸包,打开油纸包拿出两张纸递给李道宗说道:“大人,小人现在为大唐六品校尉,专门负责情报收集,这是下官的官凭”。
拿着官凭对着督义提瞄了半天,大唐的官儿李道宗见多了,但是胡人的六品官可是个稀罕物,真没见过!
“你是从玉国公萧铮的江南过来的”李道宗开口问道。
“回大人,小人两个月前从江南贩货到草原”。
李道宗和萧铮同朝为官,两人当然很熟,几句话问过后李道宗就知道督义提没有说谎,因为他对萧铮的细节知道的很多,包括对李泰他都很熟,李泰是他侄子,单就这一点督义提就说不了假话。
“既然你有任务在身,那我就不多留你了,不过你要保护好你自己,万事小心为妙”。
“小人多谢大人关心”督义提对李道宗施了一礼后就向外走去,回到校场带着商队出了朔州城便分散开向着草原深处驰去。
九月正是马肥草黄的时节,颉利在大帐中正在和大小部落头领喝酒,他的手中拿着个五彩琉璃杯子不停的欣赏把玩,这是前两天有个部族首领献给他的,说是从唐人的贸易中用了五匹良马换回来的。
让人到倒上胡商贩过来的白酒,看着杯子和酒就十分贵气。
献杯子的那个部族首领笑着说道:“只有这样的美酒和杯子才能配上大汗的身份”。
“多谢你送给了本王个好东西,喝一杯”颉利笑着把杯子递了过去。
“谢大王,这些汉人看来现在是怕了我们,每年和我们交易的东西都不少,还算他们识相”其中一个首领说道。
“那是,如果他们不听话我们还要去中原抢,还好现在有他们的美酒喝,暂时我们就不去了”颉利也吹嘘着说道。
他的话引起了帐中一片笑声。